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1900000101

第101章 鄙视,最懒惰的自恋

女儿放学回来,给我讲起路遇之事。一女生在校外买零食被同学看到,几人竟跟在其后,手戳其背齐声叫喊:“鄙视!鄙视!”一时间,路人纷纷侧目。

这个关于鄙视的小故事令我十分不忍,小小少年就知道用鄙视彰显自己的清高,同时在辱没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感,足见鄙视之风的泛滥。如今,开车的鄙视走路的素质差,不走斑马线;走路的鄙视开车的乱闯红灯,车不让人。公交车上老人鄙视坐着的人修养太低,让座的又鄙视被让者倚老卖老。饭馆里顾客鄙视服务员不讲卫生,拉面里泡着苍蝇还死不认账;服务员鄙视顾客蛮横无理还浪费严重!女人鄙视男人公共场合吞云吐雾没有绅士风度,男人鄙视女人衣着暴露,有失体统!有钱的鄙视读书的一副酸相;读书的鄙视有钱的俗不可耐……

曾经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现在都是“比下有余”,正所谓“只看见别人眼中的小刺,看不到自己眼中的大梁”。批评,却绝不自我批评,在挑剔和恶评中找到自信和快乐已成为许多人待人处事的态度。

依稀记得,若干年前,国人还是相当谦虚的。不论何时何地,只要被夸,皆自谦地摇头:哪里哪里。以至于,“哪里哪里”曾是许多人的口头禅。现在大概是自我意识觉醒了,个个目中无人,人人自命不凡。尤其是电视选秀节目,当五音不全,难登大雅之堂的选手败下阵来却仍自信地呐喊“我能行!我最棒”时,评委常常忍不住发出困惑的提问:请告诉我,您的自信从何而来?

众所周知,芙蓉、凤姐二人均因献丑窜红网络,一个晾晒丑陋,一个贩卖无知。虽不径走红,但真正是逆流而上,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前不久,听说二人有幸被邀同台亮相,结果二人竟相互鄙薄,互以为耻,深感将自己与对方相提并论是对自己的莫大侮辱,正所谓“老鸦嫌猪黑,乌龟笑鳖跛”。分明一个更比一个雷,还拼命诋毁对方,真乃贻笑众人。

究其原因,自恋来源于自信,而虚拟的自信加上无度的自恋,恐怕就是没有自知之明的超级自恋狂了。尤其是现今世道人心浮躁,功利主义、娱乐主义大行其道。人们变得急功近利、玩世不恭,自我陶醉却又心浮气躁,还妄想不劳而获甚至是出人头地,只好哗众取宠,甚至恶意攻击,以获得他人注视。

前些年,一本名为《轻视他人的年轻人》的书畅销日本。解析的是日本年轻人自我膨胀、自我萎缩、极端轻视他人的心理状态,揭示日本社会已进入“除了自己都是傻瓜”的时代。该书作者系一位心理学教授,他认为,日本年轻人傲慢无比,目空一切,其刻意的自我膨胀不过是掩饰自我萎缩的假面具,实则是用“视别人都是傻瓜”来支撑自身的虚无脆弱和不求上进,同时也折射出他们在情感上对他人的普遍漠视。此病当然绝非日本年轻人独有,中国年轻人早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本质上讲,这是一种新型现代病,哪里都存在。放眼四海,似乎人人都有可鄙视的对象,人人都有鄙视他人的充分理由。学校里学生目无师长、家庭内长幼不分,社会上人们互不谦让,傲慢无礼。风气不比古人,才气跟傲气成了反比。

近日,上海一低年级学生在考卷上语出惊人地做出了“孔融让梨我不让”的大胆回答,对称道已久的“让梨精神”进行了反驳。别的姑且不说,我们只说谦让,所谓有谦才有让。《孔融让梨》的故事意在弘扬一种以己为小,谦虚礼让的精神。而这个小孩公然鄙视传统美德,质疑孔融行为,并且坚持己见,执意不肯做出让步,足见现今社会下一代们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为先的意识已经相当严重了。

越是无才无德,越是否定一切,批判一切。某种意义上讲,贬低别人,也就等于抬高了自己,这和省下的就是赚下的是一个道理,自然是最快捷的成功经验了。过去,人们“孤芳自赏”“恃才傲物”式的清高最起码有引以为傲的资本。现在人们却只会拙劣地用否定他人能力和优点的方式来保全自己的颜面,充其量不过是变相的打肿脸充胖子。不同的是,打的是别人的脸,肿的是自己的脸。其中的虚胖不过是一种假想的胜利。就好像鲁迅笔下的阿Q,分明是食物链末端最弱势的一只虫豸,却还妄自尊大,认为“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里”,甚至瞧不起城里人,认为他们把“长凳”叫成“条凳”都是可笑的。他无视自身卑微却沉醉于莫须有的强大,欺弱泄愤,转嫁失败,敌视他人进步,却又安于现状。此种“外强中干”的精神病症国人早已有之,不过到今天,更加泛滥罢了。

懒惰加自恋,严重地说就是一种堕落。愈堕落愈不思进取,愈不思进取愈嫉妒他人的成功。最后只好用鄙视作为障眼法自欺以欺人。此法虽能产生一丝自我麻醉式的幻觉,但终究难掩自身之底气不足。

(2012年5月17日发表于《都市生活》)

同类推荐
  • 瓦釜集:刘半农作品精选

    瓦釜集:刘半农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世间女子最相思

    世间女子最相思

    古典诗词中涉及春愁闺怨的那一部分,最为唯美感人。或借景抒情,或咏物明志,说不尽细腻柔软的女子心思。《世间女子最相思》精选其中上乘之作,结成春闺二十四章。《世间女子最相思》作者风约湘裙从女子身边之物讲起,结合用典、传奇以及古代习俗,结合诗人、词人的生平,阐述诗词浪漫意境,描绘女子古典之美,诉说凄美的悲欢离合。
  • 别样的爱

    别样的爱

    有梦的白鸽,飞过最深爱的屋顶,有片羽毛飘在风里……白色的浮云,本来好像会是冷雨,原来隐藏一种觉醒,蓝色的晴空,被云扫过后更透明,我的勇气万里无云……
  • 当代中国文艺学研究(1949—2009)

    当代中国文艺学研究(1949—2009)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社会文化的戏剧性变迁,中国文艺学也经历了多次转型。本书在以“史”为主要线索的基础上,以文艺学思潮为主体安排章节结构。全书共分二十七个专题。作者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在清晰梳理各种文艺学思潮的基础上,分析了文艺学发展的内在脉络,力求全面而有条理地呈现文艺学六十年的发展历程。
  • 正步走过春天

    正步走过春天

    本书用纪实的手法,文学的笔调,丰富的素材,采掘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了武警深圳市支队的成长史、奋斗史、光辉史。
热门推荐
  • 电视(《我们的四十年》原著)

    电视(《我们的四十年》原著)

    电视剧《我们的四十年》原著小说。肖家一台苏联产的“红宝石”电视让胡同里的人们提前领略到了电视的魔力,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大人们为了得到这件时髦的“宝贝”费尽心力。五大爷攒电视,结果攒出个“炸弹”;冯胜利提着陈年茅台走后门,却只换得关于抓阉的一句暗示……孩子们更是如痴如醉。冯胜利这辈人是幸运的,他们赶上了电视年代。冯都这一辈更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是第一代也是唯一一代电视人类。胡同里人们的生活就是我们的生活,《电视》里有大家共同的经历。
  • 无敌小夫子

    无敌小夫子

    虽是午后,堂间却烛火闪烁,白沐摇头晃脑诵读圣贤名篇,抬眼看到堂间上头供奉着的一个老神仙金身,气不打一处来,恨不得乱棍敲碎。
  • 天才心理学家

    天才心理学家

    隐藏在家中的暗号密码,一个藏着十数年前幕后真相的檀木盒子,神秘组织的十八人合照,一张画满了叉叉的死亡名单……主角陈冬是一名低危抑郁症患者,推理逻辑能力极强的天才。由于药物压制,让他度过了二十余年的平凡人生。而故事的开始源于一次偶然的药物失窃事件。当他停止了嗑药!一个波澜壮阔世界展现在他的眼前,为了寻觅出当年事件的真相,数不清的高智商犯罪天才逐渐浮出水面。本书又名《遗狐》,以推理犯罪悬疑为线索,发展一系列惊心动魄环环相扣的故事!读者群:807-094-331
  • 毛诗故训传

    毛诗故训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救世从入门到精通

    救世从入门到精通

    救世神没有战斗力,在新手下的建议下,他召唤了异界玩家来拯救世界。异界玩家在救世神的完美引导(利用)下,很开心的肝着这款名为《救世神》的游戏,感受着剑与魔法的魅力。直到他们第一次遇到魔族,发现魔族正在他们占领的国家中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他们还有一个六年计划的口号。“把铁路,铺满这片魔土!”——(魔族前期摸鱼)
  • 青春肆言

    青春肆言

    来自于,生活小感。平凡,大众,贴近青少年的心里感受(与作者同样的青年)
  • 小公司的女人们

    小公司的女人们

    职场女性不易,生活在小公司的女性更不容易。在一个医药小公司里,一群女性撑起了半边天,从此故事就开始了。。。
  • 教观撮要论

    教观撮要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暖婚八零:小胖媳,不准跑

    暖婚八零:小胖媳,不准跑

    新书已开【我在八零当首富】“渣男,我们离婚吧。”这是重生后的她说最多的一句。而每次得到的答案便是不字。 重生前,他看都不愿意多看她一眼,重生之后,他一天恨不得24小时黏在她身上。 怎么会这样呢?莫非他也重生了?不,他穿越了! 他:“小胖,你偷走了我的心,判你终生归我,反抗无效,接受就好。”【此文重生+穿越,内容绝对精彩,坑品保证,欢迎入坑。】
  • 妙引宋词好口才

    妙引宋词好口才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典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隋唐之际,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渐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