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96500000001

第1章 绪论:为什么是五风十论(1)

在点校《袁了凡文集》后,一直觉得了凡为政实践的东西也很丰富。如果把了凡为政实践的东西提炼、归纳、总结出来,一定是很有意义的。于是接着就有了“了凡先生为政五风十论”的专题讲座。以讲座讲稿为主题素材进行创作,于是有了《了凡处:了凡先生为政的五风十论》这本书。

为什么叫《了凡处》呢?所谓“处”有几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悟理之地,处的一个含义就是地;第二层意思是行道之处也算一个“处”;第三实干践行之处也算一个“处”;最后的“处”是在“心”上。了凡作为一个官员,曾在宝坻做过县令,无论是云谷山的栖霞寺还是天津宝坻,还是了凡最后回到他的家乡,都是了凡完善其思想的地方。以栖霞寺而论,在“天开岩”下,了凡跟云谷禅师无言相对静坐三天三夜,悟到了真正的义理之身,打开了智慧,真正从内心解决了如何面对过去。因为在了凡法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层面,就是你怎么面对你成长的来路,即你的过去是怎么走过来的,你的家庭因素怎样影响过你;你的老师、你的家族怎么曾经在培养你的同时,又可能束缚了你。就是我们任何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比如说家庭给过我们一些滋养,但又可能会给我们一些包袱和一些锁链,使你突破不了。从这两个方面,怎么去悟它。所以,了凡处,可以是外面的“处”,实际上了凡最妙之处,在心上。心处了凡,处处不凡。一旦在心上了凡,而又不脱离世间,则作为一个官员,其内心、家庭、学习、为文、治政,处处是了处。

所以,这本书以此为一个因由,把了凡为官系统归纳为“五风十论”,包括他的自律、家风、学风、文风和政风。

近年来,中央大力提倡领导干部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习总书记在2013年到山东曲阜,包括2014年肯定贵州孔学堂的工作,2014年在第五届国际儒学联合会上,他对儒家都有新的评价,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我们经济发展之后大家可能都普遍感觉到,整个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之后,人心、精神这个层面上有很多问题。我认为,造成这样的原因固然有各种各样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但有一点,对于中国自身的某种传统的割裂,无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过程中,所有的官员实际上都是知识分子。官员自身既是官员,也是学者。官员的学习是终身的。比如宋朝的寇准曾经做过宰相,有一个成语叫“不学无术”,就是讲的寇准。据说他19岁已经通了《春秋三传》,已经可以对《春秋》做出系统的训诂和解释。但是大家还是觉得他学问不够。可见中国传统的官员,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我们现在的官员体系里,官员的人文素养缺乏整套的体系。但是在中国传统的结构里面,修身正心的体系,是主流的体系。所以《了凡四训》里面系统地讲了了凡从出生到成长的因由。本书想从了凡的为官之道、从政之道来看了凡的实践主张,以期给我们当下如何为政,提供一个传统优秀官员的借鉴。

如果说《了凡四训》更多从理上揭示了一个人从内心所谓的悟道,他证到了人生的价值,证得了到底该怎么去做事情,怎么去做善事,或者怎么去为官,怎么去做丈夫,怎么去做儿子这样一个典范。那么他在内心完成了这些论证之后,他在实践上又是怎么做的?这就体现在了凡更丰富的文本《袁了凡文集》里。

我为了整理了凡先生为政的五风十论,把《袁了凡文集》又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从《宝坻政书》里选了5篇,其他的五篇是从前后的整个文集体系里挑出来的,共10篇文章,来作为我们本书的主题。所以《了凡四训》是理论,《了凡处》是实践认知,彼此是实和理的关系,是理论和实践的对应。

@@@第一章 五风于为政,彰彰以备

天津宝坻是了凡为政实践的主要地方。我们为什么要从五风这五个方面分十论来分析了凡为政?五风也是近些年来中央所提倡的,包括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要改文风。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讲话的时候,大家可能印象深刻,他到一个博物馆去,第一次没有用稿子来讲话。随后不久,李克强总理开会时说,今天你们不要念稿子,都直接说。后来《人民日报》还约我写了篇文章,叫《改文风与实干》。我认为,一个人的文风与他的实干密切相关,越实干就越有东西。家风也是。所以,自律、家风,还有学风、文风、政风,都是近年来官员要学习与改进的领域。我根据这五风,整理和分析了了凡对这五风的十论。

首先,自律是基础,借此成风可保长久。自律是一个基础,也是一个安全的保障。这些年以来,我们看到整个的行政体系里,局级以上干部处理了多少人?有的人开始感觉到为官不安全。到底什么是最安全的东西?我在贵州孔学堂讲了一课,讲《孟子》与修身,后来他们在报纸上报道的标题就是《刘伟见教授说修身是最大的安全》。我一直倡导这个观点。

怎么能让自己真正的安全,长久地走下去?自律是一个基础,以此成风可保长久,让你真正能够走远,或者我们说可以安全着陆。同时,你还能留下一些正身佳话,能够有些作为,那就更好了。

人是很难管住自己的,所以要自律。梁漱溟先生有一句话:深入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有办法,这是我们中国最大的学问,也是西方人所不了解的。拿破仑也讲过,你可以征服整个世界,但你未必能征服自己。所以中国传统的治道体系里非常强调自律体系,提倡克己复礼。克己,就是要克制自己,“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意思就是从皇帝到老百姓都要修身。复礼,最初的意思不是复兴周礼,而是克制自己,让自己回到礼的状态。因为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也就是没有礼,寸步难行。

所以中国的文化里不相信什么胜者为王,而相信每天修身。深入研究你会发现,中国的哲学史很有意思,判断人到底是善还是恶,走过了一个长长的认识过程。最早的时候《易经》里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这个“善”并没有伦理的观念,不是对错的问题,这个“善”是指把这个事促成了,是一个自然的因素。后来发展到孔孟,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我们人生下来之后都是善良的,只不过是习俗的变化把我们变坏了。尤其以孟子的性善论为代表。后来荀子发现不对,荀子说,孩子刚生下来本来最爱母亲,可是如果孩子饿了母亲没喂吃的,婴儿会用手去抓母亲,所以人性是很恶的。人性是要防范的。“化性起伪”。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学术史上一直在探讨。后来有董仲舒、韩愈的观点,到宋朝达到一个高峰,认为人身上既有天地所赋予的善性,又有生下来之后五行阴阳所赋的气质之性。

天赋之性和气质之性。你看一垄地里的西红柿,有的西红柿长得很浑圆,有些就长得歪歪扭扭的。为什么呢,都是西红柿啊?因为他们的阴阳五行、包括所处的地理条件、光照等不一样,这就叫气质之性。天赋之性就是都是西红柿。

到后来王夫之认为,性是日生日成的。不存在天生的圣人,也不存在天生的小人。可能这一时刻你是君子,下一时刻就是小人。所以性是日生日成,随时在变化中。春秋时期的蘧伯玉讲,“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可能大家也有这种体验,现在50岁了,回头看49岁,会觉得那个时候有好多错误,好多事情好像办得不对。所以到王夫之的性的日生日成说,中国哲学已经完成了对人性的一个基本判断。没有天生的好人,也没有天生的坏人。天子也要修身。所以自律就是修身的基础。只有修身才能真正带给我们长远。《了凡四训》里也讲过这个东西。不靠天不靠地,靠的就是此心。

《礼记》上说,“临难勿苟免”。在国家大难面前你不临难,一听说有危险就赶紧往后跑,说“哟,不行不行我干不了这事儿”。或者别人把钱塞在一个信封里给你,你看了高兴就拿起来,不加思索就装进口袋里。这就太危险了。我想说的就是,我们有了经典的训练,我们真正领悟了传统的古人的精髓,有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然后才能真正形成一个自律的体系。你有了自律的体系、自我情绪控制的体系,你就有一个智慧的觉照能够打开。打开了之后你就能够“临难勿苟免,临财勿苟得”,保证你的安全,就能够使你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我们在一个体系里,你都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一句话、一个行为,就在某个领导的头脑中留下了一个很深的印象,他一辈子就用这个印象来看你。如果你长期在他手底下干,你可能永远得不到机会。所以孔子讲过,不学礼无以立。不懂得礼节,不懂得真正的道理、天理、人性之理,你就没有办法站立,没办法保证自己的安全。所以首先讲了凡的自律。

我挑了两篇文章。一篇是了凡的《自治书》,教我们在日常为官的过程中,怎么自律?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诱惑和欲望,如何调理自己?另一篇是关于怎么养自己。我们今天很多的人之所以出现很大的问题,就是不懂得先养自己,培本固元,养自身正气。从个人层面上,如果不去思考那些规范、党的纪律章程是给自己一个调理的话,那么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些规范其实在养自己。一个没有办法养自己的人,是没有办法自律的。这看上去是一个悖论。养自己是让自己很舒服,律自己是自己规范自己。而实际上怎么去养自己,了凡有套体系。他论述了古往今来,一个人只有养好自己的精气神,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去做正确的事情,不会被各种歪风邪气带走。这就很奇怪。今年我过年回老家,我有个同学,说她的女儿今年高二,从早上8点就开始读书。到晚上12点还在做题,很疲倦,但成绩一般。后来我就跟她讲了了凡如何养己。

人一辈子成功与否,看上去好像取决于你的级别、财富、身份、地位,其实不然,取决于你的精气神。一个精气神好的人,才能真正走得长远。所以了凡讲过“完精神以备大用”。精神足了才能够真正为国家所用,为自己所用,你才能够做出正确的事情。了凡说,一个人如果过多沉溺于性欲的话,他一定是肾虚。越肾虚的人越沉溺于性欲,沉溺于男女之事导致的亏空会在身体上提醒自己。

所以在整个自律体系中,我挑了两篇文章。一篇是怎么治理好自己、控制好自己,另外一篇是如何养好自己,怎么养精气神?这两个方面一结合,自律体系就形成了。

其次,家风是保证,家齐而后国治。很多时候,包括很多腐败分子的案件,会发现家庭是一个很大的因素。比如有的就是官员的爱人背地里收受了几千万的贿赂。在韩非子那里,专门把老婆父亲看成一个人为政的头号敌人,列入八奸之一。法家对从政这个体系,有一整套特别严格的规范体系。他觉得父亲可能会干扰你,让你帮着叔叔的儿子去升个什么官、提个一定级别的干部。你的老婆或者是你身边的人,经常在身边说一些东西,你耳根子一软就听她(他)的了。所以法家列了很多人,包括秘书。法家认为秘书是最要防范的,不能轻信秘书。

在家风里,了凡怎么治家?他自己是个进士。过去中了进士不得了,是鲤鱼跳龙门,是登第,从而改变命运。比如范进中举。后来他儿子也是进士,他的表哥和表哥的儿子都是进士。袁黄曾经编过一本怎么去考试的书,叫《群书备考》,影响了家乡当地的考试。在天津宝坻这个地方,袁黄到任后发现当地居然五年没有人考上举人。他亲自去教士子们读书,当年就有中举的。所以从第二个层次来说,家风是保证。家风里我挑了两篇文章。一篇是立志,一篇是处众。

我认为一个家风里首先你要教你的孩子。教什么?这里我挑了两篇文章。一篇是立志方面的。一个没有志向的孩子,能力养得再足也不行。我上次在北京讲《孔子圣迹图》,我有个学生总结了一句话我觉得挺好。他说,我听老师讲《孔子圣迹图》之后,我得到一个体悟是,我们培养孩子是把他技能培养好、本事培养好,但如何呈现他的本事,这个更重要。我们现在所有的教育,包括钢琴、演讲或者写作文,培养了种种的好才,但事实上如何呈现这种好才,是更大的智慧。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很有能力的人,但是却让我们觉得很讨厌。一个很有才干的人在一个群体里得不到重用,为什么?他不知道怎么呈现自己。他应当说的时候不说,不该他说的时候他说了,让领导很烦。所以立志是知道如何正确地呈现自己。另一篇是处众,如何跟别人相处。这是家风方面我挑的两篇文章。

第三,学风是保养,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学风,我也挑了两篇文章。一个人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了凡有一个论述体系。到底什么样的学习才是一个有效性的学习?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既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同时又是一种选官制度和文化制度。它经历了远古时代的“禅让制”、封建贵族的“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隋唐明清的“科举制”等发展阶段。大致分为以隋唐为分界线的“荐举”与“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两种制度。郭强编著的《中国古代选举制度》介绍了科举制度的创立、发展、改革完善、科举制度的鼎盛和终结等内容
  • 心系两岸

    心系两岸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研究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发展的一部文章合集,全书将岛内蓝绿较量、观察国民党、观察民进党、剖析“台独”言论和两岸政治大局及政治难题等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观察台湾和关注两岸。研究范围涉及2012年“大选”后岛内政治生态、马英九第二任期执政理念、两岸间政治难题的解决方案等等。
  • 故事我党好作风:与青少年谈优良传统

    故事我党好作风:与青少年谈优良传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党好作风是最好的营养剂。 “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5幅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名画,49个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故事…… 讲述共产党五大好作风的中国故事,图文从苦难到辉煌的伟大历程; 用历史成就未来,为青少年的“大脑补钙”,坚定中国梦的理想和信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国家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国家篇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当前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本书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内涵,还深入阐释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方便广大读者学习使用。
  • 吴建民谈公共外交

    吴建民谈公共外交

    书稿是吴建民大使公共外交的记录,记录了他2012年4月至2016年1月参加各种会议的情况和感受,目的在于帮助中国读者认识世界的变化,向世界说明中国和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作者以外交活动家的亲身经历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做了具体而生动的阐释。
热门推荐
  • 念诵结护法普通诸部

    念诵结护法普通诸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飞天龙舞

    飞天龙舞

    人世间,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谁知道?自然界,什么应该存在,什么又不该存在,谁做主?宇宙中,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谁衡量?对错,好坏,该与不该。一只无形的手,牵动者宇宙的一切规则。
  • 人生就像一张网

    人生就像一张网

    风,吹来又吹走了云,带来了……我们的生活就如风一样,有低沉,有郁闷,有欢快……却没有可以自我决定停留的权利。时空变换,岁月无痕,原来我们的生活只是一阵吹过的风!人生就像一张网,荣华富贵谁能不想?!这里有童真的无忧,有年少轻狂的梦想,更有青春的迷惑与彷徨,以及成年后的思索与担当,还有感情的歧途、生活的波折……都说人生是条河、像首歌,我说人生更像一个蜘蛛在吐丝结的网。一生我们都在编织着属于自己的这张网,希望能留住完美的人生风光。迎风撒开网,我们网不住自己的向往,却把自己困在了网中央。书友群:955179596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 血海奇花

    血海奇花

    一花一世界,一人一片天……这个世界都不会少了一种人,他们或者身体老迈,无力维持生机,或者年龄尚幼干不动什么活,亦或者身体残缺无力劳动,每日衣衫褴褛的穿行于街市,他们就是乞丐!
  • 半坡春早

    半坡春早

    三月的阳光像一只温暖的手,轻轻地抚摸着身子,让人浑身发软,心里还有一种痒酥酥的感觉。水田旁边的林子已经泛起了新绿。两只喜鹊蹲在枝桠上它们刚刚垒好的新家里,身首相偎,一边说着悄悄话,一边恩恩爱爱地做着只有春天里才做的事儿。李玉年看它们的时候神情有些发呆,后来眼泪就出来了。山风里缠绵着一缕花的芬芳,沁人心脾。李玉年朝旁边的山坡看去,一丛刺玫瑰在春阳下开得正艳,一只蝴蝶探头探脑地在花丛上面飞来飞去。李玉年真想去摘一朵花儿戴在头上,想一想,她又没有去摘。半垭村的人们都说她自己就是一朵开得正艳的花儿哩。这么想的时候,她就看了一眼正在耙田的男人田长松。
  • 自以为剑的琴师
  • 我的老公大人是明星

    我的老公大人是明星

    柠萌与大魔王的相识是一场难忘的意外,却赔进了一辈子。某大魔王咬牙切齿:“死丫头,你给我把门打开!”柠萌:“我又不傻,有本事你把门撞……开……啊!”“砰——”柠萌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脸,仿佛听到了自己的心在跳。
  • 萌宝入侵:爹地求婚请排队

    萌宝入侵:爹地求婚请排队

    为了安家二老,她亲自上阵,酒醉之后被男人占了“大大的便宜”。家里破产,无奈出国,却不知命运早已用另外一种形式将两人再次捆绑在一起。……五年后,二人再遇。“你在干什么?”男人警惕地望着她。“呵呵……你猜呢!”安心雅制服诱惑,眉眼含笑的回看他,结果被男人一手推开。第一回合,以当红明星“非礼不成反被..”扭送至警察局结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追到了我的心动选手

    我追到了我的心动选手

    (不会写简介,我就瞎写凑凑数)表白林沫(痴呆):刚刚,你是说,你喜欢我?楚子轩(抿嘴):学姐不喜欢比自己小的吗?林沫(老脸一红):不是,我那个,我我我我我我……楚子轩(盯——):嗯?林沫(捂脸):不,不要看着我,我那个……那个……(吸气)我其实也喜欢你……!楚子轩(笑):好~——————————————见家长林妈(小声):妞啊,子轩的家长怎么这么眼熟林沫(超小声):我,我初中班主任和高中班主任的儿子……林爸林妈(瞳孔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