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71000000003

第3章 “作”是女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长篇小说《作女》将由台湾九歌出版社出版,一本书能获得更多的读者,总是让人高兴的。自1998年台湾业强出版社出版我的长篇小说《情爱画廊》、散文集《女人的极地》,2001年台湾宏文馆出版我的随笔集《女人向前走》以后,《作女》是我在台湾出版的第四本书。

海峡有岸书作舟,作者与读者,都是一条船上的人。

对于台湾读者来说,“作女”也许是一个陌生的“外来”语词,但书中所写的现代“作女”生活,应是两岸三地的华人,或许都曾遇到过的身边之人之事。

在中国许多地方(上海、江浙、山东、北京、天津、东北)的方言中,把那类不安分守己的女人,有违常规、自不量力的那些行为,统称为“作”。

“作”字,念平声,在汉语词汇的发展变化中,也许同源于“兴风作浪”“犯上作乱”“作孽”“作恶”的那个“作”。到了当下,还有“作秀”的“作”。“作”字专指女性(很少有人指责说男人“作”),“作”立足于男性价值标准,是男性强加于女人、带有贬义的动词。在我们以往的文化概念中,“作”是一个坏词。

我想为“作”字正名。对于现代社会,“作”其实是一个好词。

好作品不仅要吸引读者的眼球,更应触动读者的神经。

进入21世纪的自由经济时代,城市女性的境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商业和物质的极大丰富,为女性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使女性面临着来自外部世界以及女性自身的严峻挑战。

近二十年来,我发现在自己周围,有许多女性朋友,越来越不安于以往那种传统的生活方式,她们的行为常常不合情理,为追求个人的情感取向以及事业选择的新鲜感,不断地折腾放弃。她们不认命、不知足、不甘心,对于生活不再是被动无奈地承受,而是主动地出击和挑衅。她们更注重个人的价值实现和精神享受,为此不惜一次次碰壁,一次次受伤,直到头破血流,筋疲力尽……

我把这样的女人,誉为“作女”。

在我看来,如今“作女”的横空出世,是女性的自我肯定、自我宣泄、自我拯救的别样方式;是现代女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自己能力的检测与发问。“作女”作为中国21世纪90年代的新现象,恰恰是中国女性解放的标志之一。女性的进一步解放,无法跨越女性个体盲目和狂热地“作”的这一历史阶段。

“作女”群体的崛起与涌现,绝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必然。社会的进步诱发了女性强烈的“作”欲。这是对几千年男权社会所制定的种种戒律和道德规范的颠覆与反抗。封建社会的文化传统和纲常伦理,在商业时代的逐渐弱化,给女性带来了巨大的飞翔空间与更多的梦想。

但由于女性整体的能力和素质不足,女性身体和生理的局限性,使得女人只能以冒险精神和非常规的做法,对压抑束缚她们的一切做出本能抑或是极端的反应。她们的力气不够顶开头上沉重的盖板,所以只能一点点拱动,拱动就成为女人“作”的姿态与形状,恰如女人的身体曲线。“作”的欲望来自女人的身体深处,是女人与自己进行的持久战争。

由于女性的性别特质,她们的行为带有强烈的感性色彩。她们通常被感性所支配,往往做出非理性的情感判断。这是“作”的生理依据。“作女”不一定可爱,有时甚至令人讨厌。但一个社会若是缺少“作女”,我们的生活就会减少许多活力和色彩。

“作”的过程会使女人获得心理上的种种快感,爆发出强大的内在冲击力。“作女”不同于“女强人”,她们并不看重最终目标,只希望通过“作”来使自己的人生有声有色。所以小说的女主角卓尔说:我“作”故我在。

一部分“作女”的成功与获利,具有示范效应,吸引了更多的“作女”。“作女”不一定能“作”成功,但不“作”的女人多半不能成功。机会与灾难,通常同时降临在“作女”头上。

“作女”也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女性对自我的过度张扬,造成家庭的不稳定以至解体,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女性为此将付出相当惨痛的代价。一部分走火入魔的“作女”,甚至会走向犯罪。我对“作女”们抱着赞赏认同,却又不得不时时为她们提心吊胆的矛盾心情。

那些较低层面、低水平的“胡作非为”,暂时不在本书的关注和描述之列。

“作女”群体实际上由各个性情迥异的“作女”个体组成。

“作女”没有年龄限制——少女少妇中年老年,只要想“作”,随时都可以“作”。她们中有的人为物质生活而“作”,有的为精神追求而“作”;有人是先天性自发的“作”,有人是后天被迫的“作”;有人是阵发性间歇性的“作”,有人是持久性锲而不舍的“作”;有的真“作”,有的假“作”;有的明“作”,有的暗“作”;有的狂“作”,有的蔫“作”。尽管表现形式千姿百态,但本质上的共同之处在于:女性解放全靠我们自己。

如今,看看我们周围的女人,无论是在大陆本土还是在台湾,大家会发现“作女”们真是比比皆是。“作女”的故事实在太多了,不胜枚举。本书并非“作女”大全,只是写出了一个名叫卓尔的女人,和她的女友们,生气勃勃却又屡遭挫败的生活。我相信,这本书也是为台湾女人而写。但愿台湾的男性读者也能因此对今日女性多一点了解,并有所获益。

与此同时,我对那些温柔贤淑、勤恳敬业的女人,依然心怀敬意。

2003年

(本文系长篇小说《作女》繁体中文版序,台湾九歌出版社)

同类推荐
  •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本书是张堃的第一本散文集,记录生命中曾打动过她,影响过她,陪伴她一路前行的那些年,那些事。诚如作者所说,当光阴远去,桃花不再笑春风,往日模糊,唯有文字鲜亮。她的散文如一阵清风拂过心田,我们收获的是勇敢、坚韧、温暖和对人生最深刻的思考。
  • 我自我的田渠归来

    我自我的田渠归来

    “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张晓风精选散文作品,部分内容首次在大陆出版。本书内容由作者亲自编排,依据宋词词调分类方式,将文章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部分。短文唯美动人,长文气势雄浑,篇篇精致。张晓风将对生活的热爱赋在优美的言辞中,你能读到女子柔情、家国情怀、国学典故与普世仁爱。愿在本书中你能得到向上的力量。
  • 来自纽约的中国

    来自纽约的中国

    书稿为文化学专家、著名学者王海龙今年来的随笔精选集,包含“中国在纽约”“人类学及其他”“从彭城到纽约”“热议美国”“新说传统”五大部分,除了讲述自身的求学经历和治学心得之外,更是以较大篇幅讲述了作者对多位近当代历史文化名人的寻访和追忆,讲述了他们在纽约的不为人知的往事,如董鼎山、夏志清、徐志摩之子阿欢、项美丽、赛珍珠、老舍、叶浅予、宋美龄、张学良、李鸿章、华工丁龙等,在讲述了源远流长的中美交流之外,更突出了海外华人普遍而伟大的爱国心与乡愁。
  •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中国时代·卷一

    中国时代·卷一

    美国主流媒体中国100年现代史《纽约时报》版文化大革命十年文献《时代》版朝鲜战争中美交战记录《华盛顿邮报》版中美建交秘史《纽约客》版邓小平的改革《新闻周刊》版蒋介石兴衰故事《生活》版中国百年影像记忆一个中国两种表达一本各自表述的美国国家立场的中国实录忠实记录美国国家利益的中国一百年意见书中国版的《光荣与梦想》图书版的《参考消息》《时代》周刊围观中国的“政治技术内幕”中国人了解现代百年史的“全政治内参”100万字,25位学者,历时八年,六大美国主流报刊编就的一部美国观的中国现代史,中国人了解美国主流媒体刻录中国的方式与观察。内容推荐西方如何认识中国?他们如何发现中国,发现同样的一件事的背后与我们认知不同的部分。本书试图探究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以及他们如何看待中国,如何围观中国的方法。了解他国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进而引发多层面更深入的思考。为此,我们需要一本原始的,没有任何修饰的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不管这是一种偏见还是洞见,不管是一种真知还是误读。这本美国人撰写的参考消息式的中国现代史,对我们认识正在快速前进的中国有着积极意义!100万字,25位学者,历时八年,六本美国主流报刊编就的一部美国观的中国现代史,中国人了解美国主流媒体刻录中国的方式与观察。师永刚,曾从军十五载,现为香港凤凰周刊杂志社执行主编,作家,图书策划人,媒体研究人。内地画传热潮的策划与发起者、曾策划编著《宋美龄画传》、《蒋介石图传》、《邓丽君画传》、《切格瓦拉画传》等二十多本。另有研究凤凰卫视的专著《解密凤凰》、研究《读者》杂志的《解密读者》、研究美国花花公子杂志的《兔子先生》与美国《时代》周刊的传记《中国时代》等。
热门推荐
  • 涅磐重生:呆子,你走开

    涅磐重生:呆子,你走开

    【非复仇文】他,是被遗弃的皇子;她,是受尽宠爱的嫡女。当一片痴心错付,重生归来的她,是选择将错就错,还是,这个没有节操的某人?“音儿,男女授受不亲,你摸了人家的小手,人家就是你的人了,你可不要反悔了哦。”她一脸嫌弃地踢开这个如同大型犬一样的男子,“想做我的人,追上我再说。”新书《校草太嚣张:吃定绵羊小老师》已发,欢迎宝宝们围观。
  • 桑荣尔雅

    桑荣尔雅

    没在一起前,“所有的一见钟情都是见色起意。”“我承认,我见你的第一面就对你见色起了意。”看着对面女生微变的脸色,很有趣。在一起后,“荣先生,你女人缘太好了。”某女边吃饭变调侃着对面的男人。“所以我都把这些事情自己处理好,我怕我的荣太太太烦,不要我了。”后来,“我每次看到他都会想,若是当初没有那一通电话,你我是否还会相识相爱。”荣先生抱着怀里的荣太太,看着她睡熟的面容,轻声呢喃“会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生活欠我一颗糖

    生活欠我一颗糖

    你曾经是我的边疆,抵挡我所有的悲伤。。。
  • 世界讽刺微型小说佳作选(精品文学书系)

    世界讽刺微型小说佳作选(精品文学书系)

    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一滴泉小说、超短篇小说或百字小说等。过去它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而存在,后来的发展使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性质被界定为“介于边缘短篇小说和散文之间的一种边缘性的现代新兴文学体裁”。《世界讽刺微型小说佳作选》是精品文学书系之一。收录了《我是一只实验室老鼠》、《离别赠礼》、《我第一次文学上的冒险》、《竞选州长》、《卫生餐厅》、《爸爸最值钱》、《来自赌城的电话》、《一磅黄油》、《理解》……《世界讽刺微型小说佳作选》由李超编著。
  • 初雪是我见你的模样

    初雪是我见你的模样

    那天她告诉他:“这一切都不是我想要的,对不起……”,她知道“有些爱不能太漫长,只能珍藏在心底”。而他深深的认为这几年自己在她身边不过是一个小丑。我用我最好的青春去陪你,用最诚的心去爱你,用最真的爱去呵护你。而你,却不以为意……多年以后,她说:“我结婚你回来吗?你一定要来!”他问“理由?”“婚礼没有新郎很糟糕吧!”
  • 第一庶女

    第一庶女

    ◆南宫璃月:南宫世家庶出七小姐、昊云第一美人。却是个懦弱无能、胸无点墨、疯癫痴傻全占的苦命小姐。父不疼、亲不爱,南宫家族皆以她为耻。还惨遭未婚夫抛弃,成为天下最大的笑柄。受不了未婚夫的奚落嘲笑,羞愧难当的她选择一头撞死。不料,未婚夫不仅没有一丝怜悯,还抱着美人哄堂大笑,视她命如草芥。◆这破落的人生!冷漠强悍的她被男友和小三害死,还穿越成一个花痴无能、任人欺凌的痴傻小姐?人人避而远之,鄙夷不屑。可惜!她已不是当初的她。十五岁的少女,拥有二十九岁的成熟灵魂,惊艳重生。前尘往事早已厌倦,与其活在尔虞我诈的斗争中,不如做个痴傻无害的米虫。本以为就晒晒太阳、睡睡懒觉度过一生,无奈,总有人触碰她的底线。面对一波波的阴谋陷害。她,岂能无动于衷?她岂是任人摆布、控制玩弄的懦弱女子?不久之后,脱胎换骨、绽放光芒,那些曾经瞧不起她的人,纷纷傻了眼……◇◆◇◆◇◆◇◆【片断一】“你来做什么?如果想继续纠缠本王,本王告诉你,不可能!本王绝不会接受一个傻子做我的王妃。”男人高傲的别过脸,他就知道她忍不了几天,还是来求他了吧。微风徐徐,花瓣轻盈飘落,晶莹如雪,细细碎碎落到淡雅的女子身上,“我知宣王的心意,强扭的瓜不甜,所以,我成全你们,我来解除婚约!”此时,原本高傲的男子,顿时陷入尴尬的境地。【片断二】看着一脸冷漠、无视自己的她,他突然有了兴趣,“你不是爱本王爱得要死吗?本王现在给你一个机会。”女子看起来懒洋洋的,淡淡的,温润的声音中透着慵懒,“我以前不知道‘自恋’是什么,现在终于知道了!”◆前世:她是现代最优秀的医学天才、商界女强人。善于伪装,冷漠强悍,狡诈毒辣,黑白两道通吃,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今生:淡定,聪明、谨慎而成熟。恬淡随和是她的伪装,腹黑强悍才是真理。深藏不露,表面无害,但是,惹到她的人都会死得很惨,瞪人三秒就能精确的计划出如何让对手自愿掉进三米外的粪池……◆本文文风女强,一对一。本故事纯属虚构,禁止模仿!感谢:七月亲亲赠的封面O(∩_∩)O感谢亲们的支持,推荐果冻的其他文:【第一庶女】【呆子王妃】【废后训夫】
  • 穿越之天上掉下个李银林

    穿越之天上掉下个李银林

    同样是穿越,别人做宠妃的做宠妃,做王后的做王后,当女帝的当女帝。她李银林也穿了,遇上了一双人儿……(作者:奈何你命由我不由天……)
  • 四大名捕震关东1:追杀

    四大名捕震关东1:追杀

    《四大名捕震关东》为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温瑞安的处女作。在这部书中,名震天下的“四大名捕”首次出场亮相。名捕冷血追杀恶徒,血战于黑森林中;名捕追命为救侠士,亡命于大漠荒野。喜爱四大名捕的朋友们,读罢此书,方有得窥全璧之感。无情、冷血、铁手、追命为追查要案远赴关东,与关东群雄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智慧与力量的较量。
  • 钓鱼

    钓鱼

    我爱上的一个男人,给我讲了他的一段人生故事。我有个发小,一个村里的,一起上学,一起玩,真正的出屁股朋友。我们村前条小河,一到春天就涨水,很多鱼都在水面乱跳。我和发小一起去捉鱼,装鱼的脸盆就放在岸边。每捉到一条鱼,我们就奋力游回来,放进盆里。我们从放晚学一直捉到天黑,直到脸盆满了,才回家去。村里传来爹妈吆喝回家吃饭的声音,我们在岸上匆匆分鱼。发小拨了河边的草,将两个裤腿扎了,将鱼捉进裤管,又灌进水。我端着脸盆,发小背着两条灌成猪大肠模样的裤腿,飞快往家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