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9000000008

第8章 开拓现代农学(1)

为童子师勉以维持生计,债务却无法清偿,为家庭考虑,他念念不忘祖母的教诲:宜弃产业的一半以还急债,得以脱身外出谋生,“负米四方,门祚之兴,乃可望也”。[1]从自身考虑,那正是“少年意气正纵横”的时代,罗振玉在《集蓼编》中回忆说,当时“年少气盛,视天下事无不可为,耻以经生自牖”,“好读杜氏《通典》及顾氏《日知录》”。怀抱着见用于世的志向,也不安于长久在家乡为童子师。尤其1894年甲午一战的失败,全国人心沸腾,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感召下,为国、为家,也为了个人,罗氏决心到风气早开的上海做一番事业。1895年出售薄田百亩,得钱千余缗,更将腴田百亩抵押给蒋伯斧,贷款两千缗,偿还了急债,又继娶丁氏,将寄养外家的女儿接回抚养。安排好家事,终于在次年(1896年)三十一岁时来到上海,与蒋伯斧一道创办学农社,办农报馆。此后十余年间,究心于农业问题,译述欧、美、日本的农学著作,出版《农学丛书》,投身农业教育,成为我国现代农学的早期开拓者之一。

3.1 创办学农社与《农学报》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年)春,罗振玉与蒋伯斧共同筹资,到上海创办了学农社,组织人编译日本和西方的农学书籍,并成立农报馆,出版《农学报》传播国内外农业方面的知识和信息。

当时的上海,维新变法的思想非常活跃,学社报馆林立,不过农社还是首创。当时汪康年创办的《时务报》影响很大,罗氏在《集蓼编》中曾回忆汪氏在谈到办报宗旨时说“今柄者,苟且因循,呼之不闻,撼之不动”,积重难返,必须大声疾呼伸民权、开民智。他聘梁启超任撰述,纵论时政,激励人心。当时罗氏也曾为之激动,在家书中说“穰卿(即汪康年)与儿旧交,所著《时务报》切中时弊,留心时事者不可不读”。[2]但是对于解决时弊的办法,罗氏与当时《时务报》的观点有所不同,他认为首先要了解西学,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如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五月十九日的家书曾对守旧派“谈及西学,辄斥为用夷变夏”的思想表示极大的反感,而为朝廷开始颁发一些新政欢欣鼓舞。同年五月的家书中说:

近人谈及洋人,恨之至骨,绝不知西人法制之美,学业之精,安于固陋,人才日衰,皆由于不立学堂之故。刻处处有兴学之议,津汉铁路准办,又奏准民间开矿,此等事皆时实有转机之象,杞人之忧为之顿解。迩日淮人之来从儿西学者渐多,亦风气略开之征也。

可见在变法前夕罗氏也是比较活跃的,以至变法失败在家乡淮安曾出现康梁变法罗氏参与其事的传言,引起了家属的惊慌。实际上罗氏对于康梁维新派思想是有疑虑的,康有为讲托古改制,他撰述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是为他政治观点服务的,从学术观点上,必为学风严谨、不尚空谈的考据学派继承者所不能接受。而以章炳麟为代表的革命派,以排满复汉为旗号,更与罗氏的思想格格不入。罗氏所受到的全部教育使他认为,清王朝“以三百年天下共主”就是国家的象征,“我高曾祖弥以来,赖国家之庇荫,得守田园,长子孙”,不能不顾国家的存亡。[3]他还认为“中土立国之道,在礼让教化,务安民而已”,“且古者治法、治人并重,今弊在人耳,非法也,至以民权辅助政府之不足,异日或有冠履倒置之害”。[4]将清王朝与国家混为一谈;只讲民生,不要民权;只讲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而害怕革命,反对打破旧制度。这些是他思想的误区,也正是这种思想决定了他一生的政治态度。

正因为这种思想分歧,罗氏认为当时的志士多数浮华少实,和蒋伯斧议定与他们要保持一定距离。所以未参加他们的政治活动,而潜心研究农学,考究其新论、新法。罗氏在上海曾将数年研究农学的成果集成《农事私议》,序中他谈到学农的宗旨,说:

理国之经,先富后教,治生之道,不仕则农……尔来外侮频仍,海内虚耗,利用厚生,尤为要图,爰就斯业,专虑探讨……一得之愚,差得献曝,世有达者,举而行之,空言之诮,庶几免夫。

可见罗氏认为要富国就要发展农业,他研究农学的目的,就是给当政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富国谋略,并希望这些成果能够得到实施。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例如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即戊戌变法的前一年,罗氏得到无名氏撰《黔蜀种鸦片法》一卷,作跋付印,[5]对当时广种鸦片以挽利权的社会思潮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解决办法。文中说鸦片之害众所周知,只因种烟利厚,“今倡禁烟者日少,谓宜广种者日多”。有人说广种鸦片可阻止外货输入,白银外流,这实是一种“欲杜利之外溢,不顾自贼自毙”的办法,就像一座美好的园林,为阻止邻家无赖折其护栏当作柴薪,主人自己尽毁房舍作为柴用。所以广种鸦片以挽权利之说是毫无道理的。不过强令百姓不种鸦片,改种各种谷物也是行不通的,因为鸦片之利数倍于谷,必须找一种获利高的作物取代鸦片。文中提出最好用种桑取代种烟。一亩之地可种桑百八十株,三四年后售叶之获可数倍于烟。若自己养蚕“每亩之获将十万以视”,而种烟每亩所获不过万余钱。文中还分析种桑较种烟有三利,如植桑用劳力较少,逢歉岁少;种烟用劳力多,且或败决于割浆之时,虽平日长势良好,割浆时遇雨,则“无纤毫之获”。特别是种烟之家吸烟者过半,自种自吸已去其利十之二三,而植桑则有利无弊。不过种烟利在当年,植桑利在三四年之后,所以烟田改桑田要一步步进行,“有田三亩者,令二亩植烟一亩树桑,三年以后桑树既成亟兴蚕利”。百姓尝到种桑的甜头,“植烟之二亩将不令而自改,但必须官绅协力,将烟田编籍,行三亩改一之法”,然后“立茧厂、学织造,其利可胜计哉!”在这篇跋中,罗氏还提出两点,一是希望当政者能“起而行之”;二是指出“闻近来印度植烟之处,政府令其改植桑、茶、木棉”,印度是最早种鸦片的国家,已翻然改图,中国不能再“瞑然不知变计,而日竭脂膏于一呼一吸之间”了。说明罗氏此论是为了解决时弊而发,而且是在吸收了国外好的经验,做了一番调查研究后提出的具体可行的办法。他不仅有纸上的议论,而且积极推行科学实践,从罗氏起草与蒋氏联名的致张謇书,[6]可知他当时还积极参加了推广蚕业的活动,为浙江蚕业局访求教习,寻找当年派出留学的归国人员。还散发学农社章程,征求意见,呼唤同道,当时有人愿捐沙地若干加入学农社,则又准备开荒试种,寻找当行切实之人作为总理。

当然,学农社最主要的工作还是译书。在《集蓼编》中罗氏回忆道,当时认为实现用世之志,需要立一业,中国是“农为邦本”,因而立志学农,先读了中国古代农书《齐民要术》、《农政全书》、《授时通考》等,又读欧洲的农书译本,后者讲到用科学方法进行农耕可增收获,却缺乏详细的资料,因此办学农社的目的就是“购欧美日本农书,移译以资考究”。书籍的印刷出版是需要一定周期的,为把新知、新论迅速传播开来,就要办报,所以又创办了农报馆,出版《农学报》,由蒋伯斧总庶务,罗振玉任编辑。该报创刊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四月,初为半月刊,每期约二十面,载农事奏折、条陈、农事译文。次年改为旬刊,增加了禀牍、事状栏目。1900年篇幅减半,内容分文篇、译篇两部分。1902年刊头始加江南总农会印字样。[7]罗氏关于农学的著述,多先在该报上发表。

正因为这样,百日维新时,湖南巡抚陈宝箴曾举罗氏应经济特科;端方以三品卿管京师农工商总局,锐意兴农,致书罗氏询问措施,罗氏答书千余言,提出兴修京畿水利,这是他们订交的开端,端方接受意见拟先垦张家湾荒地。[8]而且光绪皇帝还有上谕:“务农为国之本,亟宜振兴……上海近日创设农学会,颇开风气,着刘坤一查明该学会章程,咨送总理衙门查核颁行,其外洋农学诸书并着各省学堂广为编译,以资肆行。”[9]看到自己提倡的事业得到响应,罗氏非常高兴,他在家书中写道:“中国农业转机将在于是,不仅草野小臣,私衷欣慰也。”此外,家乡浙江上虞地方官也与罗氏联系,拟办上虞农工学堂。[10]但不久变法失败,振兴农业的种种措施也随之流产。当时朝旨禁学会、封报馆,虽未封农报馆,但蒋伯斧主张农报馆也自行关闭,却由于尚欠印书费无法关闭,罗氏致书两江总督刘坤一,请将报馆交农工商局改为官办。刘坤一答“农报不干政治,有益民生,不在封闭之列,至于农社,虽有乱党(到会签)名,然既为学会,来者自不能拒,亦不必解散,至归并农工商局未免掠美,有所不可”。并批示上海道拨款二千元维持。当时蒋伯斧以此款偿还印费欠款后,回乡侍奉老母,罗氏独自一人担起农社与报馆的职责。不久学农社虽经刘坤一改名为江南总农会,但和报馆一样,仍由罗氏举私债维持,直到1907年罗氏进入学部供职,携眷入都,才将学农社和报馆结束。

3.2 编辑出版《农学丛书》

学农社自1896年初创办,到1900年已移译了不少农书,罗氏编为《农学丛书》,始拟措资出版。最初计划印行百部可售得五千元,以半数偿付印费,余款可维持农报馆。后湖广总督张之洞邀罗氏至湖北主持农务局和农校,提出丛书可印二百部,由他出面要各州县购买,以扩大发行。由于这部书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后并未借助张氏之力,亦十分畅销,第二年售书所得除偿还本金及维持报馆学社开销外,尚余数千元,罗氏得以清偿了家庭旧债,仅剩下抵押给蒋伯斧的田产尚未赎回。因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1904年从湖北调任江苏巡按的端方,在聘罗氏为江苏教育顾问时,将《农学丛书》五集进呈光绪皇帝。端方在《进贡农学书籍折》中谈了学农社成立经过及宗旨,说经调查了解罗氏“家本寒畯”,学农社“虽经改为江南总农会,公家并未助给经费,而所译农书裒然成帙,皆系该员独立支持,未尝中缀。较之妄出报章有害人心希图渔利者,用心相去不谛霄壤”,“观其考核之勤,采取之博,自应将原书进呈御览”。[11]

北京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杨直民撰文《中国传统农学与实验农学的重要交汇》,[12]详细介绍了这部《农学丛书》。文中说该丛书署江南总农会编,共七集,包括二百三十三(一说二百三十五)种译著,光绪末年石印出版。它的内容既有传统农学中的要籍《陈旉农书》,又有大量欧美日本农学著作;既有主要农作物的生产经验技术,又对各地种兰、植茶、艺花、养金鱼等需要特殊技术并容易获利的生产项目给以更多注意;既有完整的农学著述,又有重要技术专题的摘编,如《人工孵卵法》系从杨双山《豳风广义》中摘录的。此外还有专题的调查,如《南海县西樵塘鱼调查问答》就是据罗氏提出的问题,由南海陈敬彭回答而撰的。内容相当丰富,所以研究者指出它“汇集了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不少要籍,增添了不少民间农业生产调查内容,反映了当时中国传统农学及其发展方向。它又通过译述欧美日本农书,较全面地引进实验农学的丰富资料”。这部丛书在近数十年来的学术界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但从农史研究的角度看,它至少是将两种不同发展阶段的农学,即“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传统农学”与“以科学实验武装的现在农学”,“开始结合在一起,初具现代农学的雏形”,“中国农学史的研究,无法绕开它行走”。

研究者认为,我国移译介绍国外农书,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李善兰译英人林德列《植物学基础》。此后,梁启超编《西学书目》,蔡元培编《东西学书目》,都有若干动植物学、昆虫学、林学、农政等方面的著述。但是《农学丛书》中,不仅有移译,还有罗氏结合中国农业发展情况所作的点评,体现了传统农学与实验农学交汇的特点。例如:

第一,《农学丛书》突出了农事以辨土性为第一的思想。翻译了代表这种观点的农学著作,如英人黑球·华来思的《农业初阶》,不仅论及“农学之法,先须辨其土性之所宜”,而且具体介绍如何用物理、化学分析的鉴定方法。在《耕土试验成绩跋》中罗氏写道:“右耕土试验成绩,从日本农事成绩中摘译出,考农事以辨土性为第一,能辨土性,方知土中所缺者何元素,所饶者何元素,然后施肥乃有把握。中国农民,概施固定之肥料,泥守往制,卤莽因循,不知变通,故译此卷资借鉴焉。”

第二,提倡使用化学肥料。在《人造肥料品目效用及用法》一书的编者记中罗氏写道:“肥田之物,在化学未发达之前,概用天然肥料,如人畜便溺、草木根芥之类,及化学进步,而人造肥料兴焉。人造肥料有数益:切效宏,一也;体积减、便运输,二也;可按物之特性而施所嗜之要素,三也。”在《啤噜(即秘鲁)鸟粪论跋》中说:“考今日东西各国多用化学肥料,而中国则至今尚无用之者,此卷文笔拙劣,故刻存之,以资参考。”

同类推荐
  • 阎锡山传

    阎锡山传

    本书采用祖国传统史学的实录风格,努力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让历史人物回到历史中去。阎锡山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他对历史所发生怎样的影响?阎锡山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客观评述这样的历史人物,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杜月笙全传(上)

    杜月笙全传(上)

    杜月笙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性的一个人物。生意场上,他机灵诡诈,善敛财,会散财;社交场上,他善于处理与各派军阀之间的关系,善解人意、附庸风雅,笼络社会上各种人物,从政治要人、文人墨客到帮会骨干,无所不有。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十里洋场,成为上海的黑帮帮主;他文质彬彬,却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他为虎作伥,却又有着鲜明的爱国心;他狡猾奸诈,却又很讲义气;他出身贫民窟,却成为涉足娱乐、文化、教育、金融、新闻各业的财富大亨;他出入于黑白两道,游走于商界、政界……杜月笙所塑造的黑帮神话,早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其人其事也因历史的重重迷雾越发充满传奇色彩。
  • 杰拉德自传:我的故事

    杰拉德自传:我的故事

    每三页唤醒利物浦球迷一段热泪盈眶的回忆。利物浦队魂杰拉德自述27年欧洲足坛生涯。足球还远没有结束,只要我还有利物浦,我就还有希望。从8岁加入利物浦青训营,到35岁飞赴洛杉矶,史蒂文·杰拉德将其27年欧洲足球生涯的全部,都奉献给了利物浦,伴随了整整一代球迷走过青春。作为“红军”队魂,杰拉德总共为利物浦出场710次,打入186球,跟随球队夺得9个冠军奖杯。36岁正式退役前,他将他与利物浦的珍贵回忆写进自传里,翻开本书,听史蒂文·杰拉德自述他和千万利物浦球迷的青春回忆。
  • 独自成千古悠然寄一丘:国画大师张大千

    独自成千古悠然寄一丘:国画大师张大千

    《中华魂》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七十余年间的96位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很好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热门推荐
  • 有好多话要藏在心底,专等一个人:朱湘情书精选

    有好多话要藏在心底,专等一个人:朱湘情书精选

    本书是诗人朱湘的情书集,节选的近百封书信,便是朱湘留美两年间写给妻子刘霓君的。在这些书信中,朱湘除了对远在国内的爱妻拆尽他的相思之苦及对她的一往情深,还对她与儿女在家中的生活进行了事无巨细的关怀与指导,与此同时,他谈的最多的便是谋生的艰难,长时间的经济拮据为天各一方的夫妻两个蒙上阴影,但这亦是他们无可回避的话题。
  • 爱上一位名叫春妮的女子

    爱上一位名叫春妮的女子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她家裴少是三好先生

    她家裴少是三好先生

    重生回到两年前现在的她能徒手撕莲花,单枪匹马杀出一条血路来。只是途中,她寻了一个靠山。生命危在旦夕,她的眼里只有那年应当守护的人。等到后来的某一天,她忽然意识过来问他,“喂?你喜欢我啊?”他:“终于发现了?还不算太笨。”
  • 九爷求罩

    九爷求罩

    开货车的美女司机叶久踩住宋家小少爷的胸口向全世界宣布:“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人!”不费吹灰之力将小少爷拐回家当老公,人人都惋惜单纯的小少爷遇人不淑只怕会受苦,叶久脸上笑嘻嘻,心里mmp,谁能想到她随手抓回家的老公反过来利用她一直扮猪吃老虎?直到小少爷某晚乖乖趴下:“老婆,我从了你!”
  • 似有清风伴明月

    似有清风伴明月

    赵清风在她阿娘的肚子里便就是准太子妃。在她12岁那年,皇帝驾崩太子登基为帝,赵清风摇身直接就成了准皇后。国丧结束,新帝迎娶皇后。那年,赵清风16岁。真真可谓是人生赢家。唯一可惜的是新任凤帝不近女色。坊间流传赵清风入宫后便宠冠六宫,不到半年凤后之位就无人撼动。据说,张抒捷在御花园跟自己的婢女说了几句赵清风的坏话,好巧不巧,就被赵清风听见了。赵清风因此一天的心情都不佳。凤帝听闻此事后,竟直接处死了张抒捷。人人都说她赵清风福气太好、运气太好,可只有她自己知道这其中的种种原因。“凤帝,你不过就是想利用我。既然是利用那又何必如此认真呢?”“本王做事向来认真,滴水不漏。”请勿转载,不喜勿喷!
  • 藏獒笔记(套装全2册)

    藏獒笔记(套装全2册)

    退役特种兵肖兵,就是在西藏日喀则的一个村落里认识了这样一只纯种的藏獒——大黑。刚开始,大黑表现得无比倨傲,对肖兵不屑一顾。肖兵对大黑也爱理不理,不久,在经过一系列事情后,特别是藏獒大黑多次与狼群凶猛厮杀后,肖兵终于见识了这个高原王者的英武……
  • 七日的方向

    七日的方向

    本该死去的我,以灵魂为代价,换取了七日的光阴。七日啊,我能做些什么呢?对喜欢的女孩子告白?胖揍自己讨厌的家伙?还是做些自己往日里想做却又不敢做的事?不好意思,以上的事,我都没做,更没有打算做。我决定,回到那个埋藏在我记忆最底层的地方,那里,应该不会有人知道我已经死了的事实。可是,我没想到会在那,遇见她,一个我好不容易终于说服自己忘却的人……
  • 万界天卡

    万界天卡

    我从来不和人比底牌,因为没有人能比过我的牌。这是一个万界穿梭的休闲,这是一个万界抽卡的游戏。这是一个得到了上一任系统本源的家伙,自己当系统搞事情的故事。欢迎吐槽……欢迎加入无尘居,群主官方????群聊号码:450050958 ―――――――――――― 本书算是一个小故事吧……按字数的话……不过还是完结了,有完整的开头和结尾。 新书,失格者世界,希望大家喜欢吧!
  • 我信了爱情的邪

    我信了爱情的邪

    我信了爱情的邪,当时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前进时,爱情却成了牺牲品
  • 剑圣的儿子是最强法师

    剑圣的儿子是最强法师

    我的父亲是帝国响当当的剑圣,不过他的老掉牙的剑术真是不够看!而且要是能用魔法解决的事为什么还要撸着膀子上去干呢。果然,法师最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