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22800000029

第29章 惠施关于事物相对性的理论

惠施(约生活于公元前三五零至前二六零年间),战国时宋国(在今河南)人,曾在魏惠王时任宰相,以学识渊博著名。他的著作不幸已经佚失,其中思想只能见于《庄子·天下》篇中列举的十点。

第一点是:“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这两句话都是现在所称的“分析命题”。它们并未指认任何现实事物,说哪个就是“至大”,哪个就是“至小”。它只是说到“至大”和“至小”这两个抽象概念。为充分了解这两个命题,需要把它和《庄子·秋水》篇中的一个故事进行比较,从中我们将发现,惠施和庄子的思想在一个方面是十分一致的。

这个故事说,秋天来到,黄河河水上涨,河伯(河神的名字)为自己的伟大十分得意。及至随河水入海,才在汪洋大海中发现自己微不足道。河伯对海神北海若说,本来以为自己多么浩瀚,现在和大海相比,才认识到自己多么渺小。北海若回答说,若和天地相比,北海也无非是大谷仓里一颗细小的米粒。因此,只能称自己为“小”,而不能称自己为“大”。河伯又问北海若,如此说来,天地是否可以称作“至大”,而一根头发的毫末则是“至小”?北海若回答说,人所知道的要比他所不知道的少得多,人的生命比他没有存在的时间要短得多,人如何敢说,头发的毫末就是“至小”,天地就是“至大”呢?然后,北海若说,大和小,都因有形,而后才有大小;其实,至小就无形可言,至大就不可能有任何范围。这个故事里关于“至大”和“至小”的解说和惠施的解说十分相似。

说天地是最大的事物,秋毫之末是最小的事物,都是就现实而言,因此所论的是“实”,它还未分析到“名”。关于“至大”和“至小”的这两个命题都属于所谓“综合命题”,它们都以现实为基础,它们的真实性都不是必然,而只是或然。在现实经验中,大的东西和小的东西都只是相对而言。正如《庄子·秋水》篇里所说:如果以事物相互比较,“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

人不可能通过现实的经验来决定现实事物之中,哪个是最大,哪个是最小。但如脱出经验的范围,我们可以说:无外的乃是“至大”,无内的乃是“至小”。以这样的方式来界定“至大”和“至小”,它们的定义就成为绝对的、不可更改的概念了。惠施通过对“大一”和“小一”的分析,得出了绝对的、不会改变的概念。从这两个概念出发,他认识到现实事物中的“质”和“区别”都是相对的,都是会改变的。

我们只要懂得惠施的这个基本观点,就能理解《庄子·天下》篇中举出惠施的十点主张(“惠施十事”),看似矛盾,在实质上并不然。除去上述的第一点,其他九点都是论证事物的相对性,可以说,这是一种对事物相对性的学说。下面让我们逐一考察一下。

“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这是说,“大”和“小”都只是相对而言。一个没有厚度的东西不可能使它厚起来,就这一点说,它可以被称为“小”。然而,几何学中的平面,它没有任何厚度,却可以很长很宽,就这一点说,它又可以被称为“大”。

“天与地卑,山与泽平。”这是说,高和低也都只有相对的意义。“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这是说,现实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可变的,都是在变的。

“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我们说,人都是动物,这是指他们都是人,因此有相似的方面。同时,他们都是动物,因此有动物之间相似的方面。他们作为人的相似性比他们作为动物的共同性大,这是因为:作为人,就意味着是动物;但动物并不一定就是人,除人之外,还有与人不同的其他许多种动物。惠施所说的“小同异”就是指这里的相似性和不同性,每类事物有共同点,这是大同;每类事物中不同种属间又有它们的共同性,这是小同。但是,如果我们把“万有”作为一个普遍的类,就由此认识到:万物都相似,因为它们都是存在物。但是,如果我们把每个个体事物看作一个个体,每个个体都有它自身的特性,使它和其他存在物分别开。这种相似性和不同性乃是惠施所说的“大同异”。因此,我们可以说,万物都彼此相似,也可以说,万物各不相同。由此可见,它们的相似性和不同性都是相对的。名家的这个论辩在古代中国十分著名,被称为“合同异之辩”。

“南方无穷而有穷”。当时人们惯说:“南方无垠。”当时中国中原地带的人对南方十分无知,有点像二百年前来到北美的欧洲移民心目中的“西部”。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南方并不像东方,被海所限;也不像西方和北方,被沙漠所限,南方是无限的。惠施所说,南方无穷而有穷,可能因为他对南方有更多的知识,知道南方也有山海;更可能是他认为,“无穷”和“有穷”也只是相对的一对概念。

“今日适越而昔来”。“今”和“昔”都只是相对的。今天所说的昨天,就是昨天所说的今天;今天所说的“今天”,到明天便成为“昨天”了。这便是时间观念中的“现在”和“过去”的相对性。

“连环可解也。”连环除非被毁,是无法分解的。但是,如果以木匠制作一张桌子来说,从树木看,这是破坏;从桌子看,这是建设。所以,破坏和建设也是相对的,又是相衔接的。因此可以说,连环可以分解而不必毁坏它们。

“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当时燕国在极北,而越国在极南,居于中原的华夏族认为自己就是在天下的中央,它理所当然是在燕国之南,越国之北。惠施在这里所作的反论,后来公元三世纪的司马彪曾经作了很好的诠释说:“天下无方,故所在为中;循环无端,故所在为始也。”

“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在此之前,惠施论证了万物相对存在于流动不居之中。事物之间没有绝对的不同,也没有绝对的隔离。事物都在不停地转化为别的东西。因此,就逻辑来说,万物为一。因此,人应当同样地爱万物。《庄子·德充符》中也说:“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因此,人应当泛爱万物,不加区别才是。

同类推荐
  • 大家小书:简易哲学纲要

    大家小书:简易哲学纲要

    本书包括《哲学大纲》《美学与美育》两部分。第一部分收录《简易哲学纲要》《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怎样研究哲学》《孔子之精神生活》等四文,简要介绍哲学定义、内涵、学术史与研究法等内容;第二部分收录蔡氏关于美学、美育的文章、讲义、采访记录等,是作者美学思想的系统记录。
  •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

    本书分为两部分:《孟子与滕文公》、《孟子与告子》。在这本书里,南先生对于中国历史上对人性善恶的辩论做了令人信服的裁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人应有的立身、处世精神,结合历史上正反两面的实例,进行阐发。读来意味深长,令人警醒怵惕。
  • 求学集

    求学集

    “求学”,既有作者对不懈追求学问的自励,也有对继续求学医院的表达。收入本书的文稿主要是作者于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作品。其时,作者在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本书主要是对作者这段那时间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记录,或一种既你那,包括论文、调研报告、读书笔记、讲稿等。
  • 幸福,一次哲学之旅

    幸福,一次哲学之旅

    法国三位总统密特朗、希拉克、萨科齐推荐——人总是在听到幸福离开的声音时,才发现它曾经来过身边。幸福到底意味着什么:欧洲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宗教史家弗雷德里克·勒诺瓦先生,捕捉到人类思想长河中关于幸福的耀眼火花,将东西方哲学融为一炉:当西方遇见东方,当佛祖与埃彼克泰特会心微笑,蒙田与庄子隔空神交,幸福的真谛,就在哪里。
  • 别在意别人走多快,专注于自己走多远

    别在意别人走多快,专注于自己走多远

    这个世界有时像个漩涡,稍不留意就被卷入其中。你看着大家都在做的事,听着大家都在说的话,不知不觉,你也成了别人口中的“大家”一员。突然有一天有人问你,你的理想是什么?你就像被远射灯照射的迷途小鹿,一脸茫然与惶恐。你似乎什么都想做一点,又好像什么都做不了。一时间,专注成了一件难事。有人相伴固然很好,但别让太多嘈杂迷失了自己;有时候你需要关上一些窗户,独留一扇自在呼吸。专注你想做的事,心无旁鹜且乐在其中。
热门推荐
  • 请记得我一直都在

    请记得我一直都在

    即使有一天,你转身离去了。我希望,你会记得。有个女孩一直在原地等着你。
  • 超级小镇长

    超级小镇长

    老爸惭愧地叹气:“一切,都是为了你重病的外婆!”被禁武多年的大学校草曾明亮顿时狂点头:“我懂,我是讲道理的人!”美女们,来吧!情敌们,放马过来吧!嘿嘿……想打我脸?不好意思,把你们身上的现金和值钱宝贝全交出来!钱,是我的,美女,也是我的!谁敢抢,打扁他!
  • 何处阑珊琉璃梦

    何处阑珊琉璃梦

    女孩低垂着双眸,思索了片刻,这才缓缓说道:“初次做人,还请多指教。”男子挑了挑眉,唇角扬起一抹好看的弧度,忽然凑到女孩耳畔,用着暧昧的语气说:“做人多麻烦,做王妃吧!”
  • 奈何相思已成空

    奈何相思已成空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君不知。三年的婚姻,一次次无情的践踏,那些刻入灵魂的伤痛,让她永世不忘。当一切真相浮出水面时。男人跪在她墓碑前,流出忏悔的血泪,死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可惜他不配…余生不负相思意,奈何相思已成空。
  • 武道凌云

    武道凌云

    我心武道,壮志凌云!饱受欺凌的圣武院弟子萧凌,在一次意外觉醒逆天‘血炎’武魂,修《八门遁甲》,从此踏上了轰杀天才妖孽的逆袭之路。只问,这苍茫大地,谁敢与我一战?
  • 月眠公主传

    月眠公主传

    大楚的公主中了蛊师的蛊毒陷入沉睡,唯有真心能将其唤醒。辽国皇子,前朝帝族,权贵士子,江湖豪侠。重根儿很犹豫,他到底该挖谁的心呢?
  • 猎魂大陆0a

    猎魂大陆0a

    罗天移:大家好,我是——罗含百万象,天变何不可。移地有何难,镜中万象玄。的罗天移,一字镜,号移天力士。 星:新人新书,多多关照。这世间,有友情、亲情等美好,但也有陷阱、弱肉强食的丑恶。吴虚:在此,我将带你们一一领略… 艾可:其实这是一部玄幻的科普书。真的,没骗你们。
  • 屠天少年行

    屠天少年行

    “云儿,你记住,你这一生,心里只能装的下两个人。”“……师父,我对莲花精不感兴趣。”“为师说的不是妤泠。”“连莲花精都不是,那就更不可能是其他人了。”面对面前八岁娃娃的肯定回复,白袍老者只是笑笑,没再接着说下去。当他以为自己的所有安排完美无缺,徒弟会按照应有的程序去封印天灵的时候……轩辕寒:“慕容,要不等咱们的任务完成后,你嫁给我,未来我让你当皇后,母仪天下,如何?”慕容云:“……”眉头一皱,很平静道:“我是男子。”“嘁,唬谁呢,我又不是没见过你昏迷后现出原形的样子,多可爱呀,对吧?”轩辕寒眉头一挑,丝毫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你偷看我?”直到那个比自己低半个头,和自己同龄的十一岁“少年”的语气不对劲时,他才想起来,自己好像打不过人家,于是……君茵看了看自己对面满身笑意的帝冥,想给他一脚,可惜自己暂时动不了。“你过分了。”“没有啊,给自己徒弟找好老婆,这不很正常吗?”帝冥丝毫不在乎,毕竟现在的棋,他略胜一筹了。而且……看着暂时动不了的君茵,他缓缓的拿出一颗黑子,在君茵的死亡注视下轻轻落向了棋盘上。“嗯,这回你变萝莉吧,如何?”
  • 傅先生,你我情深意长

    傅先生,你我情深意长

    傅遇川和温雨柔是一对“狗男女”。一个抢了朋友的女朋友,一个背叛了自己的男朋友。有人说:“朋友妻不可妻”,这样会遭报应的!傅遇川:哼!我偏要不客气,看谁能敢我怎么样?后来,傅遇川果然遭了报应。
  •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26)中篇小说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26)中篇小说

    本书选录“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两部大陆原创文学作者的中篇小说。《天上的鸟儿江里的船》讲述自幼丧父喜欢“胡思乱想”的石头,因贫穷而受人歧视,立誓长大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他目睹了周边人因乞讨而发家,也幻想放弃学业而被母亲阻止,坚持让他读书。在医生干妈的鼓励和“爱迪生”等图书的引导下,改变了自己认知世界的想法,他要长大,长成一棵对国家有用的大树。《赌徒》讲述松林湾的民国往事。因报仇而被设赌局输掉近半财产的曾家父子,儿子依旧嗜赌成性,为赔赌债偷了父亲的钱,秘密泄露后,被父亲追砍逃至袍哥会,又借袍哥之手将自己的儿子掳来当人质,逼父亲带钱赎人,却不成想父亲被袍哥会误杀,后再次因赌失去了母亲,愤怒的村民忍无可忍,纷纷对他拳脚相向,他终于在母亲入殓的前夜上吊自尽。恶有恶报,人性的自我救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