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07700000002

第2章 抱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上篇】跟儒家学拿得起

登上高楼,远眺天际,正是踌躇满志,志存高远,高瞻远瞩,一腔抱负。人生,志向决定方向,格局决定高度;小溪只能入湖,大河则能入海。做事,要先立心中志向;成事,要先拓胸中格局。

1.帅可夺,而志不可夺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三军”,按周朝的制度,诸侯中大国拥有三军,这里泛指军队。要使一国的军队丧失主帅,是要经过拼死鏖战才可能实现的,是很难的事情,而在孔子看来,要使一个普通百姓丧失志气,却比夺取三军之帅更难。孔子这样强调,是为了说明志气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人不可没有志气,更不可丧失志气。一个没有志气的人是可悲的。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千万军马中夺敌帅首级如探囊取物。这是“三军可夺帅也”。

严颜宁死不屈,面不改色,“但有断头将军,无有投降将军。”这是“匹夫不可夺志也”。

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将可杀而不可辱。这是因为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如果人心不齐,其主帅仍可能被人抓去,而主帅一旦被人抓去,整个军队失去了领导人,也就全面崩溃了。匹夫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只要他真有气节,志向坚定,那就任谁也没有办法使他改变。

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岳飞,正是在金人入侵的动乱年代里,立下了“还我河山”的壮志,他一生征战沙场,死而后已。当岳飞率兵屡败金兵、建有大功的时候,有人赠送美人以示慰劳。岳飞说:“金兵未灭,难道是大将安乐的时候吗?”毅然将美女退了回去。宋高宗要为他建宅第、立家室,以褒奖他的赫赫战功,他又辞谢道:“金兵未灭,何以家为?”岳飞一生矢志不移,留下了千古美名。

这种宁死不屈的烈士事迹,可歌可泣,在历史上不胜枚举。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气节,志向不坚定,则很可能在关键时刻受不住诱惑或经不住高压而屈膝变节,成为人们鄙视的叛徒。

《山海经》(地理笔记,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中有个“精卫填海”的故事,说发鸠之山有一种鸟,头上有花纹,白嘴巴,红足,它原是炎帝的女儿,叫女娃,一次在东海游水时淹死,变成鸟,名叫精卫。从此它便每天叼着西山的木石去填东海,发誓不填平东海绝不罢休。还有一个故事也出自《山海经》,说远古时候有个叫刑天的,与最高统治者天帝斗争不息。

古代神话中的这类故事,都表现了人民崇尚志气的思想。

陶渊明在《读〈山海经〉》一诗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也是赞颂“匹夫不可夺志”的精神。

陶渊明自幼博览群书,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又不慕荣利。29岁时开始做官,想通过仕途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但由于东晋时代士族门阀制度的腐朽和官场的黑暗,他不能如愿以偿,其间几度做官又辞官,直到41岁时才做了有点儿实权的彭泽县令。可是只在任上干了80多天,又因为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自免离职,从此终生隐居不仕。陶渊明的志气,就在于不肯与东晋统治集团同流合污。

翻开中国历史,“匹夫不可夺志”的事例,实在多得不能尽书。

所以,志向的确立和坚守是非常重要的,是儒家修身的基本内容之一。一个人,什么都可以失去,唯独志气不能丢。

2.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你会过什么样的生活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论语·先进》

《论语·先进》中有一则孔子问其门生想成为什么人的故事:

子路先表示他的志向是要在3年之内,令一个贫穷危困的国家强大起来,并使人民好义。

有比较谦虚,他只希望能在3年内,使一个方圆六七十里的小国子民得到温饱。

华西公说他的志向是在诸侯祭祀时,当一位小相。

曾哲的志向却是在暮春时节,与五六个年轻人和童子六七人,简衣外游,放怀于山水,沐浴乘凉,歌咏而归。

孔子对他学生不同的想法都予以赞同,所谓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孔子是深知这一点的,他并不希望他的学生都去当官发财,成为显贵,他只是叹息着说:“我也认同曾哲的志向啊!”

你想成为什么人,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是成功人生的起点。

一名叫齐格的成功的推销员回忆了如下经历:

在做了两年半不是很出色的推销员后,我的职业戏剧化地有了180度的大转变,下面就是我的故事。

我参加了由梅里尔指导的全日制培训课程。那是一门很棒的课,但我早已忘记那些学来的特殊技巧了。一天晚上,我开车回南卡罗来纳兰卡斯特的家,准备一个晚餐展示会。我是很晚才回到家的,婴儿整夜哭闹。当早上闹钟响时,习惯的力量将我拉出了被窝。当时我住在一家蔬菜店楼上的小公寓里,我迷迷糊糊地看见窗外在下雪,而且地面已经落得有10英寸厚了,而我却要驾驶无空调的克莱斯勒汽车出门。那天早上,我像任何一个聪明人都会做的那样,又回到了床上。

当我躺下时,我开始意识到我从不曾误过或迟到过一次推销会。这时母亲的话也在耳边响起:“当你替人工作时,就得想方设法做好,做什么事都要全力以赴,要是不全力以赴,那就别做了。”《圣经》上也说:“我宁愿你是冰冷的或是火烫的。但你如果是温和的,我就要把你吐出去。”我迟疑着爬起来,开着车子向着查勒提出发,同时也是向着我不曾料到的一个全新的生活出发。

培训结束后,梅里尔先生将我留下,“你知道,我已经观察了你两年半的时间,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浪费。”

我有些惊讶地问他是什么意思。他解释说:“你有许多能力,你可以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甚至一个全国优胜者。”我飘飘然起来,但仍有点儿怀疑,就问他是否真的那样认为。他向我保证说:“我绝对相信,如果你真正投入工作,真正相信自己,你能冲破一切困难获得成功。”

说真的,当我细细品味这些话时,我惊呆了。你必须理解我当时的处境,才有可能意识到这些话对我有多大的影响。当我是个小男孩时,我长得很小,即使在穿得最多时也没超过120磅。我上学后,从五年级开始,放学后和周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运动方面也不是很活跃。另外,我还很胆小,直到17岁才敢和女孩约会,而且还是别人指定给我的一个盲目性约会。一个从小镇中出来的小人物,希望回到小镇上一年赚上5000美元,我的自我意识仅限于此。现在突然有一个受我尊敬的人对我说“你可以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所幸的是,我相信了梅里尔先生,开始像一个优胜者一样思想、行动,把自己看成优胜者。于是,我真的就像个优胜者了。

梅里尔先生并未教很多推销技巧,但那年年底,我在美国一家拥有7000多名推销员的公司中,推销成绩列第二位。我从用克莱斯勒车变成用豪华小汽车,而且有望获得再次提升。第二年,我成为全州报酬最高的经理之一,后来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地区主管人。

齐格遇到梅里尔先生后,并没有获得全新的推销技巧,也不是他的智商提高了,只是梅里尔先生让他确信自己有获得成功的能力,并给了他目标和发挥自己能力的信心。如果齐格不相信梅里尔先生,梅里尔先生的话对他就不会有什么影响。

有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优秀的闭门弟子。

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烛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烛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紧说,“您的思想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慢地说,“我需要一位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助手尊重地说,“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都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毫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了,不知道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其中深刻的寓意却让人感慨至今。如果你坚信自己是一个非凡人物,并付诸努力的话,终会获得成功、幸福、健康,完成有价值的目标。

3.面对质疑,自己的路要自己走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述而》

对于冷嘲热讽,孔子反问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这不正是君子的风范吗?

孔子周游列国,想把他的政治主张加以推广,结果却处处碰壁。在周游的途中遇到的许多人,如城门的看门人、耕田的农夫等,都对孔子表示不理解,甚至冷嘲热讽。

一次,子路外出办事,因晚归而在城外过了一夜。

第二天清晨进城,守门人问他:“你从哪里来?”

子路回答说:“我从孔丘那里来。”

守门人便挖苦道:“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还要去做的人吗?”

还有一次,孔子与弟子找不到渡口,见路边有两个耕田的人,便叫子路去问渡口在哪里。

这两个耕田的人,一个叫长沮,一个叫桀溺。子路先向长沮打听。长沮问子路:“那位驾车的是谁?”

子路说:“是孔丘。”

长沮又问:“是鲁国的那位孔丘吗?”

子路回答:“是的。”

于是长沮便讥讽道:“他不是‘圣人’吗?难道还不知道渡口在哪里?”

子路见长沮如此态度,便去问桀溺。

桀溺问:“你是谁?”

子路回答:“我是子路。”

桀溺又问:“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

子路回答:“是的。”

桀溺便说:“社会纷乱就像滔滔的洪水一样弥漫,谁能把纷乱的社会变革过来呢?与其跟着像孔子这样躲避坏人的人东奔西走,倒不如跟着我们这样避于世外的人隐居不出来呢!”

说完,便不再理会子路,自顾耕田了。

这样的事例很多。然而,孔子并不因为人们不理解他、嘲笑他而生气、怨恨。他懂得冷静地面对嘲笑,懂得如何在嘲笑中认可自我。他认为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虽然一时不能被人理解,但时间将会证明一切。

子路碰了长沮、桀溺的钉子之后,回去告诉了孔子,孔子说:“人总该有责任的,怎么能自顾隐居山林跟鸟兽同群呢?我不去跟人群打交道,又跟谁去打交道呢?如果天下有道,我也就不必如此栖栖惶惶,同你们一起寻求改革了。”

然而大多数人却无法做到这样的豁达,他们在不被人肯定的时候往往容易自我否定。一旦遭到较大的打击和失利,马上就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抱怨自己的处境,降低自己的目标,甚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其实,除非你放弃自己,否则,没有谁可以真正让你一无所有!

即使别人再强势,剥夺的也只是你的某一个或者某一段时间的机会,那些压迫性的影响仅能让你暂时没有收获。此刻的你,只要不是自己仰身倒下,一定还有更多的选择在等待你的尝试。

贝多芬在被世人认可之前,曾拜在交响乐之父海登的门下学习。和大多数学生不同的是,贝多芬并未被老师头顶的光环所威慑,反而总想进行一些突破性的尝试,改变古老的、墨守成规的创作乐风,让音乐解脱束缚。由于彼此固执己见,贝多芬和海登经常争吵不休。而率直的贝多芬觉得并未从老师那里学到更有用的技巧和方法,于是他就在独立创作的《第二交响乐》上只写上自己的名字,按照常规,他创作的曲谱也要写上海登的名字。这让海登十分恼怒,于是辞退了这个胆大妄为的学生。

然而,就像贝多芬所说:“一匹奔腾的骏马绝不会让苍蝇叮了几口后就裹足不前!”面对众人的批评,尽管充满了痛苦和困惑,贝多芬还是坚定地选择了搏击和对抗,让新音乐的风格蓬勃发展。

再次出发后,贝多芬不断进行音乐革新,然而他招致的攻击也越来越多。但他没有花费时间去争辩和苦恼,而是跳过这些苛刻的指责,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谱写出更多、更优美的乐章,赢得了世界的尊敬与热爱。

所谓时势造英雄,就是一个人跟随命运的波浪,把握机遇而创造成功。也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自己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因此,当你想获取别人的肯定时,首先必须提升自己的价值,让你从平凡中脱颖而出。要知道,即使轻渺如一阵细风,但你永不放弃,一路积累能量,最后就是高山大河也会被你的凶猛折服。

不被人承认的时候,我们虽然没有光环,但是我们有尊严、自信和乐观。当你低调地走过一段压顶的荆棘后,曾经布满伤痕的躯体就能更强壮,你就可以昂起头,用淡然的微笑对抗那些永远都存在的大小伤害了。

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创始人托马斯·沃森创业之前,曾在现代商业先驱约翰·亨利·帕特森的公司工作。当他刚在公司取得良好业绩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却遭到谗言陷害,被帕特森解雇。在那个难熬的时间里,沃森得到的帮助和安慰非常有限,但他强打精神,让自己用最好的状态和充分的准备应付未来的全新挑战。夜深时分,他总是一遍遍地告诉自己:“我可以重新再来!我要创造另外一个企业,一定要比帕特森的还要大!”

后来,沃森果然让这个夜晚的誓言成为现实。

一个人如果面临挑战和烦恼,最好的应对不是絮叨和抱怨,更不是无限夸大它的不良后果,而是应该安静下来,想一想最坏的结果是什么、目前的状态进入了哪个程度、怎么改变眼前的不利。只有不被这些琐碎的挫折击败,压力才可能减轻。

现在,仔细回顾自己走过的日子,就会发现,那些当初对你不信任或敌视你的人,其实对你的影响大多是积极的。试想,如果这个人当时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他的话语虽然冷酷无情,却能让你看到自己的不足,及时作出调整,得到一个良好的经验,为将来储存必要的能力;如果这个人的判断完全偏差,那么我们损失的只是短暂的利益,我们甚至还可能因为别人的轻视而激发自己的斗志,创造出奇迹!

无论如何,只要不因为别人对自己的不良评价而主动放弃,你就是一个胜出者。

4.从身边做起,不要好高骛远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

樊迟问什么是明智,孔子说:“致力于人世间该做的事情,对鬼神报敬而远之的态度,这就可以说是明智了。”樊迟又问什么是仁。孔了说:“有仁德的人总是先付出艰苦的努力然后才有所收获,这就可以说是仁了。”

在“智”的问题上,孔子表现了现实而理性的精神,一方面是“务民(人)之义”,着眼于人间事;另一方面是“敬鬼神而远之”,对于搞不大清楚的事情,既不轻易相信,也不盲目否定,姑且把它放在一边存而不论。前一方面是现实的精神,后一方面是理性的精神。为什么要这样呢?在《先进》篇里,当子路问怎样侍奉鬼神时,孔子作了明确回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连近在眼前的人都没能侍奉好,谈什么侍奉好远在天边的鬼神呢?

凡事从眼前做起,从身边做起,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异想天开。

“智”的问题上是这样,“仁”的问题上也是这样。

所以,当樊迟问什么是“仁”时,孔子作出了“先难而后获”的回答。而且不仅这次这样回答。还有一次,樊迟跟随孔子到舞雩台下去游览,当他问孔子怎样才能提高道德修养时,孔子照样回答说:“问得好!先事后得,非崇德与?”(《颜渊》)意思是说,先做事后收获,这不正是提高了道德修养了吗?

先难后获,先事后得,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没有耕耘,哪来的收获?

勤劳的农民知道在春天播种,成功的人则知道先拟定计划,为自己找寻成功的契机。

有些人不喜欢做计划,因为他们觉得大多数的计划常常还来不及完成就中途夭折,不如走一步算一步,反正船到桥头自然直。所以说,这种人大都是“光有想法,没有做法”。

有些人可不这么认为。他们相信做了计划之后,才有明确的目标,方向才不会走偏,万一中途有变卦,计划可以再修改,即使最后没有百分之百到达目的地,但至少完成了大半,“如此,你知道你的距离还有多远,总比站在原地好!”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如是说。这种人坚持“先要有作法,而后,想法就会逐一实现”。

的确,盲目而没有焦点,很容易让人走上岔路,白费力气。

你不妨观察农民施肥的方法,他们在什么地方施肥,什么地方的农作物就会生长得特别茂盛。如果他们将肥料乱撒一通,结果就是该撒到的地方没撒到,不该撒到的地方(譬如杂草区)却特别肥沃。

行为学专家魏特利博士曾经指出,一个人想要成功,通常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第一,先要拥有梦想,并把梦想写成明确的目标与计划;第二,融入知识,放进技术、经验与知识;第三,全力以赴,不要犹豫,立即行动。

魏特利博士观察,缺乏明确目标和动机的人,由于背后没有强大的信念支撑,每当困境来临的时候很容易就被瓦解。

计划是一种积极的行动力,它可以让你集中心力专注于目标上,避免受外界打扰。

譬如,有些人非常容易见异思迁,很多不相干的事都想凑一脚,结果却忘了自己原先设定的目标。当你心有旁骛的时候,赶紧把你的“计划”拿出来,贴在最醒目的地方,这样就可以提醒你立刻回到轨道上,把那些无关的杂事一律抛开。

记住,心不在焉绝对无法让你完成任务,所以,一定要保持专心,不让注意力分散到其他的事。

每年年初,张先生总是不忘在记事本上为自己定出一年内要达成的目标。通常他的计划包含三大项:财务,今年预期的收入;事业,包括晋升、专业训练与进修;健康与家庭。

从小张先生就很懂得替自己做计划。他的家境很穷,父亲是个连字都不认识的仓库管理员。但是张先生靠着自食其力,他不仅顺利念完大学、研究生,而且一口气拿到七、八张和会计、保险、管理相关的专业执照。

隔了两年,另一家公司来挖角,待遇足足是他原来的两倍,张先生却不为所动,坚持留在原地。不久,他的老板知道这件事,注意到这个年轻人的潜力,而公司正好面临改组,便将他晋升为亚太区财务主管。那年,张先生才26岁。

之后,张先生将事业阵地转移到台湾,历经福特汽车财务长、美商瑞泰人寿财务长,一直做到副总经理。观看张先生事业发展的曲线图,不难发现他充分发挥了会计人“精打细算”的特色。“我对人生每个阶段都有很周密的计划,算得很精确,但是绝对不夸张。”他满足地说道。

从小到大,张先生始终谨记着一句座右铭:“绝对不要浪费任何一分钟在无价值的事情上面。”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知道何时该选择“要”与“不要”。

他说,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需求都不一样,有些在别人看来很有价值的事,对自己可能是一文不值。譬如,在他们这个行业挖角、跳槽的风气很盛,很多人看到的只是一时的利益,忘记长远的目标,虽然赚到了钱,却失掉方向感。对他而言,这种没有目标的人生,不是他要的人生。

农民耕耘田地需要力气,你的人生目标当然也需要你努力去灌溉,给予充足的养分,才能结出果实。很多人在果树的种子刚刚埋下去的时候,就开始计算自己可以有多少收成,忘记在栽培的过程中需要定期除草、施肥。重点是,计划拟订之后绝不可偷懒,否则,最后还是一事无成。

5.正确的世界观,是确立目标的前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在人性善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对君子的认识。

春秋战国时期的宓子贱,是孔子的弟子,鲁国人。有一次齐国进攻鲁国,战争迅速向鲁国单父地区推进,而此时单父地区正由宓子贱治理。当时正值麦收季节,大片的麦子快要成熟,不久就能收割入库了,可是战争一来,眼看到手的粮食就要被齐国抢走。当地一些父老向宓子贱提出建议,说:“麦子马上就熟了,应该赶在齐国军队到来之前,让咱们这里的老百姓去抢收,不管是谁种的,谁抢收了就归谁所有,肥水不流外人田。”还有的说:“是啊,这样可以增加我们鲁国的粮食,而齐国的军队也抢不走麦子做军粮,他们没有粮食,自然也坚持不了多久。”

尽管乡中父老再三请求,可宓子贱坚决不同意这种做法。过了几天,齐军一来,把单父地区的小麦一抢而空。

因为这件事,许多父老埋怨宓子贱,鲁国的大贵族季孙氏也非常愤怒,派使臣向宓子贱兴师问罪。宓子贱说:“今年没收到麦子,明年我们可以再种。如果官府这次发布告示,让人们去抢收麦子,那些不种麦子的人就可能不劳而获,得到不少好处。单父的百姓也许能抢回来一些麦子,但是那些趁火打劫的人以后便会年年期盼敌国入侵,民风也会变得越来越坏。其实单父一年的小麦产量,对于鲁国实力的影响微乎其微,鲁国不会因为得到单父的麦子就强大起来,也不会因为失去单父这一年的小麦收成而衰弱下去。但是如果让单父的老百姓,以至于鲁国的老百姓都有这种借敌国入侵来获取意外财物的心理,且这种侥幸获利的心理难以整治,这才是我们几代人的大损失呀!”

宓子贱自有他的得失观,他拒绝了父老的劝谏,让入侵鲁国的齐军抢走了麦子。他认为这样舍去的只是有形的、有限的那一点点粮食,而得到的却是彻底消除民众存有的侥幸得财得利的心理。

很多先哲都明白得失之间的关系。

柳下惠是鲁国的大夫,曾任士师,三次被国君免官,可他却不走。故此《鲁论》上记载说:“柳下惠,担任士师,三次被罢免。”

有人对他说:“你怎么不离开鲁国呢?”他回答说:“正直清白地做官,到哪里去不会被多次罢黜?没有正义感地做官,又何必离开自己的国家?”孟子说:“柳下惠被免了官也没有怨言,穷困了也不显出可怜的样子。”

因为他明白要做一个清白正直的人,势必会遭到邪恶势力的嫉恨,而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但即便是个人利益遭受损失,也不能放弃自己的主张。他看重的是自身的修养,而并非一时一事的得与失。

所以说,你的取舍,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你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假如一个青年人为了一点眼前利益就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做出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他们哪里还有脸去面对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仅为了满足一时的欲望和快乐而置一生的名誉于不顾,这种做法明智吗?这世上最可悲的事,就是一个人违背自己的良知和意志,去做他本不愿做的事。

凡是能成就大事的人当他们遇到重要的选择时,一定会仔细地考虑:“我到底应该把精力放在哪一方面呢?怎么做才能既不使我的品格、精力与体力受到损害,又能获得最大的效益呢?”

一个人在世上有许多职业可以选择。即使从事掘沟渠、开煤矿、搬砖石、砌瓦片等比较辛苦的工作,也不应该去做那些有损人格、妨害自尊、违背天良、牺牲快乐、违背情理的事情。

6.怨天尤人,不如接纳现状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孟子·公孙丑》

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不要把自己不成功的原因都归结到现实太黑暗上去,很多人只是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其实现实不像你想得那样“伸手不见五指”。社会当然不会是绝对公平的,但是这不意味着你就失去机会和权利,只要你直面现实,用积极的心态去承受、去改变现状,就会得到公平的待遇的。

不管你遭受了怎样的不公平,生活还要继续,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接纳生活、平静心态、暂且忍耐现状,终究会看到胜利的曙光。

如果说贫穷是父母的错,那同样是贫穷的父母,为什么有的穷孩子就能成功,而你就一事无成呢?照此推理,你的父母是不是应该抱怨他们有个不争气的孩子呢?所以,穷不是你的错,同样也不是你父母的错。

有的人天生富贵,含着金汤匙出生,自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上的是最好的学校,浑身上下全是名牌,从来不为生计发愁,想创业就有资金支持他,失败了也无所谓,更让人羡慕的是还有一大笔钱等着他去继承……

有的人却是自打娘胎起就没有过好日子,连一个鸡蛋都吃不上,家徒四壁,一穷二白,别说娱乐了,连温饱都成问题,想靠知识改变命运,却连学费也交不起,父母亲又会突生重病欠一屁股债……

这时候你可能最埋怨父母,你不明白同样是父母,为什么人家的父母就能赚到钱,而自己的父母却把日子过得无比艰难?为什么自己的父母一点儿本事也没有?甚至你还埋怨父母为什么把你带到这个世界,既然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快乐,那干脆就不要把自己带来,来了也是受罪……

当然,你的抱怨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还年轻、还无奈,人生的压力、社会的压力压得我们抬不起头来,看着别人五光十色的生活,你的生活只是一片灰暗。你可能会因为穷而自卑,可能因为穷而失去朋友,失去心爱的恋人,也可能因为穷使得别人看不起你,总之因为穷使你承受了很多很多的压力,所以,你当然有理由抱怨,可是抱怨有用吗?

的确,贫穷不是你的错,但是你无法选择出生的贫富环境,也许你前世是富人,富得失去自由,富得十分痛苦,所以今生让你做穷人,让你好好去体验生活,寻找你丢失的东西。

相信自己,也许正是因为你的穷,才让你看清楚人的本性,领悟到用金钱无法衡量的财富;也许正是因为你的穷,才让你看透了生活的实质,明白了人生的真谛。所以,不要觉得穷是耻辱,穷不是错,堕落才是罪过。千万不要在意别人怎样看你,最重要的是你要相信自己,看得起你自己。

常言道,“十年河东转河西,莫笑穷人穿破衣”。无论你现在有多么贫穷,也无论别人现在有多么富有,谁又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所以,不要因为穷就怨天恨地,抱怨父母,这比穷更可悲。

世界上穷人那么多,你也只不过是其中之一,再说穷也不是终身制的,“就是一片树叶掉在地上,也有翻身的机会”,很多穷人不是也变成富人了吗?很多富人也不是生来就富的,因此,你又何苦自甘堕落、意志消沉。穷人一样有志气,穷人一样可以出人头地。

曾任美国副总统的亨利·威尔逊,写过一本自传,书中他这样写道:

当时我们家很穷,当我还是个小小的婴儿时,贫穷就露出了狰狞的面孔。我知道穷的滋味,当我向母亲要一片面包而她连一点儿面包屑都没有。我承认穷,但我不甘心。可以说,我一生所有的成就都要归结于我这颗不甘贫穷的心。为了改变贫穷的命运,我决定到外面的世界去。才10岁我就独自离开了家,给人家当了11年的学徒工,不过每年我可以接受一个月的学校教育。11年艰苦的学徒生涯,为我换得了一头牛和六只绵羊的报酬,价值几美元。我21岁了,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在娱乐上花过一分钱,每个美分都是经过精心计算的。刚过完我的21岁生日,我就带着一队人马去采伐大圆木,那地方人迹罕至,条件极为艰苦,但是我从来没有放弃过。每天,我都在太阳上升之前起床,然后一直工作到星星出来为止。这样一个月后,我获得了六个美元的报酬,六个美元在当时对我来说真是天文数字,每个美元就像月亮一样闪闪发光。

我从来没有忘记要摆脱贫穷的诺言,我绝不会做贫穷的俘虏,所以我不会让任何一个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溜走,我要竭尽全力地摆脱贫穷。你知道吗?在我21岁之前,我想方设法读了1000本好书,这是个艰巨的任务,但我做到了。

辞了伐木工的工作后,我步行到100里之外的内笛克学习皮匠手艺,整个旅途我只花了一美元六美分。一年之后,我已经是内笛克辩论俱乐部里的一个佼佼者了。

后来,我发表了著名的反奴隶制度的演说;又过了几年,我与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查尔斯萨姆纳一同进入了国会;再后来,我成为美国的副总统。此时,贫穷早已离我远去。

我所面对的贫穷不是选择,而是命运,父母的结合命定了我穷困的开始。但我得感谢我的贫穷,它催我奋进,我的成功应该归功于它。我感谢我的父母,当然,我的父母也为我感到骄傲,一个穷孩子终于梦想成真。

威尔逊用现在的话来说,明显一个穷二代,甚至连穷二代都不如,但是他从来没有让贫穷熄灭自己内心的火焰,没有在贫穷中自甘堕落,他不甘贫穷的勇气将他推上了议员和副总统的显赫地位。

所以说,如果你陷入困境,不要一味抱怨那是你父母的错。你没有名牌的衣服、没有高档化妆品、没有LV不是你父母的错,他们能够把你养大再送你上大学已经很了不起了,你应该为他们感到骄傲和感谢。

7.只有自己才是靠得住的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孟子·离娄上》

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有一个关于鹰与箭的故事。箭非常羡慕鹰,因为鹰能长久地在天空中翱翔。有一天,鹰又展翅高飞,是那样潇洒自如。这时,箭也“嗖”的一声腾空而起,从身后超过了鹰。箭非常高兴,可还没等它好好享受飞翔的快乐,便一头向下栽去,重重跌落到地面上。箭十分沮丧,它不解地问鹰:“我也能飞,你看,我也有羽毛,可为什么我不能像你那样在天空飞得那样自由、那样长久呢?”

鹰看了看了箭的“羽毛”,笑着回答说:“你之所以能飞,是因为靠着别人一时的支持,而我凭借的是自己的力量!”

在现实生活中,像箭这样的人有很多,并且很多人也希望变成像箭这样的人,正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有“靠山”的人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古今中外皆有,他们都曾倚仗靠山盛极一时,虽然没有真才实学,但却身居高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趾高气扬,比如明朝大太监魏忠贤的那一大群干儿子、孙子等,但好景不常在,最终随着靠山的倒下,他们也是“树倒猢狲散”,徒留笑柄。

别人的支持是不可靠的,也是不长久的,就算是亲爸爸也不能让你靠一辈子。如果你只有让别人扶着才能站立,那你就是阿斗,就是诸葛亮再世也扶不起来!如果你不通过自己的实力来站稳脚跟,而是选择了“靠”别人,那是要付出代价的,可能尊严的代价有些人根本不在乎,那命运呢?你的命运永远掌握在别人的手中,永远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比尔·盖茨这样说过:“依赖的习惯,是阻止人们走向成功的一个个绊脚石,要想成就大事,你必须把它们一个个踢开。只有靠自己取得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这是一位成功者的肺腑之言,依赖确实不可取,它是一种习惯和逃避,是一种安慰和懦弱,可以消磨一个人的进取之心和直面困难的勇气,依赖越久,危害便越大。这就好比一个吸食毒品的人,一旦上瘾,很可能便会毁掉自己,并很难再重新站立起来。

所以重新认识自己并认识这个社会吧。当你走进社会,你会发现身边有很多人条件无比优越,他们不用努力就具备很多东西,比如房子,而你可能工作一辈子也买不起一套房子。很多大学生是农村娃,当他们来到繁华的城市后,周围的一切都让他们感到如此的不适应。

一位女大学生说:“从山沟里跨进大城市里的大学,我浑身上下冒着土气。没有学过英语,不知道麦当娜是谁;不会说普通话,不敢跟人交流,不敢在公开场合讲一句话,更不敢上台演讲;不懂得烫发能增添女性的妩媚;不会电脑……非常羡慕其他的同学,他们好像都很有钱,穿着明星才穿得起的名牌;用着最时尚的手机;拎着最高级的电脑;有的同学开着车来上学;还有的同学父母都为他买好了房子……”

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痛苦,跟别人一比,我们真是“一无所有”。我们想要的一切都必须得自己挣,我们的父母没有权、没有钱,给不了我们更多的物质上的东西,也没有一个可以靠的亲戚让我们走走后门。

一句俗语众人皆知,那就是“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不错,人生在世,总要或多或少地依靠外界的各种帮助,不但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如师长的教诲、朋友的关爱和社会的鼓励等,这些都可以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顺利。可是,这些外界的帮助只是辅助性的,也只是暂时性的,只有我们自己才是永远靠得住的,也只有靠自己我们心里才能踏实。

小时候老师曾讲过一个“懒小孩”的故事。说有一对夫妻一直没有孩子,年纪很大才有了一个儿子。老夫妻对儿子十分宠爱,他说什么就是什么,结果导致他很小就养成了懒惰依赖的习惯。有一天,老夫妻有重要的事情要办,不得不出门一趟,最快也得一个星期才能回来。

他们实在放心不下儿子,他一个人在家吃什么呢?老夫妻想来想去,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们做了一张很大的面饼,挂在儿子的脖子上,临行前再三嘱咐儿子说:“你饿了就咬一口面饼。”儿子连连答应。

一个星期后,老夫妻急匆匆地赶回来,却发现儿子竟饿死了,而饼还有半个没吃完。原来儿子只吃了脖子下面的一部分面饼,因为不会用自己的手去转一下面饼,最后看着近在脖边的面饼而活活地饿死了。

记得当时老师讲完这个故事后,我们都哄堂大笑,觉得这个小孩实在是太笨了,哪有这么笨的小孩呢?这个故事肯定是假的。其实老师只是想告诉我们不要养成懒惰、依赖别人的坏习惯罢了。

然而,进入社会之后,越来越发现这个故事的现实意义了。不错,生活中的确有“背靠大树好乘凉”的现象,可也别忘了还有“靠山山倒、靠人人跑”的事实。

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与其把自己生活的主动权系在别人手里,不如自己努力,管好自己的事,培养自己独立自主的能力,做到独当一面,那样,无论怎样风吹雨打,你都将屹立不倒。

还是让我们牢记陶行知先生的那句话:“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同类推荐
  • 沉思录

    沉思录

    本书由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 人生十修

    人生十修

    本书中,星云大师鼎立推荐了佛家的十修偈语,大师就普通大众所关心的财富、教育、健康、家庭、成功等人生课题展开的的真理和智慧。书中,作者循序渐进、通俗易懂地引领读者亲炙大师真诚与慈悲的人文关怀与生命关注,而透过本书精辟而又易于为普通人接受和理解的分析,又可提供给现代人更宏观的视野以及更深层的省思。
  • 道德客观性及其限度:伦理学与政治哲学的边界问题研究

    道德客观性及其限度:伦理学与政治哲学的边界问题研究

    《道德客观性及其限度:伦理学与政治哲学的边界问题研究》讲述我们生活在一个价值碎片化的时代,当代哲学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寻求道德客观性,但都陷入理论困境之中。这说明伦理生活包含有无法合理解决的价值冲突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事实,而不是为了理论的一致性而应该清除的东西,从而要求伦理学调整对自己的本性与限度的理解,重新思考伦理学与形而上学以及与政治哲学的边界与关系问题。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

    本书分为两部分:《孟子与滕文公》、《孟子与告子》。在这本书里,南先生对于中国历史上对人性善恶的辩论做了令人信服的裁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人应有的立身、处世精神,结合历史上正反两面的实例,进行阐发。读来意味深长,令人警醒怵惕。
热门推荐
  • 赢在恰到好处

    赢在恰到好处

    没有人否认精明强干者藐视陈规旧俗,也没有人否认天才都有一定的叛逆性,但任何事都不能做得太过分。为人处事如果太过分,就容易走极端。一个易冲动、爱走极端的人,不仅不会取得成功,而且会把已经取得的成功葬送掉。所以,永远不要走极端,要恰到好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夜雾下的银杏

    夜雾下的银杏

    我在建设路口碰到刘立红。她应该是回娘家,和我同方向。当然,我也是回娘家。我叫她,她有点惊讶,认出我后有种不太高兴的不自然。闲闲地还没拉扯两句,她就丢下我走了,说的是:“我去一趟家乐福,要买点东西。”我目瞪口呆地盯着她急匆匆的背影,去家乐福?最近的家乐福还得从建设路至少坐两站公交呢!她趿着一双塑料拖鞋,穿着一套洗得有点发灰的睡衣裤。这种打扮,去家乐福?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她。当时我们刚过三十三岁。她是子弟小学的尖子生,当年是以中考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进入我们班的。我不是子弟小学的,只听说过她曾经的传奇,所以后来有幸和她同桌,还暗自开怀过。
  • 无出路咖啡馆

    无出路咖啡馆

    一个独自在芝加哥读书的中国女孩,生活拮据,靠打工和微薄的奖学金勉强维持生活,一次偶然她与美国外交官安德烈一见钟情,两人迅速陷入热恋当中。出人意料的是,他们的爱情并不一帆风顺,而是阻力重重。这都源于她中国军人的背景,使得这场恋爱成为美国安全部眼中潜在的政治隐患。FBI不厌其烦的调查让她丢掉了中餐馆的工作,迫于窘困,她开始质疑自己对安德烈的感情动机。此时,艺术瘪三里昂的出现为她带来一抹中国式的慰藉,她开始摇摆于两个男人之间,背叛与留恋,迷惘与痛苦,她该如何寻找自己的出路?
  • 专家诊治肝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诊治肝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介绍肝病的基本医学知识;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
  • 传奇族长

    传奇族长

    新书《我真是族长》已发,大家把推荐投给新书吧!我是简介分割线……种族之间并没有真正的残忍和暴虐,有的只不过是一个族群的生存和繁衍。一个陌生的灵魂,带着一方洞天至宝,降临到了这片莽荒大地,成为一座小部族的族长,带领部族执掌一域,从弱小到强大,开始了漫漫征伐路。
  • 执节

    执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管人用人有心计

    管人用人有心计

    本书正是一本讲解如何用人管人的参考书,从以下六个方面介绍了用人管人的重要心法。一、把人才看作企业的无价之宝,立足于企业的根本,选择适用的人才。二、全面考察人才的能力,将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力。三、主动与下属交流,通过积极的交流方式达到高效沟通,进而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四、员工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报酬,还需要一定的精神食粮。
  • 云州物语

    云州物语

    如果明智光秀没有谋反,那么织田信长的天下布武会走到哪里?如果明智光秀没有谋反,那么丰臣秀吉的聚乐第会建在哪里?如果明智光秀没有谋反,那么德川家康开府的地点会在哪里。。。。。。穿越变身为明智光秀的儿子,见证战国第一叛徒的传奇人生吧。
  • 花花校园之女生寝室

    花花校园之女生寝室

    刘诗涵,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平凡而不普通的女高中生,她,希望好好读书,从未将儿女情长绕上心头。但是因为偶然的意外,爱情来敲门,为了坚持自己的想法她被驱逐,又被接纳,小小的心灵受创……何依依,性格开朗外向,愿意跟所有的人交朋友,但是背后总是藏着自己的小九九。为了让自己在寝室里有一席之地,她不惜出卖自己的朋友,在女生之间挑拨离间。为了爱情也可以恩断义绝。她不愿意随遇而安,只相信事在人为。叛逆的少女时代,热情的校园学生,喧闹的女生寝室密语不断。女生间的矛盾,学生间的纯爱,看似复杂,实则简单的青春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