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0900000006

第6章

天下着雨,柳枝低垂,缕缕烟雾吹拂进了栏杆。衣架上挂着的藏青色西装的下边,暗黑幢幢,一团黑袜子正蹲伏在那儿,里子的三分之一翻露在了外边。壁橱狭窄的格架,上边搁了只硕大无比的云游僧的背囊,没扎紧的背带,松松垮垮、没精打采地耷拉着,边上的牙粉和白色的牙刷,就像是在一旁招呼着“您早!”“您早!”似的。关得严严实实的拉门玻璃的外边,白色的雨丝被拖得细细长长的,泛着光亮。

“京都这地方,冷得叫人受不了!”宗近在旅舍的浴衣外边套了件平纹丝绸的棉袍,背倚壁龛的松木柱子,就这么大大咧咧地盘腿而坐,一边朝外边张望着,一边在跟甲野搭讪。

甲野用驼毛围毯裹住自己的下半截身子,乌黑的脑袋一头倒在了充气枕头上:

“与其说冷,还不如说直让人犯困的。”

说着,脸稍稍掉转了个方向,刚梳洗过还湿着的脑袋,让充气枕头的弹力给颠动得,竟跟那双脱扔在边上的袜子成了一丘之貉。

“一天到晚老躺着,你上京都来,莫非就是为了上这儿来这么躺着的?”

“嗯,的确是个安逸的地方。”

“安逸?行啦行啦,你母亲却在替你操心着哪!”

“哼!”

“你就打算回上声‘哼’就完事了?就为了让你安逸,人家得操多少苦心,那都是外人意想不到的。”

“我说,那块匾额上的字,你认识吗?”

“你还别说,这字真还挺怪的。是‘覷雨豱风’吧?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字哪!两个字都是单人旁,多半是人做了什么的意思吧?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写了这几个好没有道理的字?”

“谁知道哩。”

“也用不着去知道。还是那扇纸拉门有意思些,满满当当地糊了层金箔,真够奢华的,可这儿那儿的,又都打着皱褶,可真叫人讶异。看上去活像是蹩脚草班戏里的道具似的。那边呢,还活灵活现地画了三支竹笋,你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说甲野,这可有点神秘哩。”

“怎么个神秘?”

“我也说不清楚。也许,就因为画着的那东西,不知道它是个什么意思,所以才觉得神秘吧。”

“不知道它意思那就没什么好神秘的,是不是?知道它有意思,那才神秘呀。”

“不过,哲学家什么的,就喜欢把没意思的东西当神秘看,还拼着老命在那儿琢磨个没完。就跟青筋直暴地在那儿琢磨着哪个疯了的给想出来的将棋[1]残局似的。”

“照你这么说,这竹笋,也是哪个疯了的画匠给画的?”

“哈哈哈哈,真要如此明白事理的话,那也就不会有什么烦闷了吧?”

“这人世间,和这竹笋,能是一回事儿吗?”

“我说,古代传说里,不是有个高尔丁死结的故事?你可知道?”

“你都把人家当初中生看啊?”

“我可没把你当初中生看,也就是随口问一下罢了,你要知道的话,那就说说看。”

“你可真会唠叨!我知道着哩!”

“所以才叫你说嘛。就因为哲学家尽是些喜欢糊弄人的人,就算一问三不知的,也还死不承认,简直是固执到了家……”

“还不知道谁固执到了家呢。”

“管他是谁,你且说来听听。”

“高尔丁死结,那是亚历山大时代的一段故事。”

“嗯,还真知道。然后呢?”

“有个叫高迪亚斯的乡下农夫给天神朱庇特进贡了一辆战车,可是……”

“嗨,嗨,等一下,有这事儿吗?然后呢……”

“‘有这事儿吗?’我说,你不知道这事儿?”

“我不知道得那么详细。”

“怎么回事?你自己都不知道,还来考我了?”

“哈哈哈哈,学校里上课那会儿,老师教得没这么详细,想必那老师也不知道得这么详细。”

“可这乡下农夫呢,拿藤蔓将辕杆和车轭给绾了个谁都无法打开的死结。”

“难怪人们叫它高尔丁死结,原来是这么回事。亚历山大嫌解死结费劲,就拔出佩剑把它给砍断了。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亚历山大可没说过嫌解死结费劲不费劲的话。”

“随你好了,没说过就没说过。”

“亚历山大听到了这样的一道神谕:‘谁解开这道死结,谁就将成为东方的帝王!’于是便说了声:‘真要那样,也只好使上这一招了!’……”

“这一段我也知道!老师上课时讲过这一段。”

“要那样的话,也就用不着我再往下讲了吧?”

“行啊行啊。我在想,这人哪,要不能像亚历山大那样拿得定主意的,‘真要那样,也只好使上这一招了!’还真不行。”

“那样,不也挺好?”

“要觉得那样也挺好的话,就没什么好跟你争的啦。这高尔丁死结,任你绞尽脑汁的,也别想解得开它。”

“砍了它,不就能解开了?”

“一刀砍去——就算没解开,啊呀,那也省心啊!”

“省心?这世界上最卑怯的,就莫过于这省心二字了!”

“照你这么说,亚历山大岂不成了一个很卑怯的人物?”

“亚历山大又怎么啦?你真觉得他有那么了不起吗?”

两人一时无话可说。甲野翻了个身。宗近依旧大咧咧地盘腿而坐,摊开旅行指南。雨斜斜地下着。

让古城京都变得格外静寂的细细雨滴越发地稠密了起来,就好像是在应和着在空中翻露出鲜红的肚腹、倏忽间冲天而去的燕子的背影似的。此时,上京和下京,濡湿在淅淅沥沥的细雨里,三十六峰[2]青翠深处,唯有溶入了友禅染[3]艳红的河流,带着声响,灌注进菜花丛中[4]。“你在河上游,我在河下游……”有人哼着谣曲,在门口漂洗芹菜,解下遮掩住了眉头的手巾,一抬眼便能望见那呈现为“大”字图案的篝火[5]。“松虫”和“铃虫”[6],也只是在长满了不知多少个世代的春天的青苔、总也少不了黄莺鸣啭的灌木丛里,留下了一撮坟茔。鬼魂出没的罗生门[7],自从鬼魂不再光顾之后,就连山门也不知在哪个年代让人给拆毁了。让渡边纲[8]给揪住了的妖魔的胳膊,也早已失去了踪影。只有春雨,一如其古昔时代的模样,还在那儿下着,下在了寺町[9]的寺院里,下在了三条大桥[10]上,下在了祗园的樱树上,下在了金阁寺的松树上。在旅舍的楼上,则冲着甲野和宗近他俩在那儿下着。

甲野躺在被窝里写他的日记。横着装订的日记簿,茶色布封面,沾了些汗垢的边角,折了一下似的翻开,待翻过两三页,出现了三分之一还空白着的一页,甲野便从这儿开始写起。他手中攥着铅笔,畅快地写下:

一奁楼角雨,

愁煞古今人;

写下后,思忖了片刻。看样子,是在琢磨着再添上转句和结句后,做成一首绝句。

撂下手中的旅行指南,宗近在榻榻米上弄出吓人一跳的“咚咚”声,便跑到游廊里去了。游廊上正好摆了张藤椅,那架势就像是等着谁来落座似的,湿乎乎地摆放在那儿。透过疏落有致的连翘花望出去,望得见邻居家的客厅,格扇门紧闭着,里边传出琤琮作响的古琴声。

忽闻弹琴响,

垂杨惹恨新。

甲野另起一行,写下了这十个字,可又觉得不称心,随即画了道杠,把它们勾了去。接下来写了这么一段普通的文章:

宇宙是个谜。解谜的人都很随意。随意地解谜,随意地安心下来,这样的人真是有福气。真要怀疑起来,就连自己的父母,身上也都有着解不开的谜,就连兄弟,也都成了解不开的谜,就连妻子,甚至包括作如是观的自己,也都成了谜。人来到这个世上,就愣得接受这份谁都无法解开的谜,就为了任由它烦扰到你头发苍白都无从解脱,并且天天都得烦扰你到深更半夜,人生在世,为的就是这个。你要解开父母双亲这道谜,你就得与父母血脉相连。你要解开妻子这道谜,你又得去和妻子心心相印。你要解开宇宙这道谜,你就得去与宇宙同心同体。你要是做不到这一点,那父母、妻子和宇宙,对你说来,就都成了一个个的疑团,一道道无法解开的谜,一重又一重的痛苦。都已经有了父母、兄弟这样无从解开的谜了,却还要满心喜欢地添加上妻子这道新谜,这跟自己本来就绌于理财,却还要去替人打理钱财的,又有什么两样?岂止是增添了妻子这道新谜,并且你还在任由这新谜去生出更新的谜来,就好比你替别人打理的钱财在那儿源源不断地生出利息,你亲手打理的却是别人的钱财,这才叫痛苦啊……所有的疑团,都得舍弃自身之后方可有望解开,只是,该如何舍弃自身,却成了个难题。去死?选择死,那也太无能了。

宗近旁若无人地坐在藤椅上,在那儿倾听着邻家的古琴声。御室御所[11]的料峭春寒中,那把镌刻有“青山”二字铭文的琵琶的风雅故事[12],自然是他所不知晓的;十三根琴弦紧绷的南部[13]桐木制成的菖蒲形[14],枕着象牙的泥金绘的琴马,他也浑然不识其有怎样的不凡气度;宗近只是在那儿漫不经心地倾听着。

斑斑驳驳覆掩着墙垣的连翘黄花的对面,丛平竹的竹篁里,是一只长满苔藓的洗手盆,不足三坪[15]的小小庭院里,四处蔓延着轈山青苔。古琴声便是从这庭院里传了过来的。

雨,都是一样的雨,冬雨会冻住挡雨的斗篷,秋雨则让灯芯草变得细软,夏雨洗濯着鼻犊[16],春雨呢——就俨然一根扁银簪掉落在了榻榻米上,贝合[17]的内侧闪烁出朱红、金黄和靛蓝的光泽,抚琴人则在一旁拨捻着琴弦,又把琴弦给拂乱。宗近聆听到的,便是这声。

眼所见者,乃形。

甲野又写下了新的一行。

耳所闻者,乃声。形与声,皆非物之本体。无从证得物之本体者,无论是形,抑或是声,都是没有意义的。一旦从中捕捉到某种本体,如上所述的形与声,也便成了一种全新的形与声。此即为象征。所谓象征,乃是便于人们用眼睛和耳朵,见出和听到本来空无所有的所在,那不可思议的神秘……

拨捻琴弦的手渐渐地变得迅疾急促起来,就好像是在那儿弥合起雨滴的间歇似的,洁白的指甲在琴柱上来回飞舞,弹到曲调感情浓烈的地方,粗弦和细弦的音色便彼此纠结在一起,听上去就像是交相纷争乱斗着似的。“聆听无弦琴的演奏,方始领悟得‘序破急’[18]的意义”,待甲野写完这一句,倚着藤椅子,一直在那儿俯视着邻家的宗近,这才从游廊那儿朝房间里嚷了声:

“喂,甲野,别老是忙着摆弄你那些歪理了,还是来听听那边弹奏的古琴吧,弹得棒极了!”

“啊,刚才我就听到了。”甲野“啪”地合上了日记。

“你躺在那儿怎么听?我要你上游廊里来,快过来!”

“什么呀?这儿挺好的,你少烦我。”甲野依旧歪斜在充气枕头上,并没有打算起身的迹象。

“喂,东山那边,好像也一目了然来着!”

“是吗?”

“啊呀,鸭川那儿,还有人在涉水过河哪!好有诗意啊!喂,有个家伙在涉水过河哩!”

“他要涉水就让他涉水去好啦。”

“我说,不是有首俳句,‘盖被/睡姿’[19]什么的?可哪儿又有不盖被子入睡的?你倒是过来说个例子我听听。”

“你可真够烦人的!”

“你瞧,就跟你说这么会话的工夫,加茂川的河水就一下子涨上来啦!啊呀,不得了!那桥好像要垮了,喂,桥要垮啦!”

“就是垮了,又碍我什么事?”

“不碍你的事?那今儿晚上都看不成都踊[20]了,也不碍你的事?”

“不碍!不碍!”甲野看上去一脸的不耐烦,他翻了个身,照例又从一旁端详起那金箔格扇门上画着的竹笋来。

“你要真这么沉得住气的话,那我也就拿你没辙了。看来,我只好缴械投降了。”宗近终于服了软,走进屋子来。

“喂!喂!”

“又有什么事了?你烦不烦啊?”

“你听了那古琴了吧?”

“我不是说了吗?我听了。”

“我说,弹古琴的可是个女子!”

“那还用得着说啊。”

“多大年纪?你猜。”

“多大呢?”

“你要这样爱理不理的,那可就太没劲了。你要愿意说的话,那就把话挑明了,说你愿意说。”

“谁这样说了?”

“你不说?你要不说,那都由我来说。那呀,可是个梳了岛田髻[21]的女孩!”

“屋子门窗开着?”

“说什么呢,屋子可是关得严严实实的。”

“这么说,你又跟平日似的,在给人家胡乱起雅号了吧?”

“本名嘛,还不都是由雅号变来的?我见到这女子了。”

“怎么会?”

“嗬,想听了?”

“说什么呢,你不说我也不求你的。与其听你说这事儿,还不如琢磨这竹笋有意思些。这竹笋,躺着看去总觉得矮了一截,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多半是因为你躺着看它的缘故吧。”

“两扇格扇门上画了三支竹笋,那是什么缘故?”

“也许是画得差劲,多饶了它一支吧。”

“竹笋画成这么深蓝色的,又是什么缘故?”

“莫非是个谜,是说吃了会中毒?”

“果真是个谜?那你不参详参详?”

“哈哈哈哈,有时倒也参详来着。我说,刚才不就想跟你参详这岛田发髻之谜来着?可我看你根本就不热心,不让人解开谜团的,这跟你哲学家的身份可有点不相称噢。”

“想参详就参详嘛,用不着这么装模作样的!我才不是那种给人低头赔不是的哲学家哩!”

“那好吧,且容我鄙之勿甚高论地先参详参详,回头再让你跟我低头赔不是吧——要我说啊,这古琴的主人呢——”

“唔。”

“我见到了。”

“这你刚才就说过了。”

“是吗?那我也就没别的要说的了。”

“没有了?那敢情好啊。”

“不,这可不成。我还是说了吧。昨天哪,我洗过澡后,正光着膀子在游廊上凉快——你想听,是吧?——漫不经心地四下张望着鸭川[22]东岸一带的景色,觉得心旷神怡的当儿,不经意地,眼睛一下子落在了下面隔壁的邻居那儿,那女孩正倚着半开半合的纸拉门,在那儿朝庭院里张望着。”

“长得漂亮吧。”

“啊,漂亮!虽比不上藤尾,可比系公长得漂亮。”

同类推荐
  • 风眼

    风眼

    《风眼》这部小说集中讲述上海一家大型出版社一套经济常识丛书遭上级领导严厉批评而产生风波的故事,恰恰呈现出时代转型时的众声喧哗,从而勾画出知识分子的气节与精神。作家孙颙亲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出版历程,作为曾经的出版社社长、出版局局长,他有着对出版业风云变幻的体验与洞悉,以甘苦自知的体贴文字,心思细密地描摹了出版人的心境与生态。《风眼》不仅拓展了出版界知识分子小说的思想深度和生活广度,呈现出丰满而庞杂的编辑内心、精彩纷呈的出版业生态,而且更以令人惊骇的观察力捕捉到了知识分子精神深处的图景。由于改革开放之初,党内对走不走市场经济道路尚未达成统一认知,因此,上海的这家大型出版社因这套书出版所起的轩然大波,让一批知识分子在狂风暴雨中面临抉择、经受考验,而真正的探索和坚守,才是暴风中的“风眼”,平静却扣人心弦之所在。中国特色的出版社,缺不了这些出版社掌舵者的管理经营,他们既承担着意识形态方面政治上的风险,又时刻得为出版社谋求经济利益上的开拓,此中甘苦,由一个出版人讲来,尤其活灵活现。这部作品,以小见大,以一件发生在八十年代的图书出版事件切入,带出了出版社生存状态和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情感和命运的波澜,尤让人叹息。
  • 梅城三隐士

    梅城三隐士

    梅城是一座江南城市,有很多古建筑瑰宝,为了保护这些古建筑瑰宝不被开发商拆除,梅城三隐士:作家刘青藤、画家冯爱莲和书法家周养鹤联名给市长写了信,却等来了威胁的匿名电话。他们没有退缩,他们手挽手大义凛然地挡在了推土机前面,冲突陡然进入高潮……
  • 念真·秉烛夜游

    念真·秉烛夜游

    本文以苏念真、让和周云和三位男女主角的情感发展为线索平行讲述。苏念真离婚后和让重逢,重新开始,却渐渐发现让同周云和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并无区别。于是,念真在回忆和体味中最终明白,爱是恒久的忍耐,婚姻也必须彼此承担。而在这之前,她必须学会自我救赎。
  • 罗特小说集1:百日

    罗特小说集1:百日

    本书是罗特为数不多的一部历史小说,他用恢宏而又细腻的笔触,通过拿破仑大帝和浣衣宫女安吉丽娜的两种不同视角,描绘了拿破仑“百日王朝”的起起伏伏以及那个时代的风云际会。在这部作品中,罗特以诗一样的语言娓娓道出了社会动荡转型时期大人物的苦乐悲喜,以及个体的命运与时代洪流间的交汇碰撞,堪称一个时代的挽歌。
  • 潘朵拉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潘朵拉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求知探索系列丛书:潘朵拉之谜总集》分为潘朵拉的盒子、回到过去、金字塔坟墓说、三维游戏等。
热门推荐
  • 嫡女风华:一品庶妃

    嫡女风华:一品庶妃

    红鸾锦帐中,她仰首喝下他亲手送上的毒酒。合卺同心,没想到却是一杯断命酒。痴心错付,含恨而终。当凤眸再次睁开,她是涅槃重生的凤凰。惊才艳绝,锋芒毕露,这世间再没有什么能够被她放在眼下。“你为什么要这么对我?”上一世,他来不及解释,她已死。重生之后,她不再相信感情,面对他的深情缱绻,温柔爱意,她漠然冷笑,“王爷,别和我谈感情,谈感情伤钱伤身!”上一世,她活的隐忍窝囊,为求偏安一隅,隐匿一身的才华。这一世,她誓要将所有人都踩在脚下,用十里红妆,谱写一曲盛世风华。
  • 帝王燕:王妃有药

    帝王燕:王妃有药

    两次相见,她与他结下不解之“缘”。某王爷:“嗯,心血来潮?”某女人:“不,处心积虑。”他恼羞成怒,“不知羞耻。”她狡黠一笑,“承蒙厚爱。”他咬牙:“女人,你知道惹我的下场吗?”她得意:“惹了又怎么样,你舍得惩罚么?”某王爷:“……”
  • 错位

    错位

    在极寻常的一个春天的早晨,早餐已在厨房中备好,奶香和蛋香开始肆意蔓延,老太太的喊声没有急速招来陪伴。陪伴在刘阳的家里突然消失。之前,陪伴是一个来自银城南三十里铺的农村女人王彩霞,在刘阳与她共同生活近三个月的时间里得知,王彩霞曾经是王彩虹,谁都无法预料,消失不见的陪伴接下来会变成谁?因为陪伴的突然消失,开始新生活的刘阳会重新变回她的父亲?老太太的高喊声又开始了,她在重复无数次的呼喊后仍然没有得到陪伴的回应,除了现出一丝短暂的慌乱,还有一种坚定的得意与心安,“一个连星星的来历都不知道的人,怎么做好一个保姆?”
  • 一妍许你余生

    一妍许你余生

    从小到大生活在山上的郑明,有一天见到了社会上的灯红酒绿,也认识到了社会上的狐朋狗友,同样认识到了社会上让他牵挂不已的女人……Ps:新人新书!文笔较差,有些毒。
  • 李彦宏传

    李彦宏传

    他,坐拥六百多亿资产,执掌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引领全国互联网发展潮流。李彦宏,已成传奇。一个“海归”,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张丽编著的《李彦宏传》详尽剖析了李彦宏的创业历程和他的管理智慧,让每一个想从他身上汲取经验和力量的读者,都能有所收获。一起来翻阅《李彦宏传》吧!
  • 有一种智慧叫低头

    有一种智慧叫低头

    生活是一门学问,但在某些形势之下,你是否会选择低头?忍耐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步步谨慎,能避免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又能杜绝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惆怅。懂得选择与放弃的人,能够参透人生,把握一生,学会坚持与忍耐的人,能够搏击人生,成就一生。
  • 星新一少年科幻·情感电视机

    星新一少年科幻·情感电视机

    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国语文教科书,中国迪士尼签约作家《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作者杨鹏真情推荐。你想拥有情感电视机吗?情感电视机是电子学、生理学、心理学、生化学等科学的高度结晶,用它来看电视节目,会有身临其境之感。播放节目时,电视上的小型天线会发出电波,手腕上的装置会根据指令注入人体静脉药物,观众可以跟电视里的人物一起哭泣、欢笑、恋爱、冒险。不料,有一天意外发生了……本书收录了20篇经典短篇科幻小说,内容构思巧妙、创意新奇、对话流畅,结局耐人寻味,很容易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时,小说又充满哲思,拥有一般科幻作品没有的教育性和启发性,给孩子留下反思的空间。
  • 玉谷传奇

    玉谷传奇

    古代有个种玉谷。最好的玉是种出来的。浸润这美玉的沃土,是人们的血汗、油脂、骨殖……今天的种玉谷,成了贪婪之徒舐舔正义之剑的硝烟战场。作者在丰赡的文史底蕴,娓娓讲述古今故事,从容不迫之中,道出人世间至真之理。
  • 北国冰王

    北国冰王

    苍凉霸气的北国,一个少年仰望湛蓝的天空,俯瞰萧瑟的大地。感受着体内翻腾的两股元素能量,神色一动,手里出现一柄有着古老味道的利剑,剑刃上缭绕着淡淡的冰晶与雾气,周围的空气顿时像是恭迎王一般向着利剑雀跃而去,男子顿时豪气万丈,挥剑砍下,下方大地顿时被劈裂而去。
  • 读懂自己,读懂你身边的人

    读懂自己,读懂你身边的人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种,与人打交道的难度超过与任何一种其他生物,因为这个物种有一项最基本的机能,就是伪装。任何一个人都会隐藏自己的内心,或深或浅,或是善意之下的自我保护,或是征服之前的老谋深算。像变色龙一样,随着环境的改变把自己伪装起来,不轻易展现真实的一面。无论是你的亲人、朋友、同事、领导、伴侣,有时候你会觉得本以为已经足够了解他,却发现他只是一位熟悉的陌生人而已。读不懂自己,读不懂别人,只能活得不知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