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72700000015

第15章 回族民间文学的价值

回族民间文学既是历史的存在,也是当代的存在。它是回族社会生活的一种真实展现,也是回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高度统一的结晶,它与回族的其他文化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回族文化的整体构成中,它处于与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精神文化的层面,从属于审美意识形态。与其他回族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依托。但它也拥有独立的价值属性和审美特性。与其他民族民间文学一样,回族民间文学一直处于民间自在的状态,它是回族民众实施教化、娱乐的工具,传播伊斯兰教的场域。因此,回族民间文学的价值既体现出教育、认知和娱乐的作用,也起到强化民族历史的记忆以及传播伊斯兰教思想的作用。总之,回族民间文学具有多功能、多层次、多文化形态的属性。

与其他民族民间文学的价值相比,回族民间文学既有一般文学艺术的价值,也有其特殊的、独有的价值。首先,回族民间文学的价值蕴含在其历史、道德、宗教、审美等的意识形态中,它通过外在的民间文学表现形式显现出来。即要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运用口述、演唱、表演等动态的、立体的展演形式,展示回族民众的价值观。其次,回族民间文学的价值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逐渐孕育、积累而成的。在其孕育与发展的过程中,伊斯兰教思想一直不断地渗透其中。因此,回族民间文学的价值取向深受其宗教的影响。这是回族民间文学与其他民族民间文学比较大的不同点。

一、教育与娱乐的价值

寓教于乐是民间文学的优势和特点。在中国儒家思想中,提倡“美善相乐”。《毛诗序》中提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文学观点。这些思想渗透到民间社会中,口头文学也就成为了伦理、道德教化的工具。同样,由于回族与汉族的错落杂居,文化间的往来十分密切。儒家“美善相乐”的思想对回族民众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回族的神话、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等作品中都有汉族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的影子。

回族民间文学之所以能够成为实施教化的手段,主要是与回族口头文学形式简单,内容浅显、直白,即使回族人不识字,也能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很快地接受。再加上,其流传广,影响大,也就成了实施历史、伦理、道德教育手段和工具。特别是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民间文学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文学艺术不能替代的。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1936年)一文中也说:“民间故事和童话因为曾经是人类的第一位导师,所以直至今日依旧是孩子们的第一位导师。无论何时,民间故事和童话总能给我们提供好的忠告;无论在何种情况,民间故事和童话的忠告都是极有助益的。”民间文学不仅仅承担启蒙教育,它还要教会人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也就是说,它要使人们了解社会及相关事务,提高人们观察社会和认识社会能力,从而区别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

所以,在回族民间故事中,总会有一部分的故事是以伦理、道德教育为内容的。如《小木碗》、《蝎子》、《艾思麻的四个儿子》、《坏断筋》等故事告诫人们:人要懂得报答养育之恩,不能虐待、遗弃老人。如果虐待、遗弃老人会遭到惩罚的。反之,供养、善待老人会得到好的回报。而《弯弯棍》、《大官和他的阿娜》等,对那些为富不仁,为官贪婪成性的人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回族民间故事里总是极其鲜明、直接地阐述观点,从不掩饰回族民众对丑陋现象的厌恶情绪,这恰恰就是民间文学应有的品格,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被广大的回族民众所接受,所喜爱。并以此为慰藉人的心灵,愉悦情感。

民间文学是实施教育的手段与工具,这仅仅是其价值的一个方面,其另一方面是它的娱乐性。恩格斯在《德国民间故事》中说:“当他辛苦地做完一天的工作,晚上回来疲惫不堪的时候,娱乐他,恢复他的精神,使他忘记沉重的劳动,把他那贫瘠沙砾的田野变为芬芳的花园。”从心理学的角度,心理的愉悦源自二方面:一是愉悦的主体;二是源自外部的刺激。民间文学所带给广大民众的愉悦感,不单纯是一种身体疲劳的释放,更大地是人精神世界的自由。所以,在回族民众演唱花儿时就直白地表达这一追求。

花儿不唱心烦哩,

唱了花儿才解馋哩,

哪怕明日死去哩,

今日我还要唱够哩

俄国美学家康定斯基说:“灵魂与肉体密切相联,它通过各种感觉的媒介(感受)产生印象。被感受的东西能唤起和振奋感情。因而,感受的东西是一座桥梁,是非物质(艺术家的感情)和物质之间的物理联系,它最后导致了一件艺术作品的产生。审美的愉悦是回族民众最直接的精神诉求,而民间文学则是回族民众自我愉悦时必须借助的形式,如同那首花儿唱到那样“哪怕明日死去哩,今日我还要唱够哩”,美的精神愉悦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

二、强化民族历史的记忆

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历来都是各民族反复强调与记忆的主题。尤其是民族形成的早期,各民族在强调其民族形成的历史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民族形成史神圣化。回族也不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回族民间传说就是回族的“口述史”,它是印证回族历史的最直接的“史料”,也是向回族民众进行民族历史教育、强化民族记忆的最佳范本。因此,“当‘口述’与‘历史’两个概念组合在一起,它便产生了颠覆性的意义。”回族族源传说《回回原来》就是将历史与传说组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新的意义。

张星烺编著《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将《回回原来》收录其中。该传说讲述的是,回族先

祖宛葛斯应唐太宗之邀来华传教,深得太宗欣赏,于是,唐太宗决定选三千唐兵换三千回回兵,“此三千回众,生育无穷,即会中国回教徒之祖先也。”从史料记载看,唐代时期,回族先民来华传教确有其事。而其来华传教的原因是否真如传说所说的那样,是受到唐太宗的邀请,有待考证。但是唐肃宗时,由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唐王朝向大食兵请求援助。大食出兵帮助唐肃宗平定了安史之乱。于是,“来华传教”与“帮助大唐”这二个史实联系在一起,再加上,回族起源的问题,《回回原来》将这些因素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这样,既可以说清楚回族起源的问题,也把以往回族的起源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一直都纠缠不清的问题悄然化解了,再以唐太宗时期的背景,使得民间传说既有可信性与神圣性,又有传奇性。有利于在回族民众中,甚至在回族以外的民族中广为传播,成为强化回族内部认同的“凭证”和“共同记忆”。

同类推荐
  • 传统与文化

    传统与文化

    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内涵丰富、气势恢宏、绵延不绝、奔腾向前、从未中断的文化成就。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跳动脉搏,继承、创新和发展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个人文化素质和整体素质。是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 史记·本纪(精粹)

    史记·本纪(精粹)

    开纪传体体例之先河,堪为正史的典范。《史记》是中国开创纪传体体例之先河的史学著作,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本纪”叙帝王,以“世家”载诸侯,以“列传”记人物,以“书”述典章制度,以“表”排列大事,网罗古今,包括百代,创立了贯穿古今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通史先例,成为正史的完美典范。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不仅是一部光耀千古的历史巨著,而且是一部垂留史册的文学巨著,被鲁迅先生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具有极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司马迁也因此被后世尊为“史迁”“史圣”。
  • 中华典故(上)

    中华典故(上)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 和谐处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和谐处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日本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

    日本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

    本书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尽可能客观公正地再现日本有文字记载以来日语语言文化与文学发展的整个进程,同时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对日语语言的特殊文化内涵进行明确、清晰的表述,既有对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的宏观分析,又有从民族文化心理、交际习惯等不同侧面对日语文化内涵的具体介绍,旨在帮助学习者从宏观上把握日本语言文化与文学发展脉络及动向,从微观上了解其发展进程中各个时期主要日本语言文化与文学形式以,达到认识日本文学本质的目的。
热门推荐
  • 太子妃升职记(下)

    太子妃升职记(下)

    【全网独家】雷萌神剧原著小说。为了弥补工作失误,司命星君将现代男人陈然的灵魂偷偷从地府带出,附身到“落水身亡”的南夏太子妃张芃芃身上。这天上掉下来的是馅饼还是陷阱?丈夫不喜,婆婆不爱,男人心女人身的张芃芃如何才能从“太子妃”一路顺利地升职为“太后”?这是一个“女人”在后宫的奋斗史……同时,也是一个“男人”在后宫的苦难史……痴情太子兜售真心假一赔命,好色太子妃性别错位笑料迭出……
  • 山那边是海

    山那边是海

    自幼无父无母的女孩姚伊楠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性格活泼开朗,在大学里被富家子弟许志远所倾慕,两人结下短暂的友情。原定出国留学的许志远因为伊楠想要放弃,惹得爱子心切的许母大发雷霆却又无可奈何,只得让志远的哥哥梁钟鸣找伊楠谈判,想用计骗志远出国。耿直的伊楠不肯就范,谈判破裂,但伊楠对温润儒雅,文质彬彬的梁钟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次偶然,伊楠与梁钟鸣再次邂逅,两人从此有了交集……
  • 济世救国策

    济世救国策

    三国将临,风云乱世,被历史潮流淹没的将领——陈到将于本书涅槃重生,再现那段精彩往事。本书将以陈到的视角和原创历史武侠的视角展开,讲述陈到从灭门之祸开始,从雏鸟开始走入武林,并一步步变强,带着自己止战保天下太平的心愿与抱负走入沙场。他曾有过美好抱负;有过奉献牺牲;有着和爱人的相知相守。也犯过错误;也曾失去一生所爱;也有失去初心、看着理想破灭的绝望。在此硝烟乱世之中,我们将在陈到的引领之下,再品三国,再论英雄。
  • 独家宠溺:暮少,请臣服

    独家宠溺:暮少,请臣服

    【重生豪门宠文,宠宠宠】传言,男神苏暮止,有颜有钱有权有势,不近女色传言:林家四小姐大字不识,琴棋书画样样不通,要多废物有多废物。苏暮止浅笑,清绝矜贵,直道:学霸学神,除了她还有谁?当他遇到她——苏暮止摇身一变,工作?闪开!钱?不要。他只想一件事情,和她一同终老,看花开花落。而凉子卿只想躲远点,再躲远点!
  • 夏了夏天

    夏了夏天

    曾几何时,少年和少女们不知忧惧地穿梭在夏日校园,升学率、排名等词汇只是生活的镶嵌,真正连绵成广阔世界的是真实、单纯与爱。总有人说,初三能让人一夕成长,但是,这样的成长,是否也是最后青葱岁月的心灵的祭奠?少年和少女们在校园里穿行,分数已经成了生活的镶嵌,充盈他们的是真实、单纯与爱。只是最后,他们终将离开。
  • 和竹马一起的日子

    和竹马一起的日子

    沈茹卿从小对白羽亭是各种喜欢,对齐慬是各种嫌弃,后来齐慬出国了,白羽亭离开了... 时隔六年白羽亭以白少亭的身份出现在齐慬面前接近沈茹卿。 “白少亭,我们之前是不是见过?” “没有。” “是吗?” 当所有的真相浮出水面,沈茹卿又该如何选择呢?高甜,放心阅读~
  • 营养煲汤精华

    营养煲汤精华

    《营养煲汤精华》为您介绍的是家常汤系。无汤不上席、无汤不成宴,国人嗜汤由来已久,而喝汤的习惯更是千百年养成的。一碗美味的汤煲,不仅要享受其鲜美的味道,更要注重对营养汤煲中各种清润滋补精髓的吸收。不论季节、不论老幼,一碗好汤总是会带来全身的舒爽。不管是香浓醇美的浓香肉汤,还是鲜美清淡的清新蔬果汤,亦或是鲜香爽口的海鲜汤,都是餐桌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碗好汤,保全家健康。
  • 最后的古村庇护者

    最后的古村庇护者

    现在的你,是不是很怀念儿时无忧无虑,乐不思蜀,没有烦恼的时光?可是在你儿时可不是这样想的……我要快点长大,想干嘛就干嘛。我要快点长大,想吃啥就吃啥。我要快点长大,想买啥就买啥。我要快点长大,天天都可以吃泡面,辣条,火腿肠。喝哇哈哈,小洋人,健力宝,八宝粥。我想长大……你想长大……你想长大个屁。
  • 被抚养的少年是魔王

    被抚养的少年是魔王

    战场上少年挥舞着漆黑的魔剑,黑色的短发与黑色的衣裤在风中缓缓飘动着,少年名为血色黑暗。
  • 创世衍生录

    创世衍生录

    在魔兽主宰的世界,渺小的人类一直在思考着:我们来之哪里,我们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