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3300000001

第1章 望柳庄

我常常觉得在我的生命深处,有一些什么东西在荒芜地漂流,使我无法平静。怀念或是感动或是遗憾?

昨天的叶子没有枯萎。

此刻,2004年早春的这个早晨。昨晚一场雪使昆仑山的天地变得很完整。但是即使到了白天,山下的格尔木也像睡着了。春天的寒风挤满窗棂,窗外稍远一点的地方,那棵柳树正在费力地摇动,分明想摆脱大风的束缚。可是不能。

这样的时刻,我在稿纸上写下三个字:

望柳庄。

它有一段埋藏得很深的秘密。关于春天的秘密——一位将军在飞雪的戈壁滩播种春天的故事。

有山脊却看不见山,有村庄却不住人。只有这片柳树年年月月像遗忘了季节似的迎着风沙摇晃卷曲,枝条交错成各种形状。即使这样,它依然寂寞。

这时,一位中年军官来到柳树前,望着树枝许久,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话:我真恨不得割下耳朵,挂在柳树的肩膀上,让它听听有多少人编写了多少赞美它和它的主人的故事。

这个军官就是我。

我北京的书房就叫望柳庄。这个名字常常使我想起从前,想起从前我就觉得吃苦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可是,格尔木的望柳庄依然很寂寞。

不少人都是通过我的笔端知道了格尔木城里这个望柳庄。然而,谁能想到那时候格尔木根本算不上城,格尔木就有个望柳庄。望柳庄就住着将军和一伙修路的兵。

格尔木是修筑青藏公路大军在昆仑山下的第一个落脚点。从那时起,这儿就叫望柳庄。后来,望柳庄就成了修路的大本营。再后来,公路跨上世界屋脊,望柳庄所在地格尔木就成为内地进入西藏的咽喉。如今的格尔木是青海省第二大城市,青藏高原的名城,是国家命名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可是,谁人知道格尔木起始于望柳庄?又有几人知道是谁在望柳庄前栽下了第一棵柳树?

50年前的那个初春,昆仑莽原上仍然是弥漫的风沙卷着雪粒、石子在狂吼。世界浑沌一片。春天在何处?

这时,一位老军人攥着一棵柳树在敲格尔木冬眠的门:醒来吧,我要给你换新衣!

说毕,他挥镐挖土,栽下了第一棵柳树。

这不是一棵孤零零的树。这片世界从这儿开始,跟来了一大队树的队伍,一棵挨一棵地跟着这棵树排起了队。

这个老军人就是慕生忠将军。其实他并不老,44岁能算老吗?

格尔木的树来自湟水河畔。

修路队伍离开西宁途经日月山下的湟源县城时,慕生忠让汽车停在一片苗圃前,两只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些刚刚冒出嫩芽的苗苗不放。许久,他对管树苗的人说:买100棵。随行人员不解,问:政委,咱只管修路,买树苗做啥?

慕生忠时为中共西藏工委组织部长兼运输总队政治委员。修青藏公路了,他又成了总指挥。大家一直习惯叫他政委。

慕生忠听了这问话,瞪了那人一眼:你说做啥?扎根安家嘛。我们是第一代格尔木人,格尔木是先有人还是先有树?不,人和树一起扎根,这根才扎得牢靠!

格尔木,一片荒野,风沙怒吼。

一个惊呼上当的小伙子问慕生忠:我们要做第一代格尔木人,可是格尔木在哪里呢?

小伙子还没把话说完,一阵风沙就把他吹了个趔趄。慕生忠说:年轻人,告诉你,我们的帐篷扎在哪里,哪里就是格尔木!

说着,他一锹铲下去,沙地上就铲出了个盆状的坑坑。格尔木的第一棵柳树就栽在这坑里。

100棵杨柳苗,都栽在了刚刚撑起的帐篷周围。一共两大片,杨柳分栽。第二年,这些小苗大都落地生根,绿茵茵的叶芽把戈壁滩染得翠翠的叫人看着眼馋。它们一路狂奔的长势,一天一个样儿地蹿长着。给它喝一盆水它长个头,给它喂一把肥它也添叶。

看把将军喜的,他像大家伙一样咧着金豆牙笑得好美。快乐的老人,他当下就给两片树林分别命名:“望柳庄”和“成荫树”。

有人问:政委,你这名字有啥讲究?

他哈哈一笑:望柳成荫嘛!

看,他还是钟情望柳庄。

将军的笑声揉进了柳的躯体里,树又蹿了一节个头。

广漠的戈壁滩荒芜了数千年,现在猛乍乍地生出了这两片绿茵,自然很惹眼,也醉人。毕竟是柔弱苗,难与漠风对峙。常年的飞沙把它浸染得与沙地成为一色,人站在远处就难以瞅见,有时它索性就被那气势汹汹的褐石色盖住,淹没了。

好在,它不服,顶破沙土,又伸起了腰杆。

它的根茎部连着一片阳光。

我第一次看到望柳庄的情景至今难忘。那是令我失望的一次发现。当然失望之后我滋生了更强更多的企盼。这片柳林活得很艰难也很缠绵。

那天午后,我从拉萨执勤回到格尔木,车子刚行驶到转盘路口就抛锚了。其实这地方离我们军营顶多一公里路,可是车子耍起了脾气卧下不动,我也不能回部队只好陪着它。当时风沙很大,迎面扑来,人连眼睛都睁不开。助手昝义成回军营取所换的零件了。

风沙越来越大,我无法承受它的无情撕打,便顺势走向路口的一排平房,站在了房檐下。风沙果然小了,身上也暖和了许多。这时我举目一看,门楣的三块方砖上刻着三个字:望柳庄。字用红漆涂过,格外醒目。我的心一下子滋润了,好像在风沙世界里望见了一片翠绿的草地。

也就在这时候,我才发现平房前的沙滩上横七竖八地半躺半立着一棵棵树苗。这就是将军带领大家栽的那些柳树,有的已经被沙土埋得不见真面目了。可是,不知为什么在我的感觉里,它们仍然是亭亭站立的硬汉子。

望柳庄前的树站在冬风和春风之间。它们要告别寒冬实在不容易,要把春天迎来的路途也很艰难。然而,大海不会老去。望柳庄前怎能没有柳树?

后来,我才知道这三个字是慕生忠将军亲笔题写。

我长久地不错眼珠地望着这三个字。高架桥点亮了星河之灯,昆仑山的世界突然变得亲切。我的眼前仿佛开满了鲜花。

风沙还是那么大。

可它绝对吹不落我心中这片春天的世界。

这就是我第一次看到望柳庄的前前后后。好些天后,战友们告诉我,次日清晨,当风沙停止以后,慕生忠带着同志们把那些倒地的柳树苗一棵一棵都扶了起来,培好土。他边收拾这残局边对大家说:吹倒一次,咱扶起它一次。吹倒一百次,咱扶它一百次。直到它可以结结实实站在沙滩上为止。

柳树是远方来的移民,在将军爱抚的目光里它忘了惆怅和家乡,克服了水土不服的娇气,格尔木成为它的第二故乡。

瀚海孤树,林中一木。

有几棵树只绿了短暂的生命,就消失在戈壁滩。

它们死了。

这似乎是预料中的事,但人们还是觉得太突然。

它们没有来得及留下遗言……

又是一个烈日暴晒着戈壁滩的午后。我出车归来,路过望柳庄。我有意停下车,要看看那三个字:望柳庄。这已经成为我的习惯了,每次从雪线上回到格尔木,必然在望柳庄前停一下,这样我的灵魂就得到了自由,就有一种从黄昏走进晨曦的美好感觉。

可是这一次破例了,一片隐晦落在我心头。

我看到望柳庄前不远的戈壁滩上,一群人围着一堆土丘,默默静立,一个个低着脑袋,空气好像凝固了一样。

我上前打问,竟然没人理睬我。几缕阳光从云头上泻下,照射在土丘上,很有几分燥热。不过我很快就看出来了,那土丘是一个坟堆。

埋的什么人?

我又向一个人打问,他仍然不理睬我。我好生奇怪。便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一起默然地站立着,心中的疑团越挽越大。

弄清真相是后来的事。原来在头天,望柳庄前有三棵柳树死了。当然不是无缘无故死去的。这地方缺水、少氧、干旱、寒冷,其中哪一样都会把这些移栽而来的幼苗置于死地。戈壁滩的树,活下来的是强者,死去的也绝不能说是孬种。

骆驼驮着夕阳走在不归的路上。

慕生忠把三棵死去的柳树掂在手中,端详几番又几番,仿佛永远也看不够。末了,他说:“它毕竟为咱格尔木绿了一回,让我们这些饥渴的眼睛得到了安慰,是有功之臣。现在它走了,我们难受,怀念它是合情合理的。不要把它随便扔在什么地方,应该埋在沙滩上,还要举行个葬礼。”

于是就出现了这个土丘。独特的柳树墓。

戈壁滩上第一个醒来的人是寂寞的人;第一棵死去的树呢?人们却没有遗忘它。

常有格尔木人给那土丘浇水。其实浇水的人想法很简单,这些树也像人一样,躺在戈壁滩会口干舌燥。浇一瓢水,让它们滋润滋润。树要喝水,就得有人递给它。

谁也没有想到的事发生了。人们有心无意浇的水,唤醒了死去的柳树。到了第二年夏天,土丘上冒出了一瓣嫩芽儿。那芽儿一天一个样,由小变大,由低变高。

啊,柳树!

这是从埋葬着三棵树的坟墓上长出的柳,是一棵死而复生的柳,是将军用怜悯的心唤醒的柳!

后来,人们就把这棵柳称为墓柳。

经过了一次死亡的墓柳,活得更潇洒更坚强了。青铁的叶子泛着刚气,粗褐的枝干储存着力量。大风刮来它不断腰,飞沙扑面它不后退,寒冬腊月它依然挺立。死里逃生的战士最显本色,最珍惜生命。

墓柳接受过无数路人投来的目光,这目光多是赞许,也有不以为然的嘲讽。嘲讽什么?嘲它孤独?讽它清高?不得而知。它继续着它的轨迹活着,藐视一切懦弱者地活着。

时间年年月月地消逝着。望柳庄前的柳树种得越来越多,树片越来越大。它们和墓柳连在了一起,混为一体。已经分不清哪棵是墓柳了。

在望柳庄生命的进程中,这肯定是个生辉发光的日子。那是青藏公路通车到拉萨后不久,彭德怀元帅来到格尔木,就住在望柳庄。彭老总的名字在青藏线上被人们神话般地传颂着,这当然与慕生忠将军有关,与修青藏公路有关。当初,国家没有把修青藏公路纳入当年计划。慕生忠修路时遇到了财力人力的困难,他便找到了老首长、时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彭老总刚出国抗美援朝回来,他对慕生忠说,我回国脚跟还没站稳,手头没钱。这样吧,我把你的修路报告递转给周总理,让他解决你的问题。就这样慕生忠得到30万元的经费。彭老总还给慕生忠调来了10辆大卡车和10个工兵、1200把镐、1200把锹、3000包炸药,才使修路工程开展起来。

现在,彭老总来到了格尔木,他不住那座专为他修的二层小楼,却和慕生忠一起住进了望柳庄中延安式的砖拱窑洞里。将帅的心相通。这一夜,美酒和春宵……

柳树的枝儿碰醒了杨树的梦。

彭老总:你们干了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在柴达木的戈壁滩上建起了一座新城。这个地方是大有希望的。

慕生忠:没有彭总你的支持,我是不行的。大树底下好乘凉,格尔木人都感谢老总。

说话间,彭老总让人拿出一瓶好酒,对慕生忠说:人生做事就要有你们把公路修到拉萨的这股劲。猫在屋里不出门是干不成大事的。来,今天我敬你一杯。

人称慕生忠为“酒司令”、“昆仑酒神”。他浑身豪气,一腔爽笑,以至他的粗暴过失,都带着酒的精神。难怪人说这4千里青藏公路是他用酒打通的。

彭老总敬酒,这是慕生忠没有想到的。他端起酒杯,连干三杯。还要继续喝时,彭老总把酒瓶拿开了,说:

“你这酒鬼,再喝就醉了。我不想让你喝醉,还要你干事。”

慕生忠说:“谢谢彭总,我已经喝好了。你有什么任务就下达吧。”

彭总走到墙上挂的中国地图前,右手从西北甘肃敦煌方向往西南角上一划,说:“这一带还是交通空白,从长远看,是需要修一条路!”

还是慕生忠在北京请求修筑青藏公路时,彭老总就提到要修格尔木到敦煌的公路。慕生忠照办了,在青藏公路修到可可西里时,他就派工程队修通了格敦公路。现在,彭老总又提起了这件事,慕生忠如实地告诉彭老总:

“我们已经在格尔木到敦煌之间修起了一条简易公路,下一步我们把它修成一条正式公路。”

彭老总高兴了,又端起酒杯,说:“再敬你一杯。”

这一杯下肚,慕生忠真的醉了……

彭老总来到格尔木的第二天,就离开望柳庄,在慕生忠的陪同下,乘车南行踏上了青藏公路,一直上到海拔4600多米的昆仑山口。车过纳赤台养路段,彭老总在昆仑泉边遇到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小孩,他把孩子抱起高高举过头顶,满含希望地说,你是昆仑山的第一代儿童,你的名字就叫社会主义吧!

慕生忠听了彭老总的这话,勾起了他深切的回忆。5年前就是在这个昆仑泉边,修路大军被阻挡……

彭总见慕生忠走了神,就戏说他:

“你是不是又在想把这昆仑泉水变成酒潭才好!”

“没有。我是想那年修路到了离这儿不远的地方,昆仑河真够难为我们了,为了架起青藏公路上的这第一座桥,我们想了多少办法,付出了多少代价!桥架起后我们把这桥叫天涯桥。那真是天之涯、海之角啊!不久,陈毅元帅进藏路过昆仑河,是他把天涯桥改名为昆仑桥。这名字改得好!”

彭老总说,他是个诗人,我们这大老粗肚里可没这么多墨水。

当夜,二位将帅返回格尔木,仍然投宿望柳庄。他们肯定又推心置腹谈了许多,这是私房话,别人无法知晓。但是,有一点传出来了。慕生忠对彭老总说,谁都有见马克思的那一天,他说自己百年之后,就安葬在格尔木,这样能天天望见昆仑山。他这一辈子什么都可以舍弃,就是离不开格尔木,离不开昆仑山。彭总听了,爽声一笑,说,你这个慕生忠,想那么远干啥?好好活着,把格尔木建设成柴达木的大花园,好好活着!

慕生忠生命的进程严格地按照他的设计完成。

1994年10月18日,84岁的慕生忠将军在兰州与世长辞。10月28日,将军的9位子女护送着他的骨灰,踏上了昆仑山的土地。在昆仑桥上,二儿子把将军的遗像安放在桥头,大儿子从车上拿出两瓶平时老人最爱喝的皇台酒,启开瓶盖,面对昆仑山,双手恭恭敬敬地把酒瓶举在头顶,说:

“爸爸,你在世时,为了你的身体,每次你喝酒时,妈妈总是背着您在酒里掺矿泉水,请您原谅。爸爸,今天您回来了,您就喝喝这淳香的家乡酒,敞开喝吧……”

昆仑桥在颤抖,昆仑河在抽泣。

随着将军的骨灰洒向高天,昆仑山忽然飞起了漫天的雪花,天地皆白!

此刻,复盖着积雪的望柳庄格外庄严,神圣……

2005年4月于望柳庄

同类推荐
  • 山居格调

    山居格调

    本书是作者把自己从现实的机器上拆卸下来的人生状态的绝佳写照。作者选择北京怀柔一处被山水围绕、与快节奏生活隔绝的世外桃源作为闭关地点,隐居十余年。全书记述了作者在山中三年多的心情记录,春日赏花、冬夜听雪,在纯净、广袤的自然环境中工作、生活之感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更深刻的感悟。
  • 春桃

    春桃

    《春桃》是许地山1935年作品集。春桃与李茂成亲那天,由于乱兵的冲击,两人在逃跑中离散。后李茂参军,双腿伤残后流落街头成了乞丐。春桃流浪到北平以捡破烂为生,与伙计日久生情。李茂巧遇春桃后,被春桃背回去。后春桃成了李茂和向高的媳妇,组成了一个和谐的家庭。在小说中,春桃尤若一个得道高僧,超越了凡世的清规戒律。春桃心中,已无男女,众生平等,丈夫已非丈夫,媳妇已非媳妇,一切皆空。慈爱与宽容,超越世俗的观念,已经成为了宗教的“空”的观念。
  • 王火文集·第八卷:失去了的黄金时代 风云花絮 启示录

    王火文集·第八卷:失去了的黄金时代 风云花絮 启示录

    《王火文集·第八卷》包括“失去了的黄金时代金陵童话”“抗战!无法忘却的记忆”“风云花絮”“启示录”四部分。讲述了王火对童年的回忆、抗日战争时期的所见所闻,以及“文革”中的经历与感悟,等等。展现了个人的命运同整个时代及国家民族的命运纠缠在一起,反省着历史、过去,展现着新的希望。
  • 古风新韵

    古风新韵

    诗词歌赋集:旌湖七桥:北连秦汉三国枭宿轶风,西衔天府平原之锦邑;南接千年文化之瑰丽“三星”,东邻凤翥翠色山麓;怀依旌湖艾绿之流碧,仰旌城天地人杰之灵气,七桥峨冠,跨数百米旌湖两翼,婷婷玉立。秀矣!
  • 金性尧选宋诗三百首

    金性尧选宋诗三百首

    《金性尧选宋诗三百首》以选目为基础,共包括前言、选目、作者小传、注释四部分。根据金性尧先生对宋代诸诗人的创作特色、地位的理解,以及对宋诗发展历程的把握,从浩如烟海的宋诗中撷取三百二十七首。强调苏轼和陆游,二人选目为全书之冠,并以此为支点,构成北、南宋作者队伍的基本格局。本书去取公允、注解精当、考证严谨、个性鲜明、理趣皆备。读解耳熟能详的经典篇目,更挖掘为人忽视的冷僻佳作。对诗人和诗作的评价注重其对“社会与人生的态度”,同时也尽量反映宋人“驱使文字的本领”,探索诗歌的内在意涵和艺术形式。是领略宋诗风貌、气象,了解宋诗发展脉络的人文读本。
热门推荐
  • 寂静王冠

    寂静王冠

    吾等生于以太,成于以太,逝于以太。敬畏以太!——圣典。这是乐师们的黄金时代,音乐改变了世界,以太铸就荣光,圣灵们升上天空,与群星共聚。这是长夜将至的世界,天灾和邪神播撒毁灭和死亡,盛世飘摇。这是一个少年踏上乐师之路的故事,无关卑微或者伟大,只为了走到梦的尽头。自此之后,自有公义与荣耀的冠冕为他存留。————分割线————通俗版简介:爸爸犯事儿跑路了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 天下无双:王妃太嚣张

    天下无双:王妃太嚣张

    当暗夜组织领袖,金榜第一杀手之魂,附于一废物花痴之体,现有的格局,将发生怎样的逆转?欺负我是吧?十倍欺负回去!和我来明的?直接打得你满地找牙!生活不能自理。跟我玩儿阴的?阴得你衣服裤子都穿不稳。驭万兽,练灵丹,制神器,傲世苍穹,凤凌异世,这一切对于她来说,太过于简单。【宠文一对一,前有嚣张女主拦路,后遇霸道男主炸桥,还有天才宝宝打劫,女强VS男更强,升级无极限,宠爱无极限】精彩抢先看:【一】凌无双,名满京城的凌家废物,痴心恋于皇七子,众人百般奚落嘲笑,甚至暗地下手,被阴得遍体鳞伤。一日,仆人跌跌撞撞,闯入书房,“老爷,大大大事不好了,无双小姐她,她在鸣溪居打伤了,打伤了——”“什么?!”仆人话未落句,老家主胡子一抖,拍案而起,“你说无双又被打了?这次是谁,欺负我凌家无人吗!”气死他了,他还以为这小兔崽子改邪归正了,这才老实几天,又溜了出去,指不定又被人欺负成啥样子。“不,不是啊,老爷”仆人匆忙之下,言辞吞吐。“不是什么,还不快说”凌擎天横眉一竖,越加担忧,“难道是伤得很严重?”青衣仆人身形一震,连忙回道:“不是啊,是无双小姐她把李将军的儿子给打,打,打残了!”“啊?”老家主惊得胡子一竖,愣在原地。无双不被欺负,他就求神拜佛了,现在是什么情况?*【二】四周人群熙攘,却是鸦雀无声。男子目光凝视眼前女子半响,男子伸手整理衣袍,抿唇开口,淡淡的道:“天落玉珠为聘,地铺十里红妆,我娶你”伸手拭去唇角血迹,他面目神情,复杂之极。女子冷哼,神色傲然,“天为鉴,地为证,今日,我休你”众人哗然,男子身体一僵,不敢置信地抬头,错愕不已。*【三】某男言语宠溺道:“无双所要何物?”护卫言:“极北冰原血莲”某男面色如常:“取”护卫接着言:“陨落星辰之泉”某男慵懒挥笔:“取”护卫接着言:“无尽星海之石”某男神情淡淡:“取”护卫硬着头皮:“中州万里美男”“取——”话未落句,某男脸色骤黑,一把逮过身边的女人,箍在怀中,咬牙切齿道:“取,我娶!力荐处雨完结宠文《嗜宠夜王狂妃》
  • 捕头白小江

    捕头白小江

    青金帝国新武十六年,白小江奉命任黑白县捕头,上任第一夜路遇死尸,结果引出十三连环命案!
  • 原木寻

    原木寻

    我是一家杂货铺的老板,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我的杂货铺开在了“鬼街”,而随着与原木的碰面,事情开始向我意料不到的地方展开。闺蜜的离奇死亡、真实与虚构交杂的梦境,我所经历的一切,究竟只是偶然还是与我早就有瓜葛?
  • 嫡女攻略之王妃哪里逃

    嫡女攻略之王妃哪里逃

    世人皆知沈相有四女二小姐聪慧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三小姐舞技过人,曾被皇上亲口赞喻。四小姐医术过人,被百姓称为活菩萨。而大小姐却无从得知。一纸诏书,相府大小姐却成了九王妃…
  • 祭奠遗失的世界

    祭奠遗失的世界

    序记:他这一生都是悲剧,哪来的什么恋歌。他说他要用秋天所有的落叶给他陪葬:烂成泥土,万物以生!
  • 剑破星云

    剑破星云

    剑锋所划之地,便是江湖。所向披靡之势,即为无敌。当家仇和国恨燃起热血,当谩骂和嘲笑激起不甘。少年手中之剑,定要斩妖邪,镇天地,破星云!
  • 建设大时代

    建设大时代

    (“写一种精神,用文字传递力量”——第二届网络原创文学现实主义题材征文大赛优秀作品)本故事以大学生恋人林南飞和江北雁的就业及爱情故事为线索,讲述某古运河旁边,一条旅游高速公路正在轰轰烈烈地修建中。以及所见所闻的民族风情和秀美山水,农村的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以及高速公路建设者们背后的家庭纠葛及情感故事。这天,从工地上挖出一个古隋唐大运河文物,而工程马上宣布叫停。从而引出了一场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经济建设与历史传承之间的矛盾——
  • 给真爱一个空间

    给真爱一个空间

    "我试着接近你,我试着呼唤你,当我走向你,原来你也正朝着我走来。后来我知道了,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需要给真爱一个空间!一杯清茶,一缕光线,一本好书……轻轻抚慰,阅读是一种生命的享受。智慧、美丽、梦幻、快乐……慢慢品味,人生永远在书香里跳跃。"
  • 宅门心深

    宅门心深

    江灵月和钱启明此相爱。钱家有钱有势,江家也是大户人家,门当户对,本在钱启明出国留洋前订亲,江夫人偏偏在这个时候离世,为了守孝,亲事搁置。江夫人死后,江家忽然多了姨夫人、二小姐以及三小姐,原来这是江老爷在外的收房。从此,江灵月的命运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