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00100000010

第10章 学生会主席“石哥哥”(1)

1

蒋介石来晓庄视察事先全无风声,等到石俊回过神来,小汽车早就没了影子,恨得石俊他们几个牙痒痒。

不妨设想一下,蒋介石去了犁宫,会发生什么事情?

大概也发生不了什么事情。

此时刘季平已经离开晓庄,去中共南京市委从事地下工作,担任市委宣传部长,晓庄地下党支部的支部书记由石俊接任。石俊担任联村自卫团副团长,团长陶行知不配枪,副团长石俊配有手枪。自卫团有规定,枪弹分开保管,不经团长陶行知批准,谁的枪里都没有子弹。没有子弹的枪械只能唬人,常被剧团借了登台演出做道具。那日在犁宫听陶校长做报告,知道蒋介石来了,石俊的胸中起了多大波澜!蒋介石搞“清党”,杀害了几十万共产党人,独夫民贼,人人得而诛之。然而,“打倒蒋介石”和“打死蒋介石”毕竟有不同,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兹事体大,不可造次。

如皋人石俊是我的乡亲,我引以为自豪的乡贤前辈。如皋属于苏中地区,民俗专家研究得出结论,苏中地区民风淳厚,多百折不回,少慷慨悲歌;多志士仁人,少金戈铁马。

石俊是不是一个典范?一个特例?

1907年7月,石俊生于江苏省如皋县搬经乡夏蒲村的一户农民家庭。和一般农家不同,石家开有染坊。从前如皋乡下出产土布,交由染坊染色,多以当地的兰草沤作靛青,染成蓝印花布。如果评“成分”,石俊的祖辈有一点复杂,农民?小业主?手工业工人?石俊的父亲积劳成疾,早早谢世。母亲颇有见地,不惜变卖家产,先后把两个儿子送到县城读书。1923年,石俊考进如皋师范初等师范部。如皋师范是全国最早的公立师范之一,学生免缴学杂费和书籍簿本费,学校还给学生提供基本生活费。石俊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生活,各门成绩都很优秀。

1925年,大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如皋受上海影响,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风起云涌。此时,石俊的哥哥石勋光已经是如皋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经常向弟弟灌输革命思想,带给弟弟许多进步书籍。1927年初,北伐军挺进江苏地区,升入高等师范部的石俊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迎接北伐军进军如皋的各项群众活动中表现积极。

“这时,如皋师范暂时停课,石俊根据党组织的决定,回到家乡协助组织农民协会,打击土豪劣绅。他办起了农民夜校,一边教识字,教唱革命歌曲,一边宣传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道理,一讲就是大半天。他讲得深入浅出,生动感人,讲者忘我,听者入迷。有几次,他的侄儿石鹏来催他回去吃饭,石俊嫌他打断话头,说了他几句。家里没法,给石俊送饭来,他却先让大家吃,自己仍滔滔不绝地往下讲……石俊以他火热的爱国之心唤醒了农民大众,家乡的反封建打土豪斗争终于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晓庄风采》)

引文中提到的石鹏是石俊的侄儿,数年后即参加革命,解放战争中随军南下。

如皋师范也是笔者的母校。坦率地说,地处一隅的这所中等师范中规中矩,格局庸常。谁能知道,早在1927年,这里竟也发生过轰轰烈烈的学运学潮?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如皋“清党”和反“清党”斗争十分激烈。6月里的一天夜晚,国民党如皋党部一个叫季云的党棍带人突击搜查如皋师范学生宿舍,大呼小叫,气势汹汹,要搜共产党的“秘密文件”。如皋师范的共产党地下组织早有防范,季云等人折腾了一夜,一无所获。第二天,学生党员王汝舟、石俊和汤藻带领同学到党部要“说法”,季云不敢露面,学生破门而入,抓住季云,痛揍一顿,大煞了县党部的威风。

事后,国民党政府更换了如皋师范管理层,委派国家主义分子朱定钧任校长,少校军官蒋建白任训育主任。两人走马上任后立下许多规矩,全面禁止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多方限制学生人生自由,甚至连校门都不准随便进出。某日,高师一班一个叫马鹤松的同学出校购买日用品,校方杀一儆百,贴出告示,开除马鹤松。告示一贴,全校哗然。中共地下党支部发动全校师生支持高师一班开展“驱朱驱蒋”斗争,争取学生的正当民主权利。石俊与几个党员以及马鹤松同学一起,贴标语,发传单,搞演讲,争取校内外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

事情一下就闹大了。校长和训育主任恼羞成怒,下令高师一班停课反省。校方禁止教师到高师一班上课,学生就自己给自己上课,推举出七名优秀生担任老师,刘焕宗(刘季平)教化学,石俊教数学,一点不落在平行班级的后面。校方使出杀手锏,统考,不及格的统统留级。谁知道考试成绩一公布,高师一班不比平行班级差,尤其国文课考试,前十名有一半在高师一班。这场“驱朱驱蒋”运动坚持了半学期之久,影响很大,如皋当地的报纸跟踪采访,上海和南京的媒体也有报道。最后,朱定钧蒋建白下台,刘焕宗、石俊、汤藻、马名驹和马鹤远等七名同学被学校除名。

时任如皋县教育局长深感几个学生都是人才,失学甚是可惜。亲自修书一封,推荐他们到晓庄师范陶行知那里继续学业。

2

什么叫做“放虎归山”?什么叫做“蛟龙入海”?看看石俊他们的晓庄生活你就知道了。

在如皋师范,石俊是“造反派”,到了晓庄师范,石俊成了“保皇派”,这颇为耐人寻味。

到了晓庄,石俊的潜能得以充分施展。石俊学习刻苦,参加过农民运动,搞过学潮,当过“小先生”,晓庄最欢迎的就是这种学生。

晓庄的学生入学考试,每人发一双草鞋,开荒。草鞋由稻草编织而成,刚上脚时戳脚疼,穿它个两天,感觉软和一点它就已经烂了。草鞋便宜,燕子矶旁边的集市上有的是,几分钱就能买一双。在穷学生眼里,几分钱也是钱,能不能自己学着打呢?

石俊不是晓庄学生中间第一个学会打草鞋的人,石俊是晓庄学生中间第一个“改良”草鞋的人。草鞋最不耐穿的是鞋筋,人的脚劲大,草做的鞋筋经不住来去。石俊爱琢磨,也许还有一点与生俱来的心灵手巧,琢磨出用布筋代替草筋,打出耐穿耐磨的“改良”草鞋。他是从家乡背着包袱来的学校,包袱布是家中染坊生产的蓝印花土布。石俊把土布扯成布条,搓成细绳,又结实又耐磨。

石俊的这一“发明创造”,很快在同学中间推开,改良草鞋成了乡村试验师范师生的“标配”。

不只是打草鞋。挑水、劈柴、做饭、种菜乃至修路、砌房,石俊样样拿得出,样样都带头。石俊待人诚恳,乐于助人,学习认真,堪为表率。与同学议论时事,言论精辟,见解独到,同学们都很敬重他,推选他当学生会主席,亲切地称呼他“石哥哥”。石俊关心农民,热心为农民服务。晓庄师范创办中心茶园,石俊以学生会的名义组织故事队和歌咏队,大家轮流到茶园去讲历史故事,宣传卫生常识,教农民学文化,启发农民群众的觉悟,和农民交朋友。石俊还在晓庄医院学习了很多医药常识,备了一个小药箱,下乡时就背着,随时随地为农民治病疗伤。

同类推荐
  • 荣光时刻

    荣光时刻

    丘吉尔散文选集。丘吉尔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他的历史著作和传记作品已经成为经典。丘吉尔本人作为一位文体家,相信一个好的故事本身就会发生影响;他喜欢坦率而不是旁敲侧击,点缀不必要的虚饰。他的隐喻虽然不多但很有表现力。
  • 条约中的近代中国

    条约中的近代中国

    该书从对外关系史的角度,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为主线,讲述近现代历史。该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以“妥协”“崩溃”和“沉沦”命名。第一部分是康雍乾三朝与俄罗斯的外交史实,以《尼布楚条约》《恰克图条约》为例。第二部分,以虎门销烟开始,以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南京条约》为主线。第三部分包括了太平天国、《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义和团、以及清末新政等内容。
  • 追寻与发现:新世纪家庭叙事研究

    追寻与发现:新世纪家庭叙事研究

    《追寻与发现——新世纪家庭叙事研究》,以一个文学研究者的身份从家庭叙事角度展开论证,以家庭文学作为基本的考察对象,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文学创作中家庭意象的变化及衍生出的人物形象、情节架构与主题立意的断裂与转型等,以及对当下家庭生活书写的探索与思考。
  • 没有阵地的战争

    没有阵地的战争

    1998年8月7日,星期五,上午10时40分左右,美国驻肯尼亚大使馆遭汽车炸弹袭击,大使馆在这声巨响中楼倾墙摧,包括美驻肯尼亚总领事和他的儿子在内的十二名使馆人员被炸死。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更惨的是紧邻美国使馆的一座综合商业大楼的配楼,在爆炸的巨响中无情地扑向行经此地的公共汽车和行人,楼内正在上课的一所秘书学院的一百多名学生也被活活埋在下面,楼前空地上被炸出一个几十平方米的巨型弹坑,方圆一千米内的建筑物四处乱飞的玻璃碎片和瓦砾变成了枪林弹雨……肯尼亚的爆炸声之后仅隔十几分钟,在邻国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的美国使馆又响起另一声巨响。
  • 感悟心灵:温暖一生的125个记忆

    感悟心灵:温暖一生的125个记忆

    一首老歌,一段时光的印记。不再着意去找的老歌,如同抛在身后的似水流年。歌总是会唱几支,可偏就唱不全的那首让人心痒,一句半句的随风落在耳朵里,惊鸿一瞥,却又生了根似的,挥之不去。
热门推荐
  • 神秘山里汉,甜宠小农妻

    神秘山里汉,甜宠小农妻

    穿进书中,不仅身在农家,家徒四壁,还成了书中的恶毒女配。相公不爱,儿子不亲,极品亲戚一大堆,一不小心成炮灰,怎么破?云惜表示,我是恶毒女配我怕谁?踩极品,握财富。什么?女主找来了?什么?男人要跟人跑了?云惜看了一眼身边替她揉腿的男人,笑了……
  • 媚牌

    媚牌

    当一个无名子弟遇到舍予家族嫡女是什么概念?分分钟甩一堆丹药,让你重修灵力。江一很无奈,别人家的“妹妹”就那么温婉贤淑,这个怎么哪有危险往哪冲啊?动不动就甩牌,动不动就甩一堆惊世骇俗的东西。为什么别人家的小伙伴都是老谋深算,稳如泰山,可靠安全,他的小伙伴,不是逗比,就是闷葫芦,有一个正常的吧,还想和他抢妹子!片段一:“炸!炸!快炸它们!炸不死它们丫的。”先顾好你自己吧!片段二:“这件事,我不好解释,靠感觉!”你一个男人有什么感觉?片段三:“我喜欢她,你也是,所以我们共同竞争吧。”你想得美!
  • 蔡骏随笔集

    蔡骏随笔集

    随笔集由六个部分组成,“病毒”收录历部代表作品序言;“荒村公寓”为蔡骏对生活住地的日常感悟;影视书评揭开蔡骏心中的“天机”;实事点评道出“人间”真爱;“谋杀似水年华”后一次次对青春的追忆;推开“旋转门”,看遍世界繁华。
  • 快穿攻略:男神,请闪开

    快穿攻略:男神,请闪开

    因为逃避某人而成为快穿测试员,谁成想,那个人追来了。至此,顾念晚开始了一段悲惨的生活。当反扑成为梦想,我还能怎么办?顾念晚悲愤的想。
  • 九转弑仙

    九转弑仙

    天衍大陆有五族人、蛮、妖、鬼、巫,修炼体系分三系,法道、武道、魂道,且看断浪如何三系同修,披荆斩棘,一步步崛起于世家、宗门之间。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A HOUSE OF POMEGRANATES

    A HOUSE OF POMEGRANAT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Winterkill

    Winterkill

    Emmeline knows she's not supposed to explore the woods outside her settlement. The enemy that wiped out half her people lurks there, attacking at night and keeping them isolated in an unfamiliar land with merciless winters. Living with the shame of her grandmother's insubordination, Emmeline has learned to keep her head down and her quick tongue pgsk.com the settlement leader asks for her hand in marriage, it's an opportunity for Emmeline to wash the family slate clean—even if she has eyes for another. But before she's forced into an impossible decision, her dreams urge her into the woods, where she uncovers a path she can't help but follow. The trail leads to a secret that someone in the village will kill to protect. Her grandmother followed the same path and paid the price. If Emmeline isn't careful, she will be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