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6200000006

第6章 联军只会窝里斗

成皋之战,凉州军虽然取胜,但联军的顽强精神让董卓吃惊。

面对这支军事素质很差的队伍,按照董卓的想法,派出凉州铁骑一个冲锋即可搞定,但最终结果却完全出乎意料,一度杀得难解难分。董卓知道,和他们相比自己的老同事孙坚更生猛,所以在三路大军的安排上特别重视南面这一路,安排了胡轸、吕布、华雄等3员猛将共同对付。

胡轸和华雄都是董卓的嫡系,吕布手下主要是原并州军旧部,属于杂牌军。华雄是一员猛将,目前担任都督一职,但对他的情况所知甚少,他在后世的影响与比他在凉州军中的实际地位大得多。

本来这支人马力量最强,但内部好像出了问题。

胡轸字文才,他和董卓手下另一个将领杨定关系很亲密,凉州军中有人称他们为“凉州大人”,凉州人习惯用语中“大人”的意思是大家豪右,也就是地方豪强。胡轸的资历似乎比李傕、郭汜还老,董卓对属下经常呼来喝去,想骂就骂,想打就打,但对胡轸相当客气,除了让胡轸带兵,董卓还给了他一个陈郡太守的官衔,这在凉州军众将领里算是特例。

但这个人的水平比牛辅高不到哪里去,脾气大、嗓门大、爱摆老资格,谁都不放在眼里。一般来说,领导和下属在性格上最好形成互补,领导是急脾气,下属最好是慢性子;领导是慢性子,下属倒可以有几个急脾气,让胡轸去指挥徐荣不会有问题,因为遇事徐荣能耐得住,而让吕布、华雄去,弄不好就得出事。吕布是杂牌军,遇到问题比较敏感;华雄是个急脾气,考虑问题比较简单。

三路大军之中,北线、中线相继失利,但这没有影响到南线的士气。在南线,袁术主动发起了攻击,倒不是袁术的积极性有多高,而是他手下现在有个最积极的孙坚。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曾当过县丞,后参加镇压黄巾军的行动,被朝廷提拔为长沙郡太守,群雄起兵讨董卓后,孙坚率部参加,从长沙郡一路北上来到南阳郡,他觉得自己的名望还不足,于是主动提出听从袁术的调遣,对于讨伐董卓他的积极性一向很高,袁术想摁都摁不住。

孙坚向北行动,到达梁县境内一个叫阳人聚的地方。这是个大壁坞,位于洛阳的正南方,霍阳山和汝水以北,距离洛阳的直线距离不到百里,相当于洛阳的远郊区。董卓急了,立即催胡轸率部赶紧迎敌。最近几天胡轸一直指挥属下在洛阳周边抢劫,他更乐意干这事。接到董卓的新命令,他不敢怠慢,指挥所部以及吕布、华雄部南下迎击孙坚。

凉州军正热衷于抢抢杀杀,角色一时难以换过来,军纪十分涣散,胡轸大为光火。胡轸发了一次大脾气,不断威胁大家,如果谁不听话就让谁没好果子吃,他甚至放出了一句狠话:“这次行动相国给了我大权,我非斩杀一名青绶级官员,才能整顿好纪律!”无论文武,品秩大小可通过官印的材质和绶带的颜色来判断,本朝绶带分为黄赤、赤、绿、紫、青、黑等颜色,皇帝、太后、皇后用级别最高的黄赤色,诸侯王、天子的贵人等用赤色,公、侯、将军用紫色,“青绶”即青色的绶带,九卿、二千石级官员才能用。

在整个南线作战的各支队伍里,够这个级别的只有吕布和华雄,胡轸的话传到他们耳朵里,他们怎能服气?

胡轸率本部走在前面,吕布和华雄率部紧随其后。

胡轸到了梁县境内一个叫广成聚的地方,此时天已经黑透了,将士们远道而来,人困马乏,应该在广成聚就地宿营,秣马饮食,拂晓再对孙坚发动攻击。但是胡轸不让大家休息,不知道他从哪里得到了情报,说阳人聚的贼人已走,应当一鼓作气追击。大家无奈,只好向阳人聚发动攻击。可惜情报有误,孙坚不仅没走,而且早有准备,攻击遇阻。将士们又渴又饿,人马疲惫,无心再攻。

这回轮到胡轸无奈了,他只得下令退回广成聚。此时已是三更半夜,来不及修筑堑垒,将士们一个个都解开盔甲就地休息。半夜,出事了,不知道谁突然在营中大喊大叫:“城里的贼人出来了!”这叫夜惊,行军打仗最怕这个,军士们从睡梦中惊醒,纷纷扰乱奔走,盔甲也丢了,马也跑了,弃营逃命,一口气溃退了十多里,确定后面没有敌人追击才稍稍安定下来。

天亮了,吕布和华雄率部也赶到了。

胡轸命人拾取兵器,提出再次攻击阳人聚。吕布和华雄率部随行,但孙坚那边已经进一步加强了防备,阳人聚外面的城堑也进行了加深,胡轸无法取胜,只好撤兵。孙坚不依不饶,下令追击,凉州军一路败了下去。

眼看孙坚可以势如破竹直取洛阳了,突然一支人马从东北方向杀来,挡住了孙坚。

来的还是徐荣。在汴水打败曹操后,徐荣接到董卓的命令,让他赶紧增援南线。徐荣不敢怠慢,马上率一部主力前来支援,结果正碰上孙坚。徐荣不愧是凉州军里最能打的猛将,他堵住了孙坚,将其打败。孙坚这一仗败得很狼狈,只领着程普等几十骑突出重围。徐荣穷追不舍,孙坚头上戴着一个红色头巾,平时看着挺酷,这时候就要命了,红头巾成了一个标志,凉州军拼命追着打,孙坚手下将领祖茂提醒孙坚,把头巾摘下来给自己戴上,孙坚才得以解围。

祖茂被追到一片坟地,四处是敌兵,只好下马,把孙坚的红头巾绑在一根柱子上,自己趴在草中一动不动。凉州兵看见红头巾,以为抓住了孙坚,就里三层外三层包围起来慢慢靠近,等到了跟前才发现是根柱子,祖茂这才脱险。

失利后孙坚退到了颍川郡,该郡太守名叫李旻,是豫州刺史孔伷的人。孙坚如果见到孔伷,一定有些尴尬,因为他也是豫州刺史。不过人家的豫州刺史是正宗的,有朝廷的任命,他这个豫州刺史是袁术表奏的,是水货。但孔伷、李旻还是给了孙坚以支持,协助他整顿残部,重整旗鼓,在很短的时间内又杀回了河南尹辖区。孙坚率部一口气杀到了阳人,距洛阳南郊不到百里,董卓急命华雄率部阻挡,华雄被孙坚斩杀于阵前。

所以历史上很有名的人物华雄死在大谷关,不是汜水关;斩杀他的是孙坚所部,不是后来大家都传说的关羽。

看到孙坚势头太猛,董卓想出一招,他派李傕带上自己的亲笔信去见孙坚,表示求和之意。为了拉拢孙坚,董卓主动提出两家和亲,并让孙坚把自家子弟以及手下的人里愿意当刺史、太守的统统列一个名单出来,他照单全部任用。

董卓已经有了个女婿牛辅,还要再与孙坚和亲,看来他的女儿不止一个,不过没有儿子。但是,这些都被孙坚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董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如不夷其三族、悬示四海,我都无法瞑目,还结哪门子亲?”董卓只得亲自率大军迎击孙坚,结果不是孙坚对手,又吃了败仗。但反董势力也有损失,颍川郡太守李旻在作战中被俘,与他一起被俘的还有好友张安。

董卓命人把他们押送到洛阳,在毕圭苑里搞了个仪式,要把李旻和张安活活烹杀。这是董卓惯用的一招,此前在北线作战中他俘虏了袁绍手下一个名叫李延的将领,就下令把他煮了。大鼎支起,炉火熊熊,不用煮,一般人吓都吓尿了。

在历史上李旻和张安都没什么名气,二人在正史中出场也只有这一次,不过他们却留下了潇洒的一笔。就义前,二人谈笑风生,视死如归。临入鼎时还不忘调侃一下:“咱们不能同日出生,却有幸同日被烹啊!”

三路作战中凉州军胜了前两路,但正是第三路,不仅距洛阳最近,而且战斗力最强,很要命。董卓指挥人马坚守洛阳,同时做出随时西撤的准备。孙坚率部不断向前推进,准备随时发起对洛阳的总攻。

关键时刻,孙坚的后方却出了问题。孙坚一路高歌猛进,袁术心里不踏实了,他虽然是关东联军南线总指挥,但他靠的是孙坚,孙坚在前面打,袁术只是在后方负责后勤。孙坚打了败仗他着急,打了胜仗,他更着急。

有人在袁术面前不断挑拨:“孙坚如果攻入洛阳,就再也不好控制他了,这等于赶走了董卓这匹狼,又引进了孙坚这只虎啊!”袁术心眼儿本来就小,经过这一挑拨,对孙坚更不信任了,于是停止了前方的后勤供应。孙坚一下子傻了,如果断了军粮,将不战而败。

阳人聚距离鲁阳县有100多里,孙坚连夜骑马赶回鲁阳,对袁术说:“我之所以不顾生死全力拼杀,上为国家讨贼,下为报将军家门的私仇。我孙坚和董卓没有骨肉之怨,但将军您受别人的挑拨,还对我有所怀疑!”

孙坚越说越激动:“眼看大功将成,但军粮不继,这就像吴起当年叹泣于西河,乐毅遗恨于垂成啊,希望将军好好想想!”袁术考虑了一下,发现自己现在离开孙坚根本玩不转,只得重新调发军粮。

以上是南线战场,再说中线。

曹操率领从成皋前线败下来的一点儿人马先去了他的老家谯县,曹操的父亲曹嵩之前已弃官回家,但他目前并不在谯县,而是带着家族几十口人到徐州刺史部的琅邪国避难去了。

曹操这次回乡情绪很低落,不仅因为打了败仗,而且看到家乡一带受战争的影响也变得很残破,人员大量外流,想在这里招募人马重整队伍看来比较困难。

于是曹操带着大家重新回到了酸枣。酸枣还是老样子,他们在前方浴血奋战,这里仍然整天醉生梦死,压根没人关心讨董大业。曹操多次向张邈等人陈述自己的用兵计划,但成效都不大。大家表面上还听曹操去说,那是对他的客气,其实内心里早就幸灾乐祸上了,他们都在想,幸好当时没有被曹操忽悠去,否则就是鲍信今天的下场,部队基本上打光了,还搭上了自己的亲人。

在一次会议上,曹操建议采取以下军事行动:“渤海郡太守袁绍从河内郡进攻,逼近黄河上的孟津渡口;酸枣的各路联军攻击成皋,占领敖仓,封锁轘辕关和太谷关,控制各战略要地;后将军袁术率领南阳郡的大军进攻丹水和息县,攻入武关,扰动关中。以上各路大军实现第一步目标后,高筑壁垒,不与敌人作战,多布疑兵,发动舆论和思想攻势,以正义之师讨伐叛逆,天下即可平定!”

曹操越说越激动,最后把难听话都说出来了:“如果我们迟疑不敢进攻,天下人将失望,我也为诸位感到羞耻!”但即使如此,大家仍然无动于衷。

其实曹操的计划是可行的,凉州军虽然战斗力很强,但他们也有弱点,他们不仅在舆论上不占优势,而且四面是敌,如果大家心齐,行动上又协调一致,那么打败他们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大家好像铁了心,任凭曹操怎么说,就是不行动。失望之下曹操决定离开酸枣。别人都有自己的地盘,曹操没有,老家谯县也不用去了,现在只能另找一个地方。

曹操决定南下,到扬州刺史部的丹阳郡去,那里自古出精兵,他到丹阳郡募兵,有了人马再回来战斗。曹操在酸枣辞别了鲍信南下,经过汴水一战他跟鲍信结下了生死友情,鲍信尽管失去了弟弟,但对曹操的支持不改,他也重回济北国,利用在当地的影响招募人马。

袁绍亲自坐镇河内郡怀县指挥联军在北线作战,但自从王匡主动出击被打败后,北线基本就处于无战事的状态。袁绍、王匡的态度有些消极,因为他们的不作为,董卓就可以从这里抽调人马去对付中线和南线的敌人。

董卓也发现了这一点,所以把用兵的重点放在了别的地方,用重兵对付孙坚,对于袁绍,董卓想出了一个新办法。董卓派出了一个特使团来到怀县,对袁绍等人进行招抚。特使团由大鸿胪韩融、少府阴修、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越骑校尉王环等一批重臣组成,这些人品秩都在二千石上下,都是“部长级”高官,重量级人物。

但是,特使团刚到河内郡,还没有展开工作,就被袁绍下令抓了起来。袁绍以联军总指挥的身份命令王匡把他们收押入狱,袁绍告诉王匡,让他做好准备,要拿董贼派来的这些特使来祭旗。

王匡大吃一惊,因为这些人虽然是董卓派来的,但本质上跟董卓并非一路人,他们都是士人,有的还曾是著名的党人,比如大鸿胪韩融,在士人中声名甚盛,在党锢之祸中曾受到迫害。还有洛阳执金吾胡母班,早年就曾名列党人“八厨”之中,并且他还有一个身份,是王匡的妹夫。所以袁绍的命令让王匡深为不解,也痛苦不已,但还是接受了命令。

胡母班更无法理解,他在狱中写信给王匡:“所谓姻亲,到底是福是祸,我今天算是知道了。过去是一家人,现在却是血仇!我有两个儿子,是你的外甥,我死后,拜托你千万不要让他们在我的尸体旁哀哭!”

王匡看到妹夫的信,抱着胡母班的两个儿子痛哭。但是,胡母班最后仍然被处死了,特使团中除了韩融德高望重又跟袁绍的父辈、爷爷一辈都有交往而免于一死外,其他人都被杀害。

本来董卓派特使团也没打算真能把袁绍等人劝回头,他知道有些事可以劝动,有些事是没法劝的,但董卓还是派了这些人去,名单是他精心挑选的,都是一些有声望的士人,袁绍为难他们,董卓才高兴。

袁绍把这些人杀了,董卓更高兴,这些人跟袁绍等人在本质上没有区别,袁绍杀他们,就是自相残杀。这是董卓阴损的一招,而袁绍中招了。王匡早年轻财好施,以任侠而闻名,和大学者蔡邕关系很好,但杀胡母班事件发生后,蔡邕对王匡的看法发生改变,再提到王匡就称他为“逆贼”。胡母班被杀,他的亲属不胜愤怒,后来联合其他势力把王匡杀了以报仇。

在其他各路人马中,兖州刺史刘岱和东郡太守桥瑁有很深的矛盾,他们不去打敌人,而是自己动起了手,刘岱杀了桥瑁,直接任命一个手下担任东郡太守。

就这样,关东联军于是四分五裂,整天大吃大喝让粮食也告尽,大家于是各找出路,作为关东联军的发起地和大本营,酸枣只热闹了几个月就变得冷冷清清了。

同类推荐
  •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王朝更替屡见不鲜。但有的政权能长治久安,而更多的王朝或政权却“稍纵即逝”,刚刚夺到的“江山”就得而复失,十分短暂。通过对这些长短不一的王朝、政权的考察,本书提出了“瓶颈危机”这一值得重视的重要概念。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政权都要经历这种类似的场面。“这使我们发现一项历史定律,即任何王朝政权,当它建立后四五十年左右,或当它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在进入瓶颈的狭道时,除非统治阶层有高度的智慧和能力,他们无法避免遭受到足以使他们前功尽弃,也就是足以使他们国破家亡的瓶颈危机。
  • 名承天下

    名承天下

    人生最大的幸运是能穿越重生一回,某男很是幸运的赶上了穿越末班车,当他穿越以后,他发现自己的新身份是超级世家的嫡长孙,正当他暗戳戳高兴的时候,有人却告诉他,他的老爹叫李建成,他的爷爷叫李渊,他还有个狠人二叔叫李世民……..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
  • 耸人听闻的世界灾害

    耸人听闻的世界灾害

    世界历史上曾有一些大的灾难,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1912年英国“泰坦尼克号”沉没惨案,1887年中国黄河洪水泛滥,1943年中国河南发生大饥荒等等。本书再现了这些历史场景,让读者了解更多的历史细节。
  • 汉末纵横天下

    汉末纵横天下

    努力闻达于诸侯,以求纵横天下于乱世!汉末群雄逐鹿,步步杀机。中平六年,吕煜穿越成皋望族吕家次子,一个孝名远扬的孝廉郎。不巧的是,他的父亲叫吕伯奢,家里刚好来了两个客人:曹操与陈宫。.........................乱世之中,吕煜挥斥方遒。与曹操青梅煮酒,与袁绍针锋相对;收猛士以壮军威,得鬼才力争九鼎!在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时代,吕煜将自己武装到了牙齿,他狡猾、卑鄙、冷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一步,一步,一步地向上爬,成为这个时代站得最高的那一个人。
  • 皇帝培养手册

    皇帝培养手册

    皇帝培养手册:第一,姓刘就行。第二,从低做起。第三,欢迎反叛。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这段时间里,有一个奇葩的军师,做出了一个奇葩的决定,最终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也把原本的三国争霸引向了更为奇葩的歧路。
热门推荐
  • 一切从宝芝林开始

    一切从宝芝林开始

    一朝穿越,成为宝芝林中病弱少年,凭借月光宝盒,穿梭诸天世界,成就永恒的故事。
  • 我的世界已坠入爱河

    我的世界已坠入爱河

    老实木讷甘于平凡的主人公被喜欢朋克的姐姐带去音乐节玩耍,音乐节上的见识让主人公梦想成为跟姐姐一样有追求的人。姐姐嫁到了国外离奇身死后,主人公的生活便像陀螺一样飞速旋转……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篮球圆梦系统

    篮球圆梦系统

    当时光的列车缓缓驶过冰沙国王中心,32岁的李晚就在那里,神情的目光望过去,都是自己22岁的影子。当岁月含泪悄悄转身,37岁的李晚就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试图回到原点,那个出发的站台,记起自己背起行囊时,那十七岁的样子。(用天足的经典文案皮一下……)
  • 你是我的一厘米差池

    你是我的一厘米差池

    他是受万人追捧的新星,年少成名,在外人看来是羡慕的,而真正的生活意义对自己的来说是奢侈的,比同龄人成熟稳健是对他的评价。他想舍弃一切,可是牵扯出许多的爱让他无能为力!她是他尘埃中的一抹阳光吗?她是有独特思想的闪光少女,从小被送到国外学习芭蕾,独立优雅智慧是她的代名词。十八岁的陶微微要被迫回国上学,他们之间谁又是谁的希望?让我们期待~
  • 大侦探乔治

    大侦探乔治

    中国警察穿越到英国破案的故事,没有金手指,注重案件设计和逻辑合理性。(背景设定平行世界的英国是避免踩雷,选择50年代是为了限制高技术,职业为私家侦探是可以接触更有趣的案子。)
  • 红楼梦

    红楼梦

    《红楼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同时,通过描绘这些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牵涉出封建社会政治法律、宗法、妇女、道德、婚姻等方面的问题,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世态,暴露了封建贵族阶级及其统治的腐朽与罪恶,歌颂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并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宣告这一社会必然走向灭亡。可以说,《红楼梦》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
  • 纷火

    纷火

    当世界黑暗之际,我愿高举火把,驱散这黑暗!美好的,不是赏赐来的,唯有挥洒的鲜血与燃烧的战火能抚平暴乱迷失的心。
  • 超级武神系统

    超级武神系统

    毕业大学生陈轩在一次职业联赛中意外身亡,穿越到了一个叫做真武大陆的世界,并且还激活了一个叫做“武神系统”的金手指。从此之后,陈轩开始了脚踏天才,手打妖孽的生活。某天才:“我修炼的功法乃是《万象朝天诀》,是世间少有的圣级功法。”陈轩:“圣级功法,我这里有十几部,兄弟你如果想要的话我可以给你打九九折,你看如何?”某天才:“……”陈轩:“怎么,觉得太差了?没事,我这里还有神级功法,同样给你打九九折,怎么样?”某天才:“……”陈轩:“怎么,你不想要功法吗?没事,我这里还有神级武技,神级丹药,神级法宝,统统都是系统出品,质量绝对有保障。”某天才:“……”
  • 全宇宙换一颗红豆

    全宇宙换一颗红豆

    【影视行业背景,现实日常向】出身普通的叶昕,一心想要摆脱阶级成为人上人,但却对大学时有过一面之缘的萧煜念念不忘。在关系复杂的娱乐圈,曾经的初恋林景伦再度出现,这位花花公子,想出资和她合伙开公司……亦敌亦友的京圈富少季青临在合作中总试图挖角,曾替她解危困之局,却也令她深陷舆论漩涡……一手捧红的齐祁,总是和萧煜争锋相对。至于看似温润如玉的萧煜,实则暗藏汹涌,令叶昕在事业与爱情之间时时失衡……【又名《迷失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