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3300000085

第85章 海地“还魂人”之谜

一九八零年的春天,一位陌生人拖着沉重而迟缓的步子,出现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上。突然,陌生人好像发现了什么,径直朝一位叫安吉莉娜·纳尔西斯的本地妇女走去。刹那间,一切嘈杂声静止了,人们惊奇地注视着眼前的情景:陌生人缓缓地走到呆若木鸡的安吉莉娜面前,说:“我是克莱尔维士·纳尔西斯”。安吉莉娜惊奇地尖叫一声,扑向陌生人怀中。她认出了这个陌生人就是十年前已经死去的哥哥。

自从克莱尔维士·纳尔西斯十年前死于德斯查普尔士美国人办的一所医院后,他的名字很快被人遗忘了。十年后,克莱尔维士突然出现在人们面前,这简直叫人难以置信。消息不胫而走,整个村里人都来看看这位“还魂人”。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近几年来,在海地的一些地方,不断出现类似克莱尔维士这样的“还魂人”。许多医学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海地太子港精神病医疗中心负责人拉马尔内·达乌恩博士,为解开“还魂人”之谜,已经专心致志地研究了近二十五年。不久前,美国哈佛大学植物性药物专家艾伟德·戴维斯也受到邀请,与达乌恩共同合作。对海地的“还魂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发表在《部落族药物学》刊物上,详细地探讨了“还魂人”的来龙去脉,得出结论说:“所谓的‘还魂人’,是一种存在着的社会现象,人们可以对它做出合乎科学的解释。”

海地是美洲加勒比海地区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不少人笃信宣扬“僵尸还魂”之术的伏都教。虽然大多数受过教育的海地人否认任何“还魂人”的存在,但还是有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他们认为:“还魂人”是在死后被伏都教巫师救活的。这种观点使“还魂人”带上了一种扑朔迷离的宗教神秘色彩。许多人为此无辜地遭受了一辈子的精神折磨。

前不久,达乌恩把当地十五名“还魂人”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诊断出他们中多数患有羊痫疯,精神病,痴呆症和酒精中毒等疾病。这些人自称是吃了伏都教巫师的“迷幻药”后,才变得如此虚弱不堪,百病缠身。“迷幻药”具有很大的毒性,这种药是巫师们专门用来惩罚那些拒绝服从部落决定和家规的“叛逆者”的。就拿“还魂人”克莱尔维士来说,由于他拒绝变卖家中土地,就被他们的兄弟们用巫师的“迷幻药”毒“死”,然后假装送往医院治疗。在医院认为已经“死亡”后装入棺材弃之荒野。后来他慢慢从死一般的昏迷中苏醒过来,大声呼喊,才被人救起。克莱尔维士从死亡中逃出后,被迫到一个制糖农场干了好几年苦工。当他后来精疲力尽时,常常把前面的一个小溪流误认为是汪洋大海。这些都是服用“迷幻药”后产生的症状。

更为卑劣的是,有权势的海地人想对别人报复或想除去某人,就偷偷地向巫师索取这类“迷幻药”。这种药的主要成份是一种蟾蜍的毒液,将这种毒药撒在被害人的门口,因为海地人通常赤脚走路,所以很易遭到暗算。被害人双脚一旦沾上这种毒药,便中毒而昏迷不醒,被误认为已死,很快被抬到墓地。被害者并未被埋葬,又被巫师暗中救活,转移到别处,通常以一二千美元的价格卖给别人做终身奴隶。

据说,这些被转卖的人虽然活着,但大脑神经已经受到严重破坏。据目击者说,这些人像机器人那样,在主人命令下干起活来,从不知道停止。他们就像一具活的能干活的死尸一样。当他们的体力耗尽时,便真的死去。

达乌恩为了搞清楚“迷幻药”的成份,从巫师那里收集了不少“迷幻药”,让戴维斯在美国的实验室里进行分析化验。结果发现:药物中一些主要成份大都相同。在药物中发现了好几种能对人体皮肤产生强烈刺激性的植物药物,其中还有一些人的骨灰和马钱子。药物中毒性最大的要算一种美洲大蟾蜍和河豚素。美洲大蟾蜍是一个天然的“化工厂”,它含有幻觉剂、麻醉剂和其他一些有害于心脏和人体神经系统的化学药品。而河豚的血液和肝脏则含有剧毒。日本医药资料记述了不少食用河豚中毒的日本人被医生诊断为死亡而在安葬前却又复活的例子。这就证明河豚中毒能使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死一般的昏迷状态中。

那么“还魂人”在吃了“迷幻药”后,为什么能复苏呢?这是因为这些人中毒程度较轻。但是过多地服用这种“迷幻药”,将致人于死地,那时任何复活的希望都将成为泡影。就连伏都教巫师也不得不承认:“即使服用微小的剂量,我们也必须设法在八小时之内将人从棺材里弄出来。否则,里面的人很可能窒息而死。”据说,有一次,伏都教巫师为了唤醒埋在地下的“死人”,就得将一块由甘薯和曼陀罗兰混合制成的条形面团强行塞入他的嘴里。海地人称这种面团为“起死回生的黄瓜”。曼陀罗兰是目前世界上能对人产生强烈幻觉的植物之一。一旦服用,人就会变得神志萎靡,精神恍惚。戴维斯满怀信心地说:“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探索,人类总有一天会解开‘还魂人’之谜”。

同类推荐
  • 环境人类学

    环境人类学

    本书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性及其综合性,从人类、历史与环境,人类、社会与环境,及人类、科学与环境的角度对人类与社会环境问题进行论述。
  •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本书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重点探讨了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方法与策略,从机会均等、提供选择、和谐互动、分层教学、多元评价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黄浦区各中小学围绕“教育公平”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的理性思考、教改经验和典型案例。本书理论扎实,例证丰富,对于现今进行的教学改革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胡适论人生:立场

    胡适论人生:立场

    收录胡适先生平生多种著述,以片断体、语录体的形式全新编排,内容详尽充实,涉及文化、治学、时政、人生、文学等方方面面,胡适的重要著作、优秀著作均收录其中。本书尽量保持原作风貌,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采。
  • 广土众民与计划生育

    广土众民与计划生育

    本书主要是对中国历史人口政策,包括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政策的分析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除传统婚姻生育政策外,还从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与迁移政策、人口登记与管理政策等方面拓宽历史人口政策的研究范围,力求在理论上影响并逐步改变学术界长期以来把人口政策史当成“生育政策史”的现状,推动人口政策史研究向更全面、深入的方向发展,为当代人口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提供有益的借鉴。
  •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历程回忆(续编1集)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历程回忆(续编1集)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历程回忆》两年前已经出版八卷,收录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老一辈学者的回忆文章。该书为之前八卷的续编第1集,值得一提的是,主编还搜集了当时学术活动的照片,使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当时的情景,无疑这些照片是宝贵的历史资料。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柳儿坞

    柳儿坞

    这个看似很自由的世界,实则是个很混乱的空间。天道的宠儿,总是背负着某种使命,赐予无双的容貌,强大的实力,或是万夫莫敌的气势。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别有动吾心者,或在空间里,或在空间外。
  • 消失的月牙

    消失的月牙

    “传说人的手指甲上的半月痕(月牙)消失后,就会看到不干净的东西,甚至会被不干净的东西缠身!你怕不怕?”——“这些不干净的家伙可以吃吗?”——“大补。”——“那还说什么,吃它!”
  • 许你到白头

    许你到白头

    他是总公司派来搜集她父亲犯罪证据的人,她是父亲特意安排在他身边的眼线。她不知道他和父亲之间的利害关系,却被无辜地扯进那个黑暗的旋涡。她一心一意地爱他,竭尽全力地对他好。尘埃落定时,她却可悲地发现,自己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枚棋子……两年后,他和她再度重逢,误会解除,他希望能在余生守护她,只是,她还可以相信他吗?
  • 侯门嫡妻

    侯门嫡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初次见面,芳心暗动。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寻得良人,日夜念念。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嫁的良人,嫡姐反目。沦为妾室,四面楚歌。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腹中胎儿,身死冬日,良人在侧,冷眼相关。译吁唏,译吁唏!世人皆言痴傻儿,怜之痴男怨女何处从。若有来生,但求不曾相遇。
  • 空间农女来种田

    空间农女来种田

    刚一睁眼,就被继母告知已卖给村里的小猎户做媳妇儿,这人竟还是个破了相的冷面杀神。苏语:嫁就嫁,但姐要带着弟弟一起嫁。某男:这就是买一送一?苏语:既然知道,就赶紧接着吧。某男:花了本王那么多银子,本王自然会好好抱着。苏语:本王?说好的小猎户呢?欢迎加入书友群:319338909
  • 豪门挚爱:总裁的千亿宠妻

    豪门挚爱:总裁的千亿宠妻

    宋茵是A市曾经的建筑行业老大宋氏集团的大小姐,但宋氏因为投资失败而面临破产,宋氏董事长兼总裁宋祖光因为承受不起破产的打击而中风昏倒,母亲柔弱,妹妹年少,宋茵义无反顾地挑起生活的重担,在股东没有异议的情况下,担当宋氏总裁,但因为她缺乏经商经验,宋氏在她手里依然不能起死回生……
  • 死亡征战: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纪实

    死亡征战: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纪实

    2014年春天到2015年春天,埃博拉在西非肆虐。几内亚一位富商在中几友好医院死亡,参加葬礼的20多人相继死亡,接诊的医生和护士也遭传染死亡,由此揭开埃博拉在几内亚与塞拉利昂等国大肆泛滥的序幕。受到世界卫生组织邀请的中国,三天内组织救援队出发,带着全世界只有极少几个国家才有的P3检测设备,带着最顶尖的专家与极为缜密的专业防治流程,来到塞拉利昂,经受住了西方挑战者的考验,也经受住了埃博拉的考验,不仅将埃博拉感染者的死亡率降低了22%,还治愈了一些感染者,并且将先进的防治理念留在了非洲人民中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也是一次彰显大国担当的征战。
  • 记忆(下)

    记忆(下)

    《让我们荡起双桨》唱出了新中国成立之初人们发自心底的欢乐和向上的心情。词作者乔羽说,今天他再也写不出那样的歌了,因为历史是不可重复的。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老干部,确实有些珍贵无比、情景难再的经历。如今,他们常常在回忆中盘点这些只属于个人的精神财富。其实,他们的这些回忆应与后人分享,让他们那时的革命精神、工作劲头代代相传。那么,就让离休老干部徐宝欣为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吧。
  • 历史职场那点事儿

    历史职场那点事儿

    本书编著者结合自己对职场人生的深切感悟,从卷帙浩繁的二十五史中提炼出数百个经典实例,在着重关注历代官场上那些“不倒翁”们的精彩表演的同时,也适当选取部分鲜为人知、颇具代表性的人物和史实。书中对历代官吏如何借助时代变局,营造自我发展舞台;如何集中众人智能成就大事;如何对待上司、同僚与下属;如何保持居官不败,全身而退等方面,都作了详尽的阐述,深刻的评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