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73600000051

第51章 为书所困

连续搬家。春节是自己搬家,中秋是母亲搬家。家无长物只是多书,搬家就是搬书,或者说主要是搬书,这是搬家最辛苦的地方,这期间反反复复想到本文题目上的四个字,可见它是实感不是无病呻吟,而后又意识到它可能已超出了搬家覆盖了我的人生。

父亲留下的图书,文学作品居多,它们不是收藏,没有专题,是因工作关系和阅读兴趣累积起来的。这些书从没有清点过,有过流失,尚存的约在两万之数,这数量相对于父母的住房面积是不小的负荷,明显挤占了生活空间。为了提高使用效率,家里书柜都是内外双层放书的;又为了读取方便,内层的书是必需垫高的。为此,曾做过专用的小木架去垫,也曾直接用书去垫,比如马恩列斯的全集或文集,就会被派作这种用场。想到过电影里列宁称某些书不能枕头只能垫脚,心里会对革命导师有些歉然,其实我家的做法并不包含贬意或歧视,只是因为家里多半不会有人有时间去读那类书。

我和哥哥成家后,各自的书当然是各自存放,我们也都从父亲那里有所继承,我这边在文学书籍之外多了工具书和外文书,哥哥那边在文学书籍之外芜杂到难以概括,兄弟二人的共同之处是在文学书籍外都有不少围棋书,父子三人的共同之处是家里都有些书满为患。

今年我迁入新居,半年后征得母亲和哥哥同意,在同一小区同一座楼内租到房,请母亲也迁居过来了。我的新居有书柜八只,将自己旧居的书移来,将将就填满了。母亲的新居虽不算小,格局和设施却不便存放图书,所以她旧宅中的书一时无法随迁。旧宅中原本分置在两套两居室的书,全部集中到一间居室存放,室内整面墙的书柜之外,另装了五只书柜,书照例全部是内外两层存放,尚有余者,只能装箱堆放。

父亲终生与书为伍。少年时做排字学徒,青年时进书店,再转入出版社,从在职到离休后的岁月,都在以不同的角色从事书籍的生产。他经年阅读作者的手稿,阅读付梓后的清样,说他终生在阅读中渡过也不为过。但是他生前最多的感慨就是,有太多该看的书还没看,有太多想看的书还没看。他曾有的宿愿是,到了晚年能脱离工作凭兴趣读书,然而真正到了离休以后,要做的事情简直比在职时更多了:零星者不论,多卷本《巴金全集》和《巴金译文全集》的全部工作,《茅盾全集》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他离休以后完成的。他在写给巴金的信里也提到过读书与工作两种心愿的矛盾,大意是读书只能愉悦自己,而工作可能愉悦众多读者,他决意选择后者。

父亲读书多是正襟危坐。他极爱整洁,他看过的书历来是完好如新,唯一的阅读痕迹只是加包了书皮。晚年他在病榻上读书,也同样是包了书皮,并且必在书下衬托木板阅读。他晚年收受旧雨新知的赠书越来越多,而同期中国出版物上的差错也越来越多,他看过的书内往往会夹一纸条,上面是勘误记录,有时还誊清一份寄给作者。在《王仰晨编辑人生》书内,就收入了他与徐开垒、沈毓刚两位先生的相关通信。我觉得,父亲终生为难以实现的阅读规划苦恼,除去工作的耽搁,也是被这种正襟危坐的阅读方式影响了效率。处身这种状况,父亲还是不停地买书,逢有书市活动而又抽得出时间,不去走一遭抱些书回来总是心有不甘,我曾笑他为书所困。

我读书与父亲不同。一是没有端正的仪态,倒是与欧阳修“三上”之法(马上、枕上、厕上)暗合,二是没有虔敬的心态,基本是兴之所至,信马由韁。少年时,是予取予读不问价值不思责任;青年以后,阅读内容有所斟酌,阅读数量锐减;进入中年愈发懈怠懒散,往往并无什么原由,就无声无息地搁置了阅读,明明是期望亲近的书,也会近在咫尺地与之隔绝,总是心猿意马,总是耽于游乐,明日复明日地拖延。到父亲去世后,真正意识到自己也不年轻了,非但不年轻,依照我们中土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入保障范围的日子也不远了。随之想到应该抓紧读书,缩小“书有未曾经我读”那个“未曾”的圈子。这样想的时候,不免也会想到为什么读书的问题。为人生而读书么?可是人生际遇和世事沧桑带来的困惑,有多少能由阅读而拨云见日呢?为读书而读书么?不合先贤的教诲,却是实在的理由,然而在读书中获得的感官享受,真能多过现实中所获得的么?一方面有和父亲完全一样的想法,感觉有太多该看的书还没看,有太多想看的书还没看,另一方面又有太多的狐疑在侵蚀“拥书万卷”的情怀,结局是继续听任书籍束之高阁。

阅读减少的另一层原因是,随着本身生活阅历的增长,多少会对于他人的说教或是感受产生抗拒,经常产生逆向的思维,换言之就是对他人的否定。不惑之年前后,父母都曾问我,怎么很少见你看书了啊?我答该是产出的时候了,一味看下去所为何来?说这话的时候,底气并不足,知道不该将汲取与产出对立起来,更何况腆颜以产出作了托辞,却未见产品问世,反而徒增压力,时常令自己困扰甚至是焦虑。

人贵有自知之明,我没有,我到今天也理不清自己与书的关系。幼时的生长环境使我较早形成了对书的喜爱,那原本是对阅读的喜爱,后来好像变了味儿,变成了对阅读载体的喜爱,变成了以书籍为玩物的叶公好龙式的占有欲,从爱阅读到爱书籍,表面看是相承的习性和情结,其实是经历了沦落,是从信仰沦落入幻觉了。在这种幻觉支持下,明知书中未必有千锺粟和颜如玉,明知为书所困,为书所误,还是不思自赎不能自拔,这与陷身股市的股民相仿佛,明知熊途中难有收获,就是难以割舍,说不清究竟是知识/财富的渴望还是书香/市场的氛围攫住了自己。

前半生为书所困,一事无成,未能满足父母的期望,也未能满足自我期望,后半生能脱出困境么?实在不敢说。无论未来还有多少日子,世上的书肯定读不完,就像世上的钱赚不完一样,终我此生,恐怕连家中的书也读不完。自己又属于极懒散的人,喜欢轻松自在,不愿难为自己,想得到做得到的,大概还是沿老路走下去,偶尔勤快时就读几页书,再勤快时就涂几个字,将忘掉被困当作脱困吧。

2008年10月

同类推荐
  • 冬日无聊

    冬日无聊

    “如果你能说服我,你必须给我证明。”沙融肯定地说。“证明什么?”我站在讲台上,看着这个扎着两个羊角辫的女孩。“只要我比你先跑,你无论如何也追不上我。”“我追你干什么?”大家哄堂大笑。沙融也跟着笑了起来,她的眼睛里放射着快乐的光芒。“按照你的逻辑,只要推理正确,结论一定正确。我们可以举行一次赛跑,我让你跑不过我。”“我一直保持着教工的百米记录。”“那没用,我先跑。”“我让你30米。”我看着沙融苗条的体形自信地说。
  • 血脉与回望

    血脉与回望

    回望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生长痛”,用尽可能温和的方式,表达所观察和理解的世界。《血脉与回望》,收录散文作家王月鹏近年创作的以作家在胶东半岛四十余年间的青少年生活和工作见闻为主题的系列散文作品。
  • 那时很年轻

    那时很年轻

    《那时很年轻》收录了《福清城里有座小楼》、《有用或无用的小说》、《散文的精髓是自由》、《中国的惰性》、《文学的作用》等散文、随笔作品。
  •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潘乃光的诗歌,直抒性灵,清淡自然,是他几十年幕府生活的结晶,亦是他用心灵去触摸幕府体制之后的伤痛之言。其诗不仅是他游幕的人生传记,同时也是他整个心灵的独自,是一部心灵的历史。它展示的不仅是他个人的人生遭遇,同时更是整个晚清游幕文人的生存状态的历史缩影,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的生活原貌。在他的诗中,其情感之无端,思想之激烈,人生之蹉跎,岁月之流逝,种种伤时感世之言,无不警示着幕府士人生存状况的恶化,诠释着他们在特定时代的心灵感受,掀开了晚清一代游幕士人所处文学生态环境之一角。本校注以光绪十九年铅印本作底本,手抄本为参校本。对潘乃光的诗歌文本进行了系统的校正与阐释,力图再现其诗歌原貌。
  • 垂钓日记

    垂钓日记

    本书收录了《“战”安昌》、《云竹风光掠影》、《冰天雪地独斗寒》、《寒风砭骨》、《倾听冰声》、《在大风中搏击》、《暖泉沟空军之行》、《青海湖散记》、《买鱼竿》、《夏钓清潭》等作品。
热门推荐
  • 重生恶夫狠妻:窈窕毒女

    重生恶夫狠妻:窈窕毒女

    前世仁孝端淑,却被庶姐抢走未婚夫,被庶妹陷害名声尽毁,被庶母灌下毒酒!再次重生她狠下心肠,斗生父,掐继母,灭姨娘,脚踢姐妹,步步为营六亲不认,杀的魁魅魍魉片甲不留,誓将还她一个公道。不爱花样美男子,就爱邪恶坏男人哟!
  • 妈咪爹地回来了

    妈咪爹地回来了

    ☆晓月晨曦★我的新文已完结,欢迎围观!【已完结,霸道首席,萌宝酷妈,有虐有宠有灵异,欢迎跳坑。】孤女带着拖油瓶住进某市的豪门世家,丈夫不爱,婆婆嫌弃,小姑子记恨。他说:“林惜,我不管你是用了什么手段、采用什么方式怀上并生下了我的孩子,但你不要妄想母凭子贵,因为,在我眼里,你只不过是一个不择手段的贱‘人而已!”当她被他伤透了心,选择离开时,他挽留,并且对她百般疼爱。这是什么意思,她在时,他恶语相向,她离开时,他百般挽留?
  • 聆雪

    聆雪

    一个是一无所有的零,一个是绫罗绸缎的绫;一个是命运悲苦的雪,一个是阳光开朗的雪, 命运各自给了她们怎样的安排? 两条平行线偏离了各自的轨道相交在一起,分离后又各自走向了怎样的人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钦录

    钦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飘叶落江湖

    飘叶落江湖

    他叫柳飘叶,人生就像一片飘叶。一朝错,风吹起落在江湖,漂流若许年。后来,他找到落脚的地方,是一间客栈,又是江湖一隅。人来人往的江湖,他拥着侠义情怀,改变身边的世界。他说:愿江湖常存侠义,愿天下常守太平,吾贫病受冻死亦足!(以大瑜朝廷由盛转衰,江湖由衰转盛为背景,以江湖客栈为焦点,描写大时代变化下的市井生活。)
  • 魏成修仙传

    魏成修仙传

    这里的修真者和我们一样要从识字明意开始,学习修行,学习战斗,学习灵器、灵药、灵丹、灵符、阵法等等。主角魏成,一个家庭不幸的孩子,如何在繁荣稳定的修真界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故事。十三年书龄修仙小说迷的逃离现实写作,书写我心中的仙侠。
  • 以剑与诗歌佐茶

    以剑与诗歌佐茶

    高妙的道术、奇诡的魔法,诗词可以为剑,谈笑之间杀人。身怀绝技的人与非人,为着各种目的混杂于人群之中。他们或争锋斗法,或潜心治学,或争权夺利,或逍遥享乐,在普通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保持着微妙的平衡。从与一位神秘少女的相遇开始,孙苏合身不由己地闯入了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破解连环诡案,斩破必死宿命,揭开历史烟尘背后的惊人真相。诗为兵,剑为胆,一杯清茶,会尽豪杰,潇洒华丽的冒险英雄谭由此堂堂展开。
  • 秦汉战争史(下)

    秦汉战争史(下)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战争史是记述这一特殊社会现象产生和发展全过程的专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主体组成部分。我国几千年来,有记载的部落之间、民族之间、诸侯之间、新旧王朝之间、阶级之间、阶级内部及国家之间所发生的战争,数以千记。中国战争史有着丰富的内容,它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灿烂夺目的光辉。
  • 拜拜哈喽

    拜拜哈喽

    一部很离奇的小说,有的是真实的,有的是虚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