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0000000024

第24章 春天

在北方,春天不是春节之“春”,也不是春分之“春”,节气与她无关,她有自己的时间表。

而春天的降临往往始自于一个细节。比如某一天,当你在散步的时候,不经意发现,向阳的山坡上,那些萎黄的草丛里竟然抽出几丝新绿,在阳光下的星星点点,晶莹发亮。这时蛰居了一个冬天的心浸润着浅浅的喜悦,原来春天悄悄隐藏在这里。“眼波才动被人猜”,像少女,极力隐藏内心的秘密,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抬眼望去,天空似乎比以前明媚了许多,阳光也和煦了许多。然而春天却没有来,山还是枯黄的,风里含着飕飕冷气。

在等待春天的日子里,我们还要耐心。

在昼与夜的交替里,一切在悄悄变化,忽然有一天,发现街道两边的垂柳似乎在一夜之间绿了。柳丝儿又柔又长,像女子飘逸的长发,柳叶像纤细的逗点,透着若有若无的淡绿。再过几天,柳枝儿上的小逗点儿又变成了兰花指,仿佛在指点着春天里的无限风光。

春天到底是哪一天来的呢?却叫人怎么也想不起来。

不知不觉的,春天的感觉渐渐浓起来,远望春山,娇黄的迎春花开了,明亮的黄,黄得开朗;绯红的山桃花也开了,鲜艳的红,红得任性;她们抢在绿色铺天盖地之前占尽春光,出尽了风头。山坡上的人家,泥墙上方斜斜伸出一枝白色的梨花,粉装玉琢的,似乎不甘心被关在墙里。在春风里招摇着,好像怀春的女子期待着一场风花雪月的爱情。

路边野地里的三叶草,不知不觉的已经茂腾腾蹿起来,就像半大小子蹿个子似的,几天不见忽地又长高了一截;好像顽皮的孩子抢占地盘似的,一大片,一大片,起起伏伏,挨挨挤挤。三片绿中带灰的叶子支棱着,圆圆的,猫耳朵似的,静静谛听春天的动静。

谁没有属于自己的秘密呢?连路边的小草也有——我实在叫不出它的名字,也没有人知道。然而,它实在太动人了,柔软的叶子,细细巧巧,团团围成一个圆形,像孔雀开屏。我想不出是谁给它设计的形状,难道小草也知道爱美吗?

甚至连路边米粒大的花朵都令人惊异于造物主的神奇。一粒粒宝石蓝的小花,散落在草丛里,星星点点,像夜空里的星星。深蓝的花瓣,乳黄的花蕊长得一丝不苟,这一年一度的春天里谁肯草草打发呢?每一朵花、每一片叶都在郑重地打扮着自己。仿佛要在这个春天不计成本地挥霍一番。而谁能说不起眼的就不美呢?而蝴蝶也格外怜香惜玉似的,围着它们上下翩跹。

鸡蛋花总是那么喜气洋洋,淡黄的花瓣,简单明朗,像一张盈盈绽放的笑脸。耀眼的花朵在四周三叶草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

金黄的油菜花,像率性而为的女郎,妩媚泼辣,一路迤逦,一路燃烧。耀眼的明黄裙袂,轻舞飞扬,自信妖娆顿时绽放。

而小麦就显得规矩多了,这是农夫调教的结果。一片片方方正正的田地里,小麦齐刷刷,密匝匝,就像列阵的兵士,精神抖擞、血气方刚。壮实的躯体里仿佛随时都可以迸发出惊天动地的喊杀声。

院子里的那棵银杏树终于苏醒过来了,不知什么时候也悄悄萌出了叶子,恰似一把把折扇。是胸怀天下的读书人指点江山的那把折扇吗?是才子赠送佳人传情达意的那把折扇吗?小小的折扇被春天的手款款打开,在春天里摇呀摇的,越摇越绿,绿得轻盈透明,绿得优雅精致。

而布谷鸟的叫声也在此时幽幽地传过来,隔了远山近水,隔了静穆的小麦地和馥郁的油菜花。农人在布谷鸟的鸣音里忙碌,诗人却听出了诗意。那是古中国诗词里的闲适与情致,也是春天在即将离去之前的一个意味深长的告别。

同类推荐
  • 写人·记事

    写人·记事

    这里有弹得一手好热瓦甫的琴祖,他走到哪里就弹到哪里;也有眼神专注得像工程师的鞋匠,闲来无事眯着眼睛晒太阳。另有奇人异士,能养金雕、会说祝词、擅唱花儿。这便是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风貌。
  • 漫品红楼

    漫品红楼

    本书以人物为经、时间为纬,通过轻松诙谐的笔触,不仅将“红学”研究成果以通俗化的形式传达给读者,而且融入了作者长期研究《红楼梦》的诸多心得。概而言之,本书不仅推翻了很多陈旧的定论,而且提出了若干值得深思的见解,而这恰恰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更不要说其文字的老辣与精炼!
  • 反抗者

    反抗者

    《反抗者》是法国荒诞存在哲学的文学大师加缪的代表作之一。在这本旁征博引的散文中,加缪秉承坦率、正直的态度,重新审视了人类历史长河中闪现的反抗精神:历史层面的法国大革命、俄国革命;思想家层面有萨德侯爵、圣茹斯特、尼采、马克思;思潮流派从虚无主义到超现实主义,从无政府主义到自由主义。加缪在《反抗者》中流露出的批判精神最终奠定了本书的经典地位。
  • 贾宝玉论

    贾宝玉论

    1986年3月,我敬爱的忘年之交,也是许多人所热爱的作家聂绀弩去世之前,他生病并发烧到三十九度。家人要送他上医院,他却死死地抓住小床的栏杆,怎样也不肯走。他的夫人周颖老太太急了,求我帮助,说“你去劝劝,也许说得动他。”我立即跑到他的寓所。那时聂老很平静地对我说了一句让我终生难忘的话。他说:“只要让我把《贾宝玉论》这篇文章写出来,你们把我送到哪里都可以,怎么处置都行,送到阎王殿也可以。”说完,仍然紧紧抓住小床。他去世后我写了五篇悼念文章,第一篇题为《最后一缕丝》,写的就是这个瞬间的事。
  • 好故事 好家风

    好故事 好家风

    阅读,是一项百年树人的基础工程。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2006年,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全民阅读”,并会同11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历史性地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今年,时值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十周年之际,迎来了辽宁省第五届全民读书节,阅读对我们来说显得更加富有意义。
热门推荐
  • 圣域大陆之魔神传说

    圣域大陆之魔神传说

    在这一片祥和的大陆,突然某一天传出了魔神即将降世的传说…而原本已失去废品为生的宁孤宁安,他们两个亲兄弟也因为一个偶然,竟然获得高人赠送的最强VIP系统!踏上了各自的道路!
  • 一声唤一生

    一声唤一生

    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一切兰因絮果。两世为情伤,第三世无果。还记得那年她带着奇珍异宝,珠翠繁华,前来下聘,八方皆热闹非凡。“愿眼前人视我为心上人,心上人日后是枕边人。”只是那一句我便记了这一生。后来你为护我而负天下,我才知道何为心上人,你却再做不了眼前人,更做不了枕边人……故事不长,也不难讲只不过是,相识三世,爱而不得情深,缘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十年后的选择

    十年后的选择

    十年前,四个一起创业的男人。因为意志的不同分道扬镳,其中一个意外事故死亡。他的孩子在十年后重新来到那些人的身边,是报仇?是怀疑?是他杀?这十年每个人努力生活想要忘记,却始终逃不掉罪恶的惩罚……
  • 血引了

    血引了

    点进来看一下呗简介也不用了,这写的很短的呦(?˙▽˙?)一会就看完了
  • 师父给的历练

    师父给的历练

    本是天之骄子,师傅的宝贝宠儿,却因闯下大祸被师傅贬到e空间体验世间各种人生,酸甜苦辣咸。如此便能真的浪子回头洗心革面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 蒋勋说红楼梦(第一辑)

    蒋勋说红楼梦(第一辑)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最肯忘相思

    最肯忘相思

    为了他我出卖了自己的尊严,得到的却不是关心。为了他我保留了自己的尊严,得到的却是爱护。
  • 一心平天下:王阳明

    一心平天下:王阳明

    本书生动而深入地讲述了王阳明57年的完整一生,通俗而准确地阐述了心学的奥义所在。王阳明其实是一个真实、鲜活、有血有肉的“人”,而非一个“神”,只因“龙场悟道”,达到了觉悟和解脱,开始“知行合一”,之后“致良知”,再之后“四句教”,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并被后世无数军政领袖人物奉为精神导师。这是一部用丰富的内容作支撑,能够真正走进王阳明的内心世界的传记。它充分地展开对大明王朝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社会情态细节的充分讲述,并以王阳明一生的修为与功业缔造为材料,从普罗大众之“心”出发,将“知识合一”解读得淋漓尽致,极接地气,借鉴性也更强。能让我们对王阳明多一份了解,对心学多一份感悟,人生多一份修行。同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洞悉人性的弱点,让内心更加强大。深刻了解王阳明的生平,领会“知行合一”的精髓,自能临事不乱,心静如水,答案源源从内心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