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6000000008

第8章 沉静(2)

读大学时,才真正进入两性的世界,说“进入”实在太早,只能说是“发现”而已。我发现另有一种人,他们看来有些粗鲁,爱吹牛,较具侵略性,他们的形体离优美有点距离,但似乎更具有生命的说服力。我不知道上帝在两性之间施展了什么魔法,令这两种互有欠缺的动物相互倾慕。许多人说在异性的身上找到“自己”;也有许多人在抱怨,除了甜言蜜语,情人之间无法像同性一样推心置腹;许多人沉湎于肉体的崇拜,然后再来鄙薄爱情的价值;有些人刻意滞留在童男童女的阶段,维持单性的生活。

我在其中,却感到迷乱。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在恋爱,不,应该说是在了解另外一个性别。几乎是努力了十年,才找到所谓的爱情。而一个女子什么时候才会发现自己是花的化身,有着花的形体、花的身世?当一个男子走到她面前,告诉她:“我找到你。”女子便变成一朵花了。在这之前,她只是个人,至此,她才是女人。

此后,他们彼此监视,监视对方是否照约定的那样爱我?给我?答应我?如若没有,我们来吵吧!女子用女子的眼泪,男子用男子的威严,直至双方精疲力竭,只好用婚礼或分手来结束这场监视。

我越来越发现两性很难互补,因为他们的相同性越来越多,差异性越来越少。属于我们的女儿圈如今已劳燕分飞,以前的时代要求女人成为“第二性”;如今的时代,要求女人成为第三性——“中性”。这样两性是否会公平一些,我不知道。但愿我知道。

很讽刺的是,二十岁以前我生活在“女儿圈”;结婚后,却进入“男儿国”。丈夫的家刚好是个阳盛阴衰的家庭,他有四兄弟,后来,我生了个男孩,等于住进“男生宿舍”。与男人相处,我发现最难的事情是,你找不到任何一个人,可以静静坐下来,听你倾诉心曲,我相信将来我的儿子也必然不肯。他们最怕听的一句话是“我想跟你谈谈”,那等于是说“我们来摊牌吧!”也许他们更怕女人说这句话,那会带给他们极恶劣的联想;而女人说这句话的意思不过是:“我需要关怀。”你可以想象我是多么孤立。

当我第一次看到男人流泪时,受到相当大的惊吓。我看过许多女人的眼泪,每一种眼泪都能引人怜惜,而男人的眼泪,只是令人畏惧,因为它常常是愤怒或羞辱的代名词,他巴不得没有人看见,甚至深深懊悔。女人哭着等人抚慰,男人哭着拒绝别人。

初初进入这个男人团体时,我出房门,总得小心翼翼,当我看到客厅中并排着八条毛毛腿时,真想化作影子消失算了。而晒衣场总有数不清的男用袜子及裤子,那种怪异的景象,会让你以为进入迷离幻境,或是读马奎斯的小说。

在这男性强势的世界里,我的生活处处受威胁,我常找不到自己的东西,并不是它失踪了,而是被我藏起来,藏太多记不清了。“我”的东西看起来总是那么单薄而缺乏说服力,久而久之,我已习惯用男人的东西,大号的拖鞋,大号的汤匙与玻璃杯,穿不具女性色彩的休闲服,使用没有任何花样与装饰的家庭用品,甚至我也跟着得了“香港脚”。

事实证明,两性是很适合共同生活的动物,他们的分工总是那么自然而恰如其分。一个同时拥有两性的家庭总是那么和谐,你在这里找不到枯萎的盆栽,故障的电灯,或空荡荡的冰箱。他们开始找到一种战争后的和平,每个人变得较有修养而且合群,这种环境,很适宜养育儿女或孕育理想。因此,我认为两性的关系是辩证的,而非因果的,男人与女人在矛盾中求统一,矛盾越大,所获致的统一也越调和。

不过,当我想到至亲至爱的儿子,将来也会有一双毛毛腿,和一大堆袜子与裤子,甚至也有“香港脚”时,觉得相当地寂寞。因为这样,我希望他能兼有敏感细腻的性情与冷静理性的头脑,他会公平仁慈地对待生命,不管是男性或女性。当然,这也只是一个母亲的痴心妄想。

于是,我常想起许多人的妻子,她们的眼神是否常常飘向窗外,偷偷地流泪,觉得不被了解?她们是否常常怀念少女或童年时代?或者自己的家乡?甚至是曾经一度拥有的小猫小狗,一件美丽的衣服?这种回忆太教人沉迷,以至于她们常常变得脆弱而不可理喻。

而许多人的丈夫,是不是常用疑惑的眼神,注视他的妻子——这个他苦心找回的猎物,好像永远有着重重心事。不过,他决定不去理会她的心事,而只是去擦干她的眼泪。

两性的故事在这里应该落幕了,因为它永远不会结束。

小王子

他们说,弟弟被关起来了。

我已经将近一年没见到弟弟。最后一次见到他,他穿着崭新的名牌衬衫,手上戴着金表,吊儿郎当地说:“小心,我到你那里敲你一笔哦!”他总是爱开玩笑。

可是,弟弟一直没有来,然后,我就听说,他唆使三个人去抢地下钱庄,还用刀子割了会计小姐一刀。然后又说,弟弟被通缉,躲在高雄的小公寓里。还说,他被捕了,关进燕巢看守所。这些事情我都不相信。

在我心目中的弟弟全然不是这样的。小时候,他常从我背后扑上来,勒住我的脖子说:“纳命来!”我总是一面笑着一面打他,说他好有力气,好调皮。他不是当真的,你看他那张天真无邪的脸孔,清亮有神的眼睛,略厚而敏感的嘴唇,挺直的鼻梁,长得活像詹姆斯·迪恩,他怎么会伤害任何人?

母亲连生五个女孩才生弟弟,他在一大群女孩儿中长大,练就一张最甜的嘴,一颗最软的心,我没见过这么会撒娇的男孩。只要他说,姐,这个我要;这个东西就变成他的,没有人拒绝得了他。他又顶会挑东西,所有吃的、穿的、用的,全是要那最好的。小时候他让人算命,相士说他生来是来讨债的,别人花钱仅止于皮肉,他要花到骨头里,弟弟还很得意地问:“姐姐,怎么样才算花到骨头里?”

虽然如此,没有人能阻止姊姊去疼弟弟,我们都用女人特有的柔软心肠去宠他——弟弟犯错了,那么就流泪吧!用泪水感化他;弟弟吃不了苦头,那么就什么苦头也不让他吃。

我们喜欢把他打扮得整整齐齐,带他到街上亮相,许多人走过来,摸他的头,拧他的脸颊,他一点也不怕生,眨着大眼睛直笑。很多人说,他长大后会迷倒许多女孩子。

果然,才念到高中,就有许多女孩子写信给他,在这些女孩子中,他只喜欢凤子。凤子是个极标致的女孩,高的身材,皮肤又白又细,一双凤眼笑起来弯弯的,只是嘴角有些歪撇,看来楚楚可怜的样子。有人说凤子一脸薄命相,不是端正的女孩。我才不相信,美丽的女孩总是遭嫉的。

弟弟喜欢凤子,凤子也喜欢弟弟。为了凤子,弟弟从好班降到普通班;为了凤子,弟弟钱越花越凶。那一阵子,他桌上贴满凤子的照片,常逃课溜去约会。他说他们是龙凤配,天生一对,可不是,弟弟肖龙。

可是,高中还没毕业,凤子居然嫁了人。听说是她的母亲为了还债,逼她嫁给一个老头子,婚都结了,凤子还一直来找弟弟,弟弟不见她,也不准我们提起她,后来凤子割腕自杀,弟弟也没去看她。

从那时起,弟弟常常不回家,学校说他旷课超过时数,外面传说他参加不良帮派,还说他在赌场里当保镖。有一次,母亲在他的房里,搜出一支扁钻,还有一把好长好长的刀。母亲一边发抖,一边流泪,把刀用布包好,丢到郊外去。接着,弟弟被退学。

我找到弟弟,劝他,不,是哀求他。我说,姐姐相信你的本性是善良的,只要及时回头,一切还来得及。你知道吗?姐在大学里教书,那里的学生跟你的年龄差不多,我常常在想,里面如果有一个是你该有多好?你应该像那些年轻人,夹本书,哼支歌,一大票人争论着去看哪里的电影,开多大的舞会,还有夜游、烤肉、赏花,家事与国事、天下事,理想与抱负……二十岁,应该是没有血腥、没有罪恶、没有忧愁的年龄,弟弟,我等着这一天。

弟弟说,姐姐,你又在做梦了。你没有看到我胸前,还有大腿上刺的这些花,我是洗不干净了。你们都不要再管我,你教妈妈不要再哭好不好?我最怕眼泪,凤子嫁人的时候,我没掉过一滴眼泪;别人用拳头打歪我的鼻梁,我也没哼一声。不要教我去上学,我讨厌老师讨厌学校,他们都要我学姐姐们,做个好学生。我不要做好学生,我要成功,有一天我会漂漂亮亮地站在大家面前,那时,没有人会再瞧不起我。你等着,有一天!姐姐,你看到没有,我的头发发白了,我的心里也不好受,我要成功。每个人的眼中只有钱,我要很多很多的钱……

我制止他继续说下去。我说:那么你去学画,你不知道你画得有多好,以前你画的图,贴在家里,还有人愿意花钱买它呢!弟弟不说话,只是睁着无神的大眼睛,空空洞洞地看着我,他的眼神看了教人发抖。我看到他的头发居然夹着许多白白的。

然后,更多的谣言都来了,挡都挡不住——弟弟骗钱,弟弟被暗杀,弟弟断了两个手指,弟弟开赌场……我从没看过他打人,听过他说一句脏话,他在家是个乖孩子,在我们面前是最会撒娇的弟弟,他怎么可能去抢人伤人,我不相信。

同类推荐
  • 现代的荒诞

    现代的荒诞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现代的荒诞》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在牛津的日子:访学见闻与研究感悟

    在牛津的日子:访学见闻与研究感悟

    本书以日志的形式展现了一位访问学者在牛津大学访学时对牛津学术精神的感悟、对异文化的体验、对人生的思考、在异国的见闻与生活趣事、遭遇的文化冲突与碰撞、只身他国的沉思,以及那一抹浓浓的乡愁。
  • 泾渭流韵:平凉历代诗词选

    泾渭流韵:平凉历代诗词选

    “人文平凉”丛书一套5本(暂定名《平凉诗词》《崆峒诗词》《平凉游踪》《平凉掌故》《平凉金石》),编者姓名:茹坚、李世恩、魏柏树、李业辉等。前两册精选古代至民国历代诗人所写崆峒山及平凉其他地方的各类诗词曲赋,略作简注。第三册精选历代作者所写平凉山川名胜、风土人情的游记。第四册精选有关掌故。第五册精选当地重要金石碑刻。本册为原计划中的第三种,暂定名为《陇上鸿踪——平凉名家游记选》。
  • 芳菲的花瓣儿

    芳菲的花瓣儿

    自己送给自己的,也是北京送给我的。我知道这是一种“冒失”,比较无知和低幼的那种,但是,我喜欢这种无来由的依赖和追索,大约,是源于文字的气味吧。真的很偶然。在苏联电影人塔可夫斯基的著作《时光中的时光》里,塔可夫斯基不厌其烦地若干次提到黑塞,并小学生似的引用了他的作品《玻璃球游戏》里的话,许多许多,基本上证明了粉丝与偶像之间的“铁杆”关系。
  • 黄埔对决(精华版)

    黄埔对决(精华版)

    黄埔军校是在苏共、中共的帮助下,由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创办的新型陆军军官学校,其广大师生日后成为中国现代化军队的主干。本书在扎实史料的基础上结合最近解密的文献资料,叙述了1924~1949年黄埔师生在校时期的政治斗争和毕业后的战场对决,如东征、北伐、内战、抗战和解放时期的国共将领的各场战役、战斗。他们斗智斗勇的对决,不仅决定两党和国家的命运,而且彰显了中国现代军事史的灿烂篇章。
热门推荐
  • 虽是劫却是缘

    虽是劫却是缘

    一次偶然的相遇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为你我可以放弃这天下。”“我只愿做你一个人的王。”……[咳咳,因为本人懒得原因,本书不定时更新,之前欠的我会补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浴火重生:红颜乱

    浴火重生:红颜乱

    如是命由天,我便破了天。如是命由神,我便屠了神。本是一个大学霸,却无故猝死。来到另一个时空,苦心经营一切,没想到,原来都是泡影。可是到头来却发现,命这东西,真的就破不了。
  • 智能电磁波

    智能电磁波

    本小说作为科幻系列小说的第一部,完成时代背景的切入,主要人物出场,总体框架的设定。仅从本小说看,主人公宋木心思恋假死的父亲,误入一款宣称可以预测未来的神奇网络游戏,不料引来杀身之祸,一个笼罩在地球互联网深处的巨大阴谋开始显现,与此同时警察好朋友宋思哲及素不相识的唐新也卷入一系列神奇事件中,在宋木心父亲的暗中帮助下,三人合力解开企图控制地球互联网的火星智能生命的阴谋。
  • 新诗杂话

    新诗杂话

    本书是朱自清先生专门讨论新诗的著作,收有十五篇论作和一篇译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将门风云之江山有情

    将门风云之江山有情

    【1V1】女强男强身为天之骄女,父皇疼,母后宠,哥哥护,背靠八方城,天启最尊贵的昭宁公主。倩灵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走到今天这一步,或许自己为他放弃公主身份的时候自己已经输了。自己可以为了他收敛脾气,委曲求全,他却不是当初可以为了自己不顾一切的少年。敌国皇子&将门嫡女一句战俘没有见你的机会让研然瞬间崩溃,如果可以研然希望他从未遇到自己,自己也从未嫁给他……
  • 雪中悍刀行(全集)

    雪中悍刀行(全集)

    电视剧2017年开拍!烽火戏诸侯开创奇幻武侠新世界,持续热销,再创高峰!魔窟北凉的草包世子徐凤年兀自觉醒,逐渐成熟,踏上了逆袭之路。他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妖刀烽火颠覆传统用鬼斧般的文字创造了一个奇特而神秘的世界。这里有牵瘦马缺门牙见着歹人跑得比主子还快却是传说中的高手的老黄,有整日摇摇晃晃不求道却能一剑开天门,倒骑青牛的年轻道士,有刚出世便跌入武评第八,一声剑响成了陆地神仙敢叫天下第二劈海相送的断臂抠脚的老剑神,还有骑熊猫扛向日葵不太冷的少女杀手……
  • 从变成一颗星球开始

    从变成一颗星球开始

    一觉醒来的王振宇却发现自己成为了一颗光秃秃的星球,除了无尽的黄沙,什么都没有。这可怎么办?
  • The Trial for Murder 杀人犯的审判(英文版)

    The Trial for Murder 杀人犯的审判(英文版)

    The Trial For Murder, written in 1865, is a short story by Charles Dickens. It is one of Dickens' ghost stories, and is perhaps the best known outside of "A Christmas Carol." In the tale, a certain murder was committed in England, which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As described in the article, when the Murderer was asked by the Judge whether he had anything to say before sentence of Death should be passed upon him, he complain that he had not had a fair trial, because the Foreman of the Jury was prepossessed against him. The remarkable declaration that he really made was this: "My Lord, I knew I was a doomed man, when the Foreman of my jury came into the box. My Lord, I knew he would never let me off, because, before I was taken, he somehow got to my bedside in the night, woke me, and put a rope round my ne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