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341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张昆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会长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作为一个传媒人,能够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实在是我们的幸运。回眸人类的历史,从远古洪荒,迄于当代,其进化发展的历程并非匀速,而是以加速度的方式展开的。现代人类出现之前的动物时代,连绵约千万年;人类离开动物世界而结成社会,到文字发明之前,约百万年;从文字创造到印刷术发明之前,约万余年时间;从印刷术发明、近代报刊、电报、电话发展到广播、电视繁荣,不过四百年时间;自计算机、互联网出现迄今的信息时代,仅几十年而已。我们绝大多数人生活在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时代,见证了这几十年风起云涌的新媒界狂飙突进,经历了传统媒体格局的深刻变迁,体验了基于传播革命而发生的社会转型。几十年,不过是漫长人类历史的短暂一瞬,可谓白驹过隙,可我们的所见所闻,所领略的新闻历史之奇情壮彩,远远地超越了过去的千百万年。这是何等的幸事!

朱建华君呈献给读者诸君的这本《传播力+的风口——融媒体时代的党报转型》,正是他本人从一个传媒人的视角对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记录和省思,对这个时代传媒人、传媒业颠覆性变革的观察和思考。我有幸能够与朱建华君结识,缘于前年底湖北省科技新闻学会换届。承蒙学界、业界同仁的抬爱,我得以出任湖北省科技新闻学会会长。那时朱建华君是该学会的常务理事,代表长江日报报业集团,任长江日报编务部主编。近年来他先后获长江日报社十佳记者、武汉市十佳新闻工作者、入选湖北省宣传文化人才“七个一百”培养工程。这个高大挺拔的青年人,戴着眼镜,白白净净,文质彬彬,慢条斯理,却句句在点。仅从外表看,还真不像是一个记者,倒像是一个大学的博士或教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我们多次开会,听到他多次发言,也看过他写的文章,逐渐发现了这个青年人有冲劲,能够独立思考,其对于新闻传播、对媒介行业、对网络媒体的理解是有相当深度的。

《传播力+的风口——融媒体时代的党报转型》全书八章,聚焦新闻生产、新媒体平台、全媒体采编、媒体融合、传播效果及其测定、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成功案例解析等问题,运用新闻传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结合自己的采写实践,对于网络时代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报业的转型,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总的来看,这本二十多万字的专著,有如下几个特点。

其一,鲜明的问题意识。今天这个信息时代,写书的人实在太多,各种书籍汗牛充栋。但是能够给人类的知识积累提供增量的书籍,却并不多见。朱建华写作这本书,不是为写书而写书,而是在现实的新闻实践中,对自己和同行们面临的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的探讨,是为了解决这些绕不开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如:怎样理解网络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如何打造、提升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如何推进媒介融合,怎样提高传播效果以及如何评估传播效果等,不仅困扰着传媒人,而且影响到业界和党政机关、领导的判断,以致严重地制约了当前的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朱建华正是带着这些问题,拿着放大镜,借助于科学新闻传播的理论与方法,寻找问题的症结,把握住问题的关键,试图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这种问题意识十分可贵,不仅对网络时代的传播理论建构有一定的价值,而且对于当下的新闻传播改革,也有实践指导意义。

其二,突出的时代特色。有一种历史哲学观,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意思是每个历史学家的研究,都是由当代的现实需要而萌生出历史研究的兴趣,都是在以当代的视角观察、审视既往的历史。所以对遥远的历史,每个时代的历史学者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解读,其作品都会打上时代的印记。《传播力+的风口——融媒体时代的党报转型》的时代特色,首先表现在他研究的对象及其对象置身的环境,就是我们感知的最新的现实,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型媒体的蓬勃发展,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和压力,新旧媒体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关系等,对于发生于当下的新闻实践不无参考借鉴意义。其次,作者在本书中重点解析的案例,也是新近发生的新闻。如对“总书记点赞的12位优秀党员”的特别策划、“东方之星”救援报道带来的过亿点击、湖北随州二中校长演讲刷屏朋友圈、微博直播市委书记讲话等一批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的典型案例,余温尚在,记忆犹新。作者紧扣社会和行业的脉动,与时俱进,自然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强了本书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价值。

其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为是带着问题上路的,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这本二十多万字的专著,正是作者秉持新闻传播学,特别是最新的融合传播理论,对传播实践中现实问题的解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虽然是剖析实践问题,并且是基于作者自己的实践感悟,但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经验的层面,其对问题的分析,无论是角度、广度或深度,都与业界的经验总结拉开了距离。另一方面,这本书也不是一本形而上的理论专著,为理论而理论。本书突出的特点,就是将融合传播理论与新闻媒体的具体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了。不仅是个人的实践、作者所在单位的实践,整个新闻传播界的创新实践都纳入了作者关注的范畴,微观到一个具体的报道、策划,中观到一个媒体、企业的发展思路、经营战略,宏观到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路径选择,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由点到面,深入浅出,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论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其四,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我们置身于信息社会,传播作为维系社会共同体的黏合剂,将分散的个体聚合成彼此相依、不可须臾分离的有机体。信息弥漫于人类生活的全部空间,渗透到社会系统的每个角落、各个层面。它就像空气,影响到人类的呼吸,丰富着人类的思想,引导着人类的行为。在社会系统的延续发展中,传播不仅在守望着社会、传承着文化、维系着社群,而且其本身构成了人类生存的环境。作为人类环境的信息传播,不仅制约着人类的思维空间及其生存与发展的物理空间,而且决定了人类的精神境界。如今,由于信息处理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信息传播的总体格局正在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传统媒体在没落,网络新媒体在崛起,媒介运行及传播流程在再造,跨媒介跨行业跨国界的要素重组在持续加强,人类未来的传播格局将会如何?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摄像头的情况下,职业传媒人的生存空间在哪里?在新媒体咄咄进逼之下,传统媒体包括纸媒还有自己的明天吗?《传播力+的风口——融媒体时代的党报转型》一书渗透着清晰的忧患意识,怀抱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者通过自己的理性思考,做出了自己肯定的解答,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强了业者的信心。

拜读了朱建华君的这本书稿,我备受鼓舞,也很受启发。说到鼓舞,我感觉目前业界,尤其是传统媒体,一片肃杀气氛,风声鹤唳,似乎大限将至,毫无希望。的确,在网络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发行下降,广告下降,市场份额下降,乃至从业者收入下降,正处存亡之秋,乃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要说传统媒体行将死亡,我不相信。从一个历史研究者的视野来理解我尤其不信。朱建华君的这本书,探索了在网络时代传统报纸的转型问题,它告诉我们,如果路径正确,方法得当,报纸作为一种信息媒体,在网络时代仍有继续生存、发展的空间。或许报纸的“纸”会被另一种介质取代,但是“报”的职能却不会消失。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升,“报”的职能可能还会进一步强化。在这个意义上,《传播力+的风口——融媒体时代的党报转型》给我们提供了正能量。至于启发,这本书对各种问题的分析,对各种案例的解读,对成功经验的总结,对于业界同仁,甚至对学界的研究者,可能会提供一种有益的参照系,在我们面对困难、疑虑丛生时,一种新的视角、新的观点、新的思路,可能会使我们茅塞顿开,最终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书如其人。朱建华君还非常年轻,见解新锐,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但是因阅历所限,这本富有创意的著作可能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我认为这不是最重要的,这些问题自然会随着作者的成长而逐渐的解决。重要的是想象力、创造力和探求真知的冲动,研究和探索的兴趣,有了这些宝贵的品质,就会有光明的未来。尤其是对于传媒行业,特别需要这样一批具有专业技能和职业理想,同时又有创新冲动、学术兴趣和思维张力的职业传媒人。因为人自始至终都是传播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及其传播历史的主人。在新闻传播本身进化的历史上,职业传媒人始终是决定性的因素。从一本书可以看一个人,看一个行业,看一个时代,在今天这个转型的时代,风云际会,机遇无限,我期待着朱建华君这本书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也期待着有更多朱建华式的职业传媒人出现。

是为序。

同类推荐
  •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以写作的基础知识为主线,以其艺术性、技巧性为点,实例佐证为辅,选例准确,讲明要领。
  • 回到马克思、培育和谐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解码

    回到马克思、培育和谐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解码

    劳动伦理是马克思思想重要本义的学理论证;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根本旨趣;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根本原则;马克思劳动伦理关系思想;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核心问题;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实践形态等。
  • 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

    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

    本书系统、细致地梳理了“表达自由”的学理脉络,并结合媒介融合的生态特征论述了其生存的可能性,提出“媒介融台为体,表达自由为用”的观点,并提出“技术前提论”以取代“技术决定论”,指出在法治社会中,表达自由是公民实现其表达权的权利前提-媒介融合则是公民实现其表达权的技术前提。作者关于表达自由,媒介融合及博客自媒体等内容自有心得,而展望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表达自由的实现前景,更显出其对社会进步所持的理性态度和人文情怀。
  •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在媒介与司法的多维关系中,两者之间的事实关系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合理性期待,于是就需要制度的介入与规划。但制度作为一种谋划方案并不是万能的,也许参与者的主体实践智慧对于提升现实的合理化更为重要。
  • 舆论现象与民意的地位

    舆论现象与民意的地位

    刘建明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关于舆论现象和民意的社会地位及作用的问题,具体包括“舆论的概念和本质”、“舆论形成的社会条件”、“舆论的几个特征”、“舆论形态”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讲授者以流畅的语言,生动的实例,精当的评论,丰厚的知识底蕴,向大家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地从不同方面剖析了“舆论”这一主题,对其在社会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刻而独到的分析。刘建明教授在无数的社会事实和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探骊得珠,总结出了“暴政的历史真相”和“民意的四个定律”,使我们获得了很多难得的感悟。
热门推荐
  • 告密者

    告密者

    小说《告密者》是“福建小说新干将”鸿琳继《梨城叛徒》《寻找慈恩塔》之后,为他的“梨城系列”新添的第三朵“梨花”——梨城盛产梨花吗?三部小说均以抗战为背景,以一个知识分子——地方志编纂者——的眼光重新审视那段历史中的人和事儿:《梨城叛徒》企图为“叛徒”正名;《寻找慈恩塔》探寻地下工作者保守秘密的原因;最新的《告密者》呢?
  • 苟过末日的我重生了

    苟过末日的我重生了

    陆宇是一只老咸鱼,在末日降临后的二十年里,艰难挣扎(边缘ob),等到救世主解决了末日后,他欣喜若狂。然而,上天和他开了个玩笑。在世界被拯救的第二天,他重生了。重生的日子,正是末日降临之前。(已完本两百万字老书《骑马与萝莉》,请放心收藏)(书友群:591974464)
  • 时光倾城之梨花带雨

    时光倾城之梨花带雨

    梨花书友群:940364752“啥?你说我的女人有刺?”伊在旭邪魅的冷笑,“你给我离她远点,否则,这块砖头就是你的下场!”他手起掌落,只听得“嘭”的一声作响,砖头没断,他的手却快断了。戴着墨镜的男子出了猪叫般的耻笑声,“哇嚯嚯……”梨花信步走上前,捡起砖头掂量了一下,头也不抬的道:“他是我屋里的,你这么欺负他,经过我的同意了吗?”“喂!花儿,我啥也没说,你别动手!”男子惊恐莫名的后退着。“呵呵……晚了!”梨花作势要砸砖头,男子吓得狼狈逃蹿。伊在旭揽着梨花的肩膀,一脸幸福的道,“花儿,你刚才美……”“闭嘴!再啰嗦,就罚你睡走廊去!”梨花甩开他的咸猪手,自顾自跑开。伊在旭眉飞色舞的在后面狂赶着,“哈哈哈,一个人多无聊,一起呀……”“嘻嘻嘻……傻瓜,追到我再说呀!”“你给我等着,看我怎么收拾你!”夕阳照射在奔跑的两个人影身上,山林小路上留下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随着一阵梨花香,越飞越远……
  • 萌妻养成:妖孽娘子缠上神

    萌妻养成:妖孽娘子缠上神

    原名《吃货小仙妻,赖定美厨神》张奎无意中救了一个小吃货,结果把自己要定亲的戒指都给弄丢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关键天上还掉下一个儿子,两个吃货,可怜家里穷,都快被吃光了。认识这小吃货,她自己来历不明不算了,弄到最后张奎自己也怀疑自己是不是来历不明了。有丈夫有小孩了,怎么死不承认,还来纠缠不清,怎么张奎自己内心处好像也被这小吃货给迷惑了。到最后这才发现,这是自己前世种的因,到现在来要还掉自己的果。如果张奎不说,也许她的身份就永远不会被拆穿吧。就算有沐青会去调查,但是张奎还是相信,没有人能知道她真实的身份的,到最后却被自己的妹妹给破坏了,让张奎差点失去了她,也确实失去了,但是他相信他一定能把她找回来的,不管天涯海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癌前革命

    癌前革命

    2012末日的预言已被瓦解,癌症的梦魇却依然盛行。从“癌症受害者”到“健康创造者”仅一步之遥,快来恶补防癌策略,一起加入逃生训练营。
  • 奥术神座

    奥术神座

    “知识就等于力量。”“所谓神,不过是强大一点的奥术师。”带着一大堆知识的夏风穿越而来了。
  • 恶魔贩卖机

    恶魔贩卖机

    心之魔眼的心灵感知……苍骱(jie)骨魔的骨殖魔铠……炽焰炎魔的不竭红莲……赵宏手握恶魔贩卖机,无数恶魔融于己身……我才是最终的魔!
  • 绚烂的曙光

    绚烂的曙光

    天将明,曙光启。"希望您能像当年那样屹立不倒。""老张!""你们走吧!我要陪着我的爱人……""快走吧,这里已经成了地狱!""曙光!要怎么样才能强制装甲超生命战衣?"跑起来吧!快跑起来!"就凭你!带不走我的女人。""大彪!你这个臭婊子,劳资一定会弄死你!一定!"观海潮,驭天狼。"那是什么?天怎么被它吃掉了一角!""那是鱼,鲲鱼,那不是天,那是鸟,黑压压的鸟群!"铁血孤城,汹英魂!"我们不能再内耗了!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急急急!你到底在哪里?"没有你,我的天空就是黑色的!"他来了,带着燃烧的火焰,那是怒火,滔天的怒火。一人至千军破,山崩地裂,雷云千卷。
  • 我成了武侠乐园的NPC

    我成了武侠乐园的NPC

    简略版:西部世界的东部武侠版。正常版:这是穿越到了一名机器人的体内后,一个普通人在自我救赎之路上,从单纯的求生,到成为一代大侠的故事。科幻版:这是个科技与招式结合的异世界,人们为了生存必须穿上植入各种武功数据的铠甲——侠武甲胄。而能有资格穿上这种甲胄的人,被大家尊称为,侠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