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77700000002

第2章 一碗红烧肉

落叶从樟树上飘下来,躺在水面上,一片,又一片,顺水漂走。

周桂欣坐在大青石上,望着溪水下面一颗颗光溜溜的鹅卵石发呆,直到看不清水下面任何东西了,才知道天已经黑了。

一阵山风袭来,他打了一个寒噤,赶紧收好信,装进书包,飞也似地往学校方向跑去。

“桂欣呀,下了课就不见你的影子,上哪去了?让我好找!”建筑系的教研室主任孙振德教授高瘦的身影出现在校门口,一身藏青色的中山装,鼻梁上架着一副黑边眼镜,留着络腮胡须,胳膊下面夹着云尺、三角板和厚厚的讲义。

孙教授是周桂欣最敬重、最亲近的人。周桂欣聪明好学,成绩拔尖,也深得教授的赏识。教授经常辅导桂欣做功课,相处的时间一长,对他的情况比较了解。教授有自己做人、做学问的原则,他并不忌讳周桂欣的家庭背景,在生活上还倍加关照,视同己出。

去年冬天,教授发现周桂欣不知怎么了,坐立不安,抓耳挠腮,时不时地抱着臂膀发抖。

教授走近一看,这孩子身上穿得太单薄了,嘴唇冻得发青,双手长满了冻疮,又红又肿,有的地方还抓破了皮,流着脓血。他想:这样下去,这孩子还不冻坏身子骨?

回到家里,他把情况告诉了妻子许静茹,说:“你想想办法,给这孩子做条棉裤吧。”

许老师是学院图书馆的管理员。图书馆很大,可同时容纳上千人看书,但里面位子不多,来晚了就只能站着看书。周桂欣经常是最早一个来,最后一个走,边看书边埋头做笔记,很少说话,两耳不闻窗外事。每次临走的时候,都对许老师说:“老师,我走了,谢谢您。”许老师一开始对周桂欣并没有在意,后来孙教授把周桂欣带到家里吃饭,谈心,才知道周桂欣原来是自己丈夫的爱徒。许老师爱屋及乌,对桂欣也疼爱有加。

望着教授恳切的目光,许老师叹了口气,走进卧室,从箱底翻出几张皱皱巴巴的钞票和布票,唠叨了一句:“唉,这是留着给咱俊俊过生日做新衣的……”

教授说:“先给桂欣做吧,儿子有穿就不错了。”

第二天,许老师量了桂欣身子,按他的尺寸做了一条棉裤。

周桂欣穿着那条新棉裤,在大学里度过了第一个寒冬。

打那以后,他在校园里只要一看见教授和许老师,就像看见了亲人一样,心里就暖乎乎的,远远地喊“老师好!”“师娘好!”

教书先生的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每逢家里改善伙食的时候,教授总记得叫上周桂欣。看见周桂欣走过来,教授推了推眼镜架,说:“走,跟我上家里吃饭,今天家里做红烧肉了。”

“老师,我,我……”桂欣在校门口停下来,捂着书包,呐呐地面对教授,不知道说什么好。

“还磨磨叽叽干啥?天都黑了,赶紧走吧。”

桂欣跟在教授身后,心事重重地往教师宿舍走。

学生三三两两从他们身边走过,“老师好!”“你好!”教授不停地朝学生点头招呼,应答。

“桂欣,你写的那篇《关于黄土民居建筑的结构特点初探》的论文,我看了。你到过黄土高原吗?了解那里的情况吗?考察过那里的民居吗?”

教授一连串的问题把桂欣的注意力拉回来,他边走边回答:“……没,没有。我只在图书馆查过一些这方面的资料。”

“既然没有见过,没有考察过,什么都不了解,仅仅从理论上就事论事,空泛无物,怎么行呢?”

“您的意思是……”

“我们研究建筑学,不能只停留在对建筑物表面上的赞扬和发思古之幽情上,而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去剖析这份遗产,去探索其中的奥秘,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就拿黄土民居来说吧,它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和窑洞艺术,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过去,那里的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洞,才能娶妻生子,繁衍后代。现在不同了,新中国成立后,百姓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黄土民居不管是布局,还是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里的人们从洞穴生活已经转向地面高层住宅生活。在修建民居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当地土壤结构、气候特点、风俗民情和文化内涵,创新设计理念,借鉴窑洞艺术,精心选材用料,造出既实用又精美的民居建筑。论文有现实指导意义,才是一篇好论文。”

“您说得对。我没想那么远,目光短浅。”教授的一席话,让桂欣茅塞顿开。

“唔,做学问,做科研,最重要的是务实精神和严谨态度,切忌纸上谈兵。如果没有经过认真考察,反复分析论证,那么宁可放弃,也不能敷衍了事。否则,百年建筑就会毁在你手上,成百上千的人就会因你而断送性命!”教授一脸严肃,语重心长,接着说:“在中外建筑史上,这是有过沉重教训的……”

师徒两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到家了。

教授的家在校园东北角的教师家属区一栋二楼,红砖尖顶青瓦,每天都有学生轮流打扫卫生,院落干净整洁。

教授刚推开家门,十岁的儿子孙俊就跑过来,接过爸爸手里的教具,朝里屋喊:“妈,我爸回来了,还有桂欣哥!”

“来了,来了!”许老师腰上系着碎花围裙,一脸温和,捧着一个大瓷碗出来,碗里盛着黄澄澄的红烧肉,油光闪亮,冒着热气。

桂欣好久没有闻到肉香味了,忍不住往肚里吞口水。

桌上的碗筷已经摆好,除了那碗红烧肉,还有一碟小菜,一大忠汤。

周桂欣紧挨着俊俊坐下,见教授还没上桌,有意将目光从那碗红烧肉移开,对许老师说:“师娘,又给您添麻烦了。”

“哪里的话?你和俊俊都在长身体,需要营养。这肉很新鲜,是俊俊外公托人从镇上捎来的。多吃点。”许老师把那碗肉朝俩孩子面前挪了挪:

教授一上桌,看见大家都没动筷子,就给桂欣和俊俊一人夹一大块红烧肉,连声说:“吃吧,吃吧。”自己不急不慢地倒了一杯白酒,抿了一口,开始吃菜。

许老师没动筷子,微笑着,歪着头,看两个孩子吃得津津有味,问:“好吃吗?”

“好吃。”“好吃极了。”两个孩子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满嘴油香,异口同声。

许老师给大伙盛脱跟着一起吃紘“桂欣,快放寒假了,”教授推了一下眼镜,看着桂欣说,“这次回家,记得代我向你爹娘问好。”

桂欣迟疑了一下,把筷子搁在碗边,从书包里掏出信,递给教授,说:“我爹不让我回家。”

“哦?

”教授接过信,仔细看了看,又递给了许老师,沉思了片刻,说:“唉,看来,你爹现在过得很难。土改政策惠及穷苦百姓,但对他,对你们家,却是致命的一击!”教授放下酒杯,桂欣说:“这样吧,给你爹回封信,报个平安。我去跟校领导说说,让你留校参加勤工俭学。学校刚建不久,有不少杂活要人干,你边干活边温习功课。下个学期我要讲建筑力学,你先预习预习。对了,我这里有一本梁思成先生撰写的《中国建筑和艺术》,你拿去看看。”俊俊一听,碗筷一放,跑进书房,帮忙拿书去了。

许老师也说:“是啊,勤工俭学好,管吃管住,还给补贴的。”

“我说你呀,真是妇人之见。”教授抢白了一句。

“啥?妇人?君子就不食人间烟火啦?”许老师不服气,跟教授斗起嘴来。

教授捻了捻下巴的胡须,说:“君子坦荡荡,不会鼠目寸光。”

“哈哈,君子好逑,不好钱财,不食酒肉!俊俊,你说,爸爸今天是不是犯戒了,非真君子也!”许老师不依不饶,要儿子出来帮腔。

“桂欣哥,给,”俊俊把书拿来了。

“哎,”桂欣接过书,说:“饭凉了,你快吃。”

俊俊指着教授酒杯,说:“爸爸,你放下酒肉,立地成佛吧。”

“啊?!

”教授语塞,望望许老师,又望望俊俊和桂欣,赶紧,“不说,不说了,在孩子面前失礼了。”然后,把酒杯举起来,一口干了。许老师抿着麟,盛了一碗土豆汤,递给教授:“来,喝点汤,养养胃。”一桌家常饭,说说笑笑,周桂欣看得出神,他不仅佩服教授有渊博的学识,更羡慕教授的生活,教书人红袖添香,夫唱妇随,举案齐眉,生活虽然清贫,却自在融融。不像在自己家里,愁云笼罩,每个人都心事重重,诚惶诚恐,活得很累。

“桂欣啊,寒假留校,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你就说。”许老师的话打断了周桂欣的心思。

“哎,”桂欣点头,忧心忡忡。

“要说困难嘛,肯定是有的。当年梁先生赴国外求学,困难何其多?男人要有所作为,何惧眼前的悲苦得失!”

听教授这一说,桂欣激动了,“霍”地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您放心,困难再大,我也能克服!”

同类推荐
  •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系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科研规划重点项目,该研究课题的立项,得到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领导和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本书具体包括了:蒙文通的生平与著述、关于清代经学、蒙文通经学之特色、蒙文通理学范畴探讨等方面的内容。
  • 共和国劫机第一案

    共和国劫机第一案

    这是一起尘封了长达二十六年的旧案。打开这厚厚的历史卷宗,那已经被遗忘的曾经轰动国际社会的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第一起劫机案,以及那几个劫机歹徒的可悲下场,再次浮现在人们面前……1983年5月5日,一架英制“三叉戟”飞机静静地停在沈阳机场。飞行大队长、296号航班机长王仪轩,这天担当从沈阳飞上海的航班任务。飞机上一共有九十六名乘客,其中三位是日本人,其余的都是中国人。这次航班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要考察一位机长,他叫和长林。
  • 亨利四世(上下篇)

    亨利四世(上下篇)

    《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最成功、最受欢迎的一部,被看成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亨利四世和他的王子们与反叛的诸侯贵族进行殊死斗争的过程。莎士比亚突破传统历史剧多条线索交织发展的网状结构,采用了两条线索平行发展的结构——以亨利四世为代表的宫廷生活线索和以福斯塔夫为代表的市井生活线索。剧中轻松、平庸、充满恶作剧的快乐的市井生活与紧张、复杂、充满流血阴谋的宫廷生活形成强烈对比,使作品的内容不仅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而且具有一定的历史深度。
  • 守在青春里的那些理所当然

    守在青春里的那些理所当然

    以前我一直觉得对爱情还是不要太认真的好,不然会伤的太重,但是遇见你之后,什么伤的重不重都不管,我只想用所有来爱你。也许最后我们可能不会在一起,可我还是想把什么美好都给你。70多个爱的故事,10多万字的心灵独白,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感悟,却还远远写不尽你带给我的从未有过的感觉。当我朝你看过去时,发现,你已经在凝视着我,这是最美妙的感觉。《守在青春里的那些理所当然》愿欢喜和困惑交织、告别与告白不断、受伤与成长并行的美好时光在此定格。
  • 赤色诗屋

    赤色诗屋

    你擦着那把老枪,就像擦着过去的岁月,你把它擦得乌黑发亮,使我们对用枪的年代充满神秘,那老枪成为你一生中,最得意的一句格言。
热门推荐
  • 首席的亿万新妻

    首席的亿万新妻

    被前男友母亲羞辱,宋乔被迫结束初恋,面对同父异母妹妹的冷嘲热讽,大街上一怒之下随手拉过来一个男人,“先生,你有女朋友吗?没有的话我们结婚吧!”男人眯眸看她,却是点头,“好!”嫁给陆靖宸,宋乔得到了至高无上的宠爱,却在她沦陷之时,得知了一切事情的缘由……五年后,宋乔强势归来,刚踏进安城的国际机场就被直接抓了,而她只等来了眯眸浅笑的男人,“陆太太,出去旅游五年回来,可有想我和儿子?”然而宋乔面不改色,红唇轻启“抱歉,陆先生,我们已经离婚了,请叫我前妻!”男人却是不以为意,把她揽到了怀里,“离婚协议我还没签,离婚手续我也没办,哪来的前妻可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中年的我们是如此的普通平凡

    中年的我们是如此的普通平凡

    中年人的生活,负重前行,一地鸡毛,又挣扎无奈。
  • 敬业才能有事业

    敬业才能有事业

    本书是美国著名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最具影响力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揭示了一种由爱岗敬业成就卓越的成功模式。针对当今职场人士频繁跳槽、眼高手低的状况,编译者对原著进行重新校订,推出了百万册纪念版,旨在告诉职场中的人们:在事事求速成的时代,敬业——把每一份工作做到位——或许才是最快的成功捷径。
  • 攀天

    攀天

    南宋绍兴年间,天下动荡,仙门倾轧争鼎,魔门妖族逞凶。金国司天台少监之子鱼星沉巧合之下得到一株攀天藤,一段诡谲壮丽的仙魔之旅就此展开......
  •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

    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很多事情我们虽然习以为常,但并不了解其真相,我们需要用一些理论来揭示事物运行的逻辑规律,推演命运发展的因果关系。我们更需要用一些理论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工作更加顺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作为学科的文学史

    作为学科的文学史

    “文学”除了作为科系、作为专业、作为课程,还有作为修养、作为趣味、作为精神的一面。“文学史”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在表达民族意识、凝聚民族精神,以及吸取异文化、融入“世界文学”进程方面,曾发挥巨大作用。作为一门学科的文学史是在西方学术观念的影响下,在19到20世纪之交的形成的,并在20世纪获得了全面发展,《作为学科的文学史》着力探讨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文学史及文学史写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 名门试婚:权少独宠小甜妻

    名门试婚:权少独宠小甜妻

    麦城是一个灯火辉煌的现代都市。市中心商场的德旺快餐餐厅包间内。
  • 穿越之我本就平凡

    穿越之我本就平凡

    宇宙从何而来,因何而生。宇宙深处住着掌管这宇宙的神,不生不灭!虚无而化!平凡大学生水心跨越星际.......揭开宇宙空间密码。掌管生命密码人尊始祖,拥有神坻一般的容颜,俊美无双,宇宙平衡规则掌控在他们手里,他们将和水心将产生怎样的爱恨纠葛……感谢支持!感谢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