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61300000060

第60章 诗性历史与文学幻想

——邱新荣历史抒情诗印象

刘涛

历史在诗歌中是一个鲜为人提及的字眼,因为许多人感到已经发生的事实约束住了想象的空间,并且为人们熟知,而诗歌中所期待的陌生化、新奇感的艺术效果会在这里遇到一定的障碍。因此,历史在诗歌中的存在形态,或者说诗歌如何切入历史是一个比较谨慎的话题。在诗歌史上,除了史诗之外,诗歌还有另外一条与历史相遇的途径,即抒情诗。济慈的《希腊古瓮颂》、拜伦的《驶向拜占庭》都属于这一类型的诗作。济慈说,他写下的历史从来不是正统的历史,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出土是危险的,一件古物不论被挖掘或写下,都要在空气、心灵中发生氧化、侵蚀,从而使历史本身发生变形,关于这种变形的历史,我们不妨借用维柯的术语——诗性历史。

维柯说:荷马在阿喀琉斯的盾牌上概括了历史,从“创造世界的时代”到“人类各种技艺的历史”。同样,济慈的希腊古瓮也为他奠定了“田园史学家”的声誉。但是要说明的是,在诗意观照下的历史已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史学,他已经属于“人类自己造就的世界”(维柯语)。在人类想象的空间里,诗歌以高度的概括性和瑰丽的色彩来启迪心志,这种功能在本质上与《诗经》兴观群怨的文艺传统一脉相承,也与黑格尔所说的“诗用纯粹精神性的东西作为内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些正是我对邱新荣诗歌的总体感觉,邱新荣是一位专注于历史的诗人,从《青铜古谣》《脸谱幻影》《大风歌》到最近新出版的《史·诗》,邱新荣诗作具有明显的艺术个性,一方面他是以历史题材为创作母题,这种题材既包括已经逝去的人物,也包括依然留存于世的历史器物。他的诗篇中充满了“玉人”“玉蚕”“豕尊”这样远古的器物,但他并没有停留在对古代文物的把玩和欣赏之上,而是由此出发折射出世事人心。本雅明说:“过去随身带着一份时间的清单”,“过去的人与活着的人有一份秘密协议。”另一方面,邱新荣的诗属于抒情诗,从历史题材中努力寻找现代人的情感世界。当诗人面对陈旧的器物,却依然能焕发出新鲜的艺术感觉,我们与其说是他从历史中收获了灵感,不如说是他收到了一个从古代发出的诗歌漂流瓶,在他的诗篇中,古典与现代,诗与非诗,总有一条秘密的小径相互贯通,这条小径就是诗的小径。在诗歌中,历史被镀上了人的光泽,感情得以复活,正如美国艺术评论家桑塔雅纳所说:当“诗人在形象面前停留,为的是体验喜悦”。有一天,现代人与古人会在这条秘密的小径上相遇,他们在精神基因上会认出自己的先人,然后是福柯的惊呼:“世界像一根链条被联系在一起了。”

面对一件器物沉思,直到心灵捕捉到它,一旦离开这些人与物,历史就会成为一个空泛的名词,但是过去的历史远没有结束,也没有定型,它在一代代人广泛的书写与阐释中不断获得新的意义,这种书写也包括诗的书写,正是由于这样极具感情投影的个人化书写,在邱新荣的诗中,古陶、玉蚕都已失去了实体的意义,而转化为精神性的东西,在他的诗篇中,每一件器物都有他个人的生命印迹,他从这些器物中可以看见自己的影子,他的一次次反诘、追问,既是在问古陶,也是在问自己。邱新荣诗歌的兴奋点在于历史,他不断从陈年的器物中挖掘属于我们今天日常生活的情境。诗歌写作常常要寻找一个点,既是兴奋点,也是突破点,这个点最能唤醒诗人的感官兴奋,最具个人感,也最能体现诗的抒情特征。连长江也被他写成了一件古色古香的器物了,“渔歌”“烟雨”“二十四桥”“吴侬软语”“油纸伞”,把长江还原为农业背景下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在这种情境下,被唤醒的是时间的纵深感,从某一方面来看,历史的主题也就是时间的主题。

历史,是构成邱新荣诗歌创作的重要因素,他的思绪有时会顺着一把石镰回到原始的生活,现代人已经失去了“帝力于我何有哉”的那种嘲弄权贵的豪气和勇气,也正如帕拉塞尔斯对世界的描述:人类似一个布满星座的天空,但是,历史并不像“窃贼之于战船刑,凶手之于车轮刑,鱼之于渔夫,猎物之于猎人”那样具有必然的联系,人世间充满了悖论、变数和不确定性,忠而见疑,信而被谤,历史的悲剧时刻都在上演,在激荡着诗人的心灵。这种激荡表现在邱新荣的诗作中,构成他独特的历史观,他在《介子推从寒食节走过》中写道:“烟火后的寒食节/太现实太浑浊”。历史赋予他的沧桑感,甚至是记忆的缺失。

也因此,我们不能用“古典”来概括邱新荣的历史抒情诗,他始终关注的是现代人的精神和意识,叩问的是现代人的灵魂,这种方式借用莎士比亚的比喻就是:“斜线尝试/以迂回的方式明了方向”。苏珊·桑塔格在谈论布莱克的《老虎》一诗时,使用了“割断”“割裂”这样的字眼,在她看来,诗歌中体现的是一种虚幻的经验,诗歌中“割断了读者与其周围实际环境的联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说,邱新荣的诗不是古典的,而是现代的,他在《喊一声曹沫》中说:“光环的温润/以及附着的华丽/又怎能与人的自尊/和高贵相比。”因此,这些古代的器物只是为邱新荣提供了一个视角、一个出发点。他的诗中仍洋溢着现代诗的富丽和现代人强烈的独立意识,在他的诗篇中,古代的器物一旦被陈述、被表达,就已经处在现代精神的观照中,就已经与这些器物的原生的环境割裂。

邱新荣的诗不是哲学,尽管他充满了思辨色彩,这是解读他历史抒情诗的基础。他的诗仍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是他个人思考的结果,他有时把人生与历史相对比,有时为英雄的个人命运而扼腕叹息,他的诗充满了属于他个人的人生观,而不是置之四海皆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例如:他写伍子胥:“昭关不是关,无奈才是关”(《雪飘落在伍子胥的头上》);他写孔子:“贫困的哲学和哲学的贫困之间/究竟是一种文字技巧”。这样的诗句究其根源,体现的不是智力深度,而是一种体验的深度,诗句中包含的仍然是一种情感价值,对伍子胥、孔子命运的感慨,如果说有一种推理包含其中,它也仅仅是松散的逻辑结构,或者如苏珊·桑塔格所说,它根本就是一种“推理的表象”。在苏珊·桑塔格看来,诗人的推论是他思考的表象,而紧张、犹豫、挫折或突现的才思、顿生的悟察等,才是其中比结论还重要的因素。

邱新荣的诗从字里行间更透露出生活的情趣,水稻梳妆,锄头醒来,碧水、亲娘都构成他诗篇中和谐的声部,使读者在慷慨浩歌之外,体验小桥流水似的从容之美,去跟随诗人追慕自然平淡的田园生活,平淡即美是他诗作的情感核心,简洁凝练是他诗作的文体特征。《让这错金铭文念我》《崔莺莺》等都是其中较好的篇章,把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地结合起来,既具有浓郁的情感氛围,又充满了对正义、正气的礼赞。他在诗歌中经常会不由自主地消解“雄壮”“磅礴”等颇具力度的抒情方式,转而把一些比较重大的历史题材处理得委婉清丽、素美恬静。例如:“蒙恬开边/花香的马蹄开大道/大道开一望无际的草原”(《蒙恬开边》);“陈胜王的春天/是田野的春天/耕田的犁头亦疲倦/疲倦的种子也已下田”(《陈胜王》)。在这些作品中,他不是去追求宏大而是崇尚淡雅,诗风的淡雅,诗情的淡雅,这些都体现了他平淡即美的总体风格。

当然,邱新荣的诗作也不乏男性的、阳刚的,不少诗作写得很硬朗,充满了对历史的反诘与质问,即使对李香君这样的女性形象:“青楼的门却是经不住权势的横冲直撞/痛苦无奈地闪过两旁/只有你是不躲的/凭栏远眺的背影/是一堵不受诱惑的女墙”(《李香君》)。正是这多重的写作风格,构成了邱新荣历史抒情诗的丰富与开阔,他的诗作是开放的、明朗的,没有故作呻吟的病态之美,更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忸怩之态。

正如著名诗人丁芒所说,邱新荣的诗“不但对现代派诗风,也是他对整个新诗传统经验的道地的继承与发展。邱新荣可以说是一位思考型、有主见的新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就是其精神品格、文化素养、思维能力的集中体现。

刘涛:诗人,《绿风》诗刊副主编、评论家。

同类推荐
  • 遇见许多人,都不及你好

    遇见许多人,都不及你好

    本书以沈从文经典小说、《湘行散记》、《湘行书简》为基础,以情感为主线,选取先生最具代表性、最能触动读者心灵柔软质地、与现代人的情绪有契合之处、能给人以启示、在微博微信广泛传播的沈从文经典语录所在的情感类文章。分为小说篇(湘水多情)、散文篇(时光知味)、书信篇(见字如面)三部分,通过篇目的选择,内容的编排,版式、封面的设计,使沈从文的作品更年轻化和时尚化,焕发出新的活力,有耳目一新之感,与现代人的情感相契合,引起共鸣。感受沈从文的浪漫情怀和浓厚的人间情味,展现生命中真实、温暖而无私的爱,唤起读者心底对美好真情的向往。读沈从文,连惆怅也有了淡淡的暖人情味。
  • 我曾那么爱你

    我曾那么爱你

    徐志摩、陆小曼、鲁迅、郁达夫、朱自清、梁启超……这些赫赫有名的民国人物,给人留下的永远是传奇、神秘的印象,然而他们,也有感性的一面,平常的一面,深情的一面。在他们与爱人、家人的书信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各自的真实情感,与为人所知的成就不同,这些爱语呢喃表达了最本真的他们。
  • 把生活过成最美的诗句

    把生活过成最美的诗句

    本书是一本关于最平常生活的叙述,作者让一个个平淡的日子充满了诗意。这缘于她有一腔对生活热忱的品性,坚持爱与善良的传播,让亲身所历的一切真善美都有所注脚,永远做一个在场的人,心存对自己生活的这个时代的热爱和赞扬。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例子,许多人误以为作者是在书写她们的生活,因为读者也她的生活中看见了自己的影子。生活有十色,请相信向着太阳生长的植物一定是最茂盛的。作者愿意与你一起,沐浴心灵的阳光,每天都有拔节的声音。
  • 倾世倾情半生缘:张爱玲

    倾世倾情半生缘:张爱玲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张爱玲:倾世倾情半生缘》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传主张爱玲,现代著名女作家,旷世才女,被胡兰成称为“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张爱玲:倾世倾情半生缘》以散文诗般的语言,再现了张爱玲不世的才华与孤傲的气质,特别是对她与胡兰成与赖雅的两段感情经历进行了细腻婉转的记叙,使人读来感慨万千。
  • 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

    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

    本书立足于网络创作现实,对网络文学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及其与时代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对少数民族网络写作、网络类型小说的文本价值,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和差异等也有细致、独到的论述。
热门推荐
  • 残欢

    残欢

    “来人呐,将王妃请下去,家法伺候……”瑾王府家规:争风吃醋者,鞭刑!听完上官瑾的话,媚儿眼中一丝得意的窃喜闪过。早膳还未来的及用,她便被请了下去,强行绑在庭院的长椅上,下人拿着皮鞭,狠狠地抽在她的背上,长鞭抽得她衣衫破裂,条条血痕清晰地浮现,血迹斑斑,惨不忍睹,她痛面色惨白,紧咬着樱唇,陷入半昏迷状态。柳儿站在一旁,低声啜泣,怜儿,媚儿冷冷的看着鞭刑,眼里尽是快意…………
  • 信仰封神

    信仰封神

    未来世界,星河时代。人类足迹遍布整个银河,人口无数,读者亿万。有人道至高神器名曰起点中文网。只要有潜力写小说,就能一步步聚拢粉丝,累积神力,最后,点燃神火,凝聚神格,封神不朽。这一年,作者们还在苦苦书写着老旧的题材,以求封神不朽。这一年,大神们还在苦苦思索创新,以求神格晋升。这一年,携带无穷奇思妙想的扑街写手年小白,来到了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本书读者群:250165775作者微信号:szdd2016
  • 钦录

    钦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折寿修仙

    折寿修仙

    我心中的修仙世界。有仙,有妖,有神,有鬼;有天下,有国家,有江湖,有小家;有阴谋,有阳谋,有冷酷无情,有温情脉脉;有御风千里,一刀斩人头;有儿女情长,豪杰气短;有搬山倒海,断江摧城!——————————————元龙是金庸大师,烽火、孑与、无罪、烤鱼、zhttty,等大神的粉丝,所以本书的风格,看官们懂得(*^__^*)——————————————
  • 阿来长篇小说全集Ⅱ

    阿来长篇小说全集Ⅱ

    此全集收编了阿来老师的所有长篇小说力作::《格萨尔王》耳熟能详,经典的长篇历史小说,作为阿来最让人期待的作品多次被搬上大银幕;《空山》三部曲与《尘埃落定》可谓艺术思想上的双峰,小说的结构艺术格局是阿来在艺术上新的探索,它呈现出与《尘埃落定》完全不同的风貌。如果说《尘埃落定》是封闭的结构,完整的故事,《空山》则由于表现“一个村庄秘史”的重大主题,而采用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背景,不同的人和事构成一幅立体式的当代藏区乡村图景,即所谓“花瓣”式的结构方式;《宝刀》则是阿来最容易被忽略的作品,但又是不得不读的另类小说,作者在小说里,努力说明这是一个远离信仰和神话的时代。
  • 群妖城

    群妖城

    人类城市之下的阴影,一个属于妖精的世界。
  • 极道战迹

    极道战迹

    极道战迹的横空出世,使得虚拟现实游戏一时风头无两。原本一切都如常运行,却在服务器同时在线人数突破千万时发生变故。无数玩家被困游戏世界,一夜之间游戏公司全员跑路。人们该如何回到现实之中……欲想返回现实,且需过关斩将。前方险阻重重,只得见招拆招。超越无限,极道战迹。请看书中,自见分晓。欢迎加入书友扯淡群:984651611
  • 她与吸血鬼伯爵

    她与吸血鬼伯爵

    吸血鬼伯爵:威廉三世·朗恩,他用“初拥”的方式,将女主变成了吸血鬼;接下来,会有如何奇幻的旅程,在等着她呢?
  • 我之青春告白书

    我之青春告白书

    夜已然深寂,梁辰在月光中还会看到月老和薛姎的远去,那是他的青春远去
  • 生存博弈术:获得绝对生存优势的心理战术

    生存博弈术:获得绝对生存优势的心理战术

    在中国,博弈思维自古就有,博弈论这个词却是个舶来品,它的英文是“game theory”,也就是游戏的理论。《生存博弈术(获得绝对生存优势的心理战术)》就是对博弈论模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阐释,理论联系实际,为大家在生活中面对困境或者选择时,提供最佳的决策,以获得最大化利益,从而进一步让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法都发生质的飞跃,为自己的人生走向提供另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