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4100000006

第6章 紫树(6)

三个人昨天住在这幢石墙屋里,竟然不知道地下室里还摆着一副冰棺。夏悦妍浑身瑟瑟发抖,而那两位警员已经抬着蒙着白布的尸体,走入了石墙屋里。担架经过客厅时,不小心颠簸了一下,一条僵硬的人腿从白布下伸了出来,在夏悦妍面前晃过来晃过去的,又惹来了她的一声尖叫。蓝若海赶紧扶住了她,而顾德华却不失时机地摸出手机,朝着那条伸出白布的人腿拍下一张特写照片。

民警把担架抬到客厅,就放了下来。一个民警转过身来,询问吴医生:“地下室在哪儿?”

吴医生说道:“你们把尸体放在这儿就行了,现在还不能把它放进冰棺中,镇上的医生还要对它进行尸检呢。要是现在就放入冰棺,就会造成尸检的不准确。”

夏悦妍却立刻嫌恶地叫了起来:“难道尸体就这样摆在客厅里吗?过一会儿镇上的外科医生赶来了,难道也在这里进行尸检吗?那不是要把客厅搞得到处都是血?”

吴医生却猥琐地笑了笑,说道:“首先,我要纠正夏小姐的一个错误。即使尸检是在客厅里进行,也不会搞得到处都是血。阿天已经死亡接近十个小时了,体内鲜血早已凝固,就算锯开,也不会有一滴血流到地面上来。”

“呃——”夏悦妍顿时感到一阵恶寒。

吴医生又接着说下去:“其次,尸体不会摆在客厅里的,我们会把它抬到地下室去。尸检也会在地下室里进行。”他侧过脸,对蓝若海说,“蓝先生,你帮着抬一下担架?我们一起去地下室?”

蓝若海赶紧摆手谢绝,而树生则走上前来,埋怨道:“吴医生,你就别耍弄他们了。他们是村子里的客人啊!我来帮你抬担架。”

说完后,他便一把拎起担架的一头,他的力气真大,担架一头被他抬了起来,可吴医生还没来得及抬另一头,担架顿时倾斜。“砰”的一声,担架上那具蒙着白布的尸体,脑袋顿时从白布里冒了出来,重重跌在了地上。

脑袋似乎被砸破了,但地上只有浅浅的一点血渍。

吴医生笑嘻嘻地指着地上的血渍,发出猥琐的笑声:“我刚才说得对不对?血都凝固了,怎么都不可能流出来!”

第八节 “人神”的头颅

这个浑身都充满了恶趣味的乡村赤脚医生与憨厚的树生,一起把阿天的尸体抬到了地下室,便咂巴着嘴皮离开了石墙屋。周所长和他的手下也随即离开,继续在枯木村里转悠。

夏悦妍被深深地恶心到了,没心情再去关注网上的帖子。蓝若海虽然很关切夏悦妍的状况,但还是很敬业地把顾德华刚拍的照片,放到了网上。

网络上的帖子,现在已经变得越来越重口味了。

顾德华觉得应该引导网友们把注意力转向他还钱的事,这会儿在镇医院的外科医生到来之前,事态应该暂时不会发展下去,于是立刻打电话,请杨村长到石墙屋来,商讨成立助学基金的事。

几分钟后,杨村长就风尘仆仆地走入了石墙屋了。

顾德华很直爽,径直在夏悦妍的闪光灯中,把两叠百元大钞交到了杨村长的手中。他也没起草什么捐赠协议,这笔钱的使用,一切均由枯木村自行悉听尊便。交完钱后,他才长吁一口气,说道:“我这两年,一直都睡不好觉。今天,终于能安心睡上一觉了。”

当然,蓝若海一定得把这句话放到网上去。而且他还得按照顾德华事先吩咐的那样,发微博和帖子的时候,要加上一句自己的感悟:“假若我是顾先生的客户,一定会尽全力支持他的事业!”

约莫下午四点的时候,镇上的外科医生终于步行赶到了枯木村。虽然有劳务费,但那位姓温的中年医生看上去却很不高兴。但医生始终是敬业的,在赤脚医生老吴和树生的引领下,温医生进了石墙屋,和屋里三个凑在电脑屏幕旁的临时住客打了个招呼后,便径直去了停放尸体的地下室里。

蓝若海对尸检一点兴趣也没有,也不想去拍照片。而这时,地下室里突然传来了那位温医生的怒吼。

“怎么回事?!谁给这具尸体做了防腐处理?尸体都做了防腐处理,我还怎么判断它死了多久?”温医生握着手术刀,五官扭曲地大吼大叫。

蓝若海的好奇心又被勾了起来。阿天的尸体,居然被人进行了防腐处理?

地下室里,又传来赤脚医生老吴的声音:“温医生,别那么生气嘛。就算尸体进行了防腐处理,也有其他办法确定死者的死亡时间。比如说,剖开死者的胃,看胃里食物的消化程度,也能知道死者是什么时候死的。”

听上去,老吴还蛮内行的啊。

那位温医生怒气冲冲地应道:“这道理,我还不知道吗?但无论如何,死者在被杀后,又经过了一番防腐处理,肯定很反常,我得把这一点写进尸检报告里!”

老吴的声音变得有点低沉:“温医生呀,其实,这防腐处理,是我做的……”

“你做的?你为什么要对尸体进行防腐处理?”温医生诧异地问。

而在客厅里,蓝若海也在心里提出了同样的疑问。

老吴诺诺地答道:“因为……阿天成神了!所以……天气这么热,我怎么能让‘人神’在烈日下渐渐腐烂呢?”

“成神?成什么神?还人神?真是乱弹琴!”温医生忿忿道。

在客厅里偷听的蓝若海,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因为他在小山头上,看到紫色的枯树上出现焦炭,杨村长因此判定这棵树曾经遭受天火,并且认定死于枯树下的阿天成了“人神”。而人神正是村民们崇拜的对象,所以身为村中赤脚医生的老吴,出于万物有灵的信仰,绝不能让神的身体在烈日下腐烂,于是对阿天的尸体进行了防腐处理。

真有趣,这下阿天的死亡时间,肯定变得更加不准确了。

不过,老吴是什么时候对阿天的尸体进行防腐处理的?蓝若海来到紫色枯树之后,尸体就没有离开过自己的视线。周所长带着手下来到小山头上,便立即让人抬着尸体向镇上走去。也就是说,老吴只可能在蓝若海来到小山头之前,就已经对尸体做好了防腐处理。

可是,他为什么要对阿天的尸体进行防腐处理呢?在那之前,就连杨村长也没留意到紫色枯树的顶端有焦炭状瘢痕,所以根本没有料到枯树遭遇了天火,更无法判定阿天成了“人神”。

真是奇怪。

地下室里的声音变小了,大概温医生还是老老实实为阿天做起了尸检。

蓝若海只能听到隐约的呼吸声,还有手术刀划过僵硬尸体时发出的“嗤嗤”声。虽然看不到尸检的真实情形,但他也能想象到,手术刀切开阿天的肚子,掏出胃,再切开,查看里面的半消化物……

只是想一想,蓝若海都觉得恶心。

半小时后,那位温医生咬紧牙关,脸色苍白地从地下室走了出来。他朝客厅里围在电脑旁的三个人瞥了一眼,便径直出了门。在门外,他啐了一口唾沫,然后自言自语说了一句:“真是变态,还做防腐处理,早晚都要送进火化炉里,变成一堆灰,还做什么防腐处理?”

他正要走,蓝若海却追了出来。

蓝若海先拿手机朝温医生拍了一张照片,然后变戏法一样从裤兜里摸出一瓶好酒,扔给了温医生。

“干嘛?无功不受禄啊!”拿人手短,温医生的语气变得很是温和。

蓝若海故作惊讶地说:“温医生,刚才你说,阿天的尸体经过了防腐处理?”

“是啊,真不知道那个村子里的赤脚医生是怎么想的。”

“防腐处理是怎么回事呀?”

“呃,简单地说,就是在尸体全身外层涂了一层水银,很薄的一层水银。”

“什么,水银?”

温医生点点头:“是的,涂了水银,尸体就像被这层水银密封了一般,所以能起到防止氧化腐烂的效果。这是一种很古老的防腐方式,不过,效果并不好,大概村里的赤脚医生也知道,反正尸体迟早要送去火化,只是为了短时间内用于守灵仪式,所以才进行了一点简单的处理。”

蓝若海有点好奇:“涂了水银,会对尸检效果产生影响吗?”

温医生答道:“如果要进行毒物检测,多多少少会产生影响。不过,这具尸体,只需看一眼,就知道致命伤是后背上插着的那柄匕首。而死亡时间,可以通过解剖尸体,查看胃里消化物的残余来进行确认。”

“那么,你检测出来的结果究竟是什么呢?阿天是什么时候死的?”

“凌晨四点到凌晨七点之间。我也只能做到这个程度的确认了,没办法再精确到具体时间。”

蓝若海赶紧道了声谢,回到了石墙屋里。

这一下,在网络上又有发帖的新素材了。地下室里进行尸检的时候,他本来试图让网络的关注度由一系列诡异事件转移到顾德华守信还钱这一点上,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自从转移发帖的重点后,人气便直线下降。看来人人都爱重口味,甚至还有网友敏锐地指出,这一切是不是提前安排好的桥段,纯粹是为了宣传顾德华还钱的炒作贴?不过,有住在附近县城的网友看了帖子后,企图到枯木村来一探究竟,但却因为泥石流而未果。

不管如何,泥石流绝对无法提前预知,所以很多网友还是相信帖子内容是真实可靠的。

但为了提升帖子的关注度,他们还是不得不舍本逐末,继续发布关于凶案的信息。

不久前,蓝若海才发了阿天一条胳膊伸出担架的照片,果然评论数和转发量都陡然大增。现在如果再把尸体曾做过防腐处理,涂抹的还是水银,肯定又会引起一阵轰动。

蓝若海兴奋地抢过电脑,十指如飞地在键盘上敲击着。当他写完关于尸体防腐的文字后,忽然听到夏悦妍在身后诧异地说:“咦,温医生都走这么久了,树生和那个赤脚医生怎么还待在地下室里呢?他俩在干什么呀?”

蓝若海也不免有些好奇,于是丢开键盘,站起身来,走到地下室入口处的阶梯旁,朝下望去。

地下室的门虚掩着,门缝里透出一丝光线,还有隐隐约约说话的声音。蓝若海走下阶梯的时候,脚下传出踢踢踏踏的脚步声。要想偷偷下去窥视地下室里的情况,显然是不可能的。果然,那位猥琐的吴医生拉开了门,看到蓝若海后,立刻笑嘻嘻地问道:“蓝先生,你也想来见识一下被大卸八块的尸体吗?”

不适感顿时油然而生,但蓝若海深吸一口气后,还是不卑不亢地说:“我没兴趣,但很多网友却希望我能拍一张地下室里的照片。为了感谢网友的关注,所以我必须到地下室来一趟。”

吴医生又笑了,他轻轻一拉,“吱呀”一声,木门完全敞开,而他则避开身体,一副请君入瓮的态势。

透过木门,蓝若海感到一股热气扑面而来,他看到一具躺在长桌上的尸体,白布被完全掀开,卡其色的工装也被褪去,叠放在地上。因为阶梯比房间略高一点,蓝若海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那具尸体苍白的腹部,有一条歪歪斜斜的黑线,应该是解剖完毕后,温医生随随便便潦草缝合好了尸体的皮肤。

而阿天的脑袋,则被一张白布蒙着。

“要不要看看阿天的遗容?”吴医生快步走到了长桌旁。

“咳咳……不用了……”蓝若海赶紧叫了起来。

吴医生的手指已经触到蒙在阿天脸上的白布,听到蓝若海的惨叫声后,他才停下动作,哈哈大笑了起来。

而这时,蓝若海忽然注意到,当吴医生的手指触到白布时,就连肃立在一旁的树生也陡然变了脸色,嘴巴张开,差点叫出声来。而当吴医生停住动作后,树生才长出一口气,如释重负一般,眼神中又隐隐流露出一丝对吴医生的不满。

怎么回事,莫非有什么隐情?树生莫非不想让吴医生拉开蒙在尸体脸上的白布。

这勾起了蓝若海的好奇心,虽然他并不想看到阿天的脸,但他咽下一口唾沫后,还是说道:“吴医生,要不,您还是让我瞻仰一下阿天的遗容吧。”

此话一出,吴医生和树生都禁不住脸色一变,死死瞪住了蓝若海的眼睛。

“蓝先生,你真的确定要看尸体的脸?”吴医生皮笑肉不笑地问道。

而树生则说:“蓝先生,没什么好看的,您还是上楼去休息吧……”

一定有问题!为什么他们不愿意让自己瞻仰阿天的遗容?难道他们做了什么手脚?

蓝若海顾不上对尸体的恐惧,径直说道:“请让我进来,我要看看阿天的脸!”

吴医生与树生对视一眼之后,终于无奈地应道:“好吧,请进吧。”

走入地下室,屋内的热气更加炽盛,蓝若海环顾一眼后,才发现在摆放阿天遗体的长桌旁,搁着一个电烤炉,电烤炉的插头还插在电源板上。

现在是初夏,为什么会插着一个电烤炉?蓝若海顿时心生狐疑。

而此时,吴医生缓慢地揭开了蒙在阿天脸上的那块白布。当蓝若海看到阿天的头颅时,立刻忍不住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蓝若海根本没看到阿天的头颅,他只看到在阿天的颈子之上,是一坨四方形的棕色的泥。棕泥厚厚地裹在阿天脑袋上,之前大概曾经被电烤炉烤过,所以现在已经变硬了。一坨泥巴突兀地耸立在阿天的肩膀上,看上去如同科学怪人制造出来的怪物一般。

“这……这是什么?你们对阿天做了什么?”蓝若海的声音变得极为颤栗,他的思维几乎完全混乱了。地下室内发生的一切,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门外的阶梯,传来噔噔噔的脚步声,是顾德华和夏悦妍感觉不对劲,也来到了地下室中。在夏悦妍的手里,自然拎着她的相机,而顾德华则从厨房里摸了把菜刀,跟在了夏悦妍身后。

看到长桌上这具怪异的尸体,顾德华和夏悦妍都吓坏了,但夏悦妍还是鼓足勇气,端着相机拍下了几张照片。

地下室里,传来了阴恻恻的笑声。吴医生讪笑着对三位闯入地下室的不速之客说道:“你们不要太紧张,我就来解释一下你们看到的一切。”他回过头来,对树生说,“应该已经烤得差不多了吧?你接着继续工作,我来向他们解释。”

同类推荐
  • 笑话故事

    笑话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外国幽默故事

    外国幽默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校园故事

    校园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我的故事

    我的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故事会(2017年7月上)

    故事会(2017年7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热门推荐
  • 高效能人士的成功法则

    高效能人士的成功法则

    具有高效能成功素质的人,到哪里都是人才,到任何岗位上都会受到重用本书综合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的教育理念以及现代人才学、成功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归纳出了高效能人士成功背后的黄金法则,这些法则会帮你发现成功的真相,更深刻的理解社会、人性和竞争的本质,合理运用它们,成功会越来越近...
  • 胖妹重生之同桌,你好

    胖妹重生之同桌,你好

    重生前她是作天又作地的作作女,作的老公抱着小三上门离婚,作的女儿离家出走,作的母亲脑出血不治身亡。作的自己五十一岁突发心梗孤独而亡。也许是重生前做过最对的一件事就是晚年学佛念经,所以获得一次重生的机会。可为什么是重生到十五岁那年,父母想离婚却没有离,想成为学霸却还是学渣,最最重要的是想要老公却还不认识老公。难道依旧这样过着?不!她拒绝重复重生前的生活轨迹。父母闹离婚,母亲犹豫不决。没关系,她主动劝母亲离婚,反正继父比生父来的好。读书不好,没关系。她努力做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老公不认识,没关系,反正知道老公家在哪可以主动出击。然而……喂,同桌,我要找我老公你瞎掺和什么。What?你要当我老公?拜托!上辈子我暗恋你许久可是你却选择了她人为妻。这辈子……
  • 守望西北

    守望西北

    我从师报道组回到步兵四一八团时,已经是第三年兵了。回想当初当兵时还曾雄心勃勃,心里萌发过有一天当上军官屁股后面跟着一溜儿兵的野心,可三年来干也干了,苦也吃了,所谓的才华也显山露水的展示过了,但是,却处处受到挫折,军装上的口袋没有增加,坎坷不平的脸上倒是多了许多沟沟岔岔,下巴上也旺盛地冒出了一片胡茬子,然而兵还是个兵。昔日的辉煌梦想早已化为一缕青烟,随风而飘散。从发白的军装上,我已看到了复员告别军旅的日子不远了。
  • 危机

    危机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修真十书杂着捷径

    修真十书杂着捷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岳超峰与吴正大,影视院校学生,导演系,同学同寝室,但三观极度不合。如果说岳超峰是正人君子,那吴正大可以说是个猥琐小人了。然而,被所有人都看好的岳超峰,毕业后郁郁不得志;被大家不耻的吴正大,毕业后却在圈里混的是风生水起、名利双收。有人问吴正大成功的秘诀,吴正大只给出了八个字: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什么意思?不懂?理想被现实绑架,拒绝解救,选择成为投机,这是病,但你治吗?
  • 忍者拉面馆

    忍者拉面馆

    忍者拉面馆系列在九代目火影时,强者涌现,其中更有着五名巅峰强者造就了忍界的传奇时代快速发展,如今迎来十代目火影的上任,新的故事也随之开始……在这里,讲述的将是新生代的故事没有什么似幻似虚的魔法,有的只是一群为梦想而努力的热血忍者和真正意志的传承不定时更新
  • 诸天恶尸

    诸天恶尸

    末日降临,成功激活了一个不知名系统,从此走上变强之路。一切都只是为了变强罢了。(有点小黑暗)
  • 血腥的盛唐(全7册)

    血腥的盛唐(全7册)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精神返乡与回不去的“梁庄”

    精神返乡与回不去的“梁庄”

    张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主任):“梁庄系列”作品包括《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这两部作品在全国获得了很大的影响,梁鸿教授也因为这两部作品得到了很多的大奖,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争得很多荣誉。所以组织这次会议就是要研讨“梁庄系列”的艺术和社会价值,研讨当代乡土文学的发展问题。这次研讨会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人民文学杂志社与南方文坛杂志社联合举办。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中青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王新清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