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34000000003

第3章 县城往事(1)

【定阳书院300年风华】

祝慧君

县城胜利街,古称直街,又名西门街,是我县现存最老的主街道。由定阳路往西,地势渐次而高。行至五六百米处,原本被街面两边店屋挤得逼仄的马路愈来愈窄,渐渐地几乎就成了隔街相闻的弄堂。再向前走,于市声中隐约传来孩子们清朗的读书声,天马一小就安静地坐落在这条毫不起眼的马路南侧。

这是一所有着近三百年历史的学校,据1990年出版的《常山县志》记载:“天马镇第一中心小学,前身为定阳书院。”

清朝初期,邑绅筹建书院

关于定阳书院,有据可查的记载始于明崇祯进士孙廷銈著《定阳李公书院记》一文:“书院外门三楹,内为厅事、耳房二间,两庑六间,前有敞轩,古木石笋,周遭墙垣,方广共基地七十弓三尺六寸,计税七分有半,坐于土名槐荫里之南。职其事者邑绅徐闻夏、詹鼎元,孝廉史惟杰、徐光旭、周士雅,庠生詹东图、徐允茂、詹长春、杨毓梧;而率作省成则署邑郡别驾张宏典也;教谕祝绍烻(清顺治六年任)、训导宋可成共襄厥力。”建成后的定阳书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县学只为生员提供求学机会的缺憾,吸引了一大批有志向的读书人前往就读。时值满清入关初期,朝廷对明末东林书院事件犹有余悸,仍延续对书院的压制政策,定阳书院终还是无力为继,毁于失修。

康熙年间,知县孔毓玑再建书院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身为江阴进士的孔毓玑任常山知县一职。孔毓玑来到常山后,大力发展农耕业,鼓励百姓开垦荒地,种桑养蚕,着力打造男耕女织,安居乐业的大环境。同时大兴水利工程,教民开塘蓄水,农耕蓄泄有方,百姓衣食无忧。又“建讲所于治东,申乡约,课诸生文艺。修邑乘,征文献,严保甲,靖奸宄”,一时间民心所向。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六月、康熙六十年(1721年)常山发生两次大旱,孔毓玑“既请赈济,复捐廉(旧谓官吏捐献除正俸之外的养廉银)往江阴籴粟,减价平粜,分设粥厂,全活无算”。一邑百姓为表拥戴之情,争相提出要为孔毓玑立生祠。孔毓玑见盛情难却,便向大家和盘托出三年前书院修建工程因故搁浅这一憾事。士民听了深受震动,于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鸠工庀材,竭蹶襄事。建设工程从康熙六十年八月初开始动工,仅仅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书院告竣。建成的书院位于县治之东,以旧县定阳名之。分前、中、后三进,前立有戟门,在规定的时间开启和关闭。中堂悬挂朱熹像,供学子瞻拜。

十月初一书院开门大吉,县令孔毓玑向士民庶众宣讲圣谕十六条。次日,书院举办了首场会讲。孔毓玑受时任县学教谕顾夔、训导吴舆力邀,为一众书生讲授《大学》《中庸》要义。

古文献《鳞册》(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编造的土地登记簿册。因所绘田亩挨次排列,状如鱼鳞,故名)对当年的定阳书院曾有记载:“在宇字庄(原城市心街左,今定阳路中段东侧)二百三十七号,计税八分六厘二毫,土名讲所。”

乾隆年间,詹氏兄弟筹建西郭定阳书院

日久,定阳书院渐废,屋基被杨兆亨等占据,改造为店屋。乾隆六年(1741年),詹兆麟兄弟慷慨出资在县城西郭建屋数间,建西郭定阳书院,“门南向,旁翼以两房,中三椽为讲堂,周以回廊。由讲堂而北三椽为师生燕见所,东西翼以厢房,再北七间为主讲燕息地,高广与讲堂称,下面庖厨毕具。”在詹姓兄弟的带动下,一些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邑绅纷纷捐钱捐地,书院得以正常运转。道光三年(1823年),知县罗升棓认为西郭定阳书院规模太小,改称其为义学,集资在西门沙墩购买民房若干间,重建定阳书院。“前有戟门,中有讲堂,后为师生燕见之地,两翼斋房鳞次。”

咸丰二年(1852年),知县李维著建造头门、围墙,不料适逢两广天地会起义,柱樉、墙垣及东西廊头门均毁于兵燹。同治元年(1862年),知县黄敬熙筹款修建。同治八年(1869年),知县潘纪恩对定阳书院的产业进行清理并登记造册。光绪七年(1881年),知县谭恩黻建造头门。

清末之后,现代教育取代书院制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县学废,定阳书院更名为定阳高等小学堂。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县立高等小学校,为全县最高学府,徐起鸿任校长。十三年,学校开设初级班,改名县立定阳小学。十五年,改称县立中山小学。十八年改为第一中山小学。二十年,更名为定阳中心小学。二十五年,改为县立南靖镇中心小学。二十九年,改称南靖镇中心学校。次年,文峰小学并入。三十一年,日军侵占常山,学校一度停办。第二年,逐渐恢复教学。三十四年,改为南靖镇中心国民学校。三十六年,改称天马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1950年,改名塔山镇中心小学。1956年,改为城关镇第一中心小学。1958年,改为衢县常山镇第一中心小学。次年,定为衢县重点小学。1961年,复名常山县城关镇第一中心小学。1971年,为推行九年制教育,开设初中部,改名为城关镇“五七”一小。1975年改称城关第一中心小学。1977年开设高中部,次年停办。同年,原城关第四中心学校的小学部并入,称城关镇第一中心小学,列为金华地区重点小学。1985年,改名为天马镇第一中心小学,沿称至今。在这期间,书院经历多次改建。2002年,古书院遗存建筑被彻底拆毁。

如今,定阳书院风貌已荡然无存,院内所藏历代碑刻或不知所踪,或被砸成碎石铺路。尚存两件刻有古朴纹饰的石梁,寂寞地躺在学校对面的一条小巷子里,日复一日,被青苔浸染。曾经的风华于风吹日晒雨淋中剥蚀老去。前尘梦醒,它们听着隔街传来的稚子读书声,心底可会有哀伤低徊?

【文峰塔——常山百姓心中的通天玉楼】

毕建国 邹志锋

我县民间流传着“一日不见文峰塔就要掉眼泪”这样一句话。明代著名诗人袁敬所在《文笔峰》一诗中夸赞文峰塔“一水光摇银汉小,九天星逼玉楼高”。这些都说明文峰塔在常山百姓心中的高大形象。

文峰塔的高大,除其是标志性建筑外,更在于它所在的山峰及其周边深厚的文化积淀。

这里是振兴文运的高地

文笔峰,位于旧县治之南,原称南山、县前山,是一座典型的城中山。因山上筑有玄武庙,且山形酷似武当山,故名武当别峰。

武当别峰称名文笔峰,肇于宋代。据史料记载,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泉州同安人、右儒林郎苏玭来常任县令,当时正值常山文运低落之时,连续多年没有县人考中进士。于是,常山的绅士名流联名向苏玭提议,请求在城中建塔以振兴一邑文运。苏玭对这个提议表示赞同,经过一番风水堪舆后,把建塔的地点选择在县城之东南方,即象应文明的巽位——武当别峰之上,自此武当别峰即称文笔峰,一邑学子奋然兴起。此后一年,常山考中进士的学子即达3人。乾道六年,苏玭被召赴都堂审录,后官至尚书吏部郎中。苏玭与陆游交好,喜好书法,笔法简远,其尺牍颇为当时常山人珍爱。苏玭儿子苏溱在南宋开禧三年(1207年)又任常山县令,尤为重视一邑文运,对文峰塔很是敬重。嘉定元年(1208年)常山一举考中5名进士。

如今的文峰塔系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重建的文峰塔,为六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高29.5米,直径4.8米,占地21.6平方米。石筑须弥座塔基坚实牢固,由四层青石板构成。文峰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常山学子奋发图强。

这里是“三衢之会”的善地

淳熙二年(1175年)四月至次年四月,著名的理学大师朱熹和吕祖谦等哲学家举行了三次盛会,进行三次辩论,阐发各自主张,又相互影响。第一次盛会是淳熙二年四月在福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的寒泉之会,第二次盛会是同年五六月间在江西铅山县鹅湖寺的鹅湖之会,第三次盛会便是次年三四月间在常山县城塔山旁石崆寺举行的三衢之会。

据《衢州府志》《朱子答吕伯恭书》和《金华遗事》等史料记载,“三衢之会”之所以选在石崆寺,是因为石崆寺乃“自金华不入衢,径趋常山间道尤妙”(引自《朱子答吕伯恭书》)的深僻妙善之处,且距县城很近。“三衢之会”主要讨论了对《四书》《五经》的认识。对于《诗》学,朱熹和吕祖谦两人都认为当时的学界不通过《诗》本身来研究诗,却以《序》来解释诗,是委曲牵合;只求了解《序》的意义,却宁可失去诗人的本意而不去体会,这是《序》的大害处。对于《尚书》学,朱熹反对为《尚书》全书作注解,因为《尚书》中有伪篇。对于《易》学,朱熹认为《易经》是卜筮之书。朱熹认为历史的作用在于讲明义理而不在于述说具体事件,因此推崇“微言大义”的《春秋》,以褒贬的方式来记录历史。吕祖谦却推崇《左传》《史记》,讲究“事功致用”,以客观记述是非功过,从而给人以启迪,作为治史的目的,体现了两人的经学对立。

三衢之会丰富并提升了前两次盛会的内容,进一步奠定了朱熹理学的理论基础,是朱熹理学走向成熟的一次里程碑式盛会,在南宋理学的发展史上,乃至中国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这里是人文常山的福地

常山学宫起先建在县治东南五十步(塔山公园西北山脚),宋绍圣三年(1096年),县令林卞建。寻迁县治西十余武,后历经多次原址重修、重建和扩建,直至建国初期,一直没有离开过塔山这块福地。

常山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44年秋,当时命名为“常山县立初级中学”,校址设在塔山公园上的武当行宫。1972年,学校改名为“常山县第一中学”,1998年迁往城南。这所“常山最高学府”在塔山上历经半个多世纪,培育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成为常山人才培育的摇篮、事业腾飞的甲板,进一步巩固了文峰塔乃至塔山公园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如今的塔山公园及文峰广场,已成为百姓文化休闲健身场所,山上建有书画院和文化会所;山南麓建有县文化馆、非遗展馆和国家地质博物馆;西麓建有县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及老年大学等文化设施;西南麓的文峰广场是县城面积最大、设施最完备的文化活动中心广场。每天早晚,公园广场人气旺盛、氛围活跃,到处是健身休闲的人群,到处充满着欢笑声,唱歌的唱歌、跳舞的跳舞、舞剑的舞剑、练拳的练拳……每逢节假日,文峰广场总是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舞龙灯、展花灯、跳排舞、非遗展演、文艺竞赛等活动火红一片。连续多年常山柚、石等文化艺术节在公园广场举办。广场上的LED大屏幕,每天定时播放常山本地戏剧、原创乡土歌曲及其编排成的排舞等;每个月都有多个部门或乡镇(街道)在文峰广场举办“激情广场月月唱”群众文艺展演活动。一到晚上,人们会在广场上踏着音乐的节拍,跳着欢快的舞步,脸上无不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千年古渡三里滩】

王春国

三里滩古渡自1970年常山大桥通车后,已成历史,三十多年过去了,人们都快忘记这古渡之风貌了。三里滩,准确方位是现在县城江滨小区东北侧城防工程外的区域,原是离老县城三里地的一片河滩,城防工程做好以后,这里已是滩去水满了。

三里滩古渡,是常山港二十来处渡口中最重要的一处,历史千年之久。它是常山从东往西,经过县城要道的渡口。千年古渡承载着不仅仅是本县城东十里八乡百姓上街进城的过渡,而且是衢州去江西的必经之渡口。

三里滩古渡北侧是陡峭的悬崖,人们用石块、石条、石板等砌铺而成埠头,很是讲究。埠头的后坡上还有大樟树,葱郁地修饰着埠头年久的历史;古渡南侧是一片鹅卵石滩,埠头随河水水位而定,过渡客人上下船是用一块或几块木头拼栓起的桥板临时搭架行走,很是实用。

三里滩渡口生态优美,热闹有趣,犹如一幅江南山水写意画卷:滩之北常山江水流清澈见底,且缓缓地自西向东流去,水面倒映着起伏的山峦;滩之身历经江水洗礼,整洁平缓,一边接着南岸的青绿菜地,一边延伸水中亲密无间;滩之东是三界溪涓涓细水流出常山港,一起结伴而东去向大海;滩之水滨,处处杨柳青青,水草鲜绿。坐之滩上,但见船帆而过,木筏漂流,鱼鹰在渔夫的吆喝声中,不停地水出水没,还有南来北往的匆匆过客,显得静境之地有热闹,又有诗意。

三里滩古渡确实叫人念想。记得小时候,我和几个小伙伴,在假期尤其是暑假,常常跑到渡口跳上渡船玩,和船工大爷学划桨划船。船工大爷在客人少的时候还蛮喜欢我们,过客多起来,忙乎的时候,就不让我们玩,把我们赶下船。于是我们调皮地跳上埠头去后山坡采野果,有时口袋里有几分钱,就在边上摆摊的买一块白糖饼,把它打碎,小伙伴每人一小块分着吃。这小摊也是渡口一特色,没有多少货,只有桂花糖、白糖饼、绞酥、糖果、香烟火柴等,却给南来北往的过客予以方便,许多时候也给客人们在等渡船时,留下消费和聊天的好地方。

写到这里,真想三里滩渡口再现风光,或说在城东新区建设中,在北岸重修古渡,权当风景旅游的一个点,或作江滨一个亲水的节点,权当常山人的一个记忆回味也好。

同类推荐
  • 明初的人物、史事与传说

    明初的人物、史事与传说

    《明初的人物、史事与传说》针对明初若干重要人物、事件在不同史籍记载中的异同,探讨它们如何在后世被渲染、附会、扭曲而呈现出彼此迥异的状貌,从而在政治生活以及民间传说中发挥影响。通过考证史料,寻根溯源,辨析真伪流变,以揭示不同时代及层次的历史价值观,探寻中国文化中历史与民俗传统交融的特质。主要论题包括明代的"国号"与"德运"问题、朱元璋酷刑考、刘伯温的传说、蒙古流传的北京城建城传说等。
  • 我的大不列颠帝国

    我的大不列颠帝国

    新书:大唐再起,五代十国,晚期,从两广开始,北伐,收安南,云南,福建,湖南,南唐,吴越,党项……中世纪的余晖还未散尽,而最好的时代已经来临。主角穿越十六世纪英国都铎(duo)王朝的爱德华六世,中央集权,重建议会,建立不列颠联合王国,带您领略英国这个王权最强大的王朝,日不落帝国黎明前的曙光。新书:剑之王冠,披着奇幻皮的历史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欢迎加群:631774182
  • 盐道枭雄

    盐道枭雄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廷积疾难返,官吏腐败,衰弱日显,民不聊生,以通州知府陈之道为首的一批正直志士,不畏权贵,与贪官污吏、恶霸进行坚决、巧妙地作斗争,拯救灾民于水火,最终打败对手,情节跌宕起伏。反映了在封建社会,生活在底层的人民奋勇抗击的悲壮故事。
  • 活隋

    活隋

    新书发布!《唐姝》!简介: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大唐盛世,灯月交辉、笙歌彻夜。千古风流是李唐,九分在平康。本书又名《我在平康坊里的那些日子》==================穿越成为了高颎的女婿。本以为会是赘婿的受气剧本,但没想到老丈人却对我还不错,带着我一路高歌猛进,似乎走向了人生巅峰。杨勇、杨广、李渊都是我的好兄弟,带着我喝酒吃肉。看来当赘婿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的糟糕!
  • 遗梦千年·寻秦

    遗梦千年·寻秦

    卫龙是一位历史系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没有立刻参加工作,而是留校参与研究有关秦始皇之死的历史课题。阴差阳错中他在考察时穿越回秦朝。依靠自己的运气与贵人的帮助,逐渐走近秦始皇,并走上了一次惊险的旅程……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不灭洛神

    不灭洛神

    三万年前的魔王因恋于凡人引发三族大战,魔王战死,魔族重新退回地下,魔王儿子被封印在人族峡谷,三万年后,人族强者祁洛恋于妖族皇女被追杀致死,被就进入六道轮回,重生跌入封印峡谷开始修炼之路。。。。
  • 名家自选学生阅读经典:读海文存

    名家自选学生阅读经典:读海文存

    《名家自选学生阅读经典:读海文存》精选了刘再复先生的散文集,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哲思,彰显出一种思想者散文的大气。书中的这些文字,是一位漂泊者的心灵自传,可让我们看到高尚心灵不平凡的心路历程,还可看到思想的淬炼和生命的骄傲。
  • 帝临星武

    帝临星武

    上古,远古,近古!三个时代,人族修炼之法深入每一位人族心中!修炼一途,炼星淬体,聚星力,凝星璇,结星丹,登天梯,化天人……一步步打破极限!然而有灵师一脉,探星宫,凝灵火,布阵炼丹,身份尊贵!少年突破之时却是发现,自己的星宫已然是自动开启!
  • 实验中学时光集

    实验中学时光集

    “你这一年到底跑到哪里去了?”“请问,你是?”『从八岁到十八』『从两小无猜到各自成长』许梦从未想过八岁那年眨着眼睛说自己有魔法的彼得潘会再次出现在她的世界里。她比任何一个人都更希望隐藏在实验中学这所高考熔炉里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可“许梦”这个名字一早暗示了一切都只是她单方面愿望的离奇剧情。【校园文】青涩微甜附加一点点,就一点点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道德经(全集)

    道德经(全集)

    《道德经》是一部以短短五千言而让后人感觉永远言犹未尽的传世经典,历来被学人们称为“哲理诗”。老子是西方人非常感兴趣的哲学家之一,从16世纪始,《道德经》就被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至今各种外文版本的《道德经》已有三百余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上下两篇,全书共计81章,文约五千言,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每章篇幅不长,但论述精辟,含义深远,思想广博。其内容从多方面论述宇宙的本体、万物之源、自然规律等等,并将其意义融入到社会、国家、民生等诸多方面。
  • 顾先生,我们官宣吧!

    顾先生,我们官宣吧!

    苏城人人皆知权势滔天的顾墨辰,优秀帅气聚集于一身的男人,也是安倾冉重生后玩命想要拿下的男人。然而。收服某顾总裁后。她扶额:“顾总裁,说好的高冷男神人设呢?!”怎么到她手上变样了?还她高冷男神!!矜贵倨傲的男人闻言抬头,玩味十足捏了捏她娇嫩的脸,淡淡道:“你又不是保质期,跟你待在一起我没法保证自己不变质。”宠文爽文
  • 代号刀锋

    代号刀锋

    一个杀手之王的徒弟,组织中的神秘太子,为寻身世之谜,从而踏入红尘。一个奇异的梦境,让他进入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凭着神奇的功法,纵横天地之间。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踏上美好心路历程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踏上美好心路历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