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3200000122

第122章

蒙皇爹相召,五皇子只得收拾收拾带着媳妇回城,他们先走,随身之物命心留侍从留在别宫慢慢收拾则罢。

五皇子一身玄色四爪龙皇子服饰,与谢莫如坐在车里,前有仪仗开路后有侍卫相随,浩浩荡荡,颇是威风。就是大冷天骑马前来传穆元帝口谕的于公公一行,也沾五皇子的光坐上了舒服非常的马车。于公公靠在绵软的靠背上,闭着眼睛不知在想什么。小徒弟熟练的自车壁的隐箱内取出茶具茶叶,伶俐的为师傅泡了盏茶捧上,轻声道,“师傅,吃杯茶吧。”满厢茶香,于公公轻斥,“好大的胆子,殿下容咱们坐车倒罢了,你倒还吃喝上了。”小徒弟恭恭敬敬的捧着茶盏,有些委屈,“弟子想着,天儿冷呢。师傅吃了也暖暖身子。”于公公接了茶盏,却是手腕一折将泡好的一盏热茶悉数倒进车厢地上的茶盂里,空盏递还小徒弟,于公公捻出帕子擦一擦手道,“太不谨慎了,殿下恩典命咱们坐车相随,咱们却不能忘了本分,洗干净放回去。”

师徒俩对五皇子家的马车如此熟悉,倒不是以前就坐过,不过是大户人家马车为图舒适性与功能性,大抵相差不多,不同的就是,五皇子身份不凡,按制他家的马车在尺寸与材料上更加讲究更加舒适罢了。

小徒弟乖乖的洗净茶盏归置原位,低头不敢说话,觉着师傅太过小心了些,师傅在御前当差,便是二皇子见了师傅也给些脸面呢。不过,他跟随着于公公一道出宫办差,本也是个伶俐的,故又觉着,师傅能有今时今日之地位,怕就是自这份小心谨慎上来呢。

小徒弟琢磨着师傅的用意,师傅却是重新阖眼思量。于公公能在御前听用,谨慎自然是不缺的,只是,他还有一种很特别的,察觉危险的本能。每次见到谢莫如,于公公都有一种危机忌惮之感,故此,在谢莫如跟前,他是不敢多行一步不敢多说一句的。

谢莫如不知自己给于公公带来这般偌大压力,但就算她知道,估计也不会在意。回城路远,何况仪仗走起来更慢,谢莫如自行宫出来时就命侍女在厨下装了几样现成的点心,问五皇子,“殿下要不要用一些,你怕是没空在家用午饭呢。”谢莫如自己倒是无妨,回府自有厨下服侍。

五皇子道,“这会儿倒是不饿。”

谢莫如便不劝他了,不饿去强逼着进食,反是不美。五皇子道,“我先送你回府,再去宫里。”

谢莫如也没反对,道,“既然殿下去宫里,就顺道去看望一下母妃,跟母妃说,我明儿个再过去。”

五皇子都应了,待到自家府前,谢莫如用帕子包了几块肉干给他带身上,“正赶上午饭时候,你还得进宫,要是路上或宫里饿了,就垫补一下。”其实谢莫如心下有些担心穆元帝会责难五皇子,毕竟五皇子是立储的始作俑者。穆元帝如今么,怕是心下不大痛快的。

五皇子听着媳妇的叮嘱,心说,媳妇可真关心我啊。望着媳妇进了家门,他这才又回了车里。于公公看的牙都酸了,暗道,唉哟喂,谢王妃这本事,把他家冷面五皇子竟调理成绕指柔了。其实根本不知道他家冷面五皇子原本就挺绕指柔的。

五皇子进宫很顺利,便是穆元帝心下略有不痛快,看他一身金龙皇子服饰神气完足的模样也挺顺眼,儿子么,就得这般气宇轩昂的才好,嘴里却道,“你这病还没好呢?”

五皇子连忙道,“回父皇,已经好了。”

穆元帝哼一声,“好了怎么还不回帝都,礼部的差使也不顾了,还得叫朕三延四请不成?”

五皇子道,“儿臣哪里敢当,父皇让于公公一去,儿臣立刻就回来了。儿臣,儿臣就是觉着,先时不大好,才去了行宫。”

五皇子有一点好处就是说话实在,穆元帝指指绣凳令他坐了,道,“你觉着不大好就躲了出去,朕是无处可躲啊。”

“父皇天子之尊,恩威四海,大事还是得父皇说了算,父皇莫要与些个糊涂人生气才好。”五皇子还劝他皇爹一回,的确是,这次他不过在外住了几个月,回来时竟觉着一向威严的父亲面儿上竟露出疲色。五皇子道,“自己个儿保重身体,比什么都强。”

穆元帝见五皇子眼神中露出孺慕之意,不由心下一暖,脸上神色也就缓和了,笑道,“朕知道了。你既回来,就继续领着礼部的差使吧。熟悉下立东宫的仪程,礼部不要出差错方好。”

五皇子都应了。穆元帝想到事情就是自这个儿子起,心下又有几分迁怒,道,“这可如了你的意吧?”

五皇子摸不着头脑,“儿子有什么如意的?父皇,莫非你要立儿子做太子?”

穆元帝笑斥,“你倒是野心不小啊。”

“父皇这样说,吓儿子一跳。”五皇子也笑了,道,“儿子在山上反省过了,也觉着是给父皇惹了麻烦,朝中这些时日闹腾不休,儿子是烦了才躲到山上去的。可儿子又想着,凡事,提前发作也未尝不是好事。父皇正当壮年,就是朝中有什么鬼祟,父皇也能镇压下去。儿子议立东宫,原是光明正大的想头儿,后来儿子方知道,许多人都有自己个儿的私心,把个简单的事,弄得复杂无比。儿子觉着,这样不大好。”

所以说,虽然五皇子入朝当差头一年就时常给他爹找麻烦,他爹之所以还看他不太讨厌的原因就在于此,这个儿子说话还算实诚,起码不会总说些没用的套话假话。见这个儿子把心里话都说出来了,穆元帝道,“知道不大好,以后行事便更该老成些才是。三思而后行,不用朕再教你了吧。”

五皇子心说,他都是三思才干的啊。

看五皇子的模样,穆元帝就知道他还没明白呢,便点了他一句,“以后再有什么大事,先与朕商议再拿到朝上去说。”

五皇子刚应一声“是”,他肚子咕噜一声,五皇子顿时大窘,怕按下肚子道,“儿子失仪了。”

穆元帝好笑,“你媳妇也没打发你用过午膳再来,倒叫你饿着肚子。”

五皇子笑,“她倒是说了,只是儿子从山上下来走了一个多时辰,怕父皇在宫里等急了,儿子就先进的宫。”

穆元帝一笑吩咐下去,“传一席膳食给五皇子。”

五皇子起身忙道,“儿子还要去给祖母请安,再去看望母妃,父皇叫他们将膳食送到母妃宫里吧,儿子去母妃那里吃。”

穆元帝笑,“去吧。”

原本还想着叫了五皇子回来好生训导一番,结果倒赐了他一席御膳,倒似赏他一般。穆元帝摇头浅笑,罢了,想到五皇子在宫外也是日日去粥棚忙活,便觉这个儿子尽管心性率直,不会掂掇轻重,想来是年轻的缘故,不过,倒还真是个做实事的性子。

既去后宫看望母亲,就不能不去慈恩宫,因慈恩宫总是寻他媳妇的不是,五皇子其实对慈恩宫挺有些意见,只是,自小长在宫里,他也不会表露出来。倒是胡太后见着他很高兴,笑呵呵地说,“可是回来了,再不回来,就赶不上你二哥的册立大典了。”

五皇子听这话险没呛着,他爹不是刚叫朝中议储么,还没指名道姓的下旨立他二哥做太子的吧?唉哟,他祖母可真是……叫人不知说什么好了。五皇子忙道,“父皇还没下旨,祖母先别说出来,外头还不知道呢,叫那些清流大臣听到这话该有意见了。”

胡太后笑,“哀家这不是高兴么。”问了五皇子几句在山上可好的话,就痛快的放他去淑仁宫了。不过在慈恩宫坐了片刻,五皇子硬给他祖母吓出一脑门子汗来,也是不知说什么好了。唉,他媳妇要跟这么个糊涂老太太讲理,也就是他媳妇了,等闲的不叫噎死也得叫吓死啊。

苏妃见到儿子自然高兴,御膳来的很快,知道儿子还没用午膳,苏妃忙打发他用饭,待用过午饭,苏妃命人沏了好茶,苏妃身子不好,自用一盏红枣茶,给儿子的是碧螺春。儿子吃着茶,苏妃方细细问起他们在山上的生活来,五皇子说的眉飞色舞,“舒坦的很,万梅宫极舒适,冬天也有烧地龙,半点儿不觉着冷,前些日子下雪,景致极美。要说我府里也有梅花,宫里御花园里也有梅花,依我看,皆不及万梅宫。”

苏妃笑,“那是自然。不说万梅宫的梅树皆是几十年的老梅了,且万梅宫是在山上,倚山傍水,借山水灵性,方有此景,自非寻常宫室梅树能比的。”

说到万梅宫的日子,五皇子道,“暖和的时候,儿子还带着王妃去林场打猎来着。唉呀,王妃那么聪明的人,偏生打猎笨的厉害,骑马跟儿子跑了半日,什么都没猎着。”五皇子说着就是一通笑,苏妃眼中也浮起笑意,道,“你这样笑她了?”

“没,就笑了两句。王妃也没恼,就是白眼白了我两回,跟我说话也不似以往和气了。”

苏妃大笑。

母子俩说的颇是开怀,五皇子又说了去庙里与文休法师聊天的事儿,“原以为和尚闷的很,文休大师不一样,我们说些天南海北的话,他极是有见识的人。从不说那些玄乎又玄的话,倒是极通各地风土人情,学识渊博呢。”

“文休法师并不是一开始就出家的,他生于书香门第,原是前朝状元,有名的才子,前朝末帝昏庸,他便挂冠而去,各地行走经商,富庶之时,生意遍布数国,后来结束了生意,便入了空门,悉心研究佛法,终成一代高僧。”

五皇子一面听一面点头,补充道,“更难得胸怀宽广,王妃根本不信神佛之事,她去了,人家大师还肯招待她。”

苏妃笑,“佛门讲究缘法,这也是你们的缘法吧。”

母子俩一直说到天色将晚,五皇子方起身辞了母亲回府,还说谢莫如明日进宫看望母亲之类的话,苏妃道,“你们刚从山上回来,很该好生歇一歇,跟莫如说,不必急着进宫来,我在宫里样样都好。让她歇一歇筋骨,再来好生陪我说说话。”

五皇子道,“在山上也不累。”

苏妃起身送儿子到门口,五皇子怕母亲受寒,忙叫母亲回了。

五皇子回府正赶上用晚膳,谢莫如知五皇子在宫内未受穆元帝责难,遂放下心来。听五皇子说起御前对答的话,五皇子道,“我进宫时心里惴惴的,还以为父皇得骂我一顿,没想到父皇和气的很,还赐我御膳吃。”五皇子颇是庆幸,又心疼他皇爹道,“我看父皇挺累的。”

“陛下忧心国事,自然不会轻松,何况为着立储闹得满朝不宁,陛下知殿下是出自公心公义,只是多少小人借此谋取私利,才叫人着恼呢。”谢莫如道,“国事自有陛下操劳,殿下把礼部差使理顺,再多多进宫孝敬体贴陛下才好。”

五皇子道,“你说的是。”叫谢莫如收拾出些滋补之物来,道,“父皇自不会缺这个,却也是咱们的心意呢。”

谢莫如应了,两人用过晚膳,五皇子又去长史那里说话,他数月未在帝都,想来帝都颇多故事。还有穆元帝已发话议储,张长史想着要不要五皇子再上个折子什么的,五皇子想到他爹脸上的疲倦道,“还是罢了,我久未去礼部,礼部事也多呢,尤其立储当口,礼部更是半点儿错不得。”

张长史深以为然。

穆元帝下旨议立太子,其实也没什么好议的,无非就是老三样,立嫡立长立贤,皇子们成年的不过五位,嫡皇子就是二皇子,皇长子就是大皇子,至于哪个是贤皇子,就众说纷纭了。朝臣纷纷上书,各地督抚也有自己主张,这些折子,穆元帝都看了。见五皇子没上折子还在五皇子给他送滋补品时他,“你不是一向有主张的么?”

“儿子想,这是大事,父皇上次说叫儿子再有大事先同父皇说一声再上折子。”五皇子一幅乖样,道,“父皇有问,儿子就直说了,儿子觉着,还是二哥做太子比较好。大哥二哥待兄弟们都好,大哥虽是长子,二哥,毕竟是嫡出,且未见有不好的地方,如果二哥不能做太子,以后要如何自处呢。而大哥不做太子,也是太子的长兄,二哥只有更敬重大哥的,如此大哥以后的尊荣也是有的。至于儿子们做弟弟的,自然兄友弟恭,如此,一家子和乐。要是父皇觉着儿子的话在理,儿子回去就写折子。”

朝中什么样的狐狸没有,这话,穆元帝已听人说过了,见五皇子说的也是这个意思,遂道,“也有不少朝臣说你有贤良的。”

五皇子一时没明白他皇爹啥意思,还笑呢,“这就是拐弯儿拍父皇马屁呢,要是有人说儿子不好,父皇该生气了。我有一回说四弟家旭哥儿鼻子塌,四弟还不高兴呢,硬说瞧不出塌来,其实总偷偷在家给旭哥儿捏鼻梁,就想给旭哥儿捏高些……”话说到一半,五皇子方回神,跳脚道,“不是有人要请立我做太子吧!”

穆元帝给五皇子这慢三拍的反应闹的……五皇子已气哄哄道,“这不添乱么。还是跟我有仇啊。”跟他皇爹打听,“哪个夭命的上的这奏章啊?”决定要找这些臭不要脸的家伙报仇。

穆元帝道,“只是有人上奏章说你好。”还要打架怎么着。

五皇子这才放下心来,道,“那是儿子想茬了。儿子当初就是为这纷乱躲山上去的,倘有这等小人,父皇你可别姑息。要是父皇不好动手,只管告诉儿子……”

五皇子喋喋一番,还是穆元帝受不了他这絮叨,才将他撵了出去。

五皇子同谢莫如说起此事时亦颇是气愤,“咱为这乱局都躲山上去了,再有人拿咱做伐子,是断不能忍的。”

反正,满朝文武大都上折说一说立太子的事,或是一派公心,或是夹了私意,或是随大溜,或是刷存在感,总之各有原因,但都在说立太子之事。满朝文武,唯一不动如山的就是南安侯了,他爹承恩公要他联名,他都拒绝了,闹得承恩公次子胡悦都道,“三弟越发叫人看不懂了。”

总之,不论谁说立太子,南安侯终是一言不发,待穆元帝问到南安侯头上时,南安侯道,“臣一向只知兵事,倘是带兵打仗,臣能为陛下分忧。至于立储政事,恕臣无能。臣出身武官,不懂这些。”

此言一出,便是南安侯他爹承恩公都在家里说,“自来我就没看懂过三郎。”当初不是他说要请立太子么,虽说被五皇子手快抢了先,如今咱家也得给二皇子加把劲儿才成呢。结果,他又不动了。

再有就是私下说南安侯果然武将,脑筋忒不知变通啥的。

或者还有怀疑南安侯做了四皇子岳父,近而偏颇四皇子的。朝中唯有几只老狐狸看出南安侯机心之深,暗道承恩公府才略平平,怪道唯他能以军功封侯呢。

谢莫如在府中听五皇子说及此事时犹道,“倘承恩公府皆是南安侯这样的明白人就好了。”

五皇子亦觉南安侯人品出众,道,“满朝这样闹腾,我看,就南安侯才是个心静的人呢。”

同类推荐
  • 江南雅

    江南雅

    江南桥边人家,悠悠女孩陆枳冠。女孩单纯,怀着不一般的梦。
  • 凤起之嫡女

    凤起之嫡女

    书友群【958519949】一起来玩呀~新书《大佬又在窥屏了》,一部大佬宠妻文,欢迎大家移步哦~-------------------------------------------前世:赔上了一切,什么也没有留下。今世:努力让自己快乐些,顺道带着那些仇人绕圈圈,等自己玩高兴了,再出手解决。只是,以为自己这世要孤独终老的。却发现,原来自己身边一直有一个人。暮然回首,只愿你一直在。
  • 重生之农门娇女

    重生之农门娇女

    回想这短暂的一生,她过得舒心的就只有在家人和他身边,而因为她的骄纵,她不曾好好对待过亲人和爱人,因为轻信他人,她家破人亡。她的人生从此变成了灰色,从天堂到地狱。
  • 娘子可愿嫁否

    娘子可愿嫁否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他每日一问:“娘子,你喜欢我吗?”她:不喜欢。他:哦,我喜欢娘子!(请勿考究,架空文~~~)
  • 重臣嫡女

    重臣嫡女

    穿越女一直自我标榜:万人迷+女主角=幸运女神。所有和穿越女作对的:赠送一套杯具。所有俊美的少年郎们:爱慕她!爱慕她!爱慕她。投湖自尽的重臣嫡女,某一天突然醒来,发现庶妹未长成,阴谋未算计,一切都还来得及。而今原住民嫡女要让穿越女知道什么叫作了就得死。目标:了尽冤仇,嫁娶作妇过上幸福日子……
热门推荐
  • 医女玲珑:拐个太子会种田

    医女玲珑:拐个太子会种田

    一朝醒来,宋琳琅发现自己不仅被退了婚,家徒四壁,还长了一脸麻子!望着镜子里又黑又丑的自己,宋琳琅决定要变漂亮要变有钱!她做药膳,做美容护肤,帮助家里脱贫,让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只是这时,那些极品亲戚全都围了过来!想偷她的劳动成果?呵呵……看她一打二踢三下药,将极品亲戚赶的远远的!娘亲说想看她成家,她答应,去相亲,相了一个又一个,最后动以失败告终。无奈,宋琳琅只好冲着那个病弱的教书先生大喊。“姑奶奶上辈子欠了你是吧!怎么老拆散我的姻缘?”
  • 谁用情深铸成牢

    谁用情深铸成牢

    22岁那年,我要钱,进行了一场不走心的交易。因为有的人把心藏了起来,比如我。而有的人,把心给了别人,比如他。
  • 远东浪荡

    远东浪荡

    当今世界尽管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但也五花八门。艺术的和物质的光色交相闪烁,不仅弄得我有些目光混浊,而且乱了方寸。于是,我为来钱更多的写作方式而拼命——也就是说我多年不写小说了。在那些忙碌而寂寞的年月里,竟然有一家出版社的编辑不忘我,并时常打电话或写信鼓励我,希望我能“浪子回头”,步入文学创作的正途。这使我感动和激动,还有些相当的不好意思。终于在新世纪初,重新开始了久违的创作,写出中篇小说《桑那》《有关狗的故事》《N级保镖》等,进而写出长篇小说《山狼海贼》。这些作品刚一发表就有各种选本选载,令我感到痛改前非的兴奋。
  • 神州问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神州问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边际电台

    边际电台

    这里是一个无比平凡的小镇,平凡到你们似乎从没有听说过它,严格来说,这里并没有什么能够让外人进入到这里的通道,如果您不幸的误入了这里的话,请您自求多福吧,在这里,你曾经所了解的常识都将崩溃,所曾遵循的规则都将瓦解。请尝试融入这里吧,边际里从不缺少所谓的异类,但能够在这里生活下去的,只有这里的居民。 【边际入住电话:八一九二六三八零七】
  • 超化时代:幻想王者

    超化时代:幻想王者

    “你会屈服于幻想么?”。“不屈服于幻想,难道要向现实低头吗?”。“对不起,尽管再残酷的现实也无法将我抹杀。”。“生命不息,幻想不止。”。“一个念头,就是一个世界。”。
  • 珍居田园

    珍居田园

    卖了她,还要谋害她弟,卖身钱还要养这群白眼狼,呸!哪有这么好的事!看她如何让这群白眼狼赔了夫人又折兵!可是,弟弟,咱没家了。穿山越岭,带领幼弟寻找悠然田园,建设他们的幸福家园!
  • 兽兽夫妻成长记

    兽兽夫妻成长记

    雨慧和齐结契,看大家共同传送进天玄大陆修真界探索-历练!“齐,看她们都好厉害,穿越是什么?”“乖乖雨慧,我们不理她们哈,我们努力修炼.提升力量飞升去别的界,争取能做到回甲华大陆。”
  • 监牢宠妃翻身记

    监牢宠妃翻身记

    ◇◆大家只要点击一下【收藏此书】就行了~亲们动一动指尖吧!!◇◆◇◆一朝穿越,她成为丞相之女。身处牢狱,她暗自苦恼,却卷入阴谋的漩涡。一跃成为皇妃,却只是因为他的好奇和利用。后宫的尔虞我诈,她照例未能幸免。◇◆◇◆几度陷害,她最终成为了牺牲品。还有她还没有出生的孩子,化作了一滩血水。她笑的凄凉,“既然你不想要孩子,那我就依你,我打了孩子还不成吗?”离开皇宫,却始终无法摆脱阴谋的束缚。情止断崖,她看着他,泪流满面却笑魇如花,“你想要一辈子困住我,我偏不如你所愿!罕井凌文,你且等着,如果我今日有命活着,定是要你付出代价!”◇◆◇◆两年后,她成为一门之主,执掌生杀大权。决定重归报仇,却意外发现自己竟然是栎丹国公主。无奈终于看开,决定放下仇恨与凌玥离开,却是命运弄人。天朝出兵相逼,要求迎娶她入宫,形势危急,她不得不嫁。那日她笑的凌落,“我可以说不吗?”◇◆◇◆重回故地,竟发现当年一切都是误会。终是解开误会,本以为能够相守,却在一切都还未来得及开始的时候,他再次利用了她。◇◆◇◆她一生三嫁,第一次她成为了辰妃;第二次她成为了葟贵妃;第三次她终于当上了皇后,却不是他的新娘。她说:“我只要一方天地,无忧无虑。”◇◆◇◆等到一切繁华落尽,回首当年的一句‘愿得一心人,白头莫相离’,竟然是这般的奢望!*****绯雪开了新的文,习惯果然很可怕!不写文就觉得很难受,所以还是开了坑,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回首碧云深》连接:http://m.pgsk.com/a/353215/亲们一定要捧场啊!
  •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一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格言警句类小品文。本书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首,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此书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本书被专业人士评为“端庄杂流漓,尔雅兼温文,有美斯臻,无奇不备”。被大众称之“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