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1800000052

第52章 让生命开花——读何学元新著《山高水长》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就是无意义。这是从终极的角度而言的,但人生的过程确实是不能没有意义的。我用这样的文字来开头评价何学元的新著《山高水长》,并不是想把他吹捧得多么高大,而是因为时至今日,很多人已经没有了人生的理想与追求,为了信仰或者精神目标而奋斗仿佛已成愚蠢或呆傻的代名词。但是,我们确实不能缺少那些在某一领域执著奋进追求的人。

最早为何学元的著作写评论至今已经有二十年了,虽然我们在年龄上存在较大差距,但生活在同一条河流上的我们有着很多相似的经历。发源于旺苍东北部老君山的那条河流上游叫水磨河,中间叫白水河,下游叫做恩阳河,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也与那条河流密不可分。何学元从那条河流艰难起步,走过童年、少年与大部分青年时光,经历过苦难、艰辛,也经历过欢乐、愉悦,但他一直循着少年时的文学梦想,务农、教书、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可以说他一生都没有放下过手中的笔。《山高水长》正是他一生经历的浓缩,乐观向上,踏实勤恳,他相继完成的《大山的回声》《大山的回忆》《大山情愫》等著作正是作者对生养自己的土地的回报。我不想去追述他的工作业绩,得到过多少奖励之类,我想说的是他把一生的精力专注于自己的梦想,哪怕到了七十岁都只是觉得进入了人生的又一个驿站,不懈追求,矢志不渝,这种精神正是而今时下的很多人缺乏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山高水长》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回答了怎样让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我不是一个随时批判现实的写作者,我想借用一位作家的话来说,现实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唯利是图已经不再羞怯,假冒伪劣已经畅行无阻,笑贫不笑娼已经深入人心,就是连内裤和安全套都要浮华地讲究名牌,绝对不再相信经过了岁月磨洗蚌壳里会含有珍珠,而是早就心急气躁地打开蚌壳,就着掺了雪碧的红酒吃里面的蚌肉了。实用主义和犬儒主义发霉的青苔爬满我们的周围,而我们自以为是环绕的绿围巾,我们跌入了烂泥塘却以为是舒舒服服的席梦思软床。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坚守精神的高地,执著于自己的人生梦想,实在是难能可贵的。用一生的时光成就一个梦想的人,肯定早就不是凡人。不论《山高水长》作品本身怎样,至少作者的人生态度是让生命开花。

一个写作者不能没有特色,何学元一直生活在生养自己的土地上,“此生难得山为侣”,六十年代初中毕业回乡务农十余年,是“上山下乡”的新一代农民;七十年代任教于山村小学,爬山不止;八十年代做专职新闻干部,行走山野积聚素材;退休以后,流连山水,抒写对生养自己的这一片山水的眷恋。可以说,他一生都在围绕“山”字做文章,他的作品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山”味:运用富有川北方音特点的语言写发生在川北山区的人事,写川北山区的自然风物。时代更迭,世事变迁,每一个写作者都只能记录下他生活的时代生活,何学元的新闻作品是伴随着川北山区的改革开放历程而展开的,他忠实地记录了川北山区社会特别是农村三十余年间发生的变化,他的人生步履和时代的发展变迁融合在了一起。我始终坚信:从将来的视角看,他的作品将是一个时代的历史。

川北旺苍,历史悠久,但由于诸多原因,这一片屡遭兵燹的土地上留下的文化遗迹已经不多,可喜的是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旺苍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作者在做着大量切实可行的工作,努力推进文学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在这一批人中间,何学元应该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我们需要的是大量的凭着作品来说话的务实的作者,而不是夸夸其谈扯虎皮当大旗的哗众取宠之徒。人生七十,看淡浮华,本色为文,祝愿何学元先生的文字更加炉火纯青,生命的花朵更加绚丽。

2010年8月7日写于澡雪堂

同类推荐
  • 郭沫若散文

    郭沫若散文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00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种,作为第三辑出版。
  • 穿过幸福时差Ⅳ

    穿过幸福时差Ⅳ

    曾经坐落于皇城脚下的月坛历经时代的变迁,如今已步入大都市的现代社会。透过时代的脉搏和现代的视角,我们会发现,在这片土地上,依然蕴含着悠久的人文气息。
  • 日子

    日子

    本书是王小柔最早的一本段子随笔集,出版后,“把日子过成段子”这句话,作为一种智慧而又朴实的生活哲学,成为了王小柔段子作品的精神标杆。而随后“妖蛾子”系列的“妖蛾子”这个词,则可以说是王小柔段子作品的美学标杆。这本随笔中包括三辑:把日子过成段子、左眼看书、私人笔记。
  • 到灯塔去(伍尔夫文集)

    到灯塔去(伍尔夫文集)

    《到灯塔去》描写一次大战后拉姆齐教授一家和几个亲密朋友在苏格兰某岛屿上度假的一段生活。作者企图在这部情节非常简单的小说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指出自我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并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灯塔塔尖的闪光即象征拉姆齐之人的灵魂之光。本书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十分值得注意,如视角转换,两种时间,象征手法,音乐结构,借鉴绘画等。
  • 春满秦岭:往事记忆

    春满秦岭:往事记忆

    本书是作者取材日常生活中趣事与感悟写成的散文集。在《淘儿淘事》中写了自己的淘气儿子,看到给病重的祖母打吊针补营养、竟异想天开地给心爱的波斯猫扎针补营养,搞得猫一见他就躲到柜子底下不出来。《两只斑鸠》则是作者家的窗台上飞来了两只斑鸠,作者与妻子撒下一把麦子喂食,自后天天按时喂养就食,俨然成了家庭一成员,后来孵了小斑鸠又把小斑鸠也带来就食……作者在欢乐的同时也感到困惑,这样做到底是爱护,还是溺爱!《春满秦岭》文字洗炼,语言优美,是一部充满文化自信和正能量的作品。
热门推荐
  • 情商决定成败

    情商决定成败

    古往今来,几乎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拥有卓越的智商(IQ),以为高智商是让人叱咤风云、建立丰功伟业的唯一保证!关于情商与智商的关系,《伤仲永》的故事最能说明问题。“方仲永”的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仲永先天智商不可谓不高,然而缺乏后天情商的培养,以致很快“江郎才尽”。
  • 洛克菲勒传

    洛克菲勒传

    洛克菲勒和洛克勒菲家族,在中国读者群中似曾相识——它就是美国石油大王和华尔街金融寡头的代名词,是一个多世纪来美国一大资本垄断的王朝标志。美孚石油公司、大通曼哈顿银行、洛克菲勒基金会等等,都是有白皆碑的金圆帝国响当当的超级富豪,而福特、基辛格、腊斯克等一度叱吒风云的人物,又何尝不跟洛克菲勒家族有着极深的渊源和千丝万缕的联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遇见桃花坞

    遇见桃花坞

    现代都市白领魂穿异世,刚醒来就被人追杀,还好有一个武功高强的娘护着。为了生存,女主开始学着做起了生意,建起了豆坊,发财致富,指日可待。
  • 我去诸天旅游

    我去诸天旅游

    一个肥宅穿梭诸天的故事好不容易稳定下来想当个死肥宅,却总是继续穿越,我要留下来啊!!!
  • 摩托日记:拉丁美洲游记

    摩托日记:拉丁美洲游记

    被《时代》杂志选入二十世纪百大影响力人物,全球范围内的文化符号,数代青年的精神偶像,切·格瓦拉横跨拉丁美洲的青春之旅。收入《古巴革命战争回忆录》,再现投身革命的燃情岁月!1951年12月,切·格瓦拉同他的朋友阿尔维托·格拉纳多,骑一辆破旧的摩托车,开始了他们向往已久的旅行。他们从科尔多瓦出发,一路北上,横穿整个南美大陆。格瓦拉在游历时写下了他的旅行日记,记录了他艰辛困苦、漂泊四方而又惊心动魄的冒险经历。这不是一个有关英雄事迹的故事,也不仅仅是一个有些“玩世不恭”的人的故事,这是两个人的一段人生经历,他们带着希望和梦想上路,走过了一段特定的路线。
  • 霸道总裁:爱上难逃

    霸道总裁:爱上难逃

    逼来的婚姻,终究是不幸福的。(屁话!)“你别以为你读过几年黑校,就可以甩掉我!”她对她素未谋面的未婚夫只有厌恶,烦躁。但是她哪里知道,她自己阴差阳错遇上的,朝夕相处的是她一直厌恶的未婚夫!当她想甩掉的时候,不好意思:晚了!“呵呵!没想甩,甚至想上了你。要是不从,暴力解决。自己看着办!”“……”从未想过争什么的林沫,一天终于被惹怒了,属于我的一切都是我的,不属于我的,我也要强!取!豪!夺!“穆辰,助我拿下林氏,我把我还给你。”“调皮,你本来就是我的,林氏,也是你的!”
  • 我家总裁超酷的

    我家总裁超酷的

    【1V1宠文】他说,“做我的女人,你只需要乖乖站在我身后,所有的风雨我替你挡。”
  • 谁不是凡人

    谁不是凡人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奇形怪状的什么样的人都有,稀奇古怪的什么事都会发生。我们都是凡人,柴米油盐里交织的爱恨情仇。所以,到最后,谁都能被宽恕吗?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出家六年,精研佛经,一朝归来,即向文化大师南怀瑾叫板!此人就是本书作者董子竹。他认为,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六年如一日诵读《金刚经》,对儒佛道三家均有深入研究的董子竹认为: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与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