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52100000018

第18章 为什么有的佛经像绕口令?(1)

【一】

在慧远身居庐山,鸠摩罗什被困甘肃的这段时间里,好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展开了对中国北方的争夺战。最后,羌族的姚氏家族获得了胜利,建立了新的帝国。

但姚氏家族没有更换苻坚的国号,新帝国仍旧叫做“秦”。历史上为了区分,称为“后秦”。

决定鸠摩罗什命运的,是后秦帝国的第二任皇帝,姚兴。

这里有个挺有趣的事。

我们刚才介绍的北方王朝:羯族石氏的后赵帝国、氐族苻氏的前秦帝国、羌族姚氏的后秦帝国,还有个争天下失败的鲜卑族慕容氏的燕帝国,这几个少数民族的人数都有限,光靠本民族没法统治那么大的土地。所有他们的帝国都是以一个少数民族为领袖,其他少数民族为附庸。很多民族领袖在建立自己的帝国之前,都是其他帝国的臣子。

比如,苻坚的父辈给石氏家族当过臣子。

姚兴的父辈给石氏家族和苻氏家族都当过臣子。

前面说过,少数民族要统治中国,必须进行汉化、儒化。因此这些少数民族互相影响,一代比一代更加重视汉学。

苻坚小时候生长在石氏当权的朝廷里,所以才有机会苦读儒学。

姚兴小时候环境比苻坚更优越,因此也饱读汉学。

利用学到的知识,姚兴不仅把后秦帝国治理得非常强大,而且和苻坚一样,也明白高僧的重要性。慧远身在东晋帝国统治的庐山,姚兴鞭长莫及,只能“至书殷勤,信饷连接”,不停地写信送钱。但慧远不出庐山,姚兴能请到的高僧,只有还被困在甘肃的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57岁的时候,姚兴出兵打败了吕氏政权,把鸠摩罗什请到了长安。此时罗什已经被困了17年,道安也已经去世15年了。《梁高僧传》上说鸠摩罗什想起道安,“恨不相见,悲恨无极”。

和其他少数民族帝王一样,姚兴对鸠摩罗什非常尊敬,待以国师之礼。这不仅是出于统治的需要,还因为姚兴本人对佛学很感兴趣,他自己就精通佛理。

但姚兴也做了一件让人啼笑不得的事。据说他感叹,鸠摩罗什你那么伟大的大师,你去世以后没有后人,谁能接替你的衣钵呢?于是姚兴叫来10个美女,“逼令受之”,强迫鸠摩罗什接受。还让罗什不住僧舍改住豪宅,据说罗什真的生下了两个儿子。

鸠摩罗什来华是一件轰动佛教界的大事。鸠摩罗什到长安后,姚兴的弟弟写信给慧远通知此事。慧远立刻向鸠摩罗什致书问候,并赠送衣物法器。后来,慧远和鸠摩罗什还多次通信讨论过佛学问题,其中一部分信件留到了今天。

这些琐事都是闲话,对于佛教最重要的,是姚兴全力支持鸠摩罗什的译经事业。

道安在长安从事佛经整理和翻译工作多年,留下了一大批译经人才。他虽然和鸠摩罗什未能谋面,却为罗什打下了物质基础。鸠摩罗什来华后,又收了很多徒弟,再加上姚兴也全力支持罗什。至此,我们上文对优质译经提出的种种要求全都实现了。

在长安的十几年间,鸠摩罗什翻译了大量的佛经,中国僧人们才看到了印度佛学的原貌[1],悬疑的问题才有了解答。

道安等人曾经为了“空”的含义争论不休。等鸠摩罗什的译经出现,汉族僧人们才发现,原来他们讨论的这些内容,印度佛教界一百多年前已经有了定论。汉族僧人的学说大都属于印度小乘学派的观点,按照大乘佛法来看,都是错的。

【二】

我们看《西游记》都记得这么一段,唐僧在长安无遮大会上说法(无遮大会,指的是无论僧人俗人、贵族平民都可以参加,人人平等的佛教集会)。这时观世音菩萨变化为一个老和尚,对唐僧说,你讲的都是小乘佛法,我佛西天有大乘佛法。这才引出唐僧西天取经一事。

但在真实的历史里,早在后秦时,鸠摩罗什就把大乘佛法的一大部分介绍到中原来了。那么大小乘佛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先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来讲讲佛教的产生。

所谓唯物主义的立场就是说,我们认为这世上没有神佛,也没有轮回,释迦牟尼是一个普通人。那么佛教的历史是这么一回事[2]:

在中国的战国时期,印度有一位叫做悉达多·乔达摩的王子。他领悟到了关于佛教的种种理论教义,吸引了很多徒弟,并向徒弟们传教。这个王子所属的部落自称“释迦”,于是他的信徒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后来释迦牟尼去世了,他的徒弟们就继续把这些教义传播、发扬下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佛教。

因为佛教的教义是释迦牟尼一个人传授给徒众的。那么当释迦牟尼去世以后,佛教就失去了唯一的权威。徒众对于佛教不同的理解没人来评判,逐渐分裂出了持不同教义的好几个学派。

最主要的两派,一派自称为“大乘”,也就是我们今天在中国接触到的佛教。另一派则被大乘称为“小乘”。

这些学派之间的佛学分歧有很多,一个主要分歧在于对“空”的认识不同。

您或许会先问:为什么佛教各宗最大的分歧偏偏在“空”的问题上呢?

您还记得佛教两个最基础的理论吧?

一个是哲学理论:万法缘起。

一个是神学理论:轮回说。

佛教各派的主要分歧在于“空”的原因是:以上这两大理论有一个巨大的矛盾。

前面说过,根据万法缘起,我们能推出万物的本质是“无常”的。“我”也是无常的,叫“无我”。如果认为“有我”,就属于“我执”,就错了。

但是,既然“无我”。那进入轮回里“我”又是什么呢?

佛教不是讲因果报应吗?不是这辈子做的好事和坏事,下辈子的“我”还会受到相应的报应吗?那既然“无我”,那下辈子承受报应的是谁呢?如果还是“我”承受,不就意味着“我”可以在轮回中永远存在吗?

我们前面说过,佛教有的理论释迦牟尼说得比较模糊,但是对于“无我”的态度非常明确,没有永恒不灭的灵魂,没有永恒不灭的精神体,这点不容置疑。

但轮回说、因果报应的主体是谁,又该怎么解释呢?

这是一件超矛盾的事,引起了佛学家们的大量争论。归根到底,“我空”的这个“空”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彻底的虚无吗?所有的事物都“空”,还是有例外?

所有的学说基本分成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说“有”,强调事物的实在性。

比如有的学派认为“我”是恒常存在的,这样轮回和因果报应就有了承受的主体。

还有的学派更进一步,说因果报应中的“因”和“果”必须是真实存在的,否则因果报应就不成立了。所以是“万法”也是恒常存在的。

这派学说的问题是,假如认为“我有”、“法有”,那么就等于犯了“我执”和“法执”的错误,直接和释迦牟尼强调的“无我”矛盾。这也无法破除欲望,无法跳出轮回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法”是恒有的,就意味着苦也是恒有的,岂不是说我们就没办法解脱了么?假如说人是恒有的,那人怎么修行成阿罗汉、成菩萨、成佛呢?那佛教也就没法修行了。

印度有一位叫龙树的佛学家,他主张“人法两空”,世上万物的本质都是不真实的[3]。反对者指责他说:你认为一切事物的本质都是不真实的。那佛法、经文、僧人的修行也成了不真实的了,你这是在破坏佛教[4]!

龙树就用前面的例子反驳说:你如果认为人和法都真实存在,不是无常的,那就等于认为人永远是人,苦永远是苦,我们就无法修行了[5]。你这才是在破坏佛教呢。

另一个极端的学说是强调“无”,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不存在的。佛教不是说“无我”么?“无我”就是“我”什么都不是,根本都不存在。世间万物也都完全不存在。你以为万物存在,那是你看到的假相。

这派学说的问题是陷入了虚无主义。假如万事万物完全不存在,那佛法还存在不存在?释迦牟尼以肉身的形式向世人说法,释迦牟尼的肉身是否不存在?如果释迦牟尼的肉身不存在,他的那些教诲还存在吗?

假如“我”完全不存在,那我为什么还要修行?

这种观点最后只能推导出来,连佛教的戒律、经文,信徒个人的修行都是虚无的,那佛教也就应该消失了。所以大乘称这种观点为“恶取空”,意思是把事物看得极端虚无,错了。

以上两种极端观点,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同样是错误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上没有永存不灭的事物。所有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所有的事物都有生有灭。所以,“万法”不可能是恒常存在的。

辩证唯物主义也反对虚无主义。这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就是存在的,不能因为它在变化,就认为它不存在。

而大乘的第一个佛学高峰,它对于“空”的看法和辩证唯物主义有点像。

这个佛学高峰是一名叫做龙树的印度佛学家(后世的佛教徒认为他是菩萨)提出的。一般被称为“中观学”。

所谓“中观学”的“中”,意思是反对对事物采取极端的看法,要取“中道”[6]。中观学认为,“万法实有”和“万法虚无”这两个观点都太极端,都是错误的。

那事物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中观学认为,是“假有”。

“假有”的大致意思是,我们既不认为事物是永存不变的,也不认为事物是不存在的。我们认为,事物存在,但不是永存不变的。

那么,当佛教说我们要破除“我执”和“法执”的时候,意思并不是让我们把一切都看成完全的不存在。我们认同事物是存在的,我们是通过认识到事物无常的一面,来意识到它的虚幻。

事物存在,但不值得我们依恋。

中观学的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对事物的认识基本是一样的,都认为物质是存在且暂存的。只不过,唯物主义和佛教对于这一本质的态度不同。

唯物主义偏向于“假有”中“有”的一面。认为虽然物质是暂存的,但物质仍旧是世界的基础和本质。桌子的分子虽然每一秒都在变化,最终整个桌子都会消失。但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是相对稳定的。它“无常”的一面并不影响我们去暂时称呼、研究和使用它。

中观学偏向于“假有”中“假”的一面。认为既然人和事物都是暂存的,那么就不值得追求依恋。桌子虽然存在,但不值得我们占有。因为无论“我”还是桌子最终都会消失,一切都会成空。

中观学的“假有”说并不是想左右逢源的耍滑头。

首先,这个学说符合我们对世界的观察。

其次,中观学解决了上述各派学说的种种困境。

比如,刚才有的学派说,如果强调“空”,那还有没有因果报应呢?人们还会害怕未来的恶报吗?

中观学说,因果报应是存在的,只不过它们的本质也是假有。我们做下的业并不是永远存在的,完成了相应的果报,业的作用也就消失了。我们受到的果报也不是永远存在的,经受过了也就消失了。

那么,“我”到底存在么?轮回的主体又是什么呢?

“我”也属于万法,“我”的本质也是假有。换句话说,“我”不是恒常存在,而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的。我们的所思所想,每一时刻都在变化,这一秒的念头和上一秒绝不相同。我们的身体细胞,每一时刻都在新陈代谢,肉体的状态也和上一秒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存在。

当认识到“我”的假有本质后,我们就会意识到,并没有不变的“我”存在,那么无论是我的喜怒哀乐还是欲望的满足,都是暂时的,都会随时破灭,因而是不值得追求的。认识到了这一点也就能够消除欲望,逐渐不再造业,也就达到跳出轮回的目的了。

换句话说,“我”本质为假有这一点,是不违背释迦牟尼“无我”的教诲的。

你或许会问:

我不关心这些,你说这么多没有用。我就是怕死。那么你就直接告诉我,按照佛教的观点,人死后会不会还有意识?比如按照轮回说,是不是“我”死后眼前一黑,然后一睁眼,会发现自己处于一个新的身体中?(记忆是否被消除姑且不论。)

我不知道佛经里有没有直接的回答。我自己的回答是:是。

我的思路是这样的。

在中观学看来,刚刚这个提问本身有个问题:它认为人活着和死后是两个状态。似乎人活着的时候是稳定恒常的,死的那一刻就进入了一个新的状态,所以需要我们讨论人死了后会遭遇到什么。

但对于中观学来说,人无论此生还是来世,本质都是相同的,都是“假有”。死亡这个事件并不会改变人的本质。不是说人死了才进入“假有”的状态,而是认为人平时活着的每一刻,都是“假有”的。

所以我是这么想的:我们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这是我们都承认的吧?然后我们给自己随时变化的这个特性,起了一个名字叫“假有”。

平时的“我”已经是假有的,是随时变化的,但我们却觉得我们自己是连续存在的。而不会认为下一秒钟我就眼前一黑什么不知道了。换句话说,在这个“假有”状态下,我们能感觉到“连续的我”。

那么,既然佛教认为人轮回前后,“假有”的本质不会改变,我们死后还是处于同样的“假有”的状态。我们也有可以认为,我们死后还可以感觉到“连续的我”,因为事物的本质没有变嘛。

说白了,轮回的过程就是“眼前一黑”,再一睁眼就发现自己进入到新的身体里了[7]。

问题都完美解决了吧?其实还没完。

同类推荐
  • 《坛经》注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坛经》注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将佛法三藏经律的核心内容传递给大地的有缘人。作者出生普通农民家庭,感受到人生苦空无常与虚妄。为解脱人生困惑,26岁开始接触佛法。为弘扬禅宗正法,2004年于云南鸡足山剃度出家。近年来,在多个地方教授六祖禅宗文化。
  • 人生的锦囊:真理

    人生的锦囊:真理

    本书分为人生的智慧、生命的真谛、开发自我、人我之间等四卷,着重谈论人生的探讨,生活的看法,个人的修炼及人际关系的修养等。全书文字通俗,讲述人生哲理,常引用生活经验与历史故事,对于劝人为善,戒除诸恶,有启发意义。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经集

    经集

    本书是巴利文三藏中的一部重要经典,汇集了部分早期佛教甚至最古老的经文,阐发了早期佛教的宗教思想和教义。本书不仅是研究早期佛教的重要资料,对于研究佛教的发展变化也有重要价值,历来为东西方学者所重视。本书译文通俗易懂,亦堪称经典。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热门推荐
  • 末路逆天

    末路逆天

    前世的低微,造就今生的坚强。轮回于前世今生的执念,始终是对家不舍的牵绊。他要回家,再坎坷也要回家,更要带着荣耀和光芒回家。崎岖的归途、末路的杀戮,虽尝尽人生百味、世态炎凉,仍要逆天而为、拼尽全力,只因许诺:那一生,绝不负你;此一世,陪你终老。
  • 绝代风华之无情宠妃

    绝代风华之无情宠妃

    几世辗转,只为寻他!几世轮回,只为等她!她是他的缘,他是她的劫!寻寻觅觅中,你们终于找到了彼此!她助他识破阴谋,肃清朝堂!他为她征战天下,许她一世太平!他宠她入骨,事事以她为先。她爱他入髓,处处为他着想!这是一个两人相伴共同除渣的故事。且看他们二人联手——共同谱写这一盛世繁华!
  • 九变化神

    九变化神

    当修仙遇上修武……少年背负一把断剑,当尘封的记忆揭开时,世界都将被颠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夜萌妻,男神老公带回家

    一夜萌妻,男神老公带回家

    她惹上神秘高富帅男神,被他讹上。老爸将他们抓住在卧房。衡温暖:“爸,真不是你想的那样!”衡爸:“你们必须结婚。”贺尊:“明天就领证。”闪婚之后,男神宠妻如宝,撩妻无节制。但可是,他们之间有无法逾越的障碍和困难,暂时不能痛快的互撩啊!
  • 充值就能变强

    充值就能变强

    一个逗逼的系统和一个不走正常路王子的故事。王子语录:本王子不要修炼资源,只要钱。系统语录:这个事,充值就能解决。
  • 木叶之一修大师

    木叶之一修大师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一修大师名言。没看过火影忍者的一修是如何一步步踏上忍界巅峰,成为一代大师。
  • 倾城王妃误君心

    倾城王妃误君心

    出生时间被写错竟然要她来一次穿越之旅,这未免也太离谱了吧?原本以为古代生活会很是不错,可谁知竟然发生了那么多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究竟该如何选择呢?“王爷,你可否告诉我?”
  • 李红旗的期冀

    李红旗的期冀

    黄君君怔怔地看着李红旗,好像怀疑那话是从他嘴里说出的,因为现在的李红旗不像是一个刚康复的精神病患者,而是一个哲人。她忽儿被感动了,她坚决地说,李红旗,你放心好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你一定会回家的,回到你那套95平米的房子里。黄君君的眼前,好像真的浮现出了李红旗曾经的家,因为他不止一次地向她描述过,房子的地上全都铺木地板,赤脚走一直可以走到阳台上,因为阳台上也铺着木地板,他喜欢让阳光照在木地板上,也照在坐在地板上看书的他身上……
  • 再偷偷看你一眼

    再偷偷看你一眼

    _“我知道没有谁的青春是完美的,我也知道陈烁并不喜欢我,可我仍然想,再偷偷看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