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62000000015

第15章 “桃”之夭夭

蔓菁是在一本杂志的封底上看到“桃之妖妖”的。“上古文化传承今人,手工雕刻原创设计”是这个手工作坊的经营理念。

“相遇本已不易/看时光流转/却独独与你/相遇/想/是造化的赐予/在心的残缺处/完整/生的美丽/情感是玻璃/只在完整时美丽”蔓菁把这些分行文字在心里默念一遍,就已经决定要邮购这款价值98元名叫“惜”的情侣配挂饰了。

古铜色的桃木手工雕刻,一颗心,又一颗心:“这颗心可以装进那颗心里,组成一支丘比特之箭。”

蔓菁把一颗心交给木瓜的时候,特意把另一颗心装进去,又取出来,眼睛看着木瓜,我要让你永远戴上它。木瓜笑她:“小孩子呀,过家家呀!”蔓菁说:“我是认真的。”木瓜说:“好,戴上了我们就是一家子。”蔓菁帮木瓜戴上古铜色的手工雕刻挂饰,轻轻地咬了木瓜的耳朵,蚊子样说:“我要你记着我。”

蔓菁不可救药地爱上了木瓜。

蔓菁还做她的画。只是她把自己的画室更名为“桃之妖画室”;蔓菁还上网,她把QQ昵称更换成“桃之妖妖”。

蔓菁是在那次书画作品展上认识木瓜的。小城书画界的名人都来了,来看这个二十挂零的小女子的书画。这些可以做蔓菁爷爷、叔伯的人怀着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了这个小女子的画。整个展室一直很安静,充满了一种高雅的艺术气息。吹皱一池春水的是木瓜,当木瓜和肩扛摄像机的电视台记者进入展室时,整个展室的人都换上一种惊讶和热烈欢迎的表情。

蔓菁也被木瓜的成熟风采所感染。都说男人四十一朵花,这话一点不假。蔓菁一直平静的脸上露出了少有的微笑。文化馆馆长过来介绍,这是我们小城的名人,也是小城的名片,大作家木瓜。

木瓜的手就伸到蔓菁的面前。蔓菁犹豫了一秒钟吧,她的手就握在了木瓜温暖宽大的手里。在那一瞬间,蔓菁听见自己的心“通通通”地跳个不停。蔓菁是第一次和男人这样近距离地接触,也是第一次和男人有了肌肤之亲。

那天早上,蔓菁恍恍惚惚,她只看见木瓜的身影在展室里如游鱼一样游过来了又游过去,过去了又过来。她看见木瓜用手中的数码相机对着她的画作“啪啪”地拍照,也注意到木瓜看她的神情里多了一点东西。她几乎是木偶样被木瓜拉过去和他拍了合影照。

那个早上是属于蔓菁的!蔓菁在木瓜的博客里看到这个博文时,在心里说,不,那个早上是属于木瓜的,是属于那个成熟的、俊朗的木瓜的。画展结束后,蔓菁整整躺了两天两夜。母亲把手搭在她的额头上问蔓菁:“是不是病了?要不要去看医生?”蔓菁摇头。蔓菁自己知道,她是病了,她得了心病。就这样躺在床上想了两天两夜,蔓菁把脑子都想疼了。她试图把那个影子从心里的底片上抹去,可是,那个影子却越抹越清晰。蔓菁知道,二十多年的感情空白已经结束了,她心里装了一个人,一个男人,一个叫木瓜的男人。

这是一场约会/四月的夜/月华如水/我带着我的全部/来赴没有归路的约会蔓菁在QQ空间“写心情”打上这首小诗时,木瓜的视频请求也烁烁地闪,蔓菁接受了。蔓菁惊讶地发现,木瓜的脖子上挂的是一条金灿灿的链子。蔓菁的泪就无声地流下来。这款铂金首饰蔓菁知道是电视台最近热卖的“皇家八件套”,也是情侣配饰。想必那条女士的项链这会儿正戴在木瓜夫人的脖颈上吧。

蔓菁看着木瓜脖颈上金灿灿的链子,在视频里很平静地摘下她修长的脖颈上桃之妖妖的挂饰,然后把她的昵称修改为“逃之夭夭”,毅然决然地把木瓜闪烁的图像拉进黑名单。

同类推荐
  • 回望家园

    回望家园

    闲来翻书,常常由衷的羡慕古代所谓“文人”的生活。在他们的生活里,诗、书、画犹如血脉,时而各行其道,时而汩汩交汇,径直通向他们的心灵。他们在艺术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穿行,反观当下,在分工日益精细化的时代(当然还有诸多的原因),不要说达芬奇式的巨人不复出现,就连文艺也被分割成了不同的营垒。不同艺术门类之间隔山而望,跨门类的“通才”已近罕见。当然也曾发现几位作家朋友,或是因为家学,或是因为机缘,有幸对音乐、绘画、书法之类有所涉猎,其作品就有了旁人所没有的气象,着实令人羡慕。正因为如此,当我偶遇吕中元先生的散文集《回望家园》时,那份惊喜就可以想见了。
  • 乡干

    乡干

    开春了,但一冬积攒下来的雪还没化完,斑斑点点铺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结一层壳儿。也不知是谁家的两只老母鸡,腆着一冬养下的臃肿身子,一前一后地从雪块上踱过,那些本来干干净净的雪壳上就呈现出毫无规则的鸡爪迹子,带着土星子。吴启单本来推上电瓶车准备走了,看见又重新把车子扎好,张开双臂“去哩去哩”地想把鸡赶走。但是,两只老母鸡这时反而停下来,瞪着鼓鼓的眼睛看着张牙舞爪的吴启单,仿佛事不关己一样。鸡不走,吴启单只好撵了过去。
  • 汝河笔记

    汝河笔记

    不久,李大君在村里办了一个阅览室,订了十来份报纸,又订了十来种杂志。他带回的书,很多都发黄了,是他多年前读过的书。来阅览室人并不多,来了,也就看几眼便走。李大君每天都坐在那里,有时看一本书,有时什么也不看,安静得像入定的老僧。村里人还发现,李大君还保持着小时候的一个习惯,喜欢在月光下散步,嘴里自言自语。李天宇的儿子读高中了,和爷爷最有话头,有时候还会争得脸红脖子粗。李天宇问,“你和爷爷都说点什么呀?”儿子说,“我们讨论国家大事,你不懂的。”李天宇哼了一声,说,“都活到这个年龄了,还在操心不着边际的事,真是榆木脑袋。”
  • 打渔雀

    打渔雀

    夜已经很深了,忽远忽近的车流带来铺天盖地的声浪在这个都市的上空久久盘桓。这个城市究竟有多大,人口有多少,没有人能够说得具体明白,给人的感觉就是,城市就像涨破了皮的脓疮,皮已经不起作用,任由破溃而出的脓血四处漫溢,东流一块,西流一块,左右摇摆,淹没了周遭那美丽的田园风光,把人们像叠罗汉似的四平八稳地嵌入进矗立在城市的高楼里面,腾出的大地让给越来越宽的公路和难以计数的立交桥。这天晚上,罗常伟站在18楼的阳台上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他尽量让吐出的烟雾能飘得更远一些,或许这样才能舒缓一下心中淤积已久说不清来由的闷气。
  • 树的影子

    树的影子

    宋树花弓了腰,把两条大腿紧紧夹着走路,好像是她的怀里隐藏着什么金贵宝贝,一不小心,就会暴露出来让人看到一样。现在是上坡路。要想进入乡政府大院,这道坡不走是不行的。坡路看起来并不十分陡,也不长,大约二十几米远的样子。走完这二十几米的坡路,就是乡政府豁展展的院子了。坡路走到一半,宋树花到底站下来,她试探着将两只手交合在腹部,试图减轻一点腹内的压力。但是不行。这会儿,这个憋憋涨涨积存在体内的大泡,碰都不能碰,稍微一触及,浑身上下猛不丁地就会像针扎锥刺。抬起一时间被弄得虚汗淋漓的脸,眼巴巴望去,宋树花很快就失望得一塌糊涂,因为她发现,乡政府大门口居然一个人都没有。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爱的痕迹,若浅若深

    爱的痕迹,若浅若深

    人生在世,或多或少会经历一些情感的波折。随着生命中的情感路线越走越远,募然回首,往事在印象的记忆里,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那些在生命中涌动过的人,在心灵的深处那片被爱踏足过的芳草地,是否还保留着一份珍贵的情感借以回味逝去的时光,只是我们终将错过了,一些可以陪伴一生的人。总有一些感叹,在我们灵魂的悸动中,如同昙花的闪现,梦境一般摇曳起光阴的故事,当泪水悄然滑落的瞬间,我们才发现,原来在我们生命行走的过程中,随时都可以抓住幸福和美丽,只是我们都没有好好去珍惜,再多的回忆也只能付水东流,成为一生的遗憾。
  • 三色池

    三色池

    千年后,三色池旁,故事再一次上演。童年一次意外,明鉴获得快速恢复、死而复生的能力,却自此被家人邻里认为理所应当去做一些危险的事。长久的压抑让明鉴不敢与人深交,直到遇到雅辞,爱情的甜蜜化开了心中的郁结,本以为自此便可平稳一生,又岂料卷入一场腥风血雨之中……
  • 伯特伦旅馆

    伯特伦旅馆

    “我真的想去伯特伦旅馆——在伦敦。”为了重温儿时回忆,马普尔小姐来到了伦敦的伯特伦旅馆,进门的一瞬间,简直就像回到了爱德华时代的英格兰:温暖的壁炉,优雅的侍者,完美的下午茶。就在这样一座旅馆,心不在焉的教士,素未谋面的母女,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赛车手,还有马普尔小姐齐聚一堂。而随着教士的失踪,伯特伦完美的表象也逐渐剥离,露出了原本斑驳的面目……
  • 巧断珍宝失窃案

    巧断珍宝失窃案

    比尔巴是印度民间故事中的著名机智人物。他实有其人,生活在兴起于印度半岛北部的伊斯兰教国家莫卧儿帝国(1526—1858)的全盛时期,是莫卧儿帝国最有名望的君主阿克巴(1556—1605在位)的重臣,官至宰相。他聪明过人,阅历丰富,能言善辩,是阿克巴的得力助手。他的故事数量甚多,内容涉及宫廷生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以他与阿克巴的趣闻、轶事最有代表性。它们在印度,尤其是北印度广为流传,历久不衰。
  •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死亡征战: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纪实

    死亡征战: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纪实

    2014年春天到2015年春天,埃博拉在西非肆虐。几内亚一位富商在中几友好医院死亡,参加葬礼的20多人相继死亡,接诊的医生和护士也遭传染死亡,由此揭开埃博拉在几内亚与塞拉利昂等国大肆泛滥的序幕。受到世界卫生组织邀请的中国,三天内组织救援队出发,带着全世界只有极少几个国家才有的P3检测设备,带着最顶尖的专家与极为缜密的专业防治流程,来到塞拉利昂,经受住了西方挑战者的考验,也经受住了埃博拉的考验,不仅将埃博拉感染者的死亡率降低了22%,还治愈了一些感染者,并且将先进的防治理念留在了非洲人民中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也是一次彰显大国担当的征战。
  • 海耕(下)

    海耕(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的水产品总量已经跃居世界首位。然而,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海产品加工水平却明显滞后,原始、粗放的加工方式只能为市场提供附加值很低的初级产品。很显然,要想打破产业升级的瓶颈,必须沿着现代路标,向精、深加工的方向突围。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威海人以杜鹃啼血般的执着不懈探索,最终创造出值得骄傲的中国第一和世界之最。东方神油“鸿洋神”像大多数男人一样,许振国也不喜欢逛商店,他嫌烦,磨磨叽叽,黏黏糊糊,哪像老爷们干的事。
  • 霹雳江湖之牧天有道

    霹雳江湖之牧天有道

    苦境是强者的盛宴,也是败者的坟墓,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停下,说不定就成了前辈——死在前面的那一辈!即便是佛、是魔,在这江湖的浪潮中也不得自由。书友群:451203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