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71900000066

第66章 乡戏

一盏汽灯,高挑在村后小学操场上新搭起的“龙门架”上,一块脏乎乎的白的或蓝的幕布扯在后头,乡间小戏这就开始了。

先是开场锣鼓,“咚呛、咚呛,咚咚呛!”的乱敲一阵,那是招惹人耳目的。告诉本村和外村的人,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

本村的人好说,各家的小孩头半晌就石子、瓦块的划好场地占下了位置。这阵子,锣鼓板一响,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蓑衣、板凳,前呼后拥着来了。问题是,外庄上赶来看戏的人,他们要从五六里或更远的村庄赶来,也就是天一落黑那阵子,小村四周的大路上、小道上、田埂上,到处都是前呼后唤的人群,遍地都是晃动的手电光,那都是外庄来看戏的人。

他们中男男女女,三五成群。好多人晚饭都顾不上吃,在家叼个煎饼就跑出来了,还有的,在地里干完活直接就来了。为了看戏,肚子饿了、渴了,咽几口口水,也就挨过去了。

当然,看戏最艰难的还是挤场子。本村人,理直气壮地坐在场地中间,外村来的人就不行了。只能“贴三边”,这下问题就来了,先来的还可以,他们尽管是站着,但站在前面,不影响视线。后来的人呢?若是前边站个矮个子,还勉强凑合看戏;若是站个高个子呢,势必就要往前挤或几个人联合起来去“争取”位置,三晃、两拥,整片场子都不能安稳,有时候挤得狠了,整片都鬼哭狼嚎。

所以,不管在哪村演戏,都得事先安排民兵,手持长长的竹竿维持秩序,看到哪地方不老实,就用竹竿掠来掠去。可越是这样,拥挤得越厉害,往往是竹竿掠来时,人们纷纷低头躲过,躲过竹竿后,人们的头很快又抬起来,此起彼伏,很像是大海里的波浪。尤其是个别“吃”了竹竿的人,捂着头被挤出外围后,自己看不上戏了,也不想让别人看安稳,想方设法搞破坏,不是往场子里扔破鞋、乱树枝,就是往竹竿摆晃的地方撒砂子,搅得台下的“戏”比台上的戏还热闹。

有一次,县京剧团到我们公社上演革命现代京剧《龙江颂》。消息一传开,人们奔走相告,全公社中小学放假半天,各生产队也提前收工了,天还没黑,各村的人,就像潮水一样涌向公社驻地。

戏台子搭在刚刚收割了的一片空旷的稻茬儿地里。远远地看去,红的、绿的、粉的大幕,把高高的戏台妆扮得既庄严又气派,六盏汽灯并排高挂在大幕前,照耀得戏台上下如同白昼。

场地也是经过精心策划的,除前边两排座位留给公社干部,其他各村一律用石灰水分割开,并调动了派出所干警和各村民兵统一维持秩序。原本是很好的。问题是邻近几个公社听到消息,也都成群结队涌来,一家伙把秩序搞乱了。演出还没有正式开始,就有人把一个民兵的竹竿给故意折断了,这可是很丢民兵们面子的事。当下,那个被折竹竿的民兵一声哨响,招来三五个民兵,要抓折竹竿的人,那小子见势不妙,撒腿就跑。

岂不知,他人生地不熟,没跑出多远,就听“扑通!”一声,掉进地头的土井里了。后边追上来的民兵,打着手电把他捞上来,看他湿得很狼狈,也没怎么整治他,训他几句,就把他放了。

那小子可好,原本该找个地方弄把火烤烤,可他,看到这边戏台上的大幕徐徐拉开了,就地蹦了几个蹦,甩了甩头上、衣袖上的井水,又跑去看戏了。

同类推荐
  • 一个人也要优雅前行

    一个人也要优雅前行

    记忆是难弃的影子、伴着生命前行,思绪从一片萌芽开始,走过岁月的春天。不问天涯路多远、光阴里的浅吟低唱在须弥间已经失声。结于内心的茧在柔软的心海浸泡多久才能破开,而一旦回忆融入内心的温度,眼前闪烁的还是一张明亮的天空。当你从岁月深处走来,谁也不会把天涯望断,我们聆听生命的回声,朱颜未改,青春已逝。缠绕在心尖的红线是染透的相思血,当岁尾的风迎着寒冬的叹息,命运的果核被无情敲开,再也看不到青春的暗记清风吹散离别,阳光铺满小径,或者TA一直刻在记忆,刻在攀望不到的悬崖。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80余篇,作品字里行间透露着文学大师对社会的见解和生活的智慧,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随笔经典之作。《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1995年12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让一切光源都熄灭:沙鸥诗集

    让一切光源都熄灭:沙鸥诗集

    沙鸥1939年即已开始诗歌创作,但在一生的最后九年间,却放弃了一直采用的八行体诗,创作了大量的现代诗,共七百余首。本书所收就是从这一部分诗作中精选而成。“写作不可趋‘新’,而作品未必不能常新。”这些诗虽然写在将近三十年前,如今读来却毫无隔阂之感,而且会深感契合共鸣,能获得今天的读者尤其是年青读者的欢迎。它们真正地跨越了时间,具有强大而新鲜的生命力。这些诗想象瑰丽,构思奇特,意境深远,沉郁顿挫,堪称中国新诗史上真正的传世之作。有雨季情诗、给你、失恋者、一个花荫中的女人、寻人记、哑弦、无限江山七辑。诗人用自己奇崛的想象和冷峻的用词,构建了一个深挚郁热、幽美奇逸的文学世界。
  • 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

    自现代汉语诗歌尤其是现代派新诗产生以来,就一直面临“难懂”的质疑。本书针对这一问题,在朱自清、闻一多等人“解诗”努力的基础上,从新诗的内部建构和外部环境出发,试图建立起解读现代汉语诗歌尤其是现代派新的路径。
  • 文学批评学

    文学批评学

    文学思潮、文学文体和文学经典三大理论问题,呈现了文学批评学或批评解释学的内在思想结构。通过对“为何批评”和“如何批评”问题的深入追问,通过具体的诗歌、散文和小说批评的范导性实践,通过“如何成为批评家”的诸多奈件的理论确证,本书变得极富思想操作性,并且具有理论解释力。从文学思潮出发,作者探讨了文学思潮与批评思潮的成败得失;从文学文体入手,作者特别强调诗歌、散文和小说批评的独特性,并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文学批评的自由思想价值;从文学经典出发,作者建立了开放性的文学经典观,为先锋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双重经典体认进行自由立法。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动漫世界拯救计划

    动漫世界拯救计划

    一个名字中二的佣兵团的少年被另外一个名字依旧坑爹的佣兵团追杀,然后被坑爹的系统和某乱入作者带到二次元美其名曰拯救世界但实际上就是要坑主角的快乐故事。
  • 火辣阴森的正午

    火辣阴森的正午

    本书包含十多个中短篇小说,大部分都在国内文学刊物上发表过。大平的小说,一如既往地关注乡村与城市平民的生活。在他笔下,小人物的生活显得那么真实、辛酸,但是又不乏希望。在最贫困的物质陪伴之下,这些人物依然靠着求生的本能苦苦挣扎,并且尽力活出生活的乐趣。
  • 天武界域

    天武界域

    我不甘平凡,我也出身不凡。可我站在这个世界最顶峰之时,俯视众生。众人崇拜。回首一看,原来这一切都只是一个局,而我只是其中的一枚棋子,我不甘成为棋子。我要成为人上人,我要成为执棋者。
  • 苍生绝

    苍生绝

    当劫难降临,该选择逃避还是逆行?空间的大碰撞,另一个宇宙的侵略,六界至尊为保天下苍生,誓死捍卫亿万生灵,其间多少可歌可泣的传奇。
  • 本小姐教你做人

    本小姐教你做人

    跪下来舔舐神圣的脚吧用你那含糊不清的喉咙嘶喊出声。沉醉於危险之中残酷歌颂著的暗之魔女。不假思索的伸出手被玻璃般的利剑所割破的碎片如光芒一般闪烁不禁舔了下受伤的指尖——黑夜遮蔽了她的轻狂,魔女的轻笑让人绝望。————————————————————已完本第一部《站在食物链顶端的魔女冕下》第二部《爱丽丝小姐可是很柔弱的》
  • The Malefactor

    The Malefact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失心小丫头

    失心小丫头

    薄情的男人,在她新婚之际,邪恶地找上她.娇俏美丽的女子,新婚之际,被青梅竹马拖走……未婚夫突然降临,眼见着如此火暴暧昧的发现,发狂般再从情敌的手中救出……她是妖娆美丽的女子,却被卷入两个叱咤风云的男人的抢夺吞噬中……他不过是个霸道的前夫,居然敢在发生那么多事后,还厚颜无耻地来找她^
  • 有毒皇后

    有毒皇后

    因为一次意外,宋琳儿穿越到了异世成为了公主。可是刚成公主没多久,国家灭亡了,为了活命,她做了敌国平国庆王周百川的丫鬟。身处王府之中,她一直想尽办法杀死周百川,然而事情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但是她必须要成功,为此做什么都可以。她要让周百川喜欢上她,趁他松懈的时候杀了他,但渐渐的她发现,她喜欢上了他,再难下手。爱恨情仇,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她都要面对。
  • 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名家文学讲坛)

    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名家文学讲坛)

    《现代诗歌的结构》堪称现代诗歌研究的里程碑式作品。这部经典著作揭示了现代诗歌超个人、超国家、超越数十年时间的征候。“现代”指的是自波德莱尔以来的一整个时期,“结构”指的是一种有机构造,是诗歌创作中的一种具有典型性的共同之处。胡戈·弗里德里希的批评意识、充满智慧的想象以及分析性的语言力量,是风格研究和作品阐释领域内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