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2800000029

第29章 拒绝登舞台

孟小冬一回北平,各大剧院的老板马上登门,邀请她登台演出,并说凭她这次义演的轰动效应,只要她登台演出,肯定能赚个金银满钵。

这话确实不假,孟小冬有一身绝艺,已经多年没有在北平登台演戏了。如果借着这股东风,她肯定能在北平掀起一股热潮,赚个票子满钵。可是,让这些剧院老板诧异的是,孟小冬并没有接受他们的邀请,而是说她的戏装行头全部送人了,从此要学陶渊明隐居山林,不再登台唱戏。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孟小冬离开上海的时候,只带了一件这次演程婴时穿的行头,其他带去的所有行头,全部送人了。唯一带回来的那件行头只有七八成新,并不值钱,还是她二十年前初到北京时自己选购的,她特别喜欢,舍不得送人,想留作一辈子的纪念。

孟小冬立雪余门,潜心学艺五年,从余老师那里学了近三十出的戏。这些戏,倾注了余叔岩毕生心血,是余派的精华。孟小冬本就有这方面的天赋,自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次赈灾义演就是明证。可是,上海祝寿赈灾义演,她才开始啊,怎么就不演了呢?

有人认为,孟小冬选择这个时候离开舞台,无疑是聪明的选择。在事业最为辉煌的时候急流勇退,留给人们的往往是最为美好的印象。可是,这个时候的孟小冬,刚刚四十岁啊!她的一身绝艺,才露出一点点,远远不是事业最为辉煌的时候。

她这样的行为,无异于告诉人们:在她的生命里,已经没有什么值得去追求了!有人问她为什么年纪轻轻就不登台演出了,她无奈地摇着头摆着手说:“您瞧,我这么个样子,可怎么还登得了台?”确确实实,孟小冬有胃病,加上鸦片的毒害,身体是不好。可是,身体真的糟糕到她不能登台的地步?其实不然,她活了七十岁,比杜月笙多活了十年。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她作出这样的选择呢?心病,依然是心病!

虽然,孟小冬从失败婚姻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但骨子里的隐痛依然存在。这种骨子里的隐痛,在动荡的时代、混乱的社会的催化下,已经成为她的性情当中的一部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孟小冬传承的不仅是余叔岩的表演风格,更是他的生命风格。

不过,孟小冬的师弟李少春,却走了一条与她截然不同的艺术之路。很多京剧方面的书籍提到李少春如何如何拜余叔岩为师,却鲜有称他为“余派传人”的。其实,他的余派戏唱得很好,尤其是余老师手把手教的《战太平》,现在还留有唱片和录音,行家一听就知道其功力了得。

李少春拜师余叔岩,有很好的开始,却没有很好的结束。个中原因,并非他吃了不苦,而是他不愿遵循师训离开舞台。照余叔岩的规矩,学艺期间,未经他的许可不得登台演出。靠演戏养家的李少春怎么能够做到这点?他老老实实地花了三个月时间跟着余老师学完《战太平》,老老实实地根据余老师的要求作汇报演出。可是,他无法做到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地放弃舞台。他不能遵照老师的规定停止演出,只能一边学一边演出。所以,他的学艺时断时续,不能像孟小冬那样每天坚持。

这样做,已经让余老师不满意了。有一次,李少春出于商业性考虑,在天津表演《失空斩》时,他贴海报说是“余叔岩亲授”。这个举动令余老师很不高兴,因为这出戏余老师根本没有教过他。还有一次,他偷偷地贴了一出余老师教给孟小冬但只容许他旁听的《洪洋洞》,也犯了师门大忌。因为余老师因材施教,根据两个徒弟的不同特质进行教授,规定两个徒弟可以相互旁听,但不能演对方的戏。李少春偷偷演了《洪洋洞》,有人打小报告,传到了余老师耳中。自然,余老师更加生气。这样一来,李少春渐渐地不敢上余家的门了。

不过,李少春在舞台上一直走红,新中国成立后他更是走红。在戏曲改革政策的推动下,他演的《野猪林》《将相和》《闹天宫》等,既符合政治旋律,又不至于主题先行,艺术性始终高过一切。新中国成立后他的新戏一部接一部,连革命主题高举的现代戏《白毛女》,他也能唱出动人的旋律。在艺术的道路上,李少春一步一步地攀升着,直到《红灯记》,他参与了主要创作,却没有担纲主演。被批斗惨死的悲惨结局,不能抹杀他在1949年以来在新编戏里树立的艺术成就。

孟小冬拜师学艺,学习余老师雅正精纯的演唱,也复制了余老师的生命情调,李少春却走了完全不同的艺术人生路。我很天真地想,如果余叔岩老先生能让他的两个爱徒相互学习,彼此取长补短,允许他们在舞台展示各自的风采,可以参加营业性演出,说不定,余派京剧艺术或者说整个京剧艺术会发扬得更好更为繁荣。当然,这个可能要建立在社会稳定民族独立的前提下。

“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再唱戏不会比你差;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绝不会比你差!”这次祝寿赈灾义演,孟小冬一出《搜孤救孤》,压过了伶王梅兰芳的风头。彼时,她实现了誓言中的前半句,接下来,她得实现誓言中的后半句了。

同类推荐
  • 戴望舒作品集(六)

    戴望舒作品集(六)

    一九二八年,戴望舒从法译本《西班牙的爱与死的故事》中选译十二篇小说(另有《良夜幽情曲》和《夏娃的四个儿子》二篇为杜衡所译),分别于当年九月和十二月,以《良夜幽情曲》(收入小说七篇)和《醉男醉女》(收入小说七篇)为题,分作上下两集在上海光华书局出版。上集有译者的《题词》,下集收录孙春霆所作《伊巴涅思评传》。一九五六年七月,上海文艺出版社根据译者遗留的改正稿,并作了一些必要的修润,以《伊巴涅思短篇小说选》(共十二篇)为题印行。本辑收入的十二篇小说和译者《后记》,即依据这个版本。
  • 王安忆自选集

    王安忆自选集

    王安忆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独特而丰富的存在,始终以一种顽强坚韧的姿态,畅快地书写着她的人生体验、精神历险和生命向往。本书精选了王安忆的各类代表性作品,包括中篇小说《小鲍庄》、《小城之恋》、《叔叔的故事》、《我爱比尔》、《文革轶事》、《隐居的时代》;短篇小说《招工》、《酒徒》、《天仙配》、《黑弄堂》;散文《剑桥的星空》、《华丽家族》等篇章,全面反映了王安忆的创作成就。
  • 半壶闲梦

    半壶闲梦

    要分四张:第1章散落记忆;第2章诗情画意;第3章随遇而安;第4章闲来说道。
  • 文苑拾遗(蠹鱼文丛)

    文苑拾遗(蠹鱼文丛)

    《文苑拾遗》是湖州名士徐重庆先生的文章结集,由刘荣华、龚景兴编选。全书分五辑,包括文苑拾遗、名人遗物、辛亥史料、湖州人文和秉烛夜谈,主要涉及现代文学研究和湖州地方文史研究,对一些史料的考辨颇有助于学术研究,具有较大的出版价值。
  • 味觉谱

    味觉谱

    《味觉谱》作者对于出生地东北和后来生活的四川这两个地方的日常起居饮食的体验。文字简洁,随和。切换异乡故乡两个视角,将怀乡情和烟火气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热门推荐
  • 一路繁花相送(钟汉良、江疏影主演)

    一路繁花相送(钟汉良、江疏影主演)

    同名电视剧《一路繁花相送》2018年2月7日开播,由钟汉良、江疏影、炎亚纶、李晟领衔主演。从她第一次吻上他的唇,流年偷换,物是人非,一切都已不复当初。他完全不曾想到,这一别就是七年。那个有些不羁的任性少女如今已经学会了与这个世界所有的不如意和平相处,只有他知道这个过程有多艰难。繁花消逝,少年会老,爱却不会。没有一个回忆应该永远盘桓不去,只是除了她……你爱得肆意勇敢,我学着哭笑随行。相恋直到白头,一路繁花相送。
  • 神武故事25

    神武故事25

    正邪!神魔!神与武,注定的未来!命运,要改变吗?
  • 江湖不过如此

    江湖不过如此

    吾乃云颖是也!谁说小萝莉不能闯江湖?您可就看好了吧!谁会是我的最佳归属呢?
  • 芜有子期

    芜有子期

    一支桃木簪,环系一段情;一个不经意,连接两时空。有缘来相会,无缘伴余生;错乱情缘结,终被老天更。番外篇简介:他和她本就不是一个时空的人,一场意外让他来到唐朝遇见了她,但是两人终究是逃不开命运的桎梏,她不甘心,于是和上天打了个赌,最后,是她输了。
  • 涅槃经游意

    涅槃经游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华成语故事

    中华成语故事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是汉语词汇中的璀璨明珠。侃侃主编的《中华成语故事》所收录的成语来源广泛,有的来自历史故事,有的出自神话传说,有的则是从民间笑话中提炼出来的。每一个成语都通过一个精彩生动的故事来展示,体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精神和智慧。这些成语具有经典性、哲理性、时代性、实用性、趣味性等特点,每则故事内容生动有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读后耐人寻味、启迪智慧。
  • 洞玄灵宝五感文

    洞玄灵宝五感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捡个王爷做老公

    捡个王爷做老公

    她,东方狸,娱乐圈三流小明星,实为盗墓组织“猫”的成员之一。外表冷静强大,内心腹黑,有仇必报。他,东方若,失忆美男,原为莫晨国七王爷,剡非痕。因一场盗墓事件被东方狸无意打包回家。天真乖巧,温柔可爱。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单纯的眼神中渐渐隐藏了城府。是真天真,还是装傻卖萌?一切只因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
  • 王者荣耀之大圣娶亲

    王者荣耀之大圣娶亲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为魔,佛奈我何!
  • 倪匡中篇奇情武侠系列:红梅金剑

    倪匡中篇奇情武侠系列:红梅金剑

    金剑庄庄主白震东名头极响,十年前抛下一句:「不要等我」,就神秘失踪了。十年后,竟有人送上白震东那通体纯金的金佩剑!白庄主是否身陷险境?庄少主白玉龙,寻父其间被黑衣人掳去,其妻魏金凤为救丈夫,闯入红梅宫。一场血战即将展开,白玉龙却发现红梅宫宫主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