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7000000031

第31章 市井(1)

残人

梓州的郪江古镇,相传为春秋时期郪国都城,城不是很大,计有二百七八十户人家。顺河一街是城中最为繁华的商贾大道,清一色的粉墙碧瓦,各色店铺林林总总不下百家,从梅子嘴一直铺排到凉水井的郪江大桥头。

大户朱群山占据着顺河街依山的半边街坊。

毗邻朱家大院的徐中元,是顺河街上唯一住着茅草屋的人。他的堂客很漂亮,前年却跟着一位做药材生意的陕客跑了,给他留下一个八岁的儿子和一顶“绿帽子”。

父子俩平时靠捡破烂维持生计,一年四季的饭桌上,都难得见到几滴油花花。好在徐中元的儿子天生异能,别看他小小年纪,却时常一个人到河汊塘池里,摸鱼捉鳖抓鳅拿鳝,每每手到擒来。所获之物甚丰,两爷子食用不完,就送到朱群山的府上,换些散碎银子以资家用。

顺河街的大黄葛树下,为涪江上游七十二码头之一,往来梓、遂二州的船只多如过江之鲫。那些川商陕客们,往往带了大把的银票来此淘金,购些自己中意的皮货药材抑或农资农具。

据老辈人说,郪江码头鼎盛时,连官府严禁的“黑白”二货(鸦片和走私盐)交易都十分猖獗。这么一方风水宝地,自然会引起各路贪婪者的明争暗斗,甚至血腥掠夺。

大清同治二年农历五月十八。

夜里亥时,一场大火横扫顺河一街,百姓死伤无数。唯朱群山府上人多势众,力保偌大一座府第安然无恙。

火灾之后,面对一街惨不忍睹的惨状,朱群山痛哭流涕,三天三夜躺在床上不吃不喝。到了第四日,他似乎把一切都看淡了,从钱柜里拿出十万两银票,请来掌墨师傅和上百人的工匠,在梅子嘴的山弯里大兴土木,一下子修建了上百间的新房子,悉数将受灾的街坊邻居迁到此处定居。

朱群山的善举得到了地方衙门的高度赞誉,邻人们更是把他当成了救苦救灾的活菩萨,连牙牙学语的孩童见了他,都奶声奶气地叫“大善人爷爷”。

梓州牧高仙海感其德,特表奏朝廷,在梅子嘴通往遂州的官道旁,专门为他修建了一座三层楼高的功德牌坊。

朱群山做了这件善事后,心里特别舒坦,唯一让他感到痛心不已的是,徐中元父子在火灾中双双毙命。唉,这么苦命的人,怎么会遭天谴呢?更让他难受的是,从今而后再没有口福了。邻里乡亲谁不知道,朱善人最爱吃鳝鱼煨猪蹄子,捉鳝鱼的人都没有了,哪来的鳝鱼可吃?

顺河街从此归了朱府。

七月,小暑。

朱群山请来梓州城里的掌墨师,重新规划顺河一街。他不顾家人反对,花重金打造郪江古码头这个黄金口岸。凭借雄厚的财力,翌年郪江解冻通航时,原本破败不堪的顺河街,摇身变成了郪江古镇上最繁华的商贸集散地,新码头繁荣景况尤甚往昔。

望着自己的杰作和南来北往的客商,日进斗金的朱善人心里乐开了花。他隔三岔五都要到码头上走一走,见人更加的和和气气,只是依旧改不了好食鳝的嗜好,见了肥大质优的上等鳝鱼,每每吩咐下人购回府上,用文火慢慢地煨好,供其夜里享用。

又三年,有外地残人来到郪江古镇的鱼市结庐而居。这个操着一口北方腔调的残疾人,面目狰狞恐怖,自言幼时生恶疮所至。其左腿自膝盖以下空荡无物,右手的五指也残缺了拇指和食指。

任谁也想不到,就是这么一个四肢残缺不全的人,居然有一手空前绝后的擒鳝术。夜里只需到水田边或河堰旁走一走,就能拎回十斤八斤的鳝鱼来。回到家里,放进一个盛满井水的巨型陶瓮中,养置在遮光庇荫的地方,瓮内常年有鳝一二百斤。

残人每日清晨天不见亮,就掌灯从瓮中选出最大的四条鳝鱼,用鱼篓装好搁在鱼市上出售。他给每条鳝鱼标价一两银子,从不和客人讨价还价,也从无二价。镇上的人见了,无不啧啧咂舌,谁吃得起这种天价的鳝鱼?

只有顺河街上的朱群山,喜爱残人的鳝鱼优质肥美,天天煨而食之。

端午节赛龙舟,万人争睹。

残人跟随大伙儿来到郪江畔看热闹,无意中擒得一鳝,粗壮如成人手腕。残人大喜过望,用白布褂子兜着拎回家里,放进巨瓮中精心饲养。

越明年,其鳝已长到五斤有奇。农历五月十八,残人给鳝鱼披上红绸,用竹篮盛了,标价十金,隆重兜售于市。

消息轰动全城,市人纷纷前来鱼市街争睹鳝王。

朱群山听到这个消息,连忙派人将此鳝购回府上,趁活宰杀剥剐后,置于砂罐内,佐以精盐、猪蹄及当归、虫草等数十味补药,文火慢慢煨至夜里子时。

一院异香扑鼻。

朱群山大喜,独自一人躲在寝室里大快朵颐。

下人们流着口水,远远听到老爷一声接一声的赞叹,啧啧声不绝。

翌日天明,长年侍候朱善人的老妈子来到他的寝室里,准备为老爷穿衣著帽。当她推开沉重的房门时,顿时骇得昏了过去。朱群山居然七窍黑血横溢,暴毙在花床的锦衾上!

朱家人火速报官,仵作验尸系中毒身亡。捕快立即赶到鱼市街捉拿卖鳝人,残人早已不知了去向。

据传,残人乃徐中元的儿子,那年的大火并未将其烧死,迫于生计流落川北十余年。数年前擒得一条千年巨鳝,悄悄潜回故里,用慢性毒药一直喂养在郪江的隐蔽处,端午节趁人不备假意擒得,借以掩人耳目,让人不疑有他。

朱群山不知底细,购回食之,自然必死无疑。至于残人为什么要置朱善人于死地,就不得而知了。

宣德壶

遂州有三宝,稚儿跳绳踢毽时最爱唱:“蓬莱盐巴蓬溪糕,遂州南街打菜刀。”

史载:蓬莱制盐历史十分悠久,可上溯到西汉文景之时。所产井盐洁白如雪,远销国内各大商埠口岸。蓬溪制作的姜糕甜而不腻,入口化渣,当年慈禧太后一品之下,赞不绝口,敕封为“玉糕”供宫廷专用。这遂州南街上的曾记菜刀,更是了得,刀锋寒光逼人,削铁如泥,声望直逼杭州张小泉剪刀。

南街是遂州城一等一的热闹去处,早些年,曾记铁匠铺的生意火红得不得了。每天清晨天不见亮,小伙计们就起床生火打铁了,叮叮当当地敲打声,比雄鸡的啼鸣还要早。

住在南街上的人们,听到铁匠铺的风箱声,就像贪杯的人闻到了美酒的香味一般,浑身上下通泰无比。设若哪天铁匠铺因为有事不营业,人们便一天都提不起精神来。

南街上闲散的人离不开铁匠铺,每日里不论寒暑阴晴,九点钟准会围过来,一边闲摆些天南海北的龙门阵,一边看曾文正打铁。

曾文正是曾记铁匠铺的第五代传人,技艺炉火纯青。邻人们说看他打铁,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每日里,曾文正总是不慌不忙地先抽一袋旱烟,过足烟瘾后,炉里的火正好发出青光,他知道炉温已达到了最高点。于是,左手拿着一把铁钳,夹一块红红的毛铁,右手拿一小锤,一锤一锤地指点着两个徒弟,用大锤将那块毛铁打成刀形。

刀形铁变冷后,两个徒弟各自有序地一人拉风箱,一人将冷铁夹入炉间,埋进炭里加温。

曾文正乘隙小憩一会儿,喝一口瓷缸里的凉茶或温开水,顺便和围观的人开开玩笑,偶尔摆些野得不堪入耳的骚龙门阵,常常逗得人们哄堂大笑。

等到炉火红了,曾文正又将炭里的“刀”夹出来,放在铁砧上反复指挥徒儿锻打。

这样的过程往往需要反复五六次,有时甚至七八次。只有当曾文正右手里的小锤,极快地敲打那把“刀”时,徒弟就住了手,用黑乎乎的毛巾擦一擦额上的汗。

曾文正虚起眼睛看了看货,认为满意了,顺手将打好的菜刀,夹起来放进旁边的水桶里淬火。“咝”的一声响,水桶里立即冒出一股浓浓的水蒸气来。

菜刀就这样打成了,围观的人少不了送上啧啧称奇的赞许声和雷鸣般的掌声。

每当这个时候,曾文正就格外地精神,身上的腱子肉一团一团地抖动,惹得那些年轻的婆娘们,心痒痒地充满臆想。

这些都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唉,现在的曾文正老了,变成了曾大爷,自然没有力气再从业打铁了。想想曾经有过的辉煌,他时常抿着嘴巴偷偷地乐和。

南街上的大人细娃却记得他,也记得铁匠铺曾经带给过他们的快乐。邻居们每每从铺前经过,都要和曾大爷打打招呼。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发现曾大爷总是躺在竹椅上晒太阳,手里把玩着一只紫砂壶,慢慢地品着茶,露出极满足的神色。

南街上最有学问的张秀才说,曾大爷已经从铁匠蜕变为雅玩的大家了,无欲以达禅境矣。

邻人不知道张秀才所云,都说他的话像六月里隔夜的稀饭,有一股馊臭味。

今年开春,州城外的涪江通了汽船。汽笛声里,很多颧骨高耸的粤人来到了遂州城。人们传言南方人很有钱,他们到遂州来,是专门来寻找和购买宝物的。

遂州土著人私下里笑粤人痴,遂州哪来的什么宝物?见到粤人就戏谑他们,要不要城外头河滩上遍地的石“元宝”。

粤人笑笑,并不生气。路过铁匠铺时,看见曾大爷手上的紫砂壶古朴雅致,眼里放出绿光来,恳求一观。

曾大爷抱壶在怀,听不懂粤人的“鸟语”,只顾低着头一口一口地啜着茶。

粤人连比带划,大冷的天,额上急出了汗。

曾大爷终于明白了,龟儿子原来口渴了讨茶吃。便“嘎嘎”地笑着,将紫砂壶颤巍巍地递了过去。

粤人接壶在手,并没有喝茶之意。他反反复复地把玩,壶嘴内显一图案,一鹤振翅欲飞,似明宣德年间制壶名家“松鹤叟”印章。续观壶底,果然有大明宣德款识,以壶内茶垢和手抚痕迹之润泽论,当属宣德老品无疑。

松鹤叟制壶,素有捏泥成金之誉,世传真品可遇而不可求。粤人心头狂喜,有一搭没一搭地和曾大爷拉着家常,言其欲用壶内老茶垢治哮喘,愿出十金求购。

曾大爷两眼微微地闭着,好像不知道粤人所言何事,古井一般的心里,连一丝涟漪也没有泛起。这把壶是曾家祖上传下来的,一代一代的曾氏子孙喝着它长大,也喝着它制出一把又一把名扬天下的菜刀。

唉,壶虽无意,人却有情。

粤人见曾大爷闭目不语,只道老人家嫌价低不肯出售,又加十金购之。

曾大爷依旧不言不语,闭目躺在竹椅上,双手将壶抱在怀里轻轻地抚摸。看他心满意足的样子,活脱脱似一位禅定的老僧。

粤人不解,悻悻而去。

四邻耳闻此事,知道曾大爷手中的茶壶价值二十金。乖乖,一只破茶壶居然是个宝贝疙瘩!

街坊邻居们便接踵而至,铁匠铺又开始热闹起来了。

曾大爷不知缘由,心里自然高兴。他用紫砂壶沏了好茶,热情地招待众人。

街邻哪里是来喝茶的,人人眼里放出贼亮的光,直直地瞅住黑不溜秋的紫砂壶不放。

曾大爷奇怪了,往日街坊邻居到铁匠铺来,有说有笑,怎么一下子全变了呢?眼中已没有了往昔的淳朴而多了几分攫取之色。更让他烦恼不已的是,往日自己可以躺在竹椅上,自由自在地品茶,现在却要坐起来应酬,实在让他非常难受和十分地不舒服。

曾大爷开始烦躁不安,吃饭不香,喝茶也不香。他知道这一切不顺心,全都因为他有一把值钱的紫砂壶。

端午节,州城东门外,涪江赛龙舟,两岸观者如潮。

粤人风尘仆仆地再次来到铁匠铺,他不再遮遮藏藏,明确地告诉曾大爷,自己为了紫砂壶专程从广东而来,并加价到一千金求购。

观者轰然叫好。

曾大爷恨粤人扰乱了自己的清静生活,今见他又来胡言乱语地骚扰,心里越发恼怒,任由他巧舌如簧,就是不为所动。他把那只壶抱在怀中玩了又玩,放在嘴边亲了又亲,猛然掼于石阶上,碎声砰然。

一街邻里皆惊愕。

粤人见了,顿时捶胸跺脚。他捧起地上的碎片,如丧考妣,惨嚎之声不绝。

从此以后,邻人见曾大爷又面呈祥和,闭目躺在竹椅上。旁边置一陶壶,偶尔品上一口茶,那神情,连张秀才见了,也没有说出个子曰来。

据老辈人讲,曾大爷活了一百二十六岁,是遂州城有史以来最长寿者。

六指赌圣

遂州城的渠河边,有一条远近闻名的花街。

阳春三月,临水而建的吊脚楼绰约而有诗意。依依的垂柳,掩映着一河碧水,缓缓荡漾。设若天气晴好,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上,时常会见到穿红着绿的年轻女子,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像花蝴蝶一样飘逸在渠河两岸的嫩绿里。那一双双春光波动的媚眼儿,似小蝌蚪般黑亮鲜活,如妖,让人见了心酥骨软。

花街充满无限的诱惑和让人不可名状的想象,外乡的男人们莫不以到过遂州花街而自豪。花街上的姑娘们个个花枝招展,每每有认识或不认识的男子打街上走过,她们就会主动迎上去嬉笑打闹,直到人家大声呵斥,才蜜蜂一样嗡嗡地散去。当然,也有个别风流神仙,怀里揣了大把的银子,专门到这里来寻花问柳,其结果往往是满面春风而来,又垂头丧气而去。

花街热闹倒是热闹,城里的居民却从来不光顾这里,以致好端端的一条顺河街,大白天里,愣是见不到几个行人。只有到了灯火朦胧的晚上,一街莺歌燕舞灯红酒绿,才有了醉生梦死的繁荣。

牛二是唯一住在玉堂街却爱来这里的人,他到这里来不是为了拈花惹草,而是为了打麻雀(将)牌。牛二玩牌的级别很高,不像其他的赌徒,喜欢四个人围一桌,呼来喝去地熬更守夜整通宵,他说那样打牌莫得意思,没有赌的境界。他到花街的茶园里找人赌技,一般是三个人博弈,赌场上叫作“搬拗角”,或者二人较技,谓之“对抠”。

同类推荐
  • 和谁一起去远方

    和谁一起去远方

    方如,本名侯春茹。1972年生于内蒙古。现居山东青岛。先后从事过电台主持人、电视新闻记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2007年春天开始,先后在《黄河文学》《作家》《青年文学》《山花》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近十五万字,有小说被《小说选刊》《青年文摘》转载,入选花城版、漓江版小说年选,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安妮没有想到,在她临要离开伦敦回国前,还能有机会再见到苏,见到苏生命故事的最终结尾。那是一个阴冷的冬日正午,安妮如约去唐人街一家旅行社拿提前出好的机票。从地铁出来的时候,被塞了份报纸在手上。
  • 黑森林

    黑森林

    是传说把我们引到这里来的,黑森林,往前的每一步都意味着冒险,可好奇心让我们走出了至少十步。我们迷路了。四处都是高大的树,而黑森林的路则由石头和草、会飞的落叶,低垂的树枝和风一起构成,由种种神秘构成,于是,我们这些像模像样的探险者,迷路了。蘑菇 雨下起来了。纷纷下落的雨点落到半空突然地停了下来,它们在阳光里旋转一下,把光粘在自己的身上然后落到地上。因此,停顿之后再落下的雨点光彩夺目,就像一团团小小的火焰落下来摔碎一样。我们打起了伞。来黑森林探险,我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伞和其他的东西。
  • 巴蜀图语(全集)

    巴蜀图语(全集)

    巴蜀图语(套装共3册)包括:《巴蜀图语Ⅰ:古羌圣山》《巴蜀图语Ⅱ:蚕丛宝藏》《巴蜀图语Ⅲ:大禹地宫》。揭秘巴蜀文化,展现异族文明!在长期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古蜀人发展出一套独有的天人理论,并将文明记载在后世至今无法破解的“巴蜀图语”中。相传,只要掌握了巴蜀图语,就能寻找到远比三星堆、金沙遗址更大规模的祭祀坑,那是古蜀人在去往人类最后的伊甸前,留给世间最后的一笔财富,里面更记载着整个华夏文明在夏商时期不为人知的秘密,以及关于人类能在短短数万年间成为世界主宰的真相……
  • 巨象

    巨象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糖

    新邻居通宵赶稿后,那天我足足睡了9个小时,起床时已是傍晚时分。刚喝下一大杯凉开水,我就听到了梆梆的敲门声。门一打开,快递师傅便对我苦笑道:“您住得可真够偏的,在这一带问个路都找不着人呐!”他身后立着一个一人高的纸箱。我跳过了开箱检查的环节,迅速签了单。快递师傅的车刚发动,我便放倒纸箱,就地肢解了它。
热门推荐
  • 宠妻狂魔冷面王爷

    宠妻狂魔冷面王爷

    大学高才生,天之骄子,没有想到在实验中受到高压点击,一朝穿越来到东岳,成为了冷宫不受宠的太子妃.权倾朝野的摄政王,却点名要何离后的太子妃,从冷面王爷变成了护妻狂魔.
  • 重生时尚界女王

    重生时尚界女王

    作为史上第一名被狗咬死的女主角顾晗表示很无奈o(╯□╰)o而且是在自己设计作品即将获奖的时候。不过顾晗幸运的重生了。重生后的顾晗又异常幸运的被人捡回了家,从此开始了与大魔王相爱相杀的日子。婚前的顾瑾之对顾晗说:“我是你的”,婚后的顾瑾之对顾晗说:“你是我的”,顾晗不明白为什么这个男人婚前婚后变化为什么会这么大╭(╯^╰)╮顾瑾之说:这是一个娇妻养成的故事。顾晗说:这是一个天才设计师重生,引领时尚潮流的故事。
  • Maid Marian

    Maid Mari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最爱是你

    我的最爱是你

    专情影帝喜欢上无名小卒。死缠烂打?不适合他本人的人设。so,eliminate。日久生情?勉强过关。于是,借着当兄弟的身份,开始了轰轰烈烈地追妻之路。【高冷男认真而深情的告白】他:“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她:“你拐弯抹角……到底想说什么?”他:“你和我的关系,就像实践和认识。你决定着我,我指引着你。认识你,是我今生最大的动力。你就是我,这辈子的归宿。我的目的,是告白成功。”
  • 我把我未婚夫孵出来了

    我把我未婚夫孵出来了

    刚夺舍重生就被告知多了一个当兵的未婚夫,还是个植物人!没等姜顾想好要如何对待这未婚夫,就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植物人未婚夫变成了一颗大白蛋。一个安静如鸡的未婚夫,只需要佛系养蛋,简直完美!可惜好景不长,她用力过猛,一不小心就把未婚夫给孵了出来!后来有一天,她又不小心把未婚夫给吃了。唔~美味!
  • 川河行

    川河行

    高考考场一觉醒来,莫名卷入江湖恩怨。权势、阴谋和死亡,采莲蓬的少年如何自处?虚无缥缈的成神欲望,这座江湖早已残破不堪。少年入世,心中执念二字——除旧!
  • 念念不忘,落字成殇

    念念不忘,落字成殇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我爱你,曾一不小心成为执念。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品御前侍女

    一品御前侍女

    年少便被派来当细作,长孙沐汐对宫中的一切人和事都很熟悉,有皇上和太后保驾护航,长孙沐汐虽为御前侍女,却也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谁敢欺负她,转身一告状,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只是,一向如意的她,心中却一直有一个讨厌的人,那个四皇子,我告诉你,虽然我很喜欢你母妃和你妹妹,但一点都不妨碍我讨厌你啊,啊,你说什么,喜欢我,开什么玩笑,哎,我没答应和你在一起啊,你给我死开点,别整天在我眼前晃来晃去,行不行?这是一个宫女上位记,也是一个皇子追妻记,过程比较坎坷,但结局总归还是圆满滴!
  • 大小姐戏精日常

    大小姐戏精日常

    戏精沙雕乔小姐×驰名双标周先生五年前的一场意外,让帝都闻名的乔家大小姐乔然毅然出国。五年后,她被迫回国,本想本分地过一年安稳日子,再躲到国外去,结果——被传是gay的周庭深频频撩她,疑似欲行不轨之事,不但疯狂给她冲业绩,还想和她同居!对此,乔然大小姐表示:谈恋爱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周庭深:“恋爱中的女人,智商往往很低,经常说反话,烦请各位见谅。”又名《大小姐今天掉马了吗》《恋爱玄学》《周先生杠精日常》PS:1v1,SC,双向暗恋。今夜星河滚烫,你是人间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