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37200000007

第7章 流浪神王的香日德

都兰以西,青藏公路正在改建,到处都是便道,十分不好走。颠颠簸簸到了香日德,已是下午四点了。我们停车,下来,找了个喝茶的地方,商量一些迫在眉睫的事情。

最后我们商定,关于人头鼓的调查就从香日德开始。

香日德是青藏重镇,所重之处,不仅在于他是前往西藏的交通要冲,更在于它的历史与藏传佛教的两世班禅(九世班禅和十世班禅)有着人杰地灵的联系。这两世班禅和我们一起度过了二十世纪的大部分岁月,我们还能记得他们的形貌,还能以最大的同情,远远地关注他们神性的流浪。

民国初年,西藏的两个神王十三世达赖和九世班禅之间发生了一场有你无我、有我无你的争执,不管争执的原因是什么,引出的结果却是九世班禅客死青海玉树。九世班禅自1923年11月逃离西藏,在内地流浪了十四年,天天想的就是返回故乡,结果还是没有回去。流浪其间,香日德是班禅一行最重要的驻锡地。

九世班禅圆寂后,班禅行辕就开始寻访转世灵童。

1951年12月19日,十世班禅离开西宁,踏上了前往西藏的漫漫长途。

又是香日德。铺天盖地的骆驼,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骆驼。牧民们惊呆了:佛爷的骆驼啊。骆驼来自甘肃、陕西、新疆、青海。骆驼们也吃惊:怎么世界上还有这么多骆驼?

很快就有了神话:一个神王带领着无数骆驼走向天国,而在到达天国之前,神王和骆驼必然要经过一个便于给人间留下传说的地方,这就是香日德。

班禅行辕数百人和护送班禅进藏的将近三万峰骆驼,以及几千名拉骆驼的骆驼客,在香日德停留了两个星期,让周围的牧民以及闻讯赶来的远方的牧民饱览了人类历史上的这一奇观。

离开香日德的时候,许多牧民跟在后面。因为他们坚信,跟着走就能得到福报,就是脱离轮回之苦的捷径。甚至他们想到,说不定班禅此去就是要进入没有痛苦没有悲伤的香巴拉了,不然为什么跟上来了这么多骆驼——他们从来就以为,在解脱苦难方面,动物总是比人更有灵性。

迤逦而行。“进藏的队伍望不到边,骆驼的海洋上了天,一漫漫过了唐古拉山,云端里坐的是班禅。”——这是一首流传下来的藏族民歌。

跋涉四个多月以后的1952年4月28日,班禅一行到达拉萨。两千多公里的高海拔行程,他们遇到了什么?雪山、冰川、大河、狂风、缺氧、疾病以及死亡的威胁。尸体,有人的,也有骆驼的;坟堆,有人的,也有骆驼的;哭泣,有人的,也有骆驼的。多少年以后,人们还能在青藏公路沿线,看到骆驼的白骨,骆驼客的白骨。漫长的一溜,两千多公里的一溜,人和骆驼的尸骨,寒了,寒了。在昆仑山,在唐古拉山,在藏北高原,在念青唐古拉山,在冈底斯山,那些尸骨永远地寒了。

喇嘛们,信教的俗人们,跪下来欢迎,无数人磕头。圣城拉萨,万人空巷。当天下午,班禅即赴布达拉宫,在金碧辉煌的太阳殿,拜会了达赖喇嘛。天暖了,草青了。藏人没有不笑的,连乞丐,连病痛中的人,连行将送往天葬台的肉身,都笑了。

一个多月以后的6月9日,班禅离开拉萨,辗转半个月,终于回到了后藏圣城日喀则。

同类推荐
  • 一百零八个红手印(闪小说美德篇)

    一百零八个红手印(闪小说美德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 纯真年代

    纯真年代

    东方小学的大操场在围墙外面。右边开一道小小的侧门,钻出去,眼前便豁然开朗。所谓操场,就是一个巨大的不规则土坪。左前方挖了个大沙坑,供学生跳远用。沙坑左侧整出条笔直的百米跑道——不过是将土夯平,铺上细砂,两边用水泥砌出三寸高的界线。此外还有个篮球架——用钢筋水泥铸一条巨型独臂,上端往前伸出两尺远,像持盾牌那样抓着块篮板,孤零零地站在操场右侧的一个土坡下。土坡连着坟山,大大小小的坟堆沿着县机械厂的围墙朝东方小学那边蔓延。大多数坟前竖着青石堑成的碑,这些坟堆通常比较饱满;少数无碑坟又瘦又矮,有的眼看就要没入地下,却还顽强地隆起背,彰显其不容忽视的存在。
  • 俄罗斯陆军腰带

    俄罗斯陆军腰带

    马晓丽的《俄罗斯陆军腰带》巧妙地利用腰带这个象征性物品,描写了中俄两军交往中因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和军事传统等方面的差异而引起的误解,准确地刻画出秦冲、鲍里斯两人以至两国军人不同的精神气质,通过他们的碰撞、理解、合作和感悟,表达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军人伦理的思考和认识。作品延续了短篇小说写作的优秀传统,小中见大,显示出对复杂经验宽阔、准确的把握能力和精湛机敏的叙事技巧。秦冲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见到鲍里斯,更没想到会在远离中俄边境的地方见到鲍里斯。秦冲迅速地瞥了一眼鲍里斯的肩章,心当即就被狠狠地抓挠了一下,妈的,这家伙都上校了!
  • 残桥

    残桥

    之所以称之为残桥,因为这座桥损坏得快要倒塌啦!两边的桥栏,不是少胳膊,就是缺腿;上边铺的碴子路,早已被来往的汽车和小四轮子拖拉机轧得坑坑洼洼的了。只要是来往的重车经过桥上时,轧得整个的一座桥像发生了8点几级地震似的颤乎。如果遇上了下雨下雪的天气,桥上就变成烂稀薄泥窝子,一旦汽车还是拖拉机陷进里面去,任你司机怎么骂娘也无济于事。司机只得下来亲自去附近的小店里买来几包好烟,点头哈腰地请来几位壮劳力在车厢后面攒劲地推,前边的人还得使劲地开,才能开出来呢!一夜间,残桥下两株桃花开得如火焰般地红艳,那是昨晚上男人女人碰撞的火花点燃的。
  • 日本杀手

    日本杀手

    虽然刚进入初秋,但站在天津塘沽港口的码头上,渤海湾上的海风吹来仍叫人感到刺骨的寒冷,如不穿上长袍马褂,全身会止不住地打颤。从日本东京驶来的豪华客轮停靠在码头上,庞大的船舱里吐出众多的男女乘客,其中一个在日本人中算得上高大的男人,约有二十六七岁,黄白的面皮上薄薄的嘴唇紧闭着,两条短粗的扫帚眉下面,一双眼睛显得十分精神,脸上却像画布上的劣质人物肖像一样毫无表情。他给人的印象很冷酷,又有一些男子汉的特有魅力。
热门推荐
  • 观照:81个教育批判性思考

    观照:81个教育批判性思考

    本书收录文章系作者近年对一些教育问题的思考。文中观点多从质疑教育现象得出,角度比较新颖,论述重视逻辑性。因为日常教育随记,故亦不乏轻松幽默之笔。本书对日常教育现象多有批判性思考,对学校教育、学校管理、教师成长、家长指导和学生发展具有一定启发性作用,适合教师、家长等教育管理人员阅读。
  • 关注气候

    关注气候

    本书独辟蹊径,在介绍中国气候特点及其成因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中国气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性,讲述中国气候与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中国人民的衣食住行及中医科学等方面千丝万缕的联系,颇具趣味性。
  • 茅山最后的传人

    茅山最后的传人

    遇见一场奇怪的投胎,牵引着我步步跨向了一个邪恶的计划,我该何去何从?
  • 流星闪现

    流星闪现

    本该毫无交集的两人机缘巧合下遇见如果缘分是一道桥那他们便是被缘分眷顾的两人
  • 朔明

    朔明

    西北边镇的年轻人,明末的风云变幻,刀弓火器和行商贸易,家国的恩怨情仇,都从戈壁滩上的一次冒险开始......
  • 巅峰三国之召唤天下

    巅峰三国之召唤天下

    一个普通的中学生意外的穿越到三国,成为一个世家子弟,在十岁那年得到了一个召唤系统,从此踏上了三国的征战之路,你有毒士贾诩,我有谋圣张良,............——李世民你有李元霸,李牧,裴元庆又如何,我有李存孝,白起,宇文成都,无惧如何诸侯,赵匡胤,刘邦,项羽统统都是我手下败将。————看各大时代英雄,霸主的争锋,这里有美女,谋士,武将,看叶荒如何成为三国霸主,铺写传奇。
  • 深蓝的味道

    深蓝的味道

    深蓝色是澄澈而又明静的,是她处在黑暗中向往阳光的味道,包裹着亲情,友情,爱情。
  • 武寅日本研究文集

    武寅日本研究文集

    本书收入作者关于日本问题的论文若干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诸方面,具有很高学术价值。作者武寅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日本问题研究,从早期的中日关系史研究到后来的当代日本国际关系研究,她的研究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中日关系,并涉及当代日本政治文化的各个领域。她从“尊皇政治”和“家国观念”等角度发出的论述,可谓切中日本政治文化的要害,而当今中日关系“对等不平衡”观点的提出,对于人们深刻理解纷繁复杂的各种表象笼罩之下的中日关系实质极具启发意义。书稿中类似精彩之处甚多,兹不赘列。相信一册在手,读者便能对中日关系的来龙去脉了然于胸。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由于作者文笔流畅,书稿既有学术性,也有很高的可读性,不仅对于专业的日本研究学者具有参考价值,也适宜一般读者阅读。此外,作者在卷首的访谈录《一个日本研究学者走过的道路》中,深情回顾了自己学术道路上的足迹,其中流露出来的治学精神也能给后辈学人以非同一般的激励。
  • 步踏乱世

    步踏乱世

    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历史系学生,温文尔雅的暖男,意外之下穿越到了异界,面对森严的等级制度,本来想要安稳度日平凡一生的他却被一步步的逼迫着往下走,直到最后终于站到了最高处。
  • 为母亲迁坟

    为母亲迁坟

    中午,发小范二根的电话打进来的时候,齐顺水正在请女朋友王巧秀吃麻辣火锅。麻辣火锅很对王巧秀的胃口,王巧秀吃得热气腾腾,红光满面。齐顺水抽着烟,喜滋滋地看王巧秀吃着,说起了自己的心事,范二根的电话就来了。齐顺水摁下接听键,范二根粗重的声音从手机里冒出来。范二根说,咱六道街的开发和别处不一样,活人搬迁,死人也要搬迁。县里在铁路沟那边买了一块地,让咱六道街当坟地,限七天把各家的坟子迁过去。不迁的话,大楼把谁家爹娘祖宗压在下面,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