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3500000019

第19章 曙光在前(6)

自然,纪彬当时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古代儒家哲学方面,特别是《论语》。1948年,我笔录他的《古代儒学哲学批判》,大量的是修改旧稿,其中有几篇论题还经过反复修改。如他在《自序》中说,此书初稿,曾印发于国立东北大学及私立尊经国专两校听讲学生。嗣后,颇有修改。总计前后,讲授四遍,更易三次,始得定稿。序后署“1948年6月10日赵纪彬识于青岛山大教授公舍”。重读这篇自序,虽已恍惚,对有些词语却还有印象,似也是我的笔录。但阅读书的内容,又非全是我的笔录,我印象最深的是《释人民》,我笔录的不知是这本书里的第几稿,我录了两次,几乎等于每次都是重写,这是《论语》全书讲到人与民,以及有关与人和民相联系的词语的解析和考证。作者自云:“《释人民》篇,分析春秋末时社会之阶级构成,指出‘人’与‘民’是当时社会之主要两大阶级;其二,《君子小人辩》篇分析‘人’之阶级内部之派别分裂,指明‘君子’与‘小人’是‘人’之阶级内部,维新与革命两大对立派别。”(《古代儒家哲学批判·自序》)

《释人民》、《君子小人辩》和《说知探源》这三篇我都笔录过。此书本名《论语新探》,1948年送交中华书局出版时,改名为《古代儒家哲学批判》,这是纪彬写作时间最长的书稿,我只知道《释人民》和《君子小人辩》这两篇,他在1948年上半年,曾反复修改了几次。这两篇文章内容是相互联系的。他是把“人”与“民”、“君子”与“小人”,在《论语》的词意内涵全部进行考辨,以识别它们在社会关系中的不同地位,发现了在春秋末期这“人”与“民”是两大对立阶级:“人”是统治者,“民”是被统治者。而“君子”与“小人”之争,则是“改革者”与“维新派”,他们“人”的内部的派别之争。《论语》中孔夫子的所有“语录”,阶级观点是相当鲜明的,他从没有把“民”当“人”过。纪彬对《论语》的新探,确实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考证和论辩,是哲学史研究的新贡献。《论语新探》不只独树一帜,极具说服力,也深受毛泽东主席的赞许。今天时髦《论语》讲座如此风行,我实为马克思主义之现实遭遇而感到悲哀。

我这一生从未尊孔,大概也是因为我本来对哲学就是一张白纸,没有负担。不过,也不能说《论语新探》就是反孔。纪彬在孔墨两学派对立的论辩中,是一种科学论断。他只是认为,孔子主张应当遵守先王之礼,所谓“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应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但孔子也并非完全主张复古。他也曾说过:“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无疑也是历代对先王之礼都有“损益”——即改良的主张。

孔子的这种主张,自然是历代统治者所欢迎的,因为这有所损益,都无害于它的统治。但改革却会破坏和动摇它的基础。《说知探源》是论孔门教育和知识见解的,也是和前面一篇《知能学习论》密切相关的。这也是纪彬多方取证解开的难解之谜。孔夫子是国人公认的大教育家,在他的《论语》中讲了很多学与教的传之千古的卓见,闪烁着真理的光芒。我儿时入父亲私塾学习,虽未正式拜师,却看过同学们行拜师之礼,那是十分庄重的。一般都是父亲带来,长幼两人衣帽整齐,学生先向至圣先师的牌位行三跪九叩大礼,拜师之礼,稍有简约,只是一跪三叩首即可,这是近两千年的塾教传统。所以,孔子成为历代人的尊师,即使叛逆的贾宝玉,也要说一句:“孔子是亘古第一人,只得听他这句话。”即使在“五四”打倒孔家店之后,不少教育家,仍认为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超阶级的,是一视平等,“有教无类”。可《论语》中又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明确界限。这“民”连“知”的权力都没有,又哪来受教育的权力。纪彬的研究,多方面论证了他们这“无类”也同样不包括那“民”在内的。

《墨经》我当时读不大懂,也未求甚解,但墨子的为人,他的“兼爱”、“非攻”、“节用”等主张,都给我留下了好印象,或许并不是他的学说对我有什么影响,而是因为他的言行有益于当时的人民,令人钦佩。我在阅读《非攻》时,也同时看了鲁迅《故事新编》中的《非攻》这篇作品中墨子的形象,可以说他是鲁迅笔下少有的塑造得血肉丰满的“中国的脊梁”的文学形象——他吃苦耐劳、勇敢机智又谦虚质朴。小说突出地描写了他不顾安危,冒死前往楚宋,化解了一场非正义的战争,救了楚宋两国人民的故事。

孔墨显学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对立和斗争,在纪彬的研究中,是属于改革派与维新派的斗争,墨家是改革派。墨子主张的“非攻”、“兼爱”、“非命”、“节用”各章,都显示出对“君子”学派保守落后的批判。纪彬认为,墨子的这些观点都有时代的进步意义。而孔孟所批判的“小人”观点,则多数是墨学见解。在我看来,墨子的学说和作为,都有重民生、重实际功利的倾向,不唱高调,对君主、君子不利于人民的思想行为,一律加以批判。不过,墨子学派虽“显学”一时,终不为后代统治者所接纳,到了汉代,就成了《史记》游侠列传里的人物,墨家学说却不再有继承人了。这是我在笔录纪彬先秦诸子研究中形成的自己的一些看法,与他的哲学论断无关。

孔墨显学的论争,实际上是在战国时代,墨子以《论语》的儒家学说为对手;而儒家学说的思孟学派则是以墨子为“小人”学派进行抨击。我虽受笔录观点的影响,但哲学问题在我难以全部入脑,我往往会从诸子言行的直观体验中接受“营养”。比如孟子,在纪彬的哲学思想评价里,地位不高,我也知道,孟子那千古“名言”:“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卷五《滕文公章句上》)按照他这种“通义”劳力者得世世当劳奴,供养治人的“劳心”主人,永远不得翻身。这绝对是毫不掩饰地为统治者服务的。但是,有时我又觉得,孟子要求“士君子”个人修养的许多想法,曾培育了后世志士仁人勇赴危难、慷慨就义的英雄气节。如“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又如孟子曾历数古圣先贤均“发迹”于民间,我每每为他这种“养吾浩然之气,至大至刚”的豪情壮志所激励,想起了我心目中可称为大丈夫的关羽、岳飞、文天祥、史可法、谭嗣同的慷慨就义而心潮澎湃!也会忘掉唯物与唯心……我以为这都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传统。以我的文化思想水平,读《诸子集成》,当然很难理解他们的逻辑内涵,他们那种思辨的问题,我即使读了,也觉得枯燥而难求甚解。只不过,在笔录中,纪彬的对文献的熟悉,逻辑的严谨,思辨的清晰,文字的简洁,都不知不觉地给我后来的文字工作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两年多的“夜练”,也养成我后来只有开夜车才能出活儿的写作习惯。

这两年多,我在山大旁听,虽有“逃学”的记录,那主要是日语,我虽在上小学受奴化教育时学过一年多,如我在《求生苦旅》中所叙述的,都是“集体作弊”过关,根本没有入脑。在青岛,纪彬叫我学日语,是为了以它为工具,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因为在“五四”前后,有不少介绍马克思主义或者列宁的著作,多数是从日文转译过来的,也包括苏联的书籍,日本翻译得很快,而我国留学生也是在日本的最多。只是我的父亲虽然自学英文,文字翻译能力很强,却没有把这样的“基因”遗传给我,在后来我有机会学习的条件下,我也没有产生过学习外语的紧迫感,而且终生也没有能掌握一门外语。

不过,那两年我听的都是名师的课,即使我没有受过这门课系统的教育,但我既听了课,总在这“白纸”上有所记录。比如我听杨向奎先生的“中国通史”(可能不是这个名称)先秦史部分,至少使我了解了夏、商、周历史发展的轮廓,而且我知道杨先生是傅斯年、顾颉刚先生的学生,但他在青年时代,就表现出勇于探索和坚持求实的精神,发表了一系列先秦史的考证文章,对老师们的权威结论提出质疑,表现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科学态度。这一直贯串到他主编《文史哲》的“百家争鸣”的方针。杨先生的历史课,我只听过“一段”,但他却是我一生不忘的恩师,他逝世后我曾写过一篇纪念文章,题名《迟到的悼念》,这里不再赘述。汉乐府、南北朝陶渊明、谢灵运的诗,我似乎都听过几课,我记得都是萧涤非先生讲的,我特别喜欢背诵《孔雀东南飞》、《陌上桑》和《木兰诗》,也喜欢陶渊明的诗,却不大喜欢谢灵运,以为他诗的对仗太拘谨了。为此,我也曾听过王仲荦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本来是去寻找产生陶渊明诗的时代背景的,结果听来的却是司马氏(魏晋时期)的暴政,嵇康、阮籍的佯狂和忧思。我不记得在那两年多听过萧先生讲唐诗和杜甫。

在古代史方面,我还听过一位先生的选修课,即丁山先生的“古史考辨”,课程是不是这个名称,我记不清了,我印象里是这个内容。讲的是甲骨文的考辨,往往一堂课只讲一个字。因为我没有看过真甲骨文,即使丁先生在黑板上勾画出来,我也看不懂。所谓甲骨文,就是刻在龟背和牛骨上的文字,名曰“卜辞”,这是商代的习俗,做什么事都要占卜,即用火灼龟甲或牛骨以视吉凶,并把占卜的人和事铭刻在甲骨文上,即是“卜辞”,也该是商代文化的一部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曾出现过几位研究甲骨文青铜器的专家,对卜辞的研究很有成就,也有分歧。我只在纪彬著作中看到他引用郭沫若先生的《青铜时代》时翻过这本书,却没有读过。丁山先生也可能有关于商代考古的著作,我也没读过,我听丁先生讲甲骨文,多处批评郭著的解释是猜想,是妄断。往往为了一个词、一个字,他引各家说法,说出自己意见,就是一堂课,我虽不想弄懂甲骨文,却很喜欢他的论辩。听丁先生课的人不多,最多不过五六个学生,而丁先生并不在乎听课的人有多少,他仍是认真地讲下去。可惜我重回山大上中文系时,文史已经分家,我再也没有听过他讲课。但先生细高的身材,一口半南半北的普通话,激辩时动情的脸,仍深深留在我的记忆里。

当然,在两年的时间里,我听过课的老师,不只这几位。只是1951年我又重回山大中文系成为正式的学生,多位先生也成为我的业师,那已是另一个时代,那受教育的条件,也自然大不一样了。我前面说过,我来青岛以前,虽看过一些书,却等于没受过教育,接受过一点新文学的影响,却不了解文艺战线,等于一张白纸。我听过课的每位先生,都在这张白纸上留下了文字,这就是我在特殊条件下受到的启蒙教育,它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直到我的晚年,从《人民日报》调到中国艺术研究院任职,以致最后承担国家重大课题《中华艺术通史》的编撰,我写总序时,也还是从五十年前的“旁听”记忆中追寻到文史的线索,受益大焉!

四、我的读书生活

读书,是我自幼的爱好,但那时漫无目的,只是抓到什么读什么,而且能读到的,喜欢读的,也都是“侠义派小说”,随后又失学、失父教,看书,只能是半瓶子醋,留在脑子里的不过是些“行侠仗义”的空想,既不能立报国的大志,也没有增加任何有用的文化科学知识。对于侠义派小说,鲁迅的评价是:“大旨在揄扬勇侠,赞美粗豪,然又必不背于忠义。”像我读过的《七侠五义》、《三侠剑》、《雍正剑侠图》、《五女七贞》、《蜀山剑侠传》、《峨眉剑侠传》等,大部分是赞美清代康乾盛世的,实际上是在为清朝腐败末世粉饰太平,让老百姓和孩子们从小就仿效侠士,效忠王朝。我的幼年时代虽已没有了皇上,但忠义关公,却给予我长时间的影响。如前所说,哪怕是有了共产主义信念,对《三国演义》的评价,在我思想上仍有少年时感情上的遗留。

石家庄图书馆的一年多,使我接触了新文艺,但读的书也很驳杂,既有鲁迅、茅盾、老舍、曹禺的作品,也有鸳鸯蝴蝶派的作品,如张恨水、刘云若的小说。因为自己的愚昧,尚未觉悟到接受“五四”革命精神的启蒙。顶多是得到了点同情弱者、憎恶黑暗的启示。抗战胜利后,我亲眼目睹了北平进步学生运动的蓬勃发展,并看到他们遭到军警镇压和报刊歪曲的报道,更加强了我对这个“国民政府”的反感。去青岛后,才开始阅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籍,结束了我思想上的混沌状态,点燃了我向往革命的热情,并使我渴望成为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战士。

同类推荐
  • 周作人作品精选集(全集)

    周作人作品精选集(全集)

    周作人的文章属于最耐看的一类,声名远远高于同代的作家,学问力度毫不逊于鲁迅。他将思想家的意绪和艺术家的灵感汇于一身,以小品文的面目出现,叙天下经纬,议红尘旧事,形成了独立的文风。《惶惑的人,寻路的文:周作人杂文精选集》,本书收入周作人《荣光之手》《日本管窥》《在女子学院被囚记》等多篇经典杂文、小品文、杂谈。《花前月下,青丝白发:周作人散文精选集》,本书收入周作人《自己的园地》《苦雨》《乌篷船》等多篇经典散文、随笔,杂谈,篇篇精到。《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周作人译文精选集》,通过民国翻译大家周作人经典译本,重温日本文学、希腊文学的闲雅之美。
  • 刀尖上的舞者

    刀尖上的舞者

    边缘女性犯罪:都市敲响了警钟,大量调查报告和研究文献揭示,当前中国女性犯罪一直呈上升趋势。"文化大革命"以前,我国女性犯罪占犯罪总数的百分之二左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后,约占百分之七、八;现在则高达百分之二、三十。我们曾重点调查了北京城乡结合部三个区看守所的在押女犯。
  • 大唐文青

    大唐文青

    本书用诙谐的文笔,以诗人们的作品为切入点,叙述了初唐、盛唐时期一些诗人的风骨与事迹。每一首诗歌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段人生,首次将这些一千多年前的“文青们”有血有肉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些诗人们有的狂妄,比如说陈子昂;有的是杀人犯,比如说王勃;有的情感关系复杂复杂,比如王维;有的命途多舛,比如杜甫;有的是假土豪,比如李白……他们形形色色的人生,构成了中国文艺史上的一段又一段的绚丽,为我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篇章。
  • 卡夫卡谜题(1—15)

    卡夫卡谜题(1—15)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转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秋天。山间的树叶停止了光合作用,并将自己残余的养分重新退回到自己的母本。一个光彩夺目的色彩盛宴开始了。各种树木争相露出自己最后的灿烂之光,将要脱离树枝的叶片显出了五彩缤纷的一幕,这是最后的一幕,辉煌绝伦的一幕。为什么它们用夏季只有花朵才能说出的语言来留下未来的预言?它们究竟是想表达什么?是一个年度轮回的感叹?还是对自己命运的酬谢?
  • 巴黎之悟

    巴黎之悟

    本书被称为巴黎版的《在路上》,为凯鲁亚克后期的作品。小说以半自传体的风格、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作者去巴黎和布列塔尼探寻家族历史的十日之旅。从蒙帕纳斯黑帮酒吧里风韵不存的法国女人到与作者同名的陌生法国“贵族”,旅程中的每个人每件事都令凯鲁亚克深深着迷,他认为自己从中获得了“垮掉的一代”眼中最高境界的人生体验:“顿悟”。全书秉承了凯鲁亚克一贯的写作风格,用天马行空的联想和充满激情的笔触写出了独特的旅行感悟。
热门推荐
  • 唯武剑仙

    唯武剑仙

    天道无痕,九幽无殇,我有一剑可破苍天!走出苍茫天地,斩断轮回无边!
  • 穿越异界邪帝

    穿越异界邪帝

    本是地球上的落魄青年,却意外穿越到斗气大陆,为救父亲,不得不踏上炼气之路,他能否救出父亲,登上顶峰,傲视苍穹?面对炼气天才,他笑,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响彻天地。
  • 洛杉矶之王

    洛杉矶之王

    科比:曼巴精神,我还能说什么。詹姆斯:很难想象他只有十九岁。库里:他就像能提前预判我的传球路线一样,在他面前运球简直是一种噩梦。哈登:后撤步对他没用,因为他会提前站在那里,然后造进攻犯规。凯里欧文:他的表现让我想起16年总决赛,那是段难忘的回忆。裤子马:他真的很厉害!球哥哈特英格拉姆点赞裤子马。从末轮秀到板凳匪徒再到洛杉矶之王,他席卷NBA,带领洛杉矶刮起青春风暴。他是天生的杀手之王!
  • 巅峰权臣

    巅峰权臣

    周世平,小公务员,犯错弃世,穿越来到大周朝,凭借着过人的认知,特殊的运气,纵横四方,且看他掌握权柄,辅佐皇室、振兴家族、对抗世家、统一中原,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博弈,直至巅峰。权臣是什么,上可以挟天子令诸侯,下可以护全家人,享受荣华富贵,醉卧美人膝,醒掌杀人权,快意人生,谁人不羡慕。
  • 她每天都忙着撩男神

    她每天都忙着撩男神

    时光管理所里默默无闻的时管理员时玖,有一个伟大的梦想:1.努力赚钱2.还是努力赚钱3.撩男神只可惜梦想这么伟大,现实却是很残酷,不仅天天被上司主神大人压榨,还要被派入三千小世界里去完成任务?!尼玛也不带这样压榨员工的啊!什么?完成了任务就能升职?升职=有钱作为隐形财迷的时玖表示心动了,义不荣辞的踏进了小说世界去完成所谓的任务。
  • 青少年知识博览3

    青少年知识博览3

    本书几乎囊括了自然天地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名副其实的“百科全书”。它涉及的知识点较全:每一个知识面都包含若干知识点,知识点语言生动、内容严谨,又配以图片说明,足以让读者一目了然,可谓不折不扣的“百科全书”。本书每章都是一个特定的知识领域,章内再按各知识领域的内容特点分类一一展开细述,便于读者查找、阅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顾影后她在线打脸

    顾影后她在线打脸

    当所有的亲人都变成了陌生人,当一群陌生人在你身边对你关怀备至,你会怎么做……
  • 真名之神

    真名之神

    巫师们相信,世间万物背后皆有一个隐匿的真名,只要有人能掌握解读它的方法,就能随意替代或是操纵世界上的任何一人。无论是国王还是教皇,甚至是高高在上的神明都无法逃离真名的束缚。李察德知道这一切所言不虚,因为拥有这份力量的人就是自己。不久前的他还只是一位身处底层的学徒,而现在,成功夺取一位传奇巫师真名的他已经一步登天,坐在了曾经属于对方的王座之上……
  • 鱼篮宝卷

    鱼篮宝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