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73600000048

第48章 曹禺书边的闲话

清理先父的书柜,偶而会有意外发现。某些书籍似乎蕴藏有故事的线索,似乎有无言的诉说,可惜我无由领会,只是徒生感喟。近日病中无聊,就把几册曹禺作品拿来说说。

它们都是建国以后的出版物,就按出版时间序排列。

一是《雷雨》和《日出》两个单行本,由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6月和9月先后出版,同样的封面设计,《雷雨》覆以浅灰色的细网纹,《日出》覆以浅黄色的细网纹,书名上方都印有“五四以来话剧剧本选”字样。两书封面上都有钢笔手写的“付印本”字样,应是曹禺笔迹。书内改订之处极多,也一律是用钢笔留下的,书内尚有个别页面,是将改订内容写于小纸片,再粘贴到页面上的。《雷雨》书内另夹了6页500字稿纸(20×25),其中第6页又粘贴接长了1/3,都是用钢笔写得满满的。我猜测,这两册书应是后来交人民文学出版社重版前,曹禺先生交给先父的。

二是《明朗的天》和《迎春集》这两本书。《明朗的天》是精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本书虽是1版1印,但在它之前,同社已在1956年11月出版过这个剧本,这次是重排印行。这是曹禺在建国后写作的第一个话剧剧本,我未曾读过,据说反映的是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上演后在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期间获剧本创作一等奖。扉页上有曹禺钢笔手迹:“仰晨同志指正曹禺1959、1、29”。《迎春集》是北京出版社1958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是短文合集,其中有些文章是今天没法看的,例如有《胡风,你的主子是谁》、《吴祖光向我们摸出刀来了》这样的题目,书后有作者本人的《后记》。附带提一句,作者是在1956年成为中共党员的。扉页上有曹禺钢笔手迹:“树基同志指正曹禺1959、1、28”。我注意到二书题赠的时间只差一天,却分别题写了先父当时用的名字和曾用名,不知有什么意思在里面。

三是根据巴金小说改编的四幕剧《家》,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4月1版1印,书内用纸粗劣偏黑。曹禺说:“我写剧本总不愿写得那么现实,写痛苦不幸就总写痛苦不幸,总得写出对美好希望的憧憬和追求。改编《家》时也是这样一种心情”(《曹禺自述》京华出版社2005年出版),我读同名小说和剧本相隔40年,年龄阅历相距太远,阅读感受不在共同基点上,但还是比较喜欢原著。此书也是签赠本,扉页上有曹禺钢笔手迹:“仰晨兄指正家宝77、12、8”。它的出版时间与题赠时间有这样大的跨度,似乎有些非同寻常,特别是中间经历过那10年劫波,这本书的价值更其不同,这种赠予的意义也更其不同。

四是《曹禺选集》,内收入《雷雨》、《日出》、《北京人》三个剧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5月北京第1版,1978年4月辽宁第1次印刷——真是匪夷所思,出版时间与印刷时间相隔竟达17年!1959年里曹禺有两信与先父谈到这本书,当时已经提到过样书和稿酬的事,难道真是到1978年才出书吗?是因为“自然灾害”和“史无前例”延迟了下来吗?一时无从确定,果真是如此,即使不能断定它是绝无仅有的例子,也留下太多回味了。本书付梓前,先父主要在忙于1981年版《鲁迅全集》的工作,但是为了写这本《选集》的《后记》,曹禺曾反复找他商量修改,并两次书信沟通,相关事情可参见拙文《父亲与曹禺交往琐记》。这本书扉页上也有曹禺题字:“敬赠仰晨同志教正家宝七八、五”。

以上6本书,前2种因为大量保留了作者的改订痕迹,可能最具研究价值。搞研究不是我要做的事,只是出于好奇,将它们与上述的《曹禺选集》以及后来出版的《曹禺全集》(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年)粗粗对照了一下。发现改动处不可谓不多且不可谓不大,比之《日出》,《雷雨》的改动尤多。

曹禺本人说,“旧本《雷雨》的序幕和尾声写得不好”(《曹禺自述》),然而前述《雷雨》1957年版在《序》之后即是正剧,1961年版没有《序》只有正剧,“序幕”和“尾声”这两部分在1996年版才见到,他说的“旧本”应是指建国前的版本了。曹禺又说:“这个戏太长了,曾多次想删改一下”《〈雷雨〉英译本序》。前述1957年版《雷雨》书中所夹的6页手稿,应该就是在实施这种想法,它们压缩取代了书中第四幕的部分内容(P148-157),1961年版《雷雨》即据此排印,但是这部分内容在1996年版《雷雨》中又再次重新改过,恢复了删削的内容并有所增补。相信这部作品是曹禺修改最频繁的一部,他说过他记不清出版前改过多少遍,现在仅从我看到的版本看,他一定也记不清出版后改过多少遍。

《日出》1957年版,书前原有多段书摘,包括老子《道德经》一段,《新约》五段和《旧约》一段,这在1961年版里没有了,到1996年版才恢复。曹禺表示,(早年)因为审查制度,有些话不敢在剧里说出来,只能借这些引文发泄(《曹禺自述》),读来不由人不想,到了连这些引文也要删去时,真不知是什么世界了。《日出》1957、1961年版都只有四幕剧,1996年版在四幕之外,第三幕后插入了《附记》,内容是第三幕落幕前的另一种写法;全剧四幕后又增加了《〈日出〉第三幕附记》,它是1936年发表在《文季月刊》上的;又增加了《〈日出〉》跋》,没有记明写作时间,但我查到它在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版《日出》中是有的,这些不同应与《曹禺全集》对作品采用编年序有关。

一直以来,自己是过着一种没有雷雨也没有日出的生活,连前路的方向也不知道,更不知道写这种拉杂的小文有多少意义,或许读者也正有同感,那真是要说声抱歉了。

2009年3月

同类推荐
  • To hell,上海

    To hell,上海

    “妈的,上海人怎么这样,鸡肠狗肚。凭什么不要外地人?不问可否、不管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末了,还在叽咕《谏逐客书》——这小子要生在春秋战国准是个朝秦暮楚顶呱呱的纵横家。我想想:也是,把两个大活人劈了,你再去自首,就算免你一条死罪,你也得抵一条命。又何苦在死前上法庭丢人现眼一通呢?吴宇报上去的《论当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走向》的毕业论文题目给王连生教授打了回来,附带上边还写了一大堆诸如“时代性不强”、“开拓性不够”、“僵化”等等让吴宇头疼的评语。
  • 与群山一起聆听

    与群山一起聆听

    《与群山一起聆听》是中国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彝族诗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的诗歌对话集,收入作者与中外知名诗人、媒体人关于诗歌的对话25篇,其中,与苏联、俄罗斯著名诗人叶夫图申科的长篇对谈,与美国原住民诗人西蒙·欧迪斯的对话、与匈牙利著名诗人拉茨·彼特的对话,及答罗马尼亚《当代人杂志》的提问等篇,均曾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具有丰富的信息量、深刻独到的思考和诗学的启示意义。
  • 别说你懂写网文

    别说你懂写网文

    本书由网络文学的基本概念说起,从写作技巧到作品分析,从读者心理到营销策略,最终谈到作者的个人成长,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不仅给网文作者架设了一座成长的阶梯,也为网文读者描绘了一幅网络文学的全景图。
  • 彼岸天都

    彼岸天都

    四天令传说为诸神遗落人间的神器,有开天辟地的力量。图谋远大的吴越王从怪人曰曜处得知这个传说,亲往苗疆。吴越王抓走苗疆首领的女儿吉娜,以换取上古神器四天令,却引来更多人的争夺。嵩山之巅,卓王孙与武林盟主杨逸之一战,天下震动。日曜借预言之力,推断出相思是一位异族女神转世,她用相思的心血将四天令熔铸成湿婆之箭。吴越王得到日曜的帮助,一心搜集上古神器四天令,以获取一统天下的力量。被奉为武林砥柱的武当三老莫名陨命,陈尸少林寺门口。杨逸之为避免天下浩劫,独闯华音,与卓王孙约定三月之内查明真相。杨逸之追踪线索却被吴越王偷袭成重伤,失去仗以纵横天下的风月之力。与公主交换了身份的相思从井底现身。
  • 我崇拜我的草根爹妈

    我崇拜我的草根爹妈

    这是一部散文随笔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纪念文章8篇,分别为《苦海蓝天》《家中爹是大将妈是帅》《舔犊情深》《不一般的育子方法》《爹妈重男不轻女》《爹妈在周边乡亲中的名声好得不得了》《爹妈两情相悦生死相依》《爹妈坦然面对生命终结》。
热门推荐
  • 却将相思惹尘埃

    却将相思惹尘埃

    她护他长大,一招一式亲手所授。他却用这一身武功将她毁了。筋脉具断,成了废人!“慕尘,你喜欢过我吗?”“喜欢?你不过是本王的一条狗!”他声音冷若冰霜,眼中只有厌恶。她凄然惨笑,原来这么多年的陪伴,不过是换来这样一句话。青山为雪可白头,而她,只是场笑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神级大主播

    神级大主播

    大吉大利,今晚吃鸡。在这个吃鸡的世界里,狙帝·魔神的名号让人闻风丧胆,我就是我,在这个世界里,我就是主宰,谁与争锋?陈默带领着一众美女在这个世界里横行霸道,在现实世界里,陈默舒舒服服躺着,简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 北大口才课

    北大口才课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说:“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知识和经验,85%取决于沟通能力——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可见,语言表达的力量是巨大的。在人际交往中,高超的口才技巧能够帮我们准确地表达思想、维护人际关系,甚至可以变危机为转机、化劣势为优势。它可以让我们在社交活动中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在职场中应付自如,游刃有余;在朋友面前口若悬河,谈笑风生;在恋人面前甜言蜜语,海誓山盟;在演讲台上慷慨激昂,意气风发;在论辩场上舌战群儒,雄智多辩。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好命不好命,说话来决定。因此,好口才是人们闯荡社会的一项基本技能,是每个人都推荐的社交能力。
  • 闪婚情深:总裁蓄谋已久

    闪婚情深:总裁蓄谋已久

    公司破产,父亲自杀,未婚夫和闺蜜双双背叛,一夜之间,黄嘉茜从豪门千金变成被人耻笑的破落户。而在她最绝望的时候,神秘商业新贵闫靖荣从天而降,朝她伸出了手,“和我结婚,我帮你打脸!”她一咬牙一横心,点头答应。婚后,她以为两人可以相敬如宾,和睦相处,可事实上却是……
  • 穿成美男子

    穿成美男子

    穿了!穿成了张昌宗——没错!就是那个历史上著名的小白脸!想起唐书写的:天后令选美少年为左右奉宸供奉!张昌宗摸摸脸,放下铜镜,心头危机感空前高涨!
  • 脑髓地狱

    脑髓地狱

    1926年11月20日,住院在九州帝国大学精神病科的第七号病房楼的某一呆子青年,突然随着病房中的挂钟的“嘀嗒嘀嗒声”的节奏而恢复了意识。不过,他自己的姓名和经历一切都回想不起来。然而从邻近的病房中传来了一位少女的悲痛喊叫声“哥,哥哥——是我——我是哥哥的未婚妻,你想起来了吗?”据说有位住在九州帝国大学精神病院的患者——若林教授,为了让呆子青年回想自己的过去,把他带到狂人医院的标本室。在那儿,找到了二份资料,一份是《幻术》的狂人日记,另一份是在一个月以前自杀的正木博士的遗物资料。
  • 经理人必备商务口才与谈判知识

    经理人必备商务口才与谈判知识

    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项成就都是经理人员的成就,每一项失败也都是经理人员的失败。中外企业的无数案例都证明了一个结论:经理人员的学习能力、知识视野、理想、献身精神和人格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成功。本书是经理人必备系统丛书之一,从管理概论、管理职能、管理创新以及管理法则与实践四方面,比较客观地讲述了经理人管理工作的本质,为广大经理人搭建出走向成功的知识阶梯。
  • 明卫

    明卫

    崇祯死后,清朝皇帝曾提出明亡于万历之说。不论是怎样的政治目的,由古至今,多少学者也都如此认为,提起万历皇帝大家都咬牙切齿,觉得是他昏庸无能毁坏了大明江山。真的是如此么?作者带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万历四十八年。
  • 全球导演

    全球导演

    多年以后,他拿到了导演可以拿的所有奖项,获得全球赞誉,仍有人提起他拍的第一部十万块投资的科幻大烂片。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说,那部电影是他现有成就的最坚实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