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6500000015

第15章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15)

尽管在小提琴的起源问题上众说纷纭,但在小提琴的成就上,人们却不约而同地会想到尼科罗·帕格尼尼和科莱里。

尼科罗·帕格尼尼出生于1782年10月27日的意大利,是一个极具天分的音乐家。他对小提琴技术的革新给欧洲晚期的音乐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帕格尼尼不仅在小提琴上有极高的成就,同时也是吉他演奏家、作曲家,而且他的音乐风格是典型的欧洲晚期的古典乐派和早期的浪漫乐派。

帕格尼尼的技法娴熟,连顿弓、和声、拨弦接连交错,指法变化十分迅速,丰富的音程,使他的每一个音乐作品的音域都扩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小提琴的音色在他高超的技艺下变得空灵澄澈,色彩明丽。

在欧洲晚期,小提琴演奏技巧的发展停滞不前,但帕格尼尼却在原有的演奏技巧上不断发展创新,创造出许多高难度的指法和弓法,在他的不懈努力和带动之下,更多的演奏家和作曲家开始对演奏技巧进行创新,进入技巧的创新行列,为世人留下异彩纷呈的作品。

如果说帕格尼尼对小提琴的贡献是将其技巧推向成熟,那么科莱里(1653—1713年)则是将小提琴推向世人瞩目的位置。

在早期的乐队演奏中,小提琴的地位一直处于伴奏乐器,科莱里则将小提琴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使之成为独奏乐器。自此以后小提琴就扮演着重要角色,出现在各个演奏厅中。不仅如此,科莱里还被称为“小提琴技巧之父”,代表作有《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BE大调协奏曲》《二十四首随想曲》《拿破仑奏鸣曲》《威尼斯狂欢节》《军队奏鸣曲》《爱的场面》《女巫之舞》《无穷动》《魔女》等。

【小朱利安铜像】

比利时雕刻家捷罗姆·杜克思诺于1619年打造的,光身叉腰撒尿的,形象逼真的五岁小男孩——小朱利安铜像,距今已有近四百年。因为这个小孩身材的雕像身高约53厘米故又称“小于连”或“小于廉”。它已被作为布鲁塞尔的标志性建筑。

小于廉撒尿的故事在比利时民间广泛流传,版本众多只是故事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古代西班牙入侵者撤离时,欲用炸药毁灭布鲁塞尔。幸有小于廉夜出撒尿,并浇灭了导火线这一传说流传最广。

1698年,当时的选侯统治者马克西米利安二世,为了庆祝布鲁塞尔从法国人的战火中获得重生,给这个小男孩戴上了顶有羽毛的帽子,并穿上了蓝色的缎子上衣,这是小于廉首次穿上衣服。1747年,为了“雅观”起见,法国路易十五曾给他披上衣服。团体、个人都不能以商业为目的给他赠送衣服。来比利时访问的各国官员大使,都会特意做一套衣服送给广受欢迎的小于廉雕像,位于大广场的国王之家的市区博物馆是其专属衣柜,衣服收藏皆展出于此。中国也曾给这个已经拥有800多套世界各地赠送的服装、持续上演时装秀的、世界上拥有最多衣服的小男孩小于廉捐赠过衣服。

【德累斯顿画廊收藏了什么珍品】

德累斯顿画廊位于德国古城德累斯顿的市中心,藏有大量世界名画,德累斯顿画廊是世界驰名的艺术宝库之一。历史上的德累斯顿是萨克森王国的首都。17世纪末期,萨克森王国的国王不惜重金,开始购买欧洲各国名画。100多年前,建造起这个画廊,并陈列所有珍藏品。

德累斯顿画廊收藏的名画作品时间久远,从文艺复兴时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囊括了欧洲各主要画派的2000多幅作品,展现了荷兰、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和德国等艺术大师的杰作。在38个展室里,共陈列了以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为代表的650多幅名画。在德累斯顿画廊还展出丢勒的《一个青年男人的肖像》等15世纪、16世纪德国艺术大师的作品。17世纪统治荷兰画坛的法兰德斯画派的代表人——鲁本斯一生共创名画50幅,而德累斯顿画廊就收藏了其中的19幅。委拉斯开兹、伦勃朗、卡萨·弗兰斯科、老克拉纳赫、格雷夫·安东、考夫曼·安格利卡、委罗奈塞、皮亚齐埃塔以及华多等各国名画家的传世之作,德累斯顿画廊均有所藏。该画廊里还藏有以瑞士画家耶安·埃地耶·利奥塔尔特的肖像画、意大利女画家卡利拉·罗莎巴的100多幅粉笔画为代表的一批彩色粉笔画。

德累斯顿画廊坐落于一座巴洛克式建筑内,宫内处处刻有精美石雕的茨温格尔宫,其中以14位出浴仙女的雕像最为著名。宫内设有数理厅、锡器陈列室、瓷器展览室、动物博物馆以及戏剧博物馆等。

【谁是“音乐之父”】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年)是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小提琴、大键琴、管风琴演奏家。人们普遍认为巴赫是世界音乐史、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尊称他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

巴赫出生于德国中部艾森纳赫城的一个音乐世家,他的作品以德国音乐传统风格为主干,同时广泛吸收意大利、法国等国家音乐的精华,把西欧众多民族的音乐风格融为一体,大都具有深沉、广阔、内在、悲壮的风格。

极富戏剧性元素是他大型声乐作品中的主要特点,在这些作品中,巴赫站在一个虔诚的新教教徒角度上,通过宗教音乐的形式,表达了对人类所遭遇的灾难、痛苦的同情怜悯以及对和平与幸福生活的渴望,其中《b小调弥撒》和《马太受难曲》是影响力最大的作品。巴赫这种充满宗教信仰及复调音乐思维的作品与前人的作品相比,更为广阔地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充满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生活的鲜活气息。巴赫在“纯音乐”领域留下的重要遗产之一就是《平均律钢琴曲集》,这部具有德意志精神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德国式思维的严谨。

巴赫在世时,他的作品并不被人们理解和接受,他既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获得社会的认可,是伟大的莫扎特及贝多芬最先发现了他的价值所在,并将这种价值发扬光大。直到今天,我们走遍世界各地都能听到巴赫的音乐,巴赫也被人们称为“不可超越的大师”,甚至享有“欧洲近代音乐之父”的荣誉。

【谁被称为“乐圣”】

德国作曲家和音乐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乐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被称为“乐圣”。

贝多芬在音乐史上拥有极其突出的地位,他既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作为造诣极高的音乐宗师,贝多芬对艺术歌曲也有着相当程度的关注,他是世界艺术歌曲创造的先驱之一,一生中创作了有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六十多首。

贝多芬的众多主要作品中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代表作有A大调第7交响曲、c小调第5交响曲《命运》、升c小调第14钢琴奏鸣曲《月光》、d小调第9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降E大调第3交响曲《英雄》、F大调第6交响曲《田园》、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F大调第5钢琴奏鸣曲《春天》和F大调第2号浪漫曲。

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了众多音乐大师艺术创造的成果,站在时代的前沿,以全新的艺术素质展现了亨德尔音乐的英雄性以及巴赫的哲理性,进一步发展了海顿的谐谑性,同时又继承了格鲁克歌剧的戏剧性,还有莫扎特细致入微的抒情性,从而创立了他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

贝多芬的伟大,决不仅止步于一个音乐家的身份。他通过自身无比苦难的音乐创作,给全人类带来了无穷的艺术盛宴。他的一部部杰作仿佛一盏盏灯塔,为全人类的团结友爱、和谐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谁是“交响乐之父”】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18世纪具有创造精神的伟大作曲家。也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与莫扎特、贝多芬同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

海顿是器乐主调的创始人之一,首次把奏鸣曲式从钢琴发展到弦乐重奏上。由于他对交响曲体裁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尊称为“世界交响乐之父”,人民亲切地称他为“海顿爸爸”。

海顿出生于奥地利和匈牙利边境的一个穷困潦倒的车匠家庭,尽管父母都是普通的劳动工人,却都酷爱音乐,这使海顿从小就受到音乐的熏陶。家庭环境使海顿成长为性格善良,为人诚恳质朴的人道主义者。这些性格除了在音乐中有所体现外,还表现在他对青年音乐家的关怀上,莫扎特、贝多芬等著名作曲家都曾向海顿求教,尊称他为“我们的父亲”。

海顿的作品很多,涉及的范围也很广泛,其中有歌剧、清唱剧、神剧、交响曲、弦乐四重奏、器乐协奏曲以及其他的室内音乐作品。交响曲和四重奏是海顿对古典音乐的主要贡献,也为他“交响乐之父”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幽默、明快,同时含有宗教式的超脱是海顿音乐作品的主要特点,代表作有《惊愕交响曲》《时钟交响曲》、清唱剧《创世纪》《告别交响曲》和《皇帝四重奏》。这些作品与奥地利民间音乐有着紧密的联系,充分反映出海顿明朗、纯朴的乐观主义音乐风格,这对后来的音乐家们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浪漫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产生于19世纪初期,是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浪漫主义音乐虽然对古典乐派有继承,但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更注重诗歌、绘画、戏剧与音乐的结合,倡导综合艺术,具有很强的民族特点,注重个人的主观感受,拥有丰富的想象等。

浪漫主义频繁使用夸张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在音乐形式上打破了古典音乐平衡完整的结构限定,有很大的独立发挥空间。同时增加了许多用器乐来演奏的单乐章题材,钢琴小品也较为常见。浪漫主义乐派创造了许多新的艺术形式,在声乐作品中加入艺术歌曲,又把许多声乐小品编排形成新的曲目,如舒伯特的《美丽的磨坊女》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浪漫主义在和声中常常出现不和谐音的扩大和自由使用,出现七和弦、九和弦及转调和半音法,不仅增加了和声的色彩,同时也扩大了和声的范围和影响力。后来作曲家创作的多乐章交响曲和单乐章交响诗,都被看作是浪漫主义的重要形式。

【谁是“圆舞曲之王”】

约翰·施特劳斯是19世纪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家和指挥家。后人称施特劳斯为“圆舞曲之王”。

约翰·施特劳出生于维也纳,他从小就酷爱音乐,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职业音乐家。年仅7岁便开始自己创作圆舞曲,在19岁时他就举办了一系列音乐会,并开始在各地巡回演出。

施特劳斯是一位天才作曲家,产量很高,一生中写了四百多首乐曲,其中包括圆舞曲、进行曲以及各种音乐体裁的乐曲。他的轻歌剧的题材无一不回避尖锐的社会矛盾,充满热情、欢快、幽默的情绪,调子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对后来F.莱哈尔等人的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虽然施特劳斯的作品缺乏对生活反映的深刻性,然而直到今天仍有不少优秀作品受到大家的欢迎,其中最著名的是《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叙曲》《春之声》等。这些作品和维也纳市民音乐、奥地利民间音乐有着不可分的联系。它们不仅优美动听,还反映了人民群众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施特劳斯也由此被人们尊称为“圆舞曲之王”。

【为何肖邦被称为“钢琴诗人”】

1810年,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于波兰出生,七岁时开始音乐创作,八岁登台演出;1822-1829年,肖邦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1829年,他开始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双重身份在欧洲开展巡演,作品多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深受巴赫影响,以钢琴曲为主,被世人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后来,因为“华沙起义”失败,肖邦定居巴黎,并一心从事教学和创作。直至1849年,这位杰出的音乐天才因肺结核离开了人世。

作为世界著名的钢琴演奏家,肖邦不仅演奏技巧十分精湛,手法细腻、富有激情,音响华丽、出神入化;钢琴曲的体裁也丰富多样,感情朴实,题材紧扣波兰人民的生活,和声丰富多彩、结构灵活自如、曲调热情奔放。肖邦所作的练习曲作品训练目的明确,艺术形象鲜明;而圆舞曲作品则赋予了温柔抒情的情感;前奏曲更是可将风格迥异的单曲,自由结合为组曲;谐谑曲作为独立的作品极其富有戏剧性;马祖卡舞曲作品的和声简朴,曲调单纯,明朗欢快;夜曲作品则是华丽充满幻想,情感深沉。

肖邦是历史上最受欢迎、最具影响力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更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的一生共创作了二百多部作品,主要有:钢琴协奏曲2首、钢琴奏鸣曲3首、叙事曲4首、钢琴三重奏、练习曲27首、谐谑曲4首、圆舞曲17首、波罗乃兹舞曲16首、即兴曲4首、埃科塞兹舞曲3首、夜曲21首、歌曲17首等;此外还有摇篮曲、幻想曲、波莱罗舞曲、回旋曲、船歌、变奏曲等,共21卷。

因为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钢琴曲,所以肖邦又被誉为“钢琴诗人”。

同类推荐
  • 新闻与传播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新闻与传播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以互联网为依托,各种新兴的媒介形式以种类繁多的样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场景和对于媒介的感知,媒介化生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针对这种情况,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的媒介,或者加强自身的塑造,或者适应新的情境的变化,总之媒介的样态以融合或者求新求变的形式也进行了诸多的改造。媒介从此步入后媒介时代。所谓后媒介时代,就是指在网络等的影响之下,各种媒介形式适应新的情境变化而在技术、内容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所作出的一系列的调整和改变而重新建构的媒介世界,它相对于传统媒介的时代而言,是新兴的媒介时代。
  • 中国模式研究(解析)

    中国模式研究(解析)

    本书作者多年从事经济、哲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对中国模式有自己较为全面系统的理解,将多年积累整理为章节完整的专著,从中国模式的概念与外延出发,系统梳理了中国模式在基本制度体系中的含义,以及中国模式的溯源与发展,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中、美、英、德、法、俄、日等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轨迹,指明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使命,明确了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提出当代新闻传播教育应弘扬人文主义精神,以高等教育为主体,以复式专才教育为途径,以社会责任为专业理念,以国际化为发展目标,以高素质的师资和雄厚的资金投入为保障。本书的读者对象是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新闻传播从业者、新闻传播史论的研究者和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学生。
  • 国际传播策划

    国际传播策划

    新世纪以来,国际传播政策、责令及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提高国际传播效果、优化国际传播策略重要途径的国际传播策划日益受到关注。由张艳秋和刘素云主编的《国际传播策划》由学界和业界专家联手打造,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国际传播策划的综合性研究著作,采用了理论梳理及案例分析相呼应的编写方式,以求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国际传播策划》既可以作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训教材,亦可作为媒体从业及研究人员开展国际传播策划与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 网言网语Ⅳ

    网言网语Ⅳ

    网言网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就其影响的广度而言,它已经覆盖了包括传统媒体在内的每一个社会角落。现在网言网语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网言网语进行交流。《网言网语Ⅳ》收录了2012年出现的网络新词和热词,选取那些既通俗易懂而又不低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网言网语,帮助大家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网言网语。
热门推荐
  • 后汉书

    后汉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社交知识全知道

    社交知识全知道

    本书用深入浅出的理论和精彩可读的故事向大家介绍日常社交的知识,其中包括社交心理、社交形象、社交礼仪、社交技巧、社交应酬、社交定律、社交识人等。这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
  • 曲域狩猎

    曲域狩猎

    线桥路多,践寨海客。苍茫人生,窘迫何时?哀叹人生路,长戍青城下。了了半生,死亦匆匆。放眼此域,腓草断肠。欲问仙人何处,云烟过往即逝。
  • 婚心动人:国民男神爱上瘾

    婚心动人:国民男神爱上瘾

    丁依然,一个豪门孤女,在她高考当天,她成了孤儿。亲情无依的她,却犯了很多的桃花,父母之命的白氏集团钟情于她的俊朗潇洒的少爷白羽,韦氏集团的风流成性的冷面傲骄王子韦子滔,穷门逆袭的一代医神陈家轩,还有单亲家庭成长实为白氏大少爷又腹黑无敌的综艺一哥何力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武运昌盛

    武运昌盛

    什么江湖,不过是自己想过却没过上的生活,什么豪侠,不过是苦难后苟延活着的幸存者,镜中花,花中人,此事两乾坤。
  • 蒋家门外的孩子

    蒋家门外的孩子

    《蒋家门外的孩子》为蒋孝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的回忆录,记录了蒋孝严、蒋孝慈波折的人生之路,许多内幕首次披露,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史料价值。本刊节选一章以飨读者。直到上了高中二年级,一九五八年冬天我才从外婆的口中获知,自己和一个伟大而显赫的家族有血缘关系。那时外婆年事已高且体弱多病,已是风烛残年,可能自觉来日不多,若再继续隐瞒下去,一旦或有不测而不及向我和孝慈道及“身世”之谜,她将抱憾而终。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外面下着小雨,吃过早饭后,她老人家叫我和孝慈坐到她床沿上。
  • 长卷:国画长卷风采

    长卷:国画长卷风采

    本套作品根据中华文化形态的结构模式,共分为10套,每套冠以具有丰富内涵的套书名。再以归类细分的形式或约定俗成的说法,每套分为10册,每册冠以别具深意的主标题书名和明确直观的副标题书名。每套自成体系,每册相互补充,横向开拓,纵向深入,全景式反映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博大规模,凝聚性体现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厚重精深,可以说是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的大博览。因此,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 当代女性生活

    当代女性生活

    这是个很好的时代,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可极少数人的观念同样值得关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万道神皇

    万道神皇

    一代神皇因灭世天劫陨落,却意外转生在一个家族废柴身上,由此揭开他重新争霸三界,主宰万道神皇之路。杜天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天才,一种是我,一种是被我轰杀的天才。