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05200000002

第2章 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

1.随遇而安,是一种境界

荣辱纷纷满眼前,不如安分且随缘,身贫少虑为清福,名重山丘长业冤,淡饭尽堪充一饱,锦衣哪得几千年?世间最大唯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

——传喜法师

人生中种种差别其实都是正常的,而面对同样的境遇,有的人愤愤不平,有的人却能随遇而安,皆源于境由心生。人间的冷暖,世态的炎凉,都是由我们的心态造成的。

弘一法师出生在富贵之家,在青年时代有过歌舞升平的奢华日子。出家之后,日子过得极其清苦。

有一天,夏丏尊和弘一法师在一起吃饭时,有一道菜太咸了。弘一法师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而夏先生却忍不住地说:“难道你不嫌这菜太咸吗?”弘一法师回答说:“咸有咸的味道!”

吃完饭后,弘一法师手里端着一杯开水,夏先生问:“没有茶叶吗?怎么每天都喝这无味的白水?”

弘一法师又笑了笑说:“白水虽淡,但淡也有淡的味道!”

《菜根谭》里有一句话:“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何为怒?”

可见,一个人贫也好,富也好,高也罢,低也罢,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重要的是要有一颗随遇而安的心。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步骘因避难逃到江东。那时他父母双亡,穷困潦倒,后来遇到和他同年的卫旌,两人结成朋友,并一起以种瓜为生。他俩白天在瓜田里忙碌,夜间则研读经传典籍,他们把眼下的情形当作暂时的境遇而已。

会稽郡有个姓焦的豪门大族,为人放纵,欺压乡里,由于他曾经做过征羌县县令,所以人称焦征羌。步骘与好友卫旌避乱于此,怕受其害,不得不到他那里去拜访一下。

当时焦征羌正在屋里睡觉,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他出来,卫旌有些生气,就打算离去。步骘劝他说:“我们来的目的就是因为害怕他势力强大,现在如果舍弃而去,恐怕只会结下冤仇,岂不与我们的目的背道而驰。”

又过了好长时间,焦征羌才打开窗户接见他们,身子斜靠着茶几,在地上摆了两个坐席,让他们两个坐在窗外。卫旌觉得更加耻辱,而步骘却神态自若毫不在乎。焦征羌吃饭时,在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而给他们两个吃的却只是一小盘饭和蔬菜而已,卫旌吃不下去,步骘却大口大口地吃饭,直到吃饱了才辞别出来。

出了焦府大门,卫旌对步骘生气地说:“你怎么能忍受这样的怠慢?”步骘笑着说:“贫贱与富贵的时候,都应该随遇而安。我们现在如此贫贱,他以贫贱对待咱们,这有什么羞耻可说呢?”

后来步骘得到孙权的赏识,做官一直做到丞相。富贵之后的步骘依然保持一颗平常心,丝毫没有改变自己俭朴的生活方式,教诲子弟手不释卷,他的穿衣打扮就和一个普通的儒生一样,做人处世从未有盛气凌人的姿态。

随遇而安并不是消极地等待,也并非是听从命运的摆布,更正确地说,随遇而安是寻求生命的平衡。谁能达到这种境界,谁的生活就能美好,谁的生命就有质量,就能活得自在。

俗语说:“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的一生很少有几次真正感到自己的生活一帆风顺、海阔天空,就应该承认人生际遇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左右的!而在诡谲多变、世事无常的环境中,唯一能使我们不觉其拂逆的办法,就是使自己“随遇而安”——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2.急功近利,反而适得其反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弘一法师

渴望成功的心态谁都能理解,但是你要明白,成就一番事业并不容易,不要一开始就盯着成功不放,做事若急于求成,就会像饥饿的人一看到食物,便狼吞虎咽地吞食,反而会引起消化不良。

虚尘禅师以佛法度众,为人谦厚,深得民众拥戴,他每每开坛讲法,都有许多听者。

有一天,一位小商人向虚尘禅师发火:“我听了你的弘法后,诚信经营,薄利多销,顾客虽然在逐渐增多,但为什么我的收入还是不能增加呢?”

禅师不急不躁,他微笑地对这位商人说:“有一棵苹果树,它接受了阳光、雨露、养料,春天花开,夏天结果,秋天成熟。成熟的时候,并非所有的苹果都会同时成熟。有些苹果早已熟透了,而有些苹果依旧青青待熟,并非它不会成熟,只是时间还没有到而已。”

商人醒悟过来,他明白要想有大成就要慢慢积累。向禅师道歉后,他离开了寺院。

一年后,虚尘禅师收到这位商人的一个大红包。他在信中说自己的生意红红火火,以致没有时间亲自到寺院致谢,只好托人送礼以表谢意。

太想赢的人,最后往往很难赢;太想成功的人,往往很难成功;太想达到目标的人,往往不容易达到目标。过于注意就是盲,欲速则不达,凡事切不可急于求成。

相反,以淡定的心态对之,处之,行之,以坚持恒久的姿态努力攀登,努力进取,成功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

在山中的庙里,有一个小和尚被派去买菜油。出发之前,庙里的厨师交给他一个大碗,并严厉地警告他:“你一定要小心,最近我们都揭不开锅了,你绝对不可以把油洒出来。”

小和尚下山买完油,在回寺庙的路上,他想到了厨师凶恶的表情及郑重的告诫,越想越紧张,于是他更加小心翼翼地端着装满油的大碗,一步一步地走在山路上,丝毫不敢左顾右盼。然而天不遂人愿,因为他没有向前看路,结果快到庙门口的时候,踩到了一个洞。虽然没有摔跤,碗里的油却洒掉了三分之一。小和尚懊恼至极,紧张得手都开始发抖,以至于无法把碗端稳。等到回到庙里时,碗中的油就只剩下了一半。

厨师非常生气,指着小和尚骂道:“你这个笨蛋!我不是说过要小心吗?为什么还是浪费了这么多油?真是气死我了!”小和尚听了很难过,开始掉眼泪。这时,一位老和尚走过来对他说:“我再派你去买一次油。这次我要你在回来的途中,多看看沿途的风景,回来后把你看到的美景描述给我听。”小和尚很是不安,因为自己非常小心碗都还端不好,要是边看风景边走的话,就更不可能完成任务了。不过在老和尚的坚持下,他勉强上路了。

在这次回来的途中,小和尚听从了老和尚的意见,观察起沿途的风景,这时,他惊奇地发现山路上的风景如此美丽:远处是雄伟的山峰,山腰间有农夫在梯田上耕种,一群小孩子在路边快乐地玩耍,鸟儿轻唱,轻风拂面……

在美景的陪伴中,小和尚不知不觉地回到了庙里。当小和尚把油交给厨师时,他发现碗里的油还装得满满的,一点都没有洒出来。

《拔苗助长》的故事中,农夫急功近利,反而适得其反,使他的苗全部死了,落得一个拔苗助长的笑话。许多事业都必须有一个痛苦挣扎、努力奋斗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将你锻炼得无比坚强并成熟。朱熹说:“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对“欲速则不达”作了最好的诠释。

3.心灵当似高山不动,不能如流水不安

生命中的河流虽曾被污染,但涤尽流沙便可以见到清澈的本性。良好性格的明镜虽然蒙上尘土,但拭去灰尘终将闪光。

——德山禅师

大千世界,灰尘微不足道,它既不会遮挡视线,也不会遮盖心灵,但当无数灰尘慢慢累积时,物体本相将会被掩盖直至变质,镜子不再明亮,金子不再闪光,人的呼吸不再顺畅。

现实如此,精神世界同样如此。就人类的心灵而言,它不是我们的头脑,也不是我们的心脏,总之它不是我们的肉体,但它就在我们的头脑里,在我们的心脏里,在我们的每一寸肌肤里。精神世界的灰尘就好比每个人内心里的自私、贪欲等。与现实的灰尘相比,精神世界的灰尘无影无形,更具隐蔽性,更容易在精神世界里堆积,让生命失常,让心灵失色。

因此,必须学会扫除心灵上的灰尘。心灵的房间,需要经常打扫,才能永葆青春、活力长存。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有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萎靡不振。所以,扫地除尘,能够使黯淡的心变得明亮;把一些无谓的争端扔掉,生存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

一个皇帝想要整修京城里的一座寺庙,他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希望能够将寺庙整修得美丽而又庄严。

后来有两组人员被找来了,其中一组是京城里很有名的工匠与画师,另外一组是几个和尚。

由于皇帝不知道到底哪一组人员的技艺更好,于是就决定给他们机会做一个比较。

皇帝要求这两组人员各自去整修一个寺庙,而且这两个寺庙面对面靠在一起。三天之后,皇帝要来验收成果。

工匠们向皇帝要了一百多种颜色的颜料(漆),又要了很多工具;而让皇帝很奇怪的是,和尚们居然只要了一些抹布与水桶等简单的清洁用具。

三天后,皇帝来验收了。

他首先看了工匠们所装饰的寺庙,工匠们敲锣打鼓地庆祝工程的完成,他们用了非常多的颜料,以非常精巧的手艺把寺庙装饰得五颜六色。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回过头来看看和尚们负责整修的寺庙。他看了一眼就愣住了,和尚们所整修的寺庙没有涂任何颜料,他们只是把所有的墙壁、桌椅、窗户等都擦拭得非常干净,寺庙中所有的物品都显出了它们原来的颜色,而它们光亮的表面就像镜子一般,无瑕地反射出外面的色彩:那天边多变的云彩、随风摇曳的树影,甚至是对面五颜六色的寺庙,都变成了这个寺庙美丽色彩的一部分,而这座寺庙只是宁静地接受着这一切。

皇帝被这庄严的寺庙深深地感动了,当然我们也知道最后的胜负了。

我们的心就像是一座寺庙,我们不需要用各种精巧的装饰来美化我们的心灵,我们需要的只是让内在原有的美,无瑕地显现出来。

如果你珍爱生命,请你修养自己的心灵。人总有一天会走到生命的终点,金钱散尽,一切都如过眼云烟,只有精神长存世间,所以人生的追求应该是一种境界。

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上,心灵当似高山不动,不能如流水不安。居住在闹市,在嘈杂的环境之中,不必关闭门窗,只任它潮起潮落,风来浪涌,我自悠然如局外之人,没有什么能破坏心中的凝重。身在红尘中,而心早已出世,在白云之上,又何必“入山唯恐不深”呢?关键是你的心。

心灵是智慧之根,要用知识去浇灌。胸中贮书万卷,不必人前卖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让知识真正成为心灵的一部分,成为内在的涵养,成为包藏宇宙、吞吐天地的大气魄。只有这样,才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才能指挥若定、挥洒自如。

修养心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用一生去琢磨。心灵的宁静,是一种超然的境界!高朋满座,不会昏眩;曲终人散,不会孤独;成功,不会欣喜若狂;失败,不会心灰意冷。坦然迎接生活的鲜花美酒,洒脱面对生活的刀风剑雨,还心灵以本色。

4.随缘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心灵的充足

凡事心存法喜,而不贪恋物欲。生活失去了安详,生命就失去了源头活水。

——延参法师

佛经上记载一则故事说:有一天,“心”向主人提出抗议,表示你每天清晨起床,我这颗心就得为你睁开眼睛,观看浮生百态;你想穿衣,我就得为你穿衣避寒;你想漱洗沐浴,我就得为你净身……无论任何事我都毫无怨言地帮助你,而你却要四处寻找繁华的生活,累得苦不堪言。其实你要追寻的生活并不在其他的地方,而是在自己的心中!

宋代雪窦禅师,当时和一位叫曾会的著名学士交情很深厚。

曾会知道雪窦禅师四海为家,没有固定的住处,生活非常艰苦,于是就推荐他到灵隐寺去,并写了一封给灵隐寺方丈珊禅禅师的介绍信,说:“禅师你拿着介绍信去灵隐寺,方丈跟我是方外之交,一定会好好接待你的。”

于是,雪窦禅师就揣着曾会的介绍信前往灵隐寺去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曾会来灵隐寺找雪窦禅师,却被告知没有这个人。珊禅禅师就和曾会四处寻找,终于在寺里一间破屋子里找到了正在打坐的雪窦禅师。

曾会高兴地喊道:“雪窦禅师!”

雪窦见是曾会学士,也感到十分惊喜,站起来与他行礼。

各自寒暄一阵后,曾会问道:“禅师,我亲笔写的介绍信你给弄丢了吗?为什么不给珊禅禅师看呢?害得你住这样的房子!”

雪窦禅师从衣袖里取出原封未动的介绍信还给曾会,说道:“我只是一个云游的和尚,没有什么渴求,为什么要请人介绍呢?”

原来雪窦禅师到了灵隐寺内,便挂单住进了云水堂,并未把曾会的函件交给当时的方丈珊禅禅师。雪窦禅师同普通僧人一样,过着清苦的生活,每天上殿、过堂、参禅、早起早睡,日复一日。

珊禅禅师听后为之动容,并感叹雪窦禅师将来一定会有不一般的造化。

现在人的生活越来越嘈杂纷乱,甚至有的时候会感觉到苦不堪言。当我们拥有了金钱地位,却发现应酬日益增多,每日忙碌不堪,甚至连睡眠时间都很少,我们真应该问问自己,这样的生活真的有必要吗?

有人觉得“随缘”是不是就如同苦行僧般的生活,不要丰厚的工资,吃粗茶淡饭,并且清心寡欲。这是对随缘生活的误解——“随缘”,常常被一些人理解为不需要有所作为,听天由命,由此也成为逃避问题和困难的理由。殊不知,随缘不是放弃追求,而是让人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随缘是一种智慧,可以让人在狂热的环境中,依然拥有恬静的心态、冷静的头脑;随缘是一种修养,是饱经人世的沧桑,是阅尽人情的经验,是透支人生的顿悟。

随缘不是没有原则、没有立场,更不是随便马虎。“缘”需要很多条件才能成立,若能随顺因缘而不违背真理,这才叫“随缘”。只有摆脱了外界的奴役,自己主宰自己,才可能永葆心灵的恬静和快乐。逍遥旷达不是要求做到无欲,而是淡看各种名利之欲。淡看之后,则可生旷达,有了旷达之后,人生自然逍遥了。

生活里完全可以做到“随缘”二字,每天午后泡一杯茗茶,享受充足的阳光,什么都不去想,这就是一种随缘;真诚待人,把人事关系理顺清楚,对每个人都保持尊重,不掺和乱七八糟的是非,这就是一种随缘;努力工作,但并不羡慕别人赚到了更多的钱,不为金钱所累,生活自足,这同样也是一种随缘。

随缘,并不是物质上的匮乏,它是精神上的自在;随缘,也不是无所事事,但一定是心灵的充足。

5.淡看世间风光,枯荣皆有惊喜

心无忧虑,就是逍遥佛祖;身无病痛,就是快乐神仙。麻烦不找你时,决不要自找麻烦。我们只问怎样可以快乐,不问什么是快乐。快乐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个目标。

——慧律禅师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能变成祸,祸能变成福。世间万物我们不必强求,都有其自身规律。这就告诉我们,得意时不要忘形,失意时不要消沉。

以前印度有一位皇帝,他带了大臣上山去狩猎,走了一段时间,肚子饿了,口也渴了,随身的大臣看到山上有一棵树,长了很多的果实,又红又大,就把这些果子摘了下来,准备给皇帝解渴充饥。皇帝用刀削果子,可没注意,把自己的手削掉一块,流了很多的血,痛得要命,并把这位大臣痛骂了一顿。

这位大臣听到皇帝责骂他,马上就说:“大王啊!你破皮流血不一定是坏事情。”皇帝听了,大发雷霆,说道:“痛得要命而且又流血,怎么不是坏事情?你这个蠢材真是和我作对。”皇帝脾气一来,就把这位大臣赶回去了。

正在这个时候,山上来了一群野人,准备要找一个人去祭拜天神。这群野人就把皇帝抓起来献给酋长去祭拜天神,酋长命令他的部下,把皇帝的衣服脱掉,正准备要开肠破肚挖心时,忽然看到这位皇帝的手正在流血,酋长觉得这很不吉祥、不庄严,因为这样祭拜天神就失去了恭敬心,于是把皇帝放走了。

这时候皇帝才觉得大臣所说的是对的,破皮流血不一定是坏事情,而且还救了自己的命,变成了好事情。皇帝非常感谢大臣,就赶快回到皇宫。皇帝觉得很对不起大臣,就问:“我在山上发脾气把你骂走了,你心中恨不恨我?”这位大臣讲:“启禀陛下,我不但不恨你,而且还非常地感激你。”皇帝就问:“为什么呢?”他说:“如果你不把我赶走,这群野人一定会把我抓去开肠破肚挖心祭拜天神的,所以我非常感谢你救了我一命。”

人们总把太多的生活琐事放在心上,升职、赚钱、失败、误会等,人们总是想这想那,担心自己担心别人。其实这些成为心理负担的东西都是你自己造成的,你一点一点地给自己加大心理压力,让自己活得累,心理生理都产生疲倦。

所以说,不管是在任何时候,心态很重要。打造一颗“平常心”,抱定“淡看世间风光,枯荣皆有惊喜”的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会实现人生的突围和超越。

人生天地间,本来就是自然的,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是自然的,即不要欢喜过度,也不要伤心过度。自处时超脱,待人时和蔼,无事时坐得住,有事时不慌乱,得意时保持一颗平常心,世间没有永恒的事物。一枯一荣都有自然规律,一惊一喜事在必然。

既不要因遇到好事而得意,也不要因遇到不好的事情而失意。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它是一种思想境界,是古贤人修身的要求,即无论外界或自我有何种起伏喜悲,都要保持一种豁达随缘的心态。

6.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一切法不生则般若生,一切法不现则般若现。

——《大般若经》

有的人因为对“有”的认识不足,总是在有所得的心态下生活,对于人生的一切似乎都能令我们生起执著。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执著于地位、执著于财富、执著于事业、执著于信仰、执著于情感、执著于家庭、执著于生存的环境、执著于拥有的知识、执著于人际关系、执著于自身的见解、执著于技能所长等。由于执著的关系,我们对人生的一切都产生了强烈的占有、恋恋不舍的心态,执著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了种种烦恼。

《心经》从照见五蕴皆空,到无苦集灭道,都是针对我们对“有”的错误认识及执著,揭示存在现象是无自性空,是假有的存在,其目的就是要我们放弃错误的认识,同时也放弃对它的执著。像《金刚经》所说的:“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的去生活。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是说认识到所缘境空之后,放弃了对境界的执著,那这颗能认识的心是否实在呢?不然,心也是缘起的。比如说眼睛认识活动的产生,它要依赖九个条件:即眼睛、色尘、光线、空间、种子、俱有依、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其他一切精神活动都一样,也都是缘起性的。当我们认识到所缘境空,不对“有”生起实在的执著,是无得;此时妄心自然息灭不起,是无智。

《大般若经》说:“一切法不生则般若生,一切法不现则般若现。”在妄心、妄境、妄执,息灭的情况下,此时显现的清净心、平常心便是般若的功用。

“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菩提萨是菩萨的全称。梵语菩萨意为“觉有情”,具有觉悟有情,或令他有情觉悟的意思。又“觉有情”是相对有情来说的。有情,以情爱为中心,对世间的一切都想占有它,主宰它,想使与自我有关的一切,从属于我,实现自我的自由,然而不知我所关涉的越多,自我所受的牵制越甚。觉者则不然,以般若观照人生,无我,无我所,超越了世间的名利,因而心无牵挂。

禅者隐居山林之中,面对青山绿水,一瓶一钵,了无牵挂,对他们来说,生死都已不成问题了,还有什么可以值得他们操心的呢?

佛陀时代,有一位跋提王子,在山林里参佛打坐,不知不觉中他喊出了:“快乐啊!快乐啊!”佛陀听到了就问他:“什么事让你这么快乐呢?”跋提王子说:“想我当时在王宫中时,日夜为行政事务操劳,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常又得担心自身的性命安全,虽住在高墙深院的王宫里,穿的是绫罗锦缎,吃的是山珍海味,多少卫兵日夜保护着我,但我总是感到恐惧不安,吃不香睡不好,现在出家参佛了,心里没有任何的负担,每天都在法喜中度过,无论走到哪里都觉得自在。”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有情因为有执著、有牵挂,对拥有的一切都足以产生恐怖,比如一个人拥有了财富,他会害怕财富的失去;拥有地位,害怕别人窥视他的权位;拥有健康,害怕死亡的到来;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害怕弄脏了;谈恋爱,害怕失恋;拥有娇妻,害怕被别人拐去或跟谁跑了;黑夜走路,害怕别人暗算;在大众场合说话,害怕说错了丢面子……总之,对拥有的执著牵挂,使得我们终日生活在恐怖之中。

觉者看破了世间的是非、得失、荣辱,无牵无挂,自然不会有任何恐怖。就像死亡这样大的事,在世人看来是最为可怕的,而禅者却也一样自在洒脱。

7.保持物我两忘的平常心

云在青天,水在瓶。

——惟俨禅师

佛教追求的是“物我两忘”,认为人人具有佛性,但成不了佛的主要原因就是执著于“我”,即以自我为中心,自我的观念太重。比如说:这是我的身体,这是我的妻儿,这是我的财产……我们虽然不至于忘了“我”,但至少该淡化“我”,不要事事以“我”为中心,也不要执著于“物”,这个“物”就是个人的功名利禄。

有一次,佛陀在法会上给他的弟子们讲了个故事:

从前,有个非常富有的商人,他娶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美丽可爱,具有迷人的身姿,整天如影随形,陪伴在他的身边;第二个老婆是他从外地抢来的,她同样分外靓丽,让人心动,并且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第三个老婆纯粹是一个贤妻良母,她整日忙忙碌碌,把商人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他衣食无忧;第四个老婆是她们中最忙的,但是商人却不知道她整天在忙些什么,他对她既不关心,也不过问,渐渐地也就忘记了她的存在。

有一天,商人打算出远门做一笔生意,旅途漫长而又十分辛苦,因此他要选择其中一个老婆陪伴自己。

于是,他就把四个老婆一起叫到面前,问她们谁愿意去。第一个老婆说:“我才不愿陪你呢,你自己去好了!”第二个老婆说:“我本来就不属于你,是你硬把我抢来的,我更不会陪你去!”第三个老婆说:“旅途那么漫长,一路风尘,我可没把握陪你到底,所以我顶多送你一程!”第四个老婆说:“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会跟着你、忠诚于你,听凭你的呼唤,因为你是我的主人!”商人无限感慨:“唉!关键时刻还是第四个老婆对我好。”于是他就带着第四个老婆开始了他的漫长旅途。

讲完故事,佛陀问座下弟子:“你们听懂了吗?这四个老婆就是人生的四个方面:第一个老婆是指人的肉体,人死后肉体要与自己分开;第二个老婆是指财产,许多人为了金钱财产辛苦劳作了一辈子,死后却不能将它们带走,只能带着遗憾离开人世;第三个老婆是指自己现实中的妻子、亲人和朋友,虽然生前亲人朋友情深义重,但是死后还是要分开的,也无法求得永世相伴;第四个老婆是指人的自性,也就是你自己的心灵和天性。你可以不在乎它,但是它会永远在乎你,永远忠诚于你,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贵,快乐还是痛苦,它与你永不分离。”

身体是本钱,固然重要;财产是基础,亦不可缺;亲人和朋友是伴侣,少了会寂寞;但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还是自己的心灵和天性,把它塑造和培养好,我们才会一生受用不尽。

惟俨禅师说:“云在青天,水在瓶。”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云在天空,水在瓶中,正如眼横鼻直一样,都是事物的本来面貌,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只要领会事物的本质,悟见自己的本来面目,也就明白什么是道了。二是说,瓶中之水,犹如人的心,只要保持清净不染,心就像水一样清澈,不论装在什么瓶中,都能随方就圆,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刚能柔,能大能小,就像青天的白云一样,自由自在。

人存在这个世界上,拥有一颗心很容易,但要有一颗平常心却是不易的。如同花儿一样,需要园丁精心栽培,不然就会营养不良干枯而死。平常心或是花园里一朵开得娇艳欲滴的硕大的花朵,让人欣赏,又或者是一朵没有鲜艳的色彩,没有茉莉般的清香的路边的野花。无论以怎样的姿态存在,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是我们在残酷的生活中所看到的希望。

8.不“贪”为宝

心中无事就是天堂的花香;赞叹妙语就是天堂的音乐;尊重包容就是天堂的光明;少瞋少贪就是天堂的现前。

——星云大师

人生如同一条河流,有其源头,有其流程,当然也有其终点,而不管流程有多长,有多短,终究都会到达终点,流入海洋。那么在我们活着的时候,有什么欲望是一定非要满足不可的呢?为什么要让欲望恣意滋生呢?

一天傍晚,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中散步。这时,有位僧人从林中惊慌失措地跑了出来,两人见状,便拉住那个僧人问道:“你为什么如此惊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僧人忐忑不安地说:“我正在移植一棵小树,忽然发现了一坛黄金。”

两个人感到好笑:“这僧人真蠢,挖出了黄金还被吓得魂不附体,真是太好笑了。”然后,他们问道:“你是在哪里发现的,告诉我们吧,我们不害怕。”

僧人说:“还是不要去了,这东西会吃人的。”

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怕,你就告诉我们黄金在哪里吧!”

僧人告诉了他们埋藏黄金的地点。两个人跑进树林,果然在那个地方找到了黄金,而且是好大一坛子黄金!

其中一个人说:“我们要是现在把黄金运回去,不太安全,还是等天黑再往回运吧。这样吧,现在我留在这里看着,你先回去拿点饭菜来,我们在这里吃完饭,等到半夜再把黄金运回去。”

于是,另一个人就回家拿饭菜去了。

留下的这个人心想:“要是这些黄金都归我,那该多好呀!等他回来,我就一棒子把他打死,那么,这些黄金不就都归我了?”

回去的那个人也在想:“我回去先吃饭,然后在他的饭里下些毒药。他一死,这些黄金不就都归我了吗?”

回去的人提着饭菜刚到树林里,就被另一个人从背后用木棒狠狠地打了一下,当场毙命了。然后,那个人拿起饭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没过多久,他的肚子里就像火烧一样疼,他这才明白自己中毒了。临死前,他心里暗想:僧人的话真的应验了,我当初怎么就不明白呢?

佛家所谓的贪念,是指很希望得到,得到了就不想失去。而贪念的对象无足轻重,贪图钱财和贪图精神的享受,一样是贪;贪图男欢女爱和贪图参禅打坐,一样是贪;贪图名利和贪图清誉,一样是贪。

比如,没有人不喜欢听赞美的语言,没有人不愿意看到微笑的表情,没有人喜欢失去最好的朋友,没有人愿意被别人抛弃,没有人渴望失去亲人的爱……

因为面对这些喜欢或者不喜欢,我们的头脑开始了一秒钟都不停的工作,它把所有收集到的信息,瞬间筛选、整理、淘汰、判断、综合,每一次得出的结论,都扰乱了我们的心,让我们不断产生高兴、悲伤、幸福、痛苦、喜悦、兴奋、孤独、开心等各种情绪,我们每天就游荡在这许多种情绪当中,把这一切当成是真实不虚的事,认认真真地和别人对话、讨论、争辩、计较、探讨、沟通。遇到结果如意的,我们就很开心;假如遇到不尽如人意的,我们就完全失了分寸,整个心空荡荡的,没着没落,看什么都不顺眼,做什么都不踏实;假如心里更委屈的时候,我们会哭泣,大喊大叫,四处抱怨哭诉,让别人评理,有些人甚至走上了抑郁和轻生的道路。

这些都是贪念导致的结果。

贪一切我们身边的舒适,贪一切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模式,贪一切我们喜爱的东西,贪一切我们不舍放弃的情感。

假若不贪,会是什么情况呢?

我们照吃、照睡、照玩、照沟通、照争吵、照爱别人、照被别人爱……但是,丝毫不挂碍,永远活在那个拥有的片刻而不去判断。仅仅是享受那个片刻,犹如云飘过天空,喜欢那云,但心放在空中。云来,云住,云走,云去,随它!

幻想一个又一个场景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内心中提起一个声音,问自己:你在干嘛?这个问题让你立即回到当下。“我在洗碗”、“我在擦地”、“我在洗衣服”、“我在写博文”……在全力地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不贪的。对当下的生命说“是”,就是对头脑升起的贪念的最好对治。

延伸阅读:

管理内心的法则

明白做人,踏实做事

一个人如果自己做人不明不白,那么必定稀里糊涂受罪。只有明明白白做人,才能吃得下、睡得好,才会夜半不怕鬼敲门。所以,“明明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应该作为我们人生的座右铭。

不义的钱财再多,也不要眼红,否则会成为自己亡身的祸根。无道的权势再大,也不要觊觎,否则会是身败名裂的结局。不当的名誉再好,也不要贪图,否则会有自取其辱的结果。

自己一心做事,莫问将来结果,这样自己才不会分散精力。只有下苦工夫去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假如一个人学会了为人之道、处事之方,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清白让人心安,踏实让人快乐。自己没有好的名望,又不刻苦努力,却一心企求成功的果实,这只是痴人的一场春梦。

自以为一贯正确,容易犯错误

一个人倘若只听到自己一贯正确的声音,那是绝对愚蠢的。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喜欢听到自己一贯正确的声音;位居高位的人,也喜欢听到自己一贯正确的声音;狂妄自大的人,更喜欢听到自己一贯正确的声音。

可悲的是,那种认为自己一贯正确的声音,仅是一种可怜的幻觉,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小人刻意吹捧和恭维的结果,而绝非是真正的正确。要是陷入自己一贯正确的思维陷阱,人生的悲剧便会来到。假如容不得别人半点的反对意见,听不进别人半点的批评,自以为自己是超人或者天才,总是以教训和命令的作风行事,只会让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

时常自省,对人生大有裨益。如果自认为是一贯正确的,那么人生的悲剧就将要来临。

做堂堂正正的人

做财富来路不明的富人还不如去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穷人。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去羡慕那些依靠不正当手段一夜暴富的人,我们应该尊重那些依靠劳动和思想致富的人。一个人若财富来路不明,纵有千万、亿万资产,也难免活得心惊肉跳。有一天若其丑行暴露,就会被绳之以法,落得可耻的下场。

所以,取财要靠正当手段,要合法致富。同样,职权要是依靠歪门邪道取得,终究难以服众。先做好人,做好事,然后才能做好官。

真实做人,厚道是福

“真者,精诚之致也”。人贵于真实,恶于虚伪,因为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真实的人,言行一致,童叟无欺,能大公无私,并可在事业上委以重任;虚伪的人,言行不一,瞒上欺下,善于矫饰,每每以私为先,损公利己,绝不能委以重任,否则对事业是极大的损害。

虽然真实的人容易吃一时之亏,但日久见人心,这种人不可能长久吃亏。虽然虚伪的人容易得一时之益,但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这种人不可能长久得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些虚伪奸诈的人终会自食其果。投机取巧,只能骗取别人一时的信任,一旦恶行暴露,终为众人所不齿。所以,做人还是要实在点好。

办事圆满,得失宽平

做事情之前,不能有任何私心,必须有“事情必须办得圆满,得失必须放得宽平”的良好心态。事情办得圆满,才有成功的可能,生命才能闪光;得失看得宽平,才能心无杂念,人生才会快乐。私心太重,是难以做好事情的。

一个人如果凡事粗糙应付,得过且过,那么就容易失败;凡事糊弄自己,等于无知地残杀自己;凡事斤斤计较,损人利己,等于自绝后路;凡事算计别人,等于愚昧地孤立自己。假如一个人能真正感悟到“认真办事,大度处世”的重要性,那么他的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生命之花就会越开越艳丽,生活之悟就会越思越清晰。

踏实做人做事,才能安心入睡

白天踏踏实实做人做事,夜晚就能安然入睡。因为白天的生活方式和夜晚的睡眠质量是紧密相连的。一个人白天状态好,其夜晚睡眠质量就高;一个人白天状态差,其夜晚睡眠质量就低。只有自己白天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这样夜晚才能无忧无虑,坦然入睡。要是自己带着满腔心事,就会夜不能寐,也很难睡得踏实。

要想自己睡眠好,必须要让自己心安,而要让自己心安,则必须要让自己没有任何烦恼。假如自己白天不去踏实做事,老实做人,净糊弄和欺骗别人,那么到了晚上怎么能睡得踏实呢?

做人不要害怕吃亏

小时候,也许每个人都有帮老师分苹果的经历。很多人会选择把最好的分给别人,而把最小的留给自己。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我们长大后,却没有坚持这个美好的传统。为什么呢?因为许多人唯恐自己吃亏,让别人占了便宜。

其实,吃亏是福。虽然吃一时之亏,但你同时也赢得了他人的尊重,为你的未来赢得了朋友和资本。如果一个人事事吃亏在前,把最好的让给别人,那么最终的赢家一定是他。因为命运是公平的。如果一个人从来不肯吃亏,什么都想得到,结果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应该多做些该做的事情

多花点时间学习,在学习上不能知足;多挤出一点时间运动,健康是自己的资本;多点好心情去微笑,微笑比哭泣好;多些宽容之心,尽快忘记为人处世中的不快,对人常怀感恩之心;多点时间自省,多想自己的不足,以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多给予别人爱心,因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多抓住机会发展自己,上进心是不可缺少的;多鼓足勇气奋斗拼搏,时刻保持自信心;多点放松心情的时间,尽量享受美好的生活;多筹划收支,理财使人富足。

做人太势利,容易自取其辱

有一个老者穿着非常俭朴,有一天他去一个茶店喝茶。店主只是淡淡地招呼:“坐,茶。”

隔了几天,那个老者穿戴讲究,又去茶店喝茶。店主十分热情,大声地说:“请坐,泡茶。”

又隔了几天,老者衣着华贵,还带了随从去茶店喝茶。店主恭敬又热情,并亲自招待:“请上坐,泡好茶。”

临走时,店主请老者留下墨宝。老者写道:“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店主羞得无地自容。

要平等待人,不要以外表来看待一个人。势利小人,只会自取其辱。一个人如果能够敬重别人,那么别人自然也会敬重他。

贪小往往失大,做人要大气

贪小便宜,容易吃大亏。处处占人便宜,时时得人好处,表面上看是尝到了一点甜头,实际上却是丢失了人格,增加了危险。占小便宜容易背负恶名,让自己臭名远扬,最后身陷困境,寸步难行。贪小便宜之人最被别人瞧不起,往往会陷入孤独无助的绝境。

贪小的人不仅做不成大事,而且容易早早失败。“做人要肯吃亏”这个道理,只有在长大成熟之后才能深深感悟。让别人占一点便宜,别人会心存感激之情,对自己会产生一种亲近和善之意。若是自己占尽别人的便宜,别人会心存不快,长此以往,得不偿失。

为人处世,以诚为本

诚实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没有诚实作为根本,为人处世就没有基础。一个人如果费尽心机地去算计别人,到头来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人算不如天算。

《左传》上说,“失信不立”。没有任何信誉的人,是没有人缘的。言不发自内心,纵然悦耳动听,终归只是谎言。巧言令色,只能哄骗一时;诚信做人,才能受益一世。不要自认为比他人聪明,人们的眼睛是雪亮的。欺骗只能一时,却不能长久。木讷而真诚的人不一定被他人讨厌,那些巧言而虚伪的人反而令人厌烦。

急功近利,多会自食其果

做人、做事,绝对不要急功近利。如果目的性太强,功利性太盛,人生就会吃大亏。我们看一看大千世界,那些急功近利的人,往往会失败;那些不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的人,没有几个能成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一切依靠投机取巧,戴着人生的近视眼镜,去寻找所谓的人生定位,哪里会有长久的安乐和幸福?

如果一个人的生命之舟总维系着功名的追逐,那么其身心就成了名利的奴隶。如果光知道追求名利,那么就别指望获得幸福和快乐。绝大多数人并不了解他们的幸福是可以由自己创造的,只有少数有卓越成就的人,才了解自己应该追求什么,并且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

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聪明虽然是一件好事,但那种卖弄学问式的聪明往往令人讨厌。比如,有时候一个人在公众场合说理太多,会被他人认为是一种卖弄。所以,最好是适当的沉默,或者只讲不得不讲的道理,为人最好是谨慎一些的好。

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为什么成大事者往往不是绝顶聪明的人?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世界上真正有成就的往往不是第一流的聪明人,而是第二流聪明加第二流愚笨的那种人。太聪明,就把什么都看开了,不肯做傻事、花笨工夫,也就没希望了。”

正人先正己,律人先律己

托尔斯泰认为:要让所有人都做得好,首先必须自己做好。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言传不如身教,说教再多,也没有一个人的实际行动来得有说服力。比如,你感到现在的生活无味,要想改造现在的生活,那么首先得改造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而不是去埋怨别人和社会,要拿出微笑且充满信心的生活态度来。

自律是优秀人格的基石,也是有品格之人的基本素质。能够自律的人总是说到做到,遵守诺言。他们不但自律,而且懂得关怀他人,所以能得到他人的信赖。如果懂得尊重自己,那么首先就要自律。这样,别人才会因此更加尊重你。

其实,自律和其他人格特质一样,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下定决心,培养自己的自律习惯。

意气用事,后悔莫及

多理性行事,少意气用事。做事不能凭感情,做事更不能凭感觉。意气用事必有麻烦,事情不会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表象总是容易迷惑人心。理性做事不致反复折腾,理性做事不会出现大的差错,理性做事不会使自己后悔。

正确认识自己,就不会意气用事。当我们准备认真地去做好一件事,努力去成为一个智慧人士的时候,首要的任务是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比如,多问问自己我的人生是为了什么,我的弱点和缺点在哪里。

有人云:“在了解佛陀之前,人必须先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不去犯错误,或者少去犯错误。

细节决定成败

能够做成大事情的人,首先是从做小事情开始的;如果能把小事办好,大事也就自然会顺利地做下去。每一个工作都是由许多细节所组成的,如果忽略了事情的任何一部分,就会在日后造成大问题,如果你没有办法处理那些细节,那么你的生活就会有许多的烦恼。

老子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须从细微处入手。只有细节做好了,事情才能完美。反之,历史上有许多失败的事例和教训,往往都是起源于一个对细节的疏忽。

克服人性的弱点

一位科学家知道死神正在寻找他,于是利用克隆技术复制了12个自己,想用以假乱真的方式保住自己的性命。死神面对13个一模一样的人,一时难以分辨,不知道哪个才是真正的目标,只好悻悻离去。

但是,没有多久,死神就想出了一个识别真假的好办法。

死神回来并对他们说:“先生,你确实是个天才,能够克隆出近乎完美的复制品。但是很遗憾,我还是发现你的作品有一处微小的瑕疵。”

死神的话音未落,那个真科学家就愤怒地跳起来,大声辩解:“这是不可能的!我的技术是完美的!”

“瑕疵就在这里。”死神一把抓住那个科学家,把他带走了。

不要逞能,不要多事

世界本来就是复杂多变的,如果你再逞能多事,那么人生掀起的风浪就会很大,你所受到的烦恼就会更多。人的社会生活有其自身跌宕起伏的轨迹。遇到人生风暴的时候,明智的办法是避在一个平静的港湾里,待惊涛骇浪自己消退。

不论是天道还是人道,一切都应顺其自然。明智的医生知道何时应该开药方而何时不用开,有时候不开药方更是见功力的。有时暂时的忍让是平息尘世风波的好办法。面对复杂的生活环境,如果你能够冷静下来,能够智慧地去思考,或者暂时回避,不去逞能,不去多事,那么会过得更好。

要弄脏一条河流是很容易的,但已浑浊之水,你却不能通过清理使其清澈,只能任其自清。

别到处吹嘘自己

做人不能光用自己的语言,还必须用自己的行动。一个真正有本领的人,多是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喜欢用行动说话,反而是那些没有本领的人,才会到处吹嘘自己。

真正有能力的人不必吹嘘自己的成就,因为他的行动可以表达一切。吹嘘和夸口其实表示并不真正了解自己,也不能确知在世界上的价值。有些人总是冷眼旁观,等着事情发生;有些人则心怀好奇,猜测着什么事情会发生;而另一些人则会身体力行,促成事情的发生。

以行动表达一切,向别人证明你的能力,这比“光说不做”更能赢得别人的钦佩。信口开河容易,但终究不能证实你的能力。

自律自强,做人之上品

没有约束的人生,是苦难的人生;没有自强的生命,是脆弱的生命。一个人为什么会受到他人的尊敬,是因为这个人既有道德修养,又有自己的力量和水平;一个人为什么会被他人唾弃,是因为这个人既没有道德修养,又没有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你是否能够生存好,关键的因素在于你自己。如果你的修养和才智比别人高,他人自然信服你;如果你处处不如别人,他人自然鄙视你。你将依靠你自己,而不是依靠别人。永远铭记这一点,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自满自得做人,是愚蠢的表现

过分的自我感觉良好实际上是一种无知,它虽能导致傻瓜般的幸福感,让人得一时之快,但实际上常常有损名声。自满自得,是愚蠢的表现。如果一个人不能感觉和欣赏别人的美德,那么就会陶醉于自己的平庸。

一个人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往往会由虚荣而生出一种自大的狂妄。在这种自我欺骗中生活,往往会犯大错误。如果一个人不从自我恭维的陷阱中警醒过来,那么其人生之路就会充满各种危险。过分自信,就是自大,自大会蒙蔽双眼,使人在人生之路上栽跟头。

认为别人是傻瓜的人,其实是一个真正的傻瓜。自满自得,实际上是一种空虚的心灵满足。

享受生活,而不是享受权力

人生的美好是因为享受生活,而不是享受权力、金钱等东西。生活使人充实,享受生活能够使你感觉每一天都是赏心悦目的,生命永远是灿烂的、幸福的和快乐的。权力、金钱等东西也许会给你带来一时的欢娱,但也会给人以空虚,会使你感觉每一天都是痛苦不堪的,生命永远是烦躁的、无聊的,甚至是灰暗的。

事实上,权力是不能享受的,它与责任挂钩,若肆意滥用权力就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一个人若荒唐、无知,往往会去琢磨如何享受权力,而后怎么利用手中的权力再去享受金钱,其结果往往是身陷囹圄,什么都享受不了。人生追求的目标有许多,生活的主体不是单纯追求所谓的权力和金钱。为了追求权力并且去贪婪地享受权力带来的便利,往往最终会走上一条不归路。

我们要去发现人生中的各种幸福,过充实的生活。人生有许多目标,有许多活法。要明白人生的使命,让生命发出光芒。

为人厚道是福,伪诈虚假是祸。巧伪不如拙诚,真实的人待人以真心,故能感动别人,使对方有信赖感,令对方也真心待之。

办事要圆满,得失要宽平。一时一事当认真,一利一钱当礼让,这应当作为每个人的座右铭。不认真做事,满脑子的私心杂念,怎么能成就大事呢?

同类推荐
  • 神圣真理的毁灭:圣经以来的诗歌与信仰

    神圣真理的毁灭:圣经以来的诗歌与信仰

    《神圣真理的毁灭》是哈罗德·布鲁姆在哈佛大学诺顿演讲的精华结集。在基督教与犹太教信仰的大背景下,布鲁姆主要从三个角度评论,即对前人的继承,作家所独有的原创性以及对后人的影响。书中评述了西方文学传统中影响巨大的作家、作品:从希伯来《圣经》写起,到弗洛伊德、贝克特等现代派作家为止,他重读了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弥尔顿、布莱克、华兹华斯、卡夫卡等重要作家。同时,他在描绘文学发展的框架中,对信仰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极富启发性的阐释:文学在人性的立场上与神学及宗教抗衡,才能使人的创造力与神的创造力颉颃。
  • 尼采的人生哲学

    尼采的人生哲学

    本书囊括了尼采思想的精髓,每篇文章都是从我们周围世界的真实事件出发,从而得出哲学观点如何关照现实世界的精妙体现。阅读本书将会彻底颠覆你对哲学的偏见。字里行间,你会感到泉水跃动成洪流奔驰着,时而热情跳跃,时而变幻无穷,既不会感觉到哲学的沉闷无聊,还会发现,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俯拾皆是可供玩味的哲理。
  • 所谓高贵,就是对自己心存敬畏:尼采的智慧箴言

    所谓高贵,就是对自己心存敬畏:尼采的智慧箴言

    本书选取尼采一生所有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百多句话,囊括了尼采的思想精髓,展现了这位先哲的思想和心智,带给读者无限的启迪。本书一共分为七个篇章:《我·自我》《女人·人性》《生命·人生》《心·思想》《爱·幸福》《行动·沟通》《超越·超脱》,涉及尼采思想言论的方方面面,句句都是尼采思想的精髓。
  • 新国学(第七卷)

    新国学(第七卷)

    本书是第7卷《新国学》,书中具体收录了:《蔡琰的号啕,美杜莎的笑——蔡琰研究的性别反思》、《“儿女情”与“风云气”——论张华文学及其玄儒思想》、《唐代华亭德诚禅师《拨棹歌》所呈现的意涵》、《林希逸诗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学术基础简论》等研究文章。
  • 分配正义(中华道德文化研究丛书)

    分配正义(中华道德文化研究丛书)

    《分配正义(中华道德文化研究丛书)》讲述“个人”和“社会”是能够表达分配正义诉求的两种主体;由于个人是从个人视角来表达其分配正义诉求,社会是从社会集体的视角来表达其分配正义诉求。这两种分配正义诉求之间很容易形成张力;要化解这种张力,个人和社会集体必须同时张扬其分配正义德性;个人和社会集体的分配正义德性需要在普遍有效的分配正义原则支配下才能并举;人类一直有建构分配正义社会的理想追求,但他们对分配正义的认识、理解和追求需要正确分配正义理论的引导。
热门推荐
  • 理查三世

    理查三世

    《理查三世》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描述了理查三世短暂的执政时期,该剧本被认为创作于大约1591年。这部戏剧有时被分类为悲剧(早期的四开本),但是更准确的分类应为历史剧,如《第一对开本》中作品分类。作品从《亨利六世第三部》展开故事情节,成为从《理查二世》开始的系列历史剧的结束。该作品是莎士比亚第二长的剧本,仅次于《哈姆雷特》,由于《第一对开本》中收录的《哈姆雷特》版本短于先前的四开本,因此《理查三世》是其中最长的剧本。剧本的长度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缺点,因为太长而很少被完整地表演,一些不重要的人物常常被删减。
  • 九州战尊

    九州战尊

    什么是最强?天尊算不算?什么是尊贵?天尊算不算?我是谁?身处九州之地,天下皆视我为,九州天尊。九州我统一定了,张王朝也留不住他,我说的!
  • 奸妃宫略

    奸妃宫略

    魂穿五年,权势熏天的老爹和新帝斗得风生水起。一不小心成了炮灰,还要进宫演无间道。不做贵妃,她宁可当个小女官,眼巴巴的盼着出宫的日子。后宫水深,皇帝有事没事招她两下,妃嫔们恨得肠子痒。阴谋算计接踵而至,谁都想给她小鞋穿。大爷的,慕容紫不干了,掀桌逆袭!奸狠毒辣?必须有样学样。心计手段?你们不是对手。当一群以皇后为首的疯女人处心积虑想把她往死里整时,她正和皇帝培养感情。只要搞定了这个男人,权势有,地位有,天下有,尔等都是渣渣。中途开挂杀狠后,杀恶妃,杀逆臣,杀尽一切挡路的人。
  • 桃林十三花又开

    桃林十三花又开

    在桃林里,少年对她许下承诺:“日后定不当言谢。”他给她一条项链,叫她长大就来寻他,她满心欢喜,心心念念着她的公子。待她长大后,江湖大乱,她有能否在这乱世里,寻得公子,少年又能否认出她来并实现他年少对她的承诺呢……
  • 我的世界之万人大穿越

    我的世界之万人大穿越

    因为一件波及全球的实验,使得近一万名玩家穿越到了《我的世界》中!主角林苍将会在游戏世界中和他的伙伴们展开什么故事呢?他们又会遇到什么危险与困难呢?赶紧来看看吧!(本作为作者处女作,请多多支持!)
  • 一夏晴深

    一夏晴深

    为了逃避从天而降的婚约,为了活成一个自由的古人,她不知天高地厚地去闯荡江湖,别了青梅竹马的少年行云,又遇到了玉树芝兰以多情自许的“无缺”公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那段被遗忘的记忆究竟属谁?谁才是那个与她许足三生承诺的人?
  • 新黑猫警长第一辑:重返童年

    新黑猫警长第一辑:重返童年

    眼睛瞪得像铜铃,射出闪电般的机灵;耳朵竖得像天线,能听见一切可疑的声音!对了,我就是黑猫警长!我用智慧、果敢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带领着白猫警士们消灭一切来犯之敌,侦破一个又一个案件,誓死保卫森林市的安全!黑猫警长的形象和故事已经在中国少年儿童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经典不会随时间的磨砺而黯然失色,只会在岁月的砺炼中愈加璀璨!你瞧!黑猫警长又出发了!全新的黑猫警长系列情节更加曲折、引人入胜,大家将会领略到黑猫警长利用高科技破案的风采,在错综复杂的故事中增长知识和智慧!
  • 豪门阔少妻管严

    豪门阔少妻管严

    波云诡谲的大宅院受过新式教育的女学生看似风流实则满腹心思的豪门阔少青梅竹马的留洋初恋温文尔雅的世家公子单纯善良的千金小姐妙手遮天的解语花看似平静的江北实则却是每个人都藏着揣测之意周旋在情感与文场的几个人在是非对错面前又该如何抉择
  • 我的位面轮回手机

    我的位面轮回手机

    宋荣浩与轮回空间签订契约,获得了重生的机会但是代价是在穿越各个世界内执行任务。有生化危机的电影世界,有火影忍者的动漫世界,连游戏世界都有!!!众契约者。他妈的是不是开挂了?根本契约者吧,你绝对是原著里的幕后大boss。宋荣浩当然不是普通的契约,他是个传说中的伏地魔。
  • 老板,有事相商

    老板,有事相商

    你相信一见钟情吗?就是那种见过一面之后就芳心暗许;开始想象结婚之后住在哪里,屋子里面是怎样的装修;如果有了小孩是男孩还是女孩,去读什么学校……但是你能够想到我仅仅只是在街上看到了他的后脑勺没错就是后脑勺然后就把他写进了我的生命里把这一辈子所有的事情都给安排好了只是没有想到这个后脑勺竟然是我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