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3000000004

第4章 传闻轶事

再打二十大板

■王乃飞

清官难断家务事,若真要断起来,就得请你先“挨板子”,你愿意吗……

只给一壶酒

清朝的时候,邹平县有一个叫牛江的书生,因为兄弟分家不公,到处打官司。他把哥哥告到县里,结果被知县训斥了一番,一顿板子打出来。他又到济南府去告状,结果知府还是判他败诉,又赏了他二十板子。

牛江一瘸一拐地往家走,经过章丘县时,他肚子饿了,看到一家饭铺,就想先吃点饭再赶路。

牛江要了一碗面,等面的时候,他听到有人喊了一声:“伙计,再来一壶酒。”伙计对那人说:“客官,你不能再喝了,不如来碗面吧。”

那客人却非要酒不可,拍着桌子大喊:“你们这是什么店?我花钱买酒,难道不行?”

伙计为难地解释:“客官,不是我们不给酒,是知县大人规定,一人只能给一壶酒。”

牛江在一旁听了,暗暗奇怪:这里的知县怎么管得这么宽,连人家喝多少酒都管?就听伙计继续对那人说:“客官,你是外地来的不知道,这个规矩在我们这里实行快一年了。”

伙计解释说,以前章丘县的人都好喝酒,酒后打架斗殴的事屡见不鲜。新县令杨学渊到任后,决定整顿民风,就出了告示:只要是有醉酒的,拖到县衙重打二十大板;有斗殴骂街的,重打四十大板;还规定店家只能卖给客人一壶酒,不然客人喝醉了闹出事来,店家也得负连带责任。

牛江一听说杨学渊的名字,眼前一亮。他早就听说杨学渊是个好官,不但清如水明如镜,而且断案机智。他不由想到,自己的案子叫杨学渊来审多好。这么想着,他突然就拿定了主意:豁出去试试了!

装醉赖官司

这时,伙计好容易把那个客人劝住,牛江就说:“伙计,给我来壶酒!”

酒来了,牛江没喝,却把酒往头上、衣服上洒去,洒完后他结了账,专挑通往县衙的大路走。他走路一拐一拐的,再加上满身酒气,路过的差役看见,果然把他当作醉汉拿下了。

来到县衙,知县杨学渊一闻牛江身上的酒气,不由得怒道:“好你个刁民,年纪轻轻的不务正业,来人,重打二十大板!”

牛江忙喊:“大人啊,冤枉呀,我没喝酒呀!”

杨学渊把眼一瞪,说:“都喝成这样了,还想狡辩,给我狠狠地打!”

牛江被几个差役按倒在地,结结实实地挨了二十板子。牛江趴在地上喊:“大人,我无缘无故挨了二十板子,总得给个说法吧!”

杨学渊说:“你无视本官法令,难道不该打吗?”

牛江脑子很清醒,没有带一点醉意,问什么他都能对答如流。杨学渊问他为什么满身酒气,他说吃饭时,伙计不小心把一坛子酒洒在他身上了;杨学渊又问他为什么走路摇摇晃晃,他说自己刚在济南府挨了二十板子,不摇摇晃晃才怪呢。

杨学渊为官多年,这还是平生第一次误断,就有些坐不住了,说:“是本官误判了,给你二十两银子回家养伤,怎么样?”

牛江脖子一梗,说:“我不要银子,但您也不能白打了我!”

杨学渊问:“你想要本官怎么样?”

牛江就等这句话了,立刻高喊一声:“小民冤枉,请大人为小民做主!”

杨学渊不知牛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让他从实说来,牛江便诉说起来。

原来,牛江铁了心要告他哥哥牛海。他比哥哥牛海小十多岁,哥哥早早地掌了家,等父亲一死,便提出分家。兄弟俩分得田亩和房子的数目都是一样的,每人分到二十亩地,牛江还比他哥哥多出二分地,房子则是每人各十间。牛江觉得很公平,就签字画押同意了。

可是等分完家后,牛江才觉出不对劲来,分给他的是块盐碱地,要比别的地少收四五成,而哥哥分到的都是肥沃的上等地。两人分得的房子也不同,他分得的那十间房子是土坯老房,早就不成样子了。牛江这才知道哥哥骗了自己,再去找哥哥,哥哥却骂他不知好歹。他又找族里的老人说理,哪知那些人都替哥哥说话。没法子,牛江就开始打官司,可打了几次都是败诉,到现在他真是走投无路了。

杨学渊听罢,接过状纸一看,上面写得很明白,告状人牛江是邹平县人,就说:“牛江,你的事不在我管辖范围内,我就是想管也管不了呀!”

牛江说:“大人,我实在是有冤没处诉,求大人想个办法。天下官管天下事,您是父母官,怎能眼看着有冤情却袖手旁观呢?”

杨学渊这才知道自己是钻进人家套里了。他在大堂上踱了两步,说:“这件事,要我帮忙也行,但你得吃点苦头。”

刁民告知县

牛江一听这话,知道杨学渊已接了案子,就说:“只要能还我公道,吃多少苦也不怕。”

杨学渊说:“那你就告我吧!把我打了你的事写成状子,到济南府告我。”牛江不明白,杨学渊说:“这官司你要叫我管,就必须得告我。”牛江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

牛江一瘸一拐地到了济南府,知府见来的是前几天被自己打了二十板子的人,就问:“大胆刁民,案子已经结了,你为什么还来?”

牛江说:“回禀大人,我上次告哥哥,这次告的却是章丘知县杨学渊。”

知府糊涂了,牛江是邹平县人,怎么告起章丘知县来了?等看完状纸,他一拍惊堂木,说:“牛江,你是民,他是官,民告官,你可知道其中的利害?”

这其中的利害,杨学渊早已告诉牛江了,民告官,不管谁对谁错,都要先把上告的百姓打二十大板。知府又问牛江告还是不告,牛江咬着牙说:“告!”

牛江当真被拖下去打了二十大板。知府见牛江这么硬,只好私下传见章丘知县杨学渊。杨学渊来后,知府问他,有没有误打了邻县百姓。杨学渊供认不讳,然后悄悄对知府说:“这个刁民,他想让我接他的案子,我不接,他就抓住这事不放,实在可恶。他三番五次上告,看来一定有冤情,如果让他告到京城,那咱们都吃不了兜着走了。”

知府就问:“杨知县,你说这个案子该怎么处理?”

杨学渊说:“只要您下两道令,先把牛江的案子发回本县重审,随后把我调到邹平县任县令,我便能办好此事,还不推翻您的原判。”

知府说:“把案子发回重审,倒也简单,可把你调到别的县,这需要朝廷任命,我这个知府也做不了主。”

杨学渊又说:“您只把各县的知县暂时调动三天,让他们体验别县的风土人情,这就不需要朝廷的任命了。只要三天,我就能把事办好。”

两个人经过这么一番商量,知府又升堂了:牛江告杨学渊的案子暂不审理,把他以前的案子发回重审,让他回去等候结果。

牛江一听,也顾不上身上的疼了,就往家赶。

兄弟换家产

杨学渊被调到了邹平县,他坐堂后接的第一个案子就是牛江的。等相关人等到齐后,杨学渊断喝一声:“来人,将原告牛江拖下去,重打二十大板。”

牛江如冷水浇头,怎么又要打板子?杨学渊说:“弟告兄,大逆不道,难道不该打吗?”

牛江被按在地上,可等板子一打到屁股上,只听到“啪啪”响,却没怎么感觉疼,牛江暗自高兴。等把牛江架回来,杨学渊这才开审。牛江把哥哥分家不公的事说了一遍,牛海听了直喊冤,族人也都站在哥哥一边,说哥哥不会欺负弟弟的。

杨学渊听罢,就和颜悦色地对牛海说:“你这个弟弟不懂事,可你毕竟是当哥哥的,他板子也挨了,有些事你应该让着弟弟是不?”

牛海马上说:“只要他能好,我恨不得把心扒给他呀!”

杨学渊说:“既然你弟弟看着你的那份家产好,我就把你的那份判给他,让你们兄弟俩换一下,省得他成天哼哼唧唧,你说行不?”

牛海这才醒过味来,慌忙说:“大人,这使不得呀!”

杨学渊却说:“怎么使不得?既然当哥哥的分家公平,那么换一下又有何妨?”

杨学渊拿过笔来,在判决书上写道:“牛氏兄弟分家,公平无私,牛江不知好歹,本县判其败诉,但念其年幼无知,让其兄牛海与他交换家产。如牛江再无理告状,定重打不饶……”

案子就这么了结了。几天后,牛江拿着判决书去找哥哥牛海,原来在判决书的后面还写了:“这次兄弟交换家产的时限只是三年,三年后兄弟再重新分家。”兄弟俩看后,好像都明白了杨知县的意思。

三年里,兄弟俩把那处破房子重新翻盖起来,又整了那块盐碱地。三年后,他们找来族里的老人,重新分家。这回分得很公正,兄弟俩谁也没有怨言。

(发稿编辑:吕佳)

天下第一驴

■曾凡洪

张二愣有一头大黑驴,他把这头驴当作宝贝,从不让它离开自己的视线,闲暇时,他就骑着驴乱逛。

这头驴是张二愣他爹临死前留下的。张二愣他爹是驯驴高手,把这头驴调教得一点脾气没有。张二愣从小脑袋不太好使,娘又死得早,爹临死前不放心,再三关照张二愣,这头驴不一般,它是“天下第一驴”,将来荣华富贵都靠它,一定不能犯浑,要好好待驴。

这天,张二愣骑着驴路过村头算命摊,驴尾巴扫倒了签筒,吴半仙没好气地骂了大黑驴两句。大黑驴没发脾气,张二愣发火了,嚷嚷道:“你别瞧不起我这驴,这是天下第一驴!”吴半仙嘲讽地说:“那是你老子封的,算啥?皇帝老子封的天下第一,才算真正的天下第一。”张二愣较真起来:“你等着,我这就上京,叫皇帝给咱驴封个天下第一。”说完,他赶着驴上了官道,往北而去。吴半仙又好气又好笑,嘟囔道:“你以为京城是你二大爷家啊,说去就去;你以为皇帝老子是你亲爹啊,说封就封?我看你是傻子天下第一!”

张二愣骑着大黑驴在官道上走了一阵,前面出现一个路口,他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他正焦急,看见远远地来了顶轿子,心说,去问问路,就拍着大黑驴冲了过去。大黑驴撒着欢跑,收不住势头,眼看就要撞上轿子。衙役一把拉住大黑驴,顺势把张二愣掀翻在地。

轿子里是上任不久的县太爷庄大运。这庄大运不学无术,是总督大人亲侄儿,靠这层关系捐了个知县。庄大运听说有人冲撞官轿,就钻出轿子一看究竟。庄大运从小生长在南方官宦之家,从没见过驴,一见就喜欢上了,一时兴起,拉过来就要骑。张二愣忙嘶喊道:“这是我的驴,你不能骑。”庄大运瞪眼说:“你冲撞官轿,本该治你的罪,你瞎嚷嚷什么?再嚷嚷,把你投进大牢。这驴,让本县骑着玩玩。”张二愣说:“你骑了我的驴,我怎么办?”庄大运一指轿子说:“那就换换,反正离县城不远,玩玩就得了。”张二愣啥也不管,一屁股坐了进去。

庄大运让轿子在后面慢慢跟着,自己骑着驴疯跑,边跑嘴里边吆喝,爽快得很。哪知急转弯时一个不留神,撞进一群队伍里,被掀翻在地。待到庄大运定下神来,冷汗就冒了出来,好巧不巧,那是刘知府的队伍。

刘知府本是找庄县令例行巡查的,没想到庄县令骑着驴冲撞了他的官轿。刘知府本来就讨厌他,这次抓住了把柄,正好把他革职。刘知府当即令人扒下庄大运的官帽、官服,连带张二愣和大黑驴一起解往总督府,要求革了庄大运的职。

总督大人接到奏本,心说:不就是玩玩驴吗?多大点儿事。他压下奏本,让庄大运先休息,日后换个县去当知县。至于那头驴,总督大人听张二愣说这是天下第一驴,就想尝尝驴肉,看看味道到底有何不同。他把驴留在了总督府后院,让人把张二愣打发走了。

过了几天,总督府管家指挥家丁在后院杀驴。那驴本来温顺得很,可这会儿蹶起后蹄乱踹,没人近得了身。这边正闹腾着,后院门口传来张二愣杀猪般的叫声:“还我驴来,还我驴来!”这还了得,闹事闹到总督府来了。管家火了,喊道:“给我把那小子乱棍打走!”他转头又冲杀驴的喊道:“把总督大人的长矛抬出来,我就不信戳不死这驴!”

几人刚抬出长矛,就听见总督的跟班边跑边喊:“矛下留驴!”

原来,当初刘知府把庄大运解往总督府的同时,给恩师马阁老写了封密信。他知道总督大人肯定会袒护侄儿,便让恩师趁机参奏庄总督一本。马阁老素来与庄总督不和,接到密信后,马上拟了一封密折,趁和皇上下棋之际,交给皇上。皇上看过密折,心里门儿清,内臣和外官争斗,正常不过。但他觉得,小小县官如此自由散漫,有必要杀鸡儆猴,震慑官场,于是就下旨,派锦衣卫来提取庄大运等人,要殿审。密信加急,驿卒日夜兼程,恰好在关键时刻,救了大黑驴一命。

皇帝召集百官殿审,把庄大运狠狠批了一顿,革职充军,并趁机训斥百官,吓得百官胆战心惊,不敢作声。殿审完毕,皇上让太监把驴牵到内宫,让张二愣返回原籍。

回到内宫,皇上对管牌子的太监说:“朕今晚不翻牌子,要骑驴。”原来,他想效仿晋武帝司马炎的风流韵事,司马炎坐羊车,他骑驴,驴停在哪个妃子的门前,他就在哪里过夜。再说了,皇上长这么大,只骑过马,还真没骑过驴呢!

就这么着,皇上玩了两天,兴致正高,却发现大黑驴蔫了,一问管事的太监,才知道大黑驴不好好吃料。皇上明白这是驴恋旧主,当即发话,让张二愣进宫。

张二愣正愁没有回家的盘缠,绝望之时,几个锦衣卫来到他面前,嚷道:“张二愣,你沾驴的光了,好事来了。”锦衣卫把张二愣带到宫里,让他专门喂驴。大黑驴被张二愣喂习惯了,看见张二愣来了,胃口大开。吃好睡好,精神头自然就好,走起路来雄赳赳气昂昂。皇上一高兴,就召见了张二愣。张二愣不知道天高地厚,见皇上夸驴,就说:“皇上,我这驴可不一般,是天下第一驴!”

皇上听了,一高兴,传来笔墨,御笔一挥,写了“天下第一驴”五个大字,让太监做了个镀金牌子,挂在大黑驴的脖子上。既然封了驴,驴主人总得封个一官半职吧。皇上对内阁官员说:“你们商议,随便给个禄位吧。”

内阁官员们急忙聚在一起商议。有人说,干脆阉了张二愣,进宫封个六品太监,专门养驴。内阁首辅马上反对说:“这是个浑人,弄进宫里,不是添乱吗?我看皇上也是一时兴起,过些日子兴致淡了,还不得撵出宫去?封个七品侍卫得了。”御前侍卫最低六品,封个七品,完全是忽悠张二愣,不把他当回事。张二愣却乐得傻笑,七品,和县太爷一个级别,他当官了!

首辅大人真是说对了,过了段时间,黄河涨水,皇上忙于处理政务,没兴致骑驴了,吩咐把驴好生送回原籍喂养。首辅大人却犯难了:皇上说返回原籍好生喂养,这是一个活话,万一哪天皇上闲了,想起来了,又要玩驴,找他要驴怎么办?再说了,这可是皇上御封的“天下第一驴”,不能等闲视之。

经过深思熟虑,首辅大人决定派人护送“天下第一驴”和张二愣回家,在他老家划了一块地,起了一所大院子,叫做“驴苑”,给张二愣专门养驴,并征了一座山和一大片草场,作为大黑驴的食料场。张二愣享受七品侍卫的俸禄,由地方供奉,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养好“天下第一驴”,随时听候宣召。

大黑驴是皇上骑过的御驴,张二愣不敢再骑,怕别人告他欺君大罪。他每天牵着驴到处溜达,所到之处,百姓对他和驴都毕恭毕敬。

这天,张二愣牵着驴溜达到了算命摊前,对大黑驴说:“你用尾巴扫摊子,看他还敢不敢骂你。扫啊,扫啊,扫啊!”任他怎么说,大黑驴就是不动。

旁边可急坏了吴半仙,这驴如今是皇家御驴,莫说扫倒他的东西,就是踩烂他的东西,他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吴半仙又是打躬又是作揖,好话说了一大堆,好不容易才劝走一根筋的张二愣。

看着悠哉远去的驴和张二愣,吴半仙心里直嘀咕:我这算哪门子半仙?人家张二愣的爹才是真神仙!看看如今,大黑驴真成了“天下第一驴”,给张二愣带来了荣华富贵。

吴半仙酸酸地骂了一句:“瞧这世道,真是混账!”

(发稿编辑:陶云韫)

同类推荐
  • 故事会(2015年7月下)

    故事会(2015年7月下)

    最近读到一个故事,故事虽短小,却令我久久咂摸,反复玩味。一名专栏作家同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同学会面,喝到微醺时,两人聊起了从前的学校生活。老同学呷了一口酒,红着脸说起了一个秘密。他说,那一年,同班的一个女孩,偷偷给他送过一封情书。这事儿,他没和任何人讲过。他记得,女孩把情书夹在了他数学课本的第15页和第16页之间。因为前一天的数学课,老师讲到第14页,而第15页,正好是第二天要学的。
  • 故事会(2017年1月上)

    故事会(2017年1月上)

    《故事会》所说的故事,不仅高雅、高尚,而且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并能始终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尤为关键的是,其绝大多数故事,基本上都相当准确地切合着社会审美心理中三个最为关键的部位,即情感性、幽默性、传奇性。因此,尽管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资讯时代,或各种各样文化快餐层出不穷的娱乐时代,其所提供的故事仍能从一片喧嚣的声浪中脱颖而出。其二是由《故事会》编辑部所营造的“《故事会》编辑部文化”。
  • 旅途故事

    旅途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青年作家(2016年第1期)

    青年作家(2016年第1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2008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 海外故事

    海外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感恩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感恩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最强者计划

    最强者计划

    上天给的机会,我还要继续隐忍吗?以后我的准则就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谁欺负我身边的女人和兄弟,我会千倍万倍还你。最强者计划?棋子?拨开云雾,我就是最强者。
  • 灭秦(6)

    灭秦(6)

    大秦末年,神州大地群雄并起。在这烽火狼烟的乱世中,随着一个混混少年纪空手的崛起,他的风云传奇,拉开了秦末汉初恢宏壮阔的历史长卷。大秦帝国因他而灭,楚汉争霸因他而起。因为他——霸王项羽死在小小的蚂蚁面前。因为他——汉王刘邦用最心爱的女人来换取生命。因为他——才有了浪漫爱情红颜知己的典故。军事史上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他的谋略。四面楚歌、动摇军心是他的筹划。十面埋伏这流传千古的经典战役是他最得意的杰作。
  • 骑行,寻找另一个自己

    骑行,寻找另一个自己

    骑行,一场回归初心的复辟之旅。人,行在路上,重要的不是工具和目的,而是寻找那个在城市森林中迷失的自己。在骑行中,一个人的思想、格局、境界能够得到最全面的提升。所谓急中生智,关键就在于我们安静时,对问题有突破性的思考。幽默成趣,最重要的是平时对知识的全面积累。面对一次不可能的骑行呢?我们需要准备些什么?需要具备哪些不可或缺的东西?从无到有的创造,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这一刻,自行车不仅仅是骑行工具,更是一个平台,是探索外界的得力助手。
  • 宋大佬的同桌超甜哒

    宋大佬的同桌超甜哒

    “给我住手,我说过不要摸我的头啦”夏今汐双手叉腰盯着比自己高不止一个脑袋的宋丞衍。“我就摸咋滴了。”宋丞衍说着说着又摸了摸夏今汐毛茸茸的脑袋。“放心,你不用长高我弯腰就好,大不了我的aj给你踩。”不得不说宋丞衍撩妹的技术越来越好了。
  • 啸少你家白月光又黑化了

    啸少你家白月光又黑化了

    “啸哥,我跟她们说我将要收到一束玫瑰。”“嗯,给你定1314朵。”“啸哥,我跟她们说你将送我一套房子。”“嗯,江边联排别墅都是你的。”“啸哥,我跟她们说你是我男朋友。”“错!”男人摸着她的头,神情满是宠溺,“乖,是老公!”前世错信渣男贱女,害死一心爱她的男人。重活一世,她发誓一定好好爱这个男人。啸哥,喜欢我咩,一见钟情不行,日久生情也可以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空门秋月

    空门秋月

    秋虫们的情歌在清新的空气中隐隐约约的悠扬着,初闻时断时续,像是此唱彼和,后来有蛙儿们的梦呓穿插进来,大大激发了秋虫们的热情,很快就有许多好胜者竞放歌喉,从园中,从塘边,从林里,从草丛,山上山下,观内观外,此起彼伏,遥相呼应,激情的奏鸣,柔情的絮语,汇成优美的和弦,悠悠融入如水的月色。这大概就是明月道长提到的秋虫小夜曲了。我再次把目光投向明月道长打坐之处,猜度她此时的禅心是像月光一样皎洁明媚,还是像月影一样凄清孤独?
  • 我是个掌门

    我是个掌门

    万古岁月,大道可通天。古道苍茫,得道羽化仙。方远来了这个修行的世界,成为玉清门掌门。一天,玉清门上雷电轰然劈下,一群玉清门弟子义愤填膺的冲往玉清殿。又一天,整个修行界突然大雨如剑,各大宗门正集聚力量,气焰滔天,杀奔平顶峰!……“就算他是掌门,我也要讨个说法。”“若再有下一次,我就……,我就……。”“方远,滚出来!”……师姐,你别这样,我是掌门,这样有失和谐。你们难道还想谋朝篡位不成?我是掌门,我是整个玉清门的希望与未来,大家冷静!一定要冷静,千万别因为冲动,而铸成大错。怎么办,在线等,急!……这是一个修行者在各种逆境中励志长生的故事,坚难与坎坷。这是一个强者带领衰落宗门发展壮大的故事,喜怒与衰乐。这还是一个与修行者与外挂斗智斗勇的故事,睿智而诙谐。PASS:幽默、风趣、热血、无敌。文笔撒的,不存在的,新书期间,收藏,推荐,评论各种求!
  • 或许我喜欢你

    或许我喜欢你

    苍天让我们相遇,命运将我们分开白燃遇见时期,是她的幸还是不幸呢,他们纠缠在一起那么多年……他当大学里的风云人物,她四处兼职打工。后来,踏入娱乐圈,他有了他的红颜,她假装看不见。再后来两人结婚离婚,他揪着她不放。他和他的红颜藕断丝连,他口口声声说爱她。可是他的爱,她奢求不起,她的心在滴血。再后来,她知道她所爱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