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临风的亲民攻势下,谢文良和孟氏的态度都有所软化,觉得沈临风人还是不错的,但两家的差距太大,结亲的话还是不合适。
沈掌柜为了自己小主子也是煞费苦心。好在他和谢文良孟氏早就混熟了,可以时不时的敲敲边鼓。今天呢,夸一夸沈临风如何文武双全,明天呢,就唉声叹气的讲述一下沈临风的悲惨童年,后天呢,就说说沈临风对他们这些老仆和属下如何宽厚……
别说孟氏了,就是谢文良这个大男人,都开始同情心疼沈临风活的不容易了。这要是别人,敢同情他?沈临风绝对能一张脸黑到底。但要是岳父岳母……只要能让他们同意把闺女嫁给他,同情就同情吧,他已经顾不上傲气和脸面了。
比起实实在在的媳妇儿来,其他的一切都是浮云!
而谢瑶和沈临风真正见面的时间却并不多,她可忙着呢。比起果园来,老爹更关心庄子里种下的粮食。胭脂铺子有娘亲盯着,她完全可以放心,所以谢瑶时不时回上柳村看看果园。
虽然之前发生了一场雪灾,让北方的农民们受了灾,但上柳村却躲过了一劫。果园没事,当初种果树的人如约拿到了奖励,个个欢喜不已。邻村虽然看着眼红嫉妒,但因为上柳村人心团结,他们也没人敢来捣乱。
何况,经过官府的上报,上柳村的现象被皇上看做是祥瑞之兆,受到了县令大人的保护,就更没有宵小不长眼的来触霉头。
至于谢瑶外祖父家,外祖父和舅舅们都是做生意的,家里虽然有些田地,但都是佃出去的。今年年景不好,他们免了佃户的租子,虽然会损失一切钱粮,自家却不会过不下去。
让谢瑶最吃惊的是,谢家老宅竟然集体搬走了。不是村长赶走的,也不是过不下去了,而是谢琛不打算继续科举考试了——爷爷当年的一个同窗的儿子现在当了县令,谢老太太从当初过继谢瑶一家的五千两银子里,拿出了一部分,给她大孙子捐了个官儿。
谢老爷子那个同窗的儿子,就是豫县的县令。谢琛捐的官,也就是豫县的县丞。县丞这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本来以谢琛的秀才出生,那是不能当县丞的,但这个豫县的县令,在京城有关系。
这个关系,还是吏部的尚书。倒不是吏部尚书有把柄在豫县县令手上,也不是两人狼狈为奸贪污受贿,而是吏部尚书年轻的时候,受过豫县县令老爹,也就是谢老爷子那个同窗的恩惠。
当人家提出要他报恩的时候,虽然吏部尚书对于被人挟恩求报的感觉很不爽,但为了了解这段往事,还是点头了。因为谢琛只是个秀才,所以为了让他补上豫县县丞这个缺儿,还是颇费了一番功夫的。
吏部尚书找到一个姓谢的举子,年岁比谢琛稍大一些,家里情况不大好,谢举子缠、绵病榻许久,最近才过世。找到他的家人以后,给塞了点银钱,吏部尚书又做了点手脚,就让谢琛顶了这位举人的功名。
然后,再给他安排到豫县的县丞位置上。
虽然事情周折,总算结果令人欢喜。谢家人接到消息,立马就卖了田地卖了家当卷着行李雇了马车去豫县过富贵生活了。
老宅的人走的时候大张旗鼓,耀武扬威,在村民们或是羡慕或是敬畏的眼神里,狠狠出了一口气。但是他们却没有通知谢文孝和谢文莹。
如果说谢文良是被过继出去的儿子,和他们没有关系了,可谢文孝和谢文莹呢?那可是他们的亲儿子亲闺女啊!
临了,他们却是最后一个知道这件事情的人。
上回谢文良被爹娘高价“卖”了出去,谢文孝就觉得难受,现在这事儿一出,他就更加心寒了。
谢文莹还能用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勉强解释一番,那他呢?果然啊,在爹娘的心里,只有大哥一家才是他们的亲儿子,他、二哥还有小妹,全都是可有可无的。
为了这事儿,谢老三闷闷不乐的好久,就算媳妇儿有了身子,家里的豆腐坊生意也蒸蒸日上,也没办法冲散他心里被亲生父母抛弃的阴郁。
柳氏倒是很看得开——她对自己那的公婆从来就没报过希望。左右自己夫君也不是个软耳朵,她也不和公婆过日子,就算公婆对她有不满,他也不在乎。
在媳妇儿的和孩子们的开导下,谢老三总算慢慢想开了。就算爹娘不要他这个儿子了,他还有妻儿在,自己作为一家之主可不能那么颓废,不让媳妇儿孩子指靠谁去?
谢文莹就更想的开了。虽然爹娘没有像对二哥那么对她,但她是个闺女,在重男轻女的农村里,她过的能有多好?本来也不是多受重视,现在被无视了,她也就是心里难受了一下,没像她三哥那样一失落就是好多天。
主要是谢文莹现在在婆家过的,比在娘家还好。虽然现在还没有身孕,但她嫁过来也没多久,不着急。自从成亲之后,公公的身体好了,婆家就拿她当做福星一样看待。夫君喜欢她温柔的性子,婆婆喜欢她那一手好针线活,公公呢,感觉自己身体比以前还健康,就更喜欢这个儿媳妇了。
除了相公的腿有些不好,脸上有些疤痕之外,她现在的生活简直可以说是完美了。而她现在完美的生活,却是托了自己侄女的福气。
她很清楚,若是没有谢瑶给她的药,治好了公公的身体,就算婆母和夫君不怪她,她的生活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顺心畅快。
可她没想到,谢瑶还能让她的生活,更完美。在谢文莹时常去谢家找孟氏唠嗑聊天之后,谢瑶通过娘亲,了解到了小姑姑现在幸福的生活。这样看来,小姑夫这人还是挺靠谱的。所以谢瑶就找上了小姑姑。
她给了小姑姑两盒空间里的舒痕膏,还有两盒舒筋活血的药膏。据了解,小姑夫的腿骨接的没有问题,就是因为治疗的时间晚了,导致腿部经络不通,肌肉略微萎缩。
有了谢瑶的药膏,这点小问题,根本就不在话下。听谢瑶说了药膏的效果,有公公的例子在,小姑姑也不问从哪儿来的,直接就信心满满就给自家夫君用了。
小姑夫虽然没有小姑姑那么有信心,但是看着自家娘子为了他费心费力,也不忍心拒绝她的好意。最多也就是没效果,死马当成活马医吧,反正他的腿都这样了。
本来他是没抱什么希望的,但没想到的是,两种药膏的效果竟然那么好。舒痕膏抹在疤痕上凉丝丝的,用了三四天,原本狰狞的疤痕,竟然浅淡了许多,估计再用个十几天,就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了。
最重要是那舒筋活血的药膏,小姑姑每日在手心打开,用按摩的方式给小姑夫的腿上涂抹,小姑夫立马就会感觉到腿里面热乎乎的。这个效果,可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虽然还不能完全好起来,但走路的时候,已经不像以前一样落地就疼了。
有了舒痕膏的效果在前,小姑夫对自己的腿也开始期盼了起来。小姑姑的公婆知道了这件事情,高兴的差点落泪。
别人不知道,他们却是最清楚的。当初发生了这些事情,儿子痛苦了那么长时间才算是走出来。说是不在乎别人的议论,可心里哪能一点感触都没有?本来那么优秀的儿子,一下子成了人们眼里的跛子。
儿子嘴上不说,心里不知道多难受,他们做父母的看在眼里,却帮不上什么忙。没想到去了媳妇儿回来,家里的日子竟一日好过一日。若是儿子的腿能好起来,那儿媳妇儿就彻底是他们家的贵人了!
解决了小姑夫的事情,谢瑶就被沈掌柜给拉走了。为什么呢?因为沈掌柜决定在沈临风名下的酒楼里,推广谢瑶奉献出来的菜谱了。
经过聚湘楼的实践检验,谢瑶的那些菜确实很受人喜爱。按照之前的契约,就算沈掌柜在别的酒楼推广,也和谢瑶没什么关系了。
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谢瑶和沈临风的关系虽然还没能完全确定下来,可到底还是和以前不一样了嘛。
而且菜谱推广到别的地方,多半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沈掌柜本意是想把这事儿交给谢瑶,谢瑶却把头摇的拨浪鼓一样。
她其实是最懒不过的人了,才不要给自己身上揽事情呢。
“干爹,这事儿你得让当地酒楼的大厨去做啊!我又没去过那些地方,怎么知道他们的口味如何?”
谢瑶说的是实话,沈掌柜也没办法反驳。
“沈伯,这事儿交给下面人去做就好,你也别事事操心了。”沈临风从楼上下来,直接把谢瑶掳走了。
谢瑶这才反应过来,干爹的目的不是和自己说酒楼的事情,而是帮沈临风把自己诓过来?
“瑶瑶,你说说,你都多久没跟我好好说句话了?”沈临风看着谢瑶,那小眼神儿,可怜巴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