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1800000009

第9章 “爱”味(4)

在新闻界、文艺界,早有“三个徽骆驼”的说法,后来又有“三张一赵”之说。

“三张”即张恨水、张友鸾、张慧剑。他们都是安徽人:张恨水为潜山县人,张友鸾为怀宁县人,张慧剑为石埭县(今石台县)人,他们交往甚密,情同手足,人称“三个徽骆驼”。张慧剑生于1906年,张友鸾生于1904年,张恨水生于1895年,年龄相差不大。20世纪20年代他们仨均在北京办报,30年代又相聚在南京,抗战八年又在重庆《新民报》共事,结下了生死之交。喻之为“骆驼”,则是赞誉他们负重跋涉、不畏困苦、执著前行的报人精神。张恨水是小说大家,著名报人,众所周知;张慧剑是副刊圣手,他编辑过北京《舆论报》、重庆《新民报》《成都日报》等报纸副刊,先后创作出的主要作品有电影剧本《李世珍》《马斯河的哀怨》,长篇小说《越女剑传奇》,专著《赛金花故事编年》、《明清江苏文学家年表》等,在读者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张友鸾是新闻奇才,他精通采访、编辑,善写评论,会编副刊,同时,他懂得经营管理,是个难得的经理人才。先后创作出的主要作品为《秦淮粉墨图》《白门秋柳记》《沈万三》等十余部中长篇小说,《战时新闻纸》《汤显祖及其〈牡丹亭〉》等多部专著,编著《不怕鬼的故事》等。“一赵”即赵超构。他生于1910年,是著名新闻工作者和作家。一生参编或主编重庆、成都、上海等地的《新民报》,并以“林放”为笔名,发表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犀利杂文,如《世象杂谈》《未晚谈》《未晚谈续集》《未晚谈补集》等。1944年,访问延安之后,写出了被誉为中国式《西行漫记》的《延安一月》等。1938年到1945年在重庆《新民报》社与张恨水共事。

他们之间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呢!张友鸾与张恨水曾四度共事,堪称“亲密的报友”。1925年,张友鸾进世界晚报社与张恨水辞职有关。报社老总成舍我,因报社扩模过快,资金周转有限,常常拖欠报社员工的薪金,连张恨水这个资深的编辑也不例外。张恨水想,为老板创业卖命,最后还饿着肚子,该给的薪金每次都不能按时给付,太不像话。于是,便愤然辞职。成舍我急了,一面亲自出马,登门拜请张恨水留任;一面悄悄派人到北平平民大学新闻系找尚未出校门的才子张友鸾来接替张恨水。成舍我见了张恨水,又道歉又表态,张恨水竟被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答应留任。而刚刚谈好并拟受聘的张友鸾便遭回绝。张友鸾感到一种被耍弄的愤懑!于是,奋笔疾书,痛骂成舍我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成舍我一看这篇骂文,文采飞扬,笔锋犀利,刀刀见血。“这小子,是个才!”成舍我,读着读着,竟转怒为喜,“乐见声讨”,通知他第二天来上班,安排编辑“社会版”。于是,张友鸾与张恨水成为同事。二人才华横溢,谈古论今,意气相投,遂为亲密的朋友。1926年,张友鸾与同学崔伯萍完婚时,张恨水填出一词,中有“银红烛下双双拜,今生完了西厢债”之句,暗合《西厢记》中张君瑞与崔莺莺的姓氏,别出心裁,堪称绝对。1935年,二人又一起到了上海,协助成舍我创立《立报》,张友鸾任总编辑,张恨水任副刊主编;1936年,二人至南京,张恨水出资与张友鸾创办《南京人报》,自任社长,并兼任《南华经》副刊主编,张友鸾任副社长,兼经理和总编辑。由于二人配合默契,报纸问世以后,就以坚主抗日的主题,可读耐读的版式设计等深受市民喜爱,销量居南京报界前列;1937年底,南京沦陷,《南京人报》被迫停刊。1938年年初,二人相继到达重庆,张友鸾介绍张恨水与《新民报》老总陈铭德相识,并被《新民报》聘为该报主笔,兼副刊主编。张友鸾主编社会新闻版工作。二人共同提出了“居中偏左,遇礁即避”(即报纸所持立场是站在国共两党中间,偏向共产党一点,假如遭遇国民党高压时,就暂时回避一下)的办报方针。抗战结束后,张恨水又赴京创办北平《新民报》,而把南京的《南京人报》慷慨地转给了张友鸾去经营。1953,张友鸾放弃了南京的工作,返北京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小说、戏剧组组长,又与在京的老朋友张恨水得以团聚。

1990年,张友鸾去世。在他去世的前两天,一反终年卧床,挣扎下地,失明的眼睛忽而明亮起来,喃喃自语着“发稿”、“新闻”。有人说,这是张友鸾与张恨水、张慧剑打招呼,嘱咐他们编发他即将到另一个世界与他们重逢的新闻稿件。

据说,要不是张慧剑,张友鸾早就到另一世界去报到了呢。那还是重庆抗战时期,那一天张友鸾与张慧剑同在报社,突然,警报声大作,日机又来轰炸了。他俩撒腿就跑,张友鸾想躲入附近的大隧道,张慧剑偏要到七星岗报社的洞子里,说那儿最安全。张慧剑脾气倔犟,张友鸾只好依着他。幸亏到七星岗去了!原来附近的隧道被日机炸塌了,出口全被堵住,隧道里的人活活被闷死了。张友鸾事后经常说“感谢慧剑的牛脾气,是这牛脾气救了我一命。”二人誓约,生为挚友,死亦为邻。张慧剑终身不娶,据说也从未谈过恋爱,是文坛上的一个奇人。“文革”中居于南京,遭到迫害。1970年的一天,他觉得胸闷难熬,由其侄陪到医院,途中病情发作而逝,年仅64岁,葬南京郊外牛头山上。1990年,张友鸾去世后,子女们按其遗愿,亦将其安葬在牛头山,与慧剑墓相邻仅数十步。

张恨水在南京主办《南京人报》时,张慧剑正主编南京《朝报》副刊,张慧剑在其副刊上,以《水浒传》“三十六罡”为南京新闻界做点将录:点张恨水为“及时雨宋江”,称其有大哥风范,为群雄之首;点张友鸾为“智多星吴用”;点自己为“花和尚鲁智深”……此报在南京影响很大,这一点评又贴切诙谐,所以报人见面,都相互以张慧剑所赐的外号相称,张恨水作为“金陵报界第一人”的地位进一步得到传扬。张慧剑对张恨水的亲密友情由此可见一斑。

1944年,《新民报》主笔赵超构参加了中外记者访问团访问延安。行前,赵超构问张恨水“应当取一个什么态度?”张恨水作为赵的好朋友好同事,力排干扰,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态度,“希望能客观真实地报道出延安的实况!”张恨水如是说。赵超构不负老朋友的忠告,回来后即写出了《延安一月》一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访问延安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成为来自国统区的中国记者第一部探秘延安反映延安的力作。书稿完成后,赵超构盛情邀请张恨水写一序言,张恨水看后欣然作序,二人的感情愈加亲密起来。20世纪80年代末,欣闻张恨水研究会成立,赵先生不顾年迈体弱,全力关心支持张恨水研究事业,出任名誉会长。1992年病逝上海。

……

上述友人,只是张恨水业界朋友的一小部分,张恨水的朋友甚众,涉及方方面面,不一而足。他的真诚与爱心,为他赢得了深广的人脉,也为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美不美家乡水

祖籍安徽潜山的张恨水,出生在江西。1905年,其祖母去世,才随父亲第一次踏上家乡的土地。尔后,在美丽的天柱山下断断续续地度过了他青少年以及中年的部分时光。虽然如此,但张恨水对于家乡的爱可谓刻骨铭心。

张恨水第一次结婚成家在潜山,第一位知心朋友在潜山,第一篇小说创作在潜山,第一次扬帆起航在潜山。故乡的“黄土书屋”成为定格在张恨水脑海中的一帧美丽的风景。黄土书屋,是张恨水故乡旧居的几间老屋,位于今安徽潜山县余井镇黄土岭。张联钰去世后,张恨水一大家人就迁居在这祖上留下的老屋里。住在老屋里,山清水秀的故乡给了失怙的恨水以心灵的慰藉。纯朴的家乡人同情他,但也爱莫能助,族中叔伯们倒有不少在外谋生的,一时还无暇去联系,还是先把家安顿下来边读书边想办法吧!于是,张恨水读书比以前更加扎实更加用功了。乡下的夏天,炎热难忍,蚊子又多,张恨水打来一桶水,将双腿泡在冷水里,既解暑热,又防蚊子叮咬,更不耽误学习。有一次,夜深人静,张母一觉醒来,发现张恨水还在灯下读书,再次催他睡觉,张恨水嘴里应着可身子就是没动。张母心疼儿子莫累坏了身子,就一头爬起来,一口气把油灯吹熄了。心想,灯熄了总该睡了吧!可是,张恨水仍端坐在书桌前,不肯睡觉。张母说:“灯熄了怎么还读呢?”张恨水说:“妈,你先睡吧!别着凉了!我把书再默读一遍马上睡觉!”

张恨水在这老屋里,不仅发愤读书,而且还习文著作。那是1913年9月,“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创办的“蒙藏垦殖学校”被解散了,被堂兄介绍到该校读书不到一年的张恨水又只得回到故乡黄土书屋。家乡人劝慰他,希望他不要泄气,将来再出去好好干,争个一官半职为父老乡亲争口气!可张恨水却自负“革命青年”,对那种“升官发财”的勉励不以为然。于是,他收拾好“老书房”,除了看书之外,就是写作,寻找更多的心灵朋友,借此排遣苦闷。一天,黄土岭来了县里的戏班子唱大戏,一位乡绅来到张恨水家,盛情邀请“大才子”张恨水给他个面子陪他去看戏。当时,张恨水正在构思长篇小说《青衫泪》,不想分心,更不乐意去凑热闹。但张母说“儿哪,我们孤儿寡母的,虽说到了老家,但毕竟迁回来的日子也不长,人家看重我们,我们也要入乡随俗,不能让人家说我们摆架子瞧不起家乡人哪!儿还是去吧!”张恨水禁不住母亲的劝说,便答应去了。而实际上,张恨水仍沉浸在小说构思之中,形在看戏,意在构思,戏散场后,张恨水仍端坐在那儿,脑子里仍在想着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呢,直到那位乡绅大声叫他,他才回过神来。回到家里,他立马拨亮黄土书屋中的那盏油灯,把刚才默想的情节奋笔疾书起来。张恨水想,我一定要以黄土书屋作为我人生新的起点,从这里出发走出大山,走向山外的大世界,走出一种新的不同于家乡人的那种生活!

黄土书屋见证着张恨水的汗水和忧乐,承载着一个少年走出大山的梦想。

1914年,在潜山的那个春节,张恨水最是难忘。那时,父亲去世3个年头了,一直沉在痛苦漩涡中的母亲决定要让孩子们好好过个年了!于是,母亲开始全家总动员,打豆腐的打豆腐,熬糖的熬糖,做发糕的做发糕,自己则到街上给孩子们添点新衣,置办好年货。腊月廿四的小年和三十的大年,“接祖宗,开大门”,张家,第一次贴上红红的对联,也像其他人家一样,挂上红红的灯笼,张灯结彩,鞭炮齐鸣,人人笑逐颜开,互道祝福。夜饭后,母亲和媳妇以及弟弟妹妹,打牌的打牌,玩耍的玩耍,串门的串门去了。张恨水呢,却把自己关进了“老书房”里,他想起自己当年对父亲的承诺,想起了母亲的辛酸和作为长子的责任。于是,悲从中来,心泪如雨。张恨水捧读《离骚》,自斟独酌,浮想联翩:翻过年,自己就20岁了!时光的脚步如此匆匆,可自己婚姻是这样的婚姻,学业谈不上学业,前途也看不到前途。屈大夫,你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可是,我要你告诉我,我该怎样去求索呀?难道我就这样到处流浪,空囊返乡吗?难道我命该蜗居乡里,老婆孩子热炕头地过上一辈子了吗?难道我就这样庸庸碌碌地厮混下去吗?……不胜酒力的张恨水,这天不知不觉喝了一壶,趁着酒兴,思前想后,又醉意阑珊地走出“老书房”,面对远方那隐约的天柱山,喃喃自语道,“天柱山,你独柱南天,孤立擎霄,雄踞江淮!我身为天柱之子,血性男儿,我也要有你那样的雄霸之气,我一定要走出乡关,活出样儿,不负先父的嘱托,不负这一方母土!……”夜半风寒,张恨水带着一种难忘的年味和重拾的信心悄悄返回家中。

人贵立志。张恨水带着这份信心,于这年的秋天,又一次走出了大山,靠一支笔终于在文坛上一点一点地打拼出一片崭新的天地,又一次开启了新的生命远航。

张恨水对家乡的爱更多的还是诉于笔端。据专家不完全统计,张恨水有18部小说、30多篇散文和几十首诗词均涉猎天柱山题材,如小说《秘密谷》《天河配》《前线的安徽,安徽的前线》《潜山血》《孔雀东南飞》《记者外传》,散文《潜山出头了》《野人寨好比小宜昌》《潜岳引见录》《湖山怀旧录》《写作生涯回忆》等,诗歌《返故乡》《今夜月》《花瓣儿洒了一身》《悼亡吟》等,在被誉为“现代文学最轰动的作品”《啼笑因缘》中,张恨水还特意落款“潜山张恨水”。而且在近100个笔名中,与天柱山潜山相关的就有十多个,如天柱峰旧客、天柱山人、天柱、樵、天柱山樵、潜山人、我亦潜山人、一生不发达的潜山人、程大老板同乡、百忍等。足见张恨水对于家乡那份深深的情爱。

特别是发表在《旅行杂志》的散文《潜岳引见录》,不仅表达了对家乡天柱山的一往情深,还较早地吁请当局要规划推介开发天柱山,并表示自己“乐为之助”。

张恨水对乡贤程长庚、陈独秀备加敬重。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3)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丹青书壮志 一生傲骨存:著名画家徐悲鸿

    丹青书壮志 一生傲骨存:著名画家徐悲鸿

    在现代中国美术教育史上,徐悲鸿是兼采中西艺术之长的现代绘画大师,前驱式的美术教育家。作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人,在抗战的日子里,徐悲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支持了中国革命事业,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人才。
  • 人格大师:康德

    人格大师:康德

    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人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里皮自述:思维的竞赛

    里皮自述:思维的竞赛

    《思维的竞赛:里皮自述》是里皮对于自己职业生涯的反思和总结,是这位执教风格鲜明、个人魅力深入人心的足球教练的内心独白,包罗了他执教经历中所见证的重要时刻、帮助他实现梦想的工作哲学,以及他所带领的团队中个性参差的足球运动员们的真实一面。同时,作为一位在意大利本土极其成功,并为中国足球带来新希望的教练,里皮在《思维的竞赛》中所分享的执教理念,在绿茵场外同样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团队精神的培养、共同使命的树立、信任的养成、战斗力的凝聚……里皮认为这些是比球赛的战术策略更重要的必胜团队要素。《思维的竞赛:里皮自述》展现的不仅仅是里皮关于团队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和技巧,更是一种气度和智慧。
  • 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先驱

    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先驱

    《图说世界名人: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先驱)》介绍了,哥伦布,意大利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它使海外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那以后,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成就海上霸业。
热门推荐
  • 儿童情商课

    儿童情商课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曾说:“情商是人类较为重要的生存能力,一个人的成功,智商的作用只占20%,其余80%是情商因素。”而情商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儿童情商课》分别从认知能力、情绪管控能力、与人相处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应对冲突能力等角度出发,结合科学的情商教育理念,旨在帮助父母提高孩子的情商,为孩子成就自己的美好人生奠定基础。
  • 暴虐之君:商纣

    暴虐之君:商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暴虐之君:商纣》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暴虐之君商纣的一生。
  • 快穿之妖女为王

    快穿之妖女为王

    瑶墨重生了。事实上她已经重生很多回了,还是穿越重生。带着一个病毒系统,当着一个毫不起眼的女配,这都是因为那个男人!看她怎么带着坑爹男配走上逆袭之路!
  • 守护墨的天使

    守护墨的天使

    苏晓墨,在一次银行抢劫案中,无辜的被劫匪劫持做了人质!童优,为了救她,向警察提出了一个计划,成功的与劫匪交换了人质,却不料计划失败,劫匪引发了炸弹,童优永远的离开了她!整日都在回忆中的苏晓墨,为了忘记童优去到了另一个城市上大学,却意外的遇到一位和童优长的一模一样却性格截然相反的尹晨异!尹晨异,对什么人都冷酷无情的他,却偏偏对苏晓墨没办法。他?是童优派来的天使吗?他?真的可以守护苏晓墨吗?他跟苏晓墨之间又发生了什么喜怒哀乐?他跟童优长的像只是巧合吗?还是有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不要急,且听若安晓晓,慢慢道来!(☆_☆)—————若安晓晓读者书迷VIP群:77033970(如有问题入群与作者交流)———
  • 末世1—丧尸

    末世1—丧尸

    死,亦是生的开始;一段故事的结束,亦是另一段故事的开始。
  • 地球入侵计划

    地球入侵计划

    太阳毁灭前夕穿越者苏长安肩负入侵平行时空地球的重任一不小心成了球族英雄……“抢钱、抢粮、抢娘们…”苏长安望着老师,“咳咳,娘们就算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末世女僵尸

    末世女僵尸

    顾潇潇好不容易离开了封印了她千年之久的墓穴,还未来得及多看几眼这个大好的世界,末世来临……机缘巧合,带着一个人类拖油瓶——小奶娃一只,在末世且行且珍惜的故事。谁知末世只是他的一个阴谋!他说:“潇潇,我等了你三生三世,终于把你从他的身边抢了回来。”————【本文男强女强,一对一,男主腹黑】
  • 六界异百界歌

    六界异百界歌

    你是妖?没关系我不是。你是仙?没关系我是鬼。六界里有多少故事?一篇篇,记录了多少悲伤离合。Ps:本书一篇一个故事,每一个都没有关系,不喜勿入
  • 凤舞倾城之逆天狂妃

    凤舞倾城之逆天狂妃

    她,清高,倔强却也活泼俏皮。龙族少主初见时差点掐死她,之后喜欢上她又差点掐死她。她凤云儿身为世间唯一一只神凰,有着腹黑老爹留下的虐渣使命,怎能轻易夭折于一族少主手中。七情灭,前尘断。情却不知何时再起,可这一次他差点强暴了她。自此凤云儿不抱幻想,心如止水。可他却阴魂不散,再扰春水。“帝灵轩,我不会喜欢一个曾经想要强暴我的人。”“没关系,我只要你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