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71800000003

第3章 记忆里,那一丛丛的绿(2)

早先看过《临晋县志》,知我们韩家,大约是明代成化年间,从城内的钟楼巷,搬到城外自家的“麦场”建起新居的,因此村名便叫韩家场。上世纪九十年代,写《李健吾传》前,曾去过李先生的老家,运城北相镇西曲马村,见村墙高耸如城墙,墙头豁豁牙牙,墙基朝里凹陷,问村里老人,这村墙何以如此古老,老人言道,这是清朝的村墙啊。我心里默算,三百多年了,这村子并没有扩大啊。

在我们那儿,就是大财主也谨守着不轻易扩大宅院的古代风俗。

道理明摆着,土地耕种着,就有出产;盖成院子,若不住人,只是摆阔。

唯一能显出富家与贫家差异的,是富家多有园子。

我们村两户富家。一户是前巷盐店韩家;一户是后巷韩聘卿家,就是我家。明清,乃至民国,盐是专卖的,盐店韩家的家财,可想而知。论房子,也不过是一连三座砖院子,地就不知多少了。最为显赫的,是他家有个大园子。我记事时,那园子已很是败落了,但是,走进之后,仍有蓊蓊郁郁如同树林的感觉。我家的园子,在后巷东头,背靠胡家院,我记事时也已老旧了。园子中间,东西一连三棵杏树,中间一棵还不算老,两边两棵树身中空,虬枝横逸,每当杏熟时节,我和哥哥进了园子,爬在树上,颤颤巍巍,总怕一不小心枝丫折断掉了下来。

忽然有一年,杏子熟了,我和哥哥要去园里,爷爷说,今天去了,往后就甭去了。

我没有问为什么。

平日从家人的谈话里早已知晓,前两年就场园归公,园外的麦场、麦场旁边的园子,早就不是我家的了。麦场用来打麦子,地收走了,麦场理应归公。园子虽说归了公,却没有专人管理,只能是荒着,杏子不管这些,该熟的时候还要熟,别人家的孩子可以摘,原主人家的孩子自然也可以摘。村里人在这点上,还是很厚道的。爷爷的顾虑,是怕人说闲话。奶奶在园门上挂一把破锁,爷爷都深不以为然。

对这个园子,记忆里最特别的,是墙外麦场边那棵高大的楸树。多高?没量过,给我的感觉,可说高极了,上面的老鸹窝不是一个两个,大大小小竟有四五个,且是一层一层垒了上去。长大后去过多少地方,曾留心过别处的楸树,从没见过比我家园墙外那棵更高的。

我如果还有一点灵性,内里不知道,外形上最像的还是父亲。

但我跟父亲并没有多少感情。主要是因为,自从那次他将我们母子三人送回老家之后,三十年间,他独自一人在两千里之外的德州,每年只有十几天的探亲假,常是年根上回来,一过十五就走了。要见,须得等到下一年。一个不多见面的父亲,心里不管多么明白,感情上总是隔了一层。

从小到大,最为亲近的,是我的母亲,那个没有文化,缠过的脚又放大了的农村女人。年轻的时候,是小媳妇;中年以后,仍是小媳妇;直到老年,头发花白了,还是小媳妇。没了小媳妇的模样,不变的是小媳妇的心态。一遇上个事儿,总是问跟前的儿子:

“这可咋办?”

纵然明知儿子说错了,也不会反驳,只会怯怯地再问一句:

“是不是这么办?”

儿子一听,还是母亲说得对,往往会不耐烦地反问一句:

“你知道咋又问我?”

每当此时,母亲几乎是惶恐地说:

“问了心里才踏实嘛。”

这样说,一定会有人说,又在瞎编了。你一上高中就离了家,莫非你妈跟上你去了学校?

没有撒谎。全是真的。只是这里的儿子,不一定全是我。我妈有六个孩子,也就是说我弟兄有六个,而且这六个分作三组,我跟我哥是一组,差两岁;老三跟老四是一组,差两岁。有意思的是,老大与老三差十二岁,我(老二)与老四也差十二岁。老五和老六,差的年龄没有我们这么多,我跟老六相差二十三岁。这样你就知道,我妈跟前,什么时候都不缺个儿子问问的。

小时候,记忆最深的,是跟了母亲去姥姥家。

父亲在外,有两三年不通音讯,后来通了音讯,又很少回家。一个形同守活寡的小妇人,领着两个憨不知事的孩子回娘家,那个凄怆,外人是难以想象的。而我们,又什么都不懂,只晓得到了姥姥家,准有姥姥藏在柜子里的好吃食。二舅在西安工作,时不时地会捎回些点心什么的,姥姥会藏起一部分,等她的这个苦命的大女儿来了,给小外孙们解解馋。

从我们家到姥姥家的南连村,走法有两个,一个是走东关,一个是走后街村外的大车道。不管走哪儿,到了离南门不远的地方,往南一拐,照直走下去,过了北连村,过了中连村,就是南连村了。

夏天和秋天走这条路,还没有什么,两边都是庄稼地,该绿的时候绿茸茸的,该黄的时候黄澄澄的,不用害怕,也没有什么景致可供观赏。

春天跟冬天,可就不同了。

过了城南的汽车路,拐到朝南的大车路上,四周是旷野,春天是轻轻的春风,冬天是飕飕的北风,地里什么都没有,有的只会是枯枝败叶——枝是棉花的残枝,叶是玉茭的枯叶。再有什么活物,那就是飞起又落下,四处觅食的寒雀了。

人是这样的人,景是这样的景,多少年后回忆,仍让我情难自抑。如果有人拍下这样一张相片,该是怎样的动人心魄。

可惜的是,这样的景象,只能在我到了暮年时,才越来越真切地呈现在脑际。

记忆里还有一个景象,是一想就呈现出来的,那就是对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来说,一路上我最爱看的,不是左侧的村舍,而是右侧的陵园。我们那时候,不会有陵园这样文雅的说辞,就那么直通通地说——坟地。

那坟地不是一个,三个还是四个,现在已记不清了。记得最清楚的,是北连村和中连村中间的那一个。离大车路有百十米吧,坟地里,大大小小的坟头错落有致,稍大点的坟前必有碑楼。我们老家,碑楼是很讲究的,青砖做上去,顶部有兽脊,下面有基座,中间嵌着镌字的石碑。

这还不算什么,最让人敬畏的,是园子里的柏树,不多,也就几十棵,只是那个姿势,那个颜色,让人不敢近前。姿势,一律的如苍龙偃卧,又要倏忽腾起的样子;颜色,一律的苍绿到了近似乌黑的样子。

坟地上的草一蓬一蓬的,难说里面藏着什么野物。有次走过,哥哥一眼就看到一只狐狸,一颠一颠地过去了。

“快看!”哥哥指着。

我怎么使劲睁了眼,还是什么都没有看到,但我相信肯定是有的。

“尾巴是白的,成精啦。”

哥哥说得更仔细了。

此后去姥姥家,每当路过那片坟地,我都会眯了眼张望,巴望能看到白了尾巴的狐狸。

后来的结果,不说也知道,肯定没有看到。

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只要每次都留心,总有一次会看到。然而,我还是一次也没有看到。

因为,没过几年,平田整地运动一波又一波,先是零散的坟头平了,接下来是这些祖祖辈辈谁也不敢动的坟地——陵园,也平了。

我是学历史的,虽说从事了写作,平日仍留心史学上的文章,某年曾看到一篇研究陵寝文化的文章,说古代帝王陵寝的树木为何都永久性地保存下来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历代无分朝野,对前朝的陵寝都有一种敬畏之心。这话真是说对了。古人敬畏的,不光是帝王的陵寝,就是大户人家的陵园,寻常人家的坟地,也格外地敬重。在我们老家,盗伐树木的事时有所闻,然而,在过去的年代,极少听说谁家陵园的柏树被盗伐了。

只有盗贼与圣贤都遵守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

圣贤敢破坏的,怎么能责怪盗贼?

在我此生,随母亲去姥姥家的路上,大车路右侧,那一丛丛的绿,是永远不会忘了。

二〇一五年五月十二日

同类推荐
  • 谢谢你,让我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谢谢你,让我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56个暖心故事,分别从倾慕之人、好朋友、家人、相伴走过一段路的旅人为线索,讲述成长的蜕变。那个躲在角落里彷徨、流浪的自己,要遇到怎样的陪伴,才变得如此美好而闪耀?书中将一一揭晓。虔诚无比地相信爱情,从暗恋到初恋,笔端柔情百转;恣意昂扬地快乐成长,因为朋友,是可以选择的家人,让你的人生因特殊的家人而变得不同;从容坚定地扶稳王冠,你的骄傲,从别人的肯定开始,成为了你额头的标志;优雅明亮地面对生活,家人给的温暖,把快乐释放在生活里。你会变得更好,为了对你不离不弃的人,这就是,全部的意义。集结青春最强音,喊出你的期待,也说出你的感谢。
  • 倾听往事

    倾听往事

    《倾听往事》这本散文集里相当多的篇幅是专为魏晋时期文人名士而书的,收录有《父去子未归》、《凡人与圣贤的距离》、《英雄莫问出处》、《曹操与宗世林》、《亦真亦幻帝王家》,在众多的散文集里,这本书很特别,像寒夜里的点点繁星,熠熠生辉。
  • 剧作三种

    剧作三种

    乡间诊所。一张方桌,上面摆放几瓶类似酒精、碘酒、药剂的物品。两边各摆一个长条木凳。六七位候诊的病人或站或坐,有男有女,有老有小,乡下人打扮,穿着简朴甚至有些寒酸破烂。安东·契诃夫医生正弯腰给躺椅上的马车夫看喉咙。契诃夫(一手轻扶患者的头部,一手将压舌板伸进病人张开的嘴里)说“啊——啊——啊啊”……马车夫(发出一串怪声)咿——咿——哎一鸣——呀……契诃夫(身子向后退了两步,用手在鼻子前扇动)您到底喝了多少酒,我的主啊?难道您一大清早就喝酒?马车夫(一手捂着腮帮子,从椅子站了起来)我亲爱的契诃夫医生,谁规定早晨不能喝酒,难道喝酒还要挑个良辰吉日?
  • 淡定从容,诗意优雅:做一个自有香气的女子

    淡定从容,诗意优雅:做一个自有香气的女子

    生活是一条宽阔的河流。从容淡定,静水流深,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品质。只有当一个人远离了繁华与喧嚣,彻底安静下来的时候,才会审视自己的内心,找到那个真实的自己。如若没有一颗安静自持的心,怎能敌得住外界的声色犬马,又怎能守住自己心中的一方净土呢?诗意地栖息在这尘世的角落,写一句注脚,落一笔眉批。不管朝来暮落如何再匆匆,对喜欢的东西沉着镇静,内心笃定,始终守护一方净土,静观尘岁,莲心不染。
  • 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增订版)

    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增订版)

    汉语史上有两本天书,《易经》和《红楼梦》。重新发现“红楼”,重新发现“中国”……《红楼梦》的问世,既标记着对以往历史的颠覆,又标记着一种人文精神的崛起。中国历史文化的全息性,得以在《红楼梦》里获得淋漓尽致的呈现。李劼此著问世已有二十年,仅在大陆就出过好几版,本版今扩至十六章,增订内容是近年在美国西部伯克利大学所作的一次演讲长文,即《红楼梦》与西方文艺复兴经典之间的对称性,从而补足了此前未曾充分展开的想法。从一定意义上说,既解读了《红楼梦》,又解读了中国文化及其作为参照的西方文化之背景。
热门推荐
  • 不想当皇帝的公主

    不想当皇帝的公主

    她,公孙玲珑,本是现代一宅女,无甚大志向,幸得一竹马常伴左右,快要顺理成章的结成连理之时,上天却给了她顺遂的生活的一个霹雳!是她忘记了,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也是一个不注意,小三儿就已经悄然登门的时代。她对天发誓,她是真的没有对他恋恋不忘,只是对方不信,几番纠缠,就差她以死明志了。却最后还真是死了。不过她却又活过来了,上天还是对她不错的,重生在异界的她有幸得到一个空间。随即出生后才发现,身世也是不错,皇帝的女儿,一位公主!只是后来渐渐发现,这世界不是一个纯粹的她认为的那么简单的古代的世界,这里她的母亲才是皇帝,就当她震惊的以为这是一个阴阳颠倒的世界的时候才发现是她小说看多了,是她自己想多了!她最多就只想做个清闲的王爷,没有什么大志啊,为什么她们都要逼她啊,一点都不想做那么个掌权天下的皇帝啊!母皇啊,她是真的不想做皇帝啊~!
  • 幽后传奇

    幽后传奇

    她是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人,初为人妇,她只想简简单单的过完这一生。不曾想,命运却与她开了一个玩笑。冷漠、歧视,接踵而来。在她无望之际,上天却又眷顾于她,从遇到他的那刻起,她才发现,原来世上真的存在“真命天子”。从此以后,哪怕荆棘丛生,她也可以笑着面对。从此以后,他们共挽鹿车,将彼此视作可以安心依靠的人。凤凰于蜚,和鸣锵锵!
  • 老板是你的第一顾客

    老板是你的第一顾客

    本书通过对市场营销学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分析,提出了老板是员工的第一顾客的关系。员工要把自己看作是一家销售自己这个劳动利最大化,就要使自己具备核心产品,时刻关注老板和公司的要求,使自己学习成长,适应职场最高要求,满足老板最大需求,进而获得自己期望的资源,使资薪不断提升,工作热情更加饱满,才干不断增加,个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日益提高,从容规避职场危机,最终走向职业成功。
  • 哥哥万万岁

    哥哥万万岁

    新书《奶爸学园》2020年6月19日已发布,请大家支持哦。高考生李想在一场车祸中改变了人生,从选秀节目中崛起,努力成为娱乐天王,同时,他还是一对双胞胎小姐妹的哥哥,温馨的家庭让他永远不会迷失在纸醉金迷中。另有完本小说《与萌娃的文艺生活》,其中的萌娃唐糖入选了2018年度十大角色。
  • 另一只翅膀

    另一只翅膀

    我们都只有一只翅膀,相互拥抱才能飞翔。有个地方,累了,一起休憩吧停下来看看风的摸样
  • 大秦之一统诸天

    大秦之一统诸天

    当危机来临,谁又能护佑此界众生?朕乃天帝,当镇世间敌!!!
  • 犀利皇妃

    犀利皇妃

    前朝风云莫测,后宫你死我活。人之初,性本?初入宫廷,帝王之心难揣测,既有挚爱,又惹群花,奈何只卿一人守孤单。豆蔻年华,已入宫门,半生皆为一人活。时局险恶,人心难测,待到秋风漫天过,谁是独笑者?她是宰相之女,他是一国之君。初见时两小无猜,再见时他已心有所属。初入宫时,她以他为天,小心翼翼,举步维艰;初见她时,他以她为恶,多加刁难,多加利用。宫廷险恶,敌人难测,她为他家庭破散,自身沉浮;挚爱永在,群花乱簇,他为己处处筹谋,无视她怒。帝王无情,皇家无意,她终是看破,步步为营,筹谋算计,只为一日凤舞九天;挚爱远逝,蓦然回首,他才看见她,知她所愿,暗中相助,只为一日和她一起君临天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元朝秘史:蒙古族史籍(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元朝秘史:蒙古族史籍(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十三世纪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定都北京,皇帝祖先被称为“黄金家族”,所遗留下的家谱档册、世袭谱册称作“金册”,均珍藏于皇宫之中,历代皇帝皆如此。《元朝秘史》即是经过文人史官多次的增加修改而成的“金册”,它主要记载了成吉思汗历代祖先的事迹和家谱档册,内容极其广泛,涉及蒙古古代游牧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时间上讲,从蒙古民族图腾、成吉思汗的远祖,一直写到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汗在位时期。从地域角度,横跨蒙古高原。
  • 九洲妖帝

    九洲妖帝

    浩荡九洲,英才辈出,少年唐皓被人陷害堕入万丈深渊,却因祸得福,得到超出常人理解的天赋和功法,从此,九洲大陆之上,出了一个逆天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