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09200000004

第4章 第三课 求全之隙——国学中的“留白”之道

即便是不懂画的人,也能一眼看出中国画和西洋画最不同之处:西洋画,满;中国画,空。

一张画纸,画得满满当当不留一点空白,是西洋油彩画;

一张画纸,寥寥数笔丹青于白宣之上,是中国画。

梵高浓墨重彩成为惊艳传世之作,齐白石水墨丹青也是画界传奇。

西方的热情,中国的素雅。一张五彩,映出的岂止山水草木?那其中,更有处世的方圆之道。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余白,有些地方,注定要着墨少一点,否则,它会抢了关键之处的风头。

“留白”是国画艺术中很重要的一种手法。有了“留白”,欣赏者在书画面前就有了信马由缰的想象空间。人生也是如此,圆满的人生只是一种美好的追求,与其苛求完美,不妨借鉴“留白”的艺术。

人生总需要“留白”。正是那些人生的“留白”,让你看起来更为丰富。一个会布局的人,永远不会把人生塞得太满。

1.大成若缺,不完美才是人生

物生而有嗜欲,好盈而忘阙,一损一益,自然之理也,吾亦将守吾阙者焉。

——曾国藩

老子说:“大成若缺。”世上没有终极的完美,完美只存在于人的想象当中。而不完满则普遍存在,它代表着一种缺憾,一种距离,一种客观事实。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缺憾和距离,我们才会不断追求,不断丰富,不断完美。

台湾作家林清玄的《学插花》讲述的是日本插花的技术,读来让人意味深长。林清玄的一个朋友在日本学插花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老师每次插花不是1朵、3朵、5朵,就是7朵、9朵,没有一次是偶数。朋友不解地问:“中国人崇尚双数,双双对对更显完美,你们插花为什么只是单数?”

老师给出了答案:单数插出来的花叫“生花”,就是有希望的花,由于不圆满,才显得更有希望;双数插出来的花是“死花”,因为太满了,所以没有了盼头。

“生花”与“死花”暗合着日中则昃、月满则亏的人生哲学,曾国藩堪称精于此道的典范。

事业亨通、福禄周全、门祚鼎盛之际,曾国藩常以盈满为戒,将书房取名为“求阙斋”。阙者,空也,缺也,并专门著文《求阙斋记》,时时警醒自己:“物生而有嗜欲,好盈而忘阙,一损一益,自然之理也,吾亦将守吾阙者焉。”同时,他通过家书谆谆告诫家人:“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有孤虚,地阙东南,未有常全而不缺者。众人常缺,而一人常全,天道屈伸之故,岂若是不公乎?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

圆满的人生只是一种美好的追求。追求圆满并无过,倘若直道而行,倒可提升人生的品位。只是,许多人为了这个圆满而不择手段,反而走向了圆满的反面。即便我们不能像曾国藩一样自觉求缺,至少也应该明白缺的道理,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走向希望。

魔术逃生大师胡汀尼身负绝技,无论锁的结构有多复杂,他总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破解,而且屡试不爽。

为此,他甚至向世人宣告:“我能在60分钟之内打开任何一把锁。”这句话让一个充满智慧的小镇上的居民知道了,他们决定给胡汀尼一点儿苦头尝尝。

小镇的居民们筑造了一座极其坚固的铁笼子,并配上了一把超级铁锁,去挑战那位逃生大师。胡汀尼接受了挑战,他自信满满地发挥起他的绝活,用让人眼花缭乱的工作手法向这把大锁发起攻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30分钟,45分钟……可胡汀尼就是没有听到自己所希望的锁簧弹开时“啪”的那一声响动。他十分紧张,但仍旧不死心,60分钟过去了,锁仍然没有反应。胡汀尼绝望了,他决定放弃,于是疲惫地靠在铁栏门上休息,却只听“吱”的一声,铁门被他一靠,竟然打开了。

事实上,铁门一直没有上锁,超级大锁只是个骗人的摆设。因为没有锁上,所以也不可能打开,这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不是追求一小时开锁的完美,胡汀尼也不会心无旁骛地执著于开锁而忽视了细节,他只是被“圆满”锁住了心而已。

人生的方向只有曲线、波浪线、抛物线,没有直线;人生的道路只有逗号、破折号、感叹号,没有句号。历来大有建树者,正是缺憾展现出了他们绚丽彩虹般的业绩。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方一个叫圣雷昂的村子,由于父母都是农民,法布尔的少年时期是在贫困和艰难中度过的。不过他非常喜欢观察虫子。后来,法布尔为了研究虫子,搬到了欧宏桔附近的塞西尼翁村,举家迁居小镇边缘,买下了一栋意大利风格的老旧民宅和一公顷的荒地定居。

虽然这片荒地满是石砾与野草,但法布尔希望拥有一片自己的小天地观察昆虫的心愿终于达成了。他用故乡的普罗旺斯语将园子命名为“荒石园”,也就是多石荒地之意。

在这里,法布尔可以不受干扰地专心观察昆虫,并专心写作。随后,《昆虫记》的首册出版。接下来,法布尔以约3年1册的进度完成了全部10册的写作,他也在这里度过了自己晚年的30载岁月。

有邻居曾不解地问他:“别人都住到巴黎繁华的街区,过悠闲的日子。你在几条虫子身上耗费了大半生,不觉得遗憾吗?”

他淡淡地回答道:“人不可能事事都圆满,有得有失才是真正的生活。我在生活上确实过得不舒坦,但我在与虫子打交道时找到了乐趣。”

这些写虫子的书一版再版,先后被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正是法布尔没有享受到普通人欢乐的缺憾,让他获得了这样巨大的成功。

人生必定有许多缺憾,有缺憾才有真正的生活,有真正的生活必定会留下辉煌和美丽。

正如硬币有正反两面,人也会有优点、缺点,没有谁能够成为真正完美的人,因此,我们实在没有必要用短暂的光阴去盲目地追求完美。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缺陷:外貌上的,性格上的,经历上的……当一个人懂得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时,他才能真正地成熟起来。

2.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

——《菜根谭》

老话常说: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在人际关系中,可不要小看这一线的力量,它可能会让你多几个朋友,少几个敌人,让你的事业发生截然不同的改变。也许你不在乎这一点,做起事来全然不留余地,西瓜也要,芝麻也不放,那可能会给你带来短期的利益,却会让你失去道义、信用、名节、信任等更重要的东西!

有人说,堵塞别人的道路等于断了自己的退路!凡事留一线,这一线不光光是留给别人的,有时也是留给自己的。

一只狼发现了一个山洞,这个山洞是动物们去往树林的唯一通道。这只狼很高兴,觉得只要守住这个洞,便能轻松捕获猎物,自此衣食无忧。于是,它等在山洞的另一头,等着动物们来送死。

第一天,来了一只羊。狼拼命地追了过去,可这只羊发现了一个可以令它逃命的小洞,于是从小洞中仓皇逃跑。狼见到嘴的肥羊跑了,气急败坏地堵上了这个小洞。

第二天,来了一只兔子。狼照旧地追赶兔子,结果,兔子在危急时刻又发现了一个比昨天更小的洞,又从小洞中逃脱了。这次,狼把类似的小洞全堵上了。

第三天,洞口出现了一只松鼠。狼奋力追捕,但松鼠还是找到了一个更小的洞口钻了出去。狼这次实在受不了了,它疯狂地封住了所有的洞,并且在上面糊上了厚厚的泥巴,连一只小鸟都跑不了。它心想:这会可算是万无一失了吧!

第四天,一只老虎从洞口蹿了出来,狼被吓得拔腿就跑,可所有的洞口都被它自己封死了,狼在里面找不到任何出路,最终被老虎吃掉了。

这头贪心的饿狼,因为没有留下丝毫余地,所以也将自己置于死地,断送了自己逃生的希望。

据说韩国北部的柿农在收柿子的时候,经常会留下一些熟透的柿子给过冬的喜鹊,让他们在冬季不至于挨饿;而受益的喜鹊则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这也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

这是一个讲求“双赢”的时代,对手有时候也是伙伴,若是丝毫余地都不留,那就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交往了。

在印尼的苏门达腊岛上生长着许多咖啡树,岛上的居民都靠采集咖啡豆制作咖啡谋生。同时,岛上还生活着一种叫棕榈猫的动物,平时以咖啡果为食。而且它们比人类更善于爬树,往往在人们还没有开始采摘时,那些最熟最圆润的咖啡果就已经成为这些棕榈猫的美餐了。为了生计,岛上的居民开始捕杀棕榈猫。

然而,有一天突然有人发现,那些棕榈猫的排泄物中,竟有很多没有消化的咖啡豆。原来,棕榈猫只是喜欢吃甜美的咖啡果实,果实里的咖啡豆却因无法消化而被排出了体外。

这个人试着把这些咖啡豆收集起来,卖给收购咖啡的商人。没想到,人们在品尝到这些咖啡时却震惊了。原来,棕榈猫的消化系统会对咖啡豆产生特殊的发酵过程,使得原本很普通的咖啡豆变得更加美味。

王洪明说: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留一步让三分,不仅给别人留一条活路,也是拓宽人际资源的绝妙之策。今天你让了他一步,明天他会还你两步。如果你不懂利益均沾,想要独占所有好处,那你的路只怕会越走越窄。

3.见好就收,是真洒脱

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

——《周易》

人生在世,谁都希望能够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这种理念的倡导下,无数儒家学子投入了“兼济天下”的洪流当中。这原是好事,不过,在济世的过程中,大多数人都渐渐被名利所牵绊,即使是功成名就之后,依然对这些恋恋不舍,不能抽身而退。

范蠡与文种都是越国名臣,在越国打败吴国后,范蠡深知大名之下难久居,所以明智地选择了功成身退,“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他还遣人致书文种,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未能听从,不久果被勾践赐剑自杀。

与之类似的还有韩信与张良。两人位属“汉初三杰”之列,为高祖建汉立下了赫赫功勋。张良深知功高震主的道理,所以天下安定后,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渐渐消除自己的影响,甚至拒绝了刘邦封王的奖赏,只请封了个万户侯,最后得以善终;而被称为“功高无二,略不世出”韩信却因为自持功高,不知收敛,最后被诛三族。

从古至今,这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剧从来没有停止过。功成身退不失为明哲保身的好办法,主动退下来,反而能够颐养天年,得以善终。越是功劳大的人,越是要及早抽身,因为这些人最易招上位者忌惮。

商鞅仕秦孝公时,以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的功绩奠定了自己的地位。然而,就因为他过于注重权柄,不知功成身退的道理,才为最后身死埋下了祸根。

当初,商鞅变法时注重“乱世用重典”,采取了极其严厉的政治改革措施,这虽帮助秦国从一个相对弱小的国家迅速地强大了起来,但也触动了许多权贵的利益,在朝野上下树起了数不清的政敌。但是因为有孝公支持,所以他的敌人们对他无可奈何。

然而,有句古话叫“功高盖主”,权势越来越大的商鞅也渐渐使得秦孝公感觉受到了威胁。孝公生前还曾故意传位于商鞅,以试其心,虽然商鞅没有领受,但也可见当时他已见疑于君上。这时,商鞅本应主动隐遁避险,另有赵良引用“以德者荣,求力者威”之典故力劝商鞅隐退,可商鞅却不以为然,固执己见。

最终,孝公将他的权力渐渐驾空。秦孝公一去世,反对派们在惠王即位后,纷纷策谋陷害他。最终,商鞅被秦惠王以谋反罪名被处以五马分尸的极刑。

功成身退是自然之道,符合天地自然的规律。只知道一味前进,不知收敛退守,结果只能是盛极而衰。正如《易经》所云:“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满盈的东西是不可能长久的。

秦国的另一位宰相李斯也是如此。李斯为秦相,功劳卓著,但秦二世二年七月,李斯却因遭奸人诬陷,被判腰斩于咸阳市。临刑的时候,李斯对自己的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此时,在李斯的眼中,什么功名利禄都比不上“陪着儿子牵着黄狗到上蔡东门外去打猎”,可惜他明白得太晚了。

很多人在最初的时候都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做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他们便开始觉得自己的付出不能白费,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立的功劳越大,这种想法就越强烈,于是在功成名就之后,越发贪恋红尘,不肯轻易离去。而这种求权求利的心态正是上位者所忌讳的。只有那些能够看开的人,能够把理想作为人生目标的人,才能躲过这样的灾难。

在古代,功成身退是明哲保身的办法,到了现代,当然没有必要这样做。但是,借鉴功成身退的做法,对于我们的人生也是有帮助的。在单位里,尽量做到不争功,方能显示出自己的博大胸怀,赢得更多人的赞赏,这算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同时,在我们事业有成的时候,也要学会见好就收,不能贪心不足,该收手的时候就要收手,否则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里,我们多年的努力很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化为灰烬。总之,懂得功成身退,才能拥有一个潇洒不羁的人生。

4.物忌全胜,事忌全美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弘一法师

佛祖有言:人生,须得悦纳一切苦与乐。活在世间的众生,总是感慨苦多于乐,要离苦才能得乐。其实,苦乐本是一体。人生苦乐参半,痛苦与快乐常常相伴相生。有人说人生痛苦多于快乐,但也有人认为痛苦的后面一定是快乐。苦与乐就像天空的昼夜,没了白昼的光明就无所谓夜的黑暗,没了夜的宁静就没有了昼的热闹,我们生活在忧伤与快乐中,痛并快乐着。

有一户农家人的院子里种着几畦哈密瓜,到了收获的时候,他们采摘到了又大又甜的哈密瓜。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哈密瓜,爷爷看着他吃得开心,就问他:“哈密瓜甜不甜?”小男孩说:“甜,比蜜还要甜哪!”

爷爷笑呵呵地问他:“上次哈密瓜栽秧的时候,你记不记得我让你做了什么?”

小男孩想了想说:“您让我把苦巴豆埋到地里。”

爷爷又问:“苦巴豆是什么味道,你知道吗?”

小男孩不好意思地回答道:“我上次偷吃了一把苦巴豆,比药还苦,我喝了好多水才把那味道冲掉。为什么要在哈密瓜的秧苗下埋上苦巴豆呢?这样,哈密瓜不会变成苦的吗?”

“哈密瓜在下秧前,先要在地底下埋上一把苦巴豆,瓜秧才能茁壮成长,结出蜜一样甜的果实来。巴豆的苦,变成了哈密瓜的甜。苦能够化成甜,甜也能够化成苦,所以,这世上无所谓苦乐之分啊!”爷爷笑着回答说。

季羡林老先生也曾说过:“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从古至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有一位禅师每日与众人宣讲佛法,都离不开:“快乐呀,快乐!人生好快乐!”可是有一次他得病了,在生病中不时喊叫着:“痛苦呀,好痛苦呀!”

另外一位禅师听到了,就来责备他:“你一个出家人,生病了,老是喊苦,多难看呀!”

生病的禅师说:“健康快乐,生病痛苦,这是顺其自然的事,为什么不能叫苦呢?”

另一位禅师说:“记得当初你有一次掉进水里,快要淹死了,你还是面不改色,那种豪情如今何在?你平时都讲快乐,为什么到生病的时候要说痛苦呢?”

禅师抬起头来轻轻地问道:“你刚才说我以前讲快乐,现在都是说痛苦,请你告诉我,究竟是说快乐对呢,还是说痛苦对呢?”

这则故事很好地告诉我们,完满与不完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我们能够把生活中那些不如意的事情看成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人生就是完满的;而当我们把它看成是一种缺憾的时候,人生就是不完满的。

弘一法师说:“世间本来就是不完满的,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是,现实就是以缺陷的形式呈献给我们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憾,只有带着缺憾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我们总是抱怨自己的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充满了苦难,却没有意识到这是我们人生必要的组成部分。”

一位即将圆寂的老和尚想从两个徒弟中选一个作为衣钵传人。

有一天,老和尚把徒弟们叫到他的面前,对他们说:“你们出去给我拣一片最完美的树叶。”两个徒弟遵命而去。

没过多久,大徒弟便回来了,他递给老和尚一片并不漂亮的树叶,并说道:“这片树叶虽然并不完美,但它是我看到的最完美的树叶。”

二徒弟在外面转了半天,最终却空手而归,他对老和尚说:“我看到了很多很多的树叶,但是怎么也挑不出一片最完美的”最后,老和尚把衣钵传给了大徒弟。

有这样两个少年:他们一个喜欢弹琴,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另一个爱好绘画,想成为一名画家。然而,一场灾难让想当音乐家的少年再也无法听见任何声音,那位想当画家的少年也无法再看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两个少年非常伤心,他们痛哭流涕,埋怨命运的不公。这时,一个老人知道了他们的遭遇和怨恨,就对耳聋的少年用手语比画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然后,他又对眼瞎的少年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两个少年听了,心里一亮。从此,他们不再埋怨命运的不公,开始了新的追求。

改学绘画的少年发现,耳聋了可以使自己避免一切喧嚣的干扰,使精力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少年慢慢地发现,失明反而能够让他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更加集中。

后来,耳聋的少年成了著名的画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少年也成为了有名的音乐家,享誉天下。他们相约去拜见并感谢那位老人。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我,该感谢你们自己,因为你们自己看得开才能够获得今天的成就啊。”

人生的缺憾有时反而能成就人生的“完满”。偶尔的失意和失去虽然是一种缺憾,但它却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一般,多姿多彩。若是人生真的能够事事如意,那我们的人生就会像一潭死水,毫无亮点。人生的完满与不完满始终是相对的,完满到了极致就是不完满,反过来,不完满也往往意味着完满。

5.话说“三”分,点到为止

不得其人之言,谓之失言。

——孔子

孔子说:“不得其人之言,谓之失言。”在不知道对方的想法和立场的情况下,便向对方毫无保留地兜出一片真情实感,这份坦诚和率真或许值得称赞,但做法却有欠妥当。很多人就是这样被那些工于心计的人利用的。

有句古话叫:“逢人只说三句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古人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让我们不要把心里的话全部说出来,最好是十分话说三分,留住七分放内心。这是一种做人的智慧和说话的技巧。老祖宗让我们如此有所保留地说话,实际上是为了自身安全。我们传承的是儒家文化,明哲保身乃中庸之道。

尤其是在职场中时,面对谈判对手,更需要谨言慎行。沉默是金,雄辩是银,把握住心里的底线,有牌一张一张地慢慢出,有话一句一句地慢慢说,保住底牌不要被人翻出,留住心里话不要和盘托出,这样,你才能主动出击。一旦把自己的底线都暴露出去,商场如战场,最终的结果只会是全盘皆输。

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我们也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就算再亲近的人或朋友,说话时也不能口无遮拦,毫无保留。

很久以前的一天,一个国家的国王收到了邻国的王子送来的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使者说他们的王子要请教国王一个问题: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若回答正确,这三个金人便全部归国王所有;如果回答错误,国王就只能获得一个金人。这可有点难住国王了,因为无论是称重还是看做工,它们都是一模一样的。

最后,一位智慧的老臣用三根稻草为国王解决了难题。他把第一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耳朵里,稻草从另一边的耳朵掉了出来;他又将另一根稻草插入第二个金人的耳朵里,结果稻草从嘴巴里掉了出来;最后,他把第三根稻草插入第三个金人耳朵里,稻草掉进了肚子里。

老臣说:“最有价值的是第三个金人!第一个金人是前耳朵进,后耳朵出;第二个金人是用耳朵听了,用嘴巴说出来;第三个金人是用心去倾听。”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如果说坦率真诚是美德,那么适当的保留和沉默就是道德。

有时,即便是对自己最挚爱的人,也不能“十话十说”。

比如,面对他(她)越来越苍老的面容,我们只能自欺欺人地说:“还好,还好,这几十年你都没怎么变。”这样善意的谎言能换来对方靓丽的心情,何乐而不为呢?

又比如,作为一名医生,他有责任毫无保留地告知病人病情;而作为一名有职业修养的医生,他可以选择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情况下对病人告知实情。如果对一个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病人说出他行将就木的事实,不是会使他的病情更加恶化吗?

再比如,作为一名职场人士,保守商业秘密、维护公司利益也需要我们三缄其口,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坚决不能说。在与商业伙伴应酬的时候,谈到公司业务,要三思而后行,出言谨慎。为了不冷场,你可以滔滔不绝地上讲天文,下讲地理,甚至来段明星绯闻都不打紧。你讲得酣畅淋漓,听者听得兴致盎然,大家皆大欢喜,即便业务没谈成,也不会暴露公司商业机密,不会给自己招来麻烦。

会做人、会处世的人,他拥有的不只是做人的智慧,还有说话的智慧。语言圆滑不是缺点,有所保留也不是保守,大智之人以沉默为心声,聪明之人点到为止。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能做到说三分,留七分,便是有德之人。想做一个高明的谈话者,还是想做一个滔滔不绝但令人反感的人,由你自己决定。

同类推荐
  • 哈佛哲学课

    哈佛哲学课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处理人生中的重大问题,包括揭示人性弱点、面对死亡问题、应对职业更换、处理恋爱及婚姻关系、寻求生命的意义或目的等。
  • 新国学(第七卷)

    新国学(第七卷)

    本书是第7卷《新国学》,书中具体收录了:《蔡琰的号啕,美杜莎的笑——蔡琰研究的性别反思》、《“儿女情”与“风云气”——论张华文学及其玄儒思想》、《唐代华亭德诚禅师《拨棹歌》所呈现的意涵》、《林希逸诗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学术基础简论》等研究文章。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1900),德国哲学家,他在1883—1885年间完成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一部诗体小说,象征了尼采中期作品的终结和晚期作品的开端,这本书成为尼采最知名也最重要的一本著作。在这部书中,尼采使用了类似于新约圣经以及柏拉图对话录的风格,同时也相当类似于前苏格拉底哲学作品的语调,以查拉图斯特拉(琐罗亚斯德教的创教先知)这一角色为媒介,由他四处进行哲学演讲,描述他的旅程以及各种听众对于其哲学的反应。这些听众的反应就可以视为是对于查拉图斯特拉(以及乃至尼采本人的)哲学的评论。
  • 奋斗新时代

    奋斗新时代

    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时代是奋斗者书写的,只有奋斗者才能创造无愧于历史的辉煌业绩,书写无悔的幸福人生。本书以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为出发点,全书从新时代什么样、新矛盾怎么看、新使命是什么、新思想新在哪、新征程怎么走、新部署怎么干、世界大同怎么谋、伟大工程怎么建等几个方面,探讨分析了如何以伟大奋斗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提高自身履职能力和执政本领具有一定的帮助。
  • 庄子神游:退隐不争的生命哲学

    庄子神游:退隐不争的生命哲学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崇尚高谈阔论的时期,通过辩驳来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而这些玄妙的思想又都是阐发和辩论老子、庄子和列子的玄学思想为主。本书通过白话故事的方式介绍魏晋时期的名家学说,其中有崇尚有的,也有崇尚无的还有主张非无非有的,亦有辩论名和心、言与意的,等等。是一本关于魏晋玄学的通俗读物。
热门推荐
  • 浅伤再忆

    浅伤再忆

    我是水里自由的鱼儿,你是天上飘飞的白蓬。我们相望着彼此的身影,孤单的独自回头。我烦乱的思绪――是你的背影与眼眸。最后我们各有归属,你随风,我逐流。
  • 残暴霸王柔情爱

    残暴霸王柔情爱

    笑到你岔气的搞笑文http://m.pgsk.com/info/m.pgsk.com两年父皇说只要两年!漫漫的两年,她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半年,她用泪眼承受他的残忍嗜血,恨不得手起刀落将他弑之!半年,她无故迎来他的缠绵对待,日日与他缱绻同床而眠!花开花落的一年,多么快,又是那么的慢。直到他温柔的进驻到她体内,她才知道,爱也依依,恨也依依。属于他的那天,竟是离开他的那天,但离了他,自己还是那个自己吗?伸出手,一寸一寸,穿越国恨如山,穿越两军对垒的烽火。穿越不知是谁辜负谁的思念之情。她只道自己真越过了那烽火,真越过了那不能越过的国恨如山痴情若遇家国事。竟真无一寸缠身之处举首,凝望天边她轻声呢喃真在喝孟婆汤后,全遗忘了前世的深情,所以才会有今生的冷酷无情或是前世奈何桥边天涯的等待不够长久还是我今生走的太匆忙忘了聚拢飘散在风中的誓言才会有我们之间这样无情的互相伤害他是草原上的雄鹰,旷世枭雄,天降之神,立于天地之间她是天地间最柔情的儿女,纤纤素手会抚琴,会抚去他的暴虐从伤害到相爱,从分离到厮守,不变的是他们那份永恒的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龙裔入侵

    龙裔入侵

    很多年后,莱卡斯躺在椅子上,晒着正午的大太阳,又想起了那个浑身都散发着阳光气息的家伙。“兄弟,传个火呗?”“哦……啊?对不起哈,我刚刚才发现,原来上古卷轴里说的龙裔就是我……”
  • 异界缪神传

    异界缪神传

    扮猪吃老虎?不存在的,我只能逆袭……斗皇、圣魔、古巨龙、圣贤者?都靠边站!唯一能阻碍我的只有天!与天斗~神挡杀神、魔起灭魔!
  • 穿越八零:农家有女掌家勤

    穿越八零:农家有女掌家勤

    许薇是一名律师,在处理一桩大案要案中,不小心被设计报复,结果重生到八零年代,这里父母双全,兢兢业业地搞好自己的小家时,却突然发现,那个设计报复她的幕后人居然是……
  • 云层下的雅

    云层下的雅

    以前所写,希望有人看到。读书无聊了,总想记录一些东西,年少到长大,自己的心境也会颠覆和重建。一瞬间的改变,总会让人惆怅而后多愁善感。就像饮酒后的赋诗。
  • 近代社会变革中的伦理探索:从戊戌到五四

    近代社会变革中的伦理探索:从戊戌到五四

    在近代伦理道德变革史上,从戊戌到五四是一个关键性的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政治舞台上激进的革命家,对人的现代化这一近代重大的历史课题极为关注。他们在近代社会伦理思想变迁中的守旧与创新,为我们考察中国近代伦理思想的沿革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近代社会变革中的伦理探索:从戊戌到五四》选取了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期间在近代伦理思想变革过程中做出积极探索的六位思想家,试图对他们的伦理思想进行梳理,以管窥时代典型人物身上近代中国伦理思想变迁的坷坎不平的历史道路,以及近代中国在人的现代化历程中的多舛命运。
  • 我的搜查一课

    我的搜查一课

    人世间有太多的不完美,可如果重生一次,又将如何选择?熟悉而相同的世界,陌生而充满差异的世界;失败后的再一次失败,第二次重生之后,又将如何选择?——“我并不想得到更多,只想体验完整的人生。”怀着这样一种理念,他重生于另一个平行世界。一个天空仿佛永远都坏绕着阴霾,人心与人心之间仿佛隔着万重大山的世界。——重生大和皇室。对他而言,权谋,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财富,是唾手可得的事物。当红艺人,财阀公子,贵族小姐,甚至是危险的女杀手……这些一个个出现在他生命中,却又转瞬即逝的身影,最后都成为了登上最高王座的阶梯的一阶。昭和,平成;在那之后的新纪元,将会由谁来命名。烟火散去,夜空重归平静……原来最为美丽,和一直都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从来都只有那一弯明月。……
  • 勉仁斋丛书:人心与人生

    勉仁斋丛书:人心与人生

    《人心与人生》是梁漱溟自认为最重要的一部著作。梁漱溟内心中“自谓负有沟通中外古今学术思想的历史使命”,而他的这种历史感与使命感的精神力量,则集中表现在他最后一本《人心与人生》一书中。梁氏一生著述达30余部,但代表他思想转变与哲学菁华的,却是这本《人心与人生》。这本书也是作者写作时间最长,思虑最精深的一部著作,从立意到刊布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之久。此书最吸引人之处,也是存在最大争议之处是作者预言人类文化的前途是西方文化的没落,中国文化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