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9800000003

第3章 一棵一棵的树

我考上大学那年,父亲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棵枣树苗,父亲说,种上吧,好歹也算个纪念。我拿来铁锨,在我睡过的东屋的窗前挖了一个树坑。院子里本来有一棵枣树,是房子盖起来那年祖父种下的。经过这么多年的生长,那棵枣树早就枝繁叶茂了。每年秋天的时候,红色的果子挂满了树梢,很容易让人想起那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话来。现在的枣树也许是父亲早就计划好了的,父亲一向喜欢为一些重要的事情种一些树木来留做纪念,再种一棵枣树,无疑是对祖父种下的枣树的最好的呼应。

父亲喜欢种树,这或许缘于祖父的影响。在我家的房前屋后,有很多一人多粗的柳树和榆树。每次面对那些树木,我总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结,好像看见它们,就看见了几辈人的身影。那样的身影常常会把我拉到遥远的过去。家乡地处平原,肥沃的土壤很适合柳树、榆树、杨树这类树木的生长。每年春天一过,那些随风飘散的种子就会在一些潮湿的地方钻出一些嫩芽,风吹过几遍,它们的枝干就粗壮起来。这些树种虽然不怎么值钱,可是它们容易活,秉性都像庄户人家,不给除草施肥也会长成参天大树。每年春天,父亲都要从中间挑几棵好苗子来种在房前屋后,多年下来,那些树木早已经郁郁葱葱,把整个院落遮掩得生机勃勃。有时候父亲会指着那些树木说,树旺,人才旺呢。

我相信父亲的话,从祖父到父亲,一个家庭就像一棵树,蔓延开来挡都挡不住。

这两年,父亲种下的枣树也开始挂果了,每年枣树开花的时候,父亲总要给我打个电话,一边告诉我枣树的长势,一边问我什么时候回来。我知道他告诉我枣树开花是假,我什么时候回去才是他最关心的。往往含混地告诉父亲,有时间就一定回去,一定要把最好的枣给我留着。父亲一边怅怅地答应着,一边怅怅地一声叹息。那样的叹息常常会让我浮躁的心安静下来,我的眼前会浮现出满树的枣花和父亲微驼的背影。父亲老了,他心里想什么我都懂。

有一次,我劝父亲到城市里居住,父亲摇摇头说,城里再好,那是别人的生活,我以后的日子就是守着老屋,陪陪那些树木,它们是离不开我的。

父亲的话说反了,树木并不是离不开他,他离不开树木才是真的。

每次从城里返回老家,在无人的黄昏,我总会一个人悄悄地溜到房后的小树林里。那时的树林静寂、沉稳,粗大的枝叶披着黄昏的霞光,给我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上大学那几年,每当钱紧的时候,父亲就会砍一两棵树下来,拉到木材厂卖掉。心里虽然不忍,可也没有好的办法。那几年,我一直享受着它们带给我的最直接的恩惠。每次砍树父亲总会说,这得感谢你祖父,他早就想到你的现在了。我点点头,父亲说得一点儿也没错,我是他们身上的枝叶,他们知道我需要阳光和水分。

那年清明,我和父亲去给祖父母上坟。临行前,父亲拿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准备好的松树苗。父亲说,种几棵松树,就不怕你们以后找不到他们的家了。父亲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尽管我多次去过祖父母的坟地,但每次都会迷失方向,一想起多年后自己孤单的身影,我不得不佩服父亲的周到。

我们铲了祖父母坟上的野草,然后把松树种在坟的两边。刚才还荒凉的景象因为松树的到来忽然显得有些生气起来。我想到几年之后,这里绿荫一片,鸟声啁啾,地下的祖父母该是多么的高兴。

拿了铁锨准备回家的时候,父亲忽然说,等我走了,你别忘了给我也种上几棵啊。我看看父亲,在他的目光里看到了一种期待和坦然。我明白父亲话里的意思,可是我却不敢去想,在遥远的未来,这里也会有属于父亲的几棵树,而我的呢,儿子的呢,一切来得是这么的突然,我的胸口一阵压抑。

披了落日的余晖,我拉了父亲的手无语沉默。不远处的村庄掩映在茂密的树影里,黑夜又一次缓慢地降临。

我常常想,如果这些树木不死,若干年后,它们一定会古树参天,那时候不管是谁,蓦然回首,无论松树,枣树,还是白杨,那一棵一棵的树,仿佛就是一双一双的眼睛,它们会穿透时光,饱含深情,长年累月,绵绵不绝,经久不息。

同类推荐
  • 当沉思穿越时空

    当沉思穿越时空

    这是作者精心挑选的一本文集,收自1982年至2015年发表在省内外报刊的散文、随笔、评论、报告文学等作品计111篇,另有4部电视片解说词和文学脚本。以体裁为单元,分三辑汇编,皆为作者业余兴之所至的篇什。内容以散文、随笔为主,散文多以描述乡情、亲情、友情、民情等为主调,随笔多以叙议文艺与人生、与生活、与社会风气、与思想观念等为主调。文章虽小,但贴近现实,注重思想倾向性与文字可读性的结合。
  •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在我和原《新华日报·华北版》、《晋冀豫日报》(包括其前身《胜利报》)等新闻单位编写报史的老同志接触和阅读他们编写的史料中,有两点感受很深。一是他们认真负责、下笔严谨、亲自动手、善始善终的精神和工作态度。他们不顾年老和多病,亲自查访、回忆、翻阅、考证当时的报道、通讯、文章、社论的来龙去脉,实事求是地评论其影响和作用。二是认真研究和总结每个时期办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经验。他们编写出来的大量史料可资借鉴之处很多,真如“庾信文章,老年更好”。每读一文,既有置身于当年战争烽火的体验,又有置身于根据地建设的感觉。
  • 传统积淀与现代言说

    传统积淀与现代言说

    本书将传统的积淀与现代言说结合起来,从作为新文学源头的神话传统、文艺思想的多元化探索、文学史的本土化言说、新媒介形态下的文学四个方面阐述文学从传统到现代的过程。
  • 繁华深处的街巷

    繁华深处的街巷

    《繁华深处的街巷》系王剑冰主编的“乡愁文丛”之一种,是葛水平关于乡人和三晋大地的散文合集,收录散文30篇,另有代后记1篇。作者的语言富有诗意,写人叙事描写都注重意象和环境的营造,加之平静如水的心态,有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切感。三晋地区的深厚文化蕴养了作者,从简单的物件如石雕、铁制品、床、窗等看到文化的印记,具有深度和广度。
  • 艰难的指向(修订本):“新诗潮”与二十世纪中国现代诗

    艰难的指向(修订本):“新诗潮”与二十世纪中国现代诗

    本书是一本系统研究20世纪80年代“新诗潮”艺术革新运动的专著。重点探讨以“朦胧诗”“新生代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诗人打破僵化艺术体制、追求诗歌本体价值的艰难历程。作者立足于20世纪中国诗歌现代性寻求的宏大背景,兼顾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认真梳理了这股“新诗潮”从“地下”到“地上”,以及自我超越、“二次背叛”的生动景观,论述了这股重要诗潮在现代中国诗歌史上的界碑意义。
热门推荐
  •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张爱玲:相见欢,小团圆。萧红:没有温度的女书。林徽因:完美小姐进化论。宋美龄:权力之巅,爱之冠冕。陆小曼:孤意在眉,深情在睫。
  • 快穿之拯救人类计划

    快穿之拯救人类计划

    老板:恭喜楚也同志被我们“关爱反派拯救人类计划科技技术有限公司”正式录取,欢迎欢迎。楚也:……?反派一号:亲爱的,答应我好吗,这双眼里以后只能有我一个人,一、个、人……不然后果自负哦~反派二号:任性也好胡闹也罢,倘若你要是敢离开我……我们都别想好过!反派三号:我爱你,可你不爱我,所以我只好灭世了啊。楚也:……哈??
  • 我们共同的秘密

    我们共同的秘密

    女生的成长,源自与他们的一次次相遇、离别与重逢。出生于美国,十六岁她来到中国,十七岁去往韩国,看过一次次奋斗的热情,听过一个个少年的心声,她成功地为他们保驾护航,成为此地到梦想的摆渡人,也终于在二十六岁与他相遇。
  • 快穿之万千世界终遇你

    快穿之万千世界终遇你

    “你后悔吗?”“不后悔”女孩子摇头。“他是我在这世界唯一的亲人了,就算永生永世不能再见他,我也要他好好活着。”虚无缥缈的空地之中,白色猫看着她,“既然如此,我们开始吧!”
  • 万年求真路

    万年求真路

    无穷天地,万灵皆为沧海一粟。天地无改,而万灵终为冢中枯骨。无尽岁月,有灵众生无时不为长生漫漫求索,而那条通往永恒的道路,究竟在何方?
  • 世界重启之初

    世界重启之初

    超能者跟世界的战斗,人类跟超能者的战斗,谁能守护自己的世界
  • 皇家平民

    皇家平民

    他们各自转了好大一圈,直到再也转不回原点,才明白最初出发的意义。比如他,燕雀之居走到龙楼凤阁;比如她,正值妙龄突遇疾病侵袭;比如他,舍弃姓名只为一路相随;比如他,由北至南不觉丝丝牵引;比如她,孑然一身以为情缘尽去......还有那些个他和她,走过这乱世,得到失去,失去得到。只为遇见你。
  • 晓风浥晨们的故事

    晓风浥晨们的故事

    几个大学生本应该在大学最后的这几个月带着各自的遗憾和抱负按部就班的步入社会,然而一切都在一个咖啡馆里来了一个陌生女人的那一天改变了。一个人的内心里可能封存着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情愫,岁月磨洗,时移事易,它都不消散而去。它可能被唤醒而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也可能如一粒种子埋在贫瘠之地,一辈子等不了雨来。而人这一生的机遇变化的就像是布朗运动,谁知那雨来不来,何时来。风起于青萍之末,有一些变故就是推动蝴蝶效应的最后一次扇翅,在这个故事里,它就是柳浥晨的跳槽。当柳浥晨来到杨晓风兼职的咖啡馆那一刻起,彷佛故事中的每个人都慢慢的站在了人生的晨昏线上。
  • 次元游录

    次元游录

    全知便可全能,强大便可逍遥自在,我不求永恒,只求在红尘中守护我想守护的一切。此书经过修改请从第三卷开始看。
  • 情到深处浅浅忆

    情到深处浅浅忆

    樱花树下一位唯美的人儿正在喝着一杯酒,酒里有毒,她知道。自己已经被包围了,她也知道。至于那些人为什么不直接上来将她杀了?她清楚这完全是因为那个人给她的最后一点尊严,但是现在的她,又有什么尊严可言呢?一袭白衣沾染了与之不符的血红。在粉红樱花树下显得尤为动人。如果当时我选择和他在一起,现在会不会是另一种结局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随着宦官的一声高喊,在举国瞩目下,年轻的皇帝登上皇位,虽然年轻但却没有人敢就此看轻他。今日他,这位年轻的皇帝,成婚了。只是与他站在一起的人,不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