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20300000022

第22章 学会独处:正是孤独让你更出众(3)

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思考他人看不到的问题,这正是我在本书中一直强调的:减少不必要的社交,创造独处的时间。在独处时,对这个世界要有所思悟、有所行动。否则,我们的孤独就失去了意义。

◎在独处中提升自己:丰富和完善对于生活和友情的认知

人类虽然生来便是群居动物,但在群体生活中我们也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除了自己,谁都无法依靠。因此独处的意义还在于:我们能利用这样的机会让自己掌握一些必要的技能,以远离过度社交产生的风险、烦恼或者不便。我们要利用一切时间丰富和完善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

群体生活和社交在帮助我们安身立命的同时,却并不能在精神层面带来足够的收获。我们身处于群体之中,势必要懂得迁就和妥协;群体聚集在一起的人越多,我们需要迁就的就越多。因此,我们会发现朋友越多的人,他内心的不适感其实就越强烈。

这是人们面对社交时必须要做出的牺牲。对一个习惯了独处的人来说,他的个性特立独行,对于这种世俗、势利和投机式的牺牲是非常抵触的。在进行社交活动时,他们不得不放下自己的尊严,刻意地取悦和讨好他人,迎合别人的平庸。如果他们谈及那些高级和富有深度的话题——比如晚上会读什么书,则会迅速地被一些群体抛弃甚至憎恶——平庸和势利之辈不喜欢这样的话题,他们迷恋的是手机、聚会和讨论财富500强的排名,这会显得他们“融入了世界”。因此,在与群体相处时,那些能够享受孤独的人就不得不放弃内在的真实的自我,用人格的妥协来换取他人的好感。

在研究大众的社交心理时,塞勒尔说:“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本领、位置越高,他就越孤独。与之相对的,一个人内在的价值越高,他对社交就越厌烦,因为他本身拥有的很多,别人能给予他的少之又少,那些无效的社交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桩赔本买卖。而平庸的人大多喜欢社交,因为他们的内在不充实,自身拥有的价值少,他们只能通过与别人的交往来弥补这些欠缺,从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手中换取资源。因此,历史上很多厉害的人物都喜欢隐退山林,或者躲到一个低调的地方。就拿现在来说,巴菲特常年待在家乡小镇而不是出没于华尔街,就是基于这种选择,独处让他保持清醒。他们也不需要牺牲自由来换取他人的价值,反而更希望减少与别人的接触来赢得更多的自由。”

人们迫切希望加入更多社交的缘由很容易理解——在孤独中无法忍受那些不堪入目的真实的自己,他们不敢与镜中空虚的“自我”对视。这会让人产生一种自我厌烦的情绪,而虚华的社交则能遮掩这一切,所以很多人喜欢结伴出游和聚会。为了持续这种精神刺激,很多人不知疲倦地奔波于各大无聊的场合和聚会,就像离心机一样,一旦停下来,他们的精神就会沉沦下去,一个人的浑噩和空虚感瞬间会淹没自己的心灵。

内心空虚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的心灵缺乏弹性,离开他人之后就像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思维根本活跃不起来。但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交往的朋友质量又有所欠缺,为了弥补这个问题,很多人会通过增加社交的数量来进行平衡和代偿。所谓的“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句话,某种程度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一个内心足够丰富、自身价值足够高的人,他对过多的朋友数量是敬而远之的——他们通常只需要几个和自己相当的大脑,仅有屈指可数的三两个朋友的生活更能让他满意。

古罗马哲学家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说:“一个完全依靠自己、一切称得上属于他的东西都存在于他的自身的人,是不可能不幸福的。”

年轻人要想在未来追寻幸福和社交的终极奥义,就要从承受孤独开始!相信我,这是走向你的人生成熟和独立的第一课,也是让内心的快乐源源不断的源泉。你只有依靠自己,才能体会到万千事物中蕴含的真正智慧,才能看清你自身的才智,也只有能够适应一个人独处的人,才不会像他人那样在不断的自我提升中变得脆弱和孤独。

钱伯斯说:“越来越多的调查都表明,一个人过度热衷于社交并不是一件好事,甚至充满了不可预测的危险性,我们生活中大部分的痛苦都是由无效社交产生的,这大大地破坏了你内心的平静,剥夺掉了你在独处中提升自我、丰富心灵的时间,令你在将来的某一天突然开始讨厌自己。每个人都要学会节制社交,越是尽早地适应独处,爱上独处,然后控制社交的力度,就越能收获幸福的人生。”

但是拒绝过度社交和选择独处并不简单,它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目标。有的人也喜欢独处,把自己关起来,与朋友隔离,但理由却是对他人的厌恶——他是被迫选择孤独的生活。这种独处是很难持续的,也并不健康,因为他的眼见之处都是晦暗和不堪。时间久了,独处会变成不合群,而不合群导致他正常的社交都会变得很困难,这是一个无休无止的恶性循环,直至他变成一个孤僻的人。

我的建议是:享受50%的独处,学会50%的社交。放到实际的生活中,就是要学会控制孤独和社交的时间。学会保存秘密,自己的想法不要轻易地告诉他人;学会淡然地面对一切,并且不要把他人的任何承诺放在心上;学会对世界的变化无动于衷,不要对朋友期待太多,也不要太在乎朋友的背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慢慢地,经过这种根本性的自我提升,我们的胸怀会变得宽广,对待人、事、物的态度便超然了很多。

通俗地说,我们要与世界、与朋友保持一定的联系,同时也要避免发生过于紧密的关系,这样才能保护自己不受那些无谓的伤害。

钱伯斯在总结社交的距离时,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我们的社交关系就像寒夜里的一堆篝火,聪明的人在取暖时会与火堆保持安全的距离,而傻瓜则通常靠得太近。因此,你经常看到有人在被灼伤后才变成了喜欢独处的人,他们不是真的热爱独处,只是害怕火会灼伤他们而已。”这表明,大多数人谈论的孤独与独处并不是本书主张的,一切需要“被动”和“因为恐惧”才去做的事情,都不在我们强调的范畴之内。

除了独处,你还需要“爱”

独处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提升自己的内在,变得比过去更加优秀。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理解并拥有丰富的“爱”来抚慰情感和心灵的缺失,这是由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依恋理论”决定的。

在独处中,我们要丰富“爱”的情绪。

发展心理学家亨利·哈罗曾经做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恒河猴实验”,证明人除了基本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要外,还有一种与柔软物接触的需要。

同类推荐
  • 做人要大气

    做人要大气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格魅力中有一种成分叫“大气”。无论一个人身份高低,事业成就大小,他的魅力如何,关键都要看他是否大气。什么是大气?大气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态度、风范、气度和深度,大气是一个人综合力量的体现,散发着一种无形的气质。大气者海纳百川,胸怀日月,有着从容淡定、低调自然、胸有成竹的气量,同时也拥有着成熟勇敢、能屈能伸的气度。
  • 成功有密码

    成功有密码

    在人际交住中,具有高度自信的积极心态,是获得成功的条件之一。当一个人将要进入一个全然未知的环境,自然会产生不安焦虑与恐惧的心理。人应该正视自己,收起心理上的胆怯,充分显示自己的自信,你就会在社交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盲目是无知的表现,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对人对事切莫如此!从前,有一只老鼠生下了一个漂亮的女儿,总想嫁给一个有权势的人物。
  • 80后男生的活法

    80后男生的活法

    面对眼前的道路,80后的男生们究竟该如何摆脱压在身上的重担?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如何过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本书是一本关于80后男生生存奋斗的书,从心态、事业、爱情、人际、生活等诸多方面进行阐述,帮助读者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对读者建立独特、个性的人生方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35岁前做的100件事

    35岁前做的100件事

    35岁以前是耕耘的时期,35岁以后是收获的季节。100件事不难做,就怕你不知道自己该做哪100件事。求职创业、心灵修养、工作生活、形象塑造、社会交往……是不是已经充斥着你的头脑?给你提点100件事,让你青春无悔,获得人生的大丰收!
  • 公关活动技巧举要

    公关活动技巧举要

    《公关活动技巧举要》一书从灵活运用攻关法则、善于使用媒介、好的公关策划、掌控必备的公关技巧、成功的新闻发布会、合理选择公关活动的模式、营造良好的公关文化等方面对公关活动的技巧进行了探索。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芒果城

    芒果城

    讲述了一个女人夏云仙及其子孙以异乡流浪者的身份,对抗传统、习俗和权威,为了土地生存权而苦苦拼斗的故事。其中有欺骗、背叛、疯狂、梦呓、谋杀、自杀。光怪陆离,惊心动魄。这是一个灵魂救赎的故事,这是一个荒诞离奇的故事,这是一个拷问人性的故事,这是一个凄惨爱情的故事,这还是一个称得上深沉的故事……本书是一道夺目的光芒,深层揭示了漂泊与定居、传统与对抗、迷醉与清醒的人生状态。
  • 心有仙结

    心有仙结

    二十九岁的外科医生明夏死后才知道,她竟是万年难出一个的十世善人,于是,上天补偿给她一次成仙的机会,端看她能否把握住了
  • 快穿BOSS请别爱上我

    快穿BOSS请别爱上我

    死后进入快穿游戏,玩得好就可以复活?渣男前男友怎么可能不被烧成灰!林思闻:男主破产了!系统:宿主不要放飞自我呀〣(?Δ?)〣林思闻:男主成植物人了!系统:宿主大人刀下留人┭┮﹏┭┮林思闻:男主神经崩溃变成傻子了!系统:哭天抢地中林思闻:?敲里吗这个男人是谁,我是演员我不能谈恋爱!系统:露出深不可测的微笑。好气啊怪她太亮眼总有男人看上她,可她是个演员!演员怎么可能谈恋爱!林思闻:这位大叔拜拜了您嘞~系统:????结果突然有一天。林思闻:统儿要不我们谈个恋爱?系统:早就想跟你说这句话了ヽ(〃?〃)?。【lvl,苏爽甜系,前期女主是个没有感情的虾手,后期感情崩裂】
  • 所有人都在撒谎

    所有人都在撒谎

    我闯入了一座陌生的城市,我发现这个城市有点不对头。大家好像都认识我,都在回避我。我经常看到人在角落或者暗处对我指指点点,交头接耳。所有人都面容模糊,表情暧昧,心怀隔阂,不对我说真话……警察,医生、商人,当权者,无赖……连楼房那黑洞洞的窗户都变成了一只只眼睛,有眼无珠,把我窥视。更恐怖的是……恐怖就是这么简单——人没来由地来,没来由地去,生死轮回之中,参透的都成了佛,他们回向的时候,早已告诉过我们所有的秘密,只是我们不明白。所以还是恐怖。
  • 残王追逃妃

    残王追逃妃

    轩辕孤绝,蓝萧国的二王爷,传说,阴狠,诡异嗜血,他是个天才,十岁便上了战场,战功无人能敌,可是,天妒英才,在轩辕孤绝十五岁的的时候,却意外残废了,在不能站起来,此后,他变得更是阴狠,嗜血无比民间都称他为残王,虽然他狠,他嗜血,但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却从来没有忘记过那个救过她的小女孩。她,是异世的幽魂,一朝穿越,却穿越到了将军府最不受宠的小妾生的女儿南宫玥惜身上。为了自己的梦想,她隐藏锋芒活到了十六岁,却遇到残王轩辕孤绝选王妃,好吧!去就去吧!反正她也是去过过场子,没她南宫玥惜什么事的,别家的千金小姐在残王面前跳的都是绝世舞姿,而她南宫玥惜跳的是广播体操,人家千金小姐忙着画绝世丹青,她南宫玥惜却只会画简笔画的小猫钓鱼,人家千金小姐忙着想绝世诗句,她南宫玥惜随便写了一首打油诗以后却在现场呼呼大睡了起来,一场选妃大赛,她南宫玥惜成了啼笑皆非的将军府三小姐,让全场的人笑的前仰后合,哈哈...笑吧!笑掉你们的大牙最好,本小姐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可是谁能告诉她,那残王的手为什么会指着她………,可谁又知道,锋芒后的她却是蓝萧国人尽皆知的商业女王……掌握了整个蓝萧国的经济命脉……。
  • 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松尾芭蕉俳句300

    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松尾芭蕉俳句300

    俳句是一种极具日本特色、极为重要的文学类型,而松尾芭蕉则被誉为“俳圣”。他是古典俳句的第一位大师,也是将俳句艺术推至最高峰的俳人。芭蕉之于俳句,正如杜甫之于唐诗。芭蕉的俳句,既承袭了汉诗、日本和歌的古典传统,又毫不避讳掺杂日常俗语,深得滑稽精髓,极富自由创作的精神。芭蕉擅长捕捉日常中的绝对孤独、寂静时刻中的声香之色,如晨昏树叶被照得灼热时的香气,又如蛙跃进古池时的幽冷水声。诗人借此展示在永恒流动的时间中对自然的热烈一瞥。后世日式文学的物哀精神,对自然万物的灵敏感性,多受其影响。在其笔下,俳句的雅与俗的调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书从芭蕉一生创作的俳句中遴选三百余句,按年代先后编排并附上原文、读音及简注,以助鉴赏。
  • 你我之间的默契

    你我之间的默契

    杨旖漪理想中的爱情是两个人可以没有花前月下,可以没有卿卿我我,但一定不能没有默契,有了默契什么都好办,天塌下来,你说当被子盖,我说当毯子盖。
  • 流星时语

    流星时语

    一个人,与时光碰撞,进入了历史,从此,历史成了有灵魂的东西,一个个真切的人,勾勒出全新的画面。
  • 魔界逍遥仙

    魔界逍遥仙

    我楚离入魔又如何?是正是邪,看的不是法,而是心!此一生,我必成我所想之事,护我所爱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