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1000000001

第1章 乱世狂飙

夕阳,渐渐坠落在重重墨绿色的大山之后,夜色一下便笼罩山中的一切,抬眼望去已经看不清眼前的景物了。

这是豫西山区的一个镇子,当地有名的富户程万寿家的老宅大院坐落在镇子中间,青石铺就的街道从程家大院门前经过,程家门楼高耸,青砖雕檐,门口两边蹲守的石狮,虽说刀工略嫌粗拙,但在门楼一对大红灯笼的衬托之下,倒也显得威风凛凛。

古朴高大的院墙之内,张灯结彩,欢声笑语,原来正是在为程家老二的儿子举办满月喜宴。庭外台阶前站满了前来祝贺的亲朋宾客,唢呐声声,喜气洋洋。

镇子外的树林里,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正虎视眈眈的盯着镇子里面,脸上不时浮现出急躁的表情。突然,他回头对身后说:“弟兄们,利索些,跟我往镇子里面灌。”话音未落,他已蒙了面罩,夺步前行,后面十多个蒙面大汉紧随其后,手里或是端着土铳,或是挥着明晃晃的大刀片……

这时,程家的喜宴就要开场了。大门外,两盘大红的炮仗依然就绪,一个管家模样的人高声喊道:“宾客入席,喜宴就要开场喽!”言罢,门外骤然响起“噼里啪啦”的炮仗声,顿时淹没了人们的欢声笑语。

待到长长地一阵鞭炮声响过,程家大院忽然之间沉寂了下来。

人们惊愕地盯着大门口,门洞下站着一群蒙面大汉。“是刀客!刀客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喜宴顿时乱作一团。

“咚”一声炸响,为首的蒙面大汉朝着天空放了一铳,人们再次安静下来,只是有女人在小声抽泣。

“程大伯,听说你家老二喜得贵子,我弟兄今夜黑儿前来贺喜”,为首的男子说到,“我们不愿伤人,只想请少爷上山由我弟兄们照看几天。”

这时,院子前方的主席位上站起一位身材偏瘦,精神矍铄的老头来,只见他向蒙面男子拱拱双手,说道:“不知大架杆驾临,有失远迎。我知道,大架杆前面说的是玩笑话,我孙子刚刚满月,还在吃奶怎能劳驾大架杆照看啊!”

“既然大架杆和弟兄们来了,就请入席,凡事好商量。”他说完之后,让家人让出一桌酒席。

“算求喽,程大伯是明事人儿,我们不打扰了,只是弟兄们不能白来一趟啊!”蒙面男子似乎有些不耐烦。

“好说,大架杆请说话”程老头说道。蒙面男子一张口:“五百大洋!”“好你个该死的刀客,俺家从哪里给你五百大洋啊!”接话的是程家老二。“嗬嗬,是二小子吧。没有大洋,弟兄们给我请少爷!”蒙面男子一挥手,十几条蒙面汉子直扑向酒席。顿时,惊呼声、叫喊声四起,大院内又乱作一团。

“大架杆,大架杆,请弟兄们住手,俺给!”程老头声嘶力竭地喊道。

“等等!”蒙面男子一声大喝!这时,十几个蒙面男子已将程家老儿媳妇团团围住。女人浑身抖擞如筛糠一般,紧紧把孩子搂在怀里。

“大架杆啊,五百大洋一时确实拿不出手啊,能否宽限几天,俺砸锅卖铁也给您凑齐了!”程老头近乎哀求道。

“程大伯,不要哄俺啊!”为首的蒙面男子接腔说,“宽限也行,请老二家的带上孩子和我们一起上山!”

话音刚落,两个蒙面男子将程家老二的媳妇推搡出来。程家老二刚要动身前来,一把冰冷的大刀架在了他的脖颈上,他立即瘫坐在椅子上。

“程老伯,三日之内,我们一手交人,一手交钱!”为首的蒙面男子说着,从腰间拔出一把短刀,一甩手刀子直直插在程老头面前的桌子上,“超出三日,我们按规矩只能撕票了!”

说完,随手端起一碗酒仰脖喝下,“当啷”一声将碗摔碎在青砖地上,冲着程老头双手一抱拳:“三日后见!”

“呼啦啦”——带着十几个蒙面男子和程家老儿媳妇、孙子出了程家大院,直奔镇子外走去……

程老头跌坐在罗圈椅子上,老泪纵横。程家老太太呼天抢地的哭喊着:“老天爷啊,可让俺怎么活啊!天杀呼雷劈的刀客啊”……

——这不是我杜撰的故事,而是清末民初豫西山区时常上演的“闹刀客”的沉痛往事。

史料记载,在当时人眼里豫西已成“匪区”,几乎没有一个村庄不受“刀客”袭扰。原来月黑风高之夜刀客才会出动,而且会选择村庄、镇子边缘动手;1911年之后,光天化日之下,刀客们就敢明火执仗地剪径抢劫。所以,当时每逢傍晚时分,无论是乡间田野还是村镇街道基本就不见行人了,乡镇村庄家家户户闭寨关门——老百姓真的被“刀客”吓怕了!

何谓“刀客”呢?

在动笔撰写本书之前,笔者特意翻阅了《新华字典》和《辞海》,得到了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刀客——是清朝末年民国初年陕西关中,河南西部地区出现的一种秘密社团。大约产生于清咸丰初年,其成员多为破产农民、失业手工业工人、其他城市劳动人员和游民,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与严密的纪律,有一个类似首领的人物,大家都称之为某某哥,在他以下的人都是兄弟,以首领为中心开展活动。

第二种解释,民国初年在陕西关中一带和豫西地区称“土匪”为“刀客”,是个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的称谓。辛亥革命时期,豫西地区不少绿林“刀客”接受同盟会领导,多次参加武装起义,继而加入到国内的军阀混战之中,在民国初年的政治舞台上扮演过历史性的角色。

《陕西省志》则记载为:刀客会是关中地区下层人民中特有的一种侠义组织。其成员通常携带一种临潼关山镇制造的“关山刀子”,刀长约3尺,宽不到2寸,形制特别,锋利异常,故被称之为“刀客”。

笔者经过多年走访豫西各地,查阅相关史料,认为豫西地区所谓的“刀客”则更具有特定的指向,主要是指啸聚山林的“土匪”,其实说是“土匪”也不完全准确。因为豫西地区民风彪悍,每逢社会大动乱时期,当地人在家则为民,入山则为匪,甚至出现了“农民下地,一手握锄,一手扛枪”的奇怪现象。

时至今日,豫西郊县的农村老人,在教训顽皮、逞强、喜欢从别人手里抢夺东西的孩童时还往往习惯地形容其为“真像刀客一样”,暗含有呼啸而来,生夺硬抢之意。

本书讲述的正是豫西“刀客”。

如果说,“刀客”的称号,豫西地区的绿林中人还与他人合用的话;那么,“蹚将”之称,则是豫西地区的江湖绿林人物所独享了!

套用现在的流行语而言之,“蹚将”——就是豫西地区“土匪”“刀客”这一称谓的升级版!

下面,让我们一起“检阅”一下豫西蹚将的华丽阵容吧!

相关史料表明,近代以来我国土匪主要集中在豫西、东北、湘西和广西的连绵大山之中。其中,尤以豫西山区的土匪最为集中,八百里伏牛山几成豫西土匪的大本营和滋生地。

据清朝宣统年间的史料记载,当时河南土匪最为滋盛,豫西“刀客”更是全国闻名。辛亥革命之后,中原匪势更是汹汹成为燎原之势。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豫西各县处处有匪,家家有枪。1937年的匪情统计,当时河南境内共有土匪40万,其中豫西土匪10多万人。

但是,在豫西“土匪”的叫法是当时官府或者后人的称谓,在当地百姓的口中不叫“土匪”,称之为“刀客”;而这些绿林人物则更是自称“趟将”——虽然有摸石头过河混日子的意思,同时也不乏强悍、豪迈之气!

1924年,河南一般的匪帮由于吸收逃兵而强大起来达到数千人,而数百人一股的土匪简直微不足道。由于河南省最高军事集团的严重的权力平衡问题使局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这是1911年辛亥革命中革命党人和豫西绿林人物之间的结盟所遗留下来的结果。许多刀客头目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他们随后当了军官在以后的十年中成为当时叱诧风云的显赫人物,真的成为他们自封的“蹚将”了!

1925年,河南的军队总数超过50万,绝大多数出身为以前的江湖绿林。人们通过民谣对这种现象进行讽刺:某军开口叫老乡,不卖子弹就卖枪。只说您是皇军队,谁知都是黄鼠狼。那些不愿或无法收编入伍的土匪就返回离开不久的山区,他们经常声称忠于军队,只是没有等到被正式收编。

土匪统治时期所造成的混乱使河南完全“土匪化”。据保守估计,1925年河南长期的匪帮中的土匪人数超过5万人,不包括那些为了生存而投身为匪的,以及数万被收编入伍的“蹚将”。其中3.5万人在豫西群山中活动,1万人左右在豫南和豫东,6000人在活跃豫东和豫东北的安徽和山东边界。在平原地区的许多豪华住宅,曾经为权贵所有,在后来的战争中不是化为废墟就是成为无数“蹚将”的司令部,这些绿林出身的“蹚将”已在豫西乃至河南全省的农村建立起了统治地位。

1926年,一位在河南生活了30年的传教士在文章中记述,1911年以后河南的社会形势每况愈下,过去土匪只袭击富人,而穷人欢欣鼓舞,因为土匪经常沿街散发钱物,土匪也保护传教士。然而,到了1926年以后土匪则不分青红皂白地抢劫,发现谁有油水就绑架谁,外国人包括传教士也不例外。

后来,军阀统治和自然灾害的双重压迫使土匪越发疯狂。虽然1926年又是一个饥荒年,但是河南的军阀统治者为了支付内战费用,提前征收1929年的捐税,有的地方甚至收到1930年。这样的情况下,就连中农也处于破产的边缘,红枪会等乡村自卫组织迅速遍及全省。但是随着土匪和内战愈演愈烈,不但土匪失去了过去曾不得不进行“社会土匪活动”的任何借口,而且象红枪会那样的自卫组织也失去了自卫的性质,而成为掠夺者。到了20年代末期,当社会经济崩溃时,土匪和乡村自卫团体一起使河南农村几乎完全军事化——匪患已经演化成为一场全民对抗全民的战争。

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地区,本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和发祥地。《史记》记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间。”指的就是夏、商、周三代,无不在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建立都城,缔造和延续中华文明。

然而,历史在进入清末民初之际,豫西地区却成了匪患的“重灾区”,著名作家姚雪垠甚至称之为“土匪世界”。

究其河南特别是豫西土匪的缘起,大体可用两句话概括:人祸酿天灾酿匪患,深山老林可容身。

所谓人祸,当时政治腐败,社会黑暗,民生凋敝,民怨沸腾。军阀混战,硝烟弥漫,老百姓不堪重负,生死难料,纷纷揭竿而起,绝境求生,于是酿成汹汹匪患。

所谓天灾,清朝光绪五年即是1879年,豫西全年无雨,伊河、洛河几近干涸。祸不单行的还有接连下数次冰雹,砸死牲畜无数。然而,官府依旧征粮不止,农民走投无路,只得铤而走险,啸聚山林,落草为寇。

深山老林,则是指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伏牛山,该山是秦岭在河南最大的支脉,西北与熊耳山相连,东南到南阳盆地东北边缘,东西绵延八百余里,素有“八百里伏牛”之称。豫西西南部诸县基本上皆处伏牛山中,嵩县、洛宁、卢氏、栾川等县更是地形复杂,山高林密,岭塬涧谷皆备,实在是排兵布阵的好地方,这样的地形环境自然成为土匪的不二之选,由是成为土匪滋生之摇篮,活动的王国。

近年来,开发的伏牛山的诸如神灵寨、龙峪湾、白云山、养子沟、抱犊寨、天池山等景区,过去都是土匪安营扎寨之地。

所以,在清末民初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下豫西匪患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愈演愈烈,旷日持久,土匪人数之多、规模之大为全国仅见。

需要说明的是,豫西土匪不单指洛阳境内的土匪,还包括灵宝、陕县、卢氏、临汝、宝丰、鲁山的土匪。民国初期,以“杨山十大兄弟”为首的刀客被收“收编”入军之后,豫西土匪主要有嵩县的李永魁匪帮、洛阳龙门的是张治修、申心宽匪帮、洛宁、宜阳的董十五、洪登科、程秀明匪帮、宝丰、鲁山一带的“姜不辣”、“一瓣蒜”、“秦椒红”等匪帮、在临汝、郏县的张得胜匪帮,等等。由于上述地区皆属豫西山地,匪帮之间又经常“碰杆(匪首聚会)”“合杆(匪帮合并)”,所以统称之为“豫西土匪”。

当然,若论起为匪的个人动机,则是各怀心思了。有的人当土匪,是逼上梁山,落草为匪;有的人为匪,为报仇雪恨;而有的人则是看中了“土匪”这个行当,今日为鱼肉,明日为刀俎,在乱世之中出人头地。

当时有民谣这样传唱豫西各县:“一等人当老大(土匪头目),银元尽花;二等人挎盒子,跟着老大;三等人扛步枪,南战北杀;四等人当说客,两边都花;五等人当底马(亦称底线,土匪的线人),暗害民家;六等人当窝主,担心受怕;七等人看肉票(被绑架的人质),眼都熬瞎。”

还有民谣讲的更为直接:“要当官,去拉杆”、“进山转一圈,出山便是官”。这样的民谣起码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百姓的心态,甚至直接影响了部分人的人生走向,或许有些人正是唱着这样的歌谣走进了深山密林,聚伙起杆。

经过辛亥革命之后,从密林深处走出了以王天纵、张治公、憨玉昆、柴云升等“杨山十大兄弟”为代表的在民国政治舞台上曾经叱诧风云,名动一时的著名“蹚将”。

“宁做太平犬,不作乱世人。”在乱世之中,普通百姓自然是弱势群体,然而当他们之中有人铤而走险,入山为匪,在社会角色中变为强势,大家便会刮目相看,特别是豫西土匪中不少人在民国初期走出高山密林,成为威震一方的高级将领,不知令多少人心生羡慕啊。

所以,即使在今日,当地人口中不吐“土匪”一词,只说是“刀客”、“趟将”,言语之中甚至没有什么贬义,就像讲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往事。

那么,就让我们拂去历史的迷雾,带着沉重的思绪,走进豫西的深山老林,去探寻和揭开豫西“蹚将”的隐秘世界。

同类推荐
  • 人文春秋

    人文春秋

    《看历史》创刊8年来积累了大量优秀文章,这些文章在挖掘新史料的基础上往往会发表许多新观点,让读者获得新感受,受到新启发。杂志编辑部从几千篇文稿中进行精华筛选,并针对不同主题来展开作品的集结。《人文春秋》则是其中一辑。
  • 将军伶

    将军伶

    我是新的将军,我是老的伶人,战场千里裹黄沙,一支长枪露寒芒。权利是谋略的战场,老将军的死,我终将查清楚。
  • 三国之大乱炖系统

    三国之大乱炖系统

    东汉末年,《大乱炖系统》凭空降临神州大地,无数不同时代,不同阵营的名臣猛将被强行拽入黄巾叛军与东汉王朝的纷争当中,关羽战秦琼、李元霸单挑吕布,张良智斗诸葛亮……一场比历史上任何一次战役都要来得猛烈与持久的大混战一触即发,而朱武作为一名来自现代的野鸡大学生,常年安逸于享受和平生活,乍然登上这群雄争霸的历史舞台,他又该何去何从呢……
  •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新书启航,再战“最后的三国”,喜欢这段历史的书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 清朝简史

    清朝简史

    《清朝简史》原书名《清史讲义》,是孟森先生1931年,在北大兼任主任,讲授清朝历史时的讲义稿,是当时印发给学生的教材,在当时颇受欢迎。全书共分两篇,第一篇总论,提纲挈领之用。第二篇各论,下面分为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这五章,对清朝历史进行了全面论述,并加以精准点评。孟森先生治史严谨,善于发现疑问,然后便大量查证史实,深入探索,求明真相原委。所以,这本《清朝简史》是比较贴近历史真相的,具有史料研究价值,是清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热门推荐
  • 生活系至尊

    生活系至尊

    【中气十足的练家子脚印】【老人的虚浮脚印,应该受了伤】夏末雪看着系统提示,悄悄的追了上去。这是一个衣冠禽兽夏末雪和血手人屠邵飞沙悠闲着闯荡天下的故事……
  • 满目星辰恰似你

    满目星辰恰似你

    安乔对褚纪轩的爱,就像每一朵等待凋零的花。她将一生都托付给他,他却暗藏杀机。昔日所有的浓情蜜意全成了一场戏,她便成了众人眼中天大的笑话。她因爱生恨,去越恨越爱,成为她心中永远的痛……[强烈推荐新文《爱你是我最幸运的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幻创未来

    幻创未来

    2050年,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全球深入,人类基本安然地过着无聊又普遍的生活。突如其来,冰临寒夜,陨星降临,外星粒子,生物进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把我们挂在单杠上

    把我们挂在单杠上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农门长姐

    农门长姐

    穿越的裴芩瞬间顶上了一大盆狗血。秀才爹赶考遇害,大伯兼祧两房。二房子嗣是有了,爷奶不喜,村人不屑,还是大伯娘眼中钉肉中刺。重男轻女,要卖她换地。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娘几个还做牛做马。还没大干一番奔小康,那个已经死了的秀才爹又回来了。娶了富家小姐?生了两个儿子?生活如此艰难,还被逼死了娘。裴芩看着骨瘦如柴的一堆弟妹,抖着手:上山!!————————住山洞,搭窝棚,吃野菜,找野果。贫寒日子,裴芩领着弟妹,悄悄发财,闷头致富。眼见她们姐弟发迹,那些狗血又朝他们泼了过来!裴芩掐腰:要当渣,老娘就虐的你们成渣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