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9900000029

第29章 故乡行

(一)拜年

春节回老家农村给母亲拜年,差不多都是正月初四,可以说是风雨无阻。今年的初四,天气特好,阳光明媚,晴空飘散着丝丝春意。

早八点,我们一家人乘车出发,不到十点便顺利到达。

母亲穿着新崭崭的衣服,坐在屋里等候,一看闺女、女婿、外孙、外孙女都来了,自然高兴,忙过来拿水果给我们吃……

过了一会儿,弟弟从外面回来,说去了大叔家(我们邻居),说大叔几天前有点感冒,后来咳嗽,喘,说是合并了肺炎,腊月二十九还说话好好的,初一就不认人了,把大家都吓坏了。闺女们也全从婆家赶来了,大有准备后事的架势,可是输了两天青霉素又好了!我弟弟说到这儿也很高兴,接着说大叔醒来就说有点饿,大儿媳给他蒸了鸡蛋羹,一勺儿一勺儿吃了一小碗儿。问他还想吃点儿啥,想吃啥做点儿啥,反正大米白面不用说,又是过年,鸡鸭鱼肉更是不缺,结果问了半天,你们猜大叔想吃啥?说到这儿,我弟弟故意停了一下,慢条斯理地学着大叔的声调说:“弄块红薯吃吧!”

我们全家人都笑了。

我那八十七岁的母亲,也笑得咯咯响。我母亲是我们村上数得着的高龄老人之一,虽然满头白发,眼睛也略显发花,可身板挺硬朗,拧着尖脚儿,不拄拐棍儿,日常生活儿基本自理,头脑又清楚,家里很多事情常由母亲参与定夺。

我和国强以及我们的儿子、女儿一起跪拜了我父亲的牌位(我父亲一九七九年去世),又给我母亲磕头拜年……

这时,院里来了一群拜年的人,由前院的邻居领着:“大娘,磕头的来了!”儿子和女儿忙扶着姥姥屋门处“请头”。母亲还没站稳,院里的年轻人呼啦啦跪下一大片。听我母亲说:“你们就在这院吃饭吧!”院里大半年轻人已经起身要走,只听“领队”说:“不啦,不啦!再走走,再走走。”便赶场一样又去别家磕头去了。

我问母亲刚才来的都是谁?母亲说,我也不知道都是谁。我们都笑了。说来也是,一晌能来好几拨儿,多半也来不及细介绍,磕下头来就走人,老人家自然不知道。可我弟弟都认识,他们之间都有着礼尚往来。

当我问起母亲是不是很累时,母亲带着幸福的笑容说:“过年就是个热闹事儿,人家来了,咱得支应。”看得出母亲很享受“拜年”带给她的快乐……

午餐摆了一大桌,我弟媳和侄儿齐下厨,菜样儿不少,有热有凉,有荤有素,下酒的凉拌粉皮儿,配饭的芹菜炒肉,都做得有滋有味儿。最后还端上又大又白的大馒头,弟媳妇说,村里有专门蒸馒头的,谁家来不及蒸就用麦子到他那去换,挺方便。

餐桌上,我们都为母亲举杯敬酒,大家一起庆贺新春……

直到下午三点多,我们才动身回市里。

一九九七年二月

(二)听村支书聊天

昨天去了老家。

农村那种特有的气息,依然感染和打动着我。

我弟弟是个热情好客的人,平日里总有人来我们家坐着聊天,所以即使我回家,也不会影响邻居来串门儿。他们一起喝水,一起话家常,论农活儿,热热闹闹,跟一家人一样。

今天来的三位,有两位我叫不出名字,另一位我认识,东邻李姓的二叔,街坊,是个转业军人。他说话不紧不慢,声音不大,一看就觉得是一个好脾气。他跟我弟弟来往很多,浇地、收割互相关照。

今天,他一来,就坐在沙发上,一坐下,就打开话匣子,说他去卖黄瓜(自己塑料棚种植的),说在杨桥遇见了一位老熟人,结果拐到他家一起喝了酒(他属于酒量不大,一喝就好醉的)。看得出,他的舌根儿发邹,双腿发飘,进来时,有点儿像扭秧歌儿。

说话虽有含混,我听清了,他是现任支书。只是略显酒意,说话有点儿翻过来倒过去的重复。他说:你看我如今咋办?几个人都看着我,估计他们也都想干,我呢,叫你干得罪他,叫他干得罪你,有五个人你得罪俩,有三个人你得罪一个,这还行,可要想一个也不得罪,你啥事儿也干不成,要是你把人都得罪喽,你也啥都甭干了。

他眼睛有点半睁半闭的,顺手端起茶几上的一杯水,可端了一会儿,却把哩哩啦啦洒着水的杯子,又放到茶几上。他接着说,我呀,实在不行,当个“麦黄知了儿”(一种寿命很短的蝉),反正咱当支书也不是自己拱的,这可是大家选出来的,是大家伙儿自愿选的,所以不干点儿啥也没法儿给他们交代。听说有的选举时,东拉西凑,说个不好听的,有的还求爷爷告奶奶地让别人选自己,有二百多人选,末了儿只得十二票,丢人不?还听有人说,这要不当个村干,盖房的事儿咋办?你听听,你听听,当村干不想咋得搞好村儿,咋得叫村民过好日子,而是一心想自己发财,叫我说呀,这种人趁早儿歇菜,免得混个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他喝了一口水,又说,哪次去卖黄瓜,也会有熟人说,大支书还亲自卖黄瓜?我说,咋得?大支书不是凡人呐?大支书的塑料大棚不管理,黄瓜秧子照样废。我这黄瓜好,卖给杨桥几家饭馆儿,只要挨门送,每家留二十斤,百十斤黄瓜不愁卖。就多少剩点儿,推到街上,便宜点儿就卖了,薄利多销,不赔本就行。

他还说,送黄瓜时,饭馆的人净给他开玩笑,说饭馆里赚不了我们村里钱,叫他老扣门儿。他说,咱咋了,开会不过晌午十二点,咱都回家吃饭,从不下馆子,村民的血汗钱,那么吃得下?除非上午开会下午还开,回来吃饭来不及,没法儿的事儿,咱去饭馆儿吃顿,就算吃,也是来碗面条儿填饱肚子就行,咋?还能像在自己家里吃得那么滋润?

在场有位我叫不出名字的中青年,他必是还沉浸在支书刚才谈到的内容当中:大家赞成你,你就放心大胆地干吧!别前怕狼后怕虎的。

嗐!咱也没啥怕的,我这个人酸甜苦辣都能吃,小小不然的不吭声,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都想着能给大伙儿带点好儿,那就行。像咱村里的路灯,大家一提,有道理,花点儿钱,扯上线,安了路灯,给大家晚上照个亮儿,比起没月亮时黑灯瞎火的时候,这不是一件大好事吗?总比把钱吃掉喝掉强……

我见他轻咳了几声,便给他续满了杯中水。他抬手示意,说,今儿话有点儿多,也是见亲戚(指我)来了,多说几句。平常给你见面稀,稀得像牛角,不像跟大成(我弟弟)聊天见面的机会多,多得像牛毛。这贴切的比喻,叫我们都笑了。我夸他说话真艺术。

也许是喝了几杯水,或许他本来酒喝得也不多,此时,他的酒意已小了很多。我坐在他旁边的沙发上,已完全闻不到酒味了。

他是实话实说,还是酒后吐真言?反正我一直在静静地听他说。我不想评论这位支书的能力和水平,也不说他的支书之路走多么远,有一点儿是我感触最深的:他心里想的是村民。只要具备这一点儿,无论谁当支书,都是一个闪光点儿。

一九九七年四月

(三)参加侄儿的婚宴

大侄子结婚了,我回到农村老家。

家中气氛自然热闹,屋里、院里一片喜气洋洋。几乎所有的墙上都挂着亲戚朋友送的礼品:被单、被罩、毛毯、床罩,各自上面贴着红纸条儿,条上写着送礼人的名字和吉祥话儿。至于物品的质量,似乎谁也并不计较,礼到了就好。

农村还是老礼儿,新媳妇由婆婆领着到各个酒桌前磕头,是真磕——只是地上要铺条新被褥(或毛毯)。一桌上十几个人,一个个介绍,一个个磕头,大家也都是有备而来,礼金有拿出一百的、五十的或者再多,多少都不等。且不说多少,只是跟相互间的情分礼往相配就行。礼金有家里专人收,并记下名单和钱数儿,以便今后这些随礼者中的儿女有嫁有娶的时候,当然也要较相应的回送。

在我们桌上,围坐着九位客人,只是有七位相互不认识,酒菜上来了,谁也不好意思先动酒杯和筷子,只是静静的坐着,你看我,我看你,我对这些具体礼数儿不太懂,我又是个不爱张罗的人,可总是我的侄子结婚,家里没有别人在场,一直这么坐着总也不是个事儿,再说,我的侄子结婚,我也算得大半个主人,就端起酒杯劝大家:“来!来!咱们开始吧!”大家这才相继端起杯:“开始!开始!”大多数用酒湿了湿嘴唇儿,有的连嘴唇儿也没湿,就将酒杯在嘴边比划了一下,也就蒙混过关了,反正都是女的,没人又劝又逼(我把这叫文明用酒)。不像男同胞那样,左说右劝,文攻武略,非得推杯碰盏,划拳行令,一醉方休。这先放下不论,还说我们酒桌上的进度吧,举杯随意之后,我劝大家叨(搛)菜,叨(搛)菜。大家先后不一把筷子伸进盘里,夹起菜送进嘴里,又都放下筷子没啥词儿了。

说真的,我们桌上幸亏有个“二嫂”,她是我姨娘的儿媳妇,虽然已年逾花甲,可性格开朗,能说会道,一开始还稍有一点儿拘谨,很快便露出“庐山真面目”,看得出,她是个心宽体胖的人。说起来,跟我是初次见面,可她跟我非常亲近,像是老熟人。说起我姨娘在世时,她是如何尽孝,如何伺候时,更是滔滔不绝,说个没完。她真行,一会儿抽支烟儿,一会儿饮杯酒,不知是谁无意提起家常,更是打开她的话匣子,说过大儿媳,说二儿媳,说了儿子,又说孙儿,我们桌儿上刚才的冷清都被她驱跑了。而且,别的桌儿上有人来斟酒时,她就起身应酬,并跟人讨价还价折扣一番饮酒的量。尽管来人不知道她是谁,她也未必认得来者,可她依旧说说笑笑与之周旋。一见用托盘送上一道新菜时,她都及时招呼大家“来!来!这个爽口,叨(搛)!”或“来!来!这个爆肚儿,趁热儿吃!”大家随着她的节奏也就活跃起来了,确实把婚宴应有的场面和气氛烘托起来了。真的,幸亏桌上有个二嫂,要不然,真担心因为我招呼不到位冷淡或怠慢了亲戚呢。

差不多酒足饭饱了,别的桌上有些远道的亲戚也就陆续离席准备告辞了,二嫂扭过头,还用手挡着嘴对我说:“席面儿不错,不错。”她话锋一转,说起自己,“看我娶的那会儿,不能提,提起来心酸……”

临走时,二嫂一直跟我说:“你啥时候到我家住几天?”我笑着点点头:“行。”“你说得好,啥时候去呀?”二嫂问。我说:“有机会。”

“说定了啊!到时候,你一定去,保证也不叫你吃孬的。”我们都笑了。

下午三点半,我离开老家回市里。

在车上,我还在想着宴席上的场面和那位开朗可爱的二嫂……

一九九九年九月

同类推荐
  • 毕飞宇文集·冒失的脚印

    毕飞宇文集·冒失的脚印

    这部由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毕飞宇亲手编定、按创作时间排序的文集共一百余万字,收录了包括《上海往事》《青衣》《哺乳期的女人》在内的作者所有重要作品。本套文集中收录中短篇,主要是短篇作品。这四卷本的毕飞宇文集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他“正本清源”的一帖灵药。
  •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是作者精选《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中一些著名的篇章,如《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白发苏州》、《黄州突围》、《山庄里的背影》、《宁古塔》、《十万进士》、《抱愧山西》、《风雨天一阁》等,精心加以修订,其中一部分甚至是改写或重写,较之此前出版物,本书文字更为精准。
  • 2014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4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本书由原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著名作家王必胜选编,精选本年度思想随笔精品力作30余篇,包括王蒙,韩少功,梁晓声,李国文,梁衡等名家新作,思想新锐,文笔精练。编选依据艺术性、思想性、专业性的评选原则,经过编者的反复斟酌,将那些独具思想性的原创之作荟萃于一册,使之成为中国年度思想随笔的精华之作。
  • 七月木槿

    七月木槿

    白云浮动,芦花柔美,河水潺潺,心情平宁。草地上雏菊星星点点,仿佛夏天遗失的纽扣。在季节虔诚的祈祷中,暮然回首,沿岸的粉白色木槿花,纯朴而恬静地开放,装点每一个抒情的夏日。
  • 中国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批评

    中国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批评

    在中国女性文学批评领域,西方女性主义学说一直拥有话语霸权,“以西律中”“借西构体”是大多数学者选择的批评范式与批评路径。西方女性主义学说以西方性别政治压迫与文学实践为批判指涉创构,在中国的适用程度值得分析。走出西学话语藩篱,进行民族主体性理论建构,已成为中国女性文学批评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此,本书在研究中国传统性别理论与观照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践基础上,提出中国女性文学批评民族主体性理论建构的构想。
热门推荐
  • 惑世妖妃之公主太嚣张

    惑世妖妃之公主太嚣张

    【本书又名《晨昭》、《他是黑莲花》】-------------------------------------------------------冬春又年,得见晨昭。——《晨昭》
  • 李自成(第1卷):潼关南原大战

    李自成(第1卷):潼关南原大战

    本书的故事发生在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这年十月初,北京又一次戒严。清兵再次入塞,朝廷内部主和派与主战派之间发生尖锐的冲突。崇祯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其精神世界的种种矛盾和性格特点得到初步展现:一方面宵衣旰食,不沉湎于酒色,事必躬亲,勤于朝政,一心想做“英明之君”、“中兴之主”,把明朝从危机和衰败中挽救出来。另一方面,他又刚愎自用、多疑善变,为六年后北京城破、崇祯自尽、明朝灭亡作了铺垫。
  • 如诗的岁月

    如诗的岁月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郎才女貌的刘建国和安琪相识、相恋并冲破了各种阻隔结婚了,怀有远大抱负的刘建国一路勤学苦读,从卷烟厂工人考上大学、研究生、博士,在距离以及知识文化方面的差距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他们的感情和婚姻将何去何从,敬请期待。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颂注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颂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黑猫警长第三辑:红侦探的线索

    新黑猫警长第三辑:红侦探的线索

    眼睛瞪得像铜铃,射出闪电般的机灵;耳朵竖得像天线,能听见一切可疑的声音!对了,我就是黑猫警长!我用智慧、果敢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带领着白猫警士们消灭一切来犯之敌,侦破一个又一个案件,誓死保卫森林市的安全!黑猫警长的形象和故事已经在中国少年儿童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经典不会随时间的磨砺而黯然失色,只会在岁月的砺炼中愈加璀璨!你瞧!黑猫警长又出发了!全新的黑猫警长系列情节更加曲折、引人入胜,大家将会领略到黑猫警长利用高科技破案的风采,在错综复杂的故事中增长知识和智慧!
  • 东方之行

    东方之行

    由赫尔曼·黑塞所著的《东方之行》讲述了赫尔曼·黑塞的心中有一座东方文化的圣殿。其中既陈列着他对于以中国、印度为主要代表的东方文学、绘画、宗教的独到的见解,也镌刻着他用讽刺故事、童话、寓言所描绘的东方图景。但无论他是在试图厘清佛教、婆罗门教与印度教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还是以极具民间传说色彩的方式讲述一位具有“印度式生命轨迹”的国王的故事,都无一例外表达了贯穿其一生创作的主题:个体在积极寻求本真自我的过程中力图实现分裂自我的和谐统一。
  • 四川文学(2015年第8期)

    四川文学(2015年第8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罗斯福:轮椅上的总统

    罗斯福:轮椅上的总统

    《图说世界名人:罗斯福(轮椅上的总统)》介绍了,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第四届未任满)的总统。罗斯福在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被学者评为美国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之一,与华盛顿和林肯齐名。
  • 来自虚空之女的拯救

    来自虚空之女的拯救

    她从虚空回来,也在虚空中生存下来,她并不属于虚空,她不愿意与之同类,看着故土中一个个被虚空毁灭,她心中产生了一种信念——拯救大陆,拯救符文之地
  • 伤寒明理论

    伤寒明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