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3800000002

第2章 采访篇 感悟之一

带着感情去采访

——浅谈典型人物通讯的采访方法:新闻学有“七分采访,三分写作”之说。6月22日《广州铁道》报头版转二版整版刊发了本人采写的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株洲机务段火车司机黎伟明长篇人物通讯稿《责任谱写平安路》。黎伟明是广铁集团党委推出的一个先进典型人物。这篇文章采访费时半个月,整理采访记录、构思共花费5天,写成万余字的初稿耗时3天。在此文的采写中,采访真正占据了“七分功夫”。

采写典型人物通讯,笔者觉得最关键的是要带着感情去采访。只有作者首先被采访对象感动了,写出的文章才能打动读者。

侧面了解与正面采访相结合认识一个立体的人物

对于典型人物通讯的采访,如果仅找采访对象访谈,写出的稿子常常会失于片面、单调。因为任何人和事物都是立体的,要了解一个人,必须从他身边和周围的人入手。只有全面综合大家的评价,才能形成对一个人客观、综合的评价。对典型人物的采访,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多侧面去了解,写出的人物才会形象丰满。

在采访黎伟明的事迹时,我采取多侧面了解与正面采访相结合的方法,尽可能地多找周边的人采访,力求了解一个立体、真实的黎伟明。

采访之前,我制订了一个采访计划,采访对象包括株洲机务段段领导、车间干部、车队干部、黎伟明的战友、同事、徒弟及他的家人。共采访了50多人。

采访完周边的人之后,最后,我才采访他本人,并有针对性地设计了采访提纲,和他本人作了详细访谈。

通过这么多人的口述和与本人的正面访谈,笔者了解了一个真实的黎伟明。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火车司机。他的不平凡之处在于,他是一个把标准当成习惯的人。他开车30年来,共出乘7100余趟,趟趟标准不走样,安全行车达110余万公里。火车司机这个职业的神圣感、忠于职守的精神已经渗入到他的生命中。在妻子的眼中,他是个勤俭克己的人;在徒弟和同事的眼中,他是个只爱开车,不会享受生活的人;在母亲的眼中,他是个孝顺的儿子;在车间干部的眼中,他是个安全上的放心人。

侧面了解与正面采访相结合,笔者真正认识了一个立体、真实的黎伟明,同时也被他这样的普通劳动者深深感动。

听说访谈与深入现场相结合获取最真实的材料

采写基层一线典型人物通讯,关键是要反映这个人物身上的感人事迹。要从他看似平常的工作和生活的细节中,挖掘出最具有价值的闪光点,寻找最能打动人的亮点。这就需要采访者深入现场把握细节,从小处入手获取最真实的材料。

在挖掘黎伟明的事迹时,笔者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听大家讲。采访中,我听说了很多黎伟明的故事。我觉得在听说访谈的基础上,还要深入到现场,亲眼看,亲耳听,亲身感受才能掌握真实的素材。这首先是对新闻事实进行调查、核实。同时,记者也能体验到一些独特的感受。深入现场采访,对典型人物通讯写作尤为重要。

5月16日,我到黎伟明的父母家和他自己的小家中采访了一天时间。通过采访,我亲身感受到了黎伟明的成长、生活环境,对他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增加了感性了解。也深深理解了生长在铁路司机世家的黎伟明为什么会视安全工作如此神圣。

黎伟明事迹的亮点在于安全行车30年。他到底怎样坚持标准化作业保安全的呢?我觉得只有深入现场添乘,亲眼看一看才能了解。5月17日,我添乘了一趟黎伟明值乘的货车机车,从株洲北站行驶至郴州北站。通过这趟添乘,我真正了解了黎伟明的作业特点,对他的敬职敬责增加了一份感性认识。坐在现代化的货车机车驾驶室,列车在京广线上风驰电掣,我感受到了一个火车司机的自豪感。那一刻,我产生了一种共鸣,我突然理解了黎伟明。我明白了黎伟明为什么会热爱这份工作,为什么工作会如此认真。只要坐在驾驶座上,想到身后是几千吨货物,一种责任感会油然而生。

听说访谈与深入现场相结合起来,会使得采访更全面,获取材料更真实,了解人物更真切。

带着感情采访问出“大车”心中最朴实的话语

作为记者,采访时绝不能居高临下地为了任务而采访。而是要带着感情去采访,把采访看作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过程,要真正将自己融入到采访对象的生活和情感中,设身处地地去想他们所想,问到他们的心坎上,只有这样,才能谈出一些比较朴实,反映真情实感的话语,才能达到预期的采访效果。

笔者采访最多的是黎伟明的同事——火车司机们。一个星期来,我守在株洲机务段株洲运用车间“守株待兔”,碰到回乘的司机就见缝插针地采访,几天下来,采访的人数近40人。

采访时,笔者恳切地说,宣传黎伟明的事迹,同时也能反映出火车司机这个职业的特点和艰苦。可能因为笔者的态度诚恳真诚,黎伟明本人和许多火车司机都和我说出了心里话。

采访中,指导司机潘红星讲了两个感人的故事:一个是黎伟明雪天步行出乘的故事。潘红星说,当时路面结冰,汽车停开,别的司机都赶不过来,当他看到黎伟明出现时,他问了一句:“你是怎么来的,你坐飞机过来的呀?”这段话非常形象生动,所以在文章中我就原话引用了。还有一个是黎伟明酷暑天修理机车故障中暑的故事,也很生动,这两个事例我在文章中都采用了。

文章中还引用了许多司机的话,都是采访对象说的原话,非常朴实生动。

只有带着感情去采访,才能挖掘出最真实感人的素材,写出的报道才能打动读者。

(原文刊于2012年12月中《青年记者》杂志)

附文:

责任谱写平安路——记广铁(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标准化作业标兵,株洲机务段机车乘务员黎伟明

“绿灯好了!”

“交会列车!”

“加强鸣笛!”

5月17日,他像往常一样,驾驶着X295次列车,行驶在京广线株洲至郴州区间。

风驰电掣,风笛长鸣。

一路上,他目视前方,手比口呼,声音洪亮清楚,动作标准规范。

一路上,他如30年来每一趟值乘一样,肩担安全责任,不折不扣,始终坚持标准作业。

他,就是广铁(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标准化作业标兵,株洲机务段机车乘务员黎伟明。

30年,行车110万公里,始终安全无事故

“每次把车安全开回来,就有一种成就感!”

——黎伟明

神州大地,每天有3000多列旅客列车、30000多趟货物列车飞驰在铁路线上,不分昼夜。

在密如蛛网的中国铁路运行图上,京广线贯穿南北,沪昆线横跨东西。两条大动脉的交汇处,正是江南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株洲,平均每3分半钟就有一趟列车开出。

株洲机务段正处在这个繁忙的咽喉地段,担负着5500多公里总里程、日均400多趟列车的牵引任务。黎伟明就是这个段一名普通的机车乘务员。

1963年10月,黎伟明出生在一个铁路家庭,父亲黎绍康是新中国第一代火车司机,兢兢业业30多年,直至退休才离开珍爱的司机岗位。

家住铁路边的黎伟明,小时候经常趴在窗口痴痴地看着一列列奔驰而过的火车。他骄傲地对小伙伴说:“我爸爸是开火车的,我长大了也要开火车。”

1983年12月,黎伟明结束了3年军旅生活,从部队复员后,分配到株洲机务段,如愿以偿地分到了运用车间,成为一名蒸汽机车司炉。

平时话不多的父亲把一叠厚厚的业务书籍和一把检车锤郑重地递给黎伟明,叮嘱他:“干机车乘务员工作,安全责任大于天!”

父亲开车一辈子没有出过事。单位曾经敲锣打鼓到家里给父亲戴红花,这个场景在黎伟明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黎伟明牢记父亲的教导,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

从司炉到副司机,到司机,30年岁月荏苒。

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从电力机车到和谐型机车,30年风雨征程,黎伟明经历了多种机型的变迁。无论面对哪种机型,黎伟明投入地学习,迅速掌握操纵技术,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凭着实践积累的丰富技术经验,凭着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心,一次次的事故险情在他手里化险为夷。

一个傍晚,天空下着濛濛细雨。黎伟明牵引着一趟货车行驶在京广线大浦街至衡阳区间。他两眼专注地紧盯前方线路,不时鸣笛。

经过弯道时,突然,前方线路窜出一人,拖着一大捆东西往道心上挪。

“不好,有险情!”黎伟明踩响了风笛。

听到鸣笛声后,那人慌不择路而逃,一大堆黑乎乎的物品被扔在股道中间。

黎伟明果断撂下非常制动。列车在距离物品5米远的位置停下。黎伟明下车检查,发现股道中是一大捆直径70毫米左右的铁路防护网。由于严格执行瞭望作业标准,及时停车,防止了一起可能发生的行车事故。

“每次把车安全开回来,就有一种成就感。”出乘安全在黎伟明的生活中永远摆在第一位。对行车安全隐患,黎伟明总是预想在前。

一天,黎伟明驾驶着内燃机车刚通过衡山站不久,在侧线待避客车时,按照规定做防火检查。他透过玻璃往机械间一看,不好!里面冒出青烟,并伴有零星火苗蹿出。

黎伟明立即冲进去,扑灭了火苗。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柴油机的高压油管漏油。他凭着丰富的经验,迅速查找到故障点,及时处理好隐患后继续开车,把机车安全开到了目的地。段里对黎伟明给予奖励表彰。

在车间干部职工的印象中,无论刮风下雨天,还是寒冬酷暑日,黎伟明始终坚持正点出乘、安全出乘。

2008年那场罕见的雨雪冰灾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当年1月27日清晨,三湘大地被冰雪包裹着,路面结上了一层厚厚的冰。

时任指导司机的潘红星心急如焚。从6时开始,已经连叫了3个班。因路面结冰,汽车停开,乘务员们赶不过来。

潘红星在机调大楼门口急得转圈。10时,雪地里出现一个人影,是黎伟明来了。潘红星激动地拉住黎伟明的手:“你是怎么来的?你坐飞机过来的呀?”

黎伟明气喘吁吁地说:“我走路过来的。”

望着眼前的黎伟明,只见他的皮鞋上绑着草鞋、布条,衣服上沾满了泥巴黄点,膝盖以下的裤腿全部湿了,头发湿漉漉的。

潘红星的眼睛顿时湿润了。他知道黎伟明的家离单位有10多公里的路程,平时坐公交车都要40多分钟。为了正点出乘,黎伟明在结着厚冰的路面上,步行了3个多小时,一路上不知摔了多少跤呢。

不能耽误出乘!这个信条牢牢写在黎伟明30年的职场生活中。30年来一惯如此。

熟悉黎伟明的人都知道,他是个车“痴”。

“作为一个火车司机,我非常骄傲自豪!”黎伟明这样说,“看到我们的火车从过去的人工烧煤到现在的新型和谐号大功率牵引,我亲眼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见证了中国30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黎伟明深爱着机车。每每坐在司机室,他心无旁骛,精神十足。

“防洪地段,加强瞭望!”

“交会列车,加强鸣笛!”

他全神贯注地操纵机车,一丝不苟地执行着呼唤应答制度。浓眉下的双眼炯炯有神地盯着前方。

黎伟明主要值乘货车牵引任务,平时牵引的货车常常要避让客车。一趟出乘,从株洲到郴州,本来四五个小时可以到达的,货车经常要开上七八个小时,甚至更久。

“只有跑过货车的人,才知道什么叫等,那是五脏六腑的折腾,两眼巴巴地望着红灯,一心期盼着快点变绿灯!”同是跑货车的小谷告诉记者。

在出乘避让等待的过程中,黎伟明常常不慌不忙地检查几遍机车状态,在车上翻翻业务规章。

“火车司机手上的闸把,握着安全和责任。必须用心用脑驾驶,确保行车安全。”黎伟明坚定地说。

酷暑寒冬,披星戴月。手握千斤闸把,安全始终在心。

30年,黎伟明共防止大小行车事故60余起,处理机车惯性、疑难故障140余件。

30年,黎伟明驾驶机车7100余趟,趟趟安全。

30年,黎伟明安全行车110万余公里,绕着地球转了27圈半。

凭着对铁路工作的一片赤诚和过硬的技术,黎伟明在平凡的岗位上,30年如一日,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劳动者的赞歌。

30年,出乘7100余趟,趟趟标准不走样

“把责任心融入作业标准中,把标准当成习惯,你会觉得开车是一件快乐的事。”

——黎伟明

30年来,黎伟明出乘养成了一个习惯:比规定时间提前半个小时以上赶到整备库,仔细检查机车。即便是下着大雨,他也照样拿着检车锤一丝不苟地把机车每个部件都认真看一遍。对另一个搭班司机负责看的部位,他也要看一遍。

有的乘务员说他:“看好自己负责的范围就行了,你干吗还要管别人的,真有点宝里宝气。”

黎伟明回答说:“多看一遍,安全多一份保险。我心里踏实。”

一个酷暑天,黎伟明提前半个多小时,早早地来到东整备场接班。当他按照惯例对283号东风4型内燃机车进行检查时,发现了柴油机的高压油管漏油。

正是正午时分,烈日当头。黎伟明果断地断掉电源。他走进机车机械间,一个一个地拧紧高压油管的螺栓。

空间狭小的机械间内温度高达五六十摄氏度,人一钻进去就憋闷得喘不上气来。

20多分钟后,黎伟明把32个螺栓全部拧紧了才出来。只见他的衣服、裤子全部湿透了,汗水浸着黑乎乎的油水从脸上、头发上滴滴答答地往下掉。

再次启动,一切正常!黎伟明驾驶着列车正点开出,一路平安抵达衡北到达场。

19时多,黎伟明在回衡北公寓休息的途中,走路一摇一摇的,脸色发白。他中暑了。搭班的伙计赶紧向公寓驻班干部请假,带着黎伟明到附近镇上的卫生所打吊瓶。

直到零点,打完了3个吊瓶,黎伟明这才感到舒服点,回到公寓吃了点面条。第二天,他继续值乘。

讲起这件事,许多同事感慨地说:“伟明的工作责任心真是太强了,为了不让机车带着故障上线,他这是在玩命啊。”

“把每一趟出乘都当作第一趟对待,跑一趟车就保一趟安全。”黎伟明为自己定下了这样的工作标准。

30年,黎伟明出乘7100余趟,趟趟标准不走样,执行标准化丝毫不打折扣。

滂沱大雨天,是行车安全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一个雨夜,黎伟明驾驶着17048次列车从郴州开往株洲,列车不时待避北上的客车。

“走行部检查!”每个车站过标停车后,黎伟明大声呼唤,然后拿起检点锤和手电筒跳下机车,精心检查着机车走行部的每个部件,全然不顾大雨倾盆而下。

这个晚上,连续有5个侧线待避站,黎伟明每次都按照作业标准下车检查。

当车间管理人员调出黎伟明的这段作业视频,大家看到的是黎伟明严格执行标准,一丝不苟地按程序作业,他被大雨淋得浑身透湿的画面,个个不禁肃然起敬。

株洲机务段株洲运用车间靳敏告诉记者:“我是负责车间机车监控文件、录音笔语音、视频分析的分析员,在我3年的分析工作记录中,从来没有一次黎伟明的违章记录。”

“不管什么时候去检查,他的作业都是最标准的。”车间管理人员都这样说。

搭班的伙计们说:“黎师傅开车什么时候都像是第一次开车一样,精精神神,一丝不苟。”

广铁(集团)公司实施“3+2”管理办法5年来,无论是对黎伟明进行面对面检查,还是提取作业过程全覆盖的视频、录音笔等行安设备文件进行背靠背分析,都找不到黎伟明的违章违纪和不良反映记录。

工作中,黎伟明宁肯多跑几步,多问几句,多吃一点苦,多受一点累,也绝不简化作业程序。

黎伟明的徒弟牛卡对记者说:“黎师傅每次出乘都会早到半个小时以上,对途中的运行揭示和行车办法进行仔细研究,确保命令清、限速明,熟知行车办法。行车中他严把每个环节,充分做好预想,确保列车趟趟安全正点。”

和黎伟明搭过班的同事都知道,每次机车入库后,他总要把两端司机室卫生清理干净,填好运行日志,与地勤交接,再将IC卡送到微机分析处,和分析员面对面分析完才退勤。

整备车间地勤组工长黄海说:“黎师傅交的车,运行日志上报的活写得最详细,机车状态一目了然,我们检修起来最轻松。”

由于黎伟明总是出勤早、退勤晚,有的伙计俏皮地送给他一个绰号:“黎蘑菇”。黎伟明却淡然一笑,继续坚持自己的作业标准。

正是这种把每一趟出乘都当成第一趟来对待的高度负责的精神,使得黎伟明开出的每趟车都平安无事。

和黎伟明搭过班的乘务员石鹏飞感叹地说:“和黎师傅搭班安全可靠。他对作业标准的每个细节都很注意。”

今年4月19日,石鹏飞和黎伟明搭班。从郴州站出乘时,副班司机石鹏飞按规定对站接列车进行制动机简略试验。

石鹏飞用电台呼叫了一遍运转车长,没有回答。他着急开车,就自行完成了试验。按照规定,必须要运转车长核对共同确认列车贯通状态,才算试验完成。黎伟明发现后,马上向石鹏飞指出,要求他重新做一遍试验。

黎伟明语重心长地对石鹏飞说:“确认不到位,万一折角塞门关闭,造成制动失效,会危及行车安全。这是有血的教训的。”

指导司机王威谈起黎伟明,发自内心地感叹:“黎师傅执行工作标准认真仔细的态度令我佩服。”

有一回,王威和黎伟明搭班。王威操纵监控,在设定车次、车站号时,输错了车站号。黎伟明在开车前,细细检查核对监控数据时,发现了这一隐患,立刻指出纠正。“多亏了黎师傅,否则会造成列车晚点,构成行车事故。”王威感叹不已。

指导司机王辉说:“黎伟明心很细,工作很专心,我们都很佩服他。添乘他的车,我们找不到问题。”

同事们都说:跟着老黎出车,真累,但绝对安全!

机车乘务员张宇辉说:“其实黎师傅和我们一样,普通得很。只是他每一趟车,每个作业标准都执行得到位。一年这样做,容易。可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趟趟如此,就太难能可贵了。”

黎伟明总爱对年轻乘务员说:“把责任心融入作业标准中,把标准当成习惯,你会觉得开车是一件快乐的事。”

30年,黎伟明手握闸把保安全的神圣职责没有丝毫放松。值乘7100多趟列车,标准化作业他趟趟做得丝丝入扣,乐在其中。

30年,黎伟明始终坚持着铁路人的职业操守,标准如一,精心确保每一趟列车的安全运行。

30年,经历9种机车转型,业务学习不落伍

“只有业务技术强起来了,安全事故才会少起来!”

——黎伟明

每当驾驶着中国铁路最先进的和谐型货车机车飞驰向前,黎伟明常常感叹,这真是个令人自豪的时代!

黎伟明开车的30年里,正是中国铁路快速发展的30年。

从1997年开始,中国铁路经历了6次大面积提速。铁路在巨变,铁路装备技术不断更新。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机车不断转型,速度不断提高,牵引吨位不断增加,铁路运输能力大幅提升。

30年来,黎伟明先后经历了9种机型。

每一次机车换型,对于他来说都是一场挑战。

1987年,黎伟明操纵的机车由前进型蒸汽机车转型为东风4型内燃机车。

2000年,转型为韶山型电力机车。

2010年,转换为和谐型大功率电力机车。

面对机车一次次转型,黎伟明30年不倦地学习业务,用不停歇的学习步伐追赶着时代的脚步。

“只有业务技术强起来了,安全事故才会少起来!”他时时这样告诫自己。

黎伟明坚持专业书籍不离身,见缝插针学业务。在家中休息,他把业余时间用来钻研理论。现场演练,他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公寓待班,他向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同志虚心请教。

凭着这股学习的痴劲,黎伟明将多种机车的构造、原理等“硬骨头”一一啃了下来,掌握了途中故障应急处理、机车操纵方法和运行要求,同时还结合京广线株洲至郴州区间线路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了一套实用的操纵方法,实现了驾驭铁龙110万公里“零抛锚”的好成绩。

驾驶内燃机车时,黎伟明针对跑、冒、滴、漏现象,总结出了一套预防方法。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故障处理十八招,他招招在行。他驾驶的机车从未在路上发生过“抛锚”。他还总结出了一套节油方法。每个月拿到的节油奖让同事们羡慕不已。

操纵电力机车时,针对电化区段易发生弓网事故的情况,黎伟明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出一套防止弓网事故的办法,在他操纵韶山型电力机车的10年间,机车弓网从未出过问题。

2010年初,HXD1C型电力机车刚上马时,时年46岁的黎伟明感到了巨大的挑战。

HXD1C型六轴交流电传动电力机车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货车运用机车,牵引定吨达5000吨。

为及时了解和掌握新型机车构造、性能、使用和应急故障处理等知识,黎伟明利用休班时间,在学习室、整备场和机车上,对照机车电路图和相关书籍,认真查看机车控制电路,认知机车行车设备,掌握机车应急故障处理要领。

刚开始,黎伟明对法维莱制动机的工作原理没弄懂。下班时,正好碰上车间“技术110”成员戴勇值班,他便缠着问了一个多小时,从电路走向到工作原理,一项一项认真弄明白后才回家。几趟车之后,黎伟明熟悉掌握了和谐型机车的操纵要领。

和谐型机车刚上线时发生最多的故障是途中停车,尤其是雨天容易出现坡停。黎伟明却很快掌握了操纵技巧,把和谐型机车操纵得游刃有余。两年多来,从来没有发生过故障。

作为一名机车乘务员,学习考试是生活的常态。段里规定:乘务员一周不能少于一次集中学习。此外还有防洪、防火、防寒、施工等各种专业学习培训,每月每个乘务员除了参加一次微机考试外,手写试卷每个月不少于5张。

调看车间的职教记录:黎伟明参加过数百次考试,每次成绩都是优秀。

车间主管教育的安全员刘柏生说,黎伟明学习的劲头比小伙子还足。我的印象中,规定的学习他从没有缺席过。

有一次考试,黎伟明考了99分。他事后找到刘柏生,要求查卷子看自己错在哪里。刘柏生说,90分就已经超标了,你99分够可以了。禁不住黎伟明反复恳求,刘柏生只好给他查卷。

黎伟明的乘务包总是最重的。包里鼓鼓囊囊,里面的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除了洗漱用品、常用药、手电筒、起子等工具,最占空间的要数书籍——包含了“五大规章”的厚厚牛皮书、《监控器操作手册》《重点提示卡》……值乘待避时,黎伟明总会拿出规章来,看一看,记一记。学习业务已经成为黎伟明生活的一部分。他孜孜不倦地苦练内功,不断提高操纵水平。

“光是自己业务熟悉、遇到故障能处理,那不能算好,重要的是让大家的业务都好起来。”这是黎伟明常说的一句话。

每次车间干部安排新学员跟师傅学习,别人不愿意带,怕麻烦,黎伟明就主动带。车间有意识地把安全意识、业务技术较弱的伙计分配给他搭班配对,一旦有新伙计跟黎伟明搭班,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一心一意地带。

“跟什么人,学什么样。和他搭过班的人,都会被他改变。”指导司机袁江华说起黎伟明,由衷敬佩。

1995年,刚上班的袁江华比较调皮,不服管,因为家里条件好,上班有一搭没一搭的。业务一直跟不上,光轮训班就上了六七次。

自从跟黎伟明搭班后,袁江华慢慢地改变了。袁江华发现,黎伟明对作业要求特别严,还特别有耐心。操纵不对的地方他总是及时纠正指出。火车待避时,他会主动给自己讲解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机车乘务员的很多操作经验必须要靠师傅言传身教。跟黎伟明搭了几个月班后,袁江华发现自己的业务水平慢慢提高了。

从那以后,袁江华的工作态度慢慢转变了。他渐渐喜欢上了钻研业务,后来成为车间的“技术110”成员,半年前还当上了指导司机。

去年9月新分到段里的大专生牛卡感到自己非常幸运,碰上了黎伟明这样的好师傅。黎伟明在业务上毫无保留,把好的习惯一点点传授给他,把安全行车经验一点点告诉他。现在,牛卡已经成为学习司机,是同一批分来的90多个大学生中为数不多的几个首先单独作业的人员之一。

黎伟明先后带过的徒弟有17人。黎伟明利用过硬的业务本领,把机车应急故障处理方法、不同线路纵断面的操纵办法、特殊情况下的行车安全措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徒弟们大都成为了业务骨干,其中有11人走上了管理岗位,4人考评为工人技师。

榜样的力量和示范作用得到了最大体现。

看到徒弟和搭班伙计们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己,黎伟明打心底里为他们高兴。

“黎师傅业务上有两把刷子,做人没得空话讲!”采访中,谈起黎大车,株洲运用车间的干部职工个个竖起了大拇指。

30年,为大家舍小家,处处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面,觉得心里很愧疚。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当时正在出乘,旅客安全是最重要的!”

——黎伟明

2012年的春运,在黎伟明的记忆深处,留下了抹不去的烙印。

1月13日,黎伟明值乘的广州至娄底K9276次临客列车奔驰在京广线上。15时57分,当列车运行到马田墟站时,黎伟明的电话响了。黎伟明瞄了一眼,摁掉了。

过了一会,电话一个接一个响起,仿佛有重大事情要发生。

一连串来了6个电话。正在开车的黎伟明为了不分神,索性关掉了手机。

当列车到达衡阳,黎伟明完成单操区段操纵任务,将机车交给另一名司机涂建武驾驶后,他这才打开手机,一行信息映入眼帘:“伟明,父亲不行了。”

这是妻子发来的短信。

噩耗传来,犹如晴天霹雳。

此时此刻,是选择请假、换班,还是继续开车?想到身后的列车满载2000多名归心似箭、盼望回家团聚的旅客,黎伟明毅然选择继续值乘,直到列车抵达终点站。

去年年底,黎伟明85岁高龄的父亲不慎在厕所摔了一跤,造成骨折,之后患上感冒,引发肺部感染,一直在重症监护室抢救。早在几天前,医院已经将病危通知书送到黎伟明的手中。

此时,铁路进入繁忙的春运,机务段正是人手最紧张的时刻。黎伟明对单位领导只字不提家中的困难,将照顾父亲的重任交给弟弟和妻子,一直坚持出乘。

18时17分,K9276次正点抵达株洲站。涂建武要黎伟明先走,自己代他退乘。黎伟明不肯下车。

待机车入库,已经接近21时。黎伟明红着眼圈,硬是坚持在库内检查完机车,和涂建武一起退乘后,才匆匆赶往株洲市殡仪馆。看到的却是父亲灵堂上那面带微笑的黑白照片。他长跪在父亲的灵前,泪水直流……

1月16日,办完父亲的丧事,黎伟明又赶到了车间,继续坚守岗位。

黎伟明说:“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面,觉得心里很愧疚。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当时正在出乘,旅客安全是最重要的!”

“老黎这个人太实在了,有困难从来不说,有任务坚决完成。他是我们支部党员的一面旗帜!”时任车队党支部书记文斌这样评价。

在领导和伙计们眼里,黎伟明不仅是行车安全、业务技术的“火车头”,还是一头默默奉献的“老黄牛”。

工作30年,黎伟明从没有请过病事假,也没有休过工休假。他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出满勤,干满点。

这么多年来,有人算过一笔账:黎伟明平均每个月出乘时间在230个小时以上,超出标准工时50个小时。一年超时600个小时,30年,他超出工时18000个小时,相当于1年干了15个月的活。

从1983年9月黎伟明在部队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刻起,30年来,黎伟明处处以身作则,发挥党员的表率作用。他淡泊名利,做人不计较个人得失,把开好每趟车视为人生的快乐。

春运期间,客车密度大,货车跑不动,一个班跑20个小时算快的,黎伟明却主动要求跑货车。

评先进,黎伟明把荣誉让给年轻人。标准化职工度假,他多次主动把指标让给同事。

工作中,他主动为大家讲解业务知识,答疑解惑,手把手将多年的行车经验和应急故障处理方法传授给青工。

生活上,他是同事们的贴心人。他逢人就是一个笑脸。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黎师傅。谁情绪不好、思想上有波动,他耐心地谈心开导,谁家里有困难,他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同事家里起火,黎伟明得知后,带头第一个捐款。

黎伟明用自己的言行默默地影响、感染和带动着身边的人,展示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可贵品格。

黎伟明说:“作为一个火车司机,基本上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时间。火车司机这个职业,更多的是坚守,更多的时候需要耐得住寂寞。”

黎伟明总说:“我很幸运,亲人们都很支持我的工作。”

82岁高龄的母亲周友娣每每谈起大儿子黎伟明,脸上总是露出满意的神情:“我为儿子骄傲!他是个称职的火车司机。”

这位年迈瘦弱的老人,深明大义。她总是对黎伟明说:“行车工作不是别的工作,安全第一,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第一。”

在这位母亲的心中,开车安全是大事!她全力支持儿子的工作。唯一感到遗憾的是,老头子在世时,由于黎伟明总是出乘,没有时间全家人凑在一起照一张全家福。这已经成为了永远的遗憾。

俗话说,“好女莫嫁跑车郎,十有八九守空房。”

作为一名火车司机,黎伟明在家的时间很少,对家庭照顾不多。但是妻子陈薇却认为黎伟明是个责任心强的好丈夫。

陈薇在长沙房建公寓段株洲铁路托儿所工作。一起走过20年的风雨人生,陈薇读懂了一个火车司机的妻子需要承担的重任。

“在这个家里,我是男人。买菜做饭、照顾老人、看管教育孩子都是我的事。”性格爽朗的陈薇身上有一股湘妹子的泼辣劲。个头娇小的她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有一次,我的肾结石发作,痛得要命。当时黎伟明已经叫班,马上要出乘。我让他向车间请个假,陪我去医院。他却说叫班了请假很麻烦。当时义无反顾地走了。我是一路掉着眼泪去的医院。”

“但是,我理解老黎。他作为火车司机,必须把责任看得比泰山还重。”

陈薇的父亲也是一名火车司机。她理解这个职业的特点,为此,陈薇全心全意支持着丈夫,照顾好家庭。

黎伟明深爱儿子。可作为一名火车司机,黎伟明并没有时间去照管儿子。儿子从小都是妻子和岳父母帮忙照看。儿子在湘潭一中读书,初、高中住宿的6年时间里,黎伟明仅仅去送过一次被子。

6月7日,正是今年读高三的儿子参加高考的日子。妻子特地请了假去陪考。

考试前,黎伟明和儿子有过一次对话:“儿子,你好好考,尽了自己的力就行了。爸爸在京广线上开着火车给你加油!”

儿子懂事地说:“放心吧,老爸,你开好车,不要分心!”

黎伟明和儿子笑着击掌相约:“儿子,你和老爸比比,爸爸开好车,你考好试,我们都各自尽到自己的责任。”

这个普通的铁路人家,溢满了温馨。

30年,黎伟明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没有催人泪下的动人事迹。但他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执著乘载着运输生产的平安之舟,用火热的胸怀和辛勤的汗水传递着一名火车司机的挚爱与深情。

黎伟明身上,闪耀的正是千千万万普通铁路机车乘务员的优秀品质。

(原载《广州铁道》报2012年6月22日)

同类推荐
  • 爆炸现场:天津“8·12”大爆炸生死考验

    爆炸现场:天津“8·12”大爆炸生死考验

    2015年8月12日晚,天津八大街消防中队的火警电话响起,55秒后,消防员准备完毕前往火场,他们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一次震撼世界的大爆炸,一场吞噬许多生命的大灾难。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前后相隔不到十秒发生两次大爆炸,后一次威力相当于17万颗手榴弹同时爆炸,建筑烧成骨架,汽车化为焦尸,离火场最近的人化为烟尘……知名作家何建明采访多位幸存的消防员及牺牲消防员的亲属,利用多条线索重建事故中人物的关系,极尽可能还原爆炸现场。
  •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散文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散文

    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爱的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如果你正青春,或者你曾经青春,《郁达夫散文》你怎能错过!郁达夫散文的思想倾向,确实是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对于旧中国那种阴暗发霉的生活,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愤懑情绪,用一种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的心态,大声疾呼地去痛斥它,揭露它。
  • 大山作证:江西省移民扶贫纪实

    大山作证:江西省移民扶贫纪实

    本书为长篇报告文学,全书由一个个有机的真实的故事组成,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也许并不是宏大壮丽却绝对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再现了扶贫干部为广大群众移民搬迁、建设安置点呕心沥血、大公无私的精神。也描绘醋移民户为了脱贫致富克服种种困难,离开故里的巨大开创精神。
  • 大风歌:风之涌

    大风歌:风之涌

    该诗丛诗歌作品以中国初民时期到西周后期的历史文化为观照对象,宏阔的人文架构是诗歌的精神脉络,散步在民间的信仰、宗教,以及政治、哲学与人学范畴的诸种题材,是本诗丛所涉及的广阔范围。
  • 俄罗斯套娃

    俄罗斯套娃

    涂森林说,这一次机会难得,肩负重任。俄罗斯有没有老鼠?有没有蛀虫?俄罗斯老鼠对档案的危害大,还是蛀虫危害大?人家怎样灭鼠杀虫,还有防火除蟑螂?都需要调研,加以辩证分析,作为本省、本市搞好档案工作的借鉴。所以不要以为这是公款旅游,别眼红。柯德海笑,说算了吧老涂,别说酸话。涂森林也笑,说你老兄一大秘,机会多,成天跟领导在大洋上空飞来飞去,欧美南非澳大利亚,说起来跟咱们到对门中山公园遛弯差不多。不像我们档案馆里天天看的不是飞机,是蟑螂展翅飞翔。
热门推荐
  • 九州奇缘之幽荧剑

    九州奇缘之幽荧剑

    上古妖兽封印千年,化作绝世魔剑“幽荧剑”。得幽荧剑者得天下!幽荧剑出天下乱,人魔两界血雨起,在这乱世之中,寻仙少年意外得到幽荧剑……
  • 约战新章

    约战新章

    少年与少女的缘分,是注定的。而他的真实身份,二十年来,一直都是个谜。不过也正因为遇见了她,十多年前,那场谜案的真相,才慢慢解开……他一度失去她,再次经历过许多事后,他发誓,要守护好他们的未来。而一年多后,他前去营救她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 华年缱绻,不负遇见

    华年缱绻,不负遇见

    你永远不会记得那天的试卷有多难,却会记得那天的风有多暖……六月时节,合上笔盖的一个瞬间,我们从初中毕业了,两个月的假期时光里或悲伤,或快乐,或回忆…脑子里的画面一幅幅闪过,却无论如何也抓不住它,也许这时我们才意识到:那年夏天,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满怀欣喜来到梦寐以求的地方,却又满是失望,因为你们不在身边,但也许来到另一个世界总是需要些时间,因为不想再给高中的自己留下遗憾,于是记录下这些年的点点滴滴,留着以后追忆……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再次相遇,愿那时我们都是最好的自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本书分为格哈德·多马克、卡罗瑟斯、利奥·西拉德等部分。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俄语传统句法理论发展变化的比较分析

    俄语传统句法理论发展变化的比较分析

    俄罗斯(前苏联)科学院于20世纪先后出版了3部语法,第一部是1952—1954年由著名语言学家维诺格拉多夫主编的《俄语语法》,第二部(1970)、第三部(1980)均由著名语言学家什维多娃主编。论文力求通过对这三部语法(1952—1954、1970、1980)的句法学部分的变化进行对比和分析,清晰地折射出20世纪俄语标准语法思想发展与变化的轨迹和脉络,藉以本文尝试对此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 孙子注

    孙子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孤舟太阳行

    孤舟太阳行

    为了保卫地球,唐猴沙猪和寒老师准备飞往太阳系边缘。第一站他们要去太阳,太阳会以一副什么样的面目迎接他们呢?飞船具备什么样的的神奇功能,使他们见证了天文学史上的一场悲剧?《孤舟太阳行》——一次惊心动魄的太阳之旅!
  • 天引浩劫

    天引浩劫

    一场万年难得一遇的天文奇观,转眼成为一场万年浩劫,当一切熟知的事物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充满未知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