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617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我和学刚同是山东安丘人。按说,我们相识得应该更早,我俩学的都是师范,本可以分到同一所学校甚至是同一个教研室。可是竟然没有。我做了编辑,直到2003年5月,发现了一篇自然来稿,文笔洗练,清新自然,推荐发在我所供职的《大众日报》丰收副刊上,一字未改,头题。这篇散文就是学刚写的《从1998到2003》。后来,读到他更多的文章,每每让我惊喜。我为我的这个老乡高兴。我甚至想,学刚亏得没跟我分在一起,要那样,他肯定写不出这么多作品。因为,自由散漫的我会拖着他喝酒,浪费他时间,麻醉他神经,消磨他意志。学刚是把我喝酒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路上的风景路上的风景

第一次跟学刚见面,是在沂水。忘记在哪个旅店了,有几个人下楼,我上楼。不知是谁认出我,喊我的名字,我刚应着,就有另一只手伸过来说:“锅锅,我是学刚啊!”安丘土话“哥哥”就叫“锅锅”,听着这滚烫乡音,我的心头一热,这种浓得化不开的滋味是他人无法体味的。以后,我读学刚的文字,总是想起他喊我“锅锅”的声音和姿势,想起他的目光,清澈而诚恳。

学刚写的亲情文字,都仿佛是写给我这个“锅锅”的家书,源于肺腑,达于肺腑。比如写到身患重病的母亲,手指肿了,红通通的,像冻坏了的胡萝卜,还要帮着择菜:“有一次刚上班忘了拿一本书,就赶回家,一开门就看见母亲蹲在厨房里,用两只手托着一个扁豆,用牙齿咬着,咬去扁豆丝。忽然见我进来,母亲显得很慌乱,仿佛我窥见了她的秘密,慌忙把扁豆撂下,把菜盆用脚蹬到一边。这样的午饭,我们怎么咽得下去。”(《母亲病了》)“母亲是我生命的来源,如果母亲走了,就像河流失去了源头,我不知道我究竟还能走多长的路程。母亲是我精神的蓝天,一旦母亲离开了,我是不是从此就生活在黑沉沉死寂寂的深夜。”(《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母亲是儿女们灵与肉的故乡,她们到底受了多少委屈,我们又知道多少?做儿女的常常忽视。反思我自己,身处人海,我像被冲刷而成的鹅卵石,变得光滑而无棱角,变得不像娘的儿子了,变得世故了,变得复杂了,变得光听领导和媳妇的话了,变得娘也有点认不出来了。学刚记录的点滴,是一种提醒,我要孝敬母亲,保护母亲,不再让她受委屈,如果需要,我就当黄继光!

我和学刚的根同扎在安丘这片土地上,乡音乡情,往往能产生强烈共鸣。他时不时引的方言,总引我遐思。如“一些文章看不懂,就像老家刚摘下的柿子,麻口,要放在瓮里捂一些日子的”(《如果没有小城》),其中的“麻口”,就是我们的方言,很传神的,是一种从根部传递来的暖意。我小时候,就到果园里偷过柿子,不熟,麻口得很。当然,引起我注意的,不仅仅是乡情,而是他对文学的执着,他对大自然的敏感,对美的发现,他的努力已经超越了我们的乡音,就如莫言的小说。莫言的高密东北乡方言,已经成为小说的砖瓦,学刚的安丘方言,也成为他散文的胎记。

我喜欢学刚散文,大概还有着相同的趣味。比如喜欢花,但我的喜欢不如学刚痴迷,他毕业到学校教书,住进一个破仓库,竟然先买盆花,雅兴可鉴(《我在乡下教书》)。这让我想起著名报人范敬宜的一篇随笔,范先生谈到1951年夏秋之交辽河洪水,当时《东北日报》的一篇抗洪报道里,写了一个使人难忘的细节:当洪水淹没村庄的时候,一位农家妇女只抢出了一盆鲜花,水退以后,她把这盆鲜花又放回被冲毁的窗台上。记者问她为什么如此珍爱这盆花,她说,我还会盖起新房的,那时家里不能没有花!是啊,房里怎么能没有花呢!爱花就是爱美,有花心中就有阳光。

又比如我们同喜蝉声与蛙鸣。我小时候,初夏,有月亮的夜晚,头枕在祖母的腿上,听着蛙鸣,祖母念叨的话是:“蛤蟆打哇哇,再有二十天吃馉扎”,我们那里管青蛙叫蛤蟆,水饺叫“馉扎”,翻译成普通话就是,青蛙叫了,再有二十天就可以收麦子,然后吃上新麦子水饺了。学刚呢,大概比我更喜欢听蛙鸣:“在校园的黄昏坐着,谁都会耳聪目明的。有一个夜晚我失眠了。我闭着眼,把每一根头发都竖成了耳朵,正与蛙声的高潮部分相遇。蛙声是一群欢快轻灵的雀鸟,即使栖落在细细的电线上,也是一些跳跃的音符。群蛙齐鸣,音节繁复,它的节奏不好把握,就像学生们的自由朗读,你接收的只能是一片琅琅书声了。每一声蛙鸣,都是一块吸足了水分的棉花,绵软湿润,韧性十足,落在草尖上,该是沁凉的露珠吧。”他“随便截取一段蛙声,就可以装进信封,寄到千里之外的都市发表”(《蛙声的道路》),学刚的文字,把我带回五百里外的故乡。

学刚的诗意语言,也是我喜欢的。当初我看中他第一篇散文,就是有那么一句话打动了我:“一个在水里诞生的政党,从来就不畏惧什么惊涛骇浪。”寓意丰瞻,而又含蓄蕴藉。而在后来的文字中,他对诗意的追求就更突出了。他用诗化的文字塑造出乡村教师群像,特别是,他写到了那位装满苦水的代课教师兰姐,记下了民师妻子的身影,而这一切往往被我们忽略,而学刚没有忘。学刚真能写,调动起所有的生活积累,记下他在大地上游走的感觉,记下故乡的山山水水……而我尤喜其短文《老锅》,文字如斧头劈下,干脆利落,直抵内心。如:“毁掉宅子的办法只有一个,当掀去老锅的时候,灶台像深深塌陷下去的眼窝,没了精气神的宅子一夜变老,说不定哪一阵风就能把它带走。”千年老锅,默默的,它是会说话的,因为它藏得太深了,好像没说,学刚捕捉到了,原来它日夜朝天而歌。学刚用极其节约的文字画出了锅的骨与魂。“老锅”是学刚锤炼出的颇具审美价值与文化深度的坚硬意象。

执拗地炼字、炼句、炼意,学刚已有了自己的风格,语言如急雨洗过的白杨,意象如朗月照彻的清潭。他应该沿着自己的方向走。我有时告诫自己,人到中年,应该写一点有难度的东西,越是在充满喧嚣、震荡、芜杂、诱惑的世界里,越需要坚守。我也愿意把这个意思传达给学刚。

安丘出过清代四大文字学家之一的王筠,出过特立独行的当代历史学家赵俪生,也应该出风格独具的大作家的。屈原《九章》中言:“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我寄希望于学刚,以饱满激情,用智慧和灵气把故乡照亮,把生命的风景照亮。

庚寅年端午节于济南耐烦庐

同类推荐
  • 大小生活都在念中:十年家书

    大小生活都在念中:十年家书

    内容介绍这是先生在动荡岁月里写的家书(1966—1976),这些保存下来的文字,因传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与思想而弥足珍贵,既是了解作家情感与思想的上佳读物,也是了解那个苦难时代的可靠历史。有忧患深沉的家国情怀,有真挚细腻的儿女情长,有徘徊在歧路的迷茫与惆怅。需要说明的是,为提示主题,编者为每篇文章及书信新拟了标题。
  • 舍檐低语

    舍檐低语

    由著名作家衣向东作序并题写书名,由丛书主编著名作家纪广洋作序。全书收录发表过的作品约70来篇。内容清新隽永,值得一读。
  • 我歌唱的理由

    我歌唱的理由

    27位国宝级诗人,冯至、北岛、卞之琳等27位灵魂译者,再现20世纪诗歌版图。六十多年,近四百期,日积月累,《世界文学》无疑已经绘制出一幅世界诗歌地图。依照车前子的说法,一个诗人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那么,编选《我歌唱的理由》,就有点像是诗歌联合国召集了一场诗歌国际会议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编选过程中,我们既注重经典性,又看重代表性和丰富性,既注重诗人地位,同样也重视译诗水准。译者中大多是一流的诗歌翻译家,其中许多身兼诗人和译者双重身份。一流的诗人,一流的诗作,一流的译笔,成就一本别具魅力的诗选集。这起码是我们的艺术追求。
  • 知青草屋

    知青草屋

    散文集《知青草屋》,述说着作者下乡当知青时的所遇、所感、所悟。集子中的人、景、事愰然已距今四十几年了,虽某些章节根据需要做了一定艺术处理,但并不影响那代人曾经五彩缤纷的记忆。唯那人、那景、那事仍风和日丽,郁郁葱葱。
  • 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

    本书对阆中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内容涉及“主任视窗”、“铿锵足音”、“府院连线”、“大事回眸”等。
热门推荐
  • 立于天空下

    立于天空下

    在去大学的路上,一群壮汉把周奕带走了,他感觉很懵逼。最近发生了不少状况,先是头顶的天空换了个颜色,还没搞清楚状况呢,一条巨龙从天上坠落…?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世界么?
  • 独家幸孕:私养小妻100天

    独家幸孕:私养小妻100天

    “嫁给我吧!”男人一脸的沉迷。“要我嫁给你,你家里的那个黄脸婆,怎么办呢?”她笑得花枝乱颤。“我会跟她离婚!”他毅然坚决。第二天,他就将离婚协议书砸在了她的头上:“我们离婚!”“老公,你别不要我!”她泪眼模糊的挽留,心里却乐开了花,拿着离婚协议逃之夭夭。他是英俊多金的总裁,偏偏对她这个正牌妻子不屑一顾。殊不知,她同时扮演两个角色,在他身边玩的不亦乐乎。本以为时间一到,她便会全身而退,再也不见。“女人,你休想一走了之!”这个男人她惹不起也躲不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诸天最强魔门圣子

    诸天最强魔门圣子

    “魔又如何,在本圣子眼中魔和那些所谓的正道相同,也都不过是三千大道之中的一道而已。”“邪恶?呵呵!何为邪恶?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弱便是原罪……”“魔?呵!若是挡了正道的路才被称之为魔的话,那本圣子十分愿意将正道全部劫杀在路上。”“在这个仙魔盛世的时代,本圣子当镇压一切绝世天骄。”呃……咳咳咳,简介不会太写,请大家不必在意……
  • 全球穿梭

    全球穿梭

    红级、深红级、血红级、地狱级。灵气枯萎,出现364扇穿梭门成为这个世界修行资源的唯一来源,修行者只有进入穿梭门内的演化界,完成任务才能获得修行资源。舒黎从演化界走出,看着身后又一个消失的演化界,再看看外面纵然有魔灵肆掠但仍将他包围的修行者,无奈叹口气后挥挥手道:“嗨!”
  • 苍耳

    苍耳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都市邪妖传

    都市邪妖传

    大家好!我是老尔飞!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个都市类的玄幻鬼怪故事。故事讲的是张懿飞从小跟随父亲学习玄学,而在一次事件内,他的兄父相继不见了踪迹,为了寻找自己的兄父,他努力学习祖传的秘术。多年后他在市区开了一家公司,且收了一个‘徒弟’,一方面帮人解决诡事,一方面寻找自己的兄父........。在一次事件中,张懿飞了解到自己的兄父可能在一个神秘组织内,为了寻找兄父,他开始调查神秘组织,随着他的调查,一个惊天大事件慢慢付出水面......。
  • 我又轰动全球了

    我又轰动全球了

    那年穿越女尊,杏花微雨,云夏遇到伞下少年,眉眼温润绝美,对她低眸脸红道:“愿公主一生平安喜乐,万事胜意。”那年穿越末世,丧尸屠城,她又遇到他,白净漂亮的人抬起灰白瞳孔,对她弯了弯唇角:“不要怕,我会保护你哟。”那年星际混战……擦!还是遇到他!修长高挑的青年垂下长睫,整了整严谨的袖扣,慢条斯理:“你还想躲到哪里?”云夏:“……”云夏:“没地方了,借你家里躲躲。”1V1#只想轰动世界当爸爸,谁知为什么被拐回了家#PS:快穿无脑甜,剧情辣鸡,剧情党谨慎点进。
  •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作者程允升。《幼学琼林》初为明代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编著,本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清人邹圣脉作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