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3600000019

第19章 继承发展革命文艺传统(2)

但是也毋庸讳言,一种鄙薄甚至否定革命文艺传统的创作倾向,也是存在的。事实正如邓小平同志早在80年代初期所指出的:一些人“热心于写阴暗的、灰色的以至胡编乱造、歪曲革命的历史和现实的东西”。[8]应当说,邓小平同志指出的这种错误倾向,在近年来并未销声匿迹。创作方面的表现正如不少专家所概括的:离开人物和情节的需要,汪洋恣肆地描写性行为,以肮脏的画面、污秽的文字招徕趣味不高的读者;宣扬消极的人生哲学;一些作家不深入生活,道听途说,投庸俗者之所好,大写三四十年代的大户人家的姨太太、少奶奶的生活,毫无认识价值和审美意义可言;渲染凶杀,突出感官刺激;描写大款的灯红酒绿;热衷于写历史上的女执政者,而其创作观点,却尚须研究;崇洋媚外,宣扬中国落后。[9]反映在理论评论方面,则是否定革命文艺传统甚至否定整个革命的论点时有所见。有的主张“告别革命”。这种论点不只全盘否定“五四”以来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否定孙中山推翻清代腐朽王朝的民主革命,甚至连戊戌变法中表现较为“激进”的谭嗣同,也在否定之列。他们把千百万志士仁人的流血奋斗视为“多余”的浪费。按照他们的逻辑,这种“牺牲”不仅无谓,而且是以失去“自我意识”、失去对“国民性的改造”为代价的。有的则把革命文艺家服从、服务于革命事业的自觉性视为“自我失落”,把革命文艺作品讥笑为失落了“文艺本性”的政治斗争的工具。

于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首当其冲地遭到了否定。他被某些论者分成两半,一半是前期作为崇尚进化论、主张“国民性改造”的鲁迅,那是可以继承的“启蒙”的遗产;至于发展为后期的共产主义者的鲁迅,则是受到“左”的思潮束缚,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这不只是否定了作为共产主义者的鲁迅,也全盘否定了“左翼文学”所领导的一切文艺思想斗争。有的论者则干脆把鲁迅视为当代文学的最大障碍,狂呼“不打倒鲁迅,中国文学就不能前进”。

于是,也有的论者否定其他革命文学代表人物的实绩。他们将“五四”文学大师、而且是作为“创造社”和“文学研究会”的两大领袖人物的郭沫若与茅盾,都排出“大师”之列。他们声称这是用审美标准重新阐释文学史。而这样的审美标准,实则是既脱离社会实践,也缺乏时代的理想内涵的标准,是一种偏离中国革命文学历史和广大人民群众审美观念的标准。

创作与评论上的这两种错误倾向,互相影响,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干扰,损害了我们文艺队伍的尊严和荣誉,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身残志坚、一直在奋力拼搏的张海迪,前些时候在一篇文章里,带着缅怀的心情说:“我曾经读过多少令人难忘的书啊!书中很多不朽者的形象永远留在我的心灵深处,有的形象直到今天还在鼓舞着我们的生活。”她接着又不无遗憾地抱怨道:“然而今天,我却再也找不到过去读书的欢乐,感受不到那摄人心魄的惊涛骇浪,历经暴雨洗礼之后的胜利喜悦,也看不到那种火山血海生别死离的英勇悲壮,历尽艰辛之后的胜利喜悦。”针对当前某些混乱的文艺现象,她尖锐地指出:“文学以褊狭的心态看待历史,对充满悲壮色彩和英雄气概的、人们引以自豪的过去视而不见,反而把一些腐朽的、本来已经消亡的陈规陋习和社会渣滓都找出来,玩味欣赏。”[10]

我以为,张海迪的话,道出了一切有良知的读者对当前某些文学现象的意见。为什么在徽班进京200周年纪念演出中,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的重新上演,会出现那样热烈的场面?为什么百部爱国主义影片(多数是革命历史题材)的上映,仍然那样激动亿万观众的心?为什么《长征组歌》和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的重新排练上演,依然有着那么拥挤的观众?为什么在今天的长篇小说创作中那些比较厚重、受到欢迎的佳作,仍然是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

种种事实表明,革命文艺传统不可鄙薄。

革命文艺传统所以不可鄙薄,是因为我们的今天乃由昨天发展而来。革命文艺传统是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不管历史的斗争实践(也包括文艺的发展)出现过怎样的曲折,中国今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也是100多年的流血牺牲、艰苦奋斗的革命事业的合乎逻辑的发展。不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就还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而不会像今天这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鲁迅早在1925年就曾讲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11]我们的革命文艺传统,也包括鲁迅一生的文学活动,不正是强烈地迸发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国民精神的火光吗?毛泽东同志把鲁迅誉为“在文化战线上,代表着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称赞“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与媚骨”,显示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难道不是鲁迅,反而是取媚于西方、“告别革命”、主张“改良”的各色人等才代表了“国民精神的火光”吗?宋庆龄在鲁迅逝世后的1936年10月《答记者问》中就曾庄严指出:“鲁迅先生既然为中国民族求解放而奋斗不懈,死后我们便得拿他这种精神宣扬给全国的民众。纪念他的办法,则是把他的那种求中国民族解放斗争精神,扩大宣传到全世界去,而帮助完成他未完成的事绩和伟业。”[12]几十年来,鲁迅的战友和学生们,正是以这样的革命文艺传统作为灯火,引导中华民族,为祖国和人民的解放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扫荡群魔,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这个最可宝贵的革命文艺传统,是任何人以任何手法都不能“消解”的。

革命的文艺传统来源于革命的斗争生活,来源于革命文艺家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革命文艺实践。例如《红岩》的撼动人心的力量,就在于蕴涵其中的“红岩魂”。而这个“红岩魂”,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流血牺牲的伟大革命实践的最为壮丽的精神升华。前些时候轰动全国的“红岩魂”的展览,再一次有力地证实:这个魂魄依然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胸中。鲁迅早在30年代就已提出:“革命文学家,至少是必须和革命共同着生命,或深切地感受着革命的脉搏的。”[13]但在黑暗中国的国统区,是很难深入到工农大众中去的。只有共产党所领导的根据地和解放区,才为革命文艺家创造了与工农大众相结合的条件。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后,革命文艺家处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火热斗争中间,自觉地深入农村、奔向战场,不只同群众一起经历了斗争的考验,而且积累了生活的“原始材料”,学习和创造了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正是这种实践,催生了全新姿态的革命文艺,开辟了革命文艺家的宽广的创作道路。

是的,文艺不是单纯的宣传品;革命文艺传统,也不是单纯的革命历史教材。它应当有“寓教于乐”的审美功能,但绝不是某些论者所说的脱离时代审美理想的抽象的“语言的独特创造”,“文体上的卓越建树”,“表现上的杰出成就”,“形而上意味的独特建构”等等。其实,他们这种所谓的“纯文学”的审美价值和文学倾向,也掩盖着不便明说的思想倾向。他们几乎抹杀了革命传统,却把现代文学史上那些站在革命潮流之外的作家,以至在现代文学史上毫无地位的新武侠小说的作家,捧上“文学大师”的宝座,这还不足以说明他们的“审美”宗旨吗?

革命文艺传统又是绝对排斥低级庸俗趣味的。哪怕是暴露黑暗,鞭挞丑恶,也不会津津有味地展览卑鄙和龌龊,而是以真善美烛照假恶丑,激发和鼓舞读者健康向上的信心与情趣。我以为,这不只是中国的革命文艺传统,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中国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切优秀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学影响所在。

从“五四”文学革命,到“左翼”10年,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长期形成的革命文艺传统,尽管生活不同、题材不同,作品的思想艺术水平也有高低之分,但是它们的内涵,却都是张扬时代的正气,歌颂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事业而忘我奉献的革命英雄主义。是烈士的鲜血和活着的英雄的行为,浇灌了革命文艺。这难道有什么虚假吗?《保卫延安》中的周大勇,《红旗谱》中的朱老忠,《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苦菜花》中的母亲,《红岩》中的许云峰、**,《红色娘子军》中的吴琼花,也包括《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这样的革命知识分子,都以他们忘我奉献的崇高品质,鲜明的个性形象,为革命文艺传统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有人认为,今天已是商品经济的时代,过去英雄人物的“模式”已经失去了现实的意义和作用,取代英雄的应当是“面向自我”、“自我意识的觉醒”的所谓“新潮”人物。但是,孔繁森出现了,李国安出现了,徐虎出现了,李素丽出现了……他们在不同岗位上创造的英雄模范事迹,依然焕发着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依然闪烁着革命前辈崇高精神的光彩,依然显示着革命文艺作品净化心灵的巨大功效。无论是歌剧《**》的那曲《红梅赞》,还是京剧《智取威虎山》的那段《甘洒热血写春秋》,都同今天从事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人们的心灵相通。事实雄辩地证明,革命文艺作品所表现的那种革命精神,无论在今天还是将来,都是中国人民不断地创造历史的根本的精神动力。

当然,“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今天的文艺应当随着变化了的时代而有更多的新的创造。但是,无论怎么变化,革命文艺的优秀传统不可以丢掉。丢了它,就丢掉了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

注释:

[1]载《求是》1996年第13期。

[2]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3]《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702页。

[4]鲁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

[5]鲁迅:《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

[6]江泽民:《在中国文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7]同上。

[8]《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43页。

[9]参见《华商日报》1996年6月27日。

[10]《解放日报》1996年9月3日。

[11]鲁迅:《坟·论睁了眼看》。

[12]《鲁迅先生纪念集·逝世消息》。

[13]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

同类推荐
  • 不甘沉沦的汉子

    不甘沉沦的汉子

    《不甘沉沦的汉子》中《沉沦》、《茫茫夜》等小说颇具“自叙”色彩,以前所未有的大胆描写爱情、性压抑甚至性变态,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刻画人物的灵肉冲突,是民国初期中国知识分子的苦难命运写真。除了小说名篇,《不甘沉沦的汉子》还收录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钓台的春昼》等散文名篇,这些散文感伤而隽永,有荡气回肠之韵,堪称心灵之作。
  • 当代文坛点将录5

    当代文坛点将录5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崇明岛传

    崇明岛传

    本书着重写崇明岛的历史,从而使崇明岛的特色,包括其形成的地理环境、大浪淘沙聚沙成洲的神奇、沙洲涨坍垦拓不止的垦拓精神、薪火不断的教育与文化传承,得以突出。
  • 舌头的功能

    舌头的功能

    本书是著名作家蒋子龙的散文选集,共收入作者不同时期的散文近三十篇,各篇散文长短不一,少则几百字,多则几千字,多以议论杂文的形式,由一事生发开去,涉及其他,最后由读者从作者的议论中得出结论,作者把自己倡导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用润物细无声的手法融入文字中。
  • 一寸相思一寸灰

    一寸相思一寸灰

    飞蛾扑火而杀身,青蚕作茧以自缚,此种现象,岂彼虫物之灵知不足以见及危害?要亦造物网罗有一定不可冲破之数耳。物在此网罗之中,人亦在此网罗之中,虽大力挣扎亦不能脱。这是一套民国才女经典作品系列,本册选录了民国才女林徽因的部分代表性经典作品。每位民国才女都各具特色,各有特长。单个作家作品结集为1~2本,均为各位民国才女的代表作品,或是已广为流传,或是被历史遗漏的明珠。林徽因作为深受大众喜爱的民国才女,其情感经历、文采才干与绝代风华都一直吸引着广大读者。读者不仅可以从这套书当中欣赏到作者的文字,更能随着文字真切感受作者当时的内心与生活,还可以在阅读中了解民国时期的社会状态,受民国特色的文艺熏陶。
热门推荐
  • 余生无人来相逢

    余生无人来相逢

    三个女孩,从小学开始便是好姐妹,一方有难,另外两个毫不客气喊上姐妹儿们,抄家伙,干他!在校园里横行霸道,嚣张跋扈,一直持续到大学,用她们的口号就是“挖你家祖坟!”可是,夏兮的一场意外,让她失去了些记忆,苏妍萱对她的感情,和陆锦与苏妍萱的战争,让她们越行越远,一生不再相逢……
  • 太后有疾

    太后有疾

    天降大任必先苦心志,可是洞房没入,皇帝老夫君死了怎么破;俗话还说:母慈子孝,哀家这么和善,怎么就招来披着羊皮的小皇帝一只;俗话又说:披着羊皮的不仅是狼,还可能是狐狸,于是哀家就这么被坑了;总结,且看黑心帝王与被坑小后娘互捅刀子的欢脱故事。
  • 故园风雨后

    故园风雨后

    故事的主人公查尔斯·赖德和贵族出身的塞巴斯蒂安的是牛津大学的同窗好友,通过塞巴斯蒂安的介绍,赖德逐渐进入到对方的生活世界,了解了这个居住在布赖兹赫德庄园内的家族种种鲜为人知的往事。塞巴斯蒂安的父亲老马奇曼抛弃妻子,移居国外;他的母亲表面端庄贤淑,其实过着自私奢靡的生活,不负责任的父母给几位子女的生活留下了耻辱的印记,扭曲了他们的天性。塞巴斯蒂安受不了压抑的家庭氛围,离家出走,终日借酒浇愁。赖德与马奇曼的女儿朱莉娅虽然互生情愫,但宗教的原因使得这两个年轻人终究没能走到一起。赖德也因此认识到了自己在社会地位和精神信仰上与他们有着不可忽视的距离。
  • 快穿治愈反派男神

    快穿治愈反派男神

    风铃突然猝死,被强迫绑定了一个系统,为了治愈反派男神维护世界稳定,她遇到各路男神,残暴王爷,呆萌魔尊,妖媚国师,禁欲和尚,霸道总裁,末世丧尸王,腹黑阎王,霸道小狐狸,.....可是为什么最后都是他一个人呀,你还想逃到哪里去,1v1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现代复仇联盟

    重生之现代复仇联盟

    女主从古代穿越重生来到现代,原以为能够岁月静好……万万没想到,她竟能遇到前世仇人,复仇,是她唯一信念!男主直到死才知道自己的身世,重生后所做的一切只为复仇!一对重生男女,隐藏心事……他们相爱……他们分开……直到结成复仇联盟……这是一个古代名门贵女与现代豪门世子重生复仇的故事。呃……你以为这是个高大上的脱离底层社会的上流社会的故事?不!也许故事里的很多情节就发生在你我身边。祝亲阅读愉快!记得收藏订阅哟!谢谢啦!
  • 逆青

    逆青

    千年前,青天界以妖族为本,人族渺小无依,为奴为仆,而后八大圣师横空出世,斩杀妖族大圣,创下人间八大圣派,奠定人族千年基业。 千年过去,八大圣师早已消失,而人间的修炼者,一旦达到武学顶峰,则必遭神秘人物镇压。 看穿越而来的萧寻,如何立于此间天地,以武逆仙! ———————— 本书QQ交流群:292372264(千人群,情节讨论,聊天打屁,歪歪唱歌,鄙视老叶。) 新书《神罡》上线,下面有传送门。
  • 人生改写系统

    人生改写系统

    “我可以跟钢铁侠撕逼,但不敢对那个人的拳头不敬。”——美国队长。“我记得那天晚上听到了他的钢琴演奏,我吓得当场摔碎了红酒杯。”——郎朗。“如果他的作品早一点出现,那么大家的心中就不会有关于我的记忆”——书法家。“当我听说对手是他的时候,原本自信满满的我直接放弃了比赛,我知道我一定会败得一塌糊涂,连一颗球都打不进。”——奥沙利文。“只要告诉我时间,地点,何人——什么,竟然是那个世界逼王?对不起,这个活我不能接!”——非常人贩。
  • 神医邪妃:教主不信邪

    神医邪妃:教主不信邪

    林柒柒作为现代军医,偶然结识了来自另一个大陆的苏墨泽,并被苏墨泽强行送到他所在的大陆,成了一个一无是处的废物。
  • 万古鹏神

    万古鹏神

    神王回归,却被神界追杀?这一世,天罚神主唐鹏,他将要将世上所有的妖邪斩尽!这一世,他将要开启自己的传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