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2200000007

第7章 张勋的溃败

张勋辞去议政大臣和各种兼职,自己暗地里想,徐州会议那会儿大家都纷纷赞成,就是那冯国璋和陆荣廷等督军也没反对,怎么现在我却成了众矢之的了呢?所以他特地通告全国,为自己打抱不平。电文大致说:

我国自辛亥以还,因政体不良之故,六年四变,迭起战争,海内困穷,人民殄瘁,推原祸始,罔非共和阶之厉也。勋以悲天悯人之怀,而作拯溺救焚之计,度非君主立宪政体,无以顺民心而回末劫,欲行君主立宪政体,则非复子明辟,无以定民志而息纷争,此心耿耿,天日为昭。所幸气求声应,吾道不孤,凡我同袍各省,多与其谋,东海、河间,尤深赞许,信使往返,俱有可征。特录此电,实是为此数语。

前者各省督军聚议徐州,复经商及,列诸计划之一,使他自己直供,令人拍手。嗣以事机牵阻,致有停顿,然根本主义,讵能变更?现以天人会合,幸告成功,民不辍耕,商不易市,龙旗飘漾,遍于都城。单靠都城竖着龙旗,有何用处?万众胪欢,咸歌复旦,使各省本其原议,多数赞同,何难再见太平?不意二三政客,因处地不同,遂生门户之见;于是主张歧异,各趋极端,或故违本心,率以意气相向,或反持私见,而以专擅见规,遽启兵端,集于畿辅,人心惶恐,辇毂动摇。

勋为保持地方治安起见,自不能不发兵抵御,战争既起,胜负难言,设竟以此扰及宫廷,祸延闾里,甚且牵惹交涉,丧失利权,则误国之咎,当有任之者矣。惟念此次举义之由,本以救国济民为志,决无私毫权利之私,搀于其间,既遂初心,亟当奉身引退。况议政大臣之设,原以兴复伊始,国会未成,内阁无从负责,若循常制,仅以委诸总理一人,未免近于专断,不得已而取合议之制,事属权宜。

勋以椎鲁武人,滥膺斯选,辞而后任,方切惭惶。何前倨而后恭?爰于本日请旨,以徐太傅辅政,组织完全内阁,召集国会,议定宪法,以符实行立宪之旨。仔肩既卸,负责有人,当即面陈辞职。其在徐太傅未经莅京以前,所有一切阁务,统交王聘老暂行经管,一俟诸事解决之后,即行率队回徐,可不必费心了。但使邦基永定,渐跻富强,勋亦何求?若夫功罪,惟有听诸公论而已。敢布腹心,谨谢天下!

话虽这么说,但张勋还是雄心不死,他重新收集逃兵,屯聚在天坛、天安门、景山、东西华门和南河沿等地方,设立大炮,严加防守,要和讨逆军决一死战。驻京各国公使团眼看京城危急,害怕殃及到自己,纷纷递上文书,劝张勋解除武装,取消复辟。清室的人都没有实权,只好将公牒交给张勋。张勋哪里肯答应,非要和讨逆军一决雌雄不可,京城快变成战场,城里人心惶惶。

张镇芳、雷震春两人看到时局不稳,请愿辞去度支、陆军两部尚书,逃出京城,跑到丰台,被讨逆军拦截,一起抓住了。还有一个叫冯德麟的,本来在奉天做事,后来跑去京城想做个复辟的功臣,不想全国反对,求福得祸,所以潜逃出城,在途中也被讨逆军拿下了。当下由冯国璋代总统下令,剥去张镇芳、雷震春、冯德麟官职和以前所授予的勋章,并移交法庭依法严惩。

此时,像康有为、万绳栻之类的文人,都已经背叛张勋,仓皇准备逃走。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只有张勋一人不肯下台,独自在天坛督军,决定一战到底。七月十二号,讨逆军分作三路,直入城中,旅长冯玉祥、吴佩孚、张纪祥等人进攻天坛,张军虽然顽强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加上枪弹不足,根本坚持不住。从早上开战,两边的枪声陆陆续续,不绝于耳。

到了下午,讨逆军越战越勇,张勋军已经支撑不住,枪声慢慢中断了。张勋见情况不妙,骑马逃到城里,部将失去了主帅,除了投降还能做什么?他们竖起白旗,放弃抵抗。讨逆军勒令他们放下武器才肯免死,张军无奈,只好把手中的枪全部交给讨逆军,战斗才算结束。

张勋的私宅在南河沿,他的妻子本来就不赞成复辟,之前曾经痛骂万绳栻:“你无故兴风作浪,将来我张氏子孙如果没有无处安身,都是你一个闯的祸!”万绳栻却置之不理。张勋胸怀大志已经好多年,怎么可能听床头人的话,况且张勋平时就与正室不和,要他幡然悔悟几乎不可能。

这次张勋兵败,妻子恨不得将张勋大骂一顿,出出胸中一口恶气,但看到张勋这么狼狈,气喘吁吁,也不忍心火上浇油,惹他心烦,只问张勋现在怎么保身、怎么保家,张勋也不回答,招集家里的卫兵和留守京城的守卫,一共五百多人,又出去占据中央公园,还想着死战到底。讨逆军一拥而入,就算那五百人是铜头铁臂,也抵挡不住这么猛烈的进攻。讨逆军旅长王承斌在南河沿附近摆上机关炮,对准张勋私宅一阵乱轰。张勋的家眷个个都吓得魂不附体,慌忙往外跑。张勋顾家心切,从中央公园赶回,慌忙带着妻子乘汽车开往东交民巷,跑到荷兰公使馆中去了。

南河沿的私宅都被炮火炸毁,张军全部投降。七月二十号晚上,讨逆军收复京城,立即致电天津,向段祺瑞报告胜利的消息。正当段祺瑞准备乘车进京的时候,徐世昌秘密探访,嘱咐段祺瑞:“这次复辟只是张勋武夫一个人的主意,和清室无关,希望你不要怪罪清室。张勋也算是以前的老朋友,念在多年交情的份上,就不要赶尽杀绝了。”段祺瑞也答应道:“优待清室的规矩,会尽力保存,即使少轩(张勋字少轩)被抓到了,先生不说,我也不忍心加害他。”

第二天,段祺瑞进京主持大局。表面上他不得不发出通缉令捉拿张勋,又派步军统领江朝宗到日本公使馆宿舍中,迎接黎总统回府。黎元洪刚刚死里逃生,当然不肯再回去,但寄人篱下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拜谢日本公使和斋藤少将后,迁回东厂胡同的旧宅里。当天他通电全国,宣布辞职。电文上说:

天相民国,赖冯总统、段总理,及前敌将士之力,奠定京畿,元洪已于本日移居东厂胡同,拟即赴津宅养疴。此次因故去职,负疚孔多,以后息影家园,不闻政治,恐劳远系,特此奉闻。

第二天,黎元洪又发出一道电文,详细陈述辞职的理由:

昨电计达。顷闻道路流言,颇有于总统复职之说,穷加揣拟者,惊骇何极!元洪引咎退职,久有成言,皎日悬盟,长河表誓。此次因故去职,付托有人,按法既无复位之文,揆情岂有还辕之理?伏念元洪夙阙裁成,叨逢际会,求治太急,而踬于康庄,用人过宽,而蔽于舆几,追思罪戾,每疚神明。国会内阁,立国兼资,制宪之难,集思尤贵。当稷下高谈之日,正沙中忿语之时,纵殚虑以求平,尚触机而即发。而元洪扬汤弭沸,胶柱调音,既无疏浚之方,竟激横流之祸,一也。解散国会,政出非常,纵谓法无明条,邻有先例,然而谨守绳墨,昭示山河,顾以惧民国之中殇,竟至咈初心而改选,格芦缩水,莫遂微忱,寡草随风,卒隳持操,二也。张勋久蓄野心,自为盟主,屡以国家多故,曲予优容,遂至乘瑕隙以激群藩,结要津以微明令,元洪虽持异议,卒惑群言,既为城下之盟,复召夺门之变,荓蜂螫指,引虎糜躯,三也。大盗移国,都市震惊,撤侍卫于东堂,屯重兵于北阙,元洪久经骇浪,何惮狞飇?顾忧大厦之焚,欲择长城之寄,含垢忍辱,贮痛停辛,进不能登台授仗,以殄凶渠,退不能阖室自焚,以殉民国,纵中兴之有托,犹内省而滋惭,四也。轻骑宵征,拟居医院,暂脱身于塞库,欲奋翼于渑池,乃者阍人不通,侦骑交错,遄臻使馆,得免危机,自承复壁之藏,特懔坚冰之惧,亦既宣言公使,早伍平民,虽于国似无锱黍之伤,而此身究受羽毛之庇,五也。

凡此愆尤,皆难解免。一人丛脞,万姓流离,睹锋镝而痛伤兵,闻鼓鼙而惭宿将,合九州而莫铸,投四裔以何辞?万一矜其本心,还我初服,惟有杜门思过,扫地焚香,磨濯余生,忏除夙孽,宁有辞条之叶,仍返林柯,堕溷之花,再登茵席?心肝倘在,面目何施?且夫谋国必忠,爱人以德,琴弛则弦改,车覆则轨迁,若必使负疚之身,仍尸高位,腾嘲裨海,播笑编氓,将何以整饬纪纲,折冲樽俎?稀瓜不堪四摘,僵柳不可三眠,亡国败军,又焉用此?抑元洪尚有进者,国定于一,师克在和,当兴亡继绝之交,为排难解纷之计,正宜恪守法律,蠲弃猜嫌。况冯总统江淮坐镇,夙得军心,段总理钟不惊,再安国本,果能举左挈右提之实,宁复有南强北胜之虞?至于从前兵谏,各省风从,虽言爱国之诚,究有溃防之虑。此次兴师讨贼,心迹已昭,何忍执越轨之微瑕,掩回天之伟绩,两年护国,八表齐功,公忠既已同孚,法治尤当共勉。若复絜短衡长,党同伐异,员峤可到,而使之返风,宣房欲成,而为之决水,茫茫惨黩,岂有宁期?鼎革以还,政争迭起,凡兹兄弟阋墙之事,皆为奸雄窃国之资。倘诸夏之皆亡,讵一成之能借?殷鉴不远,天命难谌,此尤元洪待罪之躯,所为垂涕而道者也。勉戴河间,奠我民国,惭魂虽化,枯骨犹生。否则荒山穴翳,纵熏穴以无归,穷海田横,当投荒而不返,摅诚感听,维以告哀。

虽然黎元洪连续发出两道电文辞职,但是冯国璋也不好突然上台,还是需要谦虚一下,于是当即发出通电说:“现在京师已经收复,应该迎归黎大总统入住旧府,照常统领事务。国璋立即将代理职权奉还大总统,才是名正言顺。”

黎元洪怎么肯再接受,还是坚持己见。段祺瑞再次组织内阁,拟定一些人,任汪大燮为外交总长,汤化龙为内务总长,梁启超为财政总长,林长民为司法总长,张国淦为农商总长,曹汝霖为交通总长,范源濂为教育总长,刘冠雄为海军总长,段祺瑞兼任陆军总长。因为冯、黎两人相互推让,总统空缺着,到底委任于谁,段祺瑞也很纠结。

段祺瑞有一位得意的学生叫徐树铮,是铜山人,曾经到日本留过学,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回国以后,投靠到段祺瑞的门下。袁世凯在位的时候他没有什么建树,袁世凯称帝时,他曾经劝段祺瑞极力反对。后来,蔡锷起义,云南、贵州、广西等省纷纷独立。袁世凯派遣曹锟、张敬尧出兵南下,徐树铮又劝段不要轻举妄动,故意逗留不前。

曹锟和张敬尧都是北洋军,当然听命于段。张敬尧屯兵泸州,始终不前进,不管统率办事处怎么催促,都不为所动。陕西将军陆建章效忠袁氏,徐树铮又怂恿挑拨汉南镇守使陈树藩兴兵独立,围攻长安。陈树藩竟然将陆建章赶走了,自己成了陕西督军。陕西独立后,山西、河南也开始动摇,四川将军陈宦、湖南将军汤芗铭,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就是这样慢慢一步一步走向溃败,活活被气死。

黎元洪依法继任,段祺瑞为国务总理,段因为徐树铮献计有功,非常信任他,便任命他为国务院秘书长,兼任陆军次长,重要的事情一定会和他商量,最后才导致段祺瑞和黎元洪之间矛盾激化,发生政变。当时徐树铮的势力不亚于徐世昌。徐世昌是因为德高望重,徐树铮是谋略突出,被人熟知。

段祺瑞为了选谁做总统踌躇不定的时候,徐树铮想替段祺瑞解忧,于是来到黎元洪的府里,当面劝说:“张勋、康有为谋逆,国体动摇,幸好段总理发兵讨伐才平定京城,民国再造,不知道黎公怎么想?”黎元洪长叹说:“我身为总统,不能防患于未然,张勋进京复辟,我也有责任,现在我已经通电全国,决定不再过问政治。总统一职应当由国璋继任,我相信他会比我做得好,我意已决,请你不要再劝了。”徐树铮见他态度坚决,也就离开去转告段祺瑞了。

段祺瑞收到回答后,便电告冯国璋,不久得到回复,说内阁重组的事全交给总理裁夺。段祺瑞将选定的阁员提交冯总统,任命各部总长,并通缉复辟的要犯康有为、刘廷琛、万绳栻、梁敦彦、胡嗣瑗等人,令京城内外的军警长官,留意捉拿。康有为等人早就跑到六国饭店避难,等到风声缓和后,溜出都门,不知去向。首犯张勋安居在荷兰使馆中,有人奉命探查,张勋左手拿着快枪,右手拿着一大包书信,大声喊道:“这是徐州会议的时候赞成复辟的签名,你们出卖我,就不要怪我把它公诸于世,到时候大家都吃不了兜着走。”查探人员知道这事不好办,只能退出使馆,不愿意再追究。

徐州驻守的定武军,听说张勋兵败,四十四营和五十五营的士兵蠢蠢欲动,勾结土匪,突然哗变,到处烧杀掠夺。很快,当涂、宿迁、南通和沭阳等地的守军相继发生骚乱。幸好徐州镇守使张文生、海州镇守使白宝山率部下剿伐,骚乱逐渐平息。两镇守使见风使舵的本事倒是不小,还算聪明。段总理接到报告后致电慰问:

奉大总统令,徐州镇守使张文生、海州镇守使白宝山,当张勋倡乱之始,即经通电声明,未预逆谋,并约束军队,力维秩序,此次土匪新兵,裹胁为变,又复亲督所部,立予歼除,淮、徐一带,得以保持安宁,实属深明大义,克当职守。张文生、白宝山着照旧供职,并责成将所部军队,声明纪律,切实整顿,以卫地方。此令。

清宫上下经过这次巨变,人心惶惶。十三岁的宣统帝被张辫子大帅强迫上台,只做了十一天的北京皇帝,险些把饭碗都丢了。张勋一逃走,段祺瑞马上进京,清室急忙求内务府出面,写信给段总理,述说是被张勋逼迫的,求段总理不要怪罪。段祺瑞立即命令内务部电告冯国璋,主张优待条件,和以前一样。冯国璋自然也不反对,于是委托总理传令道:

据清室内务府函称:本日内务府奉谕,前于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因全国人民倾心共和,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民主共和,并议定优待皇室条件,永资遵守等因。六载以来,备极优待,本无私政之心,岂有食言之理。不意七月一号,张勋率领军队,入宫蟠踞,矫发谕旨,擅更国体,违背先朝懿训,冲人深居宫禁,莫可如何,此中情形,当为天下所共谅。着内务府咨请民国政府,宣布中外,一体闻知等因。查此次张勋叛国,矫挟肇乱,天下本共有见闻,兹据清室咨达各情,合亟明白布告,咸使闻知。此令。

经过段祺瑞的努力,清室的优待条件才算保住,不至于撤销。

同类推荐
  • 恶俗

    恶俗

    老窖蹲在灶坑口儿一盅一盅喝闷酒。老窖喝酒一般不分地场不挑菜,掰半截黄瓜也能弄二两,拣两个土豆蘸大酱也能凑和一顿。老窖喝酒不挑剔,却愿喝个情绪。啥叫情绪?遇到顺心事儿要喝个痛快,碰上烦心事儿也得醉得彻底。说到底,老窖是个三顿离不开酒的酒鬼。不过,老窖之所以叫老窖,是因为他喜好喝当地产的一种名叫凤城老窖的高度粮食酒,劲儿大,味儿淳,一杯喝下去,喉咙里立马像着了火苗子,烫得慌。老窖喜欢一整天把那火苗子栽到胃里。“吱——”老窖一仰脖,又一盅热辣辣的玩意儿灌进了胃,他感到胃肠里像有股看不见又摸不着的邪火在往上窜。
  • 更大的福利(节选)

    更大的福利(节选)

    “如果你要受苦,你应该为了国家利益而受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于1948年向因建设希拉库德大坝而背井离乡的村民如是说。我站在小山上放声大笑。我坐船从Jalsindhi横渡纳尔默达河(Narmada),登上了对岸的一块狭长陆地,从那儿,在几个低矮、荒秃的小山顶之间,我可以看见部落Sikka,Surung,Neemgavan,Domkhedi的所在地。我可以看见它们敞亮通风又娇弱的家。我可以看见屋后的田地和森林。我可以看见小孩子赶着他们的小山羊一路小跑,就像装了马达的花生米。
  • 神州奇侠正传4:英雄好汉

    神州奇侠正传4:英雄好汉

    武侠经典,重装上阵。万千温迷,酣畅共享。重看旧作《神州奇侠》时期,充满激越的情怀、侠烈的风骨、磅礡的声势、淋漓的元气、惊奇的变化、崭新的创意,恐怕是我现在力有未逮的。当然,也许它有我现在比较不会犯上的毛病,譬如:以前对“情”著笔较少,句法较有前辈古龙的影子,人物太多、支线太离,故事性不浓,可是,那种对侠义的肯定与追寻,以及光明自信的强烈个人风格,还有匪夷所思的创新技巧,形成了这部小说的特殊性。难怪喜欢它的人会这麽喜欢它,而不喜欢它的人也不喜欢得莫名其妙。
  • 后觉

    后觉

    提起吕崇,人们对他的看法普遍一致:这人挺仗义挺无私。倒不是什么大公无私,这年头有大公无私的人吗?即使是出家人,首先您也得自个儿解决好食宿问题吧?吕崇在待人接物方面,给予得多,替别人考虑得多,斤斤计较得少。比如当初和孙燕离婚。两人相识于中学时期,吕崇比孙燕高两届,都是校学生会的,孙燕进大学之后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毕业后两人结婚。为了事业要孩子虽然稍晚,但老天眷顾,吕崇三十岁那年,孙燕顺利产下一名男婴。再后来,吕崇搞活动时遇到悦悦,纠缠了两年多,割舍不下,最后只好找了个软柿子捏,向孙燕提出离婚。按说那俩人完全没有可比性。
  • 爱恨情仇(成吉思汗子孙秘传·第二季之三)

    爱恨情仇(成吉思汗子孙秘传·第二季之三)

    本书写的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巴拉格特氏这支族人的故事。捻军将领麻政和的后人为避朝廷追杀改姓林。绥远将军的“小舅子”要霸占林家店铺。林永盛怒而杀之,与巴丰落草为寇。林妻产下一对双胞胎女婴;一个被林弟收养,取名林玉凤;一个被巴氏夫妻收养,取名巴文雅。巴文栋与林玉凤相爱,林玉凤的父母死在巴文栋父辈之手,有情人难成眷属。辛亥革命爆发,巴文栋、巴文雅与包头同盟会革命党相聚,清兵突然杀出,巴文雅及时赶到,救出了哥哥巴文栋等同盟会骨干。
热门推荐
  • 岳先生,你的娇妻又逃了

    岳先生,你的娇妻又逃了

    (宠文)一句话,这应该是一个岳先生被“吻晕了”,沈小姐捡回家,就此开启的追妻故事。 初评价沈小姐:暴躁,易怒,虽然长相是她的菜但是现在看来完全有家暴倾向。岳先生:有趣,漂亮,虽然有点小脾气但是很对他的胃口。对于关系沈小姐:单身男女暧昧谈情,这是成年人的权利。岳先生:老婆,老婆,或者岳太太。总之,一见钟情后,岳先生很会宠,很会撩,将把沈小姐拐回家为己任;沈小姐表面傲娇,耍暧昧,心里却早已默认这个男人是他的,谁敢抢!
  • 圣域武帝

    圣域武帝

    十方圣域,强者为尊。上古秘地,妖域十二国,蛮荒禁地……陆语身怀万物造化鼎,闯千域,战万族。吞万物,炼万灵,镇压万族,以无上武力,成就武帝之名。
  • 尚书博文精粹

    尚书博文精粹

    百篇博文记录一个铁骨柔情的中年男人的五味生活,他是丈夫,他是父亲,他是悉心记录生活的书写者。有琐碎,更有精彩,每一篇都透着醇厚的日常情味,本色笔墨书写本色人生。
  • 萌妻不好欺

    萌妻不好欺

    相个亲而已,谁知对方竟是前男友的亲舅舅,怎么破?他说:“嫁给我你就是公爵夫人,全国最高贵的女人。”她不屑:“我对权势没有兴趣。”他又说:“嫁给我,你前男友就得叫你舅妈。”她一脸激动:“这个可以有!”于是叶流沙就这样成了慕容陌白的妻子,然而婚后她发现这个看似一本正经的冰山男其实又闷骚又腹黑,实则是个……怎么办?带球跑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高冷老公快点赞

    高冷老公快点赞

    豪门、私人会所。容湘踩着人生第一次穿的高跟鞋,底气不足的走在昂贵的地毯上。她心里直打鼓,……
  • 将军大人,诈胡了!

    将军大人,诈胡了!

    有开明大义的父母,有超级妹控的哥哥,有锦衣,有玉石,许盈月唯一差的,就是一个男人了。然后有一天,她就真的碰到了一个“貌美如花”的男人。许盈月噘嘴:男人长这么好看干什么?!伪娘!凌洛城:过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冷情将军淡定妾

    冷情将军淡定妾

    擦肩而过,她回眸一笑,他便认定了她。冷傲将军从未吐露过感情,一场意外,她成为他的冒牌小妾,他以为,刻意的隐瞒,对她是一种幸福。聪颖的她泰然处之,不顾周围人的眼光。他冷情的想要霸占她的心,她淡定的处事从未想过占有他。他在她耳边低语,她一生只准看他一人。
  • 从海贼开始的武器天王

    从海贼开始的武器天王

    推荐新书,从龙朝开始纵横诸天。买个水果还附带穿越?不行,等我吃个水果压压惊……这水果怎么这么难吃……ヾ(?`Д??)我的手变成水果刀了。
  • 万荣民谣

    万荣民谣

    本书内容包括:端阳酒 五谷歌、想媳妇 盼情郎、俏姑娘和懒婆娘、一年四季好吃喝、你拍一 我拍一、女儿要嫁庄稼汉、小姑妯娌亲家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