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6100000017

第17章 你想去的远方,现在就起航(17)

一次采访认识了一个研究瑜伽和灵修的姑娘。她是四川人,笑起来特别的甜。她开了一家咖啡馆,常常邀请三五个朋友来咖啡馆里给大家讲故事,讲自己的人生经历。

那天她给我分享她在瑜伽和灵修的事情。

她说,谁说女人天生是水做的。自己刚去学瑜伽的时候,那动作之恐怖,像在拍恐怖片似的,折磨了自己也折磨了别人。让其他学员看到,也真是醉了。

她好一段时间都不自信。她找到瑜伽老师吐槽,真是扛不住这么扭曲的动作。别人都做得那么好,自己这扭得哪叫瑜伽啊,肯定让她们笑话了。

瑜伽老师说,哪有,瑜伽是个心静的事情。真正练得好的人,都会专注在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那才是高手,几乎到了忘我的境界,谁还有时间有闲心来看你。但是,也不能保证没有人来看你笑你,自己在练瑜伽的时候,还有时间去笑话别人,那证明她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有半斤八两的人,才会五十步笑百步。

听她这么一说,颇为感慨。如果我再有机会站在当年一起学吉他的男孩面前,大概我要告诉他同样的话。也许同龄人,我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作为他人生的启发者,但可以做人生的同行者。我是天生愚钝的人,在练吉他一事上,因为抱着爱好的心态,我没有他那样的压力,可在很多方面,我也曾遇到了自己迈不过去的坎,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会被别人笑话。好像我们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了别人的生活。我们只是伪装成别人希望看到的那样的生活。

相互的炫耀和诋毁,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了演技派,在生活这场戏里演得忘记了真实的自己。别人的眼光,由他去吧,率性地做自己,在自己的方向里走出让自己满意的答案。如果自己不满意,我们还可以在不满意里,找到前进的动力。没有必要放大别人的看法,给自己的生活套上枷锁,或许别人压根就并没有那么在意你。

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以铜为镜,可正衣冠。我们在别人的嘲讽(自认为的)里,看到的不过是自我内心的影子。社交媒体给了我们被关注的假象,仿佛我们的失败和出丑,也被世人所关注着,那些可能是我们永无翻身之地的黑历史……可真是那样的吗?成功的人,大概是永远没有时间自我怀疑,他们在跌倒的地方总结经验,迅速爬起来,走得更快更高。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回望并感叹过去走丢的人们,而是在孤独中找寻快乐和慢慢前行。

微博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旧,晒出80后的童年回忆,发条青蛙、火药玩具枪以及舒克和贝塔,还频频截图各种报章新闻说最后一批90后都已经到了晚婚的年纪。

之前写《有些故事,不必讲给所有人听》,自己一路追梦,本以为是让朋友关注自己的理由,最后不过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更好的答案。写完文章改着改着就哭了,以前从来没有回头遥望过自己走过的路,突然回望让人有些无所适从。很多人走着走着就不见了,还是朝着最初的方向在继续前行。

初中大概是青春岁月里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和K、J、H、D等组成五人小组,喜欢的女孩是语文课代表,好像电影《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里的场景,一群男孩围绕着一个梳马尾辫的女孩,上演了一段青春岁月。那时候和四个男孩一起,根本没有考虑过日后的生活和工作家庭的压力,甚至连中考的压力都没有。经常约着一起打游戏,那时候还流行小霸王。我们常常聚在我家玩魂斗罗、三眼神童、坦克大战,玩得不带劲儿还会跑到小镇上的黑游戏厅去玩街头霸王、西游记、三国战记或者水手。

K和我关系要好,那时候的关系要好就是一起打游戏,一起分享喜欢女孩的感受。他喜欢M,我喜欢语文课代表秀。不知道那话是谁说的,初恋就是拿来怀念的。本以为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会陪伴我们很久,可到初中毕业就很多东西就变了。那个夏天过得特别漫长,好像很多东西都被抽离了。曾经为了女孩秀写了两年的日记,两个日记本厚厚的,写满了她的心情和我的心情,上面有她的字迹也有我的字迹,可到中学毕业我们终究还是分开了。

那时候,对于文学的梦想初步萌芽。到高中,遇到好友老杨,老杨是个高大的男孩,皮肤黝黑,看起来有种超乎年纪的老成,短发带着些许自然卷。他特别爱看武侠小说,常常在寝室里,听他给我说古龙、金庸、梁羽生、温瑞安和黄易。说起黄易小说《寻秦记》《翻云覆雨》里面的那些色情片段,眉飞色舞,说《寻秦记》完全不是电视剧里的那个《寻秦记》。

那时候我和老杨一起写诗。说实话,我写得特别烂。记得那时候我和老杨常常以同个命题切磋,还记得我们共同写过一首关于“蝴蝶”的诗歌,他的诗更短更精练,胜过我好多倍。我和老杨约定,我们从那时候开始写诗,不管大学彼此去了哪里,笔耕不辍,定下大学的四年诗约,大学毕业后一定要合作一起出一本《兄弟诗集》。那个约定,到现在我不知道老杨是不是还记得,却成了无人应和的空头约定。

他去了攀枝花,举家前往。老杨是个写作很努力的人。但进入大学之后他妥协了。断断续续的联系,偶尔一次他突然得知我进了杂志社,还在从事写作的事情,他说:你居然还在坚持,还在那个圈子里。听得我心里一阵凉。

这条路不是我们曾经一起许诺过的么?我很想问他当初我们四年的诗歌约定,到嘴边才恍然他不过是选择了一条他认为比较符合自己人生的轨迹。那个路口我们各执一道,走得越来越远。我没有理由拿着那个约定去指责他什么。终于还是沉默。

后来某次读到董桥的文章《雨声并不诗意》,文字简约,讲雨夜朋友谈文学,讲朋友的老婆是外国人,不懂他们的热爱,终究不得不转换话题……我总是会想到老杨,高中时候那个写诗歌写得比我好太多太多的老杨。如果他坚持写一辈子,能不能成为下一个董桥呢?

我一直拿那样的想法来抵抗内心深处的孤独。热爱文字本身就是一个孤独的事情,写作从来都孤独,可写了十多年自己仍然没有适应那种孤独。

友情、文学梦想都不能帮我们赶走孤独,似乎爱情也不能。我们都不是哲学家,我们领悟不到叔本华的那种超然,但看到他的书,总会感叹难怪最终他成了哲学家。

能够自得其乐,感觉到万物皆备于我,并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我的拥有就在我身——这是构成幸福的最重要的内容。因此,亚里士多德说过的一句话值得反复回味:幸福属于那些容易感到满足的人。

……

要么是孤独,要么就是庸俗。这话说出来虽然让人不舒服,但安吉奴斯——尽管他有着基督徒的爱意和温柔——还是不得不这样说:孤独是困苦的;但可不要变得庸俗;因为这样,你就会发现到处都是一片沙漠。

大学的时候,突然收到初中时喜欢过的女生秀的短信。她说,我觉得你和郭敬明《夏至未至》里的傅小司特别像。于是我去买了《夏至未至》,看到郭敬明对他抄袭案的报复,傅小司的原型就是郭敬明本人,他把那个少年刻画得很完美,有爱有恨,我觉得那并不像那个踽踽独行的自己。原来,在她的心目中,多年过去了,我仍然是那个闪着光耀的中学少年。或许那条短信的背后是带着爱意的吧。但终究,我们走失并有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再后来,和老杨聊天,没聊几句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K和当初那些个少年也是,分开之后很多年没见,他们早已经是孩子的父亲,而我依旧在写作的漫长道路上继续前行。很多曾经以为可以陪伴一生的快乐、梦想与爱情,都随着青春远去了。

我们总在自己的生活里渴望着这个世界的响应。每天大清早起来,下床之前首先是打开微博或者微信,期待的是“您有一条新的消息”,渴望着被人关注,渴望着这个世界对你的回应。我们甚至有时候任性使然,下狠心关掉手机,关掉微博,看谁会想到自己。

第二天恢复通讯之后,看到来电记录为0,短信记录没有新消息,微博微信也像沉睡了一样。什么都没有,难免失望。走出校园之后,我们每个人像是互不相交的射线往远处走去,孤独不是自怜,而是前进的最大动力,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人生常态。

我们会遇到很多告别,也会遇到很多相逢,但再也遇不到像K那样愿意陪我打游戏打到天黑回家挨骂的人,遇不到那个为你写几本日记的姑娘,遇不到老杨那样在某个青春阶段陪伴自己的梦想,也遇不到大学时胖子那样的人,在我失恋时陪我喝酒看我喝不下去还在猛灌酒时拦住我,帮我喝掉了所有的酒……不是后来遇到的人不好了,而是我们渐渐认识到人与人的路终究是不同的,有些路还得自己去面对,自己去走。

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回望并感叹过去走丢的人们,而是在孤独中找寻快乐和慢慢前行。

人生低谷,处处皆是上扬路

当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就是该得到的时候了,不用害怕失去,只需要整理心情,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收获就在你前进的脚步中。

老辈人常这样说我们,年轻人啊,你们还是吃不得苦,想想我们当年啊……

能不能吃苦,有时候好像是个时代问题。在我们心里,艰难困苦加诸内心的感受,一点也不比谁弱。甚至有时候当我们和生活的对话陷入胶着时,会觉得进退维谷或者迷茫困惑,甚至恨不得以死亡来结束一切。

说来好笑,最早想到要以死来结束心里的难过时,是自己念初中的时候,和当时喜欢的姑娘闹矛盾了。当时一个人坐在学校宿舍楼顶的天台边缘,楼不高只有四层,下面是个斜坡,斜坡上有树,树下面便是一条小河。

在天台边坐了好久,觉得好难过,可初夏的傍晚,天色渐渐暗淡,小镇没有高的建筑,小镇边缘就是平坦的田地,再远就是民宅和丘陵了。微风吹拂,有种夏天要来了的气息,坐了好久,然后离开天台回到了寝室。

我不知道是不是怕死。但当时的感觉是,感情失利,心如刀绞,整个人都不好了。

都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也是把杀猪刀,让我们不再纠结少年维特般的烦恼,也让我们容颜老去。后来想想,当年想过以死亡来处理感情问题的想法,真是傻到爆。后来再想想,又觉得有些可爱。

目前为止,真正人生的低谷,应该是我大学毕业的第一年,本命年。从来不信命的我,终于被命运给折腾得够呛。真正低谷来临时,我已经恐惧害怕到极点,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当时的工作不顺。主编是个没能力的玻璃心,抠门不说,整天不工作,刷刷网络上的性感美女,然后就像古代监工似的,四处张望大家的电脑,看大家有没有在认真工作。此外,所有的日报周报汇总给他之后,月报里的成绩都成为他领导有方。网站编辑们全都对他有意见。

而且整个公司的环境很不好,虽然是在纽交所上市的大型网络公司,内部却是任人唯亲,员工频频离职,能待上一年多的我,在媒体朋友圈子的聚会中被赞扬是“碉堡了”。

有次工作外派去某大学做活动,最后活动并不成功。总结会上,我说这次活动失败的地方在哪里哪里。他就因为我用了“失败”一词,而在部门的QQ群里和我大吵起来。说我不应该用失败来形容。

那样的工作环境下,我又刚毕业,没有那种头发甩甩大步走开的豪迈。突然老妈又罹患癌症。自己一边兼顾上班,一边陪着老妈在医院做各种检查。虽然大多数时候照顾老妈的责任都落到了姐姐身上,我仍然常常得从自己住的地方,天还没亮就坐车去医院,给妈妈买早饭,然后去公司上班,中午再回到医院给她买午饭。晚上下班再到医院去。有时甚至在医院过夜。

那时风风火火的妈妈已经变得孱弱了许多。她把我从农村养大,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折磨感让我每时每刻都被恐惧啃噬着。我还要在妈妈面前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安慰妈妈,做了手术慢慢就会好。背地里,只有在朋友身边痛哭。当时,好些个因为憋屈网站工作认识的朋友,陪伴了我最艰难的那段时间。

老妈身体很不好,还安慰我,说没什么,让我好好工作,现在的就业环境很不好。妈妈还不让我辞职。当时觉得整个人都被狠狠地拍进了水里。不会游泳,拼命挣扎,窒息的感觉让我觉得随时都可能溺死,偶尔的一口喘息能救命却并不能让我摆脱痛苦的遭遇。

当整个人陷入某种绝境的时候,你心里可能只有两种念头:放弃,或者挺过去。年少时为了感情想过放弃,此时却不敢,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挺过去。像跑马拉松跑到极限时,虽然脚在一步步朝前挪,人却已经失去了知觉。我已经没办法面对恶劣的工作环境,病重的母亲随时可能离我而去。可走着走着,就走出了那样极端糟糕的状态,不过我付出了好几年的代价。

写十余万字的日记发泄情绪,陪妈妈最后的人生,到她离开这个世界,最后我还用了几年来抗争那最终的画面,让自己把所有的难过和失去都化作文字的怀念。

同类推荐
  • 冷读术:瞬间赢得他人信任的沟通技巧

    冷读术:瞬间赢得他人信任的沟通技巧

    无论是身在职场,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陌生人,把对方变成朋友,还是继续陌生,甚至成为敌人,关键就在于你是否能看透对方、赢得对方信任。冷读术是一种通过瞬间读心,抓住对方的心里所想,说中对方的心思,从而与对方达成心理共鸣的人际沟通技术。善用冷读术,一方面可以用它对付生活中的各种骗局,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另一方面也可以运用这种观察、引导、暗示的沟通技巧,提升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让我们轻易打开他人心扉,瞬间获得他人信任。
  • 低调做人的哲学

    低调做人的哲学

    本书旨在引领读者体会低调做人的精妙要义,从心态、姿态、言辞、行为、处世、职场、家庭等多个方面讲述了低调做人的人生哲学。鲜活的案例与生动的说理相结合,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心灵的启迪,领悟智慧人生的秘诀。
  • 如何提升爱的能力

    如何提升爱的能力

    仅仅拥有一段情侣关系并不需要多大的勇气,但深爱总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它要求你克服恐惧,卸下防备和伪装,向对方敞开心扉,让他(她)看到完整的你。深爱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需要你用善意、沟通、赞赏和感激为爱情之火添加燃料,这样它才能永远燃烧。如何消解爱中的伤痛、愤懑、恐惧、自责,做到自我成长……
  • 处世学老子 成事学孙子

    处世学老子 成事学孙子

    老子与孙子的传世大智慧,受到历代的不断传承与交口称赞,其光辉如同日月之光芒,永远璀璨夺目。本书将老子之《道德经》与孙子之《孙子兵法》的智慧精华加以提炼,以深入浅出、浅显易懂的写作方式,引导读者去领悟、去学习。书中引用了大量古今中外的精彩实例,有趣而耐读,令读者在轻松有趣的品读中,很容易地学会老子与孙子的大智慧,成功地提升自身处世与成事能力,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 一文钱创天下:李嘉诚的创富奇迹

    一文钱创天下:李嘉诚的创富奇迹

    李嘉诚如何把握商场良机,如何做大?李嘉诚如何兵不血刃以7亿搏60亿?李嘉诚如何连续多年稳踞全球华人首富宝座?……想了解富豪李嘉诚的财富创造之道吗?本书通过三条主线来深刻剖析李嘉诚的财富秘密:财富人生,财富管理,财富能力。全书涵盖了李嘉诚的人生每一个阶段,从细节上阐述李嘉诚财富产生的原因,过程,方法,途径,环境,以及他在创富过程中表现的能力,甚至详细描述了李嘉诚在几笔重大生意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堪称一部创业实战指南。
热门推荐
  • 芈月式宫廷传奇

    芈月式宫廷传奇

    穿越古今,还原历史真相;纵览宫廷,探索女权政治她们皆是“芈月式”的女子,从跌宕坎坷到华丽转身,一生传奇笑对人生!
  • 苦行记

    苦行记

    《苦行记》是奠定马克·吐温幽默大师地位的早期成名之作。该书记述了作者到美国西部的找矿经过,把艰苦的淘金生活写得生气勃勃,其中一些夸张、滑稽的故事充分反映了作者作为幽默大师的才华和语言风格。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手法描述了19世纪中叶美国社会的众生百态:发财与挥霍,追求与冒险,野心与欲望,强力与巧智,希望、奋斗、钻营、落空、潦倒、幻灭……在万头攒动的黄金梦幻中,展现出一幅幅目不暇接的喜剧图景。
  • 舰娘之幻想提督

    舰娘之幻想提督

    李渔穿越到舰娘世界,开启了幻想提督系统,本来他觉得左手抱着俾斯麦,右手牵着列克星敦,声望帮他捏肩捶背,北宅拉着他一起看本子的生活已经很幸福了,但是当他看到从建造机器中走出来的炮姐,李渔知道他的生活还会更幸福!(新书《我真是二次元领主啊》已发,求收藏,求推荐)
  • 愿你安然若晨曦

    愿你安然若晨曦

    如果爱对了人,就像是两条相交的线,就算有一天会各奔东西,但起码在某一瞬间紧紧牵扯过;如果爱错了,就像是两条平行的线,无论双方再怎么努力,也会擦肩而过。
  • 重生系统之学霸归来

    重生系统之学霸归来

    亲爱的玩家你好,欢迎你进入XX的笔记本的世界,请输入您的游戏名_________“XX的?”玩家是否决定使用“叉叉的”作为您的游戏名?“你才叉叉的,你全家都叉叉的。”玩家是否决定使用“你才叉叉的你全家都叉叉的”作为您的游戏名?严朵拿起锤子……天上掉下个游戏机,不知是福还是祸日常文轻松向,女主出场是中学生,咱们要和谐,所以CP会非常晚出现,介意者慎点。
  • 少年中国之少年:梁启超传

    少年中国之少年:梁启超传

    打开学生为老师撰写的传记,走近激变动荡的近代史和永远充满锐气的“少年”梁启超。梁启超是近代政坛上的风云人物,同时也是学术宗师,在读者中拥有较大的影响力。作者回忆恩师时笔端常带感情,富于感染力;他也是一位历史学家,精于选择和组织材料写作。本书是抗日战争时期吴其昌为恩师梁启超所撰写的传记。当时吴氏担任武汉大学历史系主任,随校西迁四川乐山,患肺病而咯血,仍强自振作,应约著作此书,写到一半就去世了。但这半部《梁启超传》,数十年来影响着无数读者。陈寅恪读后感慨颇深,特为撰写文字一篇。
  • 万无一失

    万无一失

    那是她雇来替她做那一切的人吗?是他……或者不是他?从他走进餐馆的那一刻起,她就满心疑虑。也许她应该等等。也许她应该改雇他人。可是现在太晚了,现在,她丈夫已经不是她的首要问题了。现在,只有一个办法才能解决问题。《万无一失》是一部精彩的犯罪悬疑短篇小说,篇幅虽短,但它的魅力丝毫不减。
  • 我老婆要做女帝

    我老婆要做女帝

    来到一个被穿越者改造过的世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陈亮亮表示,其实我想回去来着。……被逼为奴又如何?一样是出人头地,是金子无论在哪都会闪光。拳打魑魅魍魉,脚踢各路虎狼。无论荣华美色,初心不失不忘。蛮族买办撒克逊?哼哼,我就问一句,还有谁?还有谁?……那我是离家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了?……嗳嗳嗳,借月光宝盒一用,可好?……那我叫你一声老婆,你敢应吗?……我去,你还真敢玩!(啥都求啊。)
  • 你的世界只有她

    你的世界只有她

    陆丝语和杜婉莹是最好的朋友,读幼儿园便认识了,一直以来我们一动一静相辅相成。直到高中,可能因为一起相处久了连喜好都变得一样了,很不巧她们喜欢上同一个人,他叫陈牧,丝语一直都是学校校花,追逐她的人不计其数,特别是林宏毅,一个吊儿郎当的纨绔子弟,仗着自己有点聪明才智且家境富有而胡作非为,对于他我从来都是不屑一顾,可偏偏就是这个人,爱丝语时可以为她做任何改变且不惧生死,不爱了便不闻不问最后丝语跳楼自尽,还好抢救及时保住了性命却昏迷几天,苏醒后的她经过大家的劝告对林宏毅彻底死心,她是幸运的,陈牧离她虽然遥远可一直关心着她,深爱着她最终回到她身边陪伴她,照顾她,最后终于走进婚姻的殿堂。然而杜婉莹死心塌地一直喜欢着陈牧,知道陈牧喜欢陆丝语家庭变故后远走他乡,可她并不知道有一个人默默的喜欢自己很多年,因为她说了一句长大了相当歌手演员,李煜然便努力考取国内最好的音乐学院。当他成为受千万人喜爱的明星时,杜婉莹早已嫁与他人,他们的人生早已形成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
  • 那我住你心上就好

    那我住你心上就好

    在我最落魄的时候,遇见我这一生最想守护的人。——辰酥译。在我最美的时刻,遇见你。——秦歌。后来,辰酥译披荆斩棘,闯过无数难关,爬上巅峰。我最爱的人啊,我终于有能力守护你,你的身旁可还有我的位置?——辰酥译。秦歌冷笑:“真不巧,本小姐身边人多得是,没有你的位置。”辰酥译:“那我住你心上就好。”秦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