登陆注册
6450900000003

第3章 修身养性

【原文】

名心澹在如黄菊,诗旦①清求似白鸥。

【译注】

①旦:乐曲调名。

这句话的意思是,求名的心态,淡泊得像黄菊;追求诗句的清雅,纯洁得像白鸥。

辑自倪国强编著《黟县民间古楹联集萃》。

【感悟】

徽商受儒学影响深,并不像守财奴一样,而是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故事链接】

歙县吴伯清“弃儒就贾淮海之间”不能经商回家,所以他不仅“寓书”其妻,嘱咐她“善课儿”,而且直接与儿子吴士奇通信联系,在儿子吴士奇始“成进士”时,他“以书戒曰:‘臣无二心,当矢策名之,始俗之渐人,中士尤难自持。’”诫子不要沾染官场的恶劣风习,并在信中写下“宁静”、“淡泊”作为其子为官时的信条。

【延伸阅读】

诸葛亮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些都表明徽商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原文】

欲除烦恼须无我①,历尽艰难好作人。

【译注】

①无我:原是佛教教义,也称非我、非身。佛教根据缘起理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体,即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灵魂)的存在,此即人无我;法无我(法空)则认为一切法都由种种因缘和合而生,不断变迁,没有常恒的主宰者。当然,日常生活中也常用“无我”,意思与忘我相近。

这句话意思是说:想排除一切烦恼,就必须做到“无我”;如果历尽了千难万险,做什么就都不在话下了。

辑自倪国强编著《黟县民间古楹联集萃》。

【感悟】

无我,佛教教义。亦称非我、非身。三法印之一。无我就是对外境,包括自己的身体都无控制念头,宁静随缘,得大自在,大快乐。佛教根据缘起理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体,即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无我不是说无灵魂,有心灵但无“我”这个概念搅乱“真我”,就叫无我)的存在。他们认为房子是砖瓦木石的结合体,人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组成的,在这样的集合体中,没有常住不变的“我”,故谓无我。

【故事链接】

《婺源县志》记载了一个故事:曾有一个广东商人要将一箱珠宝与三箱海产运到北方去,殊不知,半路上雇的两个挑夫却打起了他的主意。万幸的是,一天夜里,广东商人起来夜尿,听到隔壁挑夫悄声商量谋财害命的办法。原来,他们想先到衙门去报官,说广东商人的货没有征税,广东商人听到风声后一定会逃命。然后,他们就可以把那箱珠宝对半平分。如果官府不理会,那就等到一个无人的地方,将商人一刀结果掉。两个挑夫的话惊得广东商人出了一身冷汗。第二天,他硬着头皮上路,一边思量着对策。来到婺源县城的时候,一家客栈老板见到广东商人打招呼说:“客官,住宿吗?”广东商人灵机一动:何不先将货物存在他这里,来一个金蝉脱壳,从长计议?但是,当下他也不答话,径直往前走。中午的时候,广东商人说要休息一会儿,找了一家客栈假装午睡。那两位挑夫则趁机到衙门去报官。见挑夫一走,广东商人马上叫人把箱子挑到刚才路过的客栈去,找到了那家客栈的老板汪源,向他说了事情的经过,并承诺事成之后,箱内财物对半均分。汪老板马上把财物都藏了起来,然后往箱子里塞了一些杂物。广东商人急忙挑着担子回到客栈。刚回到客栈,挑夫就带着衙门的捕头来到了门口,将广东商人的箱子打开,却只发现了一些杂物。两个挑夫犯了妄言之罪,各挨了五十大板。逃过一劫的广东商人按照当初的承诺,要把财物分给汪源一半,汪源却说什么也不肯收,他对广东商人说:“我帮你不是为了获取酬金,只是出于做人的道义。”

【延伸阅读】

朱熹说:“不以其道得之,谓不当得而得之。然于富贵则不处,于贫贱则不去。君子之审富贵而安贫贱也如此。”徽商并不武断地反对取利,但他们的基本态度是讲求义利之道,见利思义,不取不义之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儒家对商业的基本态度,也是徽商经商之道。

【原文】

练达①人情皆学问,精明世故即经纶②。

【译注】

①练达:阅历多,通晓人情世故。②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成绳索叫纶,这里借指才干和抱负。

这句话的大意是:通晓人情就是学问,熟知世故就有才干。

辑自倪国强编著《黟县民间古楹联集萃》。

【感悟】

徽商大多历经商海沉浮,具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穷困的生存环境迫使徽商走出家门,他们一般以小本起家,闯荡商海。商海浪涛汹涌,凶险异常,一不小心就会搁浅甚至沉没。然而徽商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受到挫折之后,并非一蹶不振,从此便销声匿迹,而是义无反顾、百折不挠,不成功绝不罢休。许多徽州大商人都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最后终于成功走上致富的道路。

【故事链接】

张小泉,明末徽州黟县会昌乡人。其父张思家,自幼在以“三刀”闻名的芜湖学艺。小泉在父亲的悉心指教和实践中,也练就了一手制剪的好手艺。明朝末年,灾害频繁,烽烟四起。黟县百姓朝不保夕,苦不堪言。父子二人,制剪为业,小泉刻意求师访友,技艺大进。经过反复琢磨,终于创制出嵌钢制剪的新技术。他选用闻名的“龙泉”钢为原料,制成的剪刀,镶钢均匀,磨工精细,刀口锋利,开闭自如,因而名噪一时。

【延伸阅读】

与曹雪芹著《红楼梦》第五回中的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意思相仿。明白世事,掌握其规律,这些都是学问;恰当地处理事情,懂得道理,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文章。说的是:把世间的事弄懂了处处都有学问,把人情世故摸透了处处都是文章。

【原文】

家居①肃然②。不苟言笑,以正贻范③。孙子不冠肃履④不敢见封君(黄裕)。封君即燕居⑤未尝不冠,即不冠未尝见孙子也。

【译注】

①家居:在家里闲住。②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③贻范:留下典范;使成典范。④肃履:恭敬地走。⑤燕居:退朝而处;闲居。

这句话的意思是,黄裕在家里闲住的时候样子也十分恭敬。他不苟言笑,以作为子孙的典范。后辈们如果不穿戴整齐,不恭敬地走路的话,就不敢见他。他即使在闲居的时候也不会不穿戴整齐,一旦没有穿戴整齐,他就不会见自己的后辈。

辑自方承训《复出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感悟】

这句话是说歙县商人黄裕即使在家闲住的时候也是儒者、君子之风范。时人方承训指出,黄氏子姓之所以能“循规遵度”就在于封君的“躬行”之教。“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论语·学而》)意思是:“子贡说:老师(孔子)以他的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而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子贡以“温、良、恭、俭、让”来形容孔子,在这里黄裕具备了其中之一,也算是有儒者风范了。

【故事链接】

“红顶商人”,指清末著名徽商胡光墉。胡光墉因捐输和辅佐陕甘总督左宗棠有功,清廷赏封布政使衔、从二品文官,顶戴用珊瑚,赏穿黄马褂。人称“红顶商人”。

胡光墉,字雪岩,绩溪县湖里村人。早年家贫,至杭州阜康钱庄当学徒,后自己开钱庄,当老板。曾协助左宗棠与法国人联组“常捷军”,创办福州船政局,为左宗棠办理采运事务,代借内外债1250多万两。凭借左宗棠的势力,胡光墉在全国广设当铺和银号,成为富甲江南的特大官商。又在杭州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不惜重金聘请江南名医和著名药剂研制专家,精心配制了400多种中成药,使“胡庆余堂”同北京“同仁堂”一样,成为驰名中外的中药老店铺。后来在外国资本的冲击下,胡光墉破产。

【延伸阅读】

徽商的含义

从徽商形成和发展过程看,“徽商”的原始含义就是“徽州经商的人(们)”的意思,而后来的“徽商”一词在原始意义上有一定的扩展。狭义地看有三个方面含义:第一,它指徽籍(含新安郡、歙州籍,以下同)以商为业的人,包括老板、伙计和学徒;第二,它指徽籍商人所经营的商业;第三,在一些徽州商人有较大集中的地域内出现徽州商人的松散的组合后,“徽商”是这些组合的泛称。

【原文】

方格肃整①有尊严之仪,不为欺谩②半言③。即溽暑④必正帻⑤服,置足端坐移日⑥无少倾。侧面不迕视⑦。

【译注】

①肃整:整饬;整治。②欺谩:犹欺诳。③半言:一言半语,很少的一两句话。④溽(rù)暑:泛指夏天潮湿闷热的气候。⑤帻(zé):古代的一种头巾。⑥移日:日影移动,表示时间很久。⑦迕视:迎面直视。谓以非礼的态度看人。

这句话大意是:时常整治仪容,有尊严的仪态,从来不说一两句欺诳之言。即使潮湿闷热的夏天,也衣冠整齐,双脚并拢端坐很长时间也不倾斜。不迎面直瞪别人。

辑自吴子玉《大鄣山人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感悟】

《处士黄次公行状》记载,休宁商人黄显严谨修身,克己复礼,时刻注意修养身心,注重仪容言语,为子女做出表率。

【故事链接】

歙县商人张凤鸣,“居家不营治室宇,每事事从俭约笺素”,在他的带动下,其子弟“从事朴约,即不敢以侈美相奔趋”。

【延伸阅读】

《论语·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意思是:不符合礼教的话不能看,不符合礼教的东西不能听,不符合礼教的东西不能说,不符合礼教的事不能做。这是四个消极的规范,就是从眼睛、耳朵、嘴巴、身体方面严格管束自己,由外在规范,熏陶自己。

【原文】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慎言语,节饮食,保身之要也,汝曹①其念之。

【译注】

①汝曹:汝,你;曹,辈、们、类;指你们。

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灾祸往往因说话不谨慎而招致,病毒常常因饮食不注意而入侵,所以说话要小心谨慎,饮食要有节制,这些是保全身体的关键。

辑自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18。

【感悟】

王国维说:“起居之不时,饮食之无吊,侈于嗜欲,而啬于运动,此数者,致病之大源也。”意思是“起居不定时,饮食不节制,嗜好与欲望不控制,而且不喜欢运动,这些习惯是引起多种疾病的源头”。为了保全身体,我们还是要注意说话和饮食的度,否则过犹不及,会招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故事链接】

潘氏迁苏之后,其发展重心由商海转入科场,但从一开始潘氏就深刻体验到科场仕途荆棘丛生,危机四伏。潘氏第一个进士奕隽,原来应该是第八名,因引见传呼时“迟误”,被读卷官参奏后降为附三甲末。此事让奕隽留下了“金阶步滑”(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19)的深刻体会。

【延伸阅读】

清徽商以身作则,给子弟做出好的榜样,这是无声的语言,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如歙县江璠自幼“从父贾里中”,深为其父“性至孝”的德行所感染,“乃挟资游江淮间,得方物,岁时致之二尊人及王母。游既久,橐中装益起,乃曰:‘古人不以三公易一日养。与其博尺寸违亲而远游,孰若一菽一水,以昕夕承欢为之也。’”为能尽孝道之责,他毅然决然地放弃远出谋利的机会,“遂复贾里中”。(张海鹏、王廷元《明清徽商资料选》)

【原文】

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

【译注】

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够控制饮食,忍耐嗜好与欲望,和童仆同甘共苦。

辑自《歙县褒嘉里程氏世谱·寿文·奉贺致和程老先生六十荣寿序》。

【感悟】

徽商崇奉理学,理学中一些合理的理论,能约束人的行为,提炼人的修养,砥砺人的品格,特别是以“天理”为最高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的伦理观,规范了徽商的商业行为,涵养了徽商的道德精神,对于徽商早期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故事链接】

徽商在创业之初,能遵从天理,他们大多能克勤克俭,谨身节用,体现了艰难的创业精神。正是这种勤俭节约、矢志不移的创业精神,使得徽商不断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步发展起来。

【延伸阅读】

朱子说:“人的心中,如果天理能够得以保存,那么人欲就会得到控制;如果人欲跟天理相比占了上风,那么天理就被消灭了。”怎样才能做到寡欲?必须克服自己的私心。怎样才能克服自己的私心?朱熹主张尊崇“理”,要以理来节制自己的欲望,努力克制自己的耳目鼻口之欲。

【原文】

凡在外,弦楼歌馆之家,不可月底潜行。遇人适兴酌杯,不可夜饮过度。此为少年老实。

【译注】

这句话的意思是,凡是经商在外,不能逛风月场合,不能夜出不归。即使遇到别人正在开怀畅饮,也不能在夜里过度饮酒。这才是老老实实的少年。

辑自程春宇《士商类要·明代驿站考》附录《为客十要》。

【感悟】

洁身自好,力戒嫖赌。商人外出经商,生活单调,手头又有钱财,如果心术不正、爱拈花惹草,很易误入歧途,因此,一定要戒除嫖赌、酗酒。

【故事链接】

综观历史上的徽州商人,有的先儒后贾,有的先贾后儒,有的亦儒亦贾。徽商为强化自己的儒商特色,还采取了多种手段,如广交文人学士、建书楼、兴文会、办诗社、蓄戏班、好书画等,这其中,尤以重视教育为先。徽州良好的商业信誉来自儒理学讲求仁、义、礼、智、信,强调以诚待人,“忠诚立质”。

【延伸阅读】

徽州商帮“强化宗谊”的群体意识

徽州商帮,有时也简称为徽商,是指明清时期徽州府所辖歙、黟、休宁、绩溪、祁门、婺源六县的商人集团。在中国十大商帮中,没有一个商帮能像徽商一样重视宗谊关系。宗族宗法力量之强为他邑不可比。徽州人于内强化宗族自身的力量,于外又有着乡里乡亲的挂念,群体意识极强,以至于遇事可“一人争之,一家争之,一族争之,并通国之人争之,不直不己”。这种力量是十分强大的。于是,徽州人外出经商,往往是结伙并力,诸如父子、兄弟、叔侄、族人、乡人等并力合伙经商。此外,徽商为强化宗谊还采取各种措施:一是建祠堂,强化宗族内部的宗族意识认同。二是广兴会馆、义庄和成立同乡会,强化乡里乡亲意识。这使徽商在商业经营和竞争中获得了诸多优势。

【原文】

凡见人博弈赌戏,宜远而不宜近。有人携妓作乐,不得随时打哄。此为才成君子。

【译注】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远离妓院和赌场。凡是见到有人在博弈或赌博,应该离他们远一点,而不是近一点。凡是见到有人携妓作乐,也不能去凑热闹。这样才能成为君子。

辑自程春宇《士商类要·明代驿站考》附录《为客十要》。

【感悟】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赌博、嗜酒、好色对于经商百害而无一益,它们会破坏人的心智,只要沾染上其中的一样,必遭损德亏名破荡家业之灾。因此,一定不能堕落其中。

【故事链接】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篇》)意思是:“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精力不稳定,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中壮年时代,精力旺盛,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精力衰退,要戒除贪得无厌。”这“三戒”的目的都是为了延年益寿,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因而长寿之人难得。君子能做到这“三戒”,因而君子一般能长寿。

【延伸阅读】

庄子曰:“人之所取畏者,衽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庄子·达生》)衽席,指色欲之事。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所最该畏惧的,是在枕席之上,饮食之间;可是不知道要警戒,这是过错啊!”“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对于告子所说的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不错,食、色是人的本性,但是不要以之为借口而放纵自己的本性,否则,人跟禽兽还有什么区别呢?

同类推荐
  • 做人做事做官:老子的智慧

    做人做事做官:老子的智慧

    在中国历史上,老子是一个“谜”:他来无影、行无痕、去无踪,只给后人留下了一部只有5000多字篇幅的《道德经》(又名《老子》),从此飘然而去,不知所终。人可以老去、可以逝去、可以死去,但是思想不会这样,伟大的思想往往能够超越时代、穿越时空,只要人类不灭,它就亘古常新、巍然屹立。《老子》就是这样一部经典。
  • 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你爱

    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你爱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通人情、懂世故,别人就容易接纳你、尊重你、帮助你、满足你,你的愿望就容易实现。《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人爱》以生动真实的事例及故事深入浅出地向读者展示了社会生活中直接、便利、有效的社交技巧,希望《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人爱》能带给你一个全新的做人、做事理念,帮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好人情世故的尺度,从而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让你心想事成,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风雨无阻。
  • 生气不如争气(大全集)

    生气不如争气(大全集)

    气是由别人吐出而你却接到口里的那种东西,你吞下便会反胃,你不理它时,它就会消散。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未必都来得及享受,哪里还有时间生气呢?因此,做人以消气为上策。水中鱼编著的《生气不如争气大全集》正是为您顺心气、解怨气、化怒气的好助手。《生气不如争气大全集》把人生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气全部收纳进来,用志气、勇气、朝气、和气、才气、大气、运气、福气,来化解和取代闲气、闷气、怨气、怒气、傲气、泄气、赌气、小气、窝囊气,真正地帮助我们完成从生气到争气的改变,收获一个宽舒的人生和幸福的心态。
  • 拼了命,尽了兴

    拼了命,尽了兴

    北大女学霸、励志红人小令君(王令凯)写给你的青春成长之书。没有任何一种逃避能得到赞赏,没有任何一种胆怯能获得表扬。你何不拼了命,如随性的风一样,让自己在人生之旅程中尽情飞驰。世界上我们最恐怖的事是比你厉害的人比你努力,而小令君正是这样的人,而这本书里正是想让你成为这样的人,成为最好的自己3、生活里,我们永远在前进,而在路上,不只是你,前进的路上,愿《拼了命,尽了兴》与你同伴。很多人说运气,但我比较相信的是“越努力,越幸运”。
  • 别让拖延害了你

    别让拖延害了你

    本书详解拖延症基本类型和表现症状,在揭开拖延症真相面纱的同时,帮你揪出让人变成“拖拉斯基”的真凶。结合我们身边的生活案例和心理学研究成果,对困扰你的拖延症问题进行一次科学、全面的趣味剖析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赤炎战神

    赤炎战神

    战灵大陆,以灵为尊,强大的王级战灵,诡异的天地元能、神秘的附体战战魂……这是一个讲诉拥有“天赋赤灵”的少年神秘故事……
  • 凌天女帝:绝代女帝倾天下

    凌天女帝:绝代女帝倾天下

    “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撑起一片天。”家族衰落,强敌环饲,谁可担当重任?为了身边的亲人,少女手持三尺青锋,与人争,与地争,与天争,踩着累累白骨,一路杀伐而上。
  • 惊慕了年华

    惊慕了年华

    两个人注定是悲剧,也注定惊艳了对方的岁月。叶行他不相信命运,席箬她同样不相信命运。可注定不能在一起的两个人,往往只能是悲剧收场…
  • 火爆女君的修仙路

    火爆女君的修仙路

    这是一部平凡女子的修仙奋斗史!上一世,李若若被恶魔刘东泽霸占,不得自由,兢兢业业,渡日如年。后来刘东泽总算投胎而去,重获自由的李若若敌不过命运的安排,仍是投胎到刘东泽所在的天元大陆。吃了上一世的亏,这一世她一直低调行事,隐藏体内的先天清灵素火和绝美的容貌。面对族人的欺负,没关系,打回去便是。认为她没有傲人的家世,就可以轻意欺负,没关系,且看她如何杀鸡儆猴。一手捏着绣花鞋,一手扛着把乌油油的菜刀,一只黑漆漆的乌鸦为灵兽,坐驾是一头肥头大耳的大黑猪的叶晨曦的择夫标准真的不高:只要是男人就好,看得顺眼就成。
  • 盛世天才魔医

    盛世天才魔医

    (枼玥新文,且看且收藏,求收藏!)她本是天才般的人物。明,她是世界最年轻的医学博士,在医学上的创举让这个世界的医学都得到了革新。暗,她是世界最神秘的生化博士,世界各个组织的人都对于求才若渴,可对于她的行踪,却无人知晓。对于医学,她却并不热衷,不过是掩饰世人的面具而已。曾经的她,为了承诺而活着,却不知承诺是导火索。将她打入了地狱。临死前,她才知道妒忌是这个世界对致命的毒药。那个时候,她才发现,这个世界最信任的人永远只有自己而已,她曾经以为,她的人生会就此终结,但上天却给了她再来一次的机会。个中苦楚,只有她自己知道。血狱三千年,她逢魔重生。三千年的时光,磨练了她的心智,她是天使,也是魔鬼,心事从无人知晓。她,以武力制人,如影。她,以智慧伏人,如光。今生,她不再有仇与恨。仇,当场报了。恨,当场斩断了。重生后她知道了随心而动,原来是那般美好。她从来不对人做出任何承诺,可他却打破了她的面具,让她明白了,情,原来是如此的美好。她是天使亦是魔鬼,他是魔亦是神。为她,他可以颠覆世界的一切,乃至泯泯众生。为他,她亦如是。片段一:玫瑰园响起了华尔兹的舞曲,曼妙的身姿在园中舞动着,一个看上去入天使般的女孩,可双眼却想是魔域一般,静静的坐在一边,看着一张张虚伪的笑脸。“我听说她就是寒少救回来的野丫头”“寒是好心,她挺可怜的”……众人的议论,并没有穿过她的双耳,这些,她从不在乎。不在乎不代表她会容忍别人的挑衅。露出了一个冷笑,她即刻转身离开。在她离开之后,满园红色的玫瑰,却变成了食人花,看到众人的求救声,她露出了一个如天使般的笑脸。一旁,及时赶到的他,看她没有丝毫受伤,露出的一个宠溺的笑容,没有丝毫救人的打算。小剧场:“寒少,你最幸运的事情是什么”“救了她”“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给她收拾烂摊子”“你喜欢她什么”“全部都喜欢”“请问你喜欢她的理由是什么”“你烦不烦”寒少一个冷眼之后,立刻去实验室外面候着了,他希望,她出实验室,第一眼看到的是他。女强,男强,强强联手,颠覆世界。女主,强且腹黑。男主,强大同样腹黑,最爱女主,女主的话,就是唯一的真理。本文一对一!求收藏!
  • 绝色公主闹古代

    绝色公主闹古代

    评书人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总有一些事情让人记住,总有一些事情让人忘记。那些忘记的,随风飘散。那些记住的,就此成为执念。所以,哪怕在佛前叩首万年,所求无非是‘相见’”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你抄我的。
  • 不死冕下仙

    不死冕下仙

    头戴不死尊冕,脚踏九天十地。弹指神魔尽灭,一念天上人间! 阴阳迹绝九天,蛰居千叶。 回眸凝视已千年,把那铅华尽灭,隐忍不言。 九彩霞光显现,龙腾于野。 只待少年开圣鉴,另那苍穹碎裂,狩猎诸天。
  • 恶夫挡道

    恶夫挡道

    天地万物从冬的苍白中醒来,山林枝芽萌发、绿意涌动;桃园含苞欲放,意欲争春;河塘鸭群嘻闹欢腾,报一声春来到。燕泽国天运三十五年三月,天子脚下的皇都润城,大街小巷,茶前饭后,无不谈及骠骑将军大婚之事。时光如水,忆想当年,先皇亲自为镇国将军府与左相府牵了红线,直到今夕,这条红线才得以系成结,将两家系到了一起。说起镇国将军府的故事,整个燕泽国上到人瑞之人,下至总角小儿,人人都能说上三天三夜……
  • 天谴者

    天谴者

    她,在废弃的收容所里,被饿犬疯狂啃食;他,诡异潜入清晨的虎园,惨遭猛虎撕咬;他,淹没在下水道的鼠群之中,面目全非……他们生前似乎毫无交集,却无一例外葬身兽腹。是偶然?是天谴?还是有人刻意为之?又或者,一念之间,人即是兽?置身案发现场法医视角,紧追案发现场的蛛丝马迹;就让解剖刀卸下人性的伪装,剖开一切潜藏心中的怪物。
  • 晏林子

    晏林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