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43900000014

第14章 卷一(13)

那天正起“春头暴”,早上看上去好好的天气,转眼间就变了色。当时逃回来上的是自己家的“下脚船”,是一只不大不小的舢板驮,不是船东雇他当老大的三桅长驮船。仓皇驾着自己这舢板驮的连家船出逃时,“春头暴”乍起,看海口外的风势一阵比一阵强,乌贼头心里头就打浪子了。但是为了逃命,他只能冒这个险。冒险的前提是到那螺壳岛顺偏向风,来得及的话,可在风势最大前赶到。

他已经生了一男一女,妻子对他百依百顺,他也喜欢她。当天早上,百依百顺的妻子已经在大埠头边,亲眼目睹他跟兵丁争斗的一幕,所以仓促逃命时已经不用多做解释。

很不幸的是“人算不如天算”,那螺壳岛就在眼前时,“春头暴”就不客气了,两阵风就把他家的舢板驮打翻了。尽管在此之前,他已经按习俗用绳缆把妻儿都系在桅杆上,至少死了也有尸可寻。可没想到被压断的桅杆,被风帆拖拽在水里,又被浪伏下去,妻子和刚刚取个好名字的儿子就浮起来让他看最后一眼,就再也见不到了。

肝胆俱裂的乌贼头只能拼命地护着七岁的女儿,把父女俩紧紧地缠在大橹上,同时还抱了块舱板,正好被风浪漂送到螺壳岛前,总算拣了两条命回来。

也就在这时候,他发现原来岛边停了艘船头豁开大嘴的乌驮船。这是浙东一带沿海的渔船,经常被这边的“海驴”们掳掠过来当家伙用。此时,前中两条桅杆随浪晃动着,却不见人影。

抱着女儿上这船后,才知道这船上过日子的一切应有尽有。

乌贼头不禁在心里暗暗念一声“阿弥陀佛”,父女俩总算缓过一口气。

在船上找了件衣服换了,煮点饭菜吃了,把女儿安顿好后,乌贼头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黑沉沉的海面。尽管这样的海殇对船人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但他盼望有奇迹发生,哪怕是能找得到妻儿的尸身,也总是个安慰。

他父女俩相依为命地依偎在船尾的舷坡上,两眼欲穿地望着海面。不知不觉就困倦地靠在那里睡着了。

乌贼头被女儿的哭叫声惊醒时,发现有几个人已经死死按住自己,绑手的绑手,绑脚的绑脚,自己一点都动弹不得了。晃动的灯光下,有两个头目模样的正用刀枪指着他。他乍看那两人的相貌时,就暗暗叫苦地差点脱口叫出“海驴”!

“海驴”其实绝大部分都是船人,也有一些识水性的山人。他们中间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不同程度地被“逼上梁山”。但是也有一些鸡鸣狗盗之徒,在岸上犯了事,怕吃不消,干脆就“浪迹江湖”了。他们在正常情况下,都规规矩矩,正正当当地在沿海一带走南闯北地运货。

必须说明的是,他们什么货都敢运,不管你官府禁不禁;同时他们也比较小心谨慎,一般不到犯事过的地带招人耳目。

不过他们并不是蹈规循矩的正人君子,奉行的也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不犯人。”有时火起来对那些为富不仁的家伙,下手也狠,甚至还劫财害命。官府提起他们感到头疼,一些山人对他们也相当害怕。山人经常说,跟这些纯粹咸水洗脸的人没理讲。

话说乌贼头估计自己遇上海驴,便稍稍定下神来。再仔细看打头这蓬头垢脸的两个人,看上去虽然像凶神恶煞,但是并没有杀气腾腾的模样,也没有那种偷鸡摸狗之徒的奸邪猥琐相,就套近乎地央求:“好汉们,看在我被巡检司的官兵追拿,一家子想到这岛上落草,却船翻人亡,只剩下我父女相依为命地分上,放我父女一马吧!”

这句话是效果极好的催情剂,海驴相互看了一眼,杀气几乎也没有了。

眼睛似乎天生红眼的头目问道:“巡检司的官兵做啥要抓你?”乌贼头把经过简单说了一下。

就在这时,小个子的头目却上前一步,仔细认了一下,如获至宝般地惊叫起来:“啊!你不就是那个走船做老大的乌贼头吗?我认出你来了!那年,我的船出海,尾舵被暗礁碰裂了,正好你驾驶的船经过,是你不顾船东的反对,把我的船拖回港里呢!”

小个子一提“乌贼头”三个字,这些人立刻惊憾的反应,正可谓“如雷贯耳”。

红眼睛的凑上前一看,连声道:“是他!是他!没有人有他这么黑!快松绑!快松绑!”说着就亲自动手解神索。

这一刹那,乌贼头悲喜交集;紧紧地抱着扑向怀里的女儿,不禁流下辛酸的泪水……

【第六集 恶人贱鱼】

莲花港的船人几乎都怕团练局的团总元差大蟹。

元初大蟹本名叫程灼奎,虽然才三十出头,却经营着莲花港唯一的鱼牙行,也就是垄断着整个莲花屿的鱼货买卖。牙行就是若干年后的交易所,“做牙的”跟那些房地产买卖的中间人一样,也有些像媒婆。一句话,做牙的人,本来做公平交易的中间人,尽量撮合双方,以促成生意,而后从中抽成。元差大蟹从他老爹手里接下来鱼牙行,已经也有十几年了,却改了自古以来的鱼牙交易之道,有意无意之间都剥削压迫船人。

元差大蟹的程姓,虽然根在莲花港旁边的南埕村,可是因为村子大,又紧靠镇子边,在莲花港便成了大户人家的地头蛇。莲花港两岸的田园山林至少有三分之一是他们程家祠堂的公产。因为家族大,业产大,再加他从小又舞刀弄棍的,长大后又做了团练局的头头有一帮人马做根基,还跟巡检司里头一些官兵弟兄都是成天酒肉相交的拜把兄弟,因而他不单单是岸上一个普通头面人物,而且还是个用力跺一脚,不但岸上的地板会震颤,而且整个莲花港也要无风要晃浪的人物。元差大蟹因为生性凶恶,小时候本来仅有一个“抓生犯”的元差绰号。后来那大蟹绰号的追加,相当有来头。追加一个“大螃蟹”的衔头,这倒不全是指他满脸都是横向抖动的肉囊,而是他经常横行霸道经常吃“横头水”的缘故。他吃这“横头水”更有一个“绝招”,这个绝招,使很多船人都吃过哑巴亏。

由于这年头很多“低头族”只喜欢玩电脑游戏或手机微信,不懂得那时一切动植物纯天然野生,所以必须画蛇添足,脱裤放屁——费工夫解释一番。因为所有蟹类只是到了深秋后的两三个月时间才成熟,随便挑一只都膏盈壳满,而其他月份皆硬冇不均,便大有挑剔的功夫可供行家大显身手。元差大蟹虽然不是船人所生,可因为从小也在鱼堆中混,见和“食”居多,也是这样的一个行家里手。所以从小吃惯了大螃蟹的元差大蟹,才出道“做牙”,就已经成了挑螃蟹的老手,而且他还挑得心狠手辣。

最早吃他这亏的是龙波堂叔“软巴”,一个凭绰号就知道逆来顺受惯了的人;一个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顶多是苦着脸皱着眉头,叹几声气,或低声下气地乞求人家的人。算起来这还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那不是蟹肥膏红的时节。

那一天清晨,软巴叔刚刚把一篓螃蟹用蒯草捆扎着上岸,元差大蟹就迎面堵住他:“喂,曲蹄,把蟹篓放下来,我要买几只!”

软巴看见刚刚上岸就有人买蟹,自然很高兴,很快把蟹篓放下来。

元差大蟹蹲下来,把整个蟹篓拿起来,筛谷物那样抖抖,又筛筛,而后便看准一只,挑一只出来放在自己面前,看样子就是准备买放在面前的。

这时候,看元差大蟹独自一人把整个蟹篓揽在自己面前,许多想卖蟹的山人明显都不敢跟他抢这挑蟹,远远地在一旁观望——仿佛在等待一场即将开幕的好戏一样,其实他们早已经预感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而卖蟹的软巴这时候也惊奇地发现:面前这个后生子可能阅历浅不懂得挑蟹,人家就是不懂得挑蟹的人,至少也硬冇兼杂地往篓里挑,而他一只只地尽挑拣那些壳大肉少,俗话叫“冇蟹”的。只见他挑了一大堆放在自己面前后,然后才站起来再问价:“喂,你这蟹一斤要卖多少钱?”

那时候软巴还没有跟他打过交道,还不知道他的厉害,以为他是傻逼,不识货,明明好坏统起来卖,一斤可卖五片铜钱的,可是看他净挑冇蟹”,就不忍心卖他贵,只呐呐地说:“三片钱吧!”

元差大蟹也不还价,很爽快地说:“三片就三片吧!”

软巴的心自然热了起来——要知道官府要收山人的那些地丁银,地丁米和要收船人的船丁银,船丁米,身丁钱以及盐料银什么的,每年也就是两三百片,要都像今天这样连冇蟹都卖这样的好价钱的话,多辛苦几个晚上全年的捐税也就不愁了!

但想得美的软巴还没有美眨眼工夫,元差大蟹却提着篓里头剩下的全部硬蟹站起来:“三片就三片,称去吧!”

软巴顿时傻眼了!一时慌了手脚急忙辩解:“啊!啊!你挑篓外的,才卖你三片啊!”

元差大蟹转眼就放下脸来:“臭曲蹄!你说话是放屁还是什么的,到底算不算数?”

软巴生怕命根子被抢走似的紧紧拽着蟹篓,乞求道:“那就连你刚才挑出来的冇蟹一起称吧!”

元差大蟹把蟹篓狠狠一拽:“谁的嘴巴去吃你这些冇货?臭曲蹄,今日这蟹你卖也要卖,不卖也要你卖!要不然就跟我到官府去评评理!”

还好二叔公和龙波爹他们几个人这时候也上岸卖鱼蟹了,见状,怕软巴再吃亏,大家就一齐上来劝软巴说,便宜卖就便宜卖吧!就当昨晚没有打到鱼就是了!软巴,这名副其实的任人拿捏的软绵绵的糍粑,吞下一口气想想,反正从小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让山人,也不差这一次,也只好自认倒霉了。

很早的时候,船人上岸卖鱼,都直接跟买鱼的人讨价还价,双方就像两国谈判那样面对面谈妥价格后,就你甘我愿地进行交易,好比如今盛行的直销或淘宝网上直接购物。但在莲花港,不知从那年那月开始,元差大蟹的祖宗在埠头上闲逛时,就发现这个两边劝价的生财之道。特别是渔汛一到,大批量的鲜鱼或咸鱼上市时,这鱼牙的生意就特别兴隆。

早先,元差大蟹的先人在做这子承父业、代代相传的行业,凭良心讲还是很公正,才博得买卖双方的信任的。但是不知怎么搞的,到他手上,巴不得船人都死绝。后来还经常教他的外甥怎么欺负船人,以此为乐,可谓外甥像外舅。

长大后一接过他老子的旧业,元差大蟹名义上挂公正裁判的行业外衣,骨子里头行的却是“为虎作伥”之实。从他独自掌秤的第一天开始,他对船人有天生的刻骨仇恨般地坑船人了。

以前那罾网兜起来的鱼,跟大家伙以往打的鱼一样,统统合在一起做杂鱼卖。而元差大蟹独自掌秤的第一天,人家鱼行还没挑三拣四捡,他倒勤快地亲自替他们动手捡掉小鱼虾,而又不还你,称完了,全送给鱼行,所谓“搭秤头”。三四月间大小黄鱼先后发汛,而且这些鱼往往都是清一色的被捕捞起来的。可他鸡蛋里还要挑骨头,还要折你一两成杂鱼的价。

但最可怕可恨的是,那杆叫“千六”的大秤在元差大蟹手里,几乎就是任凭他肆意拿捏的魔杖一样。底下的鱼篓往往还没有离地,他就熟练且巧妙地摁住即刻就飞翘的秤尾。软巴他们这些被他从小骂作臭曲蹄的船人,不跟他据争还可以,要跟他据争的话,那就越争,重量越少。最可恶的是替山人压价,你不卖,没有他同意,谁都不敢买,就让你的鱼臭,而且声音和拳头比谁都大。所以,船人们暗地里才把他的两个绰号连起来叫他“元差大蟹”。

元差大蟹人恶,但是船人捕来卖的鱼却很贱。以大黄鱼为例换算,现在野生的大黄鱼,一斤可卖两三千元;现在野生的稻谷,一百斤也才卖一百多元。那么就一斤大黄鱼就可换二十多担稻谷。而那时,一百斤大黄鱼却差不多也只能换一担稻谷,卖不了几个铜钱,你说这个差价算什么差?剪刀差还是天地差?

如果用货币衡量,官府里头这些年不知道怎么搞的,钱越造越多,越多越不管用。那些叫“通宝”、“圣宝”的元宝,起先都是用金,用银,至少也是用铜造的。可是到后来,不知什么缘故,竟然用不值钱的铅,甚至铁制作的。

金元宝,船人们只见过,几乎没有人碰过。而银圆,船人中有些积蓄的人家,存了一两块,往往当作传家宝和百灵丹使用——要是受惊了,心神不宁的话,到岸上的店里撮一贴去惊的“惊茶”或买一个猪心回来,放一块银圆进去和着炖了,据说特有效果。炖完后重新用布块裹好,放入保险柜一样的柜子舱底里。

船人经常使用的是铜圆和铜板。铜板也被称为铜钱或钱子,中间一个四方形的孔,可以串起来拎着带在身边使用——《十五贯》里头的钱子,可能就是这样容易串起来,也容易闹出人命的戏事来的。自古以来十贯钱等于一锭银子,也等于一千文钱,也就是一千枚铜片;那么“十五贯”也就是一碇半银子,一碇半银子让人见钱眼开而谋财害命,还害了一些官员的前途,说起来真是让人唏嘘不止呢!

后来不知怎么搞的,官府又用纸钞。船人最不喜欢的就是纸钞。船上不是水,就是风。纸钞既容易湿烂,又容易被风刮走。可是没办法不用。船人同时也不喜欢后来那些用铁制作的钱子,这些薄如纸片的铁钱子,一遇全咸或半咸的水,搁不了几时,就生锈了。但是也无奈。

回头再说鱼,前面已经说过再怎么野生也都不值钱。一因为被山人和牙行压价,二也因为物以多为“贱”。在近处打来的鱼虾,因为路途近,赶得新鲜,还可以多卖一两片钱;在远程打来的鱼,因为路途远,赶不及保新鲜,只好剖了肚子晒鱼鲞虾干。如果没有好天气,鱼鲞虾干都晒不成,只好用盐腌。腌不下了,只好再往海里倒。

同类推荐
  • 大明奇侠传(一)

    大明奇侠传(一)

    刁国舅醉酒后出门,走到一个巷口,看见有一群妇女在那里看灯。其中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引起了刁国舅的注意。他便吩咐家丁,乘机将此女抢回府中。抢人的家丁在赶回侯府时,碰到了副堂都统雁翎,将其捉住。国舅刁发让其放人,雁翎拒绝了,于是让家丁去打人。混乱之中,愤怒的雁翎打了刁发一巴掌。刁发哪里咽得下这口气,挑了六千两银子,先到九门提督正都统王爷、刑部大堂张老爷、按察司陈老爷三处安根,然后自己装作受伤模样,到西宫哭诉。西宫刁后向皇帝哭诉,家兄被雁翎打伤,要求万岁正法。皇上大怒,即刻降旨捉拿雁翎。钟佩知道此事,立马前去找云太师。他上奏皇帝,得以亲审此案,还了雁翎清白。而刁发本该问斩,因刁后求情得免死罪,降三级,罚俸一年。因此事,刁发怀恨在心,恰逢西羌番土造反,于是上奏一本,点雁翎前去征伐,暗中寄书给大孩儿刁龙,让他施计让雁翎死在敌人之手。
  • 不一样的大地主

    不一样的大地主

    我没有见过自己的爷爷,但他留给我的政治遗产我却享受了几十年。这份政治遗产的名字叫——地主。因为这份遗产在上世纪下半叶至中叶,让我吃尽了生活的苦头。基于这一原因,我在骨子里真的很恨这个给我政治遗产的人。可是爷爷就是爷爷,这是我没得挑的。随着年过五十了,不知为什么对原来很淡漠的故乡、对远在那里长眠的人却想念起来,于是就找个借口,去看看那生我但没养我的地方,看看长眠在故乡故土之下的祖上。于是以看望我们郎家仅存的一位年逾九十的老婶儿为名,回了一趟故乡。
  •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德莱塞的重要作品之一,是《珍妮姑娘》的姐妹篇。《嘉莉妹妹》描写了农村姑娘嘉莉来到大城市芝加哥寻找幸福,为摆脱贫困,出卖自己的贞操,先后与推销员和酒店经理同居,后又凭美貌与歌喉成为歌星的故事。作家以嘉莉为代表深刻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对贫苦人民压榨的残酷性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对小资产阶级分子的腐蚀性。
  • 双城记(英文版)

    双城记(英文版)

    《最经典英语文库:双城记(英文版)》是描述法国大革命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双城”分别指的是巴黎与伦敦。后来被改编拍摄了多个版本的电影,也有音乐专辑以此为名。它也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狄更斯47岁时发表,算是其中年的巅峰之作。早在创作《双城记》之前很久,狄更斯就对法国大革命极为关注,反复研读《法国革命史》和有关著作。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浓厚兴趣,发端于对当时英国潜伏着的严重社会危机的担忧。1854年底,他说:“我相信,不满情绪像这样冒烟比火烧起来还要坏得多,这特别像法国在DI一次革命爆发前的公众心理,这就有危险,由于千百种原因——如收成不好、贵族阶级的专横与无能,把已经紧张的局面最后一次加紧、海外战争的失利、国内偶发事件等等——变成从未见过的一场可怕的大火。”
  • 星辰不知为谁陨灭

    星辰不知为谁陨灭

    为了繁荣西藏文学,培养文学创作队伍,让国内外读者更好地了解西藏文学和作者,本编辑部陆续将一批活跃于西藏文坛的作者的作品,以专栏的形式,并配作者的创作谈和评论,立体式进行推介。首期推出的是藏族青年作者班丹,他是一位特别勤奋的人,是一位翻译上有建树的人,是一位藏汉双语写作的人,是一位把文学当成构建精神家园的人。在当今社会,能对文学如此执着的人已不多见了。本期将他创作的小说《星辰不知为谁陨灭》、《阳光下的低吟》、《面对死亡,你还要歌唱吗?》组了一个专栏。
热门推荐
  • 明神南帝

    明神南帝

    何为科学,何为神话,殊途,同归进化路!每个人生来就有无限可能,只是未被开发!一个人身体被开发到某种程度,就会拥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天启星第四次科技革命,以虚拟与现实技术而终结该技术可以快速开发人类潜能。从此天启星“科技文明”和“异道文明”共存!!南明,在机缘巧合下,成为第一批使用虚拟与现实技术的人,便从此开启了属于他的“神话”。他开发潜能,成为异者为友成屠夫,为亲化身冥王,为民则成良师,为国成守护者,为天启星成神。
  • 东方逆天

    东方逆天

    改变的是身体,不变的是灵魂。看过了,才知道,神,只是人,那人是什么呢?玄影,是灵魂的投影,还是夺舍的先兆呢?
  • 傲娇夫人要出逃

    傲娇夫人要出逃

    Z国众所周知的事情有两件,一是御凉宸这位爷不能惹,二是这位爷喜欢的那位菇凉——夜温柔,不能惹……夜温柔:什么?!那个每天黏着我的人不能惹?那到底是谁昨晚翻窗户进我房间被揍了一顿的?御凉宸委屈:媳妇儿,我只给你揍……[超甜!超宠!超苏!男女主双高冷双洁!欢迎入坑!苏喂苏喂苏喂~]
  • 都将诗情付酩酊:古文人之酒趣

    都将诗情付酩酊:古文人之酒趣

    醉意似乎向来都青睐文人墨客。没发明酒的时候,以诗歌醉人,酒的问世,诗情与醉意通常都纠缠不清了,那种迷蒙的状态,让得意神采飞扬,给失意抹上酡红,人生得失各尽欢。人生几何,对酒当歌。本书着重描绘文人墨客与酒纠缠的故事,从魏晋起笔,顺笔而下,直至民国,文人醉眼阅世,不失本真性情。
  • 快穿我宿主貌美如花

    快穿我宿主貌美如花

    【1v1苏撩甜宠】轮回司管理局蝉联第一的系统火了。新主人居然是三千世界第一狐仙青慈!传闻她,冰肌玉骨,雾鬓云鬟,美艳不可方物(妖艳贱货)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立于不败之地(心狠手辣)别人都是听话的乖宝宝,她偏要做系统的主宰。冰山医生:撩了我,你要负责。温柔将军: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愿为你不疯魔不成活。傲娇上仙:本仙向来乐善好施,就准你做本仙的道侣吧。末世霸主:欺我女人者,死!……青慈淡淡挑眉:谈情说爱?不好意思,本仙只求飞升!
  • Sweet Christmas
  • 恐怖系玩家

    恐怖系玩家

    燕赤睱是一名被朝廷新册封的土地功德神,在这个妖孽横行,诡谲肆虐的世界,他立志要勤勤恳恳祛除妖邪,斩灭魍魉,成为护佑一方福泽的优秀土地,但当他召唤出了一批有思想,有见地,无惧死亡爱挑事的泥塑小兵后,整个故事的画风瞬间发生了变化——老板,给我整把传奇品质桃木剑!
  • 快穿系统boss你好

    快穿系统boss你好

    一只米虫正过着专属于米虫的生活,无忧无虑,忽然,一只阿飘飞过……某女主:哇,一只阿飘……某统:去你的,我是你统哥!某男主手指扣了扣桌子,语气上扬:是吗?某统瑟瑟发抖:不,她是我栗姐姐!某女主傲娇的仰起了头1V1,甜文哦
  • 大炎演义

    大炎演义

    英雄不问出处,豪杰起于草庐。天下终归乱世,浑噩有谁一统?西武末年,少主年幼,外戚专横跋扈,卖官鬻爵之事亦不为少数,又恰值饥荒恶疾肆虐横行,各地民不聊生,各乡村民、诸侯纷纷揭竿而起。然苍生大道,究竟有谁来护,又究竟有何定数?乱世之中,究竟谁人称王?
  •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亲情故事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亲情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