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8000000001

第1章 译序

电影院里,影片上演前不会先放一段录音介绍本片内容,评价片中人物。观众有足够的智商,自能看懂内容并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小说,尤其是名著的读者,他们的文化修养必定高于一般电影观众,似乎更用不着一位研究者、批评家、专业人员出来指导他们应如何阅读。此类文字,自高身价的称之为“序”,谦逊一点的名之曰“导言”。除非能提供独特的见解或新发现的材料,此类文字本不必写,至少应力求简明扼要,多少有点新意。本丛书的体例要求每本书的正文前有这样一篇东西,于是不得已而为之,遵例亦称为“序”。

《巴黎圣母院》作于一八三一年,以一四八二年路易十一治下的法国为背景,自然可以视作一部历史小说。作者雨果(一八〇二—一八八五)是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浪漫主义巨匠出手写小说,与英国小说家、历史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奠基人司各脱的路子便有所不同,更多一点华采,几分恢宏,人物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皆被放大了若干倍。

中国的历史小说往往“七真三假”,主要人物必须实有其人,主要情节必须确有其事。西洋的历史小说相反,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往往是虚构的,倒是次要人物和次要情节有所依据,以便渲染历史氛围,营造一种“可信性”。司各脱如此,雨果亦复如此。《巴黎圣母院》中,吉卜赛舞女爱斯美拉达和驼背敲钟人卡西莫多是完全虚构的。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罗确有其人,但实无其事。次要人物,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在圣母院广场上围观弃婴的四名修女,其姓名都有出处可查。虽然作者几乎做到无一人无来历,他在巧妙拼接分散、零碎的历史材料的同时,为了小说结构和艺术的需要,也不惜“修改”历史。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圣迹剧作者诗人格兰古瓦名载史册,不过他生于一四七五年,一四八二年时还是个毛孩子。他成为圣迹剧作者是后来的事,雨果让他提前出生了二十年。

在他本国,雨果的诗名大于他作为小说家的名望。诗人写小说,免不了笔端诗情洋溢。第三卷第二章《巴黎鸟瞰》的最后一节对日出时分巴黎万钟齐鸣的赞颂,是雨果自诩的史诗手笔,亦为论者和选家普遍推崇。然而全书的基调阴沉悲惨,命运似圣母院钟楼的巨大阴影笼罩各卷,以狂风疾雨之力把主人公推向注定的结局。因此笔者更欣赏第二卷第七章《新婚之夜》开头,写到格兰古瓦端详爱斯美拉达时,作家插入一段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把吉卜赛姑娘比做飞无定向、身影绰约、翩然掠过树梢的蓝蜻蜓。只有这一段文字,这一首天真烂漫的抒情短诗,是阴影中的亮点,暴风雨前片刻的宁静。

雨果亦以剧作家闻名。这部小说更多地带上了他作为剧作家的印记。在这以前,他写过两部剧本:《玛丽蓉·德·洛尔墨》和《艾那尼》。他如展开剧情一样展开他的小说。全书的时间跨度仅为六个月,自一四八二年一月至七月,而其中主要情节又集中发生在几天之内。第一、二卷写一四八二年一月六日一天内发生的事情:诗人格兰古瓦的道德剧演出失败,误入“奇迹大院”,差点未被吊死,最后因祸得福,与吉卜赛舞女爱斯美拉达摔罐成亲。这两卷,相当于剧本的“交代”。

第三卷游离情节之外,专门描写圣母院和巴黎城。

第四卷回到本题,追述克洛德副主教与敲钟人卡西莫多的关系,是“补充交代”。

第五卷又脱离情节。路易十一国王在这里出现并无必要,只是为了引出克洛德关于“这个将要杀死那个”的议论。

从第六卷起,又接上情节。读者从坐关婆的悲惨身世,已能猜出爱斯美拉达和卡西莫多的来历。第七卷用五章篇幅写三月二十九日夜里发生的事情:腓比斯赴约与爱斯美拉达幽会,克洛德透过门缝偷窥,不由妒火中烧,捅了腓比斯一刀后溜走,反诬爱斯美拉达为凶手。

第八卷,一个月之后,爱斯美拉达的案件开审。这以后,情节急转直下,波澜迭起,直至第十一卷大结局:爱斯美拉达被绞死,克洛德被卡西莫多从钟楼顶上摔下来,卡西莫多到墓穴中与爱斯美拉达永久相伴。

不仅小说情节的开展类似戏剧,小说中人物的关系,也袭用了雨果喜爱的戏剧模式:三个男子共恋一女子。在《艾那尼》中,唐·哥梅茨、国王和艾那尼争夺唐娜·莎尔。在《巴黎圣母院》中,弗洛罗、卡西莫多、格兰古瓦围着爱斯美拉达转。(模式允许一定程度的变异。确切说,格兰古瓦并不热恋爱斯美拉达。他比他尊之为老师的克洛德要理智、冷静得多,不允许自己作无回报的投入。若用图形来表示,他们的关系似一个等腰三角形,弗洛罗与卡西莫多为两条长的侧边,格兰古瓦为短的底边,爱斯美拉达自然是三角形的中心。至于腓比斯,他根本不爱爱斯美拉达,因此不存在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与其中心的关系。)雨果一八三三年写的剧本《吕意·布拉斯》又重复这一模式:三个男子,一个粗野似卡西莫多,一个恶毒如克洛德·弗洛罗,一个耽于幻想若格兰古瓦,共恋西班牙王后。

上面说过,第三、第五卷游离于情节之外,性急的读者完全可以跳开这两章不读,对抽象思考缺乏兴趣的读者也可以略过不读,如同对待《战争与和平》最后一部中长篇大论的历史哲学。作者之所以插入这两卷“闲文”,是因为他不满足于讲故事、编戏,他愿兼做建筑史家和思想家。他要阐述一个思想,一个学理:如同哥特式建筑取代了罗曼式建筑,民主将取代神权,印刷术将取代建筑术,印在纸上的思想将取代刻在石头上的思想,“这个将要杀死那个”;在谷登堡发明印刷术之前,人类的思想主要体现为石头建筑,一旦书籍成为思想更轻便、更易于普及的载体,建筑艺术便无用武之地了。

这是诗人的结论,类比和推理多于实证。事实上,印刷术发明之后,被“杀死”的不是建筑艺术,只是哥特式建筑,而且“凶手”也不是谷登堡,至少不是他一个人。这里有复杂的社会、经济原因。十五世纪以后的欧洲,建筑艺术并未衰落、消亡,人类的部分思想依旧记录在石头上,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建筑风格相继而起。直至十九世纪初,拿破仑的凯旋门仍是石头建筑,虽说他也熔化缴获的大炮,铸造、建立了旺多姆铜柱。石头建筑到十九世纪末才寿终正寝。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革命使钢筋水泥的摩天楼成为现代工业文明的标志,全部钢铁结构的埃菲尔铁塔在塞纳河畔高耸入云,俯视圣母院和凯旋门。而在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里,笨重的钢筋水泥越来越为合金材料和玻璃幕墙所取代。就在历代法国国王的住所罗浮宫的院子里,贝聿铭明快的金字塔与阴沉晦暗、历尽沧桑的石头宫殿相映成趣。

同在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里,印刷品、书籍作为思想主要载体的地位遭到音像制品越来越猛烈的冲击,就差一位作家,一位思想家出来大喝一声:“这个将要杀死那个!广播、电影、电视将要杀死书籍!”

其实,这个不会杀死那个,这一个和那一个有时甚至会相互促进。一部小说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观众的数目必定是读者的几十倍、几百倍。意犹未足的观众回过头来又会去读小说。世人知有《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知有雨果这位作家,往往是因为他们看过同名的电影。扮演爱斯美拉达的意大利影星琪娜·洛洛布里琪达为雨果立下的功绩,超过加在一起的几十部文学史教科书和几百位文学教授。

圣母院教堂本身或许是最大的受益者,观光巴黎的游客每年数以百万计,他们首先想看的是这座哥特式主教堂,因为他们读过小说《巴黎圣母院》或者看过电影。人们不再建造哥特式教堂,但是人们知道保存杰出的文化和历史遗迹。

一座教堂和一本书,长存于天地之间。

施康强

附注: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了M.-F.基亚尔为“加尼埃古典名著”丛书《巴黎圣母院》撰写的导言。

同类推荐
  • 明的后裔

    明的后裔

    书中我仅仅是写一部分人的生活,还阐述了一种不成形的生死观。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活得没有意义。如果一个人活得没有意义还不如尽快地死去。这意义因人而异,或者为了一个信念,或者为了一个目标,或者只是为了证明生存与死亡的区别。身为一个人,该死的时候就得死去,想不死都不行。本书作者在书中抒发了个人的人生观点。
  • 起风了

    起风了

    《起风了》是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执导、获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的《起风了》原著,是一部跨越生死、打动千万人的纯爱小说,不朽的传世经典名著。男主人公陪伴身患重病的未婚妻节子,前往深山疗养,携手度过节子人生中最后一段时光。在与世隔绝的八岳山上,他们抛弃俗世的喧嚣,生命中只剩下彼此。爱情在这至美之景中愈发深邃。他们共同体味着生之幸福,又为这幸福染有死亡的阴影而悲怆……
  • 三国1:桃园结义

    三国1:桃园结义

    吉川英治最耀眼的巅峰杰作,也是日本历史小说中空前的典范大作。作者用颇具个性的现代手法对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全新演绎,简化了战争场面,巧妙地加入原著中所没有的精彩对白,着墨重点在刘、关、张、曹操等经典人物的颠覆重塑和故事情节的丰富变幻,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极大成功地脱胎换骨,将乱世群雄以天地为舞台而上演的一出逐鹿天下的人间大戏气势磅礴地书写出来。书中扑面而来的旷放雄卓之豪气、凄婉哀切之情愫、夸张幽约之谐趣,令人感慨不绝;其中的运筹与博弈、权术与诡道、用兵与驭人,则令人掩卷深思。
  • 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5)

    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红衫

    红衫

    宇宙,人类最后的疆界。无畏号,星际联盟的旗舰,赫赫有名的英雄舰艇。它在宇宙中执行着一项项伟大的任务,探索新世界,寻找新文明,勇敢地航向前人所未至的宇宙洪荒。对于这一切,刚被调去舰上的低级军官达尔感到既光荣又兴奋……直到他发现:(1)每一次看似寻常的外勤任务,都免不了要遇到匪夷所思的危险;(2)飞船的舰长、首席科学官还有帅气的领航员总能戏剧化地幸存下来;(3)但很不幸,毫无例外,至少有一名军衔较低的船员会在任务中死去。为了拯救自己,为了不让下一次外勤任务成为自己的人生谢幕,达尔和他的伙伴们展开了一场疯狂又惊心动魄的冒险。
热门推荐
  • 问题的背后:中国“特殊”家庭青少年成长经历述实

    问题的背后:中国“特殊”家庭青少年成长经历述实

    这是一部写社会、写家庭、写孩子、写问题的书。作者以写实手法记录了众多“特殊”家庭孩子的成长经历。这些孩子们的心态、言行及人生经历,告诉人们某种警示或许警醒而感悟!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孩子如果生长于家庭破裂、不稳定、缺乏监管、冲突与不和谐、亲子关系恶劣的家庭中,就比那些来自于温暖和谐家庭的孩子存在更多、更高的违法犯罪的风险。尤其是大人们长期外出打工,进入青春期的“留守少年”成为无人看管的青春一族。这些不幸的孩子怨谁呢?在每个故事里,作者仅仅让他们“现身说法”,把自己的一个个所谓的“问题”告诉大家。
  • 我在锦年时光里等你

    我在锦年时光里等你

    秦梦怜在年少的时候也曾说过,非顾辰不可。后来经过一段漫长的岁月之后深刻地明白,这个世界上并不一定要非谁不可。因为她后来遇到了一个叫纪慕云的人,他俊美出尘,却冷漠桀骜,唯独对她,倾付了所有的温柔,给了她最好的“锦年时光”。有生之年,在漫长的时光里能遇到他,是她觉得遇到过最幸运的事情,不管他是否忘了自己,也不管经历多少的困难,也要走到他的身边去。后来,有人问,锦年时光是什么?也许会有人告诉你,那是一个童话一般的地方,有甜美精致的甜点,有唯美的婚纱,喜欢听客人讲故事。如若你心中有爱或梦想,那里便是你心中最美好的锦年时光。
  • 不过低配的人生:你的努力,是为了不辜负自己

    不过低配的人生:你的努力,是为了不辜负自己

    我们都曾有梦想,都希望找到喜欢的生活状态,但是,时间长了,有些人就忘记了曾经的万丈豪情,忘记了曾经许下的诺言。不知道有多少人被眼前的困难吓得连连后退,有多少人躲在安逸的生活里不愿探头,有多少人藏在时光的角落里窥探他人的成功而悔恨。在忙忙碌碌的生活里,在逼仄的格子间里,很多人让迷茫代替了坚定,理想变成了无助,笑容扭成了愁容。叫嚷着命运不公,抱怨、吐槽成了这些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有的人已经随波逐流,过着低配的人生。
  • 行走社会100诀

    行走社会100诀

    1部值得传世的经典着作;100条社会生存的必备法则该怎么在社会上行走,才能够平安稳健?有没有什么样的行为准则,能够立足社会,永保不败?《社会行走100诀》的作者李赫,以其犀利的文字,将社会行走必备的观念、行为准则,以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原则做了十分详尽且精准的剖析,甚至还进一步探讨了人的心态。这不是一本教人诈术的书,书中也没有取巧、投机的行为和心态,书中的100条法则,不但条理分明,且字字珠玑,即便是充满人生哲理的书,在作者的笔下,也仍然处处透着恒常不变的智慧,是一本值得传世的智慧之书。
  • 迪斯尼(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迪斯尼(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迪斯尼1901年12月5日在美国的芝加哥出生,他的名字随着米老鼠与唐老鸭的问世开始誉满世界。
  • 你可爱到犯规

    你可爱到犯规

    莫怼怼和苏皮皮每天都在互撩的路上,真·不要脸和真·皮各种激烈摩擦碰撞。只要有情侣半价就跟他天下第一好?明明是男朋友却要地下恋喊他哥哥?女朋友是真的皮。莫时凛表示:算了算了,自己宠的。从小宠到大的小祖宗,还不能从大宠到老吗?
  • 缠爱入髓:华丽小萌妻

    缠爱入髓:华丽小萌妻

    又到每个月的阴历初七,云蜜雪看着他将自己所在一个全是冰块的房间里面瑟瑟发抖,她于心不忍,便开口说道:“有什么是我可以帮你的吗?”男人冷冰冰的眼神投递了过来,让她的心里面陡然一紧,只听他说,“你真的确定要帮我?”这一下,她有些退缩,可是对方完全是不给她机会,直接将她从门外拽进来,然后将她压在身下,说道:“从现在开始,你后悔已经晚了,因为……是你主动说要帮我的。”
  • 权书

    权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开局一座塔

    开局一座塔

    开局一座塔,升级全靠它!苏阳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一名即将出征去平叛黄巾之乱的汉兵。明天马上就要上战场了,手无缚鸡之力怎么办?在线等!慢,这一剧情怎么这么熟悉?苏阳化身游戏开发者,良臣猛将签签签!什么?你不是游戏玩家?打死了,拖出去埋了!
  • 说岳全传

    说岳全传

    《说岳全传》为清代小说家钱彩所著,叙述了南宋年间抗金英雄岳飞从幼时学艺至出山抗敌,官拜元帅直到最后被十二道金牌招回,冤死风波亭的故事。全书热情讴歌岳飞及其岳家军尽忠抗敌,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痛斥秦桧等权奸投降卖国、残害忠良的无耻行径,更集中突出了岳飞勇武过人,智谋卓越,忠孝节义,精忠报国的光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