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29000000039

第39章 黄河之水天上来

又是一个十月将尽的时候。收获后的田野,敞开了一望无际的胸襟,等待着那久违了的黄河之水,把来年的心情浇灌。

早晨的朝阳,远离了夏日曾经的浓烈,似乎已经习惯了很少见到的沉睡,懒洋洋地打着酡红色的呵欠,呼出了一阵又一阵似雾非雾的晨霭,直到快七点半的时候,才把那张健硕宽大、惺忪蒙的脸庞,探出了黛色弥漫的东山之巅。

晴净的天空,让生活在水边的两只灰喜鹊,把窝巢的门窗打开,去迎接晨曦。匍匐在窝中的感觉,自然是和煦温暖的。而对早朝清新的迎接,则更有一番爽心透肺的浸润或惬意。

也许,本来就是一对相亲相爱的新夫妻,或者是距离不算太远的挚友,在一个适合的高度,两个喜鹊不停地交换着彼此的兴奋。然后,一前一后紧跟着一边叽叽喳喳地聊天,一边从空旷的天底穿过,飞向了站在旁边、风度翩翩的钻天杨。

熟悉的鸽子,依然看不出早起的慵懒,继续飞翔着,一贯平和爽朗的哨鸣与洁白的身姿,在视觉可以触摸的地方合片成群,彩云般地从晨光升起的水畔楼隙铺展开来,旋转而去,在紫气微嘉、霞光氤氲的氛围中,把一个个美妙的弧线、幽雅的造型,连同婉约动听的鸣调,泊留于久久仰起的视线里。

不要说那些三五成群的麻雀了,它们更是可爱调皮得像个充满了空气的小皮球,在还算可心的地上、树下蹦蹦跳跳、弹来弹去。看得出来,它们是在快乐地觅食,也在开心地嬉戏,或者是对新的一天给予的某种来自习性的开怀迎接。此时,路过其间的眼睛是匆忙急促的,而成熟的心态通过短暂的一瞥,就已经唤回了刻印在记忆深处、仍然清晰的感染。

至于刚刚脱离了浓郁厚重的紫槐树,则换成一副苍然恬淡的表情,轻默地俯视着黄绿相间的草丛,把宁静含幽并不拒绝的余光交给了攀缘于肩膀上婀娜舞蹈、鲜艳的爬山虎。当晨光涂抹于其上的时候,眼前的闪亮并不亚于姹紫嫣红的春天。

往年的秋天,到了现在的时候,日子早已萧瑟了。而今年的此刻,季节依然灿烂着丰饶、晴好的地色天光,即便是才子苏轼所讲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大概也难以与视线所触的情景相媲美吧。

其实,真正让人滋生亢奋、期许已久的,恐怕是比鲜艳的爬山虎更加快乐的渠水了。毕竟,艳亮的爬山虎天天都有可以见到的机会,而低吟肥美、高声激越的渠水,自从金黄的稻子上场后,至今已有些日子没有听闻了。

于是,在潜伏的意识之中、喧嚣浮躁的匆忙之外,就不由自主地把没有刻意的牵挽默默地成长,叫淡然清幽的思念在悄然惆怅中流淌。

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情感心理的一种柔媚而又无奈的慈悲了。大凡,许多的情性中人,常常都有如此明知故犯的不讲道理:对面熟识的时候,可以不予珍惜,随意地把挥霍或伤害释放;一旦离开了视线给予的捕捉与关注,却又在某个怅然肃静的时刻,叫心中的脉动去怦怦然千呼万唤,任凭你怎么努力,也只能是欲理更乱、想剪不断。

渠水还没有来的时候,一直品味着有个文友的诗句:“水走了,岸还在/人走了,房子还在/即便是沙漠掩埋了一切/下面仍然住着许许多多的故事。”有时,经常把自己扔到渠水留下的距离还算开阔的对岸之间,让自己“寻寻觅觅”的心情,在一个拉长了的梯形空间漫步,脚下磕绊着被水冲刷过的卵石,心中自然也就想起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古话来。

只是,生命就如流淌的渠水那样,既是实实在在的厚德之物,却也似空灵洁净的某种载体。最近,看了北京大学楼宇烈在中南海的讲座文章《佛教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感觉很是不错。

他讲到:生命是有限的,有生必有死,当我们降临这个世界的时候,就没有带来任何东西,离开的时候自然任何东西也是带不走的,即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所以,一切都要在活着的现实中去实现“完满”、提升人格,在“当下”以一个平常的心把该做的事做好,更好地为大众和社会服务。这就是佛所强调的涅境界。

参悟人生,透视生命,就会让人们得到很多启示。比如:心灵的守护与放松、情谊的固持与升华、追求的不懈与异化、质性的提携与沉淀,以及眼光的尖锐与透达、思想的高扬与朴拙等等,这些都足以让灵魂能够获得淡然安静的注视。

以前,看过不少儒、佛、道的论著,多数都停留于一知半解,或某个观点的赞同反对上,一直难以从总体上给予宏观的把握。而读了楼宇烈的讲座文章以后,这才明白为什么人们都说“儒治国,道修身,佛治心”的内涵了。

说到文化,就不能不再与余秋雨联系在一起。主要是他用自己的脚板站在人类文明的发韧处,把视野投向了更加迢遥的远古,通过海洋文明、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发展与变迁,从更加恢宏恣意的角度,完成了一个个史诗般的思考。

我们不能不为人类生活的这个星球感到自豪。原初的残酷,原始的蒙昧,远古的闭塞,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并没有阻断偶然的巧合或必然的力量,让西方文明去思考人与自然,叫游牧文明把神与人来探究,也使中华文明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漫步了数以千年的造化和提升。

文明的阻断与延续,现实地分界了贪婪征伐、刚烈暴性与友好相处、安然自制的历史性浩浩画卷。在这幅广袤而又久远的画轴中,我们又不能不自豪地从中看到,成长于华夏沃土之上的“儒”、“佛”、“道”这些济世度人、源远流长的辉煌篇章。

辩证的思维,总是在宗教的延续中把人类心灵修炼的本质抽象为科学意义上的概括,而科学的发展又把宗教对人的关注和度化给予了时代的凝净或升华。这,或许就是人们一代又一代地耕耘不止、探究不息的价值和动因了。

“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是诗人李白的认识高度。

毫无疑问,站在和他同样的位置,我们完全能够体味到作者紧跟于此句后面的心境和慨叹。这,也是毋庸质疑的。

但是,事物的前进,总是因为成长的灿烂或美好,驱动着后来者的眼光把更多的意义或价值,投放于对现实的思考以及正在行动的照耀与激发上。我们干吗非要被古人牵引着,沿着李白的思绪,去在意那些叫人消沉丧气的结果呢?

诚然,是规律谁也难以抗拒。但是,人类“新竹高于旧竹枝”的坚韧不拔、向善不阿,叫思索不停的脚步,完全可以在特定的大背景下面,去用心营造那种高耸于肤浅之上、超越于情绪之外的和谐与善良、豁达与执著。尽管,我们的心中仍然还生长着许多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的念头。

走进李白的世界,我们可以感受某种诗化了的气息或灵动,但并不是想要达到的目的。从李白营造的情景中走出,让视线落入河道两旁高耸的林木、宽阔的良田、袅袅的炊烟,以及千百年来对华夏文明的润泽与承养生息时,或许来自天上的黄河之水,这时才更加具有含义。

渠水,依然按照自己的方式,不紧不慢地流淌着爽朗的歌唱和对生活的舍予。尽管,眼前已经没了“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春和景明,但是流淌于秋天尾声的渠水,却预示着来年“绿”与“青”的成长。

塞上的田野,在秋末冬初淌了这一次水,既如盖房必须先把基础打好一样。现在把冬水淌好了,土壤储备了足够的墒情,明年开春的时候,田里的庄稼就会不再干渴,生活也就得到了保障。同时,也是一种节约。

这里,虽然缺乏江南密布的水道和充沛的雨量,但并不缺少对生命的执著与对人类情感的牵挂。虽然地处西北内陆,但却扼黄河之得天独厚于尽享,靠黄河的自流灌溉而富足。

即便如此,人们始终很有节制地使用着黄河这个养育了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天上之水”,把黄汤肥沃、上苍赐予虔诚地留给中下游的万众生灵与江山社稷,自己需要的仅仅是印在大漠戈壁深处的那一点点翠绿的生活。

这里的人们尽管常常彪悍着天然的锋利与豪爽,但是飞扬于漠风、沙砾中的善良与豁达,就如流淌于渠水中的肥沃一样,不时地张扬着国人“有地同耕,有衣同穿”的朴实情结与怜悯心地。这,大概也是一种与和谐社会比较相称的无私之美德吧。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人钱起对大自然如此诗化的揭示,确实具有隐含于微妙之间的某种无奈的成分与合理的想象。

对黄河之水的赞美与仰观,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了。但是,即便你用再丰富、再生动的语言或表情去追随、去解读,乃至去顶礼膜拜,哪个又能酣畅淋漓地表达出心中的那份炙热的情感和来自高远的震撼呢?

而黄河,却一直滔滔不绝地流淌着,让浩浩荡荡的大气雷霆从远古而来,在怪石嶙峋和冷漠峭壁的深处,挂起一道道声震天外、光映日月的彩练;叫毫不吝啬的哺育向着前方阔然泻去,把宁静旖旎的万倾碧波换算成驰骋千里的豪放不羁,通过一个个自然畅缓的拐点,抱持着默默温煦的情怀,在流动中浸润着广阔已久的敞开。

这,就是黄河一贯秉持的质性。

当你站在某个角度,或许就会发现一道金光与满眼浑浊并存;在你保持一段距离,仍然能够听到桀骜不驯的澎湃与浑厚悦耳的歌唱。

黄河就是黄河,没有大海那样的广阔浩渺和包容一切,也不像山泉那样天真纯洁和清秀灿烂。可是,每当你把自己阅尽沧桑的表情与广阔无垠的田野或丰硕的种子接触的时候,脚步就立刻就变得轻柔细腻起来,就像天下的每个母亲用心地抚摸着自己的孩子,那样慈祥和蔼、包含容纳,那样没有一点点掺杂。

走在响亮的辉映天幕的渠水旁,脚步并不沉重。而心的跳跃,却不停地把拉拉杂杂的闪念,结之以唤醒了生命的感怀与豁达,叫见之于自我狭隘的诗话,永远闪亮于内在的照耀与驱动,然后逐渐外化为对对象世界的抽象,以及对人类博爱的关注与赞美。

这,是一个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人生拐点,就像许多山泉汇聚于一个合适的位置,形成一道宽阔、含蓄的黄河那样“不择溪流”、不拒点滴,永远敞开着博大的胸怀。

…………

蓝山把黛色逶迤,日月共秋光泛亮,一渠浊水,两岸清风,相信来年会有一个更好的景况。

同类推荐
  • 英国绘画

    英国绘画

    《英国绘画》为英国艺术评论家埃里克·牛顿的著作,是关于英国绘画的简略导言,书中内容表示,英国绘画曾经于两大领域内造诣极高,即十八世纪的肖像画,与十九世纪的风景画。通过本书中内容可知,英国艺术家就是凭了强烈的浪漫气息,产生了古典主义不能产生的东西。它能描写,也能表达。英国艺术家注意个人眼目所及的奇特的细节,发为富有诗意的作品,且大批独往独来的艺术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可寻,作品都有特殊的英国意味。
  • 紫姻缘

    紫姻缘

    长诗取名为《紫姻缘》,是因了有百合花的满庭芬芳,也有彼岸花一丛一丛的经年绽放。有些甜蜜,明媚,有些酸苦,黯……这些暖意,或寒意,均来自于单薄日子在黯的氤氲气质里落下的斑斓美好。
  • 红色旅游之长征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红色旅游之长征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长征,是深刻影响二十世纪中国的壮丽史诗,而红一、二、四方面军的长征路,正是中国奇美的风景地带。作者从旅行见闻与历史回溯的角度,展现了长征将士们在中华大地上所谱写的人类英雄主义的壮歌。
  • 蒋子龙文集6:赤橙黄绿青蓝紫

    蒋子龙文集6:赤橙黄绿青蓝紫

    这是《蒋子龙文集》中的中篇小说卷。该卷主要收录了作者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和成名作。在这一卷中,作者的写作手法变化较大,题材多种多样,如《开拓者》《弧光》《收审记》等。主人公也涉及到方方面面,有医生、有农民、有企业家、有犯人等,是对现代生活的大展示,更是对各种人性特征的揭示。
  • 风与草:喻中读《尚书》

    风与草:喻中读《尚书》

    与《论语》等儒家经典不同,《尚书》因其晦涩难懂,是一本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并不了解的著作。目前市面上关于《尚 书》的图书全部是很学术的专业图书,令普通读者望而生畏,本书则是面向大众的通俗读本,以期对《尚书》这部经典著作的普及作出努力。 为什么要读《尚书》?因为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历史文献,经典中的经典。自孔子编出第一版之后,就一直流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孔子以《尚书》为教材培养了三干弟子。从汉代开始,它就作为居于权威地位的教科书备受推崇,数千年间,一直充当着塑造中国心灵、中国固有文化的核心经典。《尚书》上起传说中的尧帝,下至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反映了这个时期若干代表性君臣的代表性言论,偶尔也记录了他们的一些行迹。君臣们的言行虽然指涉甚广,内容宏富,但几乎都聚焦于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政治政之道与治之术。
热门推荐
  • 傲娇腹黑男的春天

    傲娇腹黑男的春天

    她不就是失个恋出国疗情伤嘛,怎么一回国就桃花朵朵了?背叛她的初恋要求复合,新来的副总对她暗生情愫,连已婚大BOSS都对她青眼有加。这些是必然还是偶然?事件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当真相揭晓,她的感情又将花落何处?
  • 清:矛盾重重的王朝

    清:矛盾重重的王朝

    清朝的历史,黑暗与光明,专制与开拓,偏狭与雄壮,相依相存,是最让人迷惘、最令人感觉时空混乱的历史。纵观近三百年的清王朝,清朝上层统治者,长驱入关,四向开疆,革弊鼎新,精心运筹;屠杀百姓,施行苛政,吏治腐败,故步自封。特别是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他们构造的“多民族共同体”宏大疆域格局,独辟蹊径的“汉化”设计,雄才大略的“大一统”功绩,无比清晰的政治统治术……在千万平方公里的境域内,成功建立独特的政治新秩序。他们带给世界的,不仅仅是鲜血和叹息,也有史诗般辉煌的荣耀和新思维!
  • 西域奇侠传

    西域奇侠传

    亲,想看江湖风云,恩怨情仇吗?亲,想看神秘女巫,占卜控鬼吗? 亲,想看帅哥美女,谈情说爱吗?亲,想看宫廷争斗,尔虞我诈吗?亲,想看前世今生,生死轮回吗?亲,想看史前巨兽,血腥搏杀吗? 亲,想看苦难修行,得道开悟吗? 亲,想看天界诸仙,助人为乐吗? 亲,想看人生幻相,终极思考吗?……那就来看这本书吧。这是一本武侠,但又不仅仅是一本武侠……
  • 成功的目标

    成功的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项事业的进步,某些传统观念无形中成为人类前行的障碍,突破传统观念需要有莫大的智慧和勇气。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人往往能够成就前所未有的辉煌。致富的捷径是:以积极的思考致富并且有积极的心,相信你能做到!不论你是谁,不管年龄大小,教育程度高低,都能够招徕财富,也可以走向贫穷。各行各业的人士,都不要低估思考的价值。即使躺在床上,甚至是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研究、思考及规划,也能致富。
  •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在这些被选的宰相中,有的直言敢谏,有的阿谀逢迎;有的胆识非凡,有的才识平庸;有的清廉刚正,有的卖官鬻爵;有的千古流芳,有的万世遗臭。
  • 倾城妖妃:执念千年终不悔

    倾城妖妃:执念千年终不悔

    【本文一对一,专情深情,青梅竹马,前世今生,喜欢的戳进来,不喜请绕道。】这是一个千年王朝覆灭的故事,抒写了一代人的成长,爱恨,抉择,结局···【非小白,偏文艺。】【简介】:前一世,你我痴痴情深却终被天所负,焚了身碎了灵魂做了无主孤魂,游荡千年归来,前缘再谱写,是终成眷属的美满,还是肝肠寸断的陌路……(不是虐文)【书友群号:228416039】喜欢的亲来加群吧,么么~~
  • 契魔驭主

    契魔驭主

    身向黑暗,心向光明,魔种危险,使用需谨慎
  • 素袖迷人,卿本妖娆

    素袖迷人,卿本妖娆

    她可以纯真的像个孩子,亦可以狠毒的像个魔鬼。灭门之仇该不该报?她说“此仇不共戴天!”倘若,她爱的人要她死呢,倘若,她的仇人是她爱的人呢?她在迷茫和徘徊,爱与恨之间,她应该何去何从?冷漠无情,温润如玉,暖若冬阳,狂傲张扬,腹黑如狐……你想要的,他就在那里等你,姑娘,不要怕。你不是说我是个妖女吗?你不是说我爱勾引人吗?那我就妖给你看,那我就勾引人给你看,你不是爱这个江湖吗?那我把这里搅的天翻地覆。可是,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忘了你的模样,忘了你的容貌,他们迷了我的心,我沦陷在他们给予的温柔之中。我将你的骨灰,洒在这一方土地,在微风中,你抚摸着我的脸颊。
  • 单身妈妈寻爱记

    单身妈妈寻爱记

    没有正式工作的打工妹萧潇和刚高中刚毕业的男孩相恋了,这场姐弟恋最后还是遭到了阻挠,一夜欢愉之后,男孩不治身亡。更出乎意料的是,萧潇发现自己居然怀孕了,她决定要把孩子生下来,即便成了单身妈妈。而其他人之间的秘密,也都在最后浮出了水面。
  • 蟾宫图 上

    蟾宫图 上

    《蟾宫图》故事横跨民国时期,至今约八十个春秋,覆盖关中、甘南等地,历经萧氏祖孙、庞族六代和秦氏五辈托秘、传秘、守秘、补秘和归秘的艰难历程,还原了大西北一个历史阶段的侧影和现实生活,展现了秦岭渭水、洮河和甘南高原的民情风俗,塑造了多个民族鲜活真实的人物形象,把普通百姓的生活生存、迷茫希望和抗争奋斗置于民族解放和中华振兴的背景之下,揭示了克诚克真、恒德恒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魂,红色底蕴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选择。作者把洗礼自我一生的执着托予布满磁韵的笔触,诚之切切言之凿凿,朴素而不失匠心,纯净且兼顾诙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